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与水利规划》课程设计

《水文与水利规划》课程设计
《水文与水利规划》课程设计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水文与水利规划》课程设

班级:11工管1班

学号:110311117

学生姓名:李志斌

指导老师:舒晓娟

第一章设计年径流及其年内分配计算????????????????????????????????????????????(3)设计年径流计算

年径流年内分配

第二章由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计算????????????????????????????????????????????(4)设计暴雨计算

设计点暴雨量计算

设计面暴雨量计算

设计暴雨过程计算

产流计算

产流参数确定

设计净雨过程计算

设计洪峰计算

汇流参数确定

设计洪峰及汇流历时的计算

设计洪量计算

设计洪水过程线计算

主洪峰过程线计算的推求

分段单元洪水过程线的推求

设计洪水过程线的绘制

设计洪水过程线的摘录

第三章兴利调节计算????????????????????????????????????????????????????????????????(13)水库特征曲线的计算与绘制

水库Z~F曲线

水库Z~V曲线

死库容计算

不计入损失年调节计算

计入损失的年调节计算

第四章防洪调节计算????????????????????????????????????????????????????????????????(21)单辅助曲线计算及绘制

调洪计算

第五章设计成果??????????????????????????????????????????????????????????????????????(24)

水文课程设计

四丁水库位于东江一条小支流上,流域面积F=42.3km 2,集水区内主要是低山和丘陵山地。根据规划要求,它是一个以灌溉为主、结合发电、并具有一定防洪效益的水库,其总库容大于1000万m 3小于1亿m 3,属中型水库。规划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设计年径流、设计洪水、兴利调节和洪水调节四部分

第一章 设计年径流及其年内分配计算

一、 基本资料

四丁水库所在河流没有水文站,属缺乏实测水文资料地区。查《广东省水文图集》知:本地多年平均年径流深y =1400mm ;多年平均年径流深变差系数

V C =0.35。规划水平年为十年一遇设计枯水年(设计频率P=90﹪)。

对本地气象资料分析,接近十年一遇枯水年的降雨年内分配百分比见表1-1

四丁水库属无资料地区,只能通过间接途径推求设计年径流及其年内分配。

(1)年径流偏态系数取s C =2v C ,即s C =0.7,查表得%90p K =0.59 (2)设计年径流深计算:p y =P K y =0.59×1400=826mm

设计年径流总量计算:p W =1000p y F=1000×826×42.3=3493.98(万3m ) (3)设计年径流年内分配(即设计枯水年水库来量)按降雨月分配比百分比进行计算,以表1-2的形式列出结果:

表1-2设计年径流年内分配计算表

第二章 由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计算

2.1基本资料:

1、 集水区域下垫面情况

集水区内主要是低山和丘陵山地;土壤为砂质粘土和粉土,渗透性中等;植物覆盖率较好,为针叶林和灌木。

2.、工程设计标准

四丁水库初步规划属中型水库工程,坝型为碾压式土坝,根据国家技术监督局与建设部联合发布的防洪标准(GB50201-94)要求:

设计洪水(正常运用防洪标准)P=1%;校核洪水(非常运用防洪标准)P=0.1%。

3集水区域地理参数

根据1:25000地形图的量侧结果:流域面积F=42.3k 2m ;河长L=16.8km ;流域平均比降J=0.0202;流域平均高程Z =502m 。

4、暴雨资料

本地区属无资料地区,查《广东省水文图集》得年最大1h 、6h 、24h 、72h(3d)点暴雨统计参数(均值t H 、变差系数v C )如表2-1所示:

2.2设计暴雨计算:

1.设计点暴雨量计算

(1)据最大1小时、6小时、24小时、3天点暴雨统计参数(均值、C v )等值线图,

查得集水区域中心点的各历时暴雨参数?H t 、C vt 列于表中。

(2)根据广东省小流域洪水特性,点暴雨计算时假定Cs=3.5C v 皮尔逊ш型曲线 Kp 值,查表查出各历时暴雨P=1%的K tp 值和P=0.1%的K tp 值列于表中 (3)按公式 tp k ?=Ht H tp 计算P=1%和P=0.1%时点暴雨量H tp 。

2.设计面暴雨量:

(1)按本工程集雨面积F=42.3平方公里查暴雨底区点面换算系数αt ~历时t ~集

水面积F 关系图,得各历时的点面换算系数αt ,列于表中。 (2)按公式t tp tp H H α?= 计算P=1%和P=0.1%各历时面暴雨量H tp 面列于表中

(3)n p 、S p 的估算

根据以上求得的设计面雨量和本工程集水面积,初估汇流历时τ在1~6小时时

段范围内,n p 、S p 按下式计算,结果列于表中

6

lg )H lg(11p 6p )61(

H n p =

--

=p S H tp 面

设计点暴雨与面暴雨的计算过程如下表

三、 设计洪峰流量的推求

t (h )

Htp 面 np 、Sp 的估算

126.00384 1-)61(-p n =lg (p H 6面/p H 1面)/lg6

=0.448

P S =tp H 面=126(mm )

6 120 0.43 2.44 292.8 0.963 281.9664 24 190 0.48 2.65 503.5 0.978 492.423 72

290

0.48

2.65 768.5

0.985

756.9725

1、产流参数

查广东省分区产流参数表,产流参数f 采用内陆分区,集水面积F=42.3平方公里<100平方公里,平均后损率f =5.0毫米/小时,f 3d =2.5毫米/小时。 2、汇流参数m 的选定

本水库集水面积内大部分属于半山区和半高丘区,θ=L/3/1J =61.7<100,J=0.0202>0.01,可考虑作为山区类选用汇流参数。据此,按θ=61.7查表推理公式法(1988年修订)汇流参数m~θ关系曲线,初定m=1.3 3、设计洪峰流量Q 的推求 (1)m Q ~t 关系曲线

(a )汇流历时τ估计1~6小时时段范围内,1-)61(-p n =0.45,p S =126.0毫米;假设四个时段τ=1、2、3、4小时,计算流量m Q ,

计算过程如表3-1:

表3-1:

(b )初定m=1.3,θ=L/3/1J =61.7,假设四个洪峰流量m Q =500、1000、1500(3m /s ),应用公式τ=0.278θ/m 4

1m Q 计算相应的汇流历时τ,列于表3-2:

(c )m Q 、τ值的确定

由两条曲线的交点可求的m Q =848 3m /s ,τ=2.44h

经检查τ值确在1—6小时时段范围内,估算的)61(-p n ,p S 正确,不用重新计算 在图1中绘制两条m Q -τ的的曲线:

图1

四、 设计洪水过程线的绘制与摘录

1、 设计毛雨过程的计算

推理公式法只需要计算最大24小时设计毛雨过程,由附表3-1广东省分区最大24小时设计雨型(暴雨时程分配)表,查得东江中下游设计雨型,列于表4的第1、2行。

由表2-1 P=1%,p H 6面=282毫米,p H 24面=492.4毫米 p H 24面-p H 6面=210.4毫米

按24小时、6小时两段同频率暴雨长包短控制求设计毛雨过程 2、 设计净雨过程的计算

将各个时段的毛雨减去f ×1=5.0,即得各时段净雨 其计算结果列于表4

表4

(1) 最大24小时内分段净雨

τ时段毛雨P H τ面=P S ×)

61(1--n τ

=(mm)58.88145

.212645

.0=?

τ

时段净雨τh =P H τ面-f ×1=176.33(mm)2.455.0-88.581=?

由表4可见,最大的第8时段净雨仅55.91毫米,比

τ时段的净雨τ

h

=176.33毫米少120.42

毫米;不足的净雨从相邻较大时段即第7时段净雨补足,但第7时段净雨仅54.5毫米,尚不足丛第9时段补足,第9时段净雨53.66毫米,尚差12.26,继续从第10时段补足;开始时间为7时段初,终止时间为7+2.45=9.45时。

τh 前=第1~6时段净雨总量为5.62毫米,

τh 后=(τh +τ

h 后)-τh =373.51-176.33=197.18毫米

最大24小时净雨总量24h = τh 前+τh +τh 后=5.62+176.33+197.18=373.51毫米

(2)最大三天内分段净雨

由附表3-2广东省分区最大3天设计雨型(暴雨时段分配)表,查得东江中下游设计雨型,除最大24小时以外的其余二天各天的 总分配数第一天为73.5%,第三天为26.5%。

3天净雨总量3h 天=p H 3面-3f 天×72=757-2.5×72=577毫米

除最大24小时以外的其余二天净雨总量3h 天-24h =577-373.51=203.49毫米 第一天净雨总量1h =203.49×73.5%=149.57毫米 第三天净雨总量3h =203.49×26.5%=53.93毫米

4.主洪峰过程线的推求

m Q =848秒立米,

τ=2.45小时=2.5小时由附表6推理公式法(1988年修订)全省综合概化

洪水过程线表所列i τ/

τ及i

Q /m

Q

,代入

τ,m

Q

,计算得主洪峰过程线,并将i τ加

τ时段降雨

开始时刻33.45时,得出绘图的对应时刻,如表5:

5、分段单元洪水过程线的推求

τh 前、τh 后及第一天和第三天净雨1h 、3h 形成的各分段单元洪水过程线均分别概化为三角形,及其洪水总量i W =1000i h F ,洪峰流量mi Q =

3600

)(2τ+t W i

,底宽为(t +τ)。(i h ——

为各分段净雨,即τh 前、τh 后、1h 、3h 、i W 、mi Q ——为各分段单元洪峰过程的洪量和洪峰流量;t 为单元降雨历时;τ为主洪峰汇流历时),其计算见表6:

表6

表2-8 设计洪水过程线摘录表

第三章 兴利调节计算

1、基本资料

(1)、由于灌溉和发电没在用水要求方面没有矛盾,采用灌溉用水作为水库用水量。根据该地区灌溉试验成果,经过综合分析计算,p=90%设计年的灌溉用水量如下表所示:

表7 设计枯水年(p=90%)灌溉用水量成果表

表8 四丁水库Z~F 曲线表

设计使用年限T=100年;本地区无实测泥沙资料,经地区性分析计算得多年平均侵蚀模数

蚀M =140t/km

2

每年;

r

p )1(1

=0.8;

不设排水设备,取m=1;

(3)灌溉发电引用水管资料

根据初步计算,灌溉发电引水管外径D外=2.0m

管底超高为1.5m

管顶安全水深1.0m

(4)、蒸发渗漏损失资料

(a)蒸发资料:本地区属于无资料地区,有关蒸发资料主要是通过查《广东省水文图集》得到。查广东省多年平均降雨等值线图得:x=2200mm;

广东省多年平均年径流等值线图得:y=1400mm;

E=1560mm;

广东省多年平均水面蒸发等值线图得:测

水面蒸发器折算系数K=0.8。

根据县气象部门提供的资料分析,蒸发量多年平均年内分配系数如下表:

(b) 渗漏资料:

根据库区水文地质条件分析,该水库属于中等水文条件,渗漏损失按月平均蓄水量的1%计算。

2.计算部分

1、计算并绘制水库水位~容积曲线

2、死库容计算

初步规划不设坝后式电站,死水位确定主要考虑淤积要求。

V淤=0.8mM蚀FT=0.8×1×140×42.3×100=47.376(万3m) Z淤根据淤积库容V淤查水库水位~容积曲线得Z淤=89.8(m)Z死=89.8+1.5+2+1=94.3(m)

再根据水库水位~容积曲线查得:V死=357(万3m)

3、蒸发损失计算

(1)陆面蒸发量:

E=x-y=2200-1400=800(mm)

(2)水面蒸发量:

E水=KE测=0.8×1560=1248(mm)

(3)水库的年蒸发损失量:

E水-E=1248-800=448(mm)

表11:四丁水库蒸发损失计算表

4、兴利调节计算

(1)求不计损失时的兴利库容:

V兴=1418.5-694=724.5(万3m)

(2)求时段末蓄水库容:

V= V兴+ V死=724.5+357=1081.5(万3m)

表12:四丁水库不计损失的年调节库容计算

(3)计入损失的列表计算

'

V兴=∑(W来-'w用)最大-'C=1437.537-547.971=799.566(万3m) V='V兴+ V死=799.566+375.043=1156.609(万3m)

表13:四丁水库计入损失的年调节库容计算

18

19

第四章防洪调节计算

4.1、基本资料

1、根据第2 章设计洪水过程线摘录表:见第二章

2、溢洪道设计方案

初步规划时,溢洪道宽度B为30m和40m两个方案进行比较。为了减少工作量,现只对B=40m的方案进行计算,作为设计结果。

2)溢洪道采用无闸门控制的实用堰。经模型试验,流量系数m=0.35(M=m g

堰顶高程与正常蓄水位齐平。

调洪计算起调时,假设汛前水位与溢洪道堰顶高程一致。

4.2 计算部分

1、计算并绘制水库的q~V关系曲线

q=MB2/3h,B=40m,m=0.35,M= m g2=1.55

根据不同库水位计算h和q,再由图2查得相应的V,将计算结果列于表15中,并绘制q~V关系曲线,如图3。

表15:水库q=f(V)关系曲线计算

北京理工大学汇编实验报告3

北京理工大学汇编实验报告3

本科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实验三字符串操作实验 课程名称: 课程设计Ⅰ(CPU与汇编)(实 验)实验时间: 第5-10周周五 下午 任课教师:聂青实验地点:10-102 实验教师:苏京霞 实验类型:?原理验证□综合设计□自主创新 学生姓名:罗逸雨 学号/班级:1120141208 05211401 组号:3 学院:信息与电子学院同组搭档: 专业:通信工程成绩:

CX 中值减 1,当 CX 中值减至 0 时,停止重复执行,继续执行下一条指令。当REP无条件重复前缀,重复串操作直到计数寄存器的内容 CX 为0为止。经常与REP 配合工作的字符串处理指令有MOVS、STOS和LODS。 当REPE/REPZ判断计数寄存器的内容 CX 是否为0或ZF=0(即比较的两个操作数不等),只要满足一个则重复执行结束,否则继续执行。可以与 REPE/REPZ 配合工作的串指令有CMPS和SCAS。 当REPNE/REPNZ判断计数寄存器的内容是否为0或ZF=1(即比较的两个操作数相等),只要满足一个则重复执行结束,否则继续执行。可以与 REPE/REPZ 配合工作的串指令有CMPS和SCAS。 3)字符串操作指令 lodsb、lodsw:把DS:SI指向的存储单元中的数据装入AL或AX,然后根据 DF 标志增减 SI; stosb、stosw:把AL或AX中的数据装入ES:DI指向的存储单元,然后根据 DF 标志增减 DI; movsb、movsw:把 DS:SI 指向的存储单元中的数据装入ES:DI指向的存储单元中,然后根据 DF标志分别增减SI和DI; scasb、scasw:把AL或AX 中的数据与ES:DI 指向的存储单元中的数据相减,影响标志位,然后根据DF标志分别增减SI和DI; cmpsb、cmpsw:把DS:SI 指向的存储单元中的数据与 ES:DI 指向的存储单元中的数据相减,影响标志位,然后根据DF标志分别增减SI和DI; rep:重复其后的串操作指令。重复前先判断 CX 是否为0,为0就结束重复,否则CX减1,重复其后的串操作指令。主要用在MOVS和STOS前。一般不用在 LODS 前。 上述指令涉及的寄存器:段寄存器DS和ES、变址寄存器SI和DI、累加器 AX、计数器CX。 涉及的标志位:DF、AF、CF、OF、PF、SF、ZF。 三、实验步骤 1) 编写程序,比较两个字符串BUF1和BUF2所含的字符是否相同,相同则AL 返回0,不同AL返回1,字符串长度要求自动获取,要求用字符串处理方法。提示:输入两个字符串之后,将串操作所必须的寄存器等参数设置好,然后使用串操作指令进行从头到尾的比较,两个字符串相等的条件是串长度相等且对应的字符相同。 2) 编写程序,设有一字符串存放在以BUF为首址的数据区中,其最后一字符‘$’作为结束标志,计算该字符串的长度并输出。提示:从串的第一个字符开始统计,直到遇到定义的字符串结束符为止,看看在这个过程中总共有多少个字符,

地铁与轻轨课程设计(地铁地下车站建筑设计)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课程名称:地铁与轻轨 设计名称:地铁地下车站建筑设计 专业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成绩: 指导教师(签字): 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 2015年11 月日

目录 1.设计任务 (1) 1.1 车站设计资料 (1) 1.2设计内容 (1) 2.设计正文 (2) 2.1设计目的 (2) 2.2设计内容及要求 (2) 2.3具体设计 (2) 2.3.1站厅层的设计 (3) 2.3.2站台层的设计 (4) 2.3.3出入口的设计 (6) 3.附图 (6)

1.设计任务 1.1 车站设计资料 某地铁车站,预测远期高峰小时客流(人/小时)、超高峰系数如下表, 客流密度ω为0.5m2/人,采用三跨两柱双层结构的岛式站台车站,站台上的立柱为直径c=0.6m的圆柱,两柱之间布置楼梯及自动扶梯,使用车辆为B型车(车长s为19.5m),列车编组数n为6辆,定员P v为1440人/列,站台上工作人员为6人,列车运行时间间隔t为2min,列车停车的不准确距离δ为2m,乘客沿站台纵向流动宽度b0为3m,出入口客流不均匀系数b n取1.1。 1.2设计内容 1.站厅层:①客流通道口宽度; ②人工售票亭或自动售票机(台)数; ③检票口检票机台数;

④站厅层的平面布置。 2.站台层:①站台长度; ②楼梯宽度、自动扶梯宽度; ③两种方法计算的站台宽度; ④根据计算出楼梯、自动扶梯宽度按防灾要求检算安全疏散的时间; ⑤站台层的平面布置。 3.出入口:出入口数量和出入口宽度。 2.设计正文 2.1设计目的 掌握地铁地下车站建筑设计中站厅、站台层以及出入口通道的设计过程、内容和平面布置原则。 2.2设计内容及要求 根据提供的车站资料,进行车站的建筑设计及车站各组成部分的平面布置。 2.3具体设计 由基本条件可得:

地下建筑结构课程设计任务书

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 《地下建筑结构》课程设计任务书 《地下建筑结构》课程设计是教学计划要求中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是在通过学习地下建筑结构相关知识、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地下工程专业方向的具体特点而进行的一次教学实践活动。 通过课程设计,结合相关的设计要求,掌握地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部分设计内容,使学生所学到的基础理论和专业技术知识系统、巩固、延伸和拓展,培养学生自身独立思考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会使用各种相关的工具书及查找资料。 完成地下建筑结构设计书一份,内容包括设计计算书、内力图和设计截面图。 一、设计题目 某地下洞室工程的整体式直墙拱形衬砌的计算。 二、设计资料 1、工程概况 设有某地下洞室工程所处地层的围岩类型介于丙Ⅰ和丙Ⅱ之间,时有地下水活动影响。地层容重γ0=2.5×103kg/m 3,抗力系数k=0.3×108 kg/m 2,k d =0.4×108 kg/m 2。衬砌材料:拱圈边墙均采用强度等级为C15的混凝土,γ=2.4×103kg /m 3,E=2.6×109 kg/m 2。平均超挖每边0.1m ,衬砌断面及尺寸如图所示。 2、使用要求: 内净跨l 0/2=4.45m ,内净高7.8m 。根据净空高度及结构要求选定d 0=0.6m ,d c =1.0m ,d n =0.9m ,R 0=4.68m ,边墙底部展宽0.2m ,厚0.6m 。 3、建议: 23090.3)2 (202000=--=l R R f m 荷载计算:321q q q q ++=,侧压系数δ=0.1。

三、本课程设计要求 本课程设计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资料、掌握技术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每个同学必须认真设计、独立完成,主要内容包括: 1、结合设计资料,编写设计计算书; 2、根据计算结果绘制直墙拱的内力图和设计截面图。

电子电路课程设计密码锁(满分实验报告)

密码锁设计报告 摘要: 本系统是由键盘和报警系统所组成的密码锁。系统完成键盘输入、开锁、超时报警、输入位数显示、错误密码报警、复位等数字密码锁的基本功能。 关键字:数字密码锁GAL16V8 28C64 解锁与报警 1

目录: 一、系统结构与技术指标 1、系统功能要求 (4) 2、性能和电气指标 (5) 3、设计条件 (5) 二、整体方案设计 1、密码设定 (6) 2、密码判断 (6) 3、密码录入和判断结果显示 (6) 4、系统工作原理框面 (7) 三、单元电路设计 1、键盘录入和编码电路图 (8) 2、地址计数和存储电路 (12) 3、密码锁存与比较电路 (12) 2

4、判决与结果显示电路 (14) 5、延时电路 (15) 6、复位 (17) 7、整机电路图 (19) 8、元件清单……………………………………………19四、程序清单 1、第一片GAL (21) 2、第二片GAL (23) 五、测试与调整 1、单元电路测试 (25) 2、整体指标测试 (26) 3、测试结果 (26) 六、设计总结 1、设计任务完成情况 (27) 2、问题及改进 (27) 3、心得体会 (28) 3

一、系统结构与技术指标 1.系统功能要求 密码锁:用数字键方式输入开锁密码,输入密码时开锁;如 果输入密码有误或者输入时间过长,则发出警报。 密码锁的系统结构框图如下图所示,其中数字键盘用于输入 密码,密码锁用于判断密码的正误,也可用于修改密码。开锁LED1亮表示输入密码正确并开锁,报警LED2亮表示密码有误或者输入时间超时。 开锁green 键盘密码锁 错误red 4

《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课程设计

班级序号: 《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课程设计 姓名: 班级: 学号:

目录 1.总体说明 (1) 1.1钱江新城核心区基本情况 (1) 1.2地下空间规划的指导思想 (2) 1.3地下空间规划的总体构思 (2) 1.4地下空间开发模式 (3) 2. 地下交通规划 (3) 2.1地下交通规划的基本原则 (3) 2.2地下铁路规划 (4) 2.3地下公路交通 (10) 2.4地下停车系统 (12) 2.5地下步行系统 (13) 3.主要节点规划 (14) 3.1市民广场地下空间规划 (14) 3.2地下商业街规划 (24) 4.地下市政设施规划 (29) 4.1地下市政设施规划原则 (29) 4.2共同沟规划 (29) 4.3共同沟的布置 (31) 4. 4雨水收集系统规划 (36) 4.5地下变电站和煤气站规划 (37) 5.地下防空防灾系统规划 (37) 5.1防空体系规划 (37) 5.2城市灾害预防 (39) 6.环境规划 (40) 6.1人文环境规划 (40)

6.2生态环境规划 (41) 7.参考文献 (43) 8.图 (44)

《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课程设计 ——钱江新城核心区地下空间规划设计1.总体说明: 1.1钱江新城核心区基本情况: 杭州钱江新城核心区(杭州CBD)位于市城区的东南部,钱塘江北岸,距离西湖风景区约4.5公里,距萧山国际机场约18公里。所辖范围为:东临钱塘江,南靠复兴地区,西依秋涛路,北至钱塘江二桥、艮山西路,占地面积约15平方公里。它将平行于钱塘江的富春江路作为核心区商务发展轴,将是钱江新城最长、最繁华的景观道路;新城核心区以市民中心为核心,向江形成中轴线,两侧将建设杭州大剧院等标志性建筑。新城规划具有低密度、高容积率和高绿化率的特点,将集中杭州的现代化建筑群,体现自然与人和谐统一的生态环境。 杭州钱江新城的大部分地区位于老海塘——钱江路和航海路以外,曾是杭州的城郊结合过渡地带,因此现状主要以居住用地、村镇用地和村办工业、仓储用地为主;沿江地区大部分为水塘和农田,且地势低洼,平均地面标高在7米左右。核心区块即中央商务区占地面积3.29平方公里, 可建建筑面积约为650万平方米,包括八个功能区,即行政办公区、金融办公区、商务办公区、商贸会展区、文化休闲区、商业娱乐综合区、办公园区和滨江休闲游游憩区。 规划区域四周围合道路除庆春东路延伸段未形成外,其余已基本按照规划红线要求建设,现状道路主要有快速路秋涛路,主干道庆春东路(西段)、清江路、钱江路、之江路和灵江路,新安江路和富春江路也在建设之中,钱江新城核心区的道路骨架已基本形成。过江通道:现状西兴大桥和规划庆春东路过江大桥(或隧道)。市政基础设施主要有220KV城南变电站及其高压走廊、杭州煤气储配站用地,它们对城市景观特别是城市新中心视觉景观产生了不利影响。

汇编课程设计报告

四川大学计算机学院 学生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汇编课程设计报告 指导教师:唐宁九 姓名:廖偲 学号:0943111209 班级:软件09级一班 日期:20101114

实验报告 班级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 一、实验一:DEBUG基本命令与数据传输指令 二、实验的目的和要求: ? 1.熟练掌握DEBUG的基本调试命令,能够使用DEBUG编写、调试汇编语言程序片段。 ? 2.在理解数据传输指令的基础上按照实验内容中指定的程序片段对程序进行调试和记录; 三、实验的环境: 1.硬件环境:cpu 2.26gHZ、内存2G、显存1G、64位总线笔记本电脑 2.软件环境:win7 32位操作系统、8086/8088指令集系统(在windows系统中)、masm的汇编工具。 四、源程序清单: ?MOV AL, 01H ?MOV SI, 0002H ?LEA SI, [SI] ?MOV BYTE PTR [SI], 80H ?LAHF ?XCHG AL, AH ?SAHF ?XCHG AH, [SI] ?SAHF 五、操作内容: 1.从cmd在debug下进入用A命令进行汇编 格式: A [地址] 功能:从键盘输入汇编程序, 并逐条地把汇编指令翻译成机器代码指令存入对应内存单元。如果不指定汇编地址, 则以CS:IP为地址 2. 反汇编命令U使用 格式: U [地址]/[地址范围] 功能: 将指定地址范围内的机器代码翻译成汇编源程序指令显示出来, 并同时显示地址及代码。 注意: 反汇编时一定确认指令的起始地址, 否则得不到正确的结果。 3.寄存器查看/编辑命令r或r寄存器名称 功能: 显示当前所有寄存器内容, 状态标志及将要执行的下一条指令的地址、代码和汇编指令形式。

地下建筑结构课程设计汇本

《地下建筑结构课程设计》----软土地区地铁盾构隧道 计算 书 姓名: 班级:勘查 学号:203 指导教师:志高 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系 岩土教研室 2012年6月

目录 1 荷载计算-------------------------------------3 1.1 结构尺寸及地层示意图-----------------------3 1.2 隧道外围荷载标准值-------------------------3 1.2.1 自重--------------------------------3 1.2.2 均布竖向地层荷载----------------------4 1.2.3 水平地层均布荷载----------------------4 1.2.4 按三角形分布的水平地层压力--------------5 1.2.5 底部反力-----------------------------5 1.2.6 侧向地层抗力--------------------------5 1.2.7 荷载示意图----------------------------6 2 力计算---------------------------------------6 3 标准管片配筋计算--------------------------------8 3.1 截面及力确定-----------------------------8 3.2 环向钢筋计算--------------------------------8 3.3 环向弯矩平面承载力验算-----------------------11 4 抗浮验算-------------------------------------10 5 纵向接缝验算--------------------------------12 5.1 接缝强度计算------------------------------12 5.2 接缝开验算------------------------------14 6 裂缝开验算------------------------------15

单片机电子时钟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单片机电子时钟课程设 计实验报告 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 总结报告 题目:单片机电子时钟(带秒表)的设计 设计人员:张保江江润洲 学号: 班级:自动化1211 指导老师:阮海容 目录 1.题目与主要功能要求 (2) 2.整体设计框图及整机概述 (3) 3.各硬件单元电路的设计、参数分析及原理说明 (3) 4.软件流程图和流程说明 (4) 5.总结设计及调试的体会 (10) 附录 1.图一:系统电路原理图 (11) 2.图二:系统电路 PCB (12) 3.表一:元器件清单 (13) 4.时钟程序源码 (14)

题目:单片机电子时钟的设计与实现 课程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课程设计的目的与意义在于让我们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我们综合运用电子课程中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性问题的能力。让我们对电子电路、电子元器件、印制电路板等方面的知识进一步加深认识,同时在软件编程、排错调试、焊接技术、相关仪器设备的使用技能等方面得到较全面的锻炼和提高,为今后能够独立完成某些单片机应用系统的开发和设计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课程设计的基本任务 利用89C51单片机最小系统,综合应用单片机定时器、中断、数码显示、键盘输入等知识,设计一款单片机和简单外设控制的电子时钟。 主要功能要求 最基本要求 1)使用MCS-51单片机设计一个时钟。要求具有6位LED显示、3个按键输入。 2)完成硬件实物制作或使用Pruteus仿真(注意位驱动应能提供足够的电流)。 3)6位LED数码管从左到右分别显示时、分、秒(各占用2位),采用24小时标准计时制。开始计时时为000000,到235959后又变成000000。 4)使用3个键分别作为小时、分、秒的调校键。每按一次键,对应的显示值便加1。分、秒加到59后再按键即变为00;小时加到23后再按键即变为00。在调校时均不向上一单位进位 (例如分加到59后变为00,但小时不发生改变)。 5) 软件设计必须使用MCS-51片内定时器,采用定时中断结构,不得使用软件延时法,也不得使用其他时钟芯片。 6)设计八段数码管显示电路并编写驱动程序,输入并调试拆字程序和数码显示程序。7)掌握硬件和软件联合调试的方法。 8)完成系统硬件电路的设计和制作。 9)完成系统程序的设计。 10)完成整个系统的设计、调试和制作。

汇编语言-课程设计1

) 汇编语言课程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 课程设计1 实验环境 硬件平台:Intel Core i5-3210M 操作系统:DOSBox in Windows 软件工具:Turbo C , Debug, MASM 实验内容 《 将实验7中的Power idea公司的数据按照下图所示的格式在屏幕上显示出来。 实验步骤 1.要完成这个实验,首先我们需要编写三个子程序。第一个子程序是可以显示字符串到屏 幕的程序,其汇编代码如下: ;名称:show_str

;功能:在屏幕的指定位置,用指定颜色,显示一个用0结尾的字符串 ;参数:(dh)=行号,(dl)=列号(取值范围0~80),(cl)=颜色,ds:si:该字符串的首地址 ;返回:显示在屏幕上 ¥ show_str: push ax push cx push dx push es push si push di mov ax,0b800h - mov es,ax mov al,160 mul dh add dl,dl mov dh,0 add ax,dx mov di,ax mov ah,cl . show_str_x: mov cl,ds:[si] mov ch,0 jcxz show_str_f mov al,cl mov es:[di],ax inc si inc di 【 inc di jmp show_str_x show_str_f: pop di pop si pop es pop dx pop cx } pop ax ret 2.第二个程序是将word型数据转换为字符串,这样我们才能调用第一个程序将其打印出

地下建筑结构课程设计 隧道盾构施工

目录 1 荷载计算-------------------------------------3 1.1 结构尺寸及地层示意图-----------------------3 1.2 隧道外围荷载标准值-------------------------3 1.2.1 自重--------------------------------3 1.2.2 均布竖向地层荷载----------------------4 1.2.3 水平地层均布荷载----------------------4 1.2.4 按三角形分布的水平地层压力--------------5 1.2.5 底部反力-----------------------------5 1.2.6 侧向地层抗力--------------------------5 1.2.7 荷载示意图----------------------------6 2 内力计算---------------------------------------6 3 标准管片配筋计算--------------------------------8 3.1 截面及内力确定-----------------------------8 3.2 环向钢筋计算--------------------------------8 3.3 环向弯矩平面承载力验算-----------------------11 4 抗浮验算-------------------------------------10 5 纵向接缝验算--------------------------------12 5.1 接缝强度计算------------------------------12 5.2 接缝张开验算------------------------------14 6 裂缝张开验算------------------------------15 7 环向接缝验算----------------------------16

电子商务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设计实验报告范本

电子商务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设计实 验报告

江苏科技大学 电子商务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设计 网上书城系统的开发 学生姓名张颖 学号 班级08404121 指导老师 成绩 经济管理学院信息管理系 1月8日 目录 一.系统规划 (4)

1.2初步调查 (5) 1.3确定电子商务模式和模型 (6) 1.4可行性分析和可行性分析报告 (6) 二.系统分析 (8) 2.1系统调查 (8) 2.2需求规格说明书 (9) 2.2.1 引言 (9) 2.2.2项目概述 (9) 2.2.3需求规定 (10) 2.2.4环境要求 (16) 2.3组织结构分析 (17) 2.4业务流程分析 (17) 2.5数据流程分析 (19) 三.系统设计 (21) 3.1系统总体结构 (21) 3.2网络基本结构 (22) 3.3系统平台选择 (22) 3.4应用系统方案 (23) 3.4.1各功能模块简要描述 (23) 3.4.4数据库设计 (24) 3.4.5用户界面设计 (31)

3.5.1客户端要求 (32) 3.5.2服务器端要求 (32) 3.5.3系统测试 (32) 四.支付系统设计 (39) 4.1支付协议选择 (39) 4.2支付系统数据流程分析 (39) 4.3支付系统安全需求分析 (41) 4.4支付系统总体设计 (42) 4.5支付系统功能 (44) 4.6交易流程设计 (46) 4.7支付系统安全设计 (47) 五.心得体会 (47) 一.系统规划 1.1明确用户需求 随着当今社会新系统大度的提高,网络的高速发展,计算机已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因而网络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互联网用户应经接受了电子商务,网购成为一种时尚潮流。

计算机组成原理与大全实验报告

计算机组成原理与汇编课程设计 实验报告 字符统计.asm 2.斐波那契数(小于50).asm (29) 一、课程设计目标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过的计算机原理与汇编知识,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提高软硬件开发水平,为今后打下基础。

课程设计的目的和要求: 1、使学生巩固和加强《计算机原理与汇编语言》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 2、使学生掌握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方法及编程技巧,正确编写程序。 3、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编程习惯并掌握调试程序的基本方法。 4、使学生养成规范书写报告文档的能力,撰写课程设计总结报告。 5、通过查阅手册和文献资料,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2 3 4 1 2 3 00001001 00100000 00001011 00110000 00001011

01000000 00000000 00000001 本实验设计机器指令程序如下: 4)这里做的是个加法运算,第一个加数已经存入到内存的0000 1010单元中, 第二个加数是需要手工输入的。在实验运行面板中点击“运行”按钮,选择 “输入”芯片,设置输入的数据后,双击连接“输入”芯片的单脉冲,这样 第二个加数就设置好了。 5)在实验运行面板中双击连续脉冲,模型机便开始工作,观察各个芯片的状态。 或者在模型机调试窗口中(如图2所示)点击“指令执行”选项卡,在模型 机调试窗口中点击“下一时钟”,模型机机执行到下一个时钟,点击“下一

微指令”,模型机机执行到下一个微指令,点击“下一指令”,模型机机执行到下一条指令。观察各个芯片的状态,思考模型机的运行原理。 四、课程设计的要求 1、根据题目内容,查阅资料。 2、编写课程设计预习报告。 3、编制程序及调试程序。 4、分析总结,写出课程设计报告,报告中应该包含程序功能与使用说明、程序功能 实现方法说明、如流程图与算法参数说明等内容,设计经验体会总结,源程序清 5 6 1 通 三、实验设计内容 读取文件代码段: MOV AX,DATAS MOV DS,AX ;置数据段寄存器 ; MOV DX,OFFSET FNAME MOV AX,3D00H ;读打开指定文件

西南交通大学地下工程课程设计

地铁车站主体结构设计(地下矩形框架结构) 西南交通大学地下工程系

目录 第一章课程设计任务概述 (1) 1.1 课程设计目的 (1) 1.2 设计规范及参考书 (1) 1.3 课程设计方案 (1) 1.3.1 方案概述 (1) 1.3.2 主要材料 (4) 1.4 课程设计基本流程 (5) 第二章平面结构计算简图及荷载计算 (6) 第三章结构内力计算 (9) 第四章结构(墙、板、柱)配筋计算 (12)

第一章 课程设计任务概述 1.1 课程设计目的 初步掌握地铁车站主体结构设计的基本流程;通过课程设计学习,熟悉地下工程“荷载—结构”法的有限元计算过程;掌握平面简化模型的计算简图、荷载分类及荷载的组合方式、弹性反力及其如何在计算中体现;通过实际操作,掌握有限元建模、划分单元、施加约束、施加荷载的方法;掌握地下矩形框架结构的内力分布特点,并根据结构内力完成配筋工作。为毕业设计及今后的实际工作做理论和实践上的准备。 1.2 设计规范及参考书 1、《地铁设计规范》 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4、《地下铁道》(高波主编,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5、《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教材 6、计算软件基本使用教程相关的参考书(推荐用ANSYS ) 1.3 课程设计方案 1.3.1 方案概述 某地铁车站采用明挖法施工,结构为矩形框架结构,结构尺寸参数详见表1-1。车站埋深3m ,地下水位距地面3m ,中柱截面的横向(即垂直于车站纵向)尺寸固定为0.8m (如图1-1标注),纵向柱间距8m 。为简化计算,围岩为均一土体,土体参数详见表1-2,采用水土分算。路面荷载为2/20m kN ,钢筋混凝土

浅埋式闭合框架结构设计即地下建筑结构课设

浅埋式闭合框架结构设计 结构计算书

一, 截面设计 设S 为600mm,则有h 1=S+h=600+600=1200(mm),可得 h+S/3=800≤h 1=1200, 如右图所示。 二, 内力计算 1计算弯矩M 1.1.结构的计算简图和基本结构如下图。 1.2典型方程 弹性地基梁上的平面框架的内力计算可以采用结构力学中的力法,只是需要将下侧(底板)按弹性地基梁考虑。

由图-1的基本结构可知,此结构是对称的,所以就只有X 1和X 2,即可以得出典型方程为: 系数是指在多余力x i 的作用下,沿着x i 方向的位移,△iP 是指在外荷载的作用下沿x i 的方向的位移,按下式计算: δij =δ‘ij +b ij △ij =△’iP +b ip δ’ij =ds i ∑? EJ Mj M δij ---框架基本结构在单位力的作用下产生的位移(不包括地板)。 b ij ---底板按弹性地基梁在单位力的作用下算出的切口处x i 方向的位 移; △ ’iP---框架基本结构在外荷载的作用下产生的位移; b ip ---底板按弹性地基梁在外荷载的作用下算出的切口处x i 方向的位 移。 1.2求δ‘ij 和△’iP ;

M 1=1×L y =3.4(kNm) M 2=1(kNm) M P 上=1/2×q 1×(L X /2)=66.15(kNm) M P 下=1/2×q 1×(L X /2)+1/2×q 2×L y 2=193.31(kNm) M1 Q 10 M2 Q 20 M P 上 M P 下 M P 下-M P 上 -3.4 0 -1 0 66.15 193.31 127.16 以上摘自excel 文件; 根据结构力学的力法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 δ’11= EI y 2 1L 2/3M =4.85235E-05 δ’12=δ ’21=EI L M y 1=2.14074E-05 δ’22=EI L L 2x y +?=2.03704E-05 △’1p = EI M 3/4)M -(M L 1/3M 0.5L M 21 P P y 1y P ???+???-下)(=-0.002777183

汇编器实验报告doc

汇编器实验报告 篇一:汇编实验报告 实验一(1)熟悉汇编语言程序调试环境及顺序程序设计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1.学习及掌握汇编语言源程序的书写格式和要求,明确程序中各段的功能和相互之间的关系。 2.学会使用EDIT、MASM、LINK、DEBUG等软件工具。 3.熟练掌握在计算机上建立、汇编、连接、调试及运行程序的方法。 二、熟悉汇编语言程序调试环境 1.汇编语言源程序的建立 本例中给出的程序是要求从内存中存放的10个无符号字节整数数组中找出最小数,将其值保存在AL寄存器中。设定源程序的文件名为ABC。 DATA SEGMENT BUFDB 23H,16H,08H,20H,64H,8AH,91H,35H,2BH,7FH CN EQU $-BUF DATA ENDS CODE SEGMENT ASSUME CS:CODE,DS:DATA START: PUSH DS

XOR AX,AX PUSH AX MOVAX,DATA MOV DS,AX MOV BX,OFFSET BUF MOV CX,CN DEC CX MOV AL,[BX] INC BX LP:CMP AL,[BX] JBE NEXT MOV AL,[BX] NEXT: INC BX DEC CX JNZ LP MOV AH,4CH INT 21H CODE ENDS END START 键入以下命令: C:\>EDIT ABC.ASM 此时屏幕的显示状态如图1所示。

1 图1 用EDIT编辑ABC.ASM程序窗口 程序输入完毕后一定要将源程序文件存入盘中,以便进行汇编及连接,也可以再次调出源程序进行修改。 2.将源程序文件汇编成目标程序文件 一般情况下,MASM汇编程序的主要功能有以下3点:(1)检查源程序中存在的语法错误,并给出错误信息。 (2)源程序经汇编后没有错误,则产生目标程序文件,扩展名为.OBJ。 (3)若程序中使用了宏指令,则汇编程序将展开宏指令。 源程序建立以后,在DOS状态下,采用宏汇编程序MASM 对源程序文件进行汇编,其操作过程如图2所示。 图2 MASM宏汇编程序工作窗口 汇编过程的错误分警告错误(Warning Errors)和严重错误(Severe Errors)两种。其中警告错误是指汇编程序认为的一般性错误;严重错误是指汇编程序认为无法进行正确汇编的错误,并给出错误的个数、错误的性质。这时,就要对错误进行分析,找出原因和问题,然后再调用屏幕编辑程序加以修改,修改以后再重新汇编,一直到汇编无错误为止。 3.用连接程序生成可执行程序文件

地下工程课程设计

土木建筑学院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名称:地下工程 设计题目:新河煤矿-760m暗斜井碎胀软岩支护设计专业(方向):土木工程(岩土工程)班级:06 设计人:王文远 指导教师:乔卫国 山东科技大学土木建筑学院 09年07 月17 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专业(方向):岩土工程班级:土木06-1 学生姓名:王文远学号:200601020326 一、课程设计题目:新河煤矿-760m暗斜井碎胀软岩支护设计 二、原始资料: 1、新河煤矿-760m暗斜井工程概况 2、地质条件 3、巷道破坏状况 三、设计应解决下列主要问题: 1、巷道破坏机理分析 2、支护方案选择 3、支护参数设计 四、设计图纸: 1、巷道支护设计断面图 五、命题发出日期:09.7.6 设计应完成日期:09.7.17 设计指导人(签章): 系主任(签章): 日期:年月日

指导教师对课程设计评语 指导教师(签章): 系主任(签章): 日期:年月日

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一) 1 原始条件 1.1 暗斜井工程概况 新河煤矿-760水平暗斜井是由济南煤矿设计院设计。其中回风暗斜井全长851.83m,倾角250;轨道暗斜井全长960m,倾角220;胶带暗斜井全长996m,倾角210;-760m水平三条暗斜井设计断面均为直墙半圆拱形,支护方式为锚带网,其中锚杆直径为18mm、长为2m的等强金属螺纹钢锚杆,锚杆间排距为800mm×800mm,金属网为直径4.5mm、网孔100mm×100mm的冷拔丝焊结而成。 新河矿暗斜井断面图 三条暗斜井均于2005年2月16日前后破土动工,现已掘进300m左右。其中回风和轨道暗斜井破坏最为严重,后经修复之后,目前仍处于不稳定状态。 1.2 地质条件 -760m水平三条暗斜井均位于坡刘庄保护煤柱内,其中向北邻近一采区,向东北邻近工业广场保护煤柱,当三条暗斜井即回风暗斜井、轨道暗斜井及胶带暗斜分别到达大约-430、-456和-512水平时,将穿越嘉祥支三大断层,该断层倾角300,落差在120m~600m之间,预计断层附近断裂构造将较为发育,也有可能伴生其它构造,另外,由于对嘉祥支三大断层勘探资料较少,对断层的赋水性、导水性、断层带的宽度、充填状况、胶结程度等还有待于进一步查明,或者当工程快接近该断层时,用打超前钻孔的办法详细查明断层的赋存状况,以便为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提前作好准备。 总之,-760m水平三条暗斜井将绝大部分在3煤顶板岩层中掘进,预计到达-750m 水平左右时可能穿过3煤并进入底板岩层中。 1.3围岩状况分析

地下建筑结构课程设计

遵义师范学院 本科生课程设计 题目浅埋矩形闭合框架结构设计学生姓名黎进伟 学号144680201025 课程名称《地下建筑结构课程设计》学院工学院 所学专业土木工程 指导教师欧光照

一、课题设计与分工要求 (一)设计课题 课题:浅埋矩形闭合框架结构设计 (二)课题分工与要求 课题:所有同学完成,每位同学参数不同。 二、目的和要求 1、掌握常见各地下结构的设计原则与方法,了解基本的设计流程; 2、综合运用地下工程设计原理、工程力学、钢筋混凝土结构学及工 程施工、工程技术经济的基本知识、理论和方法,正确地依据和使用现行技术规范,并能科学地搜集与查阅资料(特别希望各位同学能够充分利用好网络资源); 3、掌握地下建筑结构的荷载的确定;矩形闭合框架的计算、截面设 计、构造要求;附建式地下结构的内力计算、荷载组合、截面设计及构造;基坑围护结构的内力计算、稳定性验算、变形计算及构造设计;地下连续墙结构的施工过程及计算要点。 4、掌握绘制地下结构施工图的基本要求、技能和方法; 5、要求同学们以课题为核心,即要求团结协作,培养和发扬团队精 神,又要求养成独立自主,勤奋学习,培养良好的自学能力和正确的学习态度。

三、应完成的设计工作量 (一)计算书一份 1、设计资料:任务书、附图及必要的设计计算简图; 2、荷载计算、尺寸的确定、内力计算、截面的设计及验算、稳定性 验算、抗浮的验算、基础承载力的计算等(根据各课题的要求不同选择计算内容); 3、关键部位配筋的注意事项。 4、可能的情况下提供多施工方案(两个即可)比较。 5、依据施工要求的截面尺寸设计。 四、设计时间:两周(12月17日至12月28日) 五、主要参考资料 1、《地下建筑结构》(第一版),朱合华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 社编,2005 2、《地下结构工程》,东南大学出版社,龚维明、童小东等编,2004 3、《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9 4、《基坑工程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刘建航、候学渊编, 1997 5、《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中国建筑工业 出版社,2002 6、《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中国建筑工业出 版社,2002

浅谈城市地下商业街的规划与建筑设计

浅谈城市地下商业街的规划与建筑设计 摘要:介绍了城市地下商业街的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一般原则,阐述了城市地下商业街的规划设计、建筑设计需要考虑的各种因素。文章还分析了城市地下商业街规划和建筑设计的各种类型,提出了在城市地下商业街建筑设计中需要注意的几点问题和看法,供工程设计人员参考。 关键词:地下商业街;规划设计;建筑设计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planning of the city underground commercial design and architectural design principles of,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city underground commercial street in the planning, architectural design to consider the various factors. The paper also analyzes the city underground business planning and architectural design of various types, put forward the city underground commercial street in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of the need to pay attention to some problems and view, for engineering designers. Keywords: underground commercial street; Planning and design; Architectural design 引言 随着现代经济的高速发展,当今社会日益暴露出各种矛盾,其中最主要的矛盾是人口的不断膨胀和自然资源(包括土地等)的减少,这将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人们意识到必须寻找一条既可以节约土地,又可以获得更多的建筑空间的城市发展道路。由于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广阔而丰富,通过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既可以节约土地,又可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可以说城市地下空间规划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是我国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 1.城市地下商业街的规划 城市地下商业街的定义:“修建在大城市繁华的商业街下或客流集散量较大的车站广场下,由许多商店、人行通道和广场等组成的综合性地下建筑”。[1] 1.1城市地下商业街的规划原则 (a) 城市地下商业街的规划应按国家和地方有关城市建设法规及城市的总体规划进行。城市地下商业街的规划应是城市规划的补充,应与城市总体规划相结合。

《汇编语言+微型计算机》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汇编+微机》课程设计报告 ?? 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与调试 学生姓名:袁春云学号:200960720?序号:25 专业班级:计本60901 指导老师:李华贵许建国 报告日期: 2011 年9月10日 ???

一.课程设计题目: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与测试 利用《汇编语言+微型计算机》课程中所学的可编程接口芯片8253、8255A、ADC0809和微机内部的中断控制器8259A设计一个数据采集系统,并且编程与调试。 二.设计目的 1.通过本设计,使学生综合运用《微型计算机技术》、《汇编语言程序设计》以及电子技术等课程的内容,为以后从事计算机检测与控制奠定一定的基础。 2.主要掌握并行I/O接口芯片8253、8255A、ADC0809及中断控制芯片8259A等可编程器件的使用,掌握译码器74LS138的使用。 3.学会用汇编语言编写一个较完整的实用程序。 4.掌握微型计算机技术应用开发的全过程:分析需求、设计原理图、选用元器件、布线、编程、调试、撰写报告等步骤。 三.课程设计要求 1.功能要求 ①利用《汇编语言+微型计算机系统》课程中所学的可编程接口芯片8253、8255A、ADC0809和微机内部的中断控制器8259A(从保留的IRQ2或TRQ10端引入)设计一个数据采集系统、并且编程与调试。 ②用8253定时器定时10MS,每次定时10MS后启动一次模/数转换,要求对所接通道变化的模拟电压值进行采集。 ③每次模/数转换结束后,产生一次中断,在中断服务程序中,采集来的数字量被读入微处理器的累加器AL中,然后通过8255A输出到8个LED发光二极管显示。 2.设计所需器材与工具 ④微机原理与接口综合仿真实验平台。 ⑤可编程接口芯片8253、8255A、ADC0809和译码器芯片74LS138、74LS 245等。 ⑥可调电位器4.7KΩ一个。 ⑦其他逻辑器件、导线若干。 ⑧万用表、常用工具等。 四.设计思路 1. 4.7Ω电位器一端接+5V,一端接地,调节电位器得到变化的模拟电压,

地下工程课程设计

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 《地下工程设计与施工》课程设计 学号021******* 班级土木11-9班 姓名龙媒居士 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教学管理办公室

目录 第一部分基坑围护结构设计 (1) 1 工程概况 (1) 1 .1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资料 (1) 1.2工程周围环境 (4) 1.3周围社会交通 (4) 2 设计依据和设计标准 (5) 2.1有关的工程设计依据 (5) 2.2主要设计规范和标准 (5) 2.3基坑工程等级及变形控制标准 (6) 3 基坑围护方案设计 (7) 3.1围护结构类型 (7) 3.2基坑围护结构方案选择 (10) 4 基坑支撑方案设计 (10) 4.1支撑结构类型 (10) 4.2支撑体系的布置形式 (11) 4.3支撑体系的方案比较和合理选定 (12) 5 计算书 (14) 5.1标准段地下连续墙计算 (14) 5.2水土压力计算 (15) 5.2.1主动土压力计算(依据教材) (15) 5.3地连墙的入土深度确定 (23)

5.4支撑内力计算 (25) 5.5 地连墙及支撑系统截面设计 (27) 5.6基坑稳定性验算 (29) 5.6.1基坑底部土体的抗隆起稳定性 (29) 5.6.2抗渗流验算 (30) 5.6.3围护墙的抗倾覆稳定性验算 (32) 第二部分地下连续墙施工组织设计 (32) 1编制主要施工流程及必要施工措施 (32) 参考文献 (37)

第一部分基坑围护结构设计 1 工程概况 1 .1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资料 经勘探揭示,拟建场地为古河道沉积区与正常沉积区接触带。在勘探深度范围内,自上而下可分为八个大层,9亚层及5个夹层。其中①层为近代人工堆填,②~⑤层为第四纪全新世Q4沉积层,⑥~⑧层为第四纪上更新世Q3沉积层。土层情况详见下表1-1: 表1-1 地基土构成与特征一览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