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意拳的拳谱套路

合集下载

古拳谱《形意拳秘法》十二形招式与实战运用

古拳谱《形意拳秘法》十二形招式与实战运用

古拳谱《形意拳秘法》十二形招式与实战运用古人采龙、虎、猴、马、骀、猫、燕、鹞、鹰、鸡、鹤、蛇十二种动物之动作,象形取意,练成十二形象。

夫龙有搜骨之法,虎有扑食之猛,猴有纵跃之灵,马有蹄击之功,骀有竖尾之力,猫有捕捉登高之术,燕有取水之妙,鹞有穿林之巧,鹰有抓拿之技,鸡有斗智之勇,鹤有展翅之用,蛇有拨草之能。

观其形,取其能,其各物之技术,使人兼而有之,专练手眼身法步,必至行动灵敏,立势稳固,起若风,落若箭,形似狸猫,站如虎,进可以攻,退可以守。

苟能持之以恒心,不畏苦,不惮劳,纯功习练,须数载如一日,不五载而功必成,学者宜勉之。

一、龙形预备式dFr由预备式,左腿向后转旋约200度,屈膝成弓箭步,腰随腿向左拧,左臂上悬,横置头上,手心向上,肘弯处要圆,右手由胯旁,手背向前,往左方平运,至档间,将手藏伏,作裹身藏手式。

注意:眼须随左臂向左平移视线,左臂上裹时要含滚劲。

接前式,两足向右拧,屈右膝,腰随身向右拧,右腿变前弓步,右臂由左肋上举,横悬头上,手心向上,左手由额旁手心向下按至胯旁,手背向前平运,至档间藏伏,成裹身藏手式二。

再左足向前迈进一步,但足须绕至右足旁向前进,重心点则能稳寄右脚上,左臂由肋上提,横置额旁;右手由额上,手心向地下按至胯旁,手背向前上运,至裆中将手藏过,作裹身藏手龙形式二。

接前式,右手由额角下按至右胯旁止,左手由裆前提起前推,手心蓄力,作分心掌式。

注意:用掌前推时,劲须发于腰,以腰催膀,膀催腕,掌心蓄力,俟手到敌身一寸间,再发劲推去,敌固不及逃,劲亦难以散.学者注意之。

接上式,右腿前进一步,膝前屈,作弓箭步,右手随腿前推,肩和腰要平,左手指稍屈(作鸡爪式)向后抓,成龙尾式一。

如左步前上,左手随腿前推,右手指稍屈后抓,成龙尾式二。

注意:身须侧进,肩向前,手腕与肩及膝成一直线,后手与后腿亦成一垂直线。

实战用法:敌由左方击来,我以左手上裹敌臂,以右手背击敌左肋。

反之敌由右方击来,我以左手背击敌右肋。

形意拳的拳谱套路

形意拳的拳谱套路

始祖:岳武穆王姬隆风曹继武戴龙邦戴二旅李若能李老能郭云深白西园刘奇兰车毅斋(贺永宏)李太和宋士荣郭云深的传人:郭彦明;尚云祥;孙禄堂;王乡斋刘奇兰的传人:张兆东(占魁)李存义车毅斋的传人:乔锦堂;樊永庆;李长有;步学祥;李振邦宋士荣的传人:宋铁林;宋虎臣张兆东(占魁)的传人:张远斋;魏美如;韩慕侠;刘潮海;马其昌(马蹬云);姜容樵;孙祖荫;李寿山;邱树林.樊永庆的传人:樊桂(瑞峰);石俊义;刘守元;杨永蔚;樊贵吉;高克成注:张兆东;樊永庆是同辈。

樊永庆是樊桂(瑞峰)的父亲。

魏美如的传人:边桂林;盛金贵;盛金柱;郝壁尘;张荫桐;樊瑞峰。

韩慕侠:周恩来吴孟侠吴孟侠:戴笠,毛仁凤。

樊瑞峰的传人:高寿慈;孟昭林;藏双傑;刘英傑;白万秀;井伟;张义廷;赵永增;韩文亭;周清尧;张忠傑;张斌;刘德荫;崔景崑;任家祺;梁海珠;祖嘉禾;祖嘉海;杨君薄;郝丽生;吕述茂;高鸿宾;王兴远;雷重山;武福全;张继龙;王文彬。

张斌的传人:董克敏;马增义;宋瑞章,刘仲英;王树芝;李洪兴;等人。

(天津市)董克敏传于郭云鹏。

龙形八势1劈拳起势2卧龙势一3卧龙势二4卧龙势三5燕子抄水6出马三箭7白鹤亮翅8炮拳9鼍形10攅拳(锁喉) 11转身攅掌12燕子抄水13鸡形伏虎14熊抖毛15绕步崩拳16炮拳17虎扑(马形挂虎形扑) 18蛇形19绞柱20出马三箭21白鹤亮翅22跳步炮23上步攅拳24燕子抄水25绕步崩拳26炮拳27虎扑28蛇形29绞柱30上步攅拳31燕子抄水32抬腿横拳33顺步劈34上步攅拳一35上步攅拳二36退步挂掖掌37退步攅拳38抬腿横拳39顺步劈40鼍形(定步两掌行步鼍形) 41卧龙势42并步崩拳43转身劈拳44斜行崩拳45狸猫倒上树46收势鸡形1劈拳起势2截手撩托掌截腿劈拳3上步连环探掌4出马三箭5金鸡抖翎6蛇形7绞柱8拧身攅拳9金鸡啄米10并步崩拳11转身劈拳12截手撩托掌截腿劈拳13上步连环探掌14出马三箭15金鸡抖翎16蛇形17绞柱18拧身攅拳19金鸡啄米20并步崩拳21转身劈拳22斜行并步崩拳23狸猫倒上树24收势四把1劈拳起势2截手撩托掌截腿劈拳(鸡形腿独立撩托掌.劈拳) 3上步连探环掌4伏虎舔裆5勒马势6上步单马形(右步) 7绞柱8降龙9伏龙10蹲捶11转身上捋右手掏裆12蛇形13绞柱14截手撩托掌截腿劈拳15上步连探环掌16伏虎舔裆17勒马势18上步单马形19绞柱20降龙21伏虎22蹲捶23转身上撂手右手掏裆24蛇形25绞柱26转身右钻拳27上步左攅拳29转身撂劈30抬腿横拳31落步劈拳32收势燕形1虚步勾手亮掌2燕子抄水(三个) 3独立穿掌反手掏腮叼手4左搂膝拗步5逍遥步二起脚6横裆步右手弸挂左手掖掌7上步攢掌8小缠扑地伏虎9上步攢拳10转身盖攢掌11横裆步上弸挂左掖掌12虚步勾手亮掌13燕子抄水(三个) 14独立穿掌反手掏腮叼手15左搂膝拗步16逍遥步二起脚17横裆步上弸挂左掖掌18上步攢掌19小缠扑地伏虎20上步攢拳21转身盖攢掌22横裆步右手弸挂左手掖掌23虚步勾手亮掌24收势熊形1起势2出洞3开洞门4关洞门5左搂手登山6右搂手登山7出马三箭8左右捋手虎扑9熊抖毛10背折上弸挂下掖掌11上步左攢拳12上步右攢拳13燕子抄水14上步攢拳15单绞柱横掖掌16上步弸挂横掖掌17入洞18出洞19开洞门20关洞门21左搂手登山22右搂手登山23出马三箭24左右捋手虎扑25熊抖毛26转身上弸挂下掖掌27上步左攅拳28上步右攅拳29燕子抄水30上步攅拳31单绞柱横掖掌32上步弸挂横掖掌33入洞34收势五形连环拳1劈拳起势2出马三箭3白鹤亮翅4炮拳5盖掌6退步拳7抬腿横拳8劈拳9冲步横拳10捋手劈(鹰捉) 11并步崩拳12转身劈拳13出马三箭14白鹤亮翅15炮拳16盖掌17退步攅拳18抬腿横拳19劈拳20冲步横拳21 捋手劈(鹰捉) 22并步崩拳23转身劈拳24斜行崩拳25狸猫倒上树26收势行式连环拳1熊形起势2挑打中捶3出马三箭4白鹤亮翅5炮拳6退步压肘劈拳7鹰捉一8鹰捉二9鹰捉三10鹰捉四11跳马三箭12白鹤亮翅13炮拳14定步鼍形15行步鼍形16卧龙势17并步崩拳18转身劈拳19挑打中捶20出马三箭21白鹤亮翅22炮拳23退步压肘劈拳24鹰捉一25鹰捉二26鹰捉三27鹰捉四28跳马三箭29白鹤亮翅30炮拳31定步鼍形32行步鼍形33卧龙势34并步崩拳35转身劈拳36斜行崩拳37狸猫倒上树38收势连环八势1劈拳起势2伏虎底捶3挑打中捶4出马三箭5白鹤亮翅6炮拳7掩肘退步劈拳8冲步横拳9蹬腿冲拳10马步侧冲拳11白鹤亮翅12跳步炮拳13上步攒拳14转身盖穿掌15背折拧身掏裆16伏虎舔裆17野马勒缰18伏虎底捶19挑打中捶20出马三箭21白鹤亮翅22炮拳23掩肘退步劈拳24冲步横拳25蹬腿冲拳26马步侧冲拳27白鹤亮翅28跳步炮拳29上步攒拳30转身盖穿掌31背折拧身掏裆32伏虎舔裆33野马勒缰34伏虎底捶35挑打中捶36斜行崩37狸猫倒上树38收势五行相生相克1劈拳起势2劈拳3攒拳4并步崩拳5右炮拳6冲步横拳7转身劈拳8劈拳9攒拳10并步崩拳11右炮拳12冲步横拳13转身劈拳14崩拳15崩拳16右炮拳17退步横拳18退步掖掌19退步攒拳20劈拳21攒拳22转身捋手右攒拳23劈拳24崩拳25崩拳26右炮拳27退步横拳28退步掖掌29退步攒拳30劈拳31攒拳32转身捋手右攒拳33劈拳34收势保卫拳1起势双冲拳2一步顶肘3独立下挂捶4盘打拉弓势5马步圈打横捶6马步架打7旋风脚8马步架打9盖掌架打10裹边横捶11虚步勾手12砸挂势13炮拳14砸挂势15右搂手势16左搂手势17捋手弓步双撞掌18反身劈掌19乌龙盘打20左金鸡独立21右金鸡独立22马步圈打横捶23马步架打24盘打25裹边横捶26并步崩拳27转身反挂掌28劈掌29退步崩拳30收势十二连捶1熊形起势2老劈拳一3老劈拳二4老劈拳三5劈拳6上步攅拳7退步炮拳8蛇形9绞柱10降龙11伏虎12冲步横拳13踢打14白鹤亮翅15跳步炮16捋手转打17捋手转打18猴爬竿19迎面掌20鹰捉21顺步崩拳22白鹤亮翅23炮拳24退步鼍形25上步鼍形26攅拳锁喉27转身攅掌28燕子抄水(掏裆)29青龙出水(撩打)30熊形(活步)31老劈拳一32老劈拳二33老劈拳三34劈拳35上步攅拳36退步炮拳37蛇形38绞柱39降龙40伏虎41冲步横拳42踢打43白鹤亮翅44跳步炮45捋手转打46捋手转打47猴爬竿48迎面掌49鹰捉50顺步崩拳51白鹤亮翅52炮拳53退步鼍形54上步鼍形55攅拳锁喉56转身攅掌57燕子抄水(掏裆)58青龙出水(撩打)59熊形(活步)60收势十二混捶1劈拳起势2伏虎底捶3挑打中捶4乌龙抱柱5上步攅拳6燕子抄水7上步攅拳8乌龙抱柱9上步攅拳10燕子抄水11出马三箭12白鹤亮翅13炮拳14台鸟形15马形16台鸟形17马形18蛇形19绞柱20上步攅拳21鹞形回身22伏虎底捶23挑打中捶24乌龙抱柱25上步攅拳26燕子抄水27上步攅拳28乌龙抱柱29上步攅拳30燕子抄水31出马三箭32白鹤亮翅33炮拳34台鸟形35马形36台鸟形37马形38蛇形39绞柱40上步攅拳41鹞形回身42伏虎底捶43挑打中捶44斜行崩拳45狸猫倒上树46收势杂势捶1熊形起势2上步靠打3上步炮拳4猴形倒爬竿5打虎势6双砸挂7崩拳一8崩拳二9白鹤亮翅10炮拳11打铁12猴形倒爬竿13打虎势14燕形15(垫步崩拳)跳马三箭16白鹤亮翅17炮拳18打铁19猴形倒爬竿20打虎势21顺水推舟22伏虎底捶23挑打中捶24绕步崩拳25蹬腿崩拳26顺步崩拳27白鹤亮翅28炮拳29打铁30猴形倒爬竿31打虎势32双砸挂33二龙抢珠34鹞形回身捋手右戳脚35右攅拳36左攅掌37右攅掌38鹞形回身39挑打中捶40收势掩手1起势(双风贯耳,献果,关门) 2舞花虚步勾手一3舞花虚步勾手二4转身砍掌5二龙抢珠6掌声砍掌7二龙戏珠8嫦娥奔月9弓步炮拳10转身并步崩拳11狸猫倒上树12伏虎舔13勒马势14左后插步反砸拳15马步横扫捶16马步架打17旋风脚18马步架打19败势连环捶20败势连环捶21通天炮22搂手推掌23逍遥步二起脚24马步挑打25败势连环捶26败势连环捶27左后插步反砸28贯耳听风29弹踢30乌龙探海31拦捶32贯耳听风33弹踢34乌龙探海35拦捶36贯耳听风37弹踢38乌龙探海39拦捶40鹞形双撞掌41左鹞形42右鹞形43舞花虚步勾手44双外摆蓮腿45弓步炮拳46转身幷步崩拳47狸猫倒上树48伏虎舔裆49勒马势50 抢背51幷步双吊勾52弓步左推掌53迎风弹尘54弹尘二起脚55马步挑打中捶56旋风脚57马步挑打中捶58收势。

形意拳拳谱

形意拳拳谱

【共278式】一、五行拳: (劈钻崩砲横5式)二、五行连环拳: ( 28 式)三、形意八式拳:( 42 式)四、八字功连环拳:( 30 式)五、十二形传统套路:(136式)1、龙形:(15 式)2、虎形:( 8 式)3、猴形:(15式)4、马形:( 8 式)5、鼍形:( 8 式)6、鸡形:(18式)7、燕形:(17式)8、鹞形:(15式)9、蛇形:( 8 式)10、骀形:( 8 式)11、鹰形:( 8 式)12、熊形:( 8 式)六、形意拳杂式捶(37式)【五行拳+五行连环拳+形意八式拳+八字功连环拳+十二形传统套路+杂式捶=278式】形意拳拳谱一、形意五行拳(5式)二、五行连环拳(进退连环拳28式)口诀:进退三崩拳,骀形变炮拳,接打鼍形势,寸步龙踩再崩拳劈拳:五行属金,五脏属肺,其形似斧,取斧劈物之意。

钻拳:五行属水,五脏属肾,其形似闪,有如闪电,一指敏捷快速之意。

崩拳:五行属木,五脏属肝,其形似箭,如射出之箭,快速又有穿透力。

砲拳:五行属火,五脏属心,其形似砲,仿佛火炮爆发似的。

横拳:五行属土,五脏属脾,其形似弹,其意是螺旋向前。

(自上而下打)(由下往上打)(水平向前直打)(转而向前平打)(左右螺旋前打)1、起势(三体式)2、进步右崩拳3、退步左崩拳4、顺步右崩拳5、白鹤亮翅6、进步左炮拳7、撤步劈拳8、跃步鼍形9、进步横拳10、寸步龙采(狸猫上树)11、拗步崩拳12、顺步崩拳13、狸猫倒上树(回身14、进步右崩拳15、退步左崩拳16、顺步右崩拳17、白鹤亮翅18、进步左炮拳19、撤步劈拳20、跃步鼍形21、进步横拳22、寸步龙采(狸猫上树)23、拗步崩拳24、顺步崩拳25、狸猫倒上树(回身)26、进步右崩拳27、退步左崩拳28、收势三、形意八式拳(42式)四、八字功连环拳(30式)1、出式2、鹞子束身3、鹞子入林4、进步右马形5、退步左横拳6、右劈拳7、金鸡啄水8、金鸡食米9、退步勒拳10、右顺步炮拳11、进步左横拳12、龙虎相交13、左顺步崩拳14、掩肘右顺步炮拳15、白鹤亮翅16、翻身炮17、鹞子钻天18、鹞子翻身19、鹞子束身20、鹞子入林21、进步右马形22、退步左横拳23、右劈拳24、金鸡啄水25、金鸡食米26、退步勒拳27、右顺步炮拳28、进步左横拳29、龙虎相交30、左顺步崩拳31、掩肘右顺步炮拳32、白鹤亮翅33、翻身炮34、鹞子钻天35、鹞子翻身36、鹞子束身37、鹞子入林38、回身左顶肘39、上步右横拳40、左背步三盘落地41、退步左劈拳42、收式1、起势2、进步右崩拳3、上步虎托4、上步右展5、抡劈横展6、左双截手7、右双截手8、顺水推舟9、摇身双裹10、上步双撞掌11、撤步合肩12、上步左跨式13、上步左劈拳14、上步右鹰捉15、白蛇缠身16、上步右挑掌17、撤步左劈18、上步右挑19、退步双掩肘20、上步顶式21、捋手膝撞22、上步右顶肘23、捋手右崩拳24、右云式25、拗步左钻打26、左领式27、上步左炮拳28、回身虎托29、推窗望月30、收式奇门八字连环拳歌诀:起手鹰捉是真传,钩挂之中把敌斩。

形意拳的拳理拳法――十六练法

形意拳的拳理拳法――十六练法

形意拳的拳理拳法一一十六练法形意拳的拳理拳法一一十六练法“十六练法”是形意拳历代先师从实践中总结和提炼的关于手、眼、身法、步的要诣与精华。

凡学形意拳的,要想学出一点上乘的功夫,务须逐字逐句地领会此“十六练法”的深刻含义,除此之外, 没有捷径可走。

此“十六练法”是:一寸、二践、三躜、四就、五夹、六合、七疾、八正、九胫、十惊、十一起落、十二进退、十三阴阳、十四五行、十五动静、十六虚实。

现将这“十六练法”分述如下:一、“寸”,指步法而言。

它居形意拳“十六练法”之首,其重要性可想而知。

在平时的演练或实际散手较技(太谷民间叫撕扒)时,无论是进步攻击、还是退步防守,都是前脚带后脚,后脚催前脚,要求进步要低,退步要高。

为防止被对方乘隙,一般来讲,步幅的大小不过“尺”,故名为“寸”。

拳谚云:“学者要知真消息,奥妙就在一寸间。

”这种“寸”的步法,其最大的特点是稳,即使攻击不成功,也极少被对方闪击;其次是发劲短促,一旦接触目标,就可充分发挥力达四梢的威力。

二、“践”,是指践步而言。

这种步法是后脚提起向前成虚步,同时束身向下,另一脚即利用束身的“弓弩劲”以“鹞子入林”之势尽力向前抢占有利地位,以达到攻击目的。

此步法一般在距对手两米左右时,突然发起攻击而用此步较适宜。

三、“躜”,是形意拳里特有的身法之一,所谓“躜”是说身、步二者相合相随,束身向前穿入,而瞬间贴近对方,叫做“躜”。

在形意拳谱中有“远践近躜、躜进合膝、沾身纵力”的理论。

“躜”的关键是身步二者必须相合相随。

四、“就”,是指对方攻击我的一瞬间,我即上下束身如一,犹如行进的槐虫,贴近对方,因势利导,弓I进落空,借势击之,以逸待劳,即拳谱所云:“打人如亲嘴,贴身近打全凭腿”。

五、“夹”,意指两股和两肘犹如夹剪,无论平时演练还是与人较技,都要两股紧夹,肛要上提,沉肩坠肘,两肘不离肋,势要严,劲要整,周身现“四象”,威严不可挡,谨慎防护周身要害,不给对方留有空隙,这是形意拳中重要的技法和防护要诀之一。

《形意拳二十四法》(含内容精义)

《形意拳二十四法》(含内容精义)

《形意拳二十四法》(含内容精义)勿使前辈之遗珍失于我手关注“老拳谱”公众号,海量经典老拳谱,免费为您推送;李存义形意拳二十四法三顶:头上顶有冲天之雄,手外顶有推山之功,舌上顶有吼狮吞象之容;三圆:脊背圆则力催身前,胸圆则两肱力全,虎口圆则勇猛外宣;三挺:挺项则精气贯顶,挺腰则力达全身挺膝则腿坚马稳;三抱:丹田抱气气不外泄,胆量抱身临敌不变,两肘抱肋出入不乱;三扣:肩扣则力气到肘,掌扣则力气到手,手足指扣则周身力厚;三垂:气垂则气降丹田,肩垂则力催肘前,肘垂则两腕撑圆;三曲:两肱宜曲则力富,两股宜曲曲则力凑两腕宜曲曲则力厚;三毒:心毒如怒狸攫鼠,眼毒如觊兔之饥鹰手毒如捕羊之饿虎校二十四法的具体内容之精义说明二十四法的具体内容之精义,必须取形意拳八字诀和象形拳八字诀,依依对照,方能议论的清楚,阐释的明白,以备习拳者参阅。

否则,偏于任何说法,都会论述的不全面了。

故只有一条一条的录其原文,方能较全面的议论清楚,阐释明白。

以八字诀为纲,二十四法为目,这样方能纲举目张。

照录之原文,首条用薜颠先生之八字诀,次条为姜容樵先生之八字诀,然后是我的议论之内容。

下面就依序阐释此中之精义。

顶字诀:薛:头上有顶冲天之雄,手上有顶推山之功,舌上有顶吼狮威容,故谓“三顶”。

姜:三顶者何?头(后脑骨)向上顶,有冲天之雄。

头为周身之主,上顶则后三关易通,肾气因之上达泥丸,以养性。

手掌外顶,有推山之功,则气贯周身,力达四肢。

舌上顶,有吼狮吞象之容,能导上升之肾气,下行归人丹田,以固命,是谓之“三顶”。

顶字诀之顶字,有止于此之意,内气上升至百会上,谓之冲天之雄。

头为天才。

百会为头之最上顶端,内气至此谓之顶。

所谓“尾闾正中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之顶也。

拳经云:“头若顶千钧,颈如搬树转”。

就是此“顶”字之诀也。

所谓“后脑骨向上顶”之顶字,乃向上竖起之意,还是百会穴放置头的最上端之意。

百会置头最上端则头正,头正领起则一身无懒骨,正所谓“头统健之体,乃全身之总领也。

形意拳三体式详解

形意拳三体式详解

形意拳三体式详解形意拳三体式,初期仍沿用戴氏心意拳的步型----虎步。

拳势为两脚尖均朝前。

前弓后绷,后脚跟与背部成一斜柱形。

后来改用为“屈膝侧身,前弓后撑,前手平伸,后手护心”的半马步,定名为三体式,又称三才式。

三才者“天有三才日、月、星,地有三才水、火、风,人有三才精、气、神”。

三体者,乃天、地、人,上、中、下,人体之头、手、足也。

更重要的是要贯注于人体的“固”(人体的五脏六腑,皮、肉:筋、骨),“液”(人体内的液体,津、精、血液、淋巴液等),“气”(人体内的真气),它们不但是人们籍以生存的载体,气、液、固在体内的流动运行,相互生克变化,也是人们进行新陈代谢,运动等生理活动的能量和动力的源泉。

三体式的练法和拳势,我归纳成几句口诀:半侧身沉,迈步屈蹲,前后脚距,小腿为准,前腿屈弓,后腿屈撑,前四后六,虚实分明,前臂稍曲,搨腕平伸,后手按意,护腹护心,指分掌凹,趾扣拧踵,沉肩垂肘,实腹含胸,架势高低,循势依人,意气劲力,桩中勤寻。

形意拳的套路,起势攻势均为三体式,形意拳的母拳是五行拳的劈拳,劈拳的拳势,劲力贯注于形意拳体用的全部过程,而劈拳的基本拳势乃三体式,三体式比较集中地包含和体现了形意拳的原理,习练要领和特点,所以有“形意拳方法出于三体”之说。

练三体式周身气血贯通,内固外坚,达到根深体坚的功底,所以三体式必须认真刻苦持之以恒的毕生习练,不能丝毫懈怠,轻视,须知练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练习三体式,乃至形意拳套路,不但外形求其相似,更要带着意念练,要研求其劲节和内意。

1.头:头正颈直,百会虚顶,勿前低后仰,左歪右斜。

2.表情自然,神不外溢,意不外露,外示安然,不露神色,舌抵上腭,牙齿轻叩。

3.两肩宜松,宜平,宜扣,宜沉。

4.肘:垂肘、合肘。

“肘不离肋”,但切勿紧贴,以免压迫胸腔,影响呼吸和气血畅通,适当悬肘空腋,两肘护肋。

5.前臂曲中求直,过曲不及,过直不力,后手护心,有下按之意。

6.提肛搨腰,实腹畅胸。

15种形意拳打法

15种形意拳打法

15种形意拳打法形意拳是中国武术中的一种拳法,主要以其独特的打法和注重内功的特点而著称。

下面将介绍15种形意拳打法。

第一种:跨步挤拳法。

该打法是采用跨步的方式后,用拳头挤击对方的手臂或胸口,形如挤牛步。

第二种:摆腰捆手法。

打法的关键在于摆动腰部,利用大臂勾住对方小臂,将对方捆住。

第三种:七星步法。

此打法中步履有关键,利用脚前后平行的步伐,拳头迅速地打向对方。

第四种:窝肘拳法。

该打法的特点是以肘部为重心,将拳头窝在肘下,用力突击对方。

第五种:猿臂扭勾道。

该打法主要利用肩臂的移动,以猿臂之势产生扭勾的力道,将对方制服。

第六种:模糊拳法。

这种拳法采用的是变幻莫测的打法,常常让对手无从下手。

第七种:伏虎拳法。

此打法主要以强力攻击对方下腹、上腹及胸部区域,相当凶猛。

第八种:提肘拳法。

利用上劲的力道,将肘头向上提起,将拳头猛然击向对方。

第九种:流星赶月道。

该打法主要借助身体的前倾力量,以惯性与力量的相结合,将拳头猛地砸向对方。

第十种:盾架拳法。

将手臂放于腰间,向外提起,将拳头猛烈撞击对方,以达到控制对手的效果。

第十一种:猛虎扑食法。

此拳法利用整个身体的爆炸力量,以强有力的攻击打倒对手。

第十二种:架花大放拳法。

招式中以双手一前一后架住对方,以后背部力道借助双臂的力道将对方甩掉。

第十三种:转身翻拳法。

以快速的转身和翻滚,用脚踢和拳打等手法制敌。

第十四种:连环劈拳法。

该打法主要以连续发射拳击为主,攻击力极强。

第十五种:盘龙卧虎法。

此拳法主要借助身体灵活性和力道,迅速攻击对方,以制胜为目标。

以上就是15种形意拳打法,每一种打法都各有特色,需要在实践中多多领悟,才能掌握其中的精髓。

形意拳实战——十二形

形意拳实战——十二形

形意拳实战——十二形一、龙形拳散打应用(一)上打下撩(伏地龙形)我以前手向对方点打,对方防手反击,我则后手里旋向后架格对方之手,接对方之势;前手着力对方防守之机,即向侧伏身反撩击打对方腹及小腹部,使对方失控,见机变招。

注意:此招点打为虚,伏身反打为实,在突然变招中使对方防不胜防;在前手着力,后手即接招,同时下打,快速灵活,一晃便打。

掌握好:形意拳龙形拳,前手钻变招刁,拿手反打,要极力前伸,好比“拳如炮形龙折身”,龙折身犹如蜇龙潜伏,不弯不曲,不折不伏。

(二)上挑下踹(老龙卧道)对方用拳向我贯来,我前手迎击上挑,或以点打进攻;与对方着力,我即着力内旋后架格拦对方手腕,在架拦对方的同时,后脚向前蹬踹对方膝关节以上部位;后手同时前奋探打对方头部、耳门关等部位。

蹬踹着力而下顺势而踩。

注意:前手架拦与蹬踹要协调一致,劲力奋达,英勇奋进;不管脚的蹬踹着力与否,后手的探打必须连续连击。

掌握好:形意拳之龙形拳在技法上望膝而起,望脚而落;望胸而起,望腹而落;腰际旋转,抽身调膀至关重要。

二、虎形拳散打应用(一)双拳攻鼻(虎形拳进击法)对方与我快速火拼,双手连连向我进攻,左右互搏,双方拳互打,我必须瞅准机会,双手猛然向下卸力化解,双手将其力引进使其无着力的地方。

我双手下卸力之时着力外旋上搓,同时前脚寸进,后脚跟进;同时双臂由口前内旋翻手向对方面部扑打,以虎形拳(双阳拳)向对方鼻梁攻击。

注意:对方只要与我出现互拼、互打,我即在脑子中要闪电般的反映出虎形攻击技法,并予以实施。

在攻击鼻梁时两肘夹肋,保心护面,瞄准扑鼻,以寸劲弹抖,向对方狠狠攻击。

此招为引进落空,舍己从人。

掌握好:形意拳虎形拳在散手中的扑劲运用,此招双臂合抱,中门封闭比较安全,好比是猫扑鼠之一瞬间,缩身只待一触即发,只是束身落劲,才会利用于全身的发劲,犹如猛虎扑羊,体现出快速迅猛疾毒的冲扑劲来。

三、马形拳散打应用(一)双拳攻胸(马形拳进击法)对方以双拳向我上路攻来,我即双手上钻迎击对方来势,双手起钻,双臂护胸,双手护腮,前脚跟进,同时双手内旋着力粘就顺势由上向下栽捶打击对方颌、腮、胸乳部任何部位,以着力为准;前脚奋进,后脚跟进,两肘裹劲,拥身以整劲而上,粘就转动吐栽随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始祖:岳武穆王
姬隆风
曹继武
戴龙邦
戴二旅李若能李老能
郭云深白西园刘奇兰车毅斋(贺永宏)李太和宋士荣
郭云深的传人:郭彦明;尚云祥;孙禄堂;王乡斋
刘奇兰的传人:张兆东(占魁)李存义
车毅斋的传人:乔锦堂;樊永庆;李长有;步学祥;李振邦
宋士荣的传人:宋铁林;宋虎臣
张兆东(占魁)的传人:张远斋;魏美如;韩慕侠;刘潮海;马其昌(马蹬云);姜容樵;孙祖荫;李寿山;邱树林.
樊永庆的传人:樊桂(瑞峰);石俊义;刘守元;杨永蔚;樊贵吉;高克成
注:张兆东;樊永庆是同辈。

樊永庆是樊桂(瑞峰)的父亲。

魏美如的传人:边桂林;盛金贵;盛金柱;郝壁尘;张荫桐;樊瑞峰。

韩慕侠:周恩来吴孟侠
吴孟侠:戴笠,毛仁凤。

樊瑞峰的传人:高寿慈;孟昭林;藏双傑;刘英傑;白万秀;井伟;张义廷;赵永增;韩文亭;周清尧;张忠傑;张斌;刘德荫;崔景崑;任家祺;梁海珠;祖嘉禾;祖嘉海;杨君薄;郝丽生;吕述茂;高鸿宾;王兴远;雷重山;武福全;张继龙;王文彬。

张斌的传人:董克敏;马增义;宋瑞章,刘仲英;王树芝;李洪兴;等人。

(天津市)
董克敏传于郭云鹏。

龙形八势
1劈拳起势2卧龙势一3卧龙势二4卧龙势三5燕子抄水6出马三箭7白鹤亮翅8炮拳9鼍形10攅拳(锁喉) 11转身攅掌12燕子抄水13鸡形伏虎14熊抖毛15绕步崩拳16炮拳17虎扑(马形挂虎形扑) 18蛇形19绞柱20出马三箭21白鹤亮翅22跳步炮23上步攅拳24燕子抄水25绕步崩拳26炮拳27虎扑28蛇形29绞柱30上步攅拳31燕子抄水32抬腿横拳33顺步劈34上步攅拳一35上步攅拳二36退步挂掖掌37退步攅拳38抬腿横拳39顺步劈40鼍形(定步两掌行步鼍形) 41卧龙势42并步崩拳43转身劈拳44斜行崩拳45狸猫倒上树46收势
鸡形
1劈拳起势2截手撩托掌截腿劈拳3上步连环探掌4出马三箭5金鸡抖翎6蛇形7绞柱8拧身攅拳9金鸡啄米10并步崩拳11转身劈拳12截手撩托掌截腿劈拳13上步连环探掌14出马三箭15金鸡抖翎16蛇形17绞柱18拧身攅拳19金鸡啄米20并步崩拳21转身劈拳22斜行并步崩拳23狸猫倒上树24收势
四把
1劈拳起势2截手撩托掌截腿劈拳(鸡形腿独立撩托掌.劈拳) 3上步连探环掌4伏虎舔裆5勒马势6上步单马形(右步) 7绞柱8降龙9伏龙10蹲捶11转身上捋右手掏裆12蛇形13绞柱14截手撩托掌截腿劈拳15上步连探环掌16伏虎舔裆17勒马势18上步单马形19绞柱20降龙21伏虎22蹲捶23转身上撂手右手掏裆24蛇形25绞柱26转身右钻拳27上步左攅拳29转身撂劈30抬腿横拳31落步劈拳32收势
燕形
1虚步勾手亮掌2燕子抄水(三个) 3独立穿掌反手掏腮叼手4左搂膝拗步5逍遥步二起脚6横裆步右手弸挂左手掖掌7上步攢掌8小缠扑地伏虎9上步攢拳10转身盖攢掌11横裆步上弸挂左掖掌12虚步勾手亮掌13燕子抄水(三个) 14独立穿掌反手掏腮叼手15左搂膝拗步16逍遥步二起脚17横裆步上弸挂左掖掌18上步攢掌19小缠扑地伏虎20上步攢拳21转身盖攢掌22横裆步右手弸挂左手掖掌23虚步勾手亮掌24收势
熊形
1起势2出洞3开洞门4关洞门5左搂手登山6右搂手登山7出马三箭8左右捋手虎扑9熊抖毛10背折上弸挂下掖掌11上步左攢拳12上步右攢拳13燕子抄水14上步攢拳15单绞柱横掖掌16上步弸挂横掖掌17入洞18出洞19开洞门20关洞门21左搂手登山22右搂手登山23出马三箭24左右捋手虎扑25熊抖毛26转身上弸挂下掖掌27上步左攅拳28上步右攅拳29燕子抄水30上步攅拳31单绞柱横掖掌32上步弸挂横掖掌33入洞34收势
五形连环拳
1劈拳起势2出马三箭3白鹤亮翅4炮拳5盖掌6退步拳7抬腿横拳8劈拳9冲步横拳10捋手劈(鹰捉) 11并步崩拳12转身劈拳13出马三箭14白鹤亮翅15炮拳16盖掌17退步攅拳18抬腿横拳19劈拳20冲步横拳21 捋手劈(鹰捉) 22并步崩拳23转身劈拳24斜行崩拳25狸猫倒上树26收势
行式连环拳
1熊形起势2挑打中捶3出马三箭4白鹤亮翅5炮拳6退步压肘劈拳7鹰捉一8鹰捉二9鹰捉三10鹰捉四11跳马三箭12白鹤亮翅13炮拳14定步鼍形15行步鼍形16卧龙势17并步崩拳18转身劈拳19挑打中捶20出马三箭21白鹤亮翅22炮拳23退步压肘劈拳24鹰捉一25鹰捉二26鹰捉三27鹰捉四28跳马三箭29白鹤亮翅30炮拳31定步鼍形32行步鼍形33卧龙势34并步崩拳35转身劈拳36斜行崩拳37狸猫倒上树38收势
连环八势
1劈拳起势2伏虎底捶3挑打中捶4出马三箭5白鹤亮翅6炮拳7掩肘退步劈拳8冲步横拳9蹬腿冲拳10马步侧冲拳11白鹤亮翅12跳步炮拳13上步攒拳14转身盖穿掌15背折拧身掏裆16伏虎舔裆17野马勒缰18伏虎底捶19挑打中捶20出马三箭21白鹤亮翅22炮拳23掩肘退步劈拳24冲步横拳25蹬腿冲拳26马步侧冲拳27白鹤亮翅28跳步炮拳29上步攒拳30转身盖穿掌31背折拧身掏裆32伏虎舔裆33野马勒缰34伏虎底捶35挑打中捶36斜行崩37狸猫倒上树38收势
五行相生相克
1劈拳起势2劈拳3攒拳4并步崩拳5右炮拳6冲步横拳7转身劈拳8劈拳9攒拳10并步崩拳11右炮拳12冲步横拳13转身劈拳14崩拳15崩拳16右炮拳17退步横拳18退步掖掌19退步攒拳20劈拳21攒拳22转身捋手右攒拳23劈拳24崩拳25崩拳26右炮拳27退步横拳28退步掖掌29退步攒拳30劈拳31攒拳32转身捋手右攒拳33劈拳34收势
保卫拳
1起势双冲拳2一步顶肘3独立下挂捶4盘打拉弓势5马步圈打横捶6马步架打7旋风脚8马步架打9盖掌架打10裹边横捶11虚步勾手12砸挂势13炮拳14砸挂势15
右搂手势16左搂手势17捋手弓步双撞掌18反身劈掌19乌龙盘打20左金鸡独立21右金鸡独立22马步圈打横捶23马步架打24盘打25裹边横捶26并步崩拳27转身反挂掌28劈掌29退步崩拳30收势
十二连捶
1熊形起势2老劈拳一3老劈拳二4老劈拳三5劈拳6上步攅拳7退步炮拳8蛇形9绞柱10降龙11伏虎12冲步横拳13踢打14白鹤亮翅15跳步炮16捋手转打17捋手转打18猴爬竿19迎面掌20鹰捉21顺步崩拳22白鹤亮翅23炮拳24退步鼍形25上步鼍形26攅拳锁喉27转身攅掌28燕子抄水(掏裆)29青龙出水(撩打)30熊形(活步)31老劈拳一32老劈拳二33老劈拳三34劈拳35上步攅拳36退步炮拳37蛇形38绞柱39降龙40伏虎41冲步横拳42踢打43白鹤亮翅44跳步炮45捋手转打46捋手转打47猴爬竿48迎面掌49鹰捉50顺步崩拳51白鹤亮翅52炮拳53退步鼍形54上步鼍形55攅拳锁喉56转身攅掌57燕子抄水(掏裆)58青龙出水(撩打)59熊形(活步)60收势
十二混捶
1劈拳起势2伏虎底捶3挑打中捶4乌龙抱柱5上步攅拳6燕子抄水7上步攅拳8乌龙抱柱9上步攅拳10燕子抄水11出马三箭12白鹤亮翅13炮拳14台鸟形15马形16台鸟形17马形18蛇形19绞柱20上步攅拳21鹞形回身22伏虎底捶23挑打中捶24乌龙抱柱25上步攅拳26燕子抄水27上步攅拳28乌龙抱柱29上步攅拳30燕子抄水31出马三箭32白鹤亮翅33炮拳34台鸟形35马形36台鸟形37马形38蛇形39绞柱40上步攅拳41鹞形回身42伏虎底捶43挑打中捶44斜行崩拳45狸猫倒上树46收势
杂势捶
1熊形起势2上步靠打3上步炮拳4猴形倒爬竿5打虎势6双砸挂7崩拳一8
崩拳二9白鹤亮翅10炮拳11打铁12猴形倒爬竿13打虎势14燕形15(垫步崩拳)跳马三箭16白鹤亮翅17炮拳18打铁19猴形倒爬竿20打虎势21顺水推舟22伏虎底捶23挑打中捶24绕步崩拳25蹬腿崩拳26顺步崩拳27白鹤亮翅28炮拳29打铁30猴形倒爬竿31打虎势32双砸挂33二龙抢珠34鹞形回身捋手右戳脚35右攅拳36左攅掌37右攅掌38鹞形回身39挑打中捶40收势
掩手
1起势(双风贯耳,献果,关门) 2舞花虚步勾手一3舞花虚步勾手二4转身砍掌5二龙抢珠6掌声砍掌7二龙戏珠8嫦娥奔月9弓步炮拳10转身并步崩拳11狸猫倒上树12伏虎舔13勒马势14左后插步反砸拳15马步横扫捶16马步架打17旋风脚18马步架打19败势连环捶20败势连环捶21通天炮22搂手推掌23逍遥步二起脚24马步挑打25败势连环捶26败势连环捶27左后插步反砸28贯耳听风29弹踢30乌龙探海31拦捶32贯耳听风33弹踢34乌龙探海35拦捶36贯耳听风37弹踢
38乌龙探海39拦捶40鹞形双撞掌41左鹞形42右鹞形43舞花虚步勾手44双外摆蓮腿45弓步炮拳46转身幷步崩拳47狸猫倒上树48伏虎舔裆49勒马势50 抢背51幷步双吊勾52弓步左推掌53迎风弹尘54弹尘二起脚55马步挑打中捶56旋风脚57马步挑打中捶58收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