流体力学流动阻力和能量损失教学

合集下载

《热工与流体力学基础》课件第十章 流动阻力和能量损失

《热工与流体力学基础》课件第十章 流动阻力和能量损失

5.了解非圆管的当量直径概念,了解非圆管的沿程损失计算方法。
6.理解局部损失产生的主要原因,能正确选择局部阻力系数进行局部 损失计算。
7.了解减小流动阻力的措施。
重点与难点
• 本章的重点是雷诺数及流态判断,沿程阻力系数λ的确 定,沿程损失和局部损失计算 。 • 本章的难点在于: 1.层流和湍流的概念较抽象,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 结合雷诺实验增加感性认识,理解起来会容易些。 2.对莫迪图中的阻力分区和沿程阻力系数λ不同计算 公式的应用会有一定难度。对于经验公式只需会用即可,
不必对其来源多加探究,也不必对经验公式死记硬背,能
根据条件选用公式即可。
第一节 沿程损失和局部损失
• 流体在流动过程中受到流动阻力,由此产生能量 损失。流动阻力是造成能量损失的根本原因,而 能量损失则是流动阻力在能量消耗上的反映。 • 影响流动阻力的主要因素:
流体的黏滞性和惯性(内因) 固体边壁形状及壁面的粗糙度的阻碍和扰动作用(外因)
第十章
流动阻力和能量损失
学习导引
实际流体在流动过程中必然要克服流动阻力 而消耗一定的能量,形成能量损失。能量损失的 计算是流体力学计算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本章 要着力解决的基本问题。本章将以恒定流为研究 对象,从介绍流体流动形态入手,分析不同流态 下能量损失产生的规律,最后给出能量损失的常 用计算公式与方法。
两种流态
临界雷诺数Rec:对应于临界流速的雷诺数。
vc d vc d Rec
Rec稳定在2000~2320,一般取Rec2000。 Re≤2000时,是层流流动; Re>2000时,是湍流流动。 雷诺数=
惯性力 ——
黏性力
Re
vd vd
例10-1 某低速送风管道,内径d200mm,风速v3m/s, 空气温度为40℃。求:(1)判断风道内气体的流动状态;

《流体力学》第四章 流动阻力和能量损失4.8-4.9

《流体力学》第四章 流动阻力和能量损失4.8-4.9
ζ:局部阻力系数
2
实验研究表明:局部损失和沿程损失一样,不 同的流态遵循不同的规律。
如果流体以层流经过局部阻碍,而且受干扰后仍能 保持层流的话,局部阻力系数为: B
z=
Re
要使局部阻碍处受边壁强烈干扰的流动仍能保 持层流,只有当Re远小于2000才有可能。因此, 以紊流的局部损失讨论为主。
局部阻碍的种类很多,但按其流动特性 来分,主要是过流断面的扩大或收缩、流动 方向的改变、流量的合入与分出三种基本形 式以及这几种形式的不同组合。
2 a 1v12 a 2 v2 hm = 2g 2g v2 + (a 02 v2 - a 01v1 ) g
av a v v2 hm = + (a 02 v2 - a 01v1 ) 2g 2g g
(v1 - v2 ) hm = 2g
2
2 1 1
2 2 2
(取动能、动量修正系数均为1)
突然扩大的水头损失等于以平 均流速差计算的流速水头。 断面突然扩大时的水流图形
gQ p1 A2 - p2 A2 + g A2 ( Z1 - Z 2 ) = (a 02 v2 - a 01v1 ) g
Q = v2 A2 p1 p2 v2 ( Z1 + ) - ( Z 2 + ) = (a 02v2 - a 01v1 ) g g g
将上式代入能量方程
2 p1 a 1v12 p2 a 2 v2 hm = ( Z1 + + ) - (Z2 + + ) g 2g g 2g
Re=1000000时弯管的局部阻力系数
序号 断面形状 R/d(R/b) 1 圆形 方形 h/b=1.0 矩形 h/b=0.5 矩形 h/b=2.0

流体力学第四章:流体阻力及能量损失

流体力学第四章:流体阻力及能量损失
减小摩擦阻力的方法
优化物体表面粗糙度、使用润滑剂、改变流体的流速和方 向等。
形状阻力
形状阻力
由于物体形状的不同,流体在绕过物体时产生的阻力。
形状阻力公式
$F_s = frac{1}{2} rho u^2 A C_s$,其中$C_s$为形状阻力系数, 与物体形状、流体性质和流速有关。
减小形状阻力的方法
详细描述
汽车设计中的流体阻力优化主要包括车身形 状设计和空气动力学套件的应用。设计师会 采用流线型设计来减小空气阻力,同时也会 采用导流板、扰流板等空气动力学套件来调 整汽车周围的空气流动,以提高汽车的行驶
稳定性、减小风噪,并降低燃油消耗。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详细描述
船舶航行中的流体阻力主要来自船体与水之间的摩擦力以及水对船体的冲击力。为了减小流体阻力, 船舶设计师通常会采用流线型设计,优化船体表面的光滑度,以及减少不必要的突出物,从而提高航 行效率。
管道流动中的能量损失
总结词
管道中流体流动时,由于流体与管壁之 间的摩擦以及流体内部的湍流等效应, 会产生能量损失。
根据伯努利方程、欧拉方程等计算公式,结合物体的形状、速度和流体密度等 参数进行计算。
02 流体阻力现象
摩擦阻力
摩擦阻力
由于流体与物体表面的相对运动产生摩擦而形成的阻力。
摩擦阻力公式
$F_f = frac{1}{2} rho u^2 A C_f$,其中$rho$为流体密 度,$u$为流速,$A$为流体与物体接触的表面积,$C_f$ 为摩擦阻力系数。
流体力学第四章流体阻力及能量损 失
目录
• 流体阻力的概念 • 流体阻力现象 • 能量损失原理 • 流体阻力的减小方法 • 实际应用案例

流体力学流动阻力及能量损失

流体力学流动阻力及能量损失

d
4 144 1.( 27 m/s) 2 3600 3.14 0.2
由式
l V 2 64 l V 2 64 1000 1.27 2 hf 16.57 (m 油柱) d 2 g Re d 2 g 1587 .5 0.2 2 9.806
d ,管长 l 【例 】 输送润滑油的管子直径 8mm 15m ,如图所示。 2/s,流量 3/s,求油箱的水头 油的运动黏度 12cmQ m 15 106 (不计局部损失)。 h
第四节 圆管中的层流运动
一、恒定 1.恒定均匀流的沿程水头损失 列1-1和2-2截面的 B Bernoulli 方程: 均匀流, v1=v2
第四节 圆管中的层流运动
一.流动特性 层流(laminar flow),亦称片流:是指流 体质点不相互混杂,流体作有序的成层流动。 特点: (1)有序性。水流呈层状流动,各层的质点互 不混掺,质点作有序的直线运动。 (2)粘性占主要作用,遵循牛顿内摩擦定律。 (3)能量损失与流速的一次方成正比。 (4)在流速较小且雷诺数Re较小时发生。
4Q 4 12104 (m/s) V 2 0 . 239 d 3.14 0.0082
雷诺数
Re Vd 0.239 0.008 127.5 2000 6 1510


为层流列截面1-1和2-2的伯努利方程
图6-12 润滑油管路
pa pa V12 V 22 h 1 0 2 hf g 2g g 2g
第一节
流动阻力及水头损失 的 分类与计算
一.流体阻力和水头损失的分类 沿层阻力: 几何边界不变的管段上产生的 阻力hf 沿层损失: 由沿层阻力引起的能量损失 局部阻力: 几何边界发生急剧变化的管 段上产生的阻力hm 局部损失: 由沿层阻力引起的能量损失 ∑ hl= ∑ hf+ ∑ hm

流体力学 第4章流动阻力和能量损失

流体力学 第4章流动阻力和能量损失

雷诺的实验装置如图 4.1 所示,水箱 A 内水位保持不变,阀门 C 用于调节流量,容器 D 内盛有容重与相近的颜色水,容器 E 水位也保持不变,经细管 E 流入玻璃管 B,用以演 示水流流态,阀门 F 用于控制颜色水流量。
图 4.1 雷诺实验装置 ·73·
·74·
流体力学
当 B 管内流速较小时,管内颜色水成一股细直的流速,这表明各液层间毫不相混。这 种分层有规则的流动状态称为层流。如图 4.1(a)所示。当阀门 C 逐渐开大流速增加到某一 临界流速 vk 时,颜色水出现摆动,如图 4.1(b)所示。继续增大 B 管内流速,则颜色水迅速 与周围清水相混,如图 4.1(c)所示。这表明液体质点的运动轨迹是极不规则的,各部分流体 互相剧烈掺混,这种流动状态称为紊流或湍流。 能量损失在不同的流动状态下规律如何呢?雷诺在上述装置的管道 B 的两个相距为 L 的断面处加设两根测压管,定量测定不同流速时两测压管液面之差。根据伯努利方程,测 压管液面之差就是两断面管道的沿程损失,实验结果如图 4.2 所示。
流体力学
Z1 +
由均匀流的性质:
p1
γ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α 1v12
2g
=
= Z2 +
2 α 2 v2
p2
γ
+
2 α 2 v2
2g
+ hl1−2
α 1v12
2g
代入上式,得:
2g
hl = h f
⎛ p1 ⎞ ⎛ p2 ⎞ (4-11) ⎜ + Z1 ⎟ ⎟−⎜ ⎜ ⎟ + Z2 ⎟ hf = ⎜ ⎝γ ⎠ ⎝ γ ⎠ 上式说明,在均匀流条件下,两过流断面间的沿程水头损失等于两过流断面测压管水 头的差值,即流体用于克服阻力所消耗的能量全部由势能提供。考虑所取流段在流向上的 受力平衡条件。设两断面间的距离为 L,过流断面面积 A1=A2=A,在流向上,该流段所受 的作用力有:重力分量 γ Alcosα、断面压力 p1A 和 p2A、管壁切力 τ0.l.2πr0(τ0 为管壁切应力, r0 为圆管半径)。

流体阻力和能量损失

流体阻力和能量损失
H L V 2 d 2g
f
第二节 流动阻力和能量损失
一、 能量损失的两种形式:
2.局部水头损失:
hj

V 2 2g
写成压力损失的形式,则为:
Hj
V
2
2g
式中: L—管长 [米]; d—管径 [米]; V—断面平均流速[米/秒]; λ—沿程阻力系数(无因次参数); ζ—局部阻力系数(无因次参数)。
雷诺数之所以能判别流态,正是因为它反映了惯性力和粘性力 的对比关系。因此,当管中流体流动的雷诺数小于2320时,其粘性 起主导作用,层流稳定。当雷诺数大于2320时,在流动核心部分的 惯性力克服了粘性力的阻滞而产生涡流,掺混现象出现,层流向紊流 转化。
第二节 流动阻力和能量损失
三、单位摩阻R及沿程阻力的计算
第二节 流动阻力和能量损失
二、 层流、紊流和雷诺实验
实际流体运动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状态,即层流和紊流。这两种流 动状态的沿程损失规律大不相同。 ㈠ 雷诺实验
第二节 流动阻力和能量损失
二、 层流、紊流和雷诺实验
液体沿管轴方向流动时,流束之间或流体层与层之间彼此不相 混杂,质点没有径向的运动,都保持各自的流线运动。这种流动状 态,称为层流运动。 管中流速再稍增加,或有其它外部干扰振动,则有色液体将破 裂、混杂成为一种紊乱状态。这种运动状态,称为紊流运动
第一章 流体力学基础
第二节 流动阻力和能量损失
第二节 流动阻力和能量损失
能量损失一般有两种表示方法: 通常用单位重量流体的能量损失(或称水头损失)h1来表示,用 液柱高度来量度; 用液柱高度来量度;对于气体,则常用单位体积流体的能量损失 (或称压力损失)H损来表示,用压力来量度。 它们之间的关系为: H损=γh1 流体阻力是造成能量损失的原因。 产生阻力的内因是流体的粘性和惯性,外因是固体壁面对流体 的阻滞作用和扰动作用。

空气流动的流体力学原理—流动阻力和能量损失

空气流动的流体力学原理—流动阻力和能量损失

-1.12
-0.68
-0.27
-0.08
0.11
1.4
-2.55
-1.20
-0.75
-0.30
-0.10
0.10
1.5
-2.62
-1.25
-0.78
-0.32
-0.12
0.09

例题1:如下图所示,某三通支管道直径D=100mm,主管道D=150mm,夹角角度为
30°,主管道与支管道风速均为12m/s,求主管道局部阻力和支管道局部阻力。
1.弯头的曲率半径R;
2.转角α;
3.弯头管道参数:如圆形弯头
的直径D方形弯头的宽和高。
附表一、圆形截面弯头阻力系数(部分)
曲率半径
阻力系数
D
1.5D
2D
2.5D
3D
7.5
0.028
0.021
0.018
0.016
0.014
10
0.058
0.044
0.037
0.033
0.029
30
0.110
0.081

. × . × ×
=
= . ×
= . ()

× .
例题2:如下图所示,某矩形弯头参数如下:a=200mm,b=100mm,弯
曲半径R=400mm,弯曲角度为90°,风管内风速v=12m/s,求空气流过此弯
头的局部阻力。
解:1.先计算矩形风管的当量直径D当
L----管道的长度(m)
ρ---空气的密度(kg/m³)
v---空气的平均流速(m/s)
λ---沿程阻力系数,和雷诺数Re有关。

沿程阻力计算公式还可以表示为:Hm=RL

《流体力学》第四章 流动阻力和能量损失4.6-4.7

《流体力学》第四章 流动阻力和能量损失4.6-4.7

第七节
非圆管的沿程损失
怎么把非圆管折合成圆管? 水力半径 当量直径 A R 水力半径:过流断面面积和湿周之比。
1 2 d d 对于圆管: R A 4 d 4
de = 4 R
2ab 对于矩形管: d e = a+ b
对于方形管:
de = a
非圆管流中的流态判断的临界雷诺
λ计算公式
紊流光滑区: 1 2 lg Re 2.51 (尼古拉兹 光滑区公式)
紊流粗糙区: (尼古拉兹 粗糙区公式)
0.3164 0.25 Re
(布拉修斯公式)
K 0.11 d
0.25
1
3.7d 2 lg K
(希弗林松公式)
半经验公式
纯经验公式
紊流过渡区
0.06 0.04 A

Ⅴ Ⅲ Ⅳ
B A
0.02
2×103 5 104
C 2 5
2
l
曲线的比较
5
105
106
A:尼古拉兹曲线 B:2英寸镀锌钢管 C:5英寸新焊接钢管
在光滑区工业管道的实验曲线和尼古拉兹曲线是重叠 的,因此,流动位于阻力光滑区时,工业管道λ的计算 可以采用尼古拉兹的实验结果。
在粗糙区,工业管道和尼古拉兹的实验曲线都是 与横坐标轴平行。这就存在用尼古拉兹粗糙区公式 计算工业管道的可能性。问题在于如何确定工业管 道的K值。 当量糙粒高度:和工业管道粗糙区λ值相等的同 直径尼古拉兹粗糙管的糙粒高度。
数仍为2000。 应用当量直径计算非圆管的能量损 失,并不适用于所有情况。
对矩形、方形、三角形结果接近, 但对长缝形和星形断面差别较大。 应用于层流时,误差较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层流、紊流和雷诺数
例4.1
和 2
水3和0 油10的6运m动2 /粘s 度,分若别它为们1以1v.=790.51m0/6sm的2 流/ s速在直径为
d=100mm的圆管中流动,试确定其流动形态;若使流动保持
为层流,最大流速是多少?
解: (1)水的流动雷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数 Re vd 0.5 0.1 27933 2000
z1
p1
1v12
2g
z2
p2
2v22
2g
hl12
平均能量损失
固体边壁
速度梯度 流动阻力
粘性
能量损失
一、流动阻力和能量损失的分类
1.沿程阻力 2.局部阻力
沿程能量损失(沿程水头损失) 局部能量损失(局部水头损失)
1.沿程能量损失
发生在均匀流(缓变流)整个流程中的能量损失,由流体的 沿程摩擦阻力造成的损失。
0.6
m/s
§层流、紊流和雷诺数
例4-2 某低速风管道,直径d=200mm,风速v=3. 0m/s ,空气 温度是30ºC。(1)试判断风道内气体的流态;(2)该风道的 临界流速是多少?
解: (1)查表得空气的运动粘滞系数 16.6106 m2 / s
管中流动雷诺数:Re vd 30.2 36150 2000 16.6106
2.局部能量损失
发生在流动状态急剧变化的急变流中的能量损失,即在管 件附近的局部范围内主要由流体微团的碰撞、流体中产生的漩 涡等造成的损失。
二、能量损失的计算公式
1.沿程水头损失
hf
l
d
v2 2g
h f ——单位重力流体的沿程能量损失 ——沿程损失系数 l ——管道长度 d ——管道内径 v2 ——单位重力流体的动压头(速度水头)。 2g
D
hj
v vcr 流动较稳定
C
v vcr 流动不稳定
B
A
2、临界流速
vcr ——下临界流速(紊流过渡到O 层流状vr c 态下v’的cr 流体v 速度)
vcr ——上临界流速(层流过渡到紊流状态下的流体速度)
层 流: v vcr
不稳定流: vcr v vcr
紊 流: v vcr
§层流、紊流和雷诺数
当Re较小时粘性力作用大,对质点运动起约束作用,流体 质点表现为有秩序互补掺混的层流状态。
当Re>Recr时,惯性力起主导作用,粘性力控制减弱,不足以 控制和约束外界扰动,惯性力将微小扰动不断扩大,形成紊流。
实验现象
层流:着色流束为一条明晰细小的直线。 表明整个流场呈一簇互相平行的流线, 流动状态分层规则。
过渡状态:着色流束开始振荡摆动。表 明流体质点的运动处于不稳定状态。
紊流:着色流束迅速与周围流体相混, 颜色扩散至整个玻璃管。表明流体质 点作复杂的无规则的运动,各部分流体 互相剧烈掺混。
层流 过渡状态
所以流动为紊流流态。
(2)风道的临界流速:
vc
Rec d
2000 16.6106 0.2
0.166
m/s
§层流、紊流和雷诺数
四、流态分析
层流:规则流层 滑动摩擦阻力 大得多
紊流:质点掺混碰撞 滑动摩擦阻力,惯性阻力
流体的流动状态是层流还是紊流,对于流场的速度分布、 产生阻力的方式和大小,以及对传热传质过程和动量传递 规律等都各不相同,所以在研究这些问题之前,首先需要 判别流体的流动是属于哪一种状态。
第二节 层流和紊流、雷诺数
一、雷诺实验
1883年英国物理学家雷诺在与 图4-2类似的装置上进行了实验。 试验时,水箱A内水位保持不变, 阀门C用于调节流量.容器D内 盛有容重与水相近的颜色水,经 细管E流入玻璃管,阀门F用于控 制颜色水流量。
当管B内流速较小时,管内颜色水成一股细直的流束,这表明各液 层间毫不相混。这种分层有规则的流动状态称为层流。当阀门F逐 渐开大流速增加到某一临界流速时,颜色水出现摆动,继续增大流 速,则颜色水迅速与周围清水相混,这表明液体质点的运动轨迹是 极不规则的,各部分流体互相剧烈掺混.这种流动状态称为紊流。
紊流
§层流、紊流和雷诺数
二、沿程损失与流动状态
实验装置
§层流、紊流和雷诺数
实验结果
层流: hf v1.0
紊流: hf v1.75~2.0
结论: 沿程损失与流动状态有关,故
计算各种流体通道的沿程损失,必 须首先判别流体的流动状态。
§层流、紊流和雷诺数
三、流态的判别准则—临界雷诺数
1、实验发现
所以流动为紊流流态。
1 1.79106
保持层流的最大流速是临界流速:
vc
Re
c
1
d
2000 1.79106 0.1
0.0358
m/s
(2)油的流动雷诺数 Re Vd 0.5 0.1 1677 2000
所以流动为层流流态。 2 30 106
油流动保持为层流的最大流速:
vc
Re
c
2
d
2000 30106 0.1
3、临界雷诺数 雷诺数 Re vd vd
Re cr 2320 ——下临界雷诺数
Recr 13800 ——上临界雷诺数
工程上常用的圆管临界雷诺数
层 流: Re Re cr 不稳定流: Re cr Re Recr 紊 流: Re Recr
Re cr 2000 层 流: Re 2000 紊 流: Re 2000
§层流、紊流和雷诺数
[惯性力]=[m][a] [][L]3[L] /[T ]2 [][L]2[v]2
[粘性力] [][A] du [][L]2[v]/[L] [][L][v]
dn
[惯性力] [粘性力]
[ ][L]2 [v]2 [ ][L][v]
[][L][v] []
[Re]
雷诺数物理意义:雷诺数反映了惯性力和粘性力的对比关系。 因此可用来判别流态。
第四章 流动阻力和能量损失
§4.1 沿程损失和局部损失 §4.2 层流与紊流、雷诺数 §4.3 圆管中的层流运动 §4.4 紊流运动的特征和紊流阻力 §4.5 尼古拉兹实验 §4.6 工业管道紊流阻力系数的计算公式 §4.7 非圆管的沿程损失 §4.8 管道流动的局部损失 §4.9 减小阻力的措施
单位重量流体的
2、局部水头损失
hm
v2 2g
hm ——单位重力流体的局部能量损失。
——局部损失系数 v2 ——单位重力流体的动压头(速度水头)。
2g
用压强损失表示:
pf
l
d
v 2
2
pm
v 2
2
三、总能量损失
整个管道的能量损失是分段计算出的能量损失的叠加。
hl12 hf hm
hl12——总能量损失(水头损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