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搏心电图的网络分析诊断
2023远程心电图危险分级诊断的中国专家共识(完整版)

2023远程心电圄危险贷银诊断的申国专家共识(完整版}随着现代通信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远程心电监测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尤真是近年来可穿戴设备蓬勃发展,远程心电居家监测走进了干家万户。
远程心电监测技术是在传统心电图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一项新兴检测手段,是f旨在心电信息系统支持下,利用E联网技术如计算机或手机,远距离采集心电数据并传输至心电诊断中心,人工分析诊断后,报告回传至基层医疗单位或居家监测者,真奇及时、有效、便捷的优势,可用于心律失常筛查、一过性症状相关事件的捕捉及心肌缺血检测,实现了实时监测、危急预警、个体化健康管理等功能。
心电图是心脏每一心动周期所产生的电活动,在某一导联上的记录,可受到神经体液调节、自主神经的洁性、张力等各种因素不同程度的影响,心电圄波形可随机、瞬时发生改变。
院内心电图诊断需结合患者的症状和真官辅助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而远程心电图诊断往往无法第一时间获取患者||伍床相关信息并给予客观评估,心电图诊断存在误差及风险。
如何更好地应用远程心电图诊断,为患者提供临床就医指导,平衡医疗获益和风险,亟需对远程心电图诊断进行危险分级。
士t、口埠b§亘,、衫、自R近年来,国内外陆续发布和制定了心电图的危急值及报告湖里,国内发布的《心电图危急值2017中国专家共识》已被||伍床广泛应用,尤真是在远程心电监测技术领域,使许多危急重症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然而,由于基层医生对于异常心电图认知水平还有待提高,往往不制良据心电图波形异常,提供合理诊疗擂施,窑易造成过度医疗或病情延误。
因此,多位||伍床和心电学专家就远程心电图诊断危险分级的制定、应用和筐酣是出了建议,倡导形成完善的国内远程心电图诊断危险分级评估标准,以期更好服务||伍床。
危险分级参考《心电图危急值2017中国专家共识》、《2017I S HNE/HRS动态心电图和体外心电监测/远程监测专家共识》远程心电图诊断医生告知标准和危急值报告要求,特邀请国内心血管病与心电学领域64名知名专家与教授,秉承急慢分诊的原则,共同起草了远程心电图诊断危险分级专家共识。
VVI起搏心电图

VVI起搏心电图王斌郭继鸿北大人民医院电生理室在美国和欧洲,双腔起搏器占起搏器总植入数量的80%和70%,而VVI起搏器仅占10%。
在我国,双腔起搏器的植入数量仅占30%左右,单腔VVI起搏器的植入仍占起搏器植入总数的60~70%,因此,VVI起搏器仍是我国当前最常应用的起搏器,了解和掌握VVI起搏心电图十分重要。
一.VVI起搏器的基本原理VVI起搏器是指心室单腔起搏、单腔感知、感知自身信号后脉冲发放抑制型起搏器。
VVI 起搏器的电极常放置在右室心尖部,该处有丰富的肌小梁将电极导线的头部固定。
心室单腔VVI起搏器还可转换为VVT和VOO模式工作,但后两者在临床几乎不用。
此外,临时心脏起搏术以右室的VVI起搏最多见,因此,本文主要讨论右室VVI起搏心电图。
VVI起搏器最基本的功能是心室的感知和起搏,感知后的反应是抑制心室起搏脉冲的发放。
VVI起搏的基本参数包括起搏的基本频率、起搏输出电压、起搏脉宽、起搏后心室不应期及感知灵敏度等。
二.VVI起搏心电图基础心室起搏的心电图表现为在起搏信号后紧跟着一个起搏脉冲引发的心室除极的QRS波,QRS波宽大畸形(>0.12s),相应的T波方向与QRS波主波相反(图1)。
起搏信号代表脉冲发生器发放的脉冲电流。
QRS波的形态取决于心室起搏的部位。
右室起搏的常用部位是右室心尖部。
1.右室心尖部起搏由于起搏电极位于右室心尖部的内膜面,在体表心电图上产生类左束支阻滞(LBBB)及左前分支阻滞(额面心电轴显著左偏)的QRS波群,心电轴常在-30°~-90°之间。
左侧胸壁导联是以S波为主的不典型LBBB图形,V5、V6导联的QRS形态可表现为以S波为主的宽阔波(图1),也可呈宽阔、低幅向上的波,与单纯的左束支阻滞不同。
右室心尖部起搏产生类LBBB伴左前分支阻滞图形的机理为右室心尖部受刺激后首先除极,然后除极波经由心室肌缓慢地自右向左、自心尖部向心底部(从而自下向上)除极。
心电图网络系统

心电图网络系统心电图网络系统心电图网络系统系统简介随着医院规模的扩大和计算机应用的普及,特别是医院综合管理网络的不断建设,一些大中型医院具备了良好的网络应用环境。
同时,在实施医院综合管理网络的过程中,医院内部进行了计算机知识与应用的培训,医护人员对计算机的使用与操作已具有一定的基础。
这些良好的条件,使得大中型医院对工作流程的数字化要求越来越迫切。
HIS(医院信息管理系统)、RIS(放射信息管理系统)、PACS(医学图像存储与通讯系统)等信息与影像管理系统在医院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与应用,目前大部分大中型医院都不同程度的实施了相关的项目。
但不可回避的一个突出问题是,作为医院工作当中检查量最大的心电检查却一直停留在单机检查、单机打印、手写报告的模式,在医疗事业快速发展的今天,这种模式越来越不能满足医院多样化与信息化的工作要求。
心电网络管理系统是将备种心电检查设备联网,心电检查病历集中存储,实现数据的全院共享,并通过自有的全数字传输技术,实现远程的数据共享与会诊。
系统意义一、改变原有的单机工作及无法存储、会诊无图的工作模式,实现数字化集中存储与调阅随着医院各种心电设备数量的增加,应用逐步普及深入,医院的信息处理量不断增加,信息之间的相互关系也不断复杂化。
在传统的心电工作中,心电图存储的主要介质是通过热敏纸打印,存储、检索、调阅存在诸多问题,且保存时间短。
会引发医疗纠纷时,无据可查,工作非常被动。
因此,传统的单机管理方法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化医院中对如此大量和大范围医学心电信息管理的要求。
采用数字化心电信息综合管理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成为医院迫切的需求。
二、实现心电检查的信息化管理,优化医院与科室的工作流程,通过管理出效益随着数字成像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进步,心电信息综合管理系统已日益完善成熟,借助信息技术(IT)的强大功能实现心电信息的数字化存档、高速网络通讯、病历及报告相关数据库检索、管理等,真正实现有病历、有据可查的管理模式,再通过与HIS融合,可实现全院的心电图资源共享。
心电图信号分析与分类

心电图信号分析与分类一、绪论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简称ECG)是一种测量心脏电信号变化的方法,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中。
ECG信号分析与分类是ECG信号处理领域的研究方向之一,它的目的是将ECG信号根据特定的规律分类,并从中提取有用的信息供医生诊断与治疗。
ECG信号的分类一般可分为基线漂移、噪声、运动伪影和心电图复合波分离等几个方面,本文将详细介绍ECG信号的分析与分类。
二、ECG信号形态特征分析ECG信号的形态特征分析是ECG信号分类的基础,其主要的目的是解析ECG信号的重要成分。
ECG信号的形态特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1.基本波形ECG信号中的基本波形是心脏电活动的直接反映,主要反映了心脏的起搏和传导过程。
常见的基本波形有P波、QRS波和T波,其中P波代表心房的收缩,QRS波代表心室的收缩,而T波则代表心室的复极。
2.心律ECG信号中的心律反映了心脏的节律和节拍,是ECG信号分类的重要依据。
常见的心律包括窦性心律、房性心律和室性心律等。
3.心率ECG信号中的心率反映了心跳的频率,通常用每分钟心跳次数来描述。
心率是ECG信号分类的另一个重要依据,因为心率异常往往意味着心脏病或其他疾病。
三、ECG信号分类ECG信号分类是将ECG信号按照特定的规则和特征划分为不同的类别,以便进行医学诊断和治疗。
ECG信号分类依据的特征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基于信号形态特征的分类,包括基线漂移、噪声、运动伪影和心电图复合波分离等;另一类是基于心律和心率的分类,包括窦性心律、房性心律和室性心律等。
1.基于信号形态特征的分类(1)基线漂移ECG信号中常出现基线漂移现象,它是由于肌肉运动等因素造成的,会对ECG信号的形态特征造成干扰。
为克服基线漂移的影响,一般需进行基线漂移滤波处理。
(2)噪声ECG信号中常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如电力线干扰、呼吸干扰和肌肉运动干扰等。
为去除噪声的影响,可采用数字滤波器对ECG信号进行降噪处理。
常见起搏心电图及起搏器特殊功能的心电图表现

a
43
DDDR的上限频率(upper rate limit--UBL)反应:
假文氏阻滞 2 : 1 A-VB;DVI; VAT
a
44
a
45
a
46
a
48
心室起搏与ST-T变化
心室起搏出现自主心律时的T波 倒置貌似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AMI。
避免心室电极被感知。
a
106
a
107
特点:出现自主心律,可以抑制电 脉冲发放,但逸搏间期< 起 搏间期。
原因: 处理:程控
a
60
3、感知过度
特点:感知电信号抑制电脉冲发放 长间歇
原因:体内电信号:P波,QRS波, T波,肌电 体外电信号:电磁波,交流电
处理:程控
a
61
a
62
a
64
a
65
a
66a67a Nhomakorabea69
a
72
具有特殊功能的起搏心电图
a
25
a
26
a
27
a
29
a
30
a
31
a
32
a
33
随自主心率快、慢
P--R间期长短
不同的工作方式变化
程控参数不同
a
34
a
37
a
38
a
39
双腔频率跟踪(DDDR) 起搏心电图
1、最大跟踪频率(maximum tracking rate ---MTR) :
表现形式:P波跟踪起搏---VAT 2、最大传感器频率(maximum sensor
起搏器磁铁试验心电图

起搏器磁铁试验心电图在起搏器调试中的应用
调整起搏频率
医生可以通过磁铁试验心电图观 察起搏器的起搏频率,根据患者
需求进行调试。
优化起搏模式
根据磁铁试验心电图的结果,医 生可以对起搏器的模式进行优化, 以更好地满足患者的生理需求。
校准起搏器参数
磁铁试验心电图可以用于校准起 搏器的参数,确保起搏器工作在
起搏器磁铁试验心电图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起搏器磁铁试验心电图的基本原理 • 起搏器磁铁试验心电图的解读 • 起搏器磁铁试验心电图的实际应用 • 结论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01
起搏器磁铁试验心电图主要用于 评估心脏起搏器的功能和性能, 以及检测可能存在的起搏器相关 问题。
02
随着心脏起搏器技术的不断发展 和普及,起搏器磁铁试验心电图 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发挥着越来 越重要的作用。
心电图异常的解读
异常P波
异常P波可能是由于心房肥 大、心肌缺血、心肌梗死 等原因引起,需要进一步 检查确诊。
异常QRS波
异常QRS波可能是由于心 肌肥厚、心肌炎、心肌梗 死等原因引起,需要进一 步检查确诊。
异常ST段和T波
异常ST段和T波可能是由 于心肌缺血、心肌梗死、 电解质紊乱等原因引起, 需要进一步检查确诊。
通过长期监测起搏器磁铁试验心电图,可 以预测患者发生心律失常或心血管事件的 风险,从而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起搏器磁铁试验心电图的未来发展方向
远程监测
随着远程医疗技术的发展,起搏器磁铁试验心电图的远程 监测将成为可能,患者可以在家中进行心电图监测,并将 数据传输给医生进行远程诊断。
个性化治疗
基于起搏器磁铁试验心电图的个体差异,未来将发展更加 个性化的起搏器治疗方案,以满足患者的特定需求。
基础起搏心电图解读系列讲座(3)

基础起搏心电图解读系列讲座(3)源自爱爱医基础起搏心电图解读系列讲座(3):心脏起搏系统的构成、起搏器的类型及其表达方式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心电图室何方田【摘要】本文介绍了心脏起搏系统的构成、起搏器的类型及其表达方式,通过6个图例介绍了单腔、双腔、三腔起搏器的心电图特征及起搏脉冲振幅高低、极性改变的原因。
【关键词】脉冲发生器;电极导线;起搏器编码;起搏心电图一、心脏起搏系统的构成心脏起搏系统由脉冲发生器、电极导线、电极-组织界面及程控仪四部分构成。
1、脉冲发生器脉冲发生器即通常所说的起搏器,是起搏器的核心部分,包括电子元件、电池和导线连接部分,其外壳由钛合金制成,电池多采用锂-碘电池。
2、电极导线电极导线包括电极、含有绝缘层的导线及其连接器。
电极分为单极和双极:前者是指顶端仅由一个电极组成,作为阴极,脉冲发生器的外壳作为阳极,由此构成了一个大环路,在体表心电图上形成高尖的起搏脉冲信号(图1);而后者是指阴极和阳极均在电极导线上,阴极通常位于电极导线的顶端,其后一定距离为阳极,由此构成较小、较短的环路,产生较小的起搏脉冲信号,有时不易辨认(图2)。
电极导线将脉冲发生器与心脏连接起来,是起搏系统中的关键元件,具有双向传导功能:①将起搏器发放的电脉冲传递给心脏用于起搏;②接收心脏自身的心电信号传回起搏器以备感知。
电极导线分被动固定和主动固定两种固定方式[1]:前者是将电极导线的顶端嵌顿在肌小梁内等心脏解剖结构上,最常用的是翼状电极,其次为凸缘状、螺旋状电极;后者是将电极导线顶端的螺旋旋入心肌组织,常用的是激素缓释电极,其可降低起搏阈值、提高对自身P波和QRS波群的感知灵敏度并延长起搏器的使用寿命。
图1 双腔起搏器(单极起搏)出现高尖的脉冲信号例1:患者女性,82岁,临床诊断:病窦综合征,植入双腔起搏器6年。
设置的起搏器参数:基本起搏周期1 000 ms,频率60~120次/min,A-V间期170 ms。
《起搏心电图识别》PPT课件

起搏心电图的特点
01
起搏心电图的P波和QRS 波群形态固定,不受自 主心率的快慢影响。
02
起搏心电图的QRS波群 时限固定,一般不超过 0.12秒。
03
起搏心电图的T波方向与 QRS波群主波方向相反 ,代表心脏的复极化过 程。
04
起搏心电图可能出现异 常的U波,可能与起搏 器植入后的并发症有关 。
详细描述
起搏信号规律、稳定,通常在60-100次 /分钟之间。
案例二:起搏器功能异常心电图识别
详细描述
起搏信号不稳定,频率或电压异 常。
起搏信号与心脏自身电信号融合 不良,出现竞争心律。
总结词:通过展示起搏器功能异 常时的心电图表现,使学生了解 常见故障及对心电图的影响。
心电图中出现异常波形,如R波增 高或降低、QRS波增宽等。
03
起搏心电图的识别方法
人工识别方法
人工识别方法主要是通过专业医师对心电图进行阅读和分析,从而对起搏心电图 进行识别。这种方法依赖于医师的经验和专业知识,具有主观性,但同时也能考 虑到各种复杂情况。
人工识别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取决于医师的专业水平和经验,因此需要经验丰 富的专业医师来进行识别。
计算机辅助识别方法
案例三:起搏器并发症心电图识别
总结词
通过展示起搏器并发症时的心 电图表现,使学生了解可能出 现的并发症及其对心电图的影
响。
心律失常
如房颤、房扑等,心电图出现 相应的异常波形。
心肌缺血
心电图出现ST段压低、T波倒置 等表现。
心脏肥厚
心电图出现QRS波增宽、电压 增高现象。
05
总结与展望
起搏心电图识别的挑战与机遇
掌握起搏心电图的识别技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起搏心电图的网络分析诊断
王随峰
起搏心电图的特点
•起搏器的种类较多,功能复杂
•患者基础疾病不尽相同,起搏部位不定•起搏心律与自身心律相互掩盖
•起搏信号有时难以分辨
•心房起搏与感知功能的判断比心室更困难
网络心电图的优势
•患者信息采集及时
•结果传输速度快、可以全院共享•报告提取方便、保存时间更久
•医生可以了解患者更多其他临床信息•为教学与科研提供大量资料
实例分析
从单、双腔起搏心电图中,分析起搏及感知功能正常与否、自身心律失常及特殊心电现象,并从中找到分析技巧及注意事项,提高对起搏心电图的诊断能力,做合格的健康卫士
病例一
伪融合波真融合波
整体印象
•心室单腔起搏心电图,起搏及感知功能正常
•心房为窦性节律伴显著窦性心动过缓,可见窦性夺获•可能存在间歇的房室阻滞,程度不能确定
•不存在室内传导阻滞
•左心室高电压
•自身心率接近起搏频率时,可见干扰脱节现象
病例二
张某某,以“劳力性呼吸困难半年余,加重1周”为主诉入院,入院诊断:主动脉瓣重度狭窄。
入院经心内科治疗病情稳定后转心外科行主动脉瓣置换术
1000ms
整体印象
•主动脉瓣狭窄伴左心室肥大
•术后并发三度房室阻滞及右束支阻滞•应用临时起搏器,心室单腔起搏•约1周后出现起搏功能不良,感知正常•阵发性心房纤颤
•有室性早搏
病例三
是左束支阻滞吗?
是室性逸搏吗?能看出来是单双腔吗?
整体印象
•二度一型房室阻滞
•频发交界性逸搏
•植入双腔起搏器,心室起搏及感知功能正常,心房感知功能正常,心房起搏功能未能评价
•阵发性心房纤颤
•起搏器自动模式转换功能开启(DDD DDI)
病例四
•患者,男,75岁,起搏器植入术后1年余,门诊常规随访
单腔心室起搏?VVI?P波
正确分析起搏心电图要做到以下几点
•能够识别起搏心电图
•尽量确定患者植入的起搏器类型
•准确判断起搏器起搏和感知功能
•了解起搏器其他常见特殊功能
•能够识别异常起搏心电图
•重视患者自身心律,包括心律失常
•重视对比患者既往心电图
•必要时建议患者进一步检查及组织会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