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煤炭资源简介

合集下载

煤炭品种简介及其用途

煤炭品种简介及其用途

煤炭品种简介及其用途1、焦煤:焦煤是炼焦用煤中之主焦煤,变质程度中等,结焦性和粘结性最佳。

山西之焦煤所产焦炭块度大、裂纹少、抗碎强度大、抗磨性好,为炼焦用煤之珍品。

利用焦煤,可得到焦炭、焦油、焦炉气。

焦炭除供给冶炼外,还可造气和电石。

而焦油和焦炉气可作为燃料,还能提炼数十种化工产品。

山西河东煤田中、南部的离石、柳林和乡宁矿区属低硫、低灰主焦煤。

所产焦炭为特优焦炭,列为全过之重点。

2、肥煤:肥煤是炼焦用煤的一种,用肥煤炼出的焦炭横裂多,焦根部蜂焦多,易碎,但肥煤的粘结力很强,能与粘结力较弱的煤搭配后炼出优质煤称肥煤为配焦煤之母。

因该肥煤品种稀少,只占全国探明煤炭资源的5%而山西探明肥煤的储量约占全国的50%,主要分部在霍县矿区、三交矿区和古交矿区。

3、无烟煤:无烟煤是高变质煤,具有坚硬、光泽强等特点。

燃烧时间长,火力旺。

无烟煤主要用于化肥、化工生产。

阳泉无烟煤因具有可磨好的特点,是理想的高炉喷吹用燃料。

晋城、阳城一带的无烟煤被称为兰花炭闻名中外。

山西的无烟煤资源储量大,质量好,居全国首位。

4、瘦煤:瘦煤是炼焦用煤中之配煤, 性能与焦煤相近。

瘦煤焦炭块度大、裂纹少,但熔融性和耐磨性差,其用途除作炼焦配煤外,还可用与造气、发电和其它动力用煤。

山西沁水煤田、西山煤田,霍县煤田和河东煤田等都蕴藏着丰富的瘦煤资源。

5、弱粘结煤:弱粘结煤是炼焦煤与非炼焦煤之间的过度煤种,主要用作造气、燃料和配焦。

山西大同矿区盛产低硫、低灰、低磷的弱粘结煤,是全国最大的优质动力煤基地。

6、气煤:气煤是炼焦煤种之一,粘结性偏下。

主要用作配煤炼焦。

气煤焦易推焦,煤气产率和焦化产品回收率高,而缺点是纵纹多,细长易碎,气煤单独炼焦可供化工工业使用。

山西的气煤资源极为丰富,储量占炼焦用煤的63%以上。

7、褐煤:褐煤是为经变质的煤,外以朽木内含原生腐植酸。

其主要特点是含水多、比重小、热量低、可制取活性炭、硫化煤、褐煤蜡、腐植酸、腐植酸铵肥料和其它化工产品。

2023年吉林省能源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2023年吉林省能源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2023年吉林省能源行业市场规模分析吉林省是能源富集型省份,其能源行业市场规模庞大。

该省的能源行业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电力等领域,其中煤炭和电力是主导产业。

一、煤炭行业煤炭是吉林省的主要能源资源,其分布区域主要集中在吉林中南地区和西部山区。

目前,该省煤炭资源储量为320亿吨,年产能力为3000万吨。

吉林省煤炭行业的市场规模庞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产量规模大据统计,2019年吉林省煤炭产量达到1.25亿吨左右,其中以长春、辽源、白城等城市的产量最为突出。

这种大规模的产量在国内排名靠前,也为吉林省的经济贡献和就业提供了重要支撑。

2、市场需求量大吉林省是我国的重要工业省份之一,在工业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煤炭资源供应。

此外,该省还有一定的居民需求量,并且还有供应东北其他省份的需求。

这种庞大的市场需求量也拉动了吉林省煤炭行业的市场规模扩大。

3、销售市场较广正因为吉林省是一个工业发展较好的地区,其煤炭产业的销售市场也相对广泛。

吉林省的煤炭销售市场包括了工业企业、居民、商业和其他地区等。

这种广泛的销售市场为吉林省的煤炭行业增加了更多的创收机会。

二、电力行业吉林省电力行业的市场规模同样较大。

因为吉林省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其电力行业具有一些独特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总体规模较大经过多年的发展,吉林省电力行业的总体规模呈现出较大的趋势。

该省的电力出力已经达到2.8亿千瓦,其中以水电、火电和核电为主。

这种规模较大的电力行业也推动了吉林省整个能源行业的市场扩大。

2、可再生能源潜力大吉林省地形多样,包括河流、山脉、草原等特征,这使得该省的可再生能源潜力大。

比如,吉林地区拥有着丰富的水力资源,水电发电站开发利用已经成为全省重要的电力供应渠道之一。

随着政策和技术的不断推进,吉林省的可再生能源潜力还可以得到进一步发掘和利用。

3、消费市场多元化吉林省作为一个重要的工业省份之一,拥有着多种类型的消费市场,这也为吉林省电力行业提供了多元化的销售市场。

2024年吉林省能源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吉林省能源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吉林省能源市场分析现状前言能源市场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吉林省作为中国东北地区的重要工业基地和粮食生产大省,能源市场的状况对该省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对吉林省能源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以期为相关政策制定和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能源消费状况吉林省是中国东北地区的能源消费大省之一。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吉林省的能源消费总量为XXX万吨标煤。

其中,煤炭是吉林省主要的能源消费来源,占比约为XX%。

煤炭的主要消费领域包括工业生产、发电、供暖等。

不过,随着环保意识的提升和清洁能源的推广应用,煤炭的消费比例有所下降。

与此同时,吉林省的石油消费也占据一定比重,主要用于交通运输、化工等行业。

再生能源在吉林省的消费仍处于起步阶段,但在近年来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吉林省农村地区得到广泛应用,为农村居民提供清洁、便捷的能源供应。

能源产业发展现状吉林省作为中国东北地区的重要工业基地,能源产业的发展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

煤炭、电力、石油等能源产业在吉林省占据重要地位。

煤炭产业是吉林省的传统支柱产业之一。

吉林省境内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产煤能力居东北地区前列。

近年来,吉林省加大了对煤炭产业的整顿和转型升级力度,推动煤炭产业向高效、清洁方向发展。

电力产业是吉林省能源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吉林省拥有丰富的水力发电、风力发电等新能源资源,同时也依靠煤炭发电和核能发电。

在能源消费结构调整的背景下,吉林省正积极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鼓励投资者参与可再生能源项目建设。

石油产业在吉林省的发展相对较弱。

吉林省境内的石油储量较为有限,主要以石油加工为主。

近年来,吉林省加大了对石油石化产业的技术创新和改造,推动石油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能源市场政策状况吉林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促进能源市场的发展和优化能源结构。

其中包括:1.能源消费结构调整政策:吉林省将加大对清洁能源的扶持力度,鼓励企业和个人使用可再生能源,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2023年吉林省能源行业市场调查报告

2023年吉林省能源行业市场调查报告

2023年吉林省能源行业市场调查报告吉林省是中国东北地区重要的工业基地和资源区,拥有丰富的能源资源。

能源行业作为支撑吉林省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对吉林省的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进行一次对吉林省能源行业市场的调查,对于了解吉林省能源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一、能源行业市场概况当前,吉林省能源行业市场的主要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 产业结构多元化。

吉林省能源行业涵盖了煤炭、石油、天然气、电力等多个子行业,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能源产业链。

2. 资源丰富。

吉林省拥有丰富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其中煤炭资源储量居全国前列,石油与天然气资源也相对丰富。

3. 电力供应充足。

吉林省的电力供应较为充足,电力企业的生产能力和供应能力能够满足吉林省工农业用电的需求。

4. 新能源发展迅速。

吉林省在新能源领域的开发利用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尤其是在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方面取得了较大突破。

二、市场竞争情况吉林省能源行业市场竞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煤炭市场竞争。

由于吉林省煤炭储量丰富,所以煤炭市场竞争激烈。

各大煤矿企业之间的竞争主要体现在产品质量、价格和供应能力等方面。

2. 石油市场竞争。

吉林省的石油资源有限,大部分石油都是通过外省调运。

因此,吉林省的石油市场竞争主要体现在石油价格和供应渠道上。

3. 电力市场竞争。

由于吉林省电力供应充足,因此电力市场竞争相对较小。

但是在分布式能源和新能源发电方面,各家企业之间的竞争较为激烈。

4. 新能源市场竞争。

吉林省在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与其他地区相比,吉林省的新能源市场竞争尚待提升。

三、发展趋势分析根据吉林省能源行业市场的现状和发展动态,可以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1. 新能源发展将成为主导。

随着全国能源结构转型和能源转型发展的推进,新能源将成为吉林省能源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尤其是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方面的发展有较大潜力。

吉林省矿产资源简介

吉林省矿产资源简介

到2009年末,吉林省已发现矿产158种,计算到亚矿种196种,有查明资源储量的115种(包括亚矿种),已发现矿种和有查明储量的矿种数分别占全国的66.7%和50.9%;储量排名在全国前11位的有70种,排名在全国前五位的有38种,排名全国第一位的有12种,分别是油页岩、矿泉水、火山渣、陶粒页岩、硅灰石、硅藻土、冰洲石、浮石、饰面用玄武岩、耐酸碱安山岩、饰面用辉长岩,其中油页岩、矿泉水、火山渣、陶粒页岩是吉林省绝对优势矿产。

按照对经济建设需要保证程度,可将全省的矿产分为四类:第一类是储量丰富、能满足中长期全省经济发展需要,不但能自给,而且可以大量外供。

主要有矿泉水、油页岩、钼、炼镁用白云岩、水泥用灰岩、硅灰石、硅藻土、浮石、火山渣、陶粒页岩、玻璃用砂、饰面用玄武岩、耐酸碱用安山岩、耐火粘土、泥炭等;第二类是储量中等、能满足近中期全省经济发展需要,如金、银、硼、钨等,其中金、银找矿前景较好;第三类是储量不足、影响全省经济发展的,基本是重要的能源矿产和金属矿产,如煤、石油、铁、有色金属等,这些矿产保证程度较低;第四类是省内缺少的,如钾盐、钠盐、磷、铬铁矿、铝土矿等。

煤炭。

主要分布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长春市、吉林市、通化市、白山市等地的31个县,查明资源储量25.6亿吨。

吉林省煤炭资源储量严重不足,在已查明资源储量中,生产煤炭矿山剩余资源储量更低,一些煤炭矿山企业资源已经枯竭,通化、舒兰、辽源、珲春四大矿业集团公司原有20个煤矿中已关闭13个煤矿。

目前吉林省煤炭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到2010年全省煤炭需求总量将增加到8000万吨,届时全省煤炭产量只能达到4000万吨,缺口近50%。

如全部从邻省调入,仅运费一项,每年需多负担32亿元,而且没有保障。

因此,要大力推进煤炭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

石油、天然气。

石油资源主要分布于西部平原区,剩余技术可采储量 1.66亿吨,占全国总量5.88%,全国排第7位。

除扶余油田资源储量属大型外,其余均为小型。

吉林省煤矿资源分布

吉林省煤矿资源分布

(一)通化区:石炭二叠系:分布于浑江一带,为海陆交互相沉积,太原组含煤2~3层,可采2层,厚5~10米;山西组含可采或局部可采煤层2~3层,可采总厚10~15米。

上三叠统不营子组:分布于浑江地区东段。

由粗、细碎悄岩夹凝灰岩和煤层组成,含煤2层,厚度变化大,可采总厚0.88~4.90米。

为肥气煤。

上侏罗统石人组:含煤1~10层,可采1~2层,可采总厚11.79米,为气煤。

(二)延边区:上侏罗统西山坪组:分布于和龙煤田。

由砂砾岩、砂岩、粉砂岩煤层组成。

含煤1~5层,煤层总厚5.05米下第三第珲春组:在珲春一带最为发育。

由砂砾岩、粉砂岩和煤层组成。

含煤3~16层,煤厚0~54.33米。

煤种为褐煤和长焰煤。

上第三系土门子组:由砂砾岩、粉砂人硅藻土组成,含褐煤2层,厚1~17米。

(三)吉林中部区:中侏罗统太阳岭组:主要发育于双阳煤田。

由砾岩、粉砂岩和煤层组成。

厚1300米。

含煤24层,但多不可采。

在八面石厚度较大,含4个采煤层,可采总厚25.46米。

煤层不稳定,在短期距离内急速变薄或尖灭。

上侏罗统含煤地层:名称因地而异,现分述于下:辽源矿区:有仙人沟组、辽源组和金州岗组,分别与平岗区的长安组、安民组、久大组相对比。

仙人沟组煤层呈鸡窝状,煤厚0~0.60米,最厚14.97米。

辽源组含可采煤1~2层,厚5~10米,最厚达40米,为辽源矿区主要开采煤层。

金州岗组含局部可采煤层1~3层,总厚5.80米。

大部为气煤。

蛟河矿区奶子山组:含可采煤8~9层,总厚10.33米。

为长焰煤,局部为气煤。

双矿区二梁子组:厚1100米,含可采煤层1~6层,可采总厚0.73~9.18米。

为长焰煤和气煤。

桦甸矿区苏密沟组:厚1200~1800米,含高灰分薄煤8层,为长焰煤和气煤。

下第三系含煤地层:命名与发育情况因地而异,分述如下:舒兰矿区舒兰组:由砾岩、砂岩、泥岩和煤层组成,含可采与局部可采煤层8~12层,可采总厚9.59~19.35米。

吉林省矿产资源概况及分布

吉林省矿产资源概况及分布

吉林省矿产资源概况及分布吉林省位于我国东北地区中部,北临黑龙江省,西与内蒙古自治区相连,南接辽宁省,东与俄罗斯接壤,东南隔图们江、鸭绿江与朝鲜相望。

东西最长约750km,南北最宽约600 km,面积km2,约占全国国土面积的2%。

辖8个地级市,1自治州。

有汉、满、蒙古、回、朝鲜等民族,共万人。

吉林省地处东北地区腹地,南北跨天山——兴蒙地槽褶皱系和华北地台两个Ⅰ级大地构造单元,东濒环太平洋成矿带,地层发育齐全、成矿条件好。

松辽盆地为国家11个主要含油气盆地之一,东部长白山山区位于辽东——吉南成矿带核心区,是全国16个重点成矿区带之一,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

全省矿产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不足;中小矿床多、大型特大型矿床少,部分支柱性矿产(如铁矿)贫矿和难选矿多,富矿少。

一、吉林省矿产资源基本情况截止到2009年底,全国已发现矿产237种(包括亚矿种),具有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226种(包括亚矿种)。

吉林省共发现矿产158种(包括亚矿种),具有查明资源储量矿产115种。

在查明资源储量的115种矿产中,资源储量居全国第1位的有11种,为油页岩、硅灰石、冰洲石、硅藻土、陶粒页岩、饰面用玄武岩、饰面用辉长岩、建筑用安山岩、浮石、火山渣、矿泉水,居全国2~5位的有钼、伴生硫、隐晶质石墨等27种,居全国6~10位的有镍、金、硼、沸石、晶质石墨等32种。

吉林省的非金属和水气矿产优势矿种较多,无论是资源储量还是质量都享誉中外,主要有硅灰石、硅藻土、沸石、膨润土、火山渣、矿泉水等。

目前,吉林省查明资源储量的主要矿产资源除铬矿外均已利用,其中钼、锑、硼、隐晶质石墨、火山渣等矿产利用情况较好,利用率达80%以上;油页岩、钴、磷、沸石、矿泉水等矿产利用情况较差,利用率不足30%;煤炭及铁矿利用率分别为%和%。

吉林省主要矿产资源保有资源储量及利用情况详见附表二。

二、吉林省主要矿产资源分布及占用情况1、能源矿产吉林省查明资源储量的能源矿产煤、油页岩在全省分布较广,煤在中东部地区分布较多,油页岩绝大部分分布于中西部地区。

吉林省矿产资源简介

吉林省矿产资源简介

吉林省矿产资源简介到2009年末,吉林省已发现矿产158种,计算到亚矿种196种,有查明资源储量的115种(包括亚矿种),已发现矿种和有查明储量的矿种数分别占全国的66.7%和50.9%;储量排名在全国前11位的有70种,排名在全国前五位的有38种,排名全国第一位的有12种,分别是油页岩、矿泉水、火山渣、陶粒页岩、硅灰石、硅藻土、冰洲石、浮石、饰面用玄武岩、耐酸碱安山岩、饰面用辉长岩,其中油页岩、矿泉水、火山渣、陶粒页岩是吉林省绝对优势矿产。

按照对经济建设需要保证程度,可将全省的矿产分为四类:第一类是储量丰富、能满足中长期全省经济发展需要,不但能自给,而且可以大量外供。

主要有矿泉水、油页岩、钼、炼镁用白云岩、水泥用灰岩、硅灰石、硅藻土、浮石、火山渣、陶粒页岩、玻璃用砂、饰面用玄武岩、耐酸碱用安山岩、耐火粘土、泥炭等;第二类是储量中等、能满足近中期全省经济发展需要,如金、银、硼、钨等,其中金、银找矿前景较好;第三类是储量不足、影响全省经济发展的,基本是重要的能源矿产和金属矿产,如煤、石油、铁、有色金属等,这些矿产保证程度较低;第四类是省内缺少的,如钾盐、钠盐、磷、铬铁矿、铝土矿等。

煤炭。

主要分布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长春市、吉林市、通化市、白山市等地的31个县,查明资源储量25.6亿吨。

吉林省煤炭资源储量严重不足,在已查明资源储量中,生产煤炭矿山剩余资源储量更低,一些煤炭矿山企业资源已经枯竭,通化、舒兰、辽源、珲春四大矿业集团公司原有20个煤矿中已关闭13个煤矿。

目前吉林省煤炭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到2010年全省煤炭需求总量将增加到8000万吨,届时全省煤炭产量只能达到4000万吨,缺口近50%。

如全部从邻省调入,仅运费一项,每年需多负担32亿元,而且没有保障。

因此,要大力推进煤炭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

石油、天然气。

石油资源主要分布于西部平原区,剩余技术可采储量 1.66亿吨,占全国总量5.88%,全国排第7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吉林省煤炭资源简介
2008-06-10 16:16:22中国能源信息网我要评论
核心提示:吉林省位于我国东北地区中部,西有大兴安岭,东有张广才岭和长白山脉,中部为松辽平原的一部分,全省面积约18万平方公里。

梅河矿区梅河组:由砾岩、砂岩、泥岩、铝土页岩和煤层组成.含煤14层,总厚1.49~116.38米。

一、概况
吉林省位于我国东北地区中部,西有大兴安岭,东有张广才岭和长白山脉,中部为松辽平原的一部分,全省面积约18万平方公里。

全省铁路总长4000余公里,主要矿区内均有铁路相通,并有第二松花江水运通航,交通便利。

本省主要煤田有浑江、珲春、舒兰、梅河、营城、蛟河、辽源等。

二、含煤地层特征
(一)通化区:石炭二叠系:分布于浑江一带,为海陆交互相沉积,太原组含煤2~3层,可采2层,厚5~10米;山西组含可采或局部可采煤层2~3层,可采总厚10~15米。

上三叠统不营子组:分布于浑江地区东段。

由粗、细碎悄岩夹凝灰岩和煤层组成,含煤2层,厚度变化大,可采总厚0.88~4.90米。

为肥气煤。

上侏罗统石人组:含煤1~10层,可采1~2层,可采总厚11.79米,为气煤。

(二)延边区:上侏罗统西山坪组:分布于和龙煤田。

由砂砾岩、砂岩、粉砂岩煤层组成。

含煤1~5层,煤层总厚5.05米下第三第珲春组:在珲春一带最为发育。

由砂砾岩、粉砂岩和煤层组成。

含煤3~16层,煤厚0~54.33米。

煤种为褐煤和长焰煤。

上第三系土门子组:由砂砾岩、粉砂人硅藻土组成,含褐煤2层,厚1~17米。

(三)吉林中部区:中侏罗统太阳岭组:主要发育于双阳煤田。

由砾岩、粉砂岩和煤层组成。

厚1300米。

含煤24层,但多不可采。

在八面石厚度较大,含4个采煤层,可采总厚25.46米。

煤层不稳定,在短期距离内急速变薄或尖灭。

上侏罗统含煤地层:名称因地而异,现分述于下:辽源矿区:有仙人沟组、辽源组和金州岗组,分别与平岗区的长安组、安民组、久大组相对比。

仙人沟组煤层呈鸡窝状,煤厚0~0.60米,最厚14.97米。

辽源组含可采煤1~2层,厚5~10米,最厚达40米,为辽源矿区主要开采煤层。

金州岗组含局部可采煤层1~3层,总厚5.80米。

大部为气煤。

蛟河矿区奶子山组:含可采煤8~9层,总厚10.33米。

为长焰煤,局部为气煤。

双矿区二梁子组:厚1100米,含可采煤层1~6层,可采总厚0.73~9.18米。

为长焰煤和气煤。

桦甸矿区苏密沟组:厚1200~1800米,含高灰分薄煤8层,为长焰煤和气煤。

下第三系含煤地层:命名与发育情况因地而异,分述如下:舒兰矿区舒兰组:由砾岩、砂岩、泥岩和煤层组成,含可采与局部可采煤层8~12层,可采总厚9.59~19.35米。

覆于本组上部的水曲柳组、含劣质煤1~2层,均属褐煤。

梅河矿区梅河组:由砾岩、砂岩、泥岩、铝土页岩和煤层组成.含煤14层,总厚1.49~116.38米。

其中可采与局可采与局部可采煤层为7~8层,为褐煤。

桦甸矿区桦甸组:由砂岩、泥岩、油页岩和煤层组成。

厚1780米。

含煤19~23层,其中可采3层,可采总厚1.80~2.02米;含油页岩3~14层。

一般厚度为1~3米,最厚达4.25米,含油率8~10%,最高达21.65%。

另外,在伊通莫里附近,于1920~2231米深处,见有可采煤层9层,单层最小厚度1米,最大6米,总厚约24米。

(四)松辽平原区:上侏罗统沙河子组:由砂岩、粉砂岩、泥岩、凝灰岩和煤层组成。

在城煤田含煤1~7
层,总厚0.76~11.78米。

长春矿区含煤3~5层,总厚6.20米。

均为长焰煤。

下白垩统营成组:由凝灰质碎峭岩夹煤层组成。

在刘房子、孟家岭一带煤层发育较好。

可采煤厚分别为4.13~10.53米和2.10~6.20米。

营城、长春、四平等地局部可采。

煤类为褐煤与长焰煤。

(五)大兴安岭区:下件罗统红旗组:发育于白城西藏自治区部。

由砾岩、砂岩、粉砂岩和工层组,厚75~800米。

含煤22层,其中可采15层,可采总厚1.90~11.00米。

煤类为瘦煤和贫煤。

中侏罗统万宝组:发育于白城西部。

由砾岩、砂岩、凝灰岩和煤层组成,含煤4~5层,局部可采,总厚2.55~6.50米。

煤类为肥焦煤和无烟煤。

三、构造特征:
本省东部山区和西部大兴安岭分别构成新华夏系第二和第三隆起带,中部松辽平原区为新华夏系第二沉降带。

这三个一级构造与南部阴山纬向区型构造带相复合,构成本省的主要的构造格架。

阴册纬向带制约着晚古生代含煤沉积的范围,只限于吉林南部区。

华夏构造与其它构造复合控制着晚生古生代及早、中侏罗世成煤条带,皆呈北东向展布。

新华夏系构造与其它构造复合控制着晚侏罗~早白垩世含煤沉积,分布于中部与东部区。

其成煤条带多呈北北东向,受新华夏系牵制时,则呈北东向。

东部山区的三个早第三纪成煤条带主要受华夏式构造控制。

北西向构造控煤作用在东部山区较明显,主要有晚侏罗~早白垩世,局部有早、中侏罗世含煤沉积。

四、储量
保有及预测储量详见下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