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肝药物临床应用
保肝药物:临床治疗中的良师益友

保肝药物:临床治疗中的良师益友在我作为一名医生的临床治疗实践中,保肝药物如同我的良师益友,它们在维护患者肝脏健康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肝脏不仅是体内重要的代谢器官,还承担着解毒、储存营养物质等多种功能。
当肝脏功能受损时,将会对患者的整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掌握并合理运用保肝药物,对于保护和恢复肝脏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在众多保肝药物中,抗炎保肝药是我治疗肝脏疾病时常用的药物之一。
它们能够有效地抑制肝脏的炎症反应,减轻肝脏的损伤。
例如,双环醇通过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减轻肝脏炎症的程度。
水飞蓟宾是一种具有稳定肝细胞膜作用的药物,它能有效地减轻肝脏炎症。
解毒保肝药在治疗中同样占据重要地位。
这类药物能够帮助肝脏对有毒物质进行生物转化,从而降低有毒物质对肝脏的损害。
常用的解毒保肝药物有还原型谷胱甘肽和硫普罗宁等。
这些药物通过提供巯基,促进有毒物质的解毒过程,保护肝脏免受损害。
除此之外,抗氧化保肝药也是我在治疗肝脏疾病时的重要选择。
这类药物能清除肝脏中的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对肝细胞的损伤。
例如,维生素E、维生素C和还原型谷胱甘肽等抗氧化药物,能提高肝脏的抗氧化能力,保护肝细胞免受氧化损伤。
在实际应用中,我通常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来选择合适的保肝药物。
对于慢性肝炎患者,我会优先考虑使用抗炎保肝药和抗氧化保肝药。
而对于肝硬化患者,我则会选择解毒保肝药和抗氧化保肝药,以减轻肝脏的负担,延缓病情的进展。
然而,在使用保肝药物时,我也会注意到患者的个体差异。
不同患者的肝功能、病情严重程度以及药物耐受性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在使用保肝药物时我会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调整用药方案。
我深知,保肝药物的使用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不可随意更改剂量或停药,以免影响疗效。
在临床治疗中,我深刻体会到保肝药物的重要性。
它们能有效地保护肝脏,改善肝功能,延缓肝纤维化进程以及防止肝硬化。
通过与保肝药物的紧密合作,我相信我们能更好地服务于患者,为他们的肝脏健康保驾护航。
保肝药物临床应用

汇报内容:
第一部分:肝脏的功能
第二部分:肝功能损伤临床表现 第三部分:肝功能检查指标及判读
第四部分:肝功能损伤治疗原则 第五部分:常见的保肝药物分类 第六部分:合理选用保肝药物
第四部分:肝功能损伤治疗原则
病因治疗联合保肝药物对症
临床常见的引起肝功能损伤的原因
病毒性、酒精性、非酒精性肝病、药物性、毒物、自身免疫性、先天性、全身疾
第四部分:肝功能损伤治疗原则 第五部分:常见的保肝药物分类 第六部分:合理选用保肝药物
第六部分:合理选用保肝药
一、病毒性肝炎
急性病毒性肝炎:多为自限性经过,保肝药物应用宜遵循简单、安全原则,忌大量、
多种滥用。
慢性病毒肝炎:病程迁延,抗病毒治疗是主要手段,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可选用干 扰素、拉米呋定、阿德福韦酯、阿昔洛韦等,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首选药物为干扰 素,可辅以保肝药物治疗,如美能、维生素类、易善复等。
第六部分:合理选用保肝药
六、其他
其他疾病并发肝脏损害:如全身重症感染或肝脓肿、胆囊炎,缺血缺氧等,以治疗
原发病为主
保肝治疗参考急性病毒性肝炎
谢 谢
功能不全者慎用,经肝代谢?
第五部分:常见的保肝药物分类
二、抗炎类
有类激素作用,具有抗炎、保护肝细胞、改善肝功能的作用
主要为甘草甜素制剂,从中草药中提取,有效成分有18α 、18 β 两种异构体, α 体的抗炎、激素样作用强于β 体。
第一代为甘草甜素(已经不用) 第二代为复方甘草酸苷,为β 体甘草酸单铵盐类 第三代为以α 为主的α 、 β 体混合制剂,以甘草酸二胺为代表 第四代为以纯α 体制剂,以异甘草酸美为代表
六、降酶类
均为合成五味子丙素时的中间体,对细胞色素P450酶活性有明显诱导作用,从而加
保肝药物的分类及临床合理应用

保肝药物的分类及临床合理应用保肝药物的分类及临床合理应用一、保肝药物的分类1.肝保护剂1.1 乙酰半胱氨酸:通过提供免疫调节剂和抗氧化剂的作用,减轻肝脏受损程度,促进肝细胞再生。
1.2 硫辛酸: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通过清除自由基和抑制炎症反应,保护肝脏免受损害。
1.3 谷胱甘肽:增强肝细胞的抗氧化能力,减轻氧化应激对肝脏的损伤。
1.4 维生素E:有保护肝细胞膜完整性的作用,减轻肝脏损伤程度。
2.解毒剂2.1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MT)抑制剂:通过抑制AMT的活性,减少毒性代谢产物对肝脏的损害。
2.2 解毒酶激活剂:通过激活肝脏内部的解毒酶,增强肝脏解毒的能力。
2.3 解毒剂合成剂:通过补充体内缺乏的解毒剂,增强肝脏解毒的能力。
3.保肝护肝剂3.1 肝细胞再生促进剂:通过促进肝细胞的再生,加速肝脏损伤的修复。
3.2 肝专一性药物:具有针对性地保护肝脏,减轻药物对肝脏的损伤。
3.3 肝功能调节剂:通过调节肝脏的功能,优化肝脏的代谢和解毒能力。
二、保肝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1.根据病因确定药物选择根据疾病引起的肝损伤类型,选择相应的保肝药物。
例如,对于酒精性肝炎引起的肝损伤,应优先选用肝功能调节剂和肝细胞再生促进剂。
2.根据患者情况确定药物剂量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肝功能状态等因素,调整保肝药物的剂量。
对于肝功能受损的患者,应减少药物剂量或延长给药间隔。
3.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一些保肝药物可能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影响其疗效或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
需要仔细评估患者正在使用的其他药物,并避免潜在的药物相互作用。
4.监测治疗效果和安全性对于使用保肝药物的患者,应定期进行相关检查,评估治疗效果和药物的安全性。
必要时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其他药物。
5.合理的治疗期限根据患者的肝损伤程度和病情发展,合理确定保肝药物的治疗期限。
对于病情较轻的患者,可以在症状缓解后逐渐停用保肝药物。
附件:本文档未涉及附件。
法律名词及注释:1.药物:根据《药品管理法》的定义,指用于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化学或生物制剂。
保肝药物分类及其临床合理应用2010-2-25

甘草酸二胺(苷灵安)
中药甘草有效成分的第三代提取物,具有较 强的抗炎、保护肝细胞膜及改善肝功能的 作用。
适应症:
伴有谷丙转氨酶升高的急、慢性病毒性肝炎的治疗。
不良反应:
纳差、恶心、呕吐、腹胀,以及皮肤瘙痒、 荨麻疹、口干和浮肿,心脑血管系统常见头 痛、头晕、胸闷、心悸及血压增高
用法用量:ivgtt.150mg一次
查体:T 36.8℃,P 70次/分,R 20次/分,BP:123/70mmHg。 神智清楚,无病容,皮肤巩膜无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 双肺叩诊呈清音,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罗音及胸膜摩擦音。 腹部外形正常,全腹柔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腹部未触及包块。其 余其余生命体征无异常。
辅助检查: 11.4输血前全套:HbsAg 10.52 Anti-HBe 0.60 Anti-HBc 0.04 11.12输血前全套:HbsAg 31.61 Anti-HBe 0.38 Anti-HBc 0.03 11.4术前凝血常规:PT 13.3秒其余正常 11.4血氨:25.3umol/L (<25) 11.4甲、丙、戊肝(-) HIV(-) TP(-) 11.4肝胆胰脾肾彩超:未见异常 11.5甲胎蛋白AFP :33.18ng/ml (11-35) 11.5自身免疫相关抗体:AMA(-) LKM(-) LC-1(-) SLA(-) 11.12乙肝病毒DNA 4.18*10^3
不良反应:
大剂量时偶尔会出现胃肠道紊乱(腹泻)。 本品中含有苯甲醇,少数人对此产生过敏反应。
本品严禁用电解质溶液稀释
iv:232.5-465mg(1-2安瓿),qd 静脉滴注:465-930mg(2-4)或者1.395-1.488g(6-8),qd
利胆类药物
医生推荐:保肝药物的临床应用心得

医生推荐:保肝药物的临床应用心得作为一名医生,我一直在关注保肝药物的临床应用,因为肝脏是人体最重要的代谢和解毒器官,保护肝脏就是保护生命。
在我的实践中,我积累了一些关于保肝药物应用的心得,希望对这些药物的合理使用有所帮助。
1. 早期应用:肝损伤早期,及时使用保肝药物,可以有效减轻肝细胞损伤,防止病情恶化。
2. 针对性地选择药物: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具有针对性的保肝药物。
例如,对于酒精性肝病,可以选择具有抗炎、抗氧化、抗纤维化作用的药物;对于病毒性肝炎,可以选择具有抗病毒、抗炎、保护肝细胞作用的药物。
3. 联合应用:针对肝损伤的不同机制,联合使用多种保肝药物,可以提高治疗效果。
4. 长期应用:保肝药物需要长期使用,以达到最佳疗效。
在治疗期间,要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适时调整药物剂量。
1. 维生素及辅酶类:如维生素B族、维生素C、维生素E、辅酶A 等,这些药物可以促进肝细胞代谢,提高肝细胞的解毒能力。
2. 保肝降酶药物:如双环醇、联苯双酯、甘胱胺酸等,这些药物可以降低血清转氨酶水平,减轻肝细胞损伤。
3. 抗炎药物:如甘草酸制剂、丹参、水飞蓟等,具有抗炎、抗氧化、抗纤维化作用,可以保护肝细胞。
4. 抗病毒药物:如拉米夫定、恩替卡韦等,对于病毒性肝炎患者,联合使用这类药物可以有效抑制病毒复制,减轻肝细胞损伤。
5. 肝细胞再生药物:如谷胱甘肽、硫普罗宁等,这些药物可以促进肝细胞再生,改善肝功能。
再次,要注意保肝药物的副作用。
虽然保肝药物的副作用相对较小,但在应用过程中仍需密切关注。
如维生素类药物过量可能导致过敏、肝功能异常等;甘胱胺酸可能导致胃肠道不适、肝功能异常等。
在应用保肝药物时,要严格遵循医嘱,切勿自行增减剂量或停药。
1. 戒酒:酒精是导致肝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戒酒可以减轻肝负担,有利于肝细胞修复。
2. 饮食调理:保持均衡的饮食,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少吃油腻、辛辣、高热量食物。
3. 适当运动: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有助于肝细胞的修复。
保肝药物分类及临床合理应用

保肝药物分类及临床合理应用肝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之一,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包括代谢、解毒、合成蛋白质等。
然而,肝脏也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药物、酒精、病毒等,导致肝炎、肝硬化等疾病。
保肝药物是治疗这些肝脏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下面将介绍保肝药物的分类及临床合理应用。
抗炎保肝药物:这类药物主要针对炎症性肝病,如急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等。
常见的抗炎保肝药物包括甘草酸制剂、水飞蓟素类、双环醇等。
解毒保肝药物:这类药物具有解毒功能,可以清除体内的有毒物质,如重金属离子、药物残留等。
常见的解毒保肝药物包括N-乙酰半胱氨酸、硫普罗宁等。
促进能量代谢的保肝药物:这类药物可以促进肝脏的能量代谢,提高肝脏的功能,如维生素B族、辅酶A等。
抗纤维化保肝药物:这类药物主要针对慢性肝炎、肝硬化等疾病,可以抑制肝脏纤维化的进展,如秋水仙碱、干扰素等。
明确诊断:在使用保肝药物前,医生需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明确诊断,确定肝脏疾病的原因和类型。
选择合适的药物: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病因,选择合适的保肝药物进行治疗。
同时需要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等因素。
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生的经验,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包括用药剂量、用药时间、给药途径等。
监测治疗效果: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定期监测患者的肝功能和其他相关指标,以评估治疗效果和药物的副作用。
调整治疗方案:根据监测结果和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保肝药物的分类及临床合理应用对于治疗肝脏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在使用保肝药物时,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和指导,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患者也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建议,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共同促进肝脏健康的恢复。
保肝药是临床广泛应用于防治肝脏疾病的药物,它们能够不同程度地保护肝脏功能,改善肝脏病理状态,促进肝脏损伤修复。
然而,如何评价保肝药的临床疗效以及如何合理应用保肝药,是临床实践中需要和解决的问题。
保肝药物分类及临床合理应用

保肝药物分类及临床合理应用肝脏是人体重要的代谢器官之一,肝功能异常会对整个身体健康产生严重影响。
保肝药物因其具有保护肝脏功能而备受关注,合理应用保肝药物可以维护肝脏健康,促进肝功能的恢复。
本文将对保肝药物的分类及其临床合理应用进行探讨。
一、保肝药物的分类1. 中药类保肝药物:中药历史悠久、来源广泛,对肝脏保护作用有一定疗效。
常见的中药类保肝药物有人参、黄芪、当归等。
这些中药主要通过调节免疫功能、增强机体抵抗力、减轻炎症反应等途径起到保肝作用。
2. 西药类保肝药物:西药类保肝药物是指以化学合成方法生产的保肝药物,作用机制更为明确,疗效相对稳定。
常见的西药类保肝药物有丙种场甾酮、苦丁茶碱、生物活性硫酸育亨宾等。
这些药物能够有效抑制胆固醇合成、抗氧化、抗炎等,从而发挥保肝作用。
3. 维生素类保肝药物:维生素类保肝药物主要是维生素B群(如维生素B6、维生素B12等)以及维生素E等。
这些维生素可以促进肝细胞再生和修复,提高肝脏代谢功能,起到保肝作用。
二、保肝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1. 酒精性肝病:酒精性肝病是由长期饮酒引起的肝脏病变,临床上常见。
在治疗酒精性肝病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保肝药物。
例如,对于轻度酒精肝炎患者,可以选用中药类保肝药物进行治疗。
而对于重度酒精肝炎患者,西药类保肝药物可能更为适宜。
2. 慢性病毒性肝炎:慢性病毒性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等引起的肝脏慢性炎症,对肝脏造成严重影响。
在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过程中,保肝药物的使用有助于减轻肝脏损伤,促进病情稳定。
常用的保肝药物包括中药类和西药类,根据个体差异和病情选择合适的保肝药物,如丙种场甾酮、人参等。
3. 药物性肝损伤:药物性肝损伤是指由于长期服用某些药物或过量使用药物引起的肝脏损害。
在治疗药物性肝损伤时,应及时停用肝毒性药物,并使用保肝药物辅助修复肝脏损伤。
例如,苦丁茶碱等西药类保肝药物可以帮助减轻肝脏负担,从而恢复肝功能。
保肝药物临床应用

葡醛酸酯(肝太乐)
具有保护肝脏和解毒的作用。药物进入体内后,在酶的催化 下内酯环被打开,转化为葡萄糖醛酸而发挥作用。后者是体 内重要解毒物质之一,能与肝内或肠内含有酚基、羟基、羧 基和氨基的代谢产物、毒物或药物结合,形成无毒的葡萄糖 醛酸结合物随尿排出体外。同时,本药可降低肝淀粉酶的活 性,阻止糖原分解,使肝糖原增加,脂肪贮量减少。
葡醛酸酯(肝太乐)
硫普罗宁(凯西莱)
Tiopronin 【临床应用】 1.用于改善各类急慢性肝炎患者的肝功能。 2.用于脂肪肝、酒精肝、药物性肝损伤的治疗及重 金属的解毒。 3.还可减少放、化疗的毒副反应,并可预防放、化 疗所致的外周白细胞减少。 4.对老年性早期白内障和玻璃体浑浊有显著的治疗 作用。 5.可用于治疗严重的胱氨酸尿症(Cystinuria),预防 半胱氨酸结石形胆酸(UDCA)为鹅去氧胆酸(正常胆汁 中的初级胆汁酸)的7-β异构体,具有以下作用特点: (1)利胆作用:增加胆汁酸的分泌,导致胆汁酸成分的 变化,使其在胆汁中含量增加。(2)利于结石中胆固 醇逐渐溶解:能抑制肝脏胆固醇的合成,显著降低胆 汁中胆固醇及胆固醇酯的量和胆固醇的饱和指数。 UDCA还能促进液态胆固醇晶体复合物形成,后者 可加速胆固醇从胆囊向肠道排泄、清除。
促进解毒功能药物:
药名 肝泰乐 药理及应用 用法 使肝糖增加, 0.1-0.2 tid 脂肪贮量减少, 0.1-0.2 iv qd-bid 有解毒作用 TAD 抗氧化剂和自由基作用, 600mg iv qd (还原型谷光甘肽) 参与三羧循环及糖代谢, 保肝,解毒,改善症状
促进蛋白质合成药物:
药名 人血白蛋白 药理及应用 用法 维持血容量及 10g-20g qd 血浆胶体渗透压, 防治低蛋白血症, 及肝硬化引起的水肿 促进蛋白质合成, 抑制其分解,唯一主要 250-500ml iv qd 在肝外组织代谢的氨基酸, 是合成蛋白质的必需氨基酸原料。 8种氨基酸和11种维生素 2-3# ti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保肝药物临床应用
多烯磷脂酰胆碱(易善复)PPC
Polyene Phosphatidylcholine 主要成分:必需磷脂,包括天然胆碱磷酸二
甘油酯、不饱和脂肪酸(70%亚油酸及部分 亚麻酸和油酸) 临床应用:脂肪肝 肝硬化 肝中毒 急慢性肝 炎
保肝药物临床应用
多烯磷脂酰胆碱
多烯磷脂酰胆碱(PPC)是以大豆中提取的粗制磷脂物质精制而成的,其 主要成分为人体的"必需"磷脂(EPL)。磷脂是人体细胞和组织膜系统的基 本成分,在膜依赖性新陈代谢、细胞再生及解毒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在肝脏疾病中,不论其病因如何,均不可避免地会发生肝实质细胞和细 胞器的损害,同时伴有磷脂的丢失。本药则通过补充人体外源性磷脂成 分,并结合到肝细胞膜结构中,对肝细胞的再生和重构具有非常重要的 作用,并且能明显改善营养物质和电解质的跨膜过程,增加磷脂依赖性 酶类的活性。同时,高能量的EPL分子与肝细胞膜或细胞器膜相结合, 能为患病肝脏提供大量的能量,这些能量是生物膜结构形成和功能发挥 所必需的。此外,本药尚可分泌入胆汁,改善胆汁中胆固醇和磷脂的比 例,增加胆汁成分的水溶性,降低胆结石形成指数。
甘草甜素类 保肝,有皮质激素样作用,
(强力宁,甘力欣) (停药时逐渐减量,防止反跳)
肝炎灵
降酶迅速,减轻肝细胞变性、坏死
(山豆根)
联苯双脂
降酶,解毒,促进肝细胞再生
(五味子丙素) (停药时逐渐减量,防止反跳)
垂盆草降酶
(停药时逐渐减量,防止反跳)
丹参
活血化淤,抗脂质氧化作用
用法 2-4# tid 30-50mg tid 40-100ml iv qd 2ml im qd 75-100mg tid 10-15g tid
(还原型谷光甘肽) 参与三羧循环及糖代谢,
保肝,解毒,改善症状
保肝药物临床应用
促进蛋白质合成药物:
药名 人血白蛋白
支链氨基酸
(亮氨酸, 异亮氨酸, 颉氨酸) 复合氨基酸胶囊
药理及应用
用法
维持血容量及
10g-20g qd
血浆胶体渗透压,
防治低蛋白血症,
及肝硬化引起的水肿
促进蛋白质合成,
5-10mg iv qd
门冬氨酸钾镁 参与三羧循环和鸟氨酸循环, 10-20 ml qd-bid
促进细胞除极化和细胞代谢,
维持正常功能
保肝药物临床应用
促进解毒功能药物:
药名
药理及应用
用法
肝泰乐
使肝糖增加,
0.1-0.2 tid
脂肪贮量减少,
0.1-0.2 iv qd-bid
有解毒作用
TAD
抗氧化剂和自由基作用, 600mg iv qd
抑制其分解,唯一主要
250-500ml iv qd
在肝外组织代谢的氨基酸,
是合成蛋白质的必需氨基酸原料。
8种氨基酸和11种维生素
2-3# tid
保肝药物临床应用
中药制剂
药名
药理及应用
水飞蓟类 明确的保护和稳定肝细胞膜作用,
(复方益肝灵)对肝损伤有保护,解毒功能
齐墩果酸
减轻肝细胞的变性,坏死,
(女贞子,青叶胆) 降酶作用
促进肝脏的脂肪代谢,
合成蛋白质及解毒功能恢复正常
保肝药物临床应用
促进能量代谢药物:
药名 药理及应用
用法
肌苷
参与代谢
0.4-0.8 tid
(腺嘌呤前体)
100-200mgivqd
ATP
参与代谢
40mg iv qd
CoA
参与糖,脂肪,
50-100u iv qd-qod
蛋白质代谢
FDP
改善细胞能量代谢
作用。 5.可用于治疗严重的胱氨酸尿症(Cystinuria),预防
半胱氨酸结石形成(国外资料)。
保肝药物临床应用
硫普罗宁(凯西莱)
药效学 本药是一种与青霉胺性质相似的含巯基类药物,具 有以下作用:(1)保护肝脏组织及细胞的作用:①修复多种类 型的肝损害:通过提供巯基,并活化超氧化物歧化酶,从而增 强肝脏对抗各种损害的能力。能够防止四氯化碳、乙硫氨酸、 毒蕈粉及对乙酰氨基酚对肝脏的损害,并可预防由于四氯化 碳而导致的肝坏死。同时,本药可加快乙醇和乙醛的降解、 排泄,防止三酰甘油的堆积,抑制成纤维细胞增生,对酒精 性肝损伤有显著修复作用。②保护肝线粒体结构,改善肝功 能。本药可使肝细胞线粒体中的ATP酶活性降低,ATP含量 升高,从而改善肝细胞功能,对抗各类肝损伤。③促进肝细 胞再生。本药在体内通过酰胺酶水解,生成的甘氨酸系脂肪 族氨基酸,带有一碳单位,主要参与嘌呤类核苷酸的合成, 故具有促进肝细胞再生的作用。实验亦证明本药可促进肝细 胞再生,表现为乳酸脱氢酶活性、苹果酸酶活性、DNA含量 及肝总蛋白含量均升高。④清除自由基。
保肝药物临床应用
保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药物临床应用
保肝药物临床应用
维生素类:
药名
药理及应用
用法
维生素C
参与代谢
0.1-0.2 tid
复合维生素B 参与代谢
2# tid
维生素E
参与脂质代谢,
10-100mg
促进氨基酸合成蛋白 bid-tid
维生素K 参与肝脏合成凝血酶原, 10mg iv
促进肝脏合成凝血因子 qd-bid
保肝药物临床应用
葡醛酸酯(肝太乐)
保肝药物临床应用
硫普罗宁(凯西莱)
Tiopronin 【临床应用】 1.用于改善各类急慢性肝炎患者的肝功能。 2.用于脂肪肝、酒精肝、药物性肝损伤的治疗及重
金属的解毒。 3.还可减少放、化疗的毒副反应,并可预防放、化
疗所致的外周白细胞减少。 4.对老年性早期白内障和玻璃体浑浊有显著的治疗
保肝药物临床应用
多烯磷脂酰胆碱
保肝药物临床应用
葡醛酸酯(肝太乐)
Glucurolactone 【临床应用】 1.用于急慢性肝炎、肝硬化等肝脏疾病。 2.用于食物或药物中毒
保肝药物临床应用
葡醛酸酯(肝太乐)
具有保护肝脏和解毒的作用。药物进入体内后,在酶的催化 下内酯环被打开,转化为葡萄糖醛酸而发挥作用。后者是体 内重要解毒物质之一,能与肝内或肠内含有酚基、羟基、羧 基和氨基的代谢产物、毒物或药物结合,形成无毒的葡萄糖 醛酸结合物随尿排出体外。同时,本药可降低肝淀粉酶的活 性,阻止糖原分解,使肝糖原增加,脂肪贮量减少。
保肝药物临床应用
促进肝细胞再生药物
药名
药理及应用
用法
促肝细胞生长素 刺激正常肝细胞DNA合成 80-120mg / ivdrip qg
(多肽类活性物质),促进肝细胞再生
GS 250ml/ 疗程一个月
易善复
促进肝细胞膜再生,
2# tid 10-40 ml
(必需磷脂)
协调磷脂和细胞膜组织功能, iv qd
保肝药物临床应用
多烯磷脂酰胆碱
本药口服吸收率达90%以上,口服后约6小时血药 浓度达峰值。动物实验证明,PPC主要通过淋巴系 统和血液循环进入肝脏,进入肝脏后部分被细胞膜 和亚细胞成分利用。在血液中,PPC优先被高密度 脂蛋白(HDL)摄取,脂蛋白中的磷脂部分与PPC交 换。
保肝药物临床应用
多烯磷脂酰胆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