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现代文学发展史

西方现代文学发展史

西方现代文学发展史涵盖了从19世纪中期到现在的一段时间,包括了多种文学流派和文化运动的出现和发展,反映了西方社会、文化、政治和经济变化的影响。

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期的文学运动,如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象征主义,反映了社会的转型和文化的变化,其中的一些文学家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包括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马克·吐温和托马斯·哈代等人。

20世纪初的现代主义文学运动彻底颠覆了传统的文学形式,以其别出心裁的手法和语言表达方式展现了世界的多样性和复杂性。重要的现代主义作家包括詹姆斯·乔伊斯、弗朗茨·卡夫卡和弥尔顿·弗里德曼等人。

二战后,现代主义迅速衰落,文学风格逐渐趋于现实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位于20世纪末的后现代主义强调文学形式和语言的游戏性和破坏力,隐喻和叙事方式更加复杂和多样化。后现代主义的代表作家包括伍迪·艾伦、小说家唐·德里罗和托马斯·平恩等人。

当前,越来越多的文学流派和新的艺术形式在西方社会中出现,如生态诗学、数字文学和跨文化文学。总体来说,西方现代文学的发展趋势是对原有文学传统的颠覆和挑战,以及对更加多样化和包容的文化形态的探索。

西方文学

第一讲西方文学的发展历程 一、西方文学发展的历程可以概括为“两大源头”和“六大思潮” 1、两大源头: 古希腊、罗马的神话艺术及文艺理论;中世纪的基督教文学及文艺理论。 2、六大思潮: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文学思潮 ?18世纪新古典主义文学思潮 ?法国大革命先后的启蒙主义文学思潮 ?19世纪初的浪漫主义文学思潮 ?19世纪和20世纪的现实主义文学思潮 ?20世纪无产阶级文学思潮 ?20世纪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思潮 第二讲古希腊神话及其现代性 一、希腊神话的内容构成:神的故事、英雄传说 (1)神的故事: 赫西俄德神统——希腊氏族社会早期历史生活的反映:实行血缘群婚、食人之风犹存、女性在社会生活中占据主导; (2)英雄传说: 源于希腊人对祖先的崇拜和追忆。 二、古希腊神话的特点: (1)神人同形同性 (2)热爱现世生活,追求幸福和光明,积极乐观 (3)系统性和丰富性 三、古希腊神话的丰富内涵 (1)希腊神话里的酒神和爱神体现了人的两大主要情欲——食和色。 (2)希腊神话的深刻性在于它揭示了人的两大情欲带给人们的悲剧性和喜剧性的人生体验。 (3)希腊神话中表现的比较多的另外一个特色就是关于人和命运的冲突。 四、古希腊神话中三大悲剧家 1、埃斯库罗斯(悲剧之父)——《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2、索福克勒斯(戏剧艺术的荷马)——《俄狄浦斯王》 3、欧里庇得斯(舞台上的哲学家)——《美狄亚》 五、古希腊神话的影响 (1)古希腊人的一部百科全书; (2)身后影响了后来的希腊文学艺术; 六、“荷马史诗”——西方文学的第一座里程碑 1、可分为两部:《伊利亚特》和《奥德赛》 2、《伊利亚特》的结构:①两阿内讧②空前激战③英雄葬礼 3、阿喀琉斯: 忘我的残忍的战斗精神、天真温厚善良的情感,再加上对个人尊严和荣誉的敏感意识,构成了其性格的三角形。 4、史诗的价值:史诗是在“无师可法、无可借鉴”的条件下创作而成,因此在许多方面具

英国小说的发展史

英国是一个在北大西洋的骇浪中颠簸的小岛国,其面积仅相当于美国的六十分之一。然而,它却为现代世界(至少是西方世界)奠定了好几块基石:英国是最早实现工业化的国家,成为近代大工业的开路先锋,从而把全世界推进到工业时代;英国也是最早实现资产阶级政治变革的国家,为西方的资本主义民主制度树立了样板;英国人求实、理性和科学的精神则奠定了人类现代科学思维的基础,丰富了人类的精神宝库。在诗歌领域,英国人同样有理由自豪:英国诗的深刻性和多样性历来为世人称道;英诗发展过程中的几个高潮——16世纪后期的文艺复兴诗歌、19世纪初的浪漫主义诗歌、20世纪上半叶的现代主义诗歌——成为世界诗歌交响曲中的华彩乐章;而以莎士比亚为代表的一群优秀的英国诗人,则能站在世界诗歌天才的前列而毫无愧色。 在世界各民族中,英国人向以稳重著称。它注重实际而不耽于空想,长于宽容而不爱走极端。这样的民族心理和文化素质使其文学的发展沿着历史长河缓缓而行,中间没有被切断和被阻隔之感。传统与变革和谐地交织,一方面以内容与形式的不断革新推动文学的发展,另一方面又以浓厚的传统意识制约着每一次变革,使之不致成为脱缰野马。在传统与变革的冲突中,走互相融合的道路,这是英国文学发展历史的显著特色。 毋庸置疑,英国小说是世界艺术之林中的一大景观。它如同促使其滋生与进化的社会土壤一样,在历史的洪流中不断改弦易辙,急剧演变。自文艺复兴时期以来,英国小说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充满活力和魅力的艺术工具,对社会生活和历史变迁进行了生动的描述。像英语一样,自它形成的那一天起,英国小说便建立了自己的规则和体系,虽东学一点,西借一点,却以坚定的步伐向前发展。引人注目的是,尽管英国小说起步较晚,其历史比诗歌和戏剧短得多,但它却发展迅猛,变化巨大,流传甚广,其影响和作用早已大大地超过了诗歌和戏剧。究其原因,英国小说不仅具有内容丰富、情节曲折和人物形象生动等特征,而且还因其篇幅灵活、形式多样,语言通俗和艺术精湛而备受广大读者的青睐。经过无数作家的认真探索和反复实践,当代英国小说在艺术形式和创作技巧上与它早期的雏形已不可同日而语。如果说,英国小说的崛起完全符合文学发展的客观规律;那么,其小说艺术的发展既是社会进化的一个显著标志,也是文学现代化的必然结果。 应当指出,英国小说艺术,像其他艺术形式一样,不可避免地经历了一个从原始到成熟的发展过程。事实上,它的每一个发展阶段都同英国当时的社会、历史、政治、文化和经济状况息息相关。就此而论,英国小说艺术的发展不是一种孤立或自发的文学现象,而是与英国的社会变化以及异域(尤其是欧洲各国)文化的繁荣昌盛彼此交融的。当然,英国小说艺术的发展与演变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秩序。这种规律和秩序不能通过抽象的、主观的或形而上学的方法来解释,而只能通过对历代小说文本的考察与研究来加以揭示和验证。然而,在深入探讨英国小说艺术的具体特征与美学价值之前,很有必要对其历史概貌和演化过程作一番简要的概述。 作为一种公认的叙事性散文文学体裁,英国小说已经具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从理论上讲,英国小说形成之日,便是其艺术问世之时。当然,小说艺术被作家接受并得到读者的理解和评论家的认可需要一个过程。但迄今为止,西方评论家对英国的第一部小说究竟始于何年及出于何人之手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人说是塞缪尔·理查逊(Samuel Richardson, 1689-1761)的书信体小说《帕梅拉》(Pamela, 1740),有人说是丹尼尔·笛福(Daniel Defoe, 1660-1731)的冒险小说《鲁滨逊漂流记》(Robinson Crusoe, 1719),也有人说是约翰·班扬(John Bunyan, 1628-1688)的宗教寓言小说《天路历程》(The Pilgrim’s Progress,上集1678,下集1685)。

20世纪欧美文学史10页

高纲1020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 2895620世纪欧美文学史 南京师范大学编 一、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目的与要求 (一)课程性质和特点 《20世纪欧美文学史》课程是我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汉语言文学专业(独立本科段)的选修课程之一,属于“外国文学”课程系列。本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应考者系统地学习20世纪欧美各主要国家文学的基本知识,了解20世纪欧美文学的发展史,掌握这一发展进程中出现的主要文学思潮、流派和重要作家及其作品,充分理解各流派的代表作家作品的价值、意义和特色,认识这些作家及其作品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从而掌握一般认识外国文学的方法,提高分析外国文学作品的能力。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共分为三编十七章,分别介绍和评说了20世纪西方现实主义文学、现代主义文学和俄罗斯文学,重点阐述了20世纪法国、英国、美国和德语现实主义文学,包括后期象征主义、表现主义、意识流、存在主义、荒诞派和魔幻现实主义等在内的现代主义文学各主要流派,以及20世纪俄罗斯文学各个阶段的代表作家作品。要求应考者通过对本书的学习,对20世纪欧美文学能有一个全面和正确的了解。具体应达到以下要求: 1.了解20世纪欧美文学的总体发展过程,各主要国家的文学成就,各主要文学思潮和流派的倾向、内涵和特点; 2.理解并掌握20世纪欧美各国重要代表作家的创作成就、价值、特色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意义; 3.能够对相关文学现象(思潮、流派、作家的创作等)进行描述和概括,掌握分析文学作品的基本方法。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 20世纪欧美文学史论述的是20世纪一百年中欧美各主要国家文学的发展过程、主要成就和它的价值、意义与特色,覆盖法、英、德、美、俄等主要国家,涉及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各基本文学流派和重要作家作品。作为一门文学史课程,它的前修课程包括《外国文学史》、《外国文学作品选》、《文学概论》、《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当代文学史》等,这些课程可以帮助应考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20世纪欧美文学的成就、价值和特色,有利于应考者提高分析文学作品的能力。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编西方现实主义文学

西方文学发展历程

关于西方文学的发展我们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两大源头和六大思潮: “两大源头”:古希腊文学与基督教文学 “六大思潮”: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文学思潮 18世纪新古典主义文学思潮 法国大革命前后的启蒙主义文学思潮 19世纪初的浪漫主义文学思潮 19世纪和20世纪的现实主义文学思潮 20世纪无产阶级文学思潮 20世纪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文学思潮 我们先来看一下古希腊文学: 当我们华夏民族已经进入了传说中的尧舜时代的时候,当 埃及的会字塔也已经在尼罗河畔熠熠闪光的时候,欧洲还在用它褐色的乳房,喂养着过着半人半兽生活的希腊人。历史发展到公元前15、14世纪的时候,就像天空中突然升起的彩虹一样,古希腊的文明崛起了。到了公元前6-5世纪,希腊人同大河文明造就的埃及、印度、中国等已经并驾齐驱。在这一时段里,地球上完全没有关联的地区相续诞生了三位伟大的哲人:孔子、印度释伽牟尼和希腊的苏格拉底,撑起了世界文明的大厦。 而在希腊文明当中,我们要说的就是希腊神话,在世界各地都有各自的神话系统,而希腊神话尤其表现出一种雄大活泼的绚丽色彩,

马克思赞美说:古希腊神话的神话和艺术是人类童年时代美丽的诗,具有永久性的魅力。 就文学而言,每个民族是不同的,有正常的儿章、早熟的儿童和永远长不大的儿童,希腊是正常的儿童,而中国像是早熟的儿童,伦理文化的过早成熟,使孩子穿上了长袍码褂。中华民旅有五千年的悠久文化,有很多很美好的神话,但是我们必须承认,我们的神话艺术不像古希腊那样雄大活拨,那样富于诗意和哲理,这一点,不承认恐怕是不行的。也许我们的祖先曾经创造过像希腊神话一样完美的神话,但是它的的确确没有很好地保存下来。我们在屈原的一些作品中,还存远古时代的一些其他作品中,可以找到一些零零星星、闪着奇光异彩的神话故事。现在的一些中国作家也试图把这此神话加以演绎并使它们系统化,但是我们终究觉得自己的远古艺术,真正高超的是那些抒情诗,例如《诗经》、《楚辞》。《诗经》里所表现的人性,对人的内心世界细腻的刻画和它的高超的艺术手法,足欧洲当时的文艺所不及的。但是希腊神话那种雄大的粗犷的史诗般的建构,又是我们中国的古代文学中所缺乏的。 古稀腊文学的发展可作为四个时期:(1)氏族公社制向奴隶社会过渡的时期,史称“荷马时代”(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9世纪),主要成就是神话和史诗。(2)希腊奴隶帛城邦国家的形成和繁荣时期(前8世纪——前5世纪),主要成就是抒情诗和寓言。(3)希腊奴隶制的全盛时期(前6——前4),史称“古典时期”,雅典成为全希腊的中心,主要是戏剧、散文和文艺理论。(4)希腊化时期(前4—

外国文学史发展简史

外国文学史发展简史 外国文学史是指各国文学发展的历史演变过程。外国文学从古代开始,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不同国家和地区因其特殊的文化、语言、社会背 景和历史传统,形成了不同的文学风格和流派。下面是一个关于外国文学 史发展的简史,为了简洁明了,将以时间为线索,介绍主要的文学流派和 代表作品。 古代文学(公元前3000年-公元5世纪) 古代文学的书写系统首先在古代文明中兴起,如古埃及、古巴比伦和 古印度。其中最早的文学作品是史诗和神话故事。希腊古典文学以荷马的《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为代表。古罗马文学则以维吉尔的《埃涅阿斯纪》和奥维德的《变形记》为代表。 中世纪文学(公元6世纪-公元15世纪) 中世纪文学受基督教文化的影响,题材多涉及宗教、骑士和爱情等。 在西方,最著名的是法国的散文诗《罗兰之歌》和英国的《亚瑟王传奇》。在东方,阿拉伯的《一千零一夜》和中国的《红楼梦》都是杰出的中世纪 文学作品。 文艺复兴与启蒙时期(公元15世纪-公元18世纪) 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以但丁的《神曲》和彼得拉克的诗歌为代表,注重个体和人性的探索。在英国,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如《哈姆雷特》和《罗密欧与朱丽叶》成为西方文学的经典作品。启蒙时期的法国以伏尔泰 的《卡桑德》和英国以约翰·洛克的《论人类理解》为代表,重视理性和 人权思想。

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公元19世纪) 浪漫主义强调个人内心的情感和想象力,在欧洲各国迅速传播。德国的歌德和席勒,法国的维克多·雨果和英国的拜伦和雪莱都是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现实主义则是对工业革命和社会问题的反应,以法国的巴尔扎克和俄国的陀思妥耶夫斯基为代表。 象征主义与现代主义(公元20世纪) 象征主义关注意象和隐喻,带有神秘和超现实主义的特点。法国的马拉美和比利时的纪尧姆·阿波利奈尔都是象征主义的代表作家。现代主义以其复杂的结构和语言风格而闻名。爱尔兰的詹姆斯·乔伊斯和美国的恩斯特·海明威都是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 当代文学(20世纪至今) 当代文学涌现了各种新的流派和体裁,如后现代主义、魔幻现实主义和跨文化文学等。拉美的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英国的弗吉尼亚·伍尔夫和美国的托尼·莫里森都是当代文学的重要代表。 这是一个简要的外国文学史发展的概览,它涵盖了主要的文学流派和代表作品。然而,每个国家和时期都有独特的文学发展和产生了许多杰出的文学作品,因此,有更多的内容和细节可以进一步探索和了解。

20世纪西方文学

20世纪西方文学 绪论20世纪西方文学的几个基本问题 一、20世纪西方文学精神的发展形态 一部西方文学史,是西方人的自由精神的发展史。 西方文学精神的演进,大约主要经历了人与自然、人与神、人与物三个发展阶段。 1857年法国作家波德莱尔的诗集《恶之花》,第一次从新的认识角度和反映角度——亦即作者本人内心体验的角度,反映了近代西方文化的没落和艺术家的精神危机。 20世纪初,社会高度发展的结果是人被物化,人的异化现象日趋严重,在心灵深处切实的感到了人是非人的悲哀。 人的内在情感被现实中的物的关系无情的取代了。人的丰富的精神世界变成了孤独冷漠、荒芜无序的物的天地。 20世纪西方作家用自己的全部创作表明,在资本主义发展的新阶段,人的本质并不只是异化成了某一种固定的物或仅仅是受某一种物的暴力的戕害。在他们看来,“自我”丧失使人可以随时随地的变成任何一种物的奴隶。 物变成了与人的本质和自由精神格格不入的“暴力”形式。 人的本质在当代被理解为是超自然和社会、超越理性和意义、超越悲剧和苦恼,去开拓无限物质与精神时空的绝对自由。 二、20世纪西方文学的基本特征 1、文学活动和文学作品表现出了原有的看待世界与人之间关系的视点的根本转变。用现代人本主义取代了传统的人本主义。 2、由热衷于对社会的批判转向对自我深层意识的探讨,即强调对所谓人的真正本质的挖掘。 3、表现人独特的生存境遇是20世纪西方文学的友谊基本特征。 4、20世纪西方文学是对西方近代理性主义文化价值体系的反拨。表现出对资本主义文明的不满和反抗,其中凝结着现代人对自身价值与命运的深刻思考。 西方作家在反映异化状况,并以非理性反抗异化,反抗现代文明,反抗理性主义文化价值体系时,对人的非理性又常常表现出忧虑、恐惧甚至否定。在这种危机意识和悲观情绪的背后,实则隐藏着作家们对人的处境及命运与前途的理性思考,依然有着更高意义上的追求。 三、20世纪西方文学的基本主题。 20世纪的欧美文坛上存在着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包括后现代主义)两大文学主流。现代主义文学影响最大,它是一种具有“反传统”倾向的文学,它表现了欧美传统文学在新时代的转型与创新。 1、20世纪西方文学表现了对世界荒诞现实的认识和对暴力世界的恐惧和厌恶。深刻揭示了西方社会以“荒诞”和“混乱”为特征的历史文化本质,形成了对人所生存的世界境况的独特理解。 2、强调人的自我意识,力图揭示在荒诞的境遇中人的本质特征和真实所在,也是20世纪文学的基本主题之一。 3、20世纪上半叶的作家在揭示世界荒诞和内心荒诞状况的同时,还对这一境遇下人的精神风貌进行了探索,从而在人与物对峙的特殊境况中完成对人的现代理解。 四、20世纪西方文学的艺术方法特征 1、20世纪的西方作家依据变化了的社会状况,采用不 同于传统的认识和描写方法,创造出了与“人被物化”现实相适应的新的艺术观念。 2、20世纪西方文学在艺术表现过程中,还显示出了在反理性主义形态下的强烈的现代理性意识。 3、现代的西方文学在艺术上体现出了现代人的情绪结构。 4、在艺术方法上体现出多元性。

浅谈英美文学发展史

浅析英美文学发展史 一、独立革命至南北战争时期 (一)民族文学的诞生 独立革命是美国民族文学诞生的背景。早在战争爆发之前,美国殖民地人民在欧洲启蒙主义学说影响之下,已经具有民族独立的意识。富兰克林世俗的格言比爱德华兹清教,主义的教诲更能吸引广大群众。富兰克林用清晰、幽默的文体传播了科学文化,激发自力更生的精神,他的爱国热情和关于自学、创业的言论,对于美国人民的人生观、事业观和道德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独立革命期间充满反抗与妥协之间的尖锐斗争,迫使作家们采取政论、演讲、散文等简便而又犀利的形式投入战斗。发表“不自由毋宁死”这一名言的演说家舶特里克·亨利,象战鼓那样鼓动战士奋勇杀敌的托马斯·潘恩,行文朴质无华却字字击中要害的托马斯·杰斐逊,都是无畏的战士,他们为了战斗的需要锤炼自己的语言艺术。那个时期的诗歌也具有强烈的政治性,大量的革命歌谣出自民间。菲利普·弗瑞诺是当时著名的革命诗人,他的创作开创了美国诗歌的优秀传统。 (二)早期浪漫主义文学 19世纪初,一些以美国为背景、美国人为主人公的作品开始出现,初具美利坚民族的特色。欧文致力发掘北美早期移民的传说故事,他的《见闻札记》开创了美国短篇小说的传统。库珀在《皮袜子故事集》中以印第安人部落的灭亡为背景,表现了勇敢、正直的移民怎样开辟美国文明的途径。诗人布莱思特笔下的自然景色完全是美国式的,他歌颂当地常见的水乌和野花,而且通过它们歌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这些作家的作品满怀乐观向上的时代精神。色彩阴暗的爱伦·坡在诗歌、短篇小说和理论批评方面达到新的水平,标志着民族文学的多样性和在艺术上的发展。 (三)超验主义与后期浪漫主义 19世纪30年代以后,东北部沿海的美国文化中心新英格兰地区成了最早的工业区。杰克逊总统的民主主义路线又使国内的民主空气增涨。这在意识形态上造成两方面的后果:一方面出现了超验主义者团体,另一方面使一些作家产生不少疑虑,浪漫主义文学的基调由乐观转向怀疑和消极。 超验主义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先表现为宗教,哲学思想中的改革,后扩展到文学创作领域。以爱默生为首的超验主义者为了据弃加尔文教派“以神为中心”的思想,吸取康德先验论和欧洲浪漫派理论家的思想材料,提出人凭直觉认识真理,因而在一定范围内人就是上帝。这一派思想的出发点是人文主义,即强调入的价值,反对权威,祟尚直觉,主张个性解放,打破神学和外国教条的束缚,对

西方文学史中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和流变

西方文学史中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和流变现代主义是20世纪上半叶西方文学主要思潮之一,也是对受这一思潮影响的文学流派的统称。作为文学思潮,它以反传统为标榜,以内在论为依据,从个体心灵出发,侧重开掘非理性因素,对文学的观念与方法进行了大胆的革新和多样化实验,造成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作为文学流派,现代主义包括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后期象征主义、表现主义和意识流小说等文学现象,可以概括地称之为现代主义文学。它们大都反对传统文化以整体压制个人、以物质压制心灵、以理性压制感性的弊端,在艺术上突出孤独个人非理性心理的地位,把文学看作人的语言化生存,并据以探索文学描写的新对象新方法,在与传统文学的差异中发展和壮大自己,为西方文学打开了新的局面。 现代主义文学形成的根据是20世纪初西方所遭遇的重重危机。危机发生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各个领域,集中体现为经济危机、政治革命、世界大战和荒火般蔓延的反传统思潮。 科技创新和生产力飞跃,构成了现代主义文学发展的物质基础。相对论、量子论、测不准原理等现代科学成果带来了新的眼光和胸怀,促使人们意识到传统理念绝对化的虚幻。 战争与革命,构成了现代主义文学发展的历史条件。人既然不能从某种外部的抽象绝对的虚假价值根源,比如“上帝、国王与祖国”获得人生意义,那就只能在以情感意愿直觉本能为内容的个人内心世界里,自己寻找自己生活的意义。不幸的是,缺乏准备的心灵自我,却显得如此空虚孤独软弱无助。正是因为沉溺于狭隘有限的内心世界,现代主义文学在追寻心灵探索、精神寄托和情感安慰的同时,伴随着深深的孤独焦虑悲观绝望的情绪。 反传统思潮,为现代主义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思想资源。其核心内容是孤独个体的非理性心灵,对抽象化理性主体等绝对理念的反叛。康德最早提出内在性原则,限制理性的作用,排斥形而上学,强调个性主体的地位。叔本华反对从理性或经验引出万物,提出世界不过是自我的意志和表象。克尔凯戈尔强调个人感受,认为与人无关的存在实际上没有意义。尼采以强力意志为中心,主张弘扬个性,重估一切价值。发展到20世纪初,克罗齐以其心灵哲学为基础,提出美即直觉表现,反对自然摹仿说、道德象征说或理念显现说等传统观念。

西班牙文学简史

西班牙文学简史 西班牙文学是世界文学中的一颗璀璨之星,其历史根植于古老的希腊罗马文化传统,融合了犹太、阿拉伯、摩尔以及基督教等民族文化,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本文将为大家介绍西班牙文学的发展历程及代表作品。 中世纪文学 西班牙文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世纪,当时文学作品多以宗教、骑士传奇、民间传说等为主题,代表作有《卡洛斯曼之歌》和《Cantar de mío Cid》等。这些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价值观和文化信仰,为西班牙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文艺复兴文学 随着文艺复兴文化的传入,西班牙文学开始追求更加真实的生活表现和人性的探讨。代表作品有何塞·德·拉维尼亚的《饮食男女》和富兰克林·德·奥拉罗佐的《金色世纪》等。这些作品积极探寻人类内心深处的真实情感和现实矛盾,对后来的西班牙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黄金时代文学 16至17世纪是西班牙文学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作家们开始抨击世道的黑暗面、揭示人性的丑陋面。莫里在《唐·吉诃德》中以幽默、讽刺的方式批判当时的社会现象,塞万提斯在《堂·吉诃德》上也使用了同样的手法。这些作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社会意义,堪称西班牙文学的代表性作品。 现代主义文学 20世纪初,现代主义文化流派在西班牙文学中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影响。代表性作品有费德里戈·加西亚·洛尔卡的《田园诗》和胡安·拉蒙·希莫内的《贝尔卡萨尔和布拉夫曼》等。这些作品深受罗曼蒂克主义、象征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的影响,强调感性和想象力的发挥,启发了当时年轻一代作家的创作风格和思想。 总之,西班牙文学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和演变,丰富多彩、博大精深。它不仅反映了西班牙人民的历史和文化特点,也成为了世界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西方文学发展史

西方文学发展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以下是西方文学的主要阶段和代表作品: 1.古希腊文学:古希腊文学是西方文学的开端,其代表作品包括荷马史诗《伊 利亚特》和《奥德赛》,以及戏剧作品如叙事剧《俄狄浦斯王》和悲剧《安提戈涅》等。 2.古罗马文学:古罗马文学受到希腊文化的影响,包括诗歌作品如维吉尔的 史诗《埃涅阿斯纪》和荷马模仿作品《奥德赛漫游记》,以及戏剧作品如西尼卡的喜剧《三头小牛》等。 3.中世纪文学:中世纪文学以宗教为中心,主要表现为宗教诗歌和骑士文学。 代表作品包括但丁的《神曲》,是意大利文学的里程碑,描绘了地狱、炼狱和天堂的旅程。 4.文艺复兴文学: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追求人文主义思想,注重个人和人类 的价值。代表作品包括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如《哈姆雷特》和《罗密欧与朱丽叶》,以及达·芬奇的《蒙娜丽莎》。 5.18世纪启蒙文学:启蒙时期的文学注重理性和自由思想,代表作品包括 伏尔泰的哲学讽刺小说《卓别林》和卢梭的政治哲学著作《社会契约论》。 6.浪漫主义文学:19世纪的浪漫主义文学强调情感和个人体验,代表作品 包括雨果的《悲惨世界》和拜伦的诗歌作品。 7.现代主义文学:20世纪的现代主义文学突破传统文学形式和结构,代表 作品包括乔伊斯的《尤利西斯》和福克纳的小说《喧哗与骚动》。 8.后现代主义文学:后现代主义文学质疑统一性和真实性,代表作品包括普 鲁斯特的长篇小说《追忆逝水年华》和布尔乔亚的小说《半衰期》。 以上只是西方文学发展史的一部分,每个时期都有更多的作家和作品,涵盖了各种文学流派和风格。西方文学的发展反映了社会、文化和思想的变化,对整个世界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文学史的视角论述西方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发展流变

以文学史的视角论述西方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发展 流变 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时期发展概况: 20世纪的现实主义文学与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和无产阶级文学一脉相承而又有所创新。 现实主义文学: 1、继承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反映现实、张扬人道主义、反映复杂的阶级和经济关系,呼吁和平、支持弱小民族,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2、更注重人的精神和个性探索,注意挖掘物质对精神的重压,注重写敏感的知识分子复杂的内心世界; 3、坚持文学反映时代的现实主义原则,但也吸收了许多现代主义的表现手法,如象征、荒诞、意识流、多层次立体交叉结构等,并从其它艺术形式如电影、电视、新闻报道中借鉴一些有益的方法。 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时期发展概况: 20世纪的现实主义文学与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和无产阶级文学一脉相承而又有所创新。 1、现代主义是对19世纪80年代出现的、20世纪20-70年代在欧美繁荣的、遍及全球的众多文艺流派思潮的总称。现代主义以反传统和反理性为主要标志,是现代世界文学中的重要文学现象。二战以后的现代主义亦称后现代主义。 2、现代主义文学产生的内外因素:

-外在因素:①经济与政治的变化。第三次工业革命彻底改变了资本主义传统的经营方式;②科学技术的双刃剑;③现代哲学、心理学。从文化思想角度看,现代主义文学是西方现代哲学和心理学结合的产物。 -内在因素:文学自身的继承性和超越性。现代主义继承了浪漫主义的精神实质,如主观性、内在性、情感性等;浪漫主义的许多艺术手法也都被现代主义所接受。但真实观发生了变化,认为只有“无意识”才是真实的,其次,以丑为美、反向诗学成了现代主义文学的美学理想。 3、现代主义包括:19世纪末的前期象征主义、唯美主义、印象主义;20世纪前期的后期象征主义、意识流小说、未来主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和达达主义;二战以后的存在主义、黑色幽默、垮掉的一代、荒诞派戏剧、新小说、魔幻现实主义等流派。 20世纪后现代主义文学时期发展概况: 1、继承和发展了前半期现代主义的反传统、反理性精神,并把它推向极端,体现了超越现代主义的一系列企图; 2、后现代主义文学不仅反对19世纪以前的传统,而且反对现代主义的传统,是当代西方社会危机、精神危机的形象反映,同时也体现了西方文学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求生存、求发展的艰难历程。 流派与国家的文学特征: 后现代主义文学:

欧美小说发展史

一、起源:(包括整个欧洲文明的发源)古希腊、古罗马。古希腊人有探求事理、人生、宇宙未知的热情激情,崇尚迷恋智慧,信奉理性,渴望个人成就,社会环境宽松也讲究秩序,人的尊严受到保护,成就受到鼓励。因而产生了最为卓越的哲学、文学。古罗马文学继承了古希腊文学的传统。代表:荷马史诗:《伊利昂纪》和《奥德修纪》。 二、欧洲中世纪(从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十五世纪中叶文艺复兴开始,这一千年的欧洲历史,习惯上称为“中世纪”。中世纪欧洲的特点是政教合一,基督教神学占据统治地位,“科学只是教会的恭顺的婢女,它不得超越宗教所规定的界限。”)文学主要由教会文学、骑士文学、英雄史诗和城市文学构成。 三、人文主义文学出现在14至16世纪的欧洲。如:法国作家拉伯雷的长篇小说《巨人传》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的长篇小说《堂吉诃德》、莎士比亚戏剧。 四、17世纪欧洲文学的最高成就是古典主义文学。符合“三一律”规范。 五、18世纪的启蒙文学是启蒙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如:英国现实主义小 说家笛福的《鲁滨孙飘流记》歌德的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诗剧《浮士德》。六、十九世纪,西方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两大并存思潮一一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相继兴起,推动了各国文学的发展。从“史”的角度,把这段文学史分为三个时期:十九世纪初期的欧美文学;十九世纪中期的欧美文学;十九世纪后期的欧美文学。(一)十九世纪初期的欧美文学 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社会背景: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波旁王朝复辟,“神圣同 盟”的反动统治,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德国古典哲学和空想社会主义思潮对文学中浪漫主义思潮的影响。 浪漫主义文学特征: 1•作家着重表现主观理想、抒发个人感情。 2.追求奇异事物、歌颂大自然。作家喜欢写非凡的人和事,向往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 3.主张创作自由,反对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强调创作的主观性。 4.重视中世纪以来的民间文学和民族传统,在创作手法上喜欢用对比,夸张和华丽的词藻,追求强烈的艺术效果。 各国文学简况: 德国文学:德国是浪漫主义最早兴起的国家。 英国文学:湖畔派诗人:华兹华斯。拜伦和雪莱为新一代浪漫主义诗人。简•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为迎接19世纪现实主义小说的大发展做好准备。 法国文学:雨果的《(克伦威尔)序》是浪漫主义宣言;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最重要的代表作。 (二)十九世纪中期的欧美文学 现实主义在西欧是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巩固时期的产物,在俄国是封建制度走向消亡、资本主义逐渐兴起时期的产物。美国的批判现实主义在反映资本主义制度发展的同时,又与奴隶解放运动密切结合。作家多为中小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特殊身份和处境使得他们敢于批判社会。 这一历史时期的激烈的阶级斗争、唯物主义哲学的发展、自然科学上的新成就,为现实主义文学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社会基础与哲学基础。 现实主义文学特征: 1•力求真实地描绘现实,照生活的本来面貌反映现实,主张冷静地观察现实,客观地描写现实,注重细节的真实性。

外国文学(19世纪--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

外国文学(19世纪--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2010-07-18 08:52:01)转载标签:现实主义文学批判现实主义象征主义卡夫卡美国杂谈分类:文件.笔记 十九世纪文学?现实主义文学成为主流 一.文学特征概述 19世纪文学指法国“七月革命”(1830年)到“巴黎公社革命”(1871)这一时期的文学。主要包括浪漫主义文学、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以及早期无产阶级文学、象征主义文学和唯美主义文学等。这一时期文学主流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二、批判现实主义产生的条件 1、社会原因: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和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两个事件,标志着资产阶级在欧洲范围内的胜利。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劳资矛盾逐渐上升为社会的主要矛盾。资本主义现实的黑暗和丑陋使人们终于不得不用冷静的眼光来看待他们的生活地位和相互关系,从而形成了冷静务实的社会心理。反映在文学上就出现了现实主义新倾向。 2、思潮原因:自然科学的重大发现、唯物主义哲学、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长足发展,促使文学转向真实、客观的创作方法。 3、文学自身原因: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是在继承以往文学中的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上形成的。欧洲文艺复兴以来,文学中的现实主义倾向日趋强烈。人文主义文学、古典主义文学、启蒙主义文学等在客观、真实反映现实生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创作实践上形成了现实主义传统。18世纪末,席勒首先提出“现实主义“概念;19世纪20年代,司汤达率先提出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纲领;以后,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等人进一步奠定和发展了现实主义的文学理论。 三、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基本特征 1、客观、真实地描绘现实生活:现实主义作家注重写实,主张文学要象镜子那样如实反映现实,力避主观性。注重通过真实的细节描写来表现时代的或人物性格的本质特征; 2、批判性、暴露性和改良性:现实主义作家都是在启蒙思想的熏陶下成长起来的,他们特别注意描写社会底层生活及“小人物“的悲剧命运,在批判的广度和深度上要更集中、更强烈、更尖锐。他们的思想武器是人道主义,政治主张是改良主义; 3、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现实主义作家创作中极重视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突出时代、环境对人物性格的影响,坚持典型化原则,从而较深广地反映出社会各阶级、阶层的精神面貌。 法国福楼拜 19世纪法国一位承前启后的作家,以“客观而无动于衷”的美学原则和严谨精致的艺术风格为后来自然主义和唯美主义奠定基础。 《包法利夫人》1、内容:通过爱玛?包法利由追求到幻灭的人生历程,谴责了社会环境的庸俗、冷酷和堕落,同时也批判了爱玛的庸俗和浅薄。但作者的全部同情是在爱玛身上的。 2、思想:爱玛是一个在贵族资产阶级社会的腐蚀和逼迫下堕落毁灭的妇女形象。作者所说的“包法利夫人,就是我”本身就象征了对庸俗的资产阶级世界的极度失望。 3、风格:在写法上,小说表现出淡化情节的内倾性特点和冷静客观的风格。福楼拜创作态度极为严谨,对艺术美的刻意追求,形成他小说结构严谨、描写客观真实、精雕细刻的独特艺术魅力。 ■英国 1、发展: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产生于30年代,40-50年代达到高潮,70年代以后逐渐衰落; 2、特征:除了具有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一般特征外,还具有自己独特的风貌:①最先描写劳资矛盾题材,正面描写工人阶级的生活和斗争;②善于描写“小人物”命运,成功表现

西方文学史整理

古希腊文学古罗马文学 早期基督教文学 两希文化 希腊文化人是万物的尺度/世俗的人本主义非宗教的人本主义/希伯莱文化摩西十诫/宗教的人本主义/信仰上帝VS信仰自己来世VS现世/理性、信仰压抑原欲VS情感与放纵原欲/轻视VS看重个体生命价值 为什么活?我活得还象个人吗? 古希腊文学 古希腊文学产生及兴盛的“文化生态”:/地理条件、文化交流、政治制度、宗教、民族特征/古希腊文学的分期及发展概貌(略)/赫西俄德萨福伊索寓言(见作品选)/希腊神话 神话:原始人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是古代人通过幻想和想象把自然界和社会形态拟人化或形象化的展示。 Myth: an ancient story that is based on popular Beliefs or that explains natural or historical events. 神话产生的社会学、心理学分析: 生产力水平低下的产物、古代人“原始思维”的产物 古希腊神话 主要内容:神的故事英雄传说 神的故事:神的产生,谱系(老辈、新辈),活动,创造(开天辟地、人类起源、初生万物)老神谱: 第一代神(克奥斯CHAOS、该亚GAEA); 第二代神(乌拉诺斯URANUS、克洛诺斯CRONUS) 第三代神(宙斯ZEUS等) 第四代神(雅典娜ATHENA等) 新神谱:奥林匹斯OLYMPUS十二天神 天神宙斯Zeus Jupiter 天后赫拉Hera Juno 海神波赛东Poseidon Neptune 幽冥神哈得斯Hades Pluto 太阳神阿波罗Apollo Apollo 月亮神阿尔特宓斯Artemis Diana 智慧女神、女战神雅典娜Athena Minerva 男战神阿瑞斯Ares Mars 火神、工匠之神赫淮斯托斯Hephaestus Vulcan 爱神阿芙洛狄特Aphrodite Venus 谷物女神得墨特尔Demeter Ceres 神使赫尔墨斯Hermes Mercury 英雄传说:四大系统(俄狄浦斯、阿伽门农、赫拉克勒斯、伊阿宋) 古希腊神话特点: 人本主义色彩;想象力极强;故事性、形象性强;哲理性强;明显的家族色彩。 古希腊神话贡献: 宗教崇拜的起源、希腊艺术的“武库”与“土壤”、 欧洲文化艺术的武库与土壤、人类文化的永远的“范本”

西方文学的起源与发展

西方文学的起源与发展 第一章古代文学 西方古代文学包括:古希腊罗马文学和早期基督教文学。(它们是氏族社会向奴隶制过渡时期的产物)。古希腊罗马文学和早期基督教文学中分别体现出来的世俗与人本色彩和神圣与超越色彩共同构成西方文学(和文化)的两个源头。恩格斯说:“没有希腊文化和罗马帝国的基础,也就没有现代的欧洲”。 第一节古代文学概述 一古代希腊文学。(欧洲文学的源头之一) (一)主要成就:神话、史诗和戏剧,此外还有寓言、抒情诗和文艺理论等 (二)希腊神话的主要特征: 1 鲜明的人本色彩,命运观念。 从诸神的恣情纵欲,到盗火者的狂热殉情;从阿喀琉斯多愤怒,到美狄亚的残忍复仇。一切都是世俗,活生生的。绝无宗教恐怖的压抑和彼岸天国的诱惑。 2 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并存。 古希腊文学的许多篇章从不同程度,不同侧面反映了当时社会。为后人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也有相当一部分作品充满了神奇的想象、怪诞色彩、表现出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3 种类繁多,且具有开创性。 除神话,史诗外还有悲剧,喜剧、寓言、故事、教谕诗、抒情诗、散文、小说等 (三)古希腊文学的发展状况。 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时期(由氏族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史称“荷马时代”(英雄时代):

主要成就:神话、史诗 代表作家:赫西俄德 教谕诗《工作与时日》:现存最早一部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诗作。 叙事诗《神谱》:最早一部比较系统地叙述宇宙起源和神的谱系的作品。 等二时期(奴隶制社会形成至全盛时期)史称“古典时期”: 主要成就:戏剧成就最大,另外还有抒情诗、散文、寓言、悲剧、喜剧、文艺理论。 抒情诗中琴歌成就重大: 萨福:柏拉图称她为“第十位文艺女神”。独唱琴歌代表诗人阿那克瑞翁:创造“阿那克瑞翁体”。合唱琴歌代表诗人:品达: 代表作《胜利颂》寓言:《伊索寓言》(散文体):主要反映奴隶制社会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是劳动人民生活教训和斗争经验的总结(《农夫和蛇》《乌龟和兔子》等。 全盛时期欧洲文学史上著名的三大悲剧诗人: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 庇得斯 喜剧诗人:阿里斯托芬 几次著名的战役后,出现了正式的历史著作。“历史之父”:希罗多德《希腊波斯战争史》雄辩家:苏克拉底和狄摩西尼。 文艺理论家 :柏拉图(西方客观唯心主义的始祖)反对民主制,创立“理念论”。代表作《对话录》。 亚里斯多德:代表作《诗学》 第三时期(奴隶制衰亡时期)史称“希腊化时期”: 主要成就: 新喜剧:不谈政治,以描写爱情故事和家庭关系为主要内容。又称“世态喜剧”。 最著名的新喜剧作家:米南德(雅典人)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