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异位
妇产科名词解释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内膜异位症,又称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子宫内膜异位,也就是子宫内膜在子宫以外的位置生长。
一般来说,子宫内膜只应该生长在子宫腔内,但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身上,子宫内膜可以生长在盆腔、输卵管、卵巢、腹膜、直肠、膀胱等部位。
这样的生长会导致阴道出血、月经不规律、重度经痛、受孕困难等问题,严重影响妇女的生活质量。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据统计,全球约有5-10的育龄妇女患有该病。
而在不孕不育患者中,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率更是高达20-40。
这表明子宫内膜异位症不仅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还与不孕不育密切相关。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因目前尚不明确,但有一些可能的因素可能会增加患病的风险,如先天畸形、子宫内膜移位、月经逆流等。
遗传、免疫、内分泌等因素也可能与子宫内膜异位症有关。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包括月经不规律、阴道出血、周期性盆腔疼痛、疲劳感、排尿困难、排便疼痛等。
这些表现会给患者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困扰,甚至影响到工作和日常生活。
在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时,医生通常会结合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以及辅助检查结果来做出判断。
常用的辅助检查包括超声检查、磁共振成像(MRI)、腹腔镜检查等。
这些检查可以帮助医生确定病变的部位、大小和范围,并辅助制定治疗方案。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方法多样,一般分为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
药物治疗主要包括口服避孕药、黄体酮、排卵抑制剂等,可以通过抑制子宫内膜的生长和减轻症状。
手术治疗主要包括腹腔镜手术、子宫肌瘤剥除术、子宫切除术等,可以通过切除异位组织、重建盆腔解剖结构来缓解症状。
除了药物和手术治疗外,一些患者也会尝试中药、针灸、艾灸等中医疗法来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
这些疗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症状,但缺乏大规模、高质量的临床研究支持,不同患者的治疗效果也有差异。
在日常生活中,患有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女性需要注意保持身体健康,避免过度劳累、情绪波动、饮食不规律等不良习惯,有助于缓解症状和控制疾病发展。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症状表现有哪些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症状表现有哪些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它给许多女性带来了身体和心理上的困扰。
了解其症状表现对于早期发现、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首先,疼痛是子宫内膜异位症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这种疼痛可能在月经期间加剧,被称为痛经。
痛经的程度可能因人而异,有些人可能只是轻微的不适,而对于另一些人来说,却是难以忍受的剧痛。
疼痛可能集中在下腹部、腰骶部,甚至会放射到大腿、肛门等部位。
除了经期疼痛,在性生活时也可能会出现疼痛,这被称为性交痛。
这种疼痛通常是由于异位的子宫内膜组织在性活动中受到刺激引起的。
其次,月经异常也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一个常见表现。
月经可能会变得过多,也就是月经过多。
这是因为异位的子宫内膜也会像正常子宫内膜一样周期性出血,但这些出血无法像正常月经那样排出体外,从而导致月经量增多。
月经周期可能会变得不规律,出现月经提前或推后。
此外,还有些患者会在月经前后出现点滴出血的情况。
再者,不少患者会出现不孕的问题。
子宫内膜异位症可能会影响卵子的生成、排卵、卵子的运输以及受精卵的着床等多个环节,从而导致受孕困难。
即使成功受孕,也可能会增加流产的风险。
除了上述较为常见的症状,部分患者还可能会有肠道症状。
如果异位的子宫内膜组织侵犯到肠道,可能会出现便秘、腹泻、腹痛等症状,尤其是在经期前后更为明显。
还有些患者可能会出现泌尿系统症状,如尿频、尿急、尿痛等,这是因为异位的子宫内膜组织累及到了泌尿系统。
另外,一些患者可能会在腹部摸到肿块。
这些肿块通常在子宫的一侧或双侧,大小不一,质地可能较硬,并且在经期前后可能会增大或伴有疼痛。
需要注意的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症状表现可能因人而异,而且有些症状可能并不典型。
例如,有些患者可能只是表现为长期的慢性盆腔疼痛,而没有明显的月经异常或其他症状。
这就需要医生进行详细的问诊、体格检查以及相关的辅助检查来明确诊断。
常见的辅助检查包括超声检查、磁共振成像(MRI)、血清 CA125 测定等。
子宫内膜异位症

B
子宫内膜异位症可能导致流产
A
子宫内膜异位症可能导致不孕
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疼痛:子宫内膜 异位症可能导致
1 严重的痛经,影 响日常生活和工 作
心理压力:子宫 内膜异位症可能
3 导致焦虑、抑郁 等心理问题,影 响生活质量
不孕:子宫内膜
2 异位症可能导致 不孕,影响家庭 幸福和生育计划
治疗负担:子宫 内膜异位症需要
03
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 (ICSI):通过显微操作将单 个精子直接注入卵子胞浆内, 帮助男性不育症患者实现生育。
04
辅助孵化技术(AH):通过 在胚胎移植前进行辅助孵化, 提高胚胎着床率。
谢谢
03 辅助治疗:如物理治疗、心 理治疗等,以减轻患者的心 理压力和痛苦。
04 预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预后 与病情的严重程度、治疗方法 以及患者的配合程度有关。一 般来说,经过积极治疗,大部 分患者可以取得较好的预后。
2
子宫内膜异位 症的危害
对生育的影响
D 子宫内膜异位症可能导致胎儿发育不良
C
子宫内膜异位症可能导致早产
3
子宫内膜异位 症的预防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01
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避免熬夜
02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
03
保持良好的运动习惯,增强体质
04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焦虑和抑郁
定期体检和筛查
01
定期进行妇科检查,
及时发现子宫内膜异
位症的早期症状
02
定期进行B超检查,了
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
发展情况
03
03
诊断标准:根据临床表现、检查 结果和病理检查结果综合判断
子宫内膜异位症ppt课件

心理护理与支持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心理护理
应关注患者的情绪状态,鼓励患者表达感受,并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安慰。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医护人员应与患者建立信任和良好的沟通关系,以更好地了解患者的需求和提 供个性化的护理。
饮食与运动建议
饮食建议
应鼓励患者保持均衡的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类和蛋白质来源,并避免过度 饮酒和吸烟。
早期诊断与筛查
进一步研究如何早期诊断和筛查子宫内膜 异位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非药物治疗研究
探索更多非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方 法,如物理治疗、免疫治疗等。
疾病管理与预防
研究如何更好地管理和预防子宫内膜异位 症的复发,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医学教育与培训
医生培训
为医生提供关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最新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培训。
加强锻炼
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增强免疫力, 预防疾病发生。
03
子宫内膜异位症对生育的影响
对怀孕的影响
01
02
03
降低怀孕率
子宫内膜异位症可能导致 盆腔内环境改变,影响卵 子的受精和着床,从而降 低怀孕率。
增加不孕不育风险
子宫内膜异位症可能导致 输卵管堵塞、卵巢功能受 损等问题,增加不孕不育 的风险。
子宫内膜异位症ppt课件
CONTENTS
• 什么是子宫内膜异位症 •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与治疗 • 子宫内膜异位症对生育的影响 •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生活质量与
护理 •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科研与展望 • 相关数据与资料
01
什么是子宫内膜异位症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子宫内膜组 织在子宫腔以外的部位出现、生 长、浸润,导致反复发作的腹痛 、盆腔粘连、不孕等。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最佳治疗方法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最佳治疗方法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其症状包括月经不规律、盆腔疼痛、不孕等,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针对这一疾病,我们需要了解其最佳治疗方法,以便尽快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首先,药物治疗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常见治疗方法之一。
对于轻度症状的患者,可以通过口服避孕药或激素药物来调节月经周期,减轻疼痛和炎症。
这些药物可以抑制子宫内膜异位组织的生长,缓解症状,但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因为药物治疗可能会引起一些副作用,如恶心、头痛等。
其次,手术治疗是对于严重症状的患者来说是必要的选择。
腔镜手术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常见手术方式,通过腹腔镜可以清除异位组织,修复盆腔器官的功能,减轻疼痛,提高生育率。
但手术治疗也需要患者在术后进行良好的恢复和调理,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除了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中医治疗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中医药可以通过调理气血、活血化瘀来缓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症状,如针灸、艾灸、中药熏洗等都可以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
但需要患者坚持治疗,因为中医治疗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过程,不能期望一蹴而就。
此外,改变生活方式也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重要一环。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合理饮食,适当运动,减少压力,都可以帮助缓解症状,改善身体状况。
同时,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如化学药品,对于预防疾病的发生也是非常重要的。
综上所述,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最佳治疗方法是多种治疗方式的综合应用。
药物治疗可以缓解症状,手术治疗可以彻底清除异位组织,中医治疗可以调理气血,改变生活方式可以预防疾病的发生。
患者应该根据自身的情况,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积极配合治疗,提高治疗效果,改善生活质量。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症状及并发症有哪些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症状及并发症有哪些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它指的是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体以外的部位。
这可不是个小问题,会给女性的健康带来诸多困扰。
接下来,咱们就详细聊聊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症状以及可能引发的并发症。
先说说症状吧。
疼痛往往是子宫内膜异位症最突出的表现。
有的女性会在月经期间感到下腹疼痛,而且这种疼痛可能会逐渐加重,从隐隐作痛发展到难以忍受的剧痛。
这是因为异位的子宫内膜组织也会随着月经周期出血,但这些血液无法像正常月经那样排出体外,就会刺激周围组织,引起疼痛。
除了经期疼痛,在性生活时也可能会疼痛。
如果异位的内膜组织长在了子宫直肠陷凹等部位,性生活时的撞击和摩擦会刺激到这些病灶,从而引发疼痛。
月经异常也是常见的症状之一。
可能会出现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或者月经周期紊乱。
这是因为子宫内膜异位症会影响卵巢的功能,导致激素分泌失衡,从而影响月经的正常规律。
有些女性还会出现不孕的问题。
这是由于子宫内膜异位症可能会导致盆腔粘连,影响输卵管的蠕动和卵子的输送,同时也可能影响卵巢的排卵功能,使得受孕变得困难。
再来说说子宫内膜异位症可能带来的并发症。
其中之一是巧克力囊肿。
当异位的子宫内膜在卵巢内生长,随着月经周期反复出血,就会形成一个囊肿。
由于囊内的血液积存时间较长,颜色类似巧克力,所以被称为巧克力囊肿。
巧克力囊肿如果不断增大,可能会破裂,引发急性腹痛,甚至导致腹腔内大出血,危及生命。
子宫内膜异位症还可能引起盆腔粘连。
异位的内膜组织在盆腔内反复出血和炎症刺激,会导致盆腔内的组织粘连在一起。
这不仅会引起下腹疼痛,还可能影响肠道和膀胱的功能,导致便秘、尿频、尿急等症状。
另外,子宫内膜异位症还与一些恶性肿瘤的发生风险增加有关。
虽然子宫内膜异位症本身是一种良性疾病,但长期的炎症刺激和细胞异常增生,可能会增加卵巢癌等恶性肿瘤的发生几率。
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医生通常会结合患者的症状、妇科检查、B 超、血液检查等多种方法来综合判断。
子宫内膜异位症如何治疗方法

子宫内膜异位症如何治疗方法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辅助治疗等。
1.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治疗方法包括口服避孕药、黄体酮类药物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药物等。
这些药物可以调整激素水平,抑制子宫内膜异位症生长和恶化,减轻疼痛症状。
2.手术治疗:手术治疗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 腹腔镜下手术:通过腹腔镜技术切除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并修复有损的生殖器官结构。
- 子宫切除术:如果病情严重且无法控制,则可能需要切除子宫。
- 子宫动脉栓塞术:通过介入手术将动脉阻断,停止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的供血,达到止痛的效果。
3.辅助治疗:可以通过辅助治疗方法来缓解症状,如热敷、按摩、理疗等可以舒缓疼痛;饮食调理、运动和减轻压力等可以改善身体状态;中药、中医针灸等可以辅助治疗。
治疗方法的选择应根据个体情况、病情严重程度和治疗效果等来决定,建议咨询医生进行评估和制定治疗方案。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及处理

操作技巧
采用腹腔镜或开腹手术, 术中应确保切除范围足够 ,避免残留病灶;同时注 意保护周围组织和器官, 减少手术并发症。
辅助生殖技术在治疗中应用
辅助生殖技术种类
包括人工授精、体外受精-胚胎 移植(IVF-ET)等。这些技术 可以提高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 的生育率。
应用时机和注意事项
在应用辅助生殖技术前,需对 患者进行全面评估,确定合适 的治疗方案;同时关注患者的 心理状况,提供必要的心理支 持和辅导。在治疗过程中,应 密切监测患者的反应和胚胎的 发育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
子宫内膜异位症与心理问题
强调长期随访和管理的重要性,提供 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和健康管理建议。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长期管理
子宫内膜异位症对患者生育影响及助孕
01
措施
子宫内膜异位症对生育能力影响机制
解剖结构异常
01
异位内膜组织可导致盆腔解剖结构改变,如卵巢、输卵管粘连或阻塞,影响精子和卵子结合及受
精卵运输。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
俗称试管婴儿技术,将卵子和精子在体外结合形成受精卵,再将发育良好的胚胎移植回母 体子宫内。
孕前咨询指导内容
评估病情
详细了解患者病情、生育史及家族史,评估其对生育能力的影响 。
提供个性化助孕方案
根据患者病情和生育需求,提供合适的助孕方案。
指导生活方式调整
建议患者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规律作息、适当运动 等。
其他影像学检查方法
X线检查
对于累及骨骼的 子宫内膜异位症 ,X线检查可以显 示骨质的破坏和 增生情况。
放射性核素检查
通过放射性核素标 记的示踪剂,观察 病灶的代谢和活性 情况,为治疗方案 的选择提供参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发性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治进展发表时间:2010-08-20 发表者:周应芳 (访问人次:1415)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北京100034) 韩秀青综述周应芳审校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异位症)是妇科常见病之一,手术治疗占有重要位置,异位症术后容易复发[1]。
复发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经手术或有规则药物治疗后,症状体征已消失,评价已治愈,但经过几个月(3个月)症状、体征重又出现[2]。
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在初次治疗一段时间后复发是临床工作中一个共同点。
尽管很多临床医生采取术前术后联合应用药物治疗等手段以求获得更为理想的效果,但有关文献报道仍有6.1%-40%的临床复发病例不等[3-5]。
“复发”病例究竟是新病灶复发还是残留病灶重新生长很难区分,多数学者认为残留病灶重新生长或残余卵巢碎片的作用更为合理[3,6]。
但确切机制尚不清楚,现将近年来本病的诊断和治疗上的进展作一综述。
1 诊断1.1 高危因素在生育年龄易复发,年龄在20-30岁2年后复发率为4.6%,大于30岁为13.1%,但大于45岁保守性手术后复发率0;异位症分期,分期越高,复发率越高,Ⅰ-Ⅱ期2年后复发率为5.7%,Ⅲ-Ⅳ期为14.4%[7 ];异位病变侧别:左侧卵巢病变者,治疗后易复发,妊娠率也较低,双卵巢病变易复发[8];卵巢病变是单发还是多发,与复发关系很大;后穹隆有痛性结节术后应用枸橼酸氯米芬促排卵治疗2个疗程以上,可促使复发;术后r-AFS评分代表手术的彻底性,不彻底手术必然留下更多的活性病灶和更多的致病因子,使机体不易将多余的病灶清除,因而更易复发,手术是否彻底,是异位症是否术后复发的关键因素之一[9];有报道腹膜的异位症在黄体期手术治疗较卵泡期手术复发率高[10]。
<!--[if !supportLists]-->1.2 <!--[endif]--> 临床表现1.2.1 发病潜伏期将临床症状、体征出现的时间据前次手术时间间隔作为发病潜伏期[11]。
1.2.2特征性临床表现内异症的复发症状可在各种治疗方式多年后发生,最短3个月。
子宫内膜异位症有各种症状,包括:痛经、盆腔疼痛、性交痛、排便疼痛。
其他表现:与月经相关的周期性胸痛、咳血、血气胸;周期性耻骨联合上疼痛、尿贫、尿急、尿痛、急性尿失禁;周期性痉挛性腹痛、腹泻、便秘、肠出血;脐部及手术瘢痕疼痛等。
内异症的复发意味着这些症状的再现。
1.2.3 体征阴道壁后穹隆或宫颈可见紫兰色结节,子宫后位,固定,常有压痛,附件增厚,或呈囊性物,张力高,活动差,压痛;盆腔深部组织或宫底韧带处可及散在结节,触痛,其他异位灶的体征:周期性血气胸,脐周结节,手术瘢痕处周期性触痛,结节。
上述部位的结节几包快,在月经中期及月经期大小有明显变化。
凡疑为异位症,一定要做三合诊检查。
1.3 辅助检查复发子宫内膜异位症20%-40%患者的症状体征与初诊诊断相一致[12],诊断的第一步是进行病史和体格检查。
但具文献报道,还有27.5%的复发异位症是无症状的,是通过临床随诊和超声发现的[13]。
当合并腺肌症时,也可只表现周期痛,因此不能仅仅依据临床表现诊断复发异位症。
近年来随着辅助诊断方法水平的提高,明显提高了其诊断的准确率和减少了漏诊率。
1.3.1 超声波检查超声为诊断复发异位症常见的检查手段,并可发现盆腔检查未能扪及的包块。
复发异位症典型的声像学特征为,①附件囊性包块边界模糊,不规则增厚,粗糙,囊壁较厚,囊液稠厚,回声欠均匀,具有密集点状回声,或呈囊实性内液稠者。
有陈旧性血块浓缩机化时,可出现较密集粗光点。
彩超示包块内无血流。
②肿块位于子宫后侧,可见肿块与子宫有不同程度的重叠。
超声发现“接吻卵巢”,大多数是重度的标志[14]。
③动态观察如囊肿破裂,见囊肿缩小,后陷凹有积液。
④囊肿大小月经前后比较可发生变化。
⑤其他盆腔异常的声像学变化。
具有上述声像特征,可诊断异位症复发。
经阴道超声优于经腹超声,经阴道超声具有颦率高,分辨率强,对细微病变显示率高。
近年有许多报道经阴道B超可明显提高复发异位症的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Brazert J等[15]报道阴道B超诊断卵巢内异症的敏感性为90%,特异性为68%,阳性预测率为75%,阴性预测率86%。
超声适用于无粘连和不是深部侵入的诊断。
直肠阴道隔异位症(RVSE)及浸润消化道异位症,经腹部及阴道超声检查的诊断价值很小。
Delpy R[16-18]报道肛门直肠内窥镜超声检查(endoscopic ultrasonogr aphy examination EUS)对诊断直肠阴道隔内异症(RVSE)达88%,侵入消化道异位症敏感性和特异性达100%。
EUS对RVSE是非常有效的方法,对侵入消化道异位症是最好的诊断技术。
腹腔镜术后早期B超因在卵巢康复期大约10%病例可见暂时卵巢囊肿,故B超诊断腹腔镜术后早期复发后至少3-6个月在予治疗[19]。
1.3.2 磁共振(MRI) 复发异位症往往存在粘连, MRI可了解盆腔粘连情况,对于发现小的病变或非典型部位病变以及侵入深部的异位症诊断(有时腹腔镜下看不见的)有帮助[17]。
可显示病变的确切位置,了解病变的范围,起源,和侵犯的结构,多数学者认为以1cm为标准。
脂肪抑制(fat-suppressed MR imagin)和脂肪饱和(Fat-saturated images)可检查直径小于5mm深部异位症侵入结节[20,21]。
近年来保守治疗复发异位症的病例明显增多,MRI胶冻(M RI jelly)对深部侵入异位症(deeply infiltrating endometriosis, DIE)病灶诊断准确率很高,敏感性达94,1%,特异性达100%[22]。
为一些要求保守治疗的病例提供了一种非创伤性检查方法,但检查费用较昂贵,需时较长,不宜作为常规检查方法。
1.3.3 CT及其他影像学检查如果B超不明确或超出超声范围的,尤其Ⅲ-Ⅳ期异位症与卵巢癌不能区分时。
或一些特殊部位,如胸腔或其他罕见部位异位症,CT可作为常规诊断的补充[12]。
复发异位症最常见症状之一,可能是输卵管阻塞的因素,可行X-ray双造影检查明确;若怀疑异位症病灶累及肠道或膀胱,还可行钡餐造影,直肠镜,静脉造影或膀胱镜检查,以确定病变复发以及累及的范围,并可与肠道肿瘤鉴别。
1.3.4 腹腔镜检查 (属于一种创伤性诊断方法) 腹腔镜是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金标准”[23,24]。
对有持续性疼痛症状的病人,第二次腹腔镜检查也是完全可靠的诊断技术[25,26]。
腹腔镜对检查一些微小结构及轻型无症状者也是唯一可靠的方法。
在镜下直接看到典型异位症复发病灶及卵巢内膜样囊肿,即可诊断。
同时直视下还可进行分期以及取活组织检查估计侵入深度,制定治疗策略及进行治疗。
周应芳[27]等综述了某些不典型或不明显的异位症病灶及盆腔粘连,现应用热-色试验,使含铁血黄素加热变成棕黑色,不仅能及时快速诊断此病,而且能起到消除病灶分离粘连的治疗作用。
此外,荧光诊断及阴道水腹腔镜技术已悄然生起。
1.3.5 血清CA125测定 CA125是公认的辅助诊断异位症的非创伤性检查,CA125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是相关的。
,然而监测CA125水平在判断EMT的临床分期,疾病转归及评估治疗效果方面较诊断EMT更有价值。
在预测复发方面的价值是有争议的,并限制在Ⅲ-Ⅳ期异位症[28, 29]。
复发异位症CA125的敏感性较差,仅仅是14.8%,用血清CA125诊断复发异位症是不够的,应结合B超、CT、MRI等手段以增加诊断可靠性,但若查CA125大于35IU/ml,患者经腹腔镜探查均为异位症复发[30]。
而且若异位症病人术前CA125大于65 IU/ml,意味着存在严重粘连[31]。
对已诊断的异位症患者定期测定血清CA125,可用于不能或不愿意再次行腹腔镜手术的病例,或已行骶前神经切除和不伴盆腔疼痛的复发患者,亦可用于疗效观察或定期随访。
但应注意CA125升高与月经周期有关,月经周期第1-3天升高最明显,故应避开月经期及经后立即抽血检查。
1.3.6 其他血清及腹腔液标记物文献报道,对诊断异位症可能有意义的指标还有血清CA 19-9,血清催乳素(PRL),抗子宫内膜抗体,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抗碳酸酐酶抗体,抗磷脂抗体,血白介素(IL-6),可溶性细胞黏附分子1(SICAM-1)等,血清CA 125联合抗子宫内膜抗体测定可提高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PRL对诊断Ⅰ-Ⅱ期异位症敏感性显著高于CA125,血清PRL测定可作为异位症不孕患者早期筛查的指标之一[32]。
研究表明在原发和复发异位症ER和PR水平不同,表明两个阶段不同的激素调节[33]。
但这些诊断价值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证实。
1.4 典型复发异位症的诊断可按李华军[34,35]等诊断标准进行诊断。
即①术后症状缓解3个月后病变复发并加重;②术后盆腔阳性体征消失后又复出现或加重至术前水平;③术后超声检查发现新的异位症病灶;④血清CA125下降后又复升高,且除外其他疾病。
符合上述②③④3项标准之一且伴或不伴有①项标准者诊断为复发。
2 复发异位症治疗复发异位症常发生在生育年龄妇女,且无针对病因治疗,故常常发生疾病的复发和进展,而需要采取不同的或重复治疗,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治疗的目的:通过清除或缩减种植病灶而减轻症状;限制疾病的进展或延缓复发;如希望妊娠时恢复生育能力。
药物治疗有高剂量雌孕激素、丹那唑等传统方法,近年来内美通、米非司酮、GnRH-a等逐渐应用于临床,各有其优缺点;手术治疗有保守性手术、神经切断术、半根治术及根治术。
但治疗要根据患者年龄,此次症状的严重程度,即总主观症状评分[36],病变的范围,对生育有无要求和初次治疗情况而定。
最好的办法是按照个体化原则进行治疗。
2.1 药物治疗复发异位症常见的症状是疼痛,痛经是评价异位症最常见的终点指标。
复发异位症仅靠手术难以治愈,再次术后又易复发,故术后复发药物治疗仍占据重要作用。
单纯药物治疗可减轻疼痛,对病情较轻或者可用药物控制,且无生育要求有疼痛的复发异位症,可暂不手术治疗,但对已受累的组织无治疗作用;术前用药抑制卵巢,可减少炎症反应和盆腔血管分布并软化粘连,提高手书的安全性和成功率;术后用药抑制卵巢,以预防异位内膜细胞的播种,粘连的形成和复发。
目前药物治疗绝大多数用于术后长期辅助治疗和处理复发[37]。
2.1.1 假孕疗法① 雌激素和孕激素合剂的口服避孕药,于月经第二天开始服2片,连服两周后增加至每日3片,因副反应较大,现已少用。
现提倡小剂量周期性治疗,周期性口服短效避孕药,副作用较轻,而不影响月经,但能治疗痛经。
有文献报道,周期性治疗无效时,可每天1片,改为长期连续服药可至2年,仍能取得满意疗效[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