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2019-2020年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2课 红军长征川教版知识点练习第七十六篇
2019年精选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2课 红军长征川教版课后辅导练习七十六

2019年精选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2课红军长征川教版课后辅导练习七十六第1题【单选题】下列关于红军长征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第五次反“围剿”失败是红军长征的主要原因B、长征是被迫进行的,是一次大逃跑C、长征是红军进行的战略大转移D、长征以胜利而告结束【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在长征路中,展示毛泽东军事指挥才能,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的事件是( )A、血战湘江B、巧渡金沙江C、四渡赤水D、飞夺泸定桥【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遵义会议被誉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以下史实能够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北洋军阀统治被推翻B、人民军队的创建C、井冈山根据地的巩固D、长征的伟大胜利【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2015年1月15日是遵义会议召开80周年纪念日。
右图是遵义会议会址,这次会议取得的重大成就是( )A、确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B、确定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方针C、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D、决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1934年,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开始长征的主要原因是( )A、为了北上抗日B、为了把革命形势推向全国C、第五次反“围剿”失利D、为了建立新的革命根据地【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遵照中央指示,1935年11月l9日,贺龙、任弼时率领红二、六军团开始长征,出发地是( )A、慈利B、桑植C、永顺D、瑞金【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遵义会议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
下列关于遵义会议叙述不准确的是( )A、解决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B、确定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C、确定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D、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某学生在网上搜到一段歌词:“锣鼓响,秧歌起,黄河唱,长城喜。
腊子口上降神兵,百丈悬崖当云梯。
2019-2020学年度川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学习主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第12课 红军长征巩固辅导第

2019-2020学年度川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学习主题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第12课红军长征巩固辅导第九十七篇第1题【单选题】“健儿巧渡金沙江……铁索桥上显威风……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
”对此解读错误的是( )A、描绘了红军长征的壮美画卷B、赞美了毛泽东高超的指挥艺术C、再现了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的场景D、讴歌了红军将士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毛泽东感慨地说“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查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我们却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长驱二万余里,纵横11个省。
”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是红军三大主力会师于( )A、瑞金B、遵义C、会宁D、吴起镇【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红军领导人王稼祥在一次会议上说:“李德同志不适宜再领导军事了,应撤销他军事上的指挥权,让毛泽东同志参与军事指挥。
”这次会议应是( )A、中共一大B、遵义会议C、中共七大D、中共八大【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瑞金→遵义→泸定桥→懋功→吴起镇→会宁”反映的是下列哪一事件的行动路线图( )A、太平天国起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红军万里长征D、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2015年1月15日是遵义会议召开80周年纪念日。
如图是遵义会议会址,这次会议取得的重大成就是( )A、确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B、确定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方针C、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D、决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群龙得首自腾翔,路线精通走一行。
左右偏差能纠正,天空无限任飞扬。
”这首诗是朱德为纪念遵义会议而作。
“群龙得首”是指遵义会议确立了谁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 )A、博古B、陈独秀C、毛泽东D、邓小平【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学校举行“光辉的足迹”图片展。
2019-2020学年度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三学习主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第12课 红军长征川教版知识点练习

2019-2020学年度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三学习主题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第12课红军长征川教版知识点练习五十二第1题【单选题】毛泽东在《长征》中写道:“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诗中“三军过后尽开颜”的时间是( )A、1933年10月B、1935年1月C、1936年10月D、1935年10月【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作家李尔兹伯曾充满敬佩地说:“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是为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的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
”此处“行军”、“撤退”是指( )A、北伐战争B、秋收起义C、红军长征D、挺进大别山【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如下图所示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
按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B、③④②①C、④③②①D、②①③④【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2016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中央电视台推出追寻红军长征中浴血奋战红色脚印的历史纪录片《为了胜利的彼岸》,这部纪录片中会重点讲述( )①第五次反“围剿”②遵义会议③武昌起义④红军三大主力会师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红色旅游是青少年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方式之一。
小明同学暑假将外出旅游,请你为他选择一处目的地,该地曾发生过的历史事件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A、遵义B、上海C、南昌D、南京【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下列重要会议与其内容对应正确的是( )A、中共一大——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B、八七会议——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C、遵义会议——讨论夺取抗战胜利及中国所走的革命道路问题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某同学在编写《红军长征》剧本时,设计了以下几个历史场景,其中与史实相符的是( )A、第四次反“围剿”失利使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B、强渡大渡河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C、甘肃会宁会师是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D、四渡赤水河使红军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某班策划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革命传统教育,该班可以选择的实地考察路线是( )A、虎门销烟遗迹——天津义和团遗址——北京故宫B、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遵义会议遗址——革命圣地延安C、孙中山故居纪念馆——武昌起义纪念馆——圆明园遗址D、中共“一大”会址——淮海战役纪念馆——圆明园遗址【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诗词是鲜活的历史,它向我们讲述了历史的沧桑和社会的变迁。
【2020】精选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三学习主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第12课 红军长征川教版习题精选第五

教学资料范本【2020】精选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三学习主题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第12课红军长征川教版习题精选第五十五篇编辑: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精选20xx-2020年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三学习主题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第12课红军长征川教版习题精选第五十五篇第1题【单选题】下列毛泽东诗词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②“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③“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④“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A、①②③④B、③①②④C、③④①②D、①③④②【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八年级某班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编写《红军长征》剧本,他们设计了以下几个历史场景的台词,其中有误的是( )A、长征始于1928年的井冈山会师B、巧渡金沙江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C、遵义会议,我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D、红一方面军同陕北红军会师吴起镇【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1935年1月,红二,六军团在贺龙、任弼时率领下,开始长征,出发地是( )A、瑞金B、桑植C、慈利D、通道【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某中学八年级同学为准备一节“探究与实践”课收集整理了如下资料:“撤出瑞金”、“四渡赤水”、“强渡大渡河”、“翻越大雪山”,据此判断他们探究的主题是( )A、力排终难收新疆,忠心为国留史册B、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C、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D、晴天霹雳太行头,英帅朱彭筹此役【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遵义会议后,林伯渠写下了“坚持遵义无穷力,阳光坦荡已无歧”的诗句,这句诗赞颂了工农红军( )A、团结一致的精神面貌B、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C、北上抗日的坚定信念D、三大主力的胜利会师【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遵义会议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
下列关于遵义会议叙述不准确的是 ( )A、解决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B、解决了张国焘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C、确定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D、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答案】:【解析】:第7题【填空题】1934年10月,红军从______出发开始长征,1936年10月红军三大方面军在______、______胜利会师,标志着长征胜利结束。
2019-2020学年度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2课 红军长征课后辅导练习第六十二篇

【解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为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国野心狼!——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1)上述战歌是什么时候的歌曲?(2)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的目的是什么?(3)列举两个这个时期的战斗英雄。
【答案】: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是什么?依据材料三指出红军长征胜利的伟大意义。
据材料四,指出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的时间以及意义。
据材料五所知,“文化大革命”的“功”体现在什么地方?“反面教训”主要指什么?
【答案】:
【解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16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长征以它特有的魅力,不仅成为中国人民无穷的精神力量,而且超越时代和国界,成为世界上广为传扬的英雄史诗。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红军长征示意图,图1
材料二:红军长征时期的图片,图2
材料三: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毛泽东《七律?长征》
A、
B、
C、
D、
【答案】:
【解析】:
红军的三大主力于1936年10月在甘肃胜利会师,这三支部队是( )
①红一方面军②红二方面军③红四方面军④红二、六军团⑤红十二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④
【答案】:
【解析】:
遵义会议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主要理由是( )
A、结束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
──选自360百科
2019-2020学年度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2课 红军长征川教版习题精选第八十三篇

2019-2020学年度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2课红军长征川教版习题精选第八十三篇第1题【单选题】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结束的标志是( )A、中央红军和陕北红军在陕甘革命根据地会师B、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C、强渡大渡河D、飞夺泸定桥【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一位历史学家在评论1935年的一次会议时说:“这次会议的召开是史无前例的,它是中国共产党史上一个里程碑。
”这次会议是( )A、中共一大B、中共二大C、国民党一大D、遵义会议【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毛泽东著名的诗句:“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抒发了博大的胸襟和远大的抱负,这首《沁园春.雪》写于1936年的陕北。
毛泽东写这首诗的时候,中国工农红军( )A、开创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B、粉碎了国民党的三次“围剿”C、胜利完成了二万五千里长征D、开赴抗日战争前线【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转折点的一次会议是( )A、中共一大B、遵义会议C、中共七大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在长征途中,挽救危局指明方向的关键一步是中共中央( )A、召开遵义会议B、会师陕北红军C、放弃进军湘西D、四次巧渡赤水【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是考验中国红军男女战士的意志、勇气和力量的人类伟大史诗。
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不是战役,也不是胜利。
它是一曲人类求生存的凯歌,是为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的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是一场险象环生、危在旦夕的战斗。
”这段话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井冈山会师B、挺进大别山C、长征D、渡江战役【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红军长征中,战胜了许多自然条件的艰难险阻,以下属于这种情况的是( )A、强渡乌江B、四渡赤水C、巧过金沙江D、翻越大雪山【答案】:【解析】:第9题【问答题】红色旅游是指以1921年中国共产党建立以后的革命纪念地、纪念物及其所承载的革命精神为吸引物,旅游者通过参观游览,实现学习革命精神,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使身心放松的旅游活动。
精选2019-2020年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2课 红军长征复习巩固第七十九篇

精选2019-2020年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2课红军长征复习巩固第七十九篇第1题【单选题】在新中国作家魏巍的笔下,它是“地球的红飘带”;在美国作家素尔兹·伯里的笔下,它是“前所未有”的大事;在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笔下,它是惊心动魄的史诗。
它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它”是( )A、北伐战争B、长征C、抗日战争D、解放战争【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红色旅游是青少年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方式之一。
小明同学暑假期间将外出旅游,请你为他选择一处目的地,该地曾发生过的历史事件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A、上海B、南昌C、遵义D、南京【答案】:【解析】:某历史兴趣小组的成员自制了一把历史年代尺。
它展示了中国共产党80余年的奋斗历程。
请你作为合作学习的伙伴,和他一起共同完成年代尺上与标号相对应的内容( )A、①开天辟地②第五次反“围剿”失败③澳门回归B、①伟大转折②遵义会议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①开天辟地②长征开始③“十五大”召开D、①开天辟地②遵义会议③香港回归【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红军被迫开始长征的原因是( )A、要以陕北为根据地B、要锻炼红军战士的意志C、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坚决主张D、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答案】:【解析】:毛泽东诗词反映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光辉历程。
下列毛泽东诗词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狮过大江②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③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④星星之火可以燎原A、③②④①B、②④①③C、①②③④D、④②①③【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有关红军长征的意义表述不准确的是( )A、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B、锻炼和考验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C、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D、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推动了革命形势的发展【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1934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开始长征的直接原因( )A、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的错误指挥,未能粉粹敌人的第五次“围剿”,被迫进行战略转移B、抗日战争爆发,全国掀起抗日救亡运动C、为了实现红军大会师,开辟中国革命的新局面D、蒋介石调集50万军队,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围剿”【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下图为1927年到1937年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发展折线图。
川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2课_红军长征1

甘
黄
陕 肃
河
西
西
大
毛尔盖
康
渡
四
河
川
长
赤 水
遵义会议
湖 贵 南
1935.1
遵义
金 沙
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最大的 江 败仗是湘江战役。1934年11月25 日至12月1日,中央红军在博古 、李德的错误指挥下,同国民党 江 军队在湘江地区浴血奋战,损失 巨大,红军从长征开始时的 西 86000余人锐减至3万余人。 瑞金 福 建
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 机。……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 告结束。 ——毛泽东
升华历史
红军长征胜利的原因是什么呢?
毛泽东等为领导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全党全军 和军民之间的大团结,红军战士坚定的革命信念和 为实现理想不懈的奋斗精神等。
长征精神
请同学们课后收集关于长征的故事,在下节课我们将以主题故事会的形 式来了解长征精神!
C
)。
4.遵义会议后,红军化被动为主动的首次重大军事行动是(
A.强渡乌江
B.巧渡金沙江
C.四渡赤水
D.飞夺泸定桥
C
)。
5.万里长征是工农红军进行的伟大战略转移,这里“转移”指 ( )。 A.党的工作重心发生转移
C
B.中国革命的性质发生转移
D 6.八七会议和遵义会议的相同点在于(
③在危急关头挽救了党
遵义会议前 “左”倾冒险主义 领导人执行错误路线 排挤毛泽东等 使红军陷入内外交困
遵义会议后
结束了“左”倾冒险 主义错误路线 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 的领导地位 使红军转危为安
结合课本第74页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图” 探讨遵义会议后,红军长征的 路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选2019-2020年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2课红军长征川教版知识点练习第
七十六篇
第1题【单选题】
下列诗句描写抗美援朝的是( )
A、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狮过大江
B、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C、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D、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某实验中学决定暑期组织学生进行“红色旅游,重走长征路感受长征精神”,他们选择的路线应是( )
A、瑞金—金沙江—大渡河—赤水—吴起镇
B、瑞金—大渡河—金沙江—赤水—吴起镇
C、瑞金—赤水—金沙江—大渡河—吴起镇
D、瑞金—大渡河—赤水—金沙江—吴起镇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有学者评价,“长征简直是将革命划分为‘公元前’和‘公元后’的一条分界线”。
“分界线’喻指的是长征( )
A、开启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B、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
C、找到了正确的革命道路
D、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风雨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
”据此可知,在风雨如磐的长征路上.激励和指引着红军一路向前的是( )
A、中国具体国情
B、对敌人的刻骨仇恨
C、人民的根本利益
D、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标志红军长征胜利的事件是( )
A、陕西革命根据地会师
B、红军三大主力会师
C、过草地
D、遵义会议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美国作家哈里森·李尔兹伯曾敬佩地说“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是为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是一场危在旦夕的战斗”这里的“行军”是指( )
A、北伐战争
B、秋收起义
C、红军长征
D、挺进大别山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下列关于长征历史意义表述正确的是( )
A、使得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B、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C、为争取抗日战争胜利准备了条件
D、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
【答案】:
【解析】:
第8题【单选题】
红军长征途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有( )
①终年积雪的雪山②一望无际的草地③还缺少粮食给养等④敌人围追堵截⑤内部的分裂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⑤
【答案】:
【解析】:
第9题【单选题】
小华今年暑期准备参加以“重走长征路”为主题的夏令营,请你为他选择一条最适合该主题的线路( )
A、瑞金---武汉---西安---会宁
B、瑞金---遵义---西安---吴起镇
C、瑞金---遵义---吴起镇---会宁
D、上海---武汉---西安---会宁
【答案】:
【解析】:
第10题【填空题】
观察下列年代尺,按要求填入字母所代表的历史事件:有误(1)废除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______。
(2)中国共产党生死攸关的转折点:______。
(3)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______。
【答案】:
【解析】:
第11题【填空题】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经历了艰难的探索过程,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①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开始于______起义。
②1935年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会议是______。
③1953年实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重点是发展______,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基础。
④被称为“一夜崛起之城”的______是我国第一批开放的经济特区之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积累了经验。
【答案】:
【解析】:
第12题【材料分析题】
长征开始时,党和红军的领导权扔掌握在“左”倾教条主义者手中。
……党和红军中大多数人在惨痛的事实教育下,认识到再也不能照那条错路(即“左”倾教条主义错误)继续走下去。
遵义会议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召开的。
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完全独立自主地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历史性决断的会议。
这次会议解决了中国共产党面对的一个根本问题:究竟一切按“左”倾教条主义的指挥行事,还是独立自主地从中国国情出发走自己的路。
会后,党和红军立刻呈现全新的面貌,显示出强大的生机和活力,四渡赤水,直入云南,强渡金沙江和大渡河,同红四反面军会合,挥师北上,到达陕北,取得长征的胜利。
——摘编自金冲及《遵义会议党的历史上的转折点---纪念遵义会议80周年》
遵义会议是在哪一年召开?
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答案】:
【解析】:
第13题【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斗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开辟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章程》
写出中国共产党诞生的会议名称.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领导人民浴血奋战.写出与下列提示相对应的事件.
①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②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③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的标志:
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初步建立的标志是什么?写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在农村实行的土地政策.
【答案】:
【解析】:
第14题【材料分析题】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
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选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二:农村革命根据地红军歌谣: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好香,餐餐吃得精打光。
干稻草来软又黄,金丝被儿盖身上,不怕北风和大雪,暖暖和和入梦乡。
材料三:如下图所示
材料一中“开天辟地的大事”指的是哪次重要会议?
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什么?毛泽东为什么要到农村去建立革命根据地?
上图会议的核心内容是什么?意义有哪些?
红军长征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你认为长征精神的内涵是什么?
【答案】:
【解析】:
第15题【材料分析题】
据表信息,写出会议名称。
在图1中,找出表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地理位置的字母。
图2中的“这里”是指什么地点?
据文本信息,“新的历史纪元”开启的标志是什么?
通过解答上述问题,谈谈你对新民主主义革命为什么能够取得胜利的认识。
【答案】: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