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农垦农业机械试验鉴定站情况介绍

合集下载

农机导航自动驾驶系统前装认证研究

农机导航自动驾驶系统前装认证研究

智能农机专题SPECIAL2019.10农 机 科 技 推 广AGRICULTURE MACHINERYTECHNOLOGY EXTENSION伴随着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应用到农业领域,我国农机信息化、智能化水平越来越高,农机导航自动驾驶就是当前发展较快的一个典型案例。

通过在农机上安装导航自动驾驶系统,依靠高精度卫星定位装置获取农机位置、姿态和航向信息,对所获信息进行分析,驱动液压阀或电机来控制转向装置进行路线修正,就可以实现农机按照规划路线自动驾驶行驶作业。

这样不用驾驶员操作就可以完成耕作、播种、喷药等田间作业,不仅可以缓解驾驶员的疲劳,还可以降低作业成本和时间。

然而新产品新技术前期往往因为产品标准不完善、缺乏有效的产品评价手段等因素,难以快速推广应用。

经调查目前国内仅黑龙江省农垦鉴定站1家开展了农机导航自动驾驶系统的试验鉴定工作,以具有导航自动驾驶功能的农机产品为整体评价对象的检验、鉴定或认证尚属空白。

因此分析农机导航自动驾驶实际情况,对具备导航自动驾驶功能的农机产品开展产品认证评价有利于新技术应用推广,很有必要。

本文分析了我国农机导航自动驾驶系统分类、产品标准建设情况,介绍了产品认证相关知识,并从认证机构的角度对产品认证方案进行了策划。

一、农机导航自动驾驶产品现状1.农机导航自动驾驶系统现状 农机通过安装导航自动驾驶系统从而具有导航自动驾驶功能,行业内按照导航自动驾驶系统的安装时间节点不同分为前装和后装。

前装即在出厂前安装导航驾驶系统;后装是用户购买农机后自行加装导航自动驾驶系统,目前市场上后装产品居多。

后装是对农机的改装,包含供应商提供的产品和改装服务,因此后装质量受农机原本性能、导航自动驾驶系统质量、安装人员素质等诸多因素影响,加之改装是用户个人行为,所以对后装产品开展单纯的检验或认证评价意义不大。

前装由整机厂来完成导航自动驾驶系统的安装调试,产品标准化程度、质量可控性高,而且整机厂在产品设计初期就可以将导航功能作为整机的一部分来考虑,系统集成性好,也便于后续产品功能扩展、提升。

金戈铁马铸辉煌—黑龙江省赵光农场创建全国农垦农机标准化示范场纪实

金戈铁马铸辉煌—黑龙江省赵光农场创建全国农垦农机标准化示范场纪实

70农场经济管理2017/3金戈铁马铸辉煌—黑龙江省赵光农场创建全国农垦农机标准化示范场纪实撰文/摄影 任红 张亚梅电影《老兵新传》的故乡赵光农场始建于1947年,是全国第一个国营机械农场。

历经70年的发展建设,农场现拥有200马力以上拖拉机100台,进口收割机47台,各种配套农机具1140多台(套),农机总动力4.45万千瓦,农业生产田间作业综合机械率达到99%以上;农机服务体系建设实现规模化,检验率达100%、持证率达100%、落户率100%、机械完好率98%以上,农机田间作业合格率98%、安全生产达标率达99%,成为农垦总局首批现代农机装备示范区、农业部第一批全国农垦农机标准化示范场,全场农机标准化水平不断登上新台阶。

大农机彰显大威力提升农机装备标准化水平是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的重要前提。

农场在积极争取上级农机补贴的同时,不断加大农机更新补贴力度,加快推进农机更新步伐,并出台补贴政策,助力推广示范、试验新机具。

2016年引进马铃薯播种机等9台,200马力拖拉机、收获机等25台,全场农机更新投入达1000多万元。

近年来,农场重点从改变职工群众的观念入手,通过农机现场会、田间课堂等形式,直观地为农户展示卫星导航技术、进口播种机播种等新技术、新设备的作业效果,充分调动起农户使用新技术的积极性。

如今,农场起垄100%应用了GPS 卫星定位系统;播种作业100%应用了播种机;收获作业100%应用了收获机。

在粮食收获中,大马力联合收割机收获效率高、损失率低的作业优势更加凸显。

一组数据显示了赵光农场现代化农机事业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10年前每台802拖拉机配套农机具,只担负4000亩作业面积;现在200马力拖拉机及配套农机具可担负7500亩作业面积,比原来提高了近2倍的效率。

现在赵光农场生产作业只需“五个10天”就可完成,即10天完成垄前施肥、10天完成播种、10天完成播后喷药、10天完成机械中耕管理、10天完成收获。

黑龙江农垦农业机械试验鉴定站情况介绍

黑龙江农垦农业机械试验鉴定站情况介绍

黑龙江农垦农业机械试验鉴定站情况介绍(2010-A版)一、基本概况在我国耕地规模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综合生产能力最强的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和粮食战略后备基地的黑龙江垦区,农机装备水平一直处于全国领先地位,为了适应垦区农业机械化向现代化发展的形势,满足垦区对现代化大农机适应性可靠性质量试验鉴定需要,经省政府和农垦总局批准,于1980年组建了全国农垦系统惟一一家农机试验鉴定机构,即黑龙江农垦农业机械试验鉴定站。

黑龙江农垦农业机械试验鉴定站(以下简称“鉴定站”),坐落在全国生态魅力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佳木斯市(安庆路382号),与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在同一院内,佳木斯市处在三江平原腹地,其地理位置是北纬46046‘,东经,距哈同公路出口1.9公里,交通便利。

(鉴定站即将搬迁到哈尔滨市香坊区香福路67号)鉴定站隶属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由农垦科学院代管,主要从事农机产品试验鉴定、质量监督、仲裁检验、司法鉴定等,是能够向社会提供公证技术数据的法定第三方公益性事业单位。

其服务宗旨是“技术执法、科学检测、廉洁热诚、公正服务”。

设置5个职能科室和14个实验室;办公和实验室面积2200平方米,固定资产600万元,保存了国家、行业标准、文献专著7000余册。

二、历史沿革鉴定站于1980年7月由农垦总局机务处负责筹建,1981年4月正式成立,设在农垦科学院, 1984年12月搬入1500平方米的农机测试楼, 1985年总局批复鉴定站与测试化验中心为正处级,一套机构、两个牌子,使鉴定站规格与承担的任务相适应。

同年11月省标准计量局下发黑标计质(1985)170号文件,决定在农机鉴定站建立“黑龙江省农机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二站”,其行政隶属关系不变,业务上受省标准计量局指导。

从此鉴定站成为省级质检站,承担农机产品试验鉴定和质量监督的双重任务。

1986年4月鉴定站在银行单独立户,配备了专职财会人员。

1988年8月30日,根据省编委黑编150号文件(“关于黑龙江农垦农机试验鉴定站编制的通知”),正式确定鉴定站为隶属总局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处级事业单位,编制40人,所需经费不足部分由省财政补充。

北大荒中国农业机械化的领跑者

北大荒中国农业机械化的领跑者

北大荒中国农业机械化的领跑者作者:赵天冬;王东生;李海来源:农民日报转载自:涛从拓荒者原始的锹镐、人拉犁,到现在的大马力拖拉机、联合收割机、飞机航化作业……黑龙江垦区农机化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简到全,先后经历了开荒建场初期的艰难起步、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到七十年代的发展壮大、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历史性跨越和进入新世纪向现代化迈进的历史进程。

毫不夸张地说,黑龙江垦区六十年开发建设的历程,就是一部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历史。

曾经渺无人烟的北大荒,如今已建起我国耕地规模最大、机械化程度最高、综合生产能力最强的国有农场群,初步形成了以水利化、机械化、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模式,成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粮食战略后备基地和现代农业示范基地。

当年的北大荒,如今已成为“中华大粮仓”。

垦区粮食生产能力已由1978年的不到50亿斤提高到今年的363.6亿斤,比2005年增长了77.1%,粮食商品总量达339亿斤,再次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

339亿斤商品粮是什么概念?它足以保证京津沪三大直辖市、人民解放军三军、港澳地区和藏青甘宁四省区的全部口粮供应。

垦区总局党委书记、局长隋凤富说:“从北大荒到北大仓的历史性巨变中,农机是主力军。

现在建设现代化大农业,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跨越发展,北大荒农机更是主力军。

”在中外农业发展的坐标系上,纵向:垦区代表着中国农业的最高水平,引领着中国农业机械化的进程,是中国农机现代化的风向标;横向:垦区农机装备水平和农机标准化管理水平与世界发达农业大国比肩而立,已基本达到世界发达国家先进水平。

三台“火犁”起家向着农机现代化疾跑1947年,解放战争的炮火还在几百公里外隆隆作响。

6月的一天,一辆以木炭为燃料的汽车载着李在人、刘岑等18个人,从哈尔滨启程。

此刻,他们去执行一个特殊任务:“党中央、毛主席要求,在东北根据地办一批粮食工厂,总结经验,培养干部,示范农民,为将来实现农业机械化做准备。

黑龙江垦区农机化发展历史回顾与展望

黑龙江垦区农机化发展历史回顾与展望
农业航空是农机化的发展和延伸。1985年,垦区 在我国首创了农业航空试验站,经过近20年的发 展,现已成为我国最大的农业航空公司。目前有农用 飞机25架,作业机场56处,可进行追肥、喷药及护 林防火等项作业,年作业量33.3万hm2,年创经济 效益3700多万元。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垦区农业机械装备 结构得到了大规模的调整和改善,不仅在数量上空 前发展,而且在科技含量上不断提高。1999年,垦区 利用日本政府2亿美元贷款项目,通过国内外公开 招标,采购了国内外具有当今世界先进水平的各种 农业机械1万多台(件),实施了“24111”工程(即建 好2个示范区、4个现代化国有农场、1个旱田现代 机械化分局、100个旱田现代机械化生产队和100个 水田现代机械化生产队)。随着农业改革的不断深 入,垦区加快了种植业结构调整步伐,提出“以稻治 涝、发展水稻”的重要举措.集中大量人力、物力和财 力,特别是“九五”期间发展较快,现水稻种植面积已 达66.7万hm2,平均公顷产量超7500kg.总产超】00 万t。到2000年底,垦区拥有农机总动力331.6万 kW,平均每个种植业工人年生产粮食2万kg,有大 中型拖拉机2.35万台(履带和轮式各占50%)、各种 配套农机具9万多台(件)、大型联合收割机70.15 台、喷灌机1406台、挖掘机369台、插秧机2万台、 粮食处理中心1 74座、各种农用汽车1.67万辆;旱 田作业机械化率达95%、水田达60%。水旱田作业 综合机械化率达80%以上,同时农业机械化不断向 产前、产中和产后延伸,种子加工机械化、粮食处理 机械化、农业航空等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农产品形成 了18l条产业链和18个产业化集团,农畜产品年加
垦区从1985年开始兴办家庭农场.逐步建立和 完善了“大农场套小农场、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管 理体制,实现了“四到户、两自理”,使农机经营管理 体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打破了过去国家出钱买机 械。职工负盈不负亏的状况,使劳动力和生产工具按 照市场经济规律有机结合起来。家庭农场和职工成 为农机经营和投入发展的主体,极大地调动了家庭 农场和职工使用、管理农机的积极性和责任感.提高

推动畜牧水产养殖机械化提档加速——专访农业农村部农机鉴定总站、农机推广总站总工程师仪坤秀

推动畜牧水产养殖机械化提档加速——专访农业农村部农机鉴定总站、农机推广总站总工程师仪坤秀

与提升大田作物机械化水平相比,畜牧水产机械化是一个新的领域,农机行业如何谋划、操作?农机鉴定、推广如何助力?农机生产企业、科研机构又该从哪些方面实现突破?近日,记者采访了农业农村部农机试验鉴定总站、农机化技术开发推广总站总工程师仪坤秀。

现状——机械化率不断提升 机械保有量稳定增加问:三年八个相关文件出台,请问国家为什么将畜牧水产养殖机械化提高到这么重要的地位?仪坤秀:畜牧业、水产养殖业都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肉蛋奶及水产是百姓“菜篮子”里的重要品种,要保证这些品种的高质量供应离不开标准化、规模化、机械化生产。

机械化是畜牧养殖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是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重要保障。

2018年国务院42号文指明了农业机械化向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升级的主攻方向,要求由种植业机械化向畜牧业、渔业机械化延伸。

2019年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跨上70%台阶,三大主粮基本实现机械化,但是畜牧业、渔业、农产品初加工、设施农业综合机械化率只有35%左右,是实现全面全程机械化的薄弱环节。

因此,提升畜牧水殖机械保有量达到789.4万台(套),中央财政农机购置补贴畜牧养殖机械和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设备的资金近2亿元,新增各类机械近8万台(套),其中,新增饲料(草)加工机械设备7万多台(套)、饲养机械4000多台(套)、畜产品采集加工机械设备300多台(套)、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设备3000多台(套)。

我国水产机械总量达到468.97万台,其中增氧机、投饲机分别达到326.12万台和105.75万台,补贴资金3507万元,主要养殖模式的重点环节装备基本实现有机可用。

鉴定推广机构——能力明显增强 成效显现问:农机鉴定机构以往鉴定的主要产品以主要农作物机械化生产所需机具为主,目前畜牧水产机械的鉴定能力如何?仪坤秀:经过几年的发展,我们的畜牧水产养殖机械试验鉴定能力明显增强,覆盖产品种类更加全面,根据2019年的统计,相关省级鉴定机构已具备10项关键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装备的鉴定能力,生猪养殖设施装备重点省和部鉴定总站已经具备5项生猪主要生产装备鉴定能力。

推动畜牧水产养殖机械化提档加速——专访农业农村部农机鉴定总站、农机推广总站总工程师仪坤秀

推动畜牧水产养殖机械化提档加速——专访农业农村部农机鉴定总站、农机推广总站总工程师仪坤秀

与提升大田作物机械化水平相比,畜牧水产机械化是一个新的领域,农机行业如何谋划、操作农机鉴定、推广如何助力农机生产企业、科研机构又该从哪些方面实现突破近日,记者采访了农业农村部农机试验鉴定总站、农机化技术开发推广总站总工程师仪坤秀。

现状——机械化率不断提升 机械保有量稳定增加问:三年八个相关文件出台,请问国家为什么将畜牧水产养殖机械化提高到这么重要的地位?仪坤秀:畜牧业、水产养殖业都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肉蛋奶及水产是百姓“菜篮子”里的重要品种,要保证这些品种的高质量供应离不开标准化、规模化、机械化生产。

机械化是畜牧养殖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是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重要保障。

2018年国务院42号文指明了农业机械化向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升级的主攻方向,要求由种植业机械化向畜牧业、渔业机械化延伸。

2019年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跨上70%台阶,三大主粮基本实现机械化,但是畜牧业、渔业、农产品初加工、设施农业综合机械化率只有35%左右,是实现全面全程机械化的薄弱环节。

因此,提升畜牧水殖机械保有量达到789.4万台(套),中央财政农机购置补贴畜牧养殖机械和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设备的资金近2亿元,新增各类机械近8万台(套),其中,新增饲料(草)加工机械设备7万多台(套)、饲养机械4000多台(套)、畜产品采集加工机械设备300多台(套)、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设备3000多台(套)。

我国水产机械总量达到468.97万台,其中增氧机、投饲机分别达到326.12万台和105.75万台,补贴资金3507万元,主要养殖模式的重点环节装备基本实现有机可用。

鉴定推广机构——能力明显增强 成效显现问:农机鉴定机构以往鉴定的主要产品以主要农作物机械化生产所需机具为主,目前畜牧水产机械的鉴定能力如何?仪坤秀:经过几年的发展,我们的畜牧水产养殖机械试验鉴定能力明显增强,覆盖产品种类更加全面,根据2019年的统计,相关省级鉴定机构已具备10项关键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装备的鉴定能力,生猪养殖设施装备重点省和部鉴定总站已经具备5项生猪主要生产装备鉴定能力。

农作物叶片病害语义分割样本标注研究

农作物叶片病害语义分割样本标注研究
i
ndCon
t
ou
r
s和 f
i
l
l
Po
l
y 函 数 进 行 填 充,
但叶片边缘的缺失需要人工介入(见图 3)。
1.
3 图像分割算法的使用
[
2]
我们测试了 wa
t
e
r
s
h
e
d算法和 g
r
a
b
c
u
t 算法分离叶片与背景,同时使用阈值分割法得到分割掩膜作为 wa
-
t
e
r
s
he
d 的 ma
r
ke
r矩 阵 和 g
性研究了通过计算机程序简化病害图像样本标注工作的方法,并开发了一套用于病 害 叶 片 图 像 快 速 标 注 的
软件工具。我们把一张图像样本的标注工作分为两部分,叶片分割和病斑分 割。叶 片 分 割 可 以 看 成 一 个 前
景分割问题,前景指的是图像样本中完整的叶片部分,通过前景分割取得完整的 叶 片 部 分 之 后,前 景 中 的 绿
将有效 3 种方法集 成 到 了 程 序 中,这 3 种 方 法 分 别
图 5 标注图像的增强显示
注:以上图片自左 起 依 次 为 ① 原 图 像,②l
og 增 强 图 像,
③HLS 空间 S 通道图像,可以凸 显 暗 区 纹 理,④ 通 过 一 致 化
是:对数法、亮度一致 化、灰 度 RGB 最 小 值 替 换 (见
分割:
HSV 三通道阈值分割;以 HSV 三通道阈值分割为前景标记的 g
r
abCu
t分割;
Lab 色度通道阈值分割;
以 Lab 色度通道阈值分割为前景标记的 g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龙江农垦农业机械试验鉴定站情况介绍(2010-A版)一、基本概况在我国耕地规模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综合生产能力最强的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和粮食战略后备基地的黑龙江垦区,农机装备水平一直处于全国领先地位,为了适应垦区农业机械化向现代化发展的形势,满足垦区对现代化大农机适应性可靠性质量试验鉴定需要,经省政府和农垦总局批准,于1980年组建了全国农垦系统惟一一家农机试验鉴定机构,即黑龙江农垦农业机械试验鉴定站。

黑龙江农垦农业机械试验鉴定站(以下简称“鉴定站”),坐落在全国生态魅力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佳木斯市(安庆路382号),与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在同一院内,佳木斯市处在三江平原腹地,其地理位置是北纬46046‘,东经130025,距哈同公路出口1.9公里,交通便利。

(鉴定站即将搬迁到哈尔滨市香坊区香福路67号)鉴定站隶属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由农垦科学院代管,主要从事农机产品试验鉴定、质量监督、仲裁检验、司法鉴定等,是能够向社会提供公证技术数据的法定第三方公益性事业单位。

其服务宗旨是“技术执法、科学检测、廉洁热诚、公正服务”。

设置5个职能科室和14个实验室;办公和实验室面积2200平方米,固定资产600万元,保存了国家、行业标准、文献专著7000余册。

二、历史沿革鉴定站于1980年7月由农垦总局机务处负责筹建,1981年4月正式成立,设在农垦科学院, 1984年12月搬入1500平方米的农机测试楼, 1985年总局批复鉴定站与测试化验中心为正处级,一套机构、两个牌子,使鉴定站规格与承担的任务相适应。

同年11月省标准计量局下发黑标计质(1985)170号文件,决定在农机鉴定站建立“黑龙江省农机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二站”,其行政隶属关系不变,业务上受省标准计量局指导。

从此鉴定站成为省级质检站,承担农机产品试验鉴定和质量监督的双重任务。

1986年4月鉴定站在银行单独立户,配备了专职财会人员。

1988年8月30日,根据省编委黑编150号文件(“关于黑龙江农垦农机试验鉴定站编制的通知”),正式确定鉴定站为隶属总局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处级事业单位,编制40人,所需经费不足部分由省财政补充。

二十多年来,鉴定站业务职能不断拓宽,曾兼有八块牌子。

即,黑龙江垦区机动车检测二站(1995年—2009年);农业部干燥机械设备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1998年—2010年);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特种设备检验所(1998年—2009年);黑龙江农垦畜牧机械检测中心(2006年—2010年);黑龙江省农机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二站司法鉴定所(2007年—2010年)。

农业部节能产品及设备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根据总局黑垦国资[2009]7号、黑垦编字[2009]20号文件,职能和资产于2009年5月14日转移给鉴定站);农业部节能与干燥机械设备及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农业部第1346号公告和黑垦编字[2010]32号文件将两个部级中心牌子合并)。

各级领导对鉴定站的发展十分关心,经常了解情况,在争取项目和条件建设上给予了极大支持,2000年原总局局长现为副省长的吕维峰同志在马院长的陪同下,来站视察;近两年,农业部农机鉴定总站刘敏站长杨林副站长、省农委李文华主任、总局农机局李俊局长、陈必安调研员等领导多次来站检查指导工作,体现了各级领导对鉴定站的关怀。

三、发展现状(一)职工队伍。

现有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25名,其中:高级职称10人,占人员总数的40%,中级职称12名,占人员总数的48%,初级职称2人,技术工人1人。

学历构成:研究生硕士3人、本科学士13人、大专7人、中专1人;专业构成:农机7人,铸造2人,金属物理2人,机械制造与设计3人、计算机2人、财会2人,经营管理2人、机电一体化、汽车运用各1人。

年龄构成:30岁以下2人,31-45岁13人,45-55岁10人。

(二)科室职能和试验室设置五个职能科室:1.综合业务室:负责电测仪器、标准技术文件的管理、检验报告发放,财务及后勤管理。

2.第一检验室:负责田间机械及牧业机械的监督检验、鉴定。

3.第二检验室:负责非田间机械(场上机械)的检验鉴定。

4.第三检测室:负责节能设备及产品、生物质能源检测。

5.实验开发室:负责实验室管理和新技术新产品开发。

十四个试验室烘干、材力、金相、电子天平、电测仪器、零件、动力、三坐标测量、金属化学成分分析、气相色谱、成品油、生物质热值分析、燃煤、辛烷值测定试验室。

(三)仪器设备现有各种测试仪器设备330台套,原值600万元。

有用于材力试验的100KN和300KN 的万能材料试验机、扭转试验机、磨损试验机、烘干机温湿度综合测试仪等。

进口仪器设备有东德产蔡氏2000倍金相显微镜,丹麦B&K公司产成套声、振测试仪器、日本产HOIKY3166数字电功率测试仪。

新增10万元以上大型设备有深圳产三坐标测量机、广东东莞产液压试验台、湖南湘仪产发动机测功机、试验检测车、美纷气相色谱、辛烷值测定机等。

(四)主要业绩截至2010年8月,鉴定站共完成各类农机产品试验鉴定、推广鉴定、2878项,监督检验1887项,委托检验312项,司法仲裁检验30项,专项监督抽查97批次;成品油检验436批次,生物质能源检测20项。

同时,还完成了总局农机局安排的拖拉机质量跟踪调查,开展了大马力拖拉机型谱研究,为垦区引进迪尔、纽荷兰、维美德等国外十余种大马力拖拉机及多种联合收获机进行了适应性试验鉴定工作;配合技术监督局、工商局进行了市场打假等工作。

工作案例:1.1985年垦区由捷克进口Z7211和Z6211型两种拖拉机1300台,经鉴定站检测发现存在26项质量问题,经谈判捷方给予中方索赔50万元。

2.1988年7月,对加拿大进口的两套种子加工设备进行质量检测,发现干燥机生产率偏低,噪声超标;加方给予了3.5万美元的索赔。

3.1989年受宝泉岭法院委托,对名山农场购入的36台出现质量问题的延吉插秧机进行检测,确定为批量不合格,实现全部退货,挽回经济损失二十万元。

4.1994年对流入垦区加油站的“大庆牌”“路神牌”等几个品种的节油添加剂进行集中检测,发现没有节油效果,实现全部退货,挽回经济损失上千万元。

5.1995年,垦区订购依兰收获机厂生产的插秧机500台,由于质量把关不严,无法使用全部返厂,受总局委托,我站设计制造了专用试验台,并驻厂进行质量监督工作,使插秧机在次年成功投放垦区市场,挽回经济损失几百万元。

6.1996年垦区批量购买300台上海654型拖拉机,其中有60多台出现变速箱裂纹,技术鉴定后定为质量不合格,给以退赔,挽回经济损失200多万元。

7.1998年,宝泉岭及红兴隆管局引进上百台江西产圆盘水田犁,因设计强度不够,全部出现传动轴和变速箱断裂,经检验确认后,全部退货,挽回经济损失上百万元。

8.1999年垦区购置一批钢骨架育秧大棚,其中近1500栋因大雪垮塌,我站对事故现场进行检测和综合评估,确定了大棚在设计、零部件制造质量及使用管理等存在缺陷,为大棚的重建和改进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9.2000年,垦区采购洛拖产1002型拖拉机300台,其中有约1/3变速箱短轴发生断裂,我站对事故原因进行检测,认定了产品质量缺陷,挽回了经济损失,为洛拖改进产品质量提供了的技术依据。

10.2003年,迪尔佳联产3518型联合收获机割台立梁出现批量开裂,我站经检测找出了质量事故原因,为用户索赔提供了技术依据。

11.2004年山东双力产3588型联合收获机销入垦区170多台,出现大批量多点质量问题,我站对其中的5台进行了技术鉴定,确定为不合格产品,为用户挽回了经济损失。

12.1996~2004年,我站结合3.15打假,对垦区内经营农机配件的商业网点进行质量监督工作,共查出不合格产品6000多批次,挽回经济损失几百万元。

13.2000年-2004年先后参与了黑龙江省200亿和100亿斤国家储备粮库项目--完成国家粮食局和黑龙江省粮食局建库办招标的51套烘干机系统项目的检测验收工作,为用户节省了200万元的采购费用,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

14.2005-2006年为北大荒米业32套水稻干燥机流程检测验收和技术把关,找出了存在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提高烘后粮食品质,减少粮食损失,带来100多万经济效益。

15.2008年冬季为农垦总局建三江分局的22套粮食处理中心和17套钢结构罩棚招标起草标书,参与了评标和2个项目的检测验收工作,对发现的质量问题提出改进完善建议,为2009年工程建设质量提供重要改进依据。

16.2009-2010年接受国家中央储备粮总公司委托,对新建的32套干燥机成套设备进行检测验收,为该公司提供了准确的检测报告,对设计生产企业提出了改进完善意见。

(五)科研工作成效显著建站以来,共完成国标制修订和科研课题40项,其中有12项科研课题获省级和总局级奖励。

见表一、《金属筒仓质量评价规范》、《农产品可燃废料压制机质量评价规范》、《横流和混流粮食干燥机单位耗热量和处理量折算规则》、《燃煤热风炉标准》、《种子包衣机标准》、《金属仓标准》、《圆筒初清筛标准》、《粮食干燥机管理和安全操作规程》、《粮食干燥系统管理与安全操作规范》,协助白桦清选机厂、八五四机械厂、迎春机械厂和嫩江机械厂等20多家企业,编制“BL-5型种子拌药机”、“SL-20.35型螺旋升运机”、“5XFZ-10、5XFZ-15型清选机、“XFP-1200、1300型悬挂式茎秆粉碎抛撒器”等产品标准28项。

这些标准的使用,对农机企业的标准化管理、提高产品质量,扩大产品销售都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在国家及省级期刊发表学术论文64篇。

1987刘明昌等撰写“电子测功的延时法及限油法”,被收入《当代农机适用新技术》。

1995年欧阳良参加了在澳大利亚召开的第九届国际干燥技术研讨会并发表了论文,是国内唯一的参加者。

从1999年第七届、2001年第八届至2007年第十一届全国干燥会议和2002年第13届国际干燥学术研讨会,有8人次参加,发表学术论文6篇。

2008年鉴定站被国标委认定为粮食干燥工作组组长单位,通过这个技术交流平台,能及时了解国内外干燥机械技术发展动态,也能提高鉴定站的声望。

三、未来展望历经30年的发展建设,鉴定站正步入全面建设发展的关键时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未来的发展目标是: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等法律法规,继续做好农机产品的监督、检验、鉴定、选型和推广工作,为上级政府职能部门当好助手,在“十二五”期间,实现鉴定站部级能力认定,建成进一步缩小与全国先进站的差距,为全省和垦区农业机械化事业再做新贡献。

要加快人才队伍建设。

事业要发展,人才是关键,在2015前,要引进17名专业对口的实用人才,其中,本科生2人、硕士研究生12人、博士生1人、具有本科学历的副高或正高职称的2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