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言文复习之节奏划分

合集下载

中考语文考点复习21划分文言语句朗读节奏(全国通用)

中考语文考点复习21划分文言语句朗读节奏(全国通用)

明辨句读,要综合运用古代汉语字词句及古代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中考对断句的考查,从题型来讲有两种:一是客观题,一是主观题。

从材料的来源来看,有的出自所选文段,有的出自其他典籍,还有的出自教材后的补充文段。

从所选语句的特点来看,有的句式整齐,有的有明显的标志。

从考查重点来看,侧重于语法停顿而非语音停顿,一般不考具体的标点,只要求用斜线断开。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后面小题。

北冥有鱼《庄子》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1.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知其/几千里也B.其翼/若垂天之云C.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D.亦若是/则已矣【答案】A【分析】考查文言文划分朗读节奏的能力。

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先对句子作简单翻译,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

句读时要注意古汉语的语法和句式,句读不能出现“破句”的现象。

A.句意为“不知道它有几千里”,正确划分应为:不知/其几千里也;故选A。

二、文言文阅读。

曹刿论战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中考课外文言文复习 划分句子节奏 学案

中考课外文言文复习  划分句子节奏 学案

中考课外文言文复习——划分句子节奏句中的停顿一、为下列三组语句划出句读,并找出规律。

若夫淫雨霏霏盖余之勤且艰若此其如土石何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事哉故临崩寄臣以大事虽人有百手规律:故天将大任于是人也可以一战中间力拉崩倒之声今齐地方千里规律:人不知而不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规律:二、为下列五组语句划出句读,并找出规律。

先帝不以臣卑鄙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吾视其辙乱佳木秀而繁阴规律: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忘路之远近规律:受任于败军之际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规律:向吾不为斯役俄而百千人大呼先天下之忧而忧山行六七里规律:便要还家余人各复延至其家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规律:三、练习,为下文中划线的句子划分节奏。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两处)。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之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句间的停顿一、文言文断句方法:1、通读全文,把握大意。

2、先易后难,攻破难点。

3、寻找标志,辅助断句。

二、找标志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应寻找的标志有:三、练习(1)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①有老父②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注释:①俄:不久②老父(fǔ):老人(2)晋平公①问于师旷②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2020届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文言文阅读(断句、解词、译句)学案

2020届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文言文阅读(断句、解词、译句)学案

中考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断句、解词、译句)一、【文言文朗读节奏的划分方法】(1)主语和谓语之间(优先停顿)、动词和宾语之间要停顿(修饰语和中心词之间可以不停顿)。

例:先帝/不以/臣卑鄙。

(2)发语词后要停顿(优先停顿),如“至于”、“夫”、“若夫”、“盖”、“且”等。

如:夫/专诸之刺王僚也。

(3)句首关联词后要停顿(优先停顿)。

例:然则/何时而乐耶?(4)句首状语后要停顿。

(5)在古代是两个单音词,而在现代汉语中诗意个复音词的,要分开。

例:可/以一战。

(6)在表转折关系的“而”“则”前停顿。

(7)“也”“乎”等语气词若在句中,后面要停顿。

二、【解词和译句】文言词语分实词和虚词。

实词的考查集中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

虚词主要有:之、其、而、以、于、为、也、乎、夫、焉。

1、词语理解的方法:扩字法。

把单音节词变为双音节词,主要要结合具体的语境要扩词;积累法。

即把教材中所学的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积累起来,以便自如地理解运用;揣测法。

联系上下文揣测其意义,这种方法切忌脱离文本,毫无根据地随意猜测。

2、六字翻译法:最常用的翻译方法——古文今译六字法:对译法、增删法、移位法、保留法、替换法、补译法,简括为“对、增、移、留、换、补”六字。

对译法:就是用现代汉语中对等的词去对换被译的文言词。

如“野芳发而幽香”,可译为“野花开散发出清幽的香味”。

增删法:就是将文言文中的单音节变成双音节词。

如“齐师伐我”,可译为“齐国的军队攻打我们”,对少数没有相当的词表示的文言虚词可以不译或删去。

“夫环而攻之”中的“夫”在译文时可以删去。

移位法:对一些与现代汉语句式结构不相同的文言句子,在译文时应换成现代汉语的语序加以调整。

如“何陋之有”,是“有何陋”;又如“战于长勺”,应按照“于长勺战”的语序来翻译。

保留法:凡是古今意思相同的词(国号、帝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度量衡单位等)可照录,不必另作翻译。

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之文言文阅读专题11 句子节奏划分(讲练)

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之文言文阅读专题11 句子节奏划分(讲练)

文言文阅读专题11 句子节奏划分【课标要求】2022版课标中对于文言文阅读的考查,有如下要求。

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背诵优秀诗文。

阅读表现人与自然的优秀文学作品,包括古诗文名篇,体会作者通过语言和形象构建的艺术世界,借鉴其中的写作手法,表达自己对自然的观察和思考,抒发自己的情感。

阅读古代诗文名篇,考查词义理解、文言句子翻译、文言断句、文意理解、写法探究等。

【主要题型】全国各地中考文言文阅读中句子节奏划分主要有两种题型,即:选择题与划线题。

断句是文言文阅读理解题中的一种常考题型,一种是给几句文言文,要求为其断句,还有一种是划分节奏,就是在一句之中断开一两处,便于阅读停顿。

不管是几个句子中断句(加标点),还是在句中断句(划分节奏),都是基于对内容的理解。

因此,解答此类题,必须对所给句子中的基本单位——词,不管是实词还是虚词,都要有所理解,同时还要对文言句式有认知。

【命题趋势】文言文阅读题的考查方式和考点是相对稳定的。

命题人通常会选择浅易的叙事或史传类文言文,一般不会选择纯粹论说类文本。

尽管设题的方式不同,但试题一般都指向对文本理解能力的考查。

句子的节奏划分多数地区经常考查。

各地出现了一些有新意的试题,形式灵活、内容有趣、指向明确,令人耳目一新。

考查根据上下文语境推知信息的能力,还考查了理解文意以及建构语言的能力。

注重情境创设,任务驱动。

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现实,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体验。

部分试题创设真实的情境,交给考生富有挑战性的任务,能让答题过程成为饶有兴味的学习探究过程。

知识导图考点文言文阅读句子节奏划分真题演练考法一文言文阅读句子节奏划分选择题(2023·湖南岳阳)阅读宋濂两篇赠序的节选部分,完成下面小题。

【文言文对比阅读】【甲】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

中考复习-2020年部编版中考语文考点21 划分文言语句朗读节奏

中考复习-2020年部编版中考语文考点21 划分文言语句朗读节奏

明辨句读,要综合运用古代汉语字词句及古代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中考对断句的考查,从题型来讲有两种:一是客观题,一是主观题。

从材料的来源来看,有的出自所选文段,有的出自其他典籍,还有的出自教材后的补充文段。

从所选语句的特点来看,有的句式整齐,有的有明显的标志。

从考查重点来看,侧重于语法停顿而非语音停顿,一般不考具体的标点,只要求用斜线断开。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后面小题。

狼蒲松龄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限画两处)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答案】久之/目似瞑/意暇甚【解析】本题考查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

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中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

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

此题较容易,根据文意即可推断出正确答案: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译为:时间长了,那只狼的眼睛似乎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

此题要注意把相关的几个意思划开。

二、文言文阅读。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①,山门圮②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③十岁余,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

棹数小舟,曳铁耙,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者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④,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年《中考文言文专题节奏划分》课件

年《中考文言文专题节奏划分》课件

注意: “而“在句首表 转折,”而”字 后停顿; “而”在句中表 转折,“而”字 前停顿。
方法二:遇上关联想一想,发语总结慢步走。
遇上表示假设、转折等关联词,如“若”“而”“然则”等; 或表示总结性的词语,如“故”“由是”是故”等; 或句首发语词,如“盖”“夫”“若夫”“至若”等 往往在这些词后面要停顿
“而”在句中表转折,“而”字前停顿。
方法五:专有名词分清楚,节奏划分顾全貌。 例1: 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核舟记》)
”诸将/皆阿吕后意,曰“然”。 例2: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河中石兽》
孝惠时,(季布)为中郎将。
B.
古代汉语中有很多表示人名、地名、年号名、官 例5:得之心 而寓之酒也(《醉翁亭记》)
句中表提示、舒缓的语气词后要停顿
例 例 例例例例123123:::::: 牡沿余牡沿余丹河闻丹河闻之/之之/之爱求也爱求也,之/,之久久宜,宜,((《乎不《乎不伤亦/伤亦众众仲/仲颠矣矣颠永永乎。。乎》》??((《)《)((《爱爱《河莲莲河中说说中石》》石兽))兽》》
方法四:省略成分断没错,提示停顿理当然。
于今创痍未瘳②,哙又面谀,欲摇动天下。 如果句中有名词活用做状语,那么这个“活用词”之前要停顿。
子……
地点。
2017 《清官周忱》说/田里间事甚悉 “说田里间事”动宾短语 说田里间事/甚悉 主谓之间要停顿 作主语,“悉”为谓语, “甚”为状语。
2016 王蓝田性 急……
复于地取内/口中 两个相承的动作行为,先 复于地取/内口中 两个动宾成分的 从地上把鸡蛋捡起,再把
它放入口中。
句中要停顿
2015 《游大林寺》此地实匡庐间第 “此地”是陈述的对象, 此地/实匡庐间第 主谓之间要停顿 是主语

中考复习:文言文断句课件(44张PPT)

中考复习:文言文断句课件(44张PPT)
(1)注意一些特殊句式和固定结构,根据结构来断句。 如句式:倒装句、判断句、被动句等。 结构:“……者……也”“不亦……乎”“何……之有”“孰与……乎”“ 为……所……”“受……于……”“如……何”等。
(2)注意对称句,利用其上下句常用相同的字数和相同 的结构的特点断句。
【小试牛刀】 例句:
北 山 愚 公 者/年 且 九 十/面 山而 居
考察形式
给文章某一段,某句断句,用 “/”标记隔开。
我喜欢你喜欢什么喜欢你谁你我什么我喜欢你谁喜欢你我
我喜欢你。 喜欢什么? 喜欢你。 谁? 你。 我什么? 我喜欢你。 谁喜欢你? 我。
1.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断1: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断2: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2.漆黑头发全无麻子脚不大周正
教学重难点
1、文言文拔高练习,积累常用文言字 词。
2、运用所学知识解答陌生文本断句 题型。

认识文言文
知识小拓展
①我国最早的古书是没有标点的。 ②大约在汉代,开始使用句读。 ③到了宋代,开始使用圈点。 ④到了明代又出现 ︴和‖,分别用来表示人名和地 名。 ⑤进入20世纪,一些学者开始向国内介绍欧美最通 行的一些标点符号。并根据古代的句读符号,参考 西洋方法研究制定出了适合中国文字需要的我国最 早的新式标点符号。
注意: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出现人 名,以后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鸿门宴》
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 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刘邦说:“他和你年龄谁大谁小?”张良 说:“比我大。”刘邦说:“你替我请他进 来,我要像对待兄长一样对待他。” )
2、文言文拔高练习,积累常用文言字词。 (1)通读全文,弄懂大意。

中考语文第二轮专题复习---文言文断句

中考语文第二轮专题复习---文言文断句

内容:文言文断句班级:姓名:学号:复习目标:1.明确中考文言文断句考点;2.引导学生能正确诵读古代诗词,读准节奏和停顿。

一、直击中考断句,是中考文言文阅读中的一种常见题型,主要考查考生对浅易文言文的综合阅读能力。

选材上,多选取课外文言语段,或截取其中几句,或另选一段文字。

题型上,主要有选择题和主观题两种,或选择正确的一项,或要求用“ / ”直接划分。

盐城近三年中考文言文断句考题:1.用斜线(/)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2分)峰高绝有蹊介然仅可步2.用斜线(/)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2分)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3.下列选项中停顿正确的一项是()(2分)A.疾风/知劲/草玄龄等/不识所守B.疾风/知/劲草玄龄/等不识所守C.疾风/知劲/草玄龄/等不识所守D.疾风/知/劲草玄龄等/不识所守二、探究得法【探究一】1.有老妪于路遇劫喝贼路人为逐擒之贼反诬路人(限4处)2.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光映书而读之(限3处)方法一:找名词(或代词),标主宾,定句读。

【知识小卡片】⑴人称代词第一人称代词:吾、我、予、余、朕、孤、寡人、臣第二人称代词:尔、汝、女、若、乃、而、子、君、公、第三人称代词:之、其、彼⑵疑问代词——“谁”“孰”“何”⑶指示代词——“此”“是”“斯”“兹”“夫”等,另“之”“其”“彼”除作人称代词外,还常作指示代词。

【探究二】1.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限3处)2.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限9处)方法二:看虚词,找位置,定句读。

【知识小卡片】常考虚词:句首——夫其惟盖故但遂句尾——也矣耳乎哉焉耶【探究三】1.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限9处)2.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限6处)方法三:看对话,找标志,定句读【知识小卡片】对话标志的词语,如:曰、云、言……在它们的后面一般都要断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选文详写了哪几件事?用简要的语言概括。(2分)
13.读了文本,你获得了哪些人生启示?(2分)
近四年来江西省中考文言文 选文与主题一览
2011年选自解缙《太原王传》——解 元智勇双全、本领高强的形象。
2012年《戴胄犯颜执法》——戴胄忠 心耿直,严于执法。*
2013年《韩非子》——庄子劝谏楚王, 人要有自知之明。
土地 / 平旷,屋舍 / 俨然
其一 / 犬坐于前
吾 / 视其辙乱
注意:辨清主语,一定要把修饰主语的 词划在主语处
文言文朗读节奏题解题策略
三、动宾或动补句式。
谓语中心语和宾语或补语之间一般也要停顿。
例:衔 / 远山,吞 / 长江 燕雀 / 安知 / 鸿鹄之志哉 广 / 故数言 / 欲亡
躬耕/于南阳
受任/于败军之际
2014年《坦然翁传》--孝敬父母, 善待家人,体恤父母
• 命题原则:《语文课程标准》和《江西省中考语
文学科说明》都指出“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 释和工具书理解基础内容”。文言文阅读试题多数 都是围绕着“内容理解”这一核心来设置的。
主要考点概述
• 根据今年江西省中考语文“考试说明”和对近几
年的“样卷”分析,中考文言文阅读的分值为10分。 主要有以下5个考点:(1)朗读停顿(2)词义理 解、(3)句意理解(4)文意把握(5)人物形象 分析或阅读感受。
例如:且/壮士不死即已
然则/何时而乐耶
3、句首表示时间或地点的状语应停顿。 如:①俄而/百千人大呼 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文言文朗读节奏划分技巧
二、主谓句式 。
主语和谓语构成单句的结构,诵读时要停 顿。 例:禽兽之变诈 / 几何哉,这里“禽兽之变诈” 是主语部分,“几何哉”是谓语部分,中间要停 顿。 又如:可爱者 / 甚蕃
• 13.结合文意,简要说说楚庄王是个怎样的人。(2分)
• 翁①天性孝友,深得父母心。母蚤②世,事继母无懈,,二弟一妹,翁所成
立③也。尝携妹北上,艤舟④绝岸,妹戏而前,俄坠水中。翁惊愕,
不觉俱坠。其水深不可测,加天寒裘重,没人不见踪迹,观者皆骇。
顷之,持妹而出。论者谓有神相云。蜀俗,兄弟壮且婚,多割灶自食
文言文语句节奏划分总原则
一、根据句意翻译成现代汉语, 在句中需换气停顿处停顿。
二、划一划二不划三。 三、依据句式句意不划。
朗读停顿
• 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的停顿处。(1分) • 示例1:于是左将军辛庆疾免冠(2009年) • 示例2:与元佑以前所书大异(2010年) • 示例3:敌骑数千四面集。(2011年) • 示例4: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2012年) • 示例5:王之兵自败于秦晋(2013年) • 示例6:论者谓有神相云(2014年) • (只要标对一处即给分,出现破句不给分)
• 12.对弄虚作假者的处理,戴胄的意见与唐太宗的意见有何不同?戴胄的理由是什么? 请简要概括。(2分)
• 13.结合文意简要分析戴胄的品质。(2分)
• 楚庄王欲伐越①。庄子谏日:“王之伐越,何也?”日:“政乱兵
弱。”庄子日:“臣愚患之,智之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
见其睫②。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蹻③为
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而欲
伐越,此智之如目也。”王乃止。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释】①越:越国。 ②睫:眼睫毛。 ③庄蹻( qiāo):当时民间反 对派首领。
• 9.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2分)
• 王之兵自败于秦晋
文言文朗读节奏题解题策略
常见类别: 1、句首句式 2、主谓句式 3、动宾或动补句式 4、杂合句式
文言文朗读节奏题解题策略
一、句首句式。
1、 句首发语词:如“至若”、“夫”、“盖” “然则”、“岂若”“诚宜”、 ”何尝“、” 其’等。
例如: 夫 /战,勇气也 2、句首关盖联/ 大词苏:泛“赤且壁”云、“虽”、“因 ‘、“惟”、 “故”等。
⑤。翁深耻之,然不欲上母弟心志,悉让其田宅。御史⑥之死网事业,
向二毛其施弗究⑦。翁痛之,作永思堂于家,岁时率子妇祭拜以为
常。
(节选自罗玘⑧《坦然翁传》)
【注释】①翁:坦然翁 ,姓刘,名山,四川珙县人。②蚤:通
“早”。③成立:抚养成人。④艤(yǐ)舟:船泊岸边。⑤割灶自食:
指家族内兄弟分家自立。⑥御史:指坦然翁的父亲。⑦向二毛其施弗
• 【注释】①犯颜:冒犯君主的威严。②上:指唐太宗。③擢:提升。 ④资荫:资即资格;荫指封建时代子孙因祖先的官爵而受到封赏。⑤ 流:把犯人放逐到边远的地方服劳役。⑥布:昭示。
• 9.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2分) • 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 • A.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 B.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 • C.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 D.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 • 10.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 忿( ) 狱( ) • 11.翻译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 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
四、杂合句式。
注意:1、句意上可拆分为两个短句。 2、宾语为下半句主语。 3、遵循前三种规则划分。
例如:
邑有大盗/为民患(P55) 尽其书/而去(P58) 问/先生/以所颂十一人者何人也(P58) 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
实战演练
• 见《赢在中考》专题一至六第1小题
文言文阅读题取材范围探索。
• 所选用的文章是课外短小的文章,以写人为 主的记叙类短文占绝对优势,题材都是故事 性强的人物传记,通过简短的文言材料反应 出人物的品格特征。
• 选文具有教育性,所选文段有一个健康而有 教育意义的主旨,让考生在答题过程中受到 一次真、善、美的人文教育。
• 选文浅易性,主要表现在选文的故事性强, 有人物有故事,阅读量少,大多在百字左右, 生僻字用注解、注音,使之化难为易,变深 奥为浅显。
朗读停顿
• 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的停顿处。(1分) • 示例1:于是/左将军辛庆疾/免冠(2009年) • 示例2:与元佑以前所书/大异(2010年) • 示例3:敌骑数千/四面集。(2011年) • 示例4: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
(2012年) • 示例5:王之兵/自败于秦晋(2013年) • 示例6:论者/谓有神相云(2014年)
究:过去御史家供养的老人未能坚持供养到底。⑧罗玘(qǐ):字景 明,明朝江西抚州南城人。
9.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2分)论者谓有神相云
A.论者∕谓有神相云
B.论者谓∕有神相云
C.论者谓有∕神相云
D.论者谓有神∕相云
10.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 (1)尝(
) (2)悉(
)
11.翻译文中画线句子。(2分)顷之,持妹而出。
• A.王之兵自败于/秦晋 B.王之兵/自败于秦晋
C.王之兵自败/于秦晋 D.王/之兵自败于秦晋
• 10.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 ①丧( ) ②明( )
• 11.翻译文中画线句子。(2分)
• 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
• 12.庄子劝谏楚庄王放弃伐越的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用自己的话概括。 (2分)
• 戴胄犯颜①执法 • 上②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擢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
荫④,赦令自首,不肯者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 :“据法应流⑤。”上怒曰:“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对曰:“敕者出 于一时之喜怒,法者国家所以布⑥大信于天下也。陛下忿选人之多诈 ,故欲杀之,而既知其不可,复断之以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 上曰:“卿能执法,朕复何忧!”胄前后犯颜执法,言如涌泉,上皆从 之,天下无冤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