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位机PC与单片机通信32页PPT

合集下载

单片机与PC机串行通信

单片机与PC机串行通信
1.4.1
小键盘选择功能:首先设置定时器及波特率,然后在设计键盘扫描函数和按键检测函数,使之能实现小键盘的选择功能。输入不同的数实现调用不同的函数,从而实现不同的功能。
1.4.2
功能1:设计PC发送函数,此功能还需要有串行口中断函数。目的是实现单片机可以接收PC机发送的数据,并且将其发送给PC机。设置一个返回键,让按键1实现返回小键盘选择功能,可以重新选择功能1还是功能2。
若选择“2”,即要实现功能2,须调用小键盘扫描函数,将数据显示到数码管上,同时然后将该数据转化成acsii码的形式通过串行口发送到PC机上。当从小键盘按键NEXT时,返回初始状态,可以进行功能1和2的重新选择。
2
本课设主要分3个模块,第一个模块是主程序中的键盘扫描,通过键盘扫描程序来获取从小键盘输入的键值,此次课设里面用到的键盘的按键主要有三个,一个是‘0’,一个是‘1’,另一个是‘2’。当输入‘0’时,结束。当输入的是‘1’时,进入第二个功能模块,由PC机发送数据,将数据发送给单片机,然互在传给PC机。当输入数值‘2’时,进入第二个模块,将数据由单片机小键盘输入,发送给PC机。模块调用图如下页图2.1所示
这样就可以通过输出的列码和读取的行码来判断按下的是哪个该模块中键盘扫描的电路图和键盘扫描电路如图32和33所示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课程设计报告32键盘电路图开始初始化地址参数输出列扫描信号列扫描信号移位读入行信号该列有键输入6列扫描完按照行列计算键值查表得键码等待按键释放33键盘扫描流程图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课程设计报告主函数模块首先设置定时器及波特率的选择根据标志位k1的值选择是pc模式发送数据还是小键盘模式发送数据并根据功能选择模块中对各模式的信息的进行相应的初始设置
(2)课程设计要求:
①认真完成课程设计任务;

(完整word版)PC机与单片机的串口通信

(完整word版)PC机与单片机的串口通信

(C51编程)实训报告学院名称: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专业:11计算机控制技术题目:单片机与PC机串口通信组别:第一组组员姓名:池清清,黄倩滢,蓝春燕学号:114103101,114103111,114103116 指导教师:朱其祥,黄炳乐,武光信,陈明,任慧1实训要求与任务 (1)1.1要求 (1)1.2任务 (1)2程序代码 (1)3程序运行平台 (3)4总体设计 (3)5串行通信方案设计 (4)6 PROTEUS仿真 (5)7结论 (6)摘要串行口是计算机与外部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交换的重要介质,所以串行通信在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这种通信的实现,主要是靠上位PC机与下位单片机组成的二级系统通过RS232进行通信。

此次设计通过计算机输入数据通过串口传送给单片机进而在LED上显示,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的单片机系统硬件知识,C语言程序设计方法,计算机通信原理,计算机可视化程序设计,综合性很强,学生得到很大的锻炼。

关键词:单片机PC机串口通信把COMPIM 放在仿真电路图中,当仿真运行起来之后,送到COMPIM 3 号引脚的串行数据,将会通过PC 机的COM1 串行口输出,如果在PC 机的COM1 串行口外接一条电缆,可将串行数据送到其它的硬件设备上。

同样道理,其它的硬件设备送到PC 机的COM1 的串行数据,也会在COMPIM 的号引脚出现,送到仿真电路里面。

由于COMPIM 组件内部,自带RS-232 和TTL 的电平转换功能,因此不需要再使用电平转换芯片。

5.2 利用VSPD 软件7结论这次实训,有很多的心得体会,有关于单片机与串口通信方面的,更多的是关于人与人之间关系方面的。

在这短短一周期间,我得到了很多老师与同学的帮助。

本组对单片机并不是很熟悉,理论联系不了实际。

串口调试与软件安装令我们束手无策了。

后来请教我们班的同学,看他边做边给我们讲解。

最后调试成功,完成了本程序。

最后说明对这次实训的感受,课堂教学考虑到大多数同学的需求,主要强调“基本”—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技能。

PC机与单片机之间的串行通讯、数据的发送和接收

PC机与单片机之间的串行通讯、数据的发送和接收

PC机与单片机之间的串行通讯、数据的发送和接收【摘要】本文以MCS-51单片机为例,详细介绍了PC机与单片机之间的串行通讯、数据的发送和接收。

在Windows98下利用VB的串行通讯控件可实现PC机与单片机之间的通讯。

其数据的发送和接收采用红外线通信方式,其优点是:省去了有线通信信号线的直接连接,使用简单,移动方便,微机与单片机无直接连接,属完全隔离状态,两者间不会因为电平的不同而造成数据传输的失误,抗干扰能力强。

本设计主要应用AT89C51作为控制核心,并与LED数码显示管、双向可控硅、红外发射与接收相结合的系统,充分发挥了单片机的性能。

其优点硬件电路简单,软件功能完善,控制系统可靠,性价比较高等特点,具有一定的使用和参考价值。

【关键字】MSC-51(单片机),红外,RS-232,电平转换器,串行通信半双工【Abstract】This text take one-chip computer MCS-51 for example , introduce a serial communication, data’s sending and receiving . Under the Windows98 we make use of a communication control of VB to achieve the communication of the machine of PC and one-chip computer. Its data’s sending and receiving adopts the method of the infrared ray communication, its advantage is that it exclude the direct link of signal line of with-wired communication ,and usage are simple, and move is convenience etc. The tiny machine have no direct conjunction with single a machine, belonging to the complete insulation appearance, can't result in the error that data deliver both because give or get an electric shock even and different, the antijam ability is strong.This design is a system that it applies AT89C51 as control core and combine the LED figures manifestation tube, MAX232CPE level changer, infrared’s sending and receiving. The system completely exerts the function of one-chip computer. Its advantage is that the hardware circuit is simple; the software function is perfect; the control system is dependable; the rate of price and function is high etc. So the system has certainly consult value.【Keyword】MSC-51(One-chip computer), infrared, RS-232, Level changer, serial communication,half duplex目录前言3第一章系统分析4 1.1 系统功能的概述 5 1.2 系统要求及主要内容 5 1.3 系统技术指标 5第二章系统总体设计6 2.1硬件设计思路 6 2.2软件设计思路 7第三章硬件电路设计7 3.1 单片机模块设计 8 3.2 红外通信(发射与接收)电路的设计 14 3.3 PC机模块的设计 17第四章串行口通信技术20 4.1 单片机串行口通信 21 4.2 PC机串口通信 24第五章软件设计25 5.1 单片机通信程序设计 25 5.2 PC机通信程序设计 29第六章系统调试30 6.1 硬件调试 30 6.2 软件调试 31 6.3 综合调试 33 6.4 故障分析及解决方案 33 6.5 结论与经验 34结束语35附录36 附录1 电路原理图 36 附录2程序流程图 38 附录3程序清单 41 附录4元器件清单 44 附录5 英文资料 45 附录6 中文翻译 52参考文献56前言单片机的英文名称是Micro Controller unit,缩写为MCU,又称为微控制器,它是一种面向控制的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

上位机(vb)单片机与PC通讯程序(自己编的)

上位机(vb)单片机与PC通讯程序(自己编的)

Option Explicit Dim count1 As String 'Dim count11 As String Dim flag As Integer 'Dim flag_1 As Integer Dim jinji_flag As Integer Dim jinji_flag1 As Integer Dim dxbian As Integer Dim nbbian As Integer Dim count_sheding As Integer Dim count_shedingnb As Integer Dim strData As String '串口变量 'Dim flag As Integer Dim sj(0 To 4 As Integer Dim sj1(0 To 4 As Integer Dim sj2(0 To 4 As Integer Dim sj3(0 To 4 As Integer Private Sub Command2_Click( MSComm1.PortOpen = False Unload Me End Sub Private Sub Form_Load( count1 = count_sheding count_sheding = 60 dxbian =count_sheding count_shedingnb = 60 nbbian = count_shedingnb Text1.Text = ""Text5.Text = "" ' flag = 0 ' jinji_flag = 1 Text9 = "" '串口初始化 mPort = 1 MSComm1.InputMode = comInputModeBinary '数据通过 Input 属性以文本形式取回。

上位机PC与单片机通信.

上位机PC与单片机通信.
1. 一帧10位:8位数据位,1个起始位(0),1个停止位(1)。 2. RXD:接收数据端。
TXD:发送数据端。 3.波特率:用T1作为波特率发生器,
B=(2SMOD/32)×T1溢出率。 4.发送:写入SBUF,同时启动发送,一帧发送结束,TI=1。
接收:REN=1,允许接收。
第8章 串行数据通信
8-1 串行通信基础知识 8-2 串行口及控制寄存器 8-3 串行通信工作方式 8-4 串行口的应用
8-1 串行通信基础知识
一、串行通信基本原理:
并行
数据传送
同步
串行 异步(用于单片机中)
并行数据传送
串 行 数据 传 送
原 理 各数据位同时传送
数据位“0”: 0 —2.4V; “1”: 3.6V—+5V; 高阻:2.4V—3.6V。
最大传输信息的长度为15米。 RS232负逻辑:
TTL电平直接传输距 离一般不超过1.5米。
“0”:+5V—+15V; “1”: -5V— -15V。 最大传输信息的长度为15米。
RS-232C (电平转换芯片为MAX232) RS-422
调制器
“0” “1”
市话线 频率信号
解调器
收方
通常: “1”:1270Hz或2225Hz; “0”:1070Hz或2025Hz。
2、因通信时(有干扰)信号要衰减,所以常采用
RS232电平负逻辑,拉开“0”和“1”的电压档次,
以免信息出错:
TTL正逻辑:
RS232负逻辑(EIA电平): “0”:+3V—+25V; “1”: -3V— -25V。
RS-485
8-2 串行口及控制寄存器
8-2-1 MCS-51串行接口

项目8 单片机与PC机通信系统的设计PPT课件

项目8 单片机与PC机通信系统的设计PPT课件
字符的实际传输速率是每秒内所传字符帧的帧数,和字 符帧格式有关。
异步通信的波特率通常为50~9600 b/s,同步通信的波特 率可达56kb/s或更高。
.
3. 串行通信方式 (制式) 串行通信根据数据传送的方向及时间关系可分为单工、
半双工和全双工三种制式。 Ø 单工制式(Simplex) 单工制式是指甲乙双方通信时只能单向传送数据, 发送方和接收方固定。
.
Ø 半双工制式(Half Duplex) 半双工制式是指通信双方都具有发送器和接收器,
既可发送也可接收,但不能同时接收和发送,发送时不 能接收,接收时不能发送。
.
Ø 全双工制式(Full Duplex) 全双工制式指通信双方均设有发送器和接收器,并
且信道划分为发送信道和接收信道,因此全双工制式可 实现甲乙双方同时发送和接收数据,发送时能接收,接 收时也能发送。
单片机控制技术 项目式教程 (C语言版)
电子工业出版社
.
项目8 单片机与 PC机通信系统 的设计
电子工业出版社
.
Ø 学习目标
l 能了解串行通信的基本知识; l 能掌握RS-232C串行通信接口标准; l 能理解51单片机串行通信接口的组成; l 能理解51单片机的串行口工作原理及应用方法; l 能掌握51单片机串行口工作电路的分析与设计方法; l 能掌握PC机与单片机串行口通信系统的设计方法; l 能熟练编写单片机串行口通信的发送和接收数据程序。
.
8.1.1.2 串行通信接口标准RS-232C
RS-232C的全称是EIARS232C标准,EIA(Electronic Industry Association)代表美国电子工业协会,RS(Recommended Standard)代表EIA的“推荐标准”,232为标识号。

第7章--PC端接口技术PPT课件

第7章--PC端接口技术PPT课件
2. RS-232C的电气特性 ➢ RS-232C标准对逻辑电平的定义: • 在TXD和RXD上:逻辑1(MARK)= 3~15V,逻辑0(SPACE)=+3~+15V。 • 在RTS、CTS、DSR、DTR和DCD等控制线上:信号有效(接通,ON状态,正
电压)=+3~+15V ,信号无效(断开,OFF状态,负电压)=3~15V。
第7章 PC端接口技术
实际应用中,通常要遇到PC与单片机系统的通信问题。 由于PC和单片机(如MCS-51)都具有串口,因此经常使 用串口完成两者之间的数据交换。本章主要介绍RS-232C 串行通信技术以及在Windows环境下编写串口通信程序的 方法、USB接口技术以及相应的开发实例。
-
1
第7章 PC端接口技术
传输线接收器MC1489。另一种常用
的电平转换电路是MAX232,
MAX232芯片可完成TTL←→EIA双向
电平转换。
图为MAX232引脚图。
-
8
简单的串行通信协议的设计
PC和单片机最简单的连接是零调制三线经济型。下图给出了采用MAX232芯片的 PC和单片机串行通信接口电路,与PC相连采用9芯标准插座。
简写 功 能 说 明
CD 载波侦测(Carrier Detect)
RXD 接收数据(Receive)
TXD 发送数据(Transmit)
DTR
数据终端准备(Data Terminal Ready)
GND 地线(Ground)
DSR 数据准备好(Data Set Ready)
RTS 请求发送(Request To Send)
DTR
数据终端准备(Data Terminal Ready)

第19章-51系列单片机与PC的串行通信

第19章-51系列单片机与PC的串行通信
21天学51单片机开发
第十九讲:51系列单片机与PC的串行通信
课程安排
• 串行通信接口概述 • 串行通信接口芯片 • 单片机与PC的串行通信实例
串行通信接口概述
• 串行通信也就是数据按照比特逐个发送和接收的通 信标准。 • 主要包括如下几种:
– – – – – 基本串行通信接口RS-232C; 高速率增强型串行通信接口RS-449; 平衡方式高速率增强型串行通信接口RS-422; 非平衡方式增强型串行通信接口RS-423; 多发送/接收器远距离增强型串行通信接口RS-485;
RS-423A串行通信接口标准
• RS-423A标准是另外一种采用非平衡数据传输的方 式 • RS-423A标准采用了差分接收器代替原来的RS232C的单端接收器
发送器 DS3691 数据输入 RS-423A信号线 接收器 26L32 数据输出
信号公用线
RS-422A串行通信接口标准
• RS-422A标准是另外一种以平衡方式传输的标准 • 发送端和接收端分别采用平衡发送器和差动接收器。 • 该标准中规定只有一个发送器,但可以有多个接收器
– 抗干扰串行通信接口20mA电流环。
RS-232C串行通信接口标准
识别代号 最后一次修订的标准版本号
RS
Recommended Standard (推荐标准)
232
C
RS-449串行通信接口标准
• RS-449标准利用的是信号导线之间的信号电压差 ,也就是平衡信号差。 • 速率高 • 传输距离远 • 可以实现多点或使用公共线通信
1 2 3 4 5 6 7 8 9
TxD
GND
GND
单片机与PC的串行通信实例
运行结果
性格决定命运, 专注成就人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