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系统培训(1)
纯化水系统培训

纯化水系统培训山东新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机械动力部邱越海•在药品的生产﹑加工和制剂的过程中,水是使用最广泛的材料﹑原料或起始原料。
由于水的极性和氢键,使其具有独特的化学特性。
水能够溶解,吸附﹑吸收或分解很多种不同的化合物。
这些化合物本身具有危害性的污染物,能够与所生产的药物原料发生反应,从而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同时,水也是微生物污染的载体,微生物可以通过水对药品造成污染。
由此可见,在水的生产﹑储存和运输过程中水质控制(包括微生物方面和化学方面的质量)是主要考虑的问题。
与其他药品和中间体不同,水通常是根据使用需要,从一个系统中去用,而且在使用前不易于检测和按批次发放。
•所以,保证水的质量符合使用要求是十分必要的。
另外,有些微生物的检查需要培养时间,检查结果很可能会滞后于水的使用,所以在纯化水使用过程中最关键的是对工艺用水的微生物进行控制。
有些类型的微生物有可能在水处理系统的某些环节以及储藏和运输(分配)系统中繁殖。
因此,采用常规的消毒方法和适当的措施防止微生物的繁殖,将微生物的污染降到最低是至关重要的,这就要求我们在纯化水系统的安装、运行确认时必须要有怎样防止水的污染以及防止微生物的繁殖的方法和措施。
一工艺用水的要求•由于工艺用水是药品生产重要的物料之一,因此,各国GMP对工艺用水都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1﹑欧盟GMP对工艺用水的要求•欧盟GMP第三章中,“蒸馏水﹑纯化水或其他的水输送管道,应按照书面的﹑对微生物污染有控制限度的,以及控制措施的操作规程进行消毒”。
2﹑我国GMP(2010年新版)对制药用水的要求第六节制药用水•第九十四条药品生产用水应适合其用途,应至少采用饮用水作为制药用水。
各类药品生产选用的制药用水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相关要求。
•第九十五条饮用水应符合国家有关的质量标准,纯化水、注射用水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质量标准。
•第九十六条水处理设备及其输送系统的设计、安装和维护应能确保制药用水达到设定的质量标准。
纯化水系统培训docx(一)2024

纯化水系统培训docx(一)引言概述:纯化水系统是用于制备高纯度水的设备系统,广泛应用于实验室、制药、化工等领域。
本文档旨在介绍纯化水系统的培训内容,包括纯化水系统的原理、构成、操作规范以及常见问题解决方法。
正文:一、纯化水系统的原理1.1 传递介质纯净化原理1.2 逆渗透膜的工作原理1.3 离子交换树脂的作用原理1.4 纯化水系统的工作流程1.5 选择合适的纯化水系统的考虑因素二、纯化水系统的构成2.1 前处理设备2.1.1 活性炭过滤器2.1.2 精密过滤器2.1.3 洗膜装置2.2 逆渗透膜组件2.2.1 膜壳和膜元件2.2.2 管道连接和阀门设置2.3 离子交换树脂组件2.3.1 离子交换树脂柱2.3.2 回收柱2.3.3 脱色柱2.4 纯化水质量监测设备2.4.1 进水水质监测仪2.4.2 出水水质监测仪三、纯化水系统的操作规范3.1 启动和停止操作3.1.1 启动前的准备工作3.1.2 启动步骤和注意事项3.1.3 停机前的操作流程3.2 设备检查和维护3.2.1 定期检查设备状态3.2.2 更换滤芯和膜元件3.2.3 清洗和消毒操作3.3 废水处理方法3.3.1 废水回收利用3.3.2 废水处理设备介绍3.3.3 废水处理操作流程四、纯化水系统常见问题解决方法4.1 产水流量不稳定4.1.1 检查进水压力和温度4.1.2 清洗和更换滤芯4.1.3 检查逆渗透膜状态4.2 产水质量不合格4.2.1 检查离子交换树脂柱状态4.2.2 调整逆渗透膜工作参数4.2.3 清洗和消毒操作4.3 设备故障和维修4.3.1 检查电源和控制系统4.3.2 维修常见故障部件4.3.3 联系售后服务中心五、总结本文对纯化水系统进行了全面的介绍,从原理、构成、操作规范到常见问题解决方法,为用户学习和使用纯化水系统提供了重要参考。
通过培训,用户将能够正确操作和维护纯化水系统,确保系统性能和纯化水质量的稳定。
城市给水系统(1)

城市给水系统(1)
城市给水系统
城市给水系统是指由水源、水库、取水泵站、水处理厂、输配水管网、终端水厂等构成的系统,目的是为城市居民提供清洁、安全、稳定的
饮用水。
1. 水源
城市给水系统的水源通常来源于河流、湖泊、地下水等。
为确保水质
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需要对水源进行定期检测,并采用适当的治理
手段,如建设水源保护区、净水设施等。
2. 水库和取水泵站
水库是为了储存水源并控制水流,使得水源可持续提供被城市居民使用。
取水泵站则是将水源从水库中引入处理厂,为后续的净化处理提
供必要的量。
3. 水处理厂
在水处理厂内,需要采用适当的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将水源净化,去除有害物质、细菌、病毒等,同时加入必要的药剂,以达到消毒杀菌,保证饮用水质量的要求。
4. 输配水管网
输配水管网必须具有合理的布局,覆盖城市各区域,以保证每个居民
家庭能够得到稳定的供水。
管网的建设需要考虑地下管网的建设、管
材选材、管理维护等问题。
5. 终端水厂
终端水厂是指将经过水管网输配到居民家中的自来水进行二次净化和
消毒,保障水质更好。
终端水厂的建设主要考虑水质安全和净化效率。
维护城市水源和给水系统的规范化、科学化管理是提高城市居民饮用
水质量的基础。
需要强化各层级管理的责任,加强水源保护区的建设,改善水处理技术和设备,完善检测跟踪系统,加强对管网的维修和管
理以及宣传普及水质安全知识等措施,全方位守护城市居民的饮用水质。
循环水系统培训讲义

23
循泵出口液控碟阀
•蓄能器补油:为保证油缸长期工作时压力不低于工作油压, 因此串联一蓄能器,一般情况下蓄能器油压为额定值,当由 于系统少量泄漏等原因使油压下降至额定值(仍高于工作油 压值)时,行程开关动作,油泵启动,蓄能器补油至额定值 后自动停。
℃
25/33
MPa(g)
0.25
MPa/全真空
0.1
kPa(a)
6.5
kPa(a)
18.6
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
6
循泵特点
水泵特性及性能保证
1.水泵的特性曲线是连续的、平稳的, 随着流量从零到额定流 量的增加,水泵的出口扬程也逐渐减少。
• 热季二机四泵运行,单泵参数:Q=5.5m³/s;H=16m。 水泵热季工况点的最高效率大于或等于88%.
8.水泵耐海水防护措施:
防护措施为:涂层、牺牲阳极和外加电流的联合保护.
•涂层:是对泵壳内外壁喷砂除锈后,涂刷两道环氧煤沥青 底漆和两道环氧煤沥青面漆。涂层选用环氧砂浆等适于用在
9
循泵特点
海水环境中的重防腐涂料; • 牺牲阳极:是对于泵壳外壁,除采用涂层外,另安装铝合 金牺牲阳极。牺牲阳极的用量根据泵壳外壁接水面积、涂层 情况、保护年限为10年等进行计算。 • 外加电流:对于泵壳内壁及泵本体部分,考虑到运行安全, 无法安装牺牲阳极进行保护,采用外加电流保护。
•水室的设计压力能满足循环水泵关断压力所对应的水室底部 的压力及可能产生的任何水锤冲击的压力。
11
凝汽器性能
•凝汽器管材在主凝区采用 钛 管, 迎汽流的几排管子采用加厚 钛 管, 抽空气区采用加厚 钛 管。 •热井有足够大的容积,不小于5分钟的最大凝汽量。凝结水 出水口设置格栅防止涡流产生,高出热井底部5~15cm。
第章建筑给水系统(1)

第章建筑给水系统(1)
第章:建筑给水系统
一、建筑给水系统的概念和作用:
建筑给水系统是指为建筑物提供生活用水、消防用水等各种用水,并
将废水处理后排放出去的系统。
建筑给水系统的作用在于为建筑物内
的人们提供生活必需品水源,同时也是防火设施的一部分,具有重要
的安全意义。
二、建筑给水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
1.水源设备:水源设备是指为建筑物提供水源的设备,可以是地下水、自来水或水泵等。
2.输水管道:输水管道是将水源设备提供的水送到建筑物内各用水设
备的管道。
输水管道应具有一定的管道直径,并且需要有流通的空间
以便于安全修理。
3.用水设备:用水设备是指建筑物内各种设备的不同用途所用的水,
如水龙头、水箱、水表等。
4.净化处理设备:净化处理设备是指用于净化建筑物用水质量的设备,如过滤设备、软化设备等。
三、建筑给水系统的注意事项:
1.建筑给水系统的设计应当充分考虑建筑物的用水量、水压等因素,
并保证系统的合理功能。
2.建筑给水系统的施工应当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并注意管道的防腐防蚀、防泄漏等问题。
3.建筑给水系统的维护保养应当定期进行,以保证建筑物内用水质量和安全性。
四、结论
建筑给水系统对于建筑物的正常运行和人们的生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建筑给水系统的建设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设计、施工和维护保养,以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和人们的生活安全。
纯水系统培训

纯水系统培训1. 引言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纯水系统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为了提高员工对纯水系统的认识和理解,提高操作技能,确保纯水系统的稳定运行,特举办本次纯水系统培训。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纯水系统的基本原理、操作流程和维护保养等方面的知识,以帮助员工更好地掌握纯水系统的使用和维护。
2. 纯水系统的基本原理2.1 水的净化过程(1)预处理:通过石英砂、活性炭等过滤材料去除水中的悬浮物、胶体和有机物等杂质。
(2)反渗透:通过高压泵将水送入反渗透膜,去除水中的大部分离子、微生物和有机物。
(3)离子交换:通过离子交换树脂去除水中的剩余离子,进一步提高水的纯度。
(4)后处理:通过紫外线消毒、臭氧氧化等手段进一步杀灭水中的微生物,确保水质安全。
2.2 纯水系统的组成纯水系统主要由预处理系统、反渗透系统、离子交换系统、后处理系统、控制系统等组成。
各系统协同工作,共同完成水的净化过程。
3. 纯水系统的操作流程3.1 开机操作(1)检查设备是否正常,确认无异常情况后,开启电源。
(2)打开进水阀门,调节进水流量至设定值。
(3)启动预处理系统,观察设备运行是否正常。
(4)启动反渗透系统,观察设备运行是否正常。
(5)启动离子交换系统,观察设备运行是否正常。
(6)启动后处理系统,观察设备运行是否正常。
3.2 停机操作(1)关闭后处理系统。
(2)关闭离子交换系统。
(3)关闭反渗透系统。
(4)关闭预处理系统。
(5)关闭进水阀门。
(6)关闭电源。
4. 纯水系统的维护保养4.1 预处理系统的维护保养(1)定期检查石英砂、活性炭等过滤材料的使用情况,及时更换。
(2)定期清洗石英砂、活性炭等过滤材料。
(3)定期检查预处理系统的设备运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2 反渗透系统的维护保养(1)定期检查反渗透膜的使用情况,及时更换。
(2)定期清洗反渗透膜。
(3)定期检查高压泵、压力表等设备运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3 离子交换系统的维护保养(1)定期检查离子交换树脂的使用情况,及时更换。
室内给水系统(1)

室内给水系统(1)室内给水系统是指在室内建筑中为水资源的利用和分配提供便利的系统。
该系统包括供水管道、阀门、水箱、水泵等组成的设备以及室内各处的水龙头、淋浴、马桶等水设施。
一、室内给水系统的组成1. 供水管道:供水管道是室内给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高校供水管道和低处排水管道两部分组成,其功能是将自来水送到各个用水点。
2. 阀门:阀门位于管道中,用于调节和控制水流的流速和方向。
3. 水箱:水箱包括冷水箱和热水箱两种,用于存储自来水和热水,以便随时供应。
4. 水泵:水泵用于将水从水箱中提升到需要的高度和位置,以满足各种用水需求。
5. 连接件:连接件是连接管道和设备的工具,包括弯头、三通等。
二、室内给水系统的设计要求1. 安全性:室内给水系统的设计必须考虑到防止漏水、翻转和其他安全问题。
2. 稳定性:室内给水系统的设计必须考虑到保持水压稳定,水流稳定,以及防止管道爆裂等问题。
3. 经济性:室内给水系统的设计必须考虑到成本问题,通过合理位置的选择,降低设备和人工维护的成本。
4. 实用性:室内给水系统的设计必须考虑到方便使用和保养,如合理安排管道的位置和选择符合实际的水设施。
三、室内给水系统的维护保养1. 定期清洗水箱:清洗后进行消毒,并保证水源干净卫生。
2. 定期检查管路:检查管路是否漏水、翻转等,并及时解决问题。
3. 定期更换水泵:定期更换水泵的零配件,以确保其稳定工作。
4. 定期维护水器具:如及时更换损坏的家具,检查水龙头是否有漏水的情况,并进行维修或更换。
以上就是关于室内给水系统的相关内容。
室内给水系统的建设和运行都是需要专业人才进行设计与技术支持的,需要注意的是,对于维护保养工作也要进行定期的检验,以确保系统的安全、稳定和实用。
供水培训资料2024

引言概述:正文内容:一、供水系统的基本原理1. 水的来源与供应方式- 自然水源的选取与利用- 断面流量与压力的计算- 不同供水方式的优缺点比较2. 供水管网的结构与设计- 原水净化与储水设备的选型- 管网的布设与分区控制- 阀门、泵站等设备的配置与调控3. 供水系统的调压与调节- 调压设备与原理介绍- 供水压力稳定性的控制- 供水系统的流量调节技术二、供水设备的运维与保养1. 泵站设备的运行与维护- 泵站的工作原理与运行流程- 泵站设备的日常保养与检修- 故障排查与应急处理2. 储水设备的管理与维护- 储水设备的水质监测与消毒措施- 储水设备的清洗与维护周期- 储水设备的修复与更新3. 管网设备的维护与防腐- 管网设备的清洗与检查- 管网设备的防腐措施与处理方法- 管网设备的更换与扩充三、供水水质管理1. 供水水质的监测与评估- 水质监测的频率与方法选择- 水质指标的解读与评估标准- 不同水源的处理与调节措施2. 供水水质的处理与净化- 一般水质处理方法的原理与应用- 特殊污染物(如重金属、农药等)的处理技术 - 水质净化设备与工艺的选取与优化3. 供水水质改善与提升- 新技术在水质改善中的应用- 水质改善的经济与环境效益评估- 水质提升的策略与措施建议四、供水安全与应急处理1. 供水系统的安全性评估- 潜在风险的识别与评估- 供水安全保障措施的制定- 应急预案的建立与演练2. 供水系统的事故处理与故障排除- 供水事故分类与处理流程- 供水故障的排查与修复步骤- 重要设备故障的紧急替代方案3. 水源污染与突发事件的应对- 水源污染的预警与处置措施- 突发事件对供水系统的影响与处理方法 - 政府与企业的应对合作机制五、供水系统的节能与环保1. 能源消耗与节约措施- 供水设备的能耗评估与优化- 系统运行参数的调整与节约- 新技术在能源节约中的应用2. 废水处理与回收利用- 废水处理工艺与设备选择- 废水回收利用的机会与挑战- 废水处理项目的经济与环境效益评估3. 水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水资源调查与保护措施- 水资源管理与分配机制的建立- 城市供水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策略总结:供水培训资料(二)通过对供水系统的基本原理、供水设备的运维保养、供水水质管理、供水安全与应急处理以及供水系统的节能与环保等方面的专业阐述,为工作人员提供了全面的培训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