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小学垃圾分类管理制度

合集下载

小学垃圾管理制度范文

小学垃圾管理制度范文

一、总则为加强我校垃圾管理,提高学生环保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保障校园环境整洁,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1. 成立校园垃圾管理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分管副校长、德育主任、班主任、卫生员等担任成员。

2. 各班级设立垃圾分类督导员,负责本班垃圾分类工作的实施和监督。

三、管理制度1. 垃圾分类(1)校园内设置分类垃圾桶,分别用于投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

(2)学生需按照垃圾分类标准,将垃圾投放到对应的垃圾桶内。

(3)垃圾分类督导员负责监督垃圾分类投放情况,对不符合标准的投放行为进行纠正。

2. 垃圾减量(1)提倡节约,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鼓励学生自带水杯、餐具等。

(2)鼓励学生参与校园绿化活动,减少校园垃圾产生。

(3)开展垃圾分类知识宣传,提高学生环保意识。

3. 垃圾清理(1)校园内垃圾清理工作由卫生员负责,每日定时清理。

(2)班级内垃圾清理工作由班主任负责,每日放学后由学生自行清理。

(3)垃圾清理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造成伤害。

4. 垃圾处理(1)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分别送往指定的处理场所。

(2)学校与环保企业合作,将可回收物进行资源化利用。

(3)对有害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

四、奖惩措施1. 对在垃圾分类、垃圾减量、垃圾清理等方面表现突出的班级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垃圾分类规定、造成环境污染的行为,给予批评教育,并责令改正。

3. 对造成严重后果的,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五、宣传教育1. 定期开展垃圾分类知识讲座、宣传活动,提高师生环保意识。

2. 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等渠道,普及垃圾分类知识。

3. 邀请环保专家、志愿者等来校开展环保实践活动。

六、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校园垃圾管理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2. 本制度如有未尽事宜,由校园垃圾管理领导小组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补充。

3. 本制度可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进行调整。

通过实施本制度,我们相信,我校的校园环境将更加整洁,学生的环保意识将得到进一步提高,为建设美丽校园、实现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学校垃圾分类回收管理制度

学校垃圾分类回收管理制度

一、目的与意义为了提高全校师生的环保意识,培养良好的环保习惯,减少环境污染,推动学校绿色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领导1. 成立学校垃圾分类回收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分管副校长、德育主任、后勤主任担任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2. 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实施、监督垃圾分类回收工作,确保制度落实到位。

三、管理制度1. 分类标准(1)可回收物: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等可回收利用的废弃物。

(2)有害垃圾:包括废电池、废荧光灯管、过期药品、废油漆等对人体健康或自然环境造成直接或潜在危害的废弃物。

(3)厨余垃圾:包括食物残渣、瓜皮果壳、茶叶渣等易腐烂的生物质废弃物。

(4)其他垃圾:除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以外的其他废弃物。

2. 分类投放(1)学校设置不同颜色、标识明显的分类垃圾桶,方便师生投放。

(2)师生需按照分类标准,将垃圾投入对应的垃圾桶。

3. 垃圾处理(1)可回收物:由学校后勤部门负责收集、整理,定期送往回收站进行资源化利用。

(2)有害垃圾:由学校后勤部门负责收集,定期送往专业机构进行处理。

(3)厨余垃圾:由学校后勤部门负责收集,送往生物处理厂进行资源化利用。

(4)其他垃圾:由学校后勤部门负责收集,送往垃圾填埋场进行无害化处理。

4. 宣传教育(1)学校通过班会、国旗下讲话、校园广播等形式,加强对师生的垃圾分类回收宣传教育。

(2)定期开展垃圾分类回收知识竞赛、主题班会等活动,提高师生环保意识。

四、监督与考核1. 学校后勤部门负责对垃圾分类回收工作进行日常监督,定期检查各班级、办公室的垃圾分类投放情况。

2. 学校将对垃圾分类回收工作纳入年度考核,对表现突出的班级、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3. 对违反垃圾分类回收规定的班级、个人,将进行批评教育,并要求改正。

五、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学校后勤部门负责解释。

通过实施本制度,我校将努力打造一个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校园环境,为全校师生营造一个美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2024年校园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制度

2024年校园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制度

校园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确保我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稳步推进,培养全校师生的环境保护意识,积极主动参与垃圾分类处理活动,养成良好习惯,根据《***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指引》、《****市生活垃圾分类指南》及《***市教育系统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工作方案》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正确开展垃圾分类,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校所有师生员工,以及进入学校范围内的各类人员。

第三条垃圾分类工作遵循“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确保垃圾分类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有效性。

第二章垃圾分类标准第四条根据广西地方标准《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设施配置及作业规范(DB45T 1896-2021 )》,我校垃圾分类标准如下:1.可回收物:包括废纸、废塑料、废金属、废玻璃等;2.有害垃圾:包括废电池、废灯管、废药品、废油漆桶等;3.厨余垃圾:自包括剩菜剩饭、果皮果核、花卉绿植等;4.其他垃圾:包括砖瓦陶瓷、烟蒂、卫生纸等。

第三章垃圾分类管理第四条我校设立垃圾分类管理小组,负责全校垃圾分类工作的组织、监督和实施。

组长:***(校长)副组长:*** ****成员:***、****、****、*********负责学校垃圾分类工作的总体的部署、协调等工作,****负责协调垃圾分类投放设施、垃圾清运、设施设备维护维修等工作的总体协调。

****负责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开展、及监督等工作的统筹安排。

****负责党员垃圾分类相关工作;****负责厨余垃圾的投放监督、清运的相关工作;****负责组织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实践活动、教育活动等具体工作;****负责垃圾分类容器布置,清运记录、分类材料上报等工作。

第六条各班级、办公室、实验室等指定专人负责垃圾分类工作,确保垃圾分类准确无误。

第七条学校定期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师生员工的垃圾分类意识和技能。

每个季度至少开展一次“五个一”志愿者服务活动。

由学生发展中心组织学生志愿者开展宣传服务活动,由党支部组织党员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或者其他实践活动。

小学学校垃分类及管理制度

小学学校垃分类及管理制度

一、前言为了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垃圾分类的方针政策,提高我校师生的环保意识,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构建绿色校园,我校特制定以下垃圾分类及管理制度。

二、组织领导1. 成立学校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德育副校长、后勤主任、各班主任为成员。

2. 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实施和监督垃圾分类及管理制度,确保垃圾分类工作顺利进行。

三、垃圾分类及管理制度1. 分类标准(1)可回收物:废纸、塑料瓶、玻璃瓶、金属罐、布料等。

(2)有害垃圾:废电池、废日光灯管、过期药品、废油漆等。

(3)湿垃圾(厨余垃圾):剩菜剩饭、骨头、菜根菜叶、瓜果皮等。

(4)干垃圾(其他垃圾):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尘土等。

2. 垃圾投放要求(1)各班级、办公室应设立垃圾分类桶,并张贴垃圾分类标识。

(2)师生应按照垃圾分类标准,将垃圾投放到对应的垃圾桶内。

(3)垃圾分类桶应保持整洁,避免异味和污染。

3. 垃圾处理(1)可回收物:学校定期与回收公司联系,将可回收物统一回收处理。

(2)有害垃圾:学校设有有害垃圾桶,由专业人员进行回收处理。

(3)湿垃圾:学校食堂将剩菜剩饭等湿垃圾进行堆肥处理,用于校园绿化。

(4)干垃圾:学校将干垃圾与社区合作,统一运至垃圾处理场进行无害化处理。

四、宣传教育1. 学校定期开展垃圾分类知识讲座,提高师生环保意识。

2. 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班会等渠道,宣传垃圾分类知识。

3. 鼓励学生参与垃圾分类实践活动,如环保手抄报、垃圾分类知识竞赛等。

五、监督检查1. 学校设立垃圾分类监督员,负责监督检查垃圾分类及管理制度执行情况。

2. 对违反垃圾分类规定的师生,进行批评教育,并视情节给予相应处罚。

六、总结通过实施垃圾分类及管理制度,我校旨在培养师生环保意识,提高垃圾分类处理能力,共同营造绿色、整洁、美好的校园环境。

让我们携手共进,为建设美丽家园贡献力量。

小学学校垃圾管理制度

小学学校垃圾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加强学校环境卫生管理,提高师生的环保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确保校园环境的整洁、美观和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1. 学校成立环境卫生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实施和监督学校垃圾管理制度。

2. 环境卫生管理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具体执行和监督学校垃圾管理工作。

三、管理制度1. 垃圾分类(1)学校实行垃圾分类投放,分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厨余垃圾)和干垃圾(其他垃圾)四大类。

(2)各班级设置分类垃圾桶,明确标识,方便师生识别和投放。

2. 垃圾收集(1)每天上午和下午放学后,由各班卫生委员组织同学进行垃圾收集,确保教室、走廊等区域无垃圾堆积。

(2)各班收集的垃圾应按照分类要求,分别投放到指定的分类垃圾桶内。

3. 垃圾处理(1)学校定期将可回收物送至回收站,实现资源再利用。

(2)有害垃圾按照相关规定,送至指定地点进行无害化处理。

(3)湿垃圾和干垃圾送至垃圾处理厂,进行分类处理。

4. 垃圾桶管理(1)学校定期对垃圾桶进行检查、清洗和消毒,确保垃圾桶的清洁卫生。

(2)各班负责维护本班垃圾桶的整洁,如有损坏,及时向环境卫生管理办公室报告。

5. 垃圾宣传(1)学校定期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师生的环保意识。

(2)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班会等形式,普及垃圾分类知识,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6. 奖惩制度(1)对在垃圾分类工作中表现突出的班级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2)对违反垃圾分类规定的行为,给予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进行处罚。

四、实施与监督1. 环境卫生管理领导小组负责监督本制度的实施,定期对学校垃圾管理工作进行检查。

2. 各班级负责人要加强对本班垃圾分类工作的管理,确保垃圾分类制度落到实处。

3. 师生要自觉遵守垃圾分类制度,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五、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本制度由学校环境卫生管理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3. 如有未尽事宜,由学校环境卫生管理领导小组另行规定。

小学校园废弃物管理制度

小学校园废弃物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我校校园废弃物的管理,提高校园环境卫生,保障师生健康,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校全体师生员工,以及校园内所有废弃物产生单位。

三、废弃物分类1. 垃圾分类:将废弃物分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四类。

2. 有害垃圾:废电池、废荧光灯管、废药品及其包装物、废油漆和溶剂、废矿物油及其包装物、废杀虫剂和消毒剂及其包装物、废胶片及废相纸等。

3. 可回收物:废纸、废塑料、废金属、废玻璃、废织物等。

4. 厨余垃圾:食堂剩菜剩饭、废弃食品、过期食品、瓜皮果核等。

5. 其他垃圾:除上述几类以外的其他废弃物。

四、废弃物管理职责1. 学校行政办公室负责制定校园废弃物管理制度,并监督实施。

2. 教务处负责组织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师生垃圾分类意识。

3. 总务处负责校园废弃物收集、清运和处理工作。

4. 各班级负责本班区域的垃圾分类、收集和监督工作。

5. 师生员工共同参与,共同维护校园环境卫生。

五、废弃物管理措施1. 加强垃圾分类宣传教育:通过班会、宣传栏、校园广播等形式,提高师生垃圾分类意识。

2. 设置分类垃圾桶:在校园内设置不同类别的垃圾桶,方便师生分类投放。

3. 定期检查:总务处定期检查垃圾分类情况,对不规范投放的废弃物进行纠正。

4. 收集与清运:总务处安排专人负责废弃物的收集与清运,确保废弃物及时清理。

5. 处理与利用:将可回收物进行资源化利用,有害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

六、奖惩措施1. 对积极参与垃圾分类、表现突出的班级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垃圾分类规定的班级和个人进行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给予相应处罚。

七、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学校行政办公室负责解释。

3. 本制度如与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相冲突,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小学生垃圾日常管理制度

小学生垃圾日常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培养小学生良好的环保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校园环境卫生水平,保障师生身体健康,特制定本制度。

二、制度目标1. 提高小学生对垃圾分类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2. 培养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垃圾分类习惯。

3. 保持校园环境卫生,营造整洁、舒适的校园环境。

三、管理职责1. 学校卫生部门负责制定和实施垃圾分类管理制度,对全校垃圾分类工作进行监督管理。

2. 各班班主任负责对本班学生进行垃圾分类教育和指导,确保学生了解垃圾分类知识。

3. 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垃圾分类,自觉遵守本制度。

四、垃圾分类标准1. 可回收物: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布料等可回收物品。

2. 有害垃圾:废电池、废荧光灯管、过期药品、废油漆等对人体健康或自然环境造成直接或潜在危害的废弃物。

3. 湿垃圾:厨余垃圾、瓜皮果核、茶叶渣等易腐烂的生物质废弃物。

4. 干垃圾:除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以外的其他废弃物。

五、日常管理措施1. 垃圾分类宣传:学校通过班会、宣传栏、校园广播等形式,普及垃圾分类知识,提高学生环保意识。

2. 垃圾分类教育:各班班主任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垃圾分类教育,让学生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和方法。

3. 垃圾分类设施:学校在教室、食堂、宿舍等场所设置垃圾分类桶,并标明分类标准。

4. 垃圾分类监督:学校卫生部门定期对全校垃圾分类工作进行监督,对违反规定的行为进行通报批评。

5. 垃圾分类奖励:学校设立垃圾分类奖励机制,对表现优秀的班级和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

六、违反制度处罚1. 学生违反垃圾分类制度,未按要求分类投放垃圾,一经发现,给予警告并责令改正。

2. 学生在垃圾分类过程中造成环境污染,给予记过处分,并赔偿损失。

3. 教师未履行垃圾分类教育职责,给予警告或通报批评。

七、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学校卫生部门负责解释。

2. 本制度如有未尽事宜,由学校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补充和修订。

通过本制度的实施,我们希望全体小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垃圾分类习惯,共同为建设美丽校园、绿色家园贡献力量。

小学垃圾管理制度

小学垃圾管理制度

一、前言为了加强学校环境卫生管理,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确保校园环境的整洁,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1. 成立学校垃圾管理制度领导小组,负责全校垃圾管理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2. 设立班级垃圾管理小组,由班主任负责,协助学校垃圾管理制度领导小组开展工作。

三、垃圾分类及处理1. 垃圾分类:学校垃圾分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四类。

(1)可回收物: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等。

(2)有害垃圾:废电池、废荧光灯管、废药品及其包装物等。

(3)厨余垃圾:食物残渣、剩菜剩饭、瓜皮果核等。

(4)其他垃圾:除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以外的垃圾。

2. 垃圾处理:学校内设置垃圾分类投放点,明确标识各类垃圾投放区域。

学生需按照垃圾分类要求,将垃圾投入对应的投放点。

(1)可回收物:由学校定期收集,交由专业回收机构处理。

(2)有害垃圾:由学校定期收集,交由专业机构处理。

(3)厨余垃圾:由学校定期收集,交由专业机构处理。

(4)其他垃圾:由学校定期收集,交由环卫部门处理。

四、宣传教育1. 学校定期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2. 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班会等形式,普及垃圾分类知识。

3. 邀请环保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深入了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五、班级管理1. 班级设立垃圾分类监督员,负责监督班级垃圾分类工作。

2. 班级垃圾管理小组定期检查班级垃圾分类情况,对不按要求分类的,及时纠正。

3. 班级定期开展垃圾分类知识竞赛,提高学生的垃圾分类能力。

六、奖惩措施1. 对在垃圾分类工作中表现突出的班级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垃圾分类规定的班级和个人,进行批评教育,并要求改正。

3. 对屡教不改的,给予相应处罚。

七、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学校垃圾管理制度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3. 学校各部门、班级应认真贯彻执行本制度,共同维护校园环境整洁。

八、具体实施措施1. 加强垃圾分类知识教育:学校应定期组织学生参加垃圾分类知识讲座、观看垃圾分类宣传片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垃圾分类意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杭州市XX小学垃圾分类管理制度
为了保持校园的清洁、卫生,培养师生的环保意识,提高大家的环保能力,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垃圾分类管理制度,使垃圾分类处理长期化、规范化、制度化,希望全校师生遵照执行,自觉养成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理的好习惯。

一、学校垃圾的分类:
学校垃圾分为四大类:可回收物、厨房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

1.可回收物: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五大类。

(注:牛奶纸盒、塑料瓶等必须要液体清理完)
2.厨房垃圾:包括剩菜剩饭、骨头、油脂等食品类废物。

(注:我校一般在食堂)
3.有害垃圾:包括废电池、废日光灯管、电子垃圾、过期药品等。

4.其他垃圾:包括除上述几类垃圾之外的砖瓦陶瓷、渣土、清扫后的灰土、卫生间废纸、纸巾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

(注:一般的塑料袋、果皮、污染过的纸制品等都按其他垃圾处理)
二、垃圾分类处理的办法:
1.垃圾桶摆放。

每个教室、办公室摆放分类垃圾桶一个(可回收物和其他物品垃圾)。

学校每栋楼的一楼各摆放可回收物垃圾桶和其他物品垃圾桶各一个。

学校总的设立可回收物桶、有害垃圾桶和其他垃圾桶各一个。

(传达室北侧)
2.垃圾的投放。

师生在学习、工作中产生的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按分类要求直接投放在室内的垃圾桶内(套垃圾袋)。

有害垃圾必须直接投放到学校专用垃圾桶内,不得与其他垃圾混合。

3.垃圾的处理。

(1)各班的其他垃圾由值日生投放到每栋楼一楼的分类桶中,垃圾不过夜。

(2)各班的可回收物分两种情况,一种是体积较小的零碎物品直接投入班级的可回收物垃圾桶,装满了再投放到每栋楼一楼的分类桶中,可以过夜。

另一种是比较大或比较重的报纸、书本等,交保洁工处理或直接投放到学校可回收物的临时存放点。

各办公室也同样操作。

可回收物由总务处联系废品回收公司统一回收。

(3)有害垃圾由专人负责集中投放到传达室北侧或垃圾房的相应垃圾桶内,由总务处联系环保部门回收处理。

(4)厨房垃圾的回收和处理,主要是剩菜剩饭和废弃油脂。

一是由生化机
处理,二是由签订协议的单位或个人收集处理。

4.垃圾临时存放点:
(1)其他垃圾、厨房垃圾、有害垃圾:校园东北角侧垃圾房
(2)可回收物:扬帆楼架空层东南侧小仓库
三、垃圾分类处理措施:
1.学校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垃圾分类工作方案,统一部署相关工作、负责组织开展宣传动员、保证推广及分类工作所需经费。

2.教导处负责对教师的宣传工作、检查各部门工作完成推进情况。

负责教师垃圾分类收集工作的知晓率、参与率。

3.大队部负责对学生的宣传教育,保证学生垃圾分类收集工作的知晓率、参与率。

并组织学生志愿者等对师生投放垃圾的分类情况进行督促。

除进行垃圾分类宣传外,重点将宣传倡导绿色健康和勤俭节约的生活方式,减少垃圾产生。

4.总务处负责设置垃圾分类箱,督促垃圾回收部门进行垃圾的分类收集、分类清运工作。

负责信息报送、阶段工作总结等。

杭州市闻涛小学
2016年9月1日
附件:杭州市垃圾分类知识
一、垃圾大类
标志
具体四类生活垃圾的大标志如下:
每类生活垃圾下设典型组分的小标志,具体标志如下:(一)可回收物
(二)有害垃圾
(三)厨房垃圾(四)其它垃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