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课 俄国十月革命(苏维埃政府实施的措施)测试题 新人教版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课 俄国十月革命(苏维埃政府实施的措施)测试题 新人教版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课 俄国十月革命(苏维埃政府实施的措施)测试题 新人教版

苏维埃政府实施的措施

建立新型的无产阶级政权;将银行、铁路、和大工业企业收归国有;颁布《土地法令》,没收地主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同德国、奥匈帝国议和,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1918年3月,苏维埃俄国首都从彼得格勒迁到莫斯科。

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

易错微析

例题1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最能反映当时人民迫切愿望的是()

A.将银行、铁路和大工业收归国有

B.颁布《土地法令》,没收地主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

C.建立新型的无产阶级政权

D.同德、奥议和,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答案:D

解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因此俄国人民当时最迫切的愿望就是退出战争。故选D。

例题2苏维埃政权建立后,由于国内外反革命势力的联合反扑,苏俄政府被迫实行()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斯大林模式

D.罗斯福新政

答案:A

解析:苏维埃政权建立后,为了应对国内外反革命势力的反扑,苏俄政府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答案A。

1.苏维埃政府没收地主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是通过()

A.《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

B.《土地法令》

C.《土地法大纲》

D.《宅地法》

2.苏维埃政府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A.颁布《土地法令》

B.建立新型的资产阶级政权

C.同德国、奥匈帝国议和,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D.将银行、铁路和大工业企业收归国有

3.十月革命胜利后,一批工人、农民和士兵代表走上了各级苏维埃政权的领导岗位,代表人民行使权力或监督权力的实施。苏维埃政权颁布了工人监督条例,由工人对生产和分配进行监督等。上述材料反映出十月革命()

A.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

B.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平等的思想

C.废除了封建农奴制

D.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4.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政权为抗击国内外敌人实行过一系列非常措施,被称为()

A.临时政策

B.特殊政策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新经济政策

1.B 解析:通过《土地法令》的颁布,没收地主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故答案选B

2.B 解析:俄国十月革命,建立苏维埃政权,是社会主义性质,不会建立资产阶级政权,答案B。

3.A 解析:十月革命,建立苏维埃政权,“一批工人、农民和士兵代表走上了各级苏维埃政权的领导岗位”,这现象说明十月革命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答案A。

4.C 解析: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政权为抗击国内外敌人实行的一系列非常措施,被称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答案C。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教学设计最全版

第十九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教学设计 高一徐彩霞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分析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 (2)掌握十月革命酝酿、发生的过程和重大事件 (3)掌握和理解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2、过程与方法 (1)结合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分析其爆发的必然性 (2)从不同角度比较学习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 (3)比较十月革命前后,俄国社会和世界形势的变化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思考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落后的俄国取得胜利的原因 (2)认识成熟的革命政党的领导与革命胜利的关系 (3)认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的必然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条件;十月革命胜利的世界历史意义. 难点:社会主义革命为什么在俄国首先取得胜利 三、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四、课型:新授课。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展示材料一: ……傍晚时分,太阳落山了,它的血红的余光照在家家窗户玻璃上面,疲倦而忧伤地闪耀着。工厂从它石头般的胸膛里,将这些人抛掷出来,好像投扔无用的矿渣一样。 他们,面孔被煤烟熏得漆黑,嘴里露出饥饿的牙齿,沿着大街走着。……工厂吞食整整一天的时光,机器从人们的筋骨里榨取了它所需要的力量。一整天的时光就这样毫无踪影地从生活中消失了,他们却向自己的坟墓又走近了一步。——节选自高尔基《母亲》 讨论:如果你是这其中的一个工人,你甘心就这样一步步走向坟墓么?

展示材料二: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严重依赖外国资本。据统计,1900年,俄国全部股份资本的47%以上是外国资本。1901年,西欧资本家向俄国工业和银行业的总投资达10亿卢布,几乎控制了当时俄国所有最重要的工业和金融业部门。俄国的资本家们受到西方资本家和沙皇统治的双重压榨。 讨论:如果你是当时俄国的资产阶级,你对自己的现状满意吗? 展示材料三: 1916年底,前线俄军尚有20多万士兵连步枪都没有,只能几个人合用一支,屡屡吃败仗。最糟糕的是,士兵们不知道这战斗是为谁而战,既不是为了国家的安全,也不是为了世界和平, 1917年春,全国男性劳动力中已有近一半被强征入伍,使得农田荒芜、交通不畅,造成粮食供应紧张,首都彼得格勒的存粮只够维持一个月 讨论:如果你是前线的俄军之一,你会愿意继续战斗下去吗? 展示图片《悲惨的农奴生活》 各个阶级都对现实不满,革命在酝酿着。这就是我们这一节课要学习的十月革命 一、背景 1、资本主义落后:俄国已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但资本主义发展落后于其他国家,对沙皇政府和西欧资本具有依赖性,对国内无产阶级剥削极其严重。各种矛盾最尖锐的国家 2、社会矛盾复杂:垄断资产阶级同无产阶级的矛盾,沙皇专制制度和农奴制残余同人民大众的矛盾,大俄罗斯民族同各少数民族的矛盾,俄国帝国主义同西方帝国主义国家和东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矛盾。各种矛盾最复杂的国家 3、一战激化矛盾,并提供有利的国际环境。各种矛盾加剧(播放视频《一战的影响》) 4、俄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成熟:俄国无产阶级有坚强、成熟的布尔什维克党领导,有杰出的革命领袖列宁。(主观条件) 二、革命进程。 1、二月革命(播放视频《二月革命》) (1)时间 1917年3月 (2)结果 ①推翻了统治俄国长达300多年的罗曼诺夫王朝 ②革命后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俄国十月革命的特点

俄国十月革命的特点 十月革命简单的说就是爆发于俄历十月由布尔什维克党所领导的武装起义。具体的可以说是俄国1917前后所进行的一系列的斗争革命。对于十月革命的特点有以下的认识。 首先:就是二月革命与十月革命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可以说二月革命与十月革命是一次革命的两个阶段。一个发生在二月,一个发生在十月。二月革命是推翻沙皇封建专制统治的一场民主革命,由于后来是资产阶级建立临时政府,可以说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二月革命可以说是一场偶然的事件,由于群众上街游行所引发的武装起义,起义过程中成立许多的苏维埃,有工人代表、士兵代表、农民代表等。这就造成了二月革命一个突出的特点,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即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与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苏维埃。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是大资产阶级与大地主结合的产物,同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苏维埃相比,他有着完整的政府机构,因而是主要政权。同时好得到工兵代表苏维埃的支持。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苏维埃,从刚产生起就以革命政权机关的身份发布命令管理国家事务。它得到掌握武装力量的工人和士兵的支持。十月革命是由布尔什维克党所领导的反对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统治的武装起义,是一场社会主义革命。这也是俄国革命的定型阶段。二月革命与十月革命是一场大革命下的两个不同性质的革命即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它们两者之间相距几个月,说明十月革命所存在的一个特点: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时间很短。但当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其次:就是十月革命的发生其存在着偶然因素,造成了俄国革命中的偶然性与必然的性相结合的。这些造成了后面社会发展的失调。偶然性,就是二月革命爆发的偶然,时间上的。虽说在这场革命中布尔什维克党做出了一些宣传,但其并没有领导这场革命,是人民群众的的自觉作用的。在很多方面都存在这必然性。俄国发生革命是必然的,发生十月革命也是必然的,当时二月革命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已经掌握了权力,但是其进行着与沙皇一样的事件就是进行,帝国主义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俄国十月革命与二月革命的比较测试题新人教版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俄国十月革命与二 月革命的比较测试题新人教版 A.布尔什维克党领导斗争 B.工人是革命的主要力量 C.采取武装斗争的方式 D.属于社会主义性质的革命 答案:D 解析:俄国十月革命属于社会主义革命,这是和二月革命最大的不同,答案D。 例题2很多俄罗斯学者和普通百姓认为,不管有什么缺点,“十月革命”都是20世纪一个重大事件,它开辟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新阶段。这里的“新阶段”新在() A.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B.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C.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D.实现了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答案:C 解析:“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新阶段。这里的“新阶段”新在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答案C。 1. 俄国十月革命与二月革命的根本区别在于() A.革命的主体力量不同 B.革命的方式不同 C.革命的背景不同 D.革命的性质不同

2.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相同背景是() A.列宁提出了明确的社会主义革命任务 B.两个政权并立 C.沙皇实行专制统治 D.参加一次大战 3.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相同点是() A.革命对象相同 B.革命方式相同 C.革命性质相同 D.革命结果相同 4.俄国十月革命与二月革命相比较,最主要的区别在于() A.布尔什维克党起到领导作用 B.人民群众参与程度较高 C.以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为革命对象 D.采用暴力革命斗争方式 1. D 解析:革命性质不同,是二者的根本区别,二月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十月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答案D。 2.D 解析: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相同背景是俄国参加一次大战,答案D。 3.B 解析: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相同点是革命方式相同,都是采取革命斗争方式,答案B。 4.C 解析:俄国十月革命与二月革命相比较,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十月革命是以资产阶

九年级历史俄国十月革命练习含答案

九年级历史俄国十月革命练习含答案 第一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 1.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的成果是() A.击退了帝国主义武装干涉B.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C.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D.平定了国内反革命叛乱 2.俄国二月革命后,出现了同时并存的两个政权是() ①沙皇政府②临时政府③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④人民委员会⑤苏联A.①②B.③④C.①⑤D.②③ 3.俄国十月革命发生在()A.1917年10月B.1917年11月C.1918年10月D.1918年11月 4.世界上第一次成功的无产阶级革命是()A.中国革命B.巴黎公社C.俄国十月革命D.二月革命 5.彼得格勒起义的总指挥部设在()A.克里姆林宫B.冬宫C.斯莫尔尼宫D.“阿芙乐尔”号舰 6.苏维埃政府没收地主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是通过() A.《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B.《土地法令》C.《土地法大纲》D.《宅地法》 7.苏维埃政权最终得到巩固是在()A.1920年B.1922年C.1919年D.1918年 8.1918年3月,苏维埃俄国的首都迁到了()A.彼得格勒B.莫斯科C.彼得堡D.柏林 9.俄国十月革命与二月革命相比,最大的不同点是()A.布尔什维克党在斗争中起了领导作用B.目的在于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实行无产阶级专政C.工人阶级领导建立了全国性苏维埃政权D.经历了和平到暴力的斗争过程 10.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的主观原因是() A.俄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B.俄国资本主义发展落后于西欧C.国内各种矛盾尖锐D.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 11.十月革命就其斗争形式而言,其基本特征是() A.暴力基础上的和平夺权B.暴力夺权C.从农村到城市夺取政权D.和平夺权12.下列事件不可能发生在1919年的苏俄的是()①苏维埃政权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②农民到集市上卖余粮③周末上班工资翻倍④在前线继续和德军作战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13.下列对俄国十月革命评价不正确的是()A.是俄国历史上最深刻一次社会革命 B.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C.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D.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14.年11月,领导的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当选为主席。 15.俄国十月革命,在的领导下,苏维埃俄国同、议和,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教学设计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教学设计Teaching design of victory in Russian October Revolution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教学设计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从某种角度看属于形式科学的一种,在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中,数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本教案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初中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三维目标】 目标 内容 知识与能力 过程 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识记 理解 运用 帝国主义链条上的最薄弱环节

俄国成为各种矛盾的集合体;二月革命 概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进一步认识重大历史问题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基本脉络。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学会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待不同政治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其历史影响,理解政治变革是社会历史发展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能对其进行科学的评价与解释。 问题探究 历史比较 概括阐释 情境再现 通过对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及其世界历史意义的讲述,使学生认识十月革命打破了资本主义的一统天下,社会主义制度代替资本主义制度,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从而对学生进行社会发展规律性的教育.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 《四月提纲》;七月事件;十月革命的胜利;《和平法令》《土地法令》 伟大的开端

十月革命胜利的现实意义及世界意义 【教学重点】 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条件;十月革命胜利的世界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 社会主义革命为什么在俄国首先取得胜利 【教学方法】 本节课主要采用谈话讲述法进行,同时配合提问、放映录像、课堂讨论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 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本课历史图片和录像资料较多 的特点,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 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 【课时安排】 1课时 【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观看列宁回到彼得格勒的图,反映了什么历史时期 的史实?这幅图真实反映了1917年4月在二月革命后,俄国革命 处于关键的历史转折时期时,长期流亡在外俄国革命领袖列宁回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背景原因和条件测试题新人

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背景(原因)和条件 1.背景: 俄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民带来沉重的苦难,激化了俄国的社会矛盾。 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形成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掌握着主要权力,继续参加一线,并力图扑灭国内的革命火焰。 2.条件: 俄国无产阶级力量发展强大; 有一个成熟的以列宁为核心的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 帝国主义国家都忙于一战,为十月革命爆发创造了有利的国内外形势; 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 例题1“战争引起革命,革命制止战争。”与俄国十月革命爆发有关的战争是() A.美苏冷战 B.第一次世界大战 C.拿破仑对外战争 D.第二次世界大战 答案:B 解析:俄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民带来沉重的苦难,激化了俄国的社会矛盾。帝国主义国家都忙于一战,为十月革命爆发创造了有利的国内外形势,答案B。 例题2下列关于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临时政府继续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 B.临时政府镇压国内人民反战运动 C.列宁回到彼得格勒为革命指明了方向 D.沙皇政府的残余力量进行叛乱 答案:D 解析: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建立起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故D项不是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答案D。

1.下列不属于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原因的是() 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B.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反动政策 C.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 D.外国的武装干涉 2.俄国十月革命爆发时,最有利的国际因素是() A.第二国际的领导 B.民族解放运动的广泛兴起 C.旧的国际关系格局的破坏 D.帝国主义各国的大规模厮杀 3.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伟大尝试,十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掌权后准备实施的措施大部分来自巴黎公社的经验”。巴黎公社与十月革命爆发的相似背景是() A.都因为国际战争而引发 B.无产阶级革命胜利的条件都已经成熟 C.均有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领导 D.都发生在资本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环节 4.十月革命爆发的客观历史条件是()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②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③俄国在当时已具有帝国主义的基本特征④无产阶级的组织性、革命性和战斗性很高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俄国十月革命

《俄国十月革命》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学习目的】 1.知识与能力:掌握俄国二月革命和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的出现;十月革命的基本史实,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 2.过程与方法:了解苏维埃政府的革命措施;国内外敌人向苏维埃政权的进攻及其被粉碎的事实。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 3.引导学生学习列宁的革命首创精神,认识领袖人物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作用。 【学习重点】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历史意义 【学习难点】如何理解二月革命后出现的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课前延伸】请同学们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学生完成后,互批互改)。 1.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止时间? 2.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形成哪两大军事集团?分别有哪几个国家组成? 3.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被称为“火药桶”的是哪儿?导火线?开始的标志? 4.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标志? 导入:战争给俄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战争引起了俄国十月革命,而十月革命的爆发也在一定程度上制止了战争。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下册第一课《俄国十月革命》。 【课内探究】: 一、自主学习(我的课堂,我的舞台) 1、阅读教材P2内容,概括出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对比两个政权) 教师点拔:二月革命后,临时政府继续执行沙皇政府的内外政策;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采取了正确的方针政策;俄国工人阶级的力量比较集中等。这些原因都与十月革命爆发有关。 2、在教材上标出俄国十月革命的开始时间、地点、领导人、第一个苏维埃政权。 3、分条记住苏维埃政府巩固政权所采取的措施。 政治上: ------------------------------------------------------------------------------------------ 经济上:① ---------------------------------------------------------------------------------------- ② ---------------------------------------------------------------------------------------- 外交上: ------------------------------------------------------------------------------------------- 军事上:

十月革命教学设计

第一课俄国十月革命 主讲人:陆俊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让学生了解二月革命;掌握十月革命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及历史意义。学习列宁的革命首创精神,逐步培养学生正确评价领袖人物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重要作用。 2.过程与方法:结合课文导言中的两个问题进行课前预习,围绕“十月革命为什么会发生”,“在十月革命胜利后又发生了什么”等问题进行思考,开展讨论,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学习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从而培养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的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十月革命胜利的重要意义及对俄国和世界的影响,了解列宁在十月革命过程中的突出贡献,认识领袖人物在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十月革命发生的原因及历史意义。 难点:对二月革命后出现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的理解。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出示列宁照片,指出这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伟大革命导师,他是谁呢?(生答:列宁)。对,这是列宁回到彼得格勒时的真实情形,就是他,成功地引导俄国度过了战争和经济危机。在20世纪初,列宁领导了一场开创人类历史新纪元的革命,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俄国十月革命。 讲授新课: 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的转折点,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从1917年十月革命到现在的历史为世界现代史。首先我们来看第一个问题。(板书课题) 一、新时代的曙光(板书) 1.二月革命

十月革命是在什么情况下进行的呢?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过程中,俄国二月革命后发生的。那么俄国人民为什么要进行二月革命?二月革命爆发于何时,结果如何?革命后俄国出现了什么局面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来看课文第一段。师生共同总结: 时间:1917年3月 结果: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局面: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局面。即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教师提问:人民革命的要求,革命的目的达到了吗?为什么?引导学生继续看课文第2页最后一段小字内容。 生答:没有达到。 师问:那么掌权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都采取了哪些政策呢? 生答后师总结:同学们说得很好。二月革命虽然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但是由于当时工农群众缺乏斗争经验,列宁等布尔什维克党主要领导人身居国外,所以真正掌权的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然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却没有实现俄国人民迫切 要求获得和平、面包和土地的愿望。他们为了自身的利益,不顾放弃瓜分战利品的机会,不顾人民的要求,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并企图借助战争来消灭革命力量。在这种情况下,布尔什维克党如何领导人民继续斗争,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全党、全体劳动人民都热切盼望着伟大领袖列宁的归来。 2.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板书) 展示插图《列宁回到彼得格勒》。 师问:从这张图可以看出什么? 生答:列宁受到了人民的热烈欢迎。 师总结:显然列宁的回国,受到了群众发自内心的欢迎,使人民看到了希望。正是列宁亲自领导了彼得格勒的武装起义。 3.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胜利(板书) 那么起义的时间、地点、主要参加者是谁呢?十月革命最主要的特征是什么?出示《俄国比得格勒十月武装起义》图。引导学生带着这些问题继续看课本。时间:1917年11月

最经典总结-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考纲展示 考情解读 1.俄国十月革命 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3.“斯大林模式” 4.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综合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来看,高考对本讲内容知识的考查年年都有。 1.从考查的内容来看,以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及赫鲁晓夫改革为主。 2.从考查的题型来看,以选择题为主,试题的切入角度比较新颖,材料型主观题也都有涉及。 3.从命题角度看,传统的命题方式与“新材料、新情景”方式并存,试题的切入角度将会更加新颖。 考点一俄国十月革命 Z 主干梳理hu gan shu li 关键词:薄弱环节、“一战”、二月革命、《四月提纲》、“七月流血”事件、十月革命 1.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1)条件 ①主观:无产阶级革命性较强;无产阶级__政党__成熟;贫苦民众成为革命同盟军。 ②客观:俄国具备__帝国主义__基本特征;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__一战__”激化了社会矛盾。 (2)经过 ①二月革命:1917年3月爆发,推翻__沙皇专制__统治,出现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和资产阶级__临时政府__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②《__四月提纲__》:提出了从__资产阶级民主革命__转变为__社会主义革命__的任务;争取以__和平__方式取得政权。 ③“七月流血”事件: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 ④十月革命:1917年11月7日,__彼得格勒__武装起义取得胜利;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__苏维埃__政权。 (3)结果 ①颁布《__和平法令__》和《土地法令》,宣布退出帝国主义战争,将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 ②选举产生了第一届工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 (4)历史意义 ①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__社会主义__革命,将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 ②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__殖民地半殖民地__人民的解放斗争。 ③为俄国的社会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规律:十月革命的四个特点 ①革命理论:列宁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②革命道路:开创了由中心城市武装起义扩展到中小城镇和农村地区的革命道路。 ③革命历程: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形成了两个不同阶段性质的革命。 ④革命方式:由设想和平夺权到运用暴力形式夺取政权。 认识:从十月革命的全过程和苏俄初期的社会主义建设历程可以看出,俄国十月革命不是马克思主义原本意义上的社会主义革命,即资本主义已经不能容纳生产力的发展而被社会主义取代的革命,而是在传导型现代化以资本主义模式难以顺利进行的情况下发生的,是要以社会主义模式去清除资本主义模式下没有清除的俄国现代化发展的阻碍。 〔跟踪训练〕 1.(2018·武邑中学一模)1917年,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指出:“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7月,他又在《国家与革命》中阐明,资产阶级国家由无产阶级国家代替,不能通过“自行消亡”来实现。以上论断(C) A.明确指出暴力夺权已经成熟B.凝聚布尔什维克全党的政治智慧 C.指明了俄国革命方向和途径D.说明仍存在和平取得政权的可能 【解析】《四月提纲》提出当前俄国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过渡,为俄国革命指明了方向,C项正确;A项是彼得格勒武装起义之前;材料只是列宁的思想,B项错误;和平夺权不符合材料主旨,D项错误。 2.(2018·广东二模)《全球通史》载:“1917年3月至11月是临时政府和苏维埃之间为权力而斗争的时期。在这场斗争中,临时政府处于极其不利的地位。”“临时政府处于极

九年级历史第一课俄国十月革命教案示例一

九年级历史第一课俄国十月革命教案示例一 一、课程标准: 简述俄国1917年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概况,了解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及其重大意义。 二、知识结构: 1、历史条件 客观:经济基础——具备了帝国主义的特征,生产社会化提高 政治形势——是帝国主义链条上的薄弱环节 一战加剧了各种社会矛盾的激化 主观:阶级基础——无产阶级革命性、战斗性强 领导条件——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 同盟军——占全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民支持革命 2、二月革命 时间:1917年3月 结果:推翻沙皇统治,形成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3、革命准备 方针:《四月提纲》提出两种不同性质革命的过渡 策略:先提出和平夺权,后组织武装起义 准备:党中央会议决定武装起义 4、十月革命 起义:1917年11月7日;彼得格勒 性质: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结果:推翻临时政府,建立工农苏维埃政府 措施:对内——宣布平等,废除特权,收归国有,没收土地 对外——签订和约,退出一战 5、巩固政权 背景:国内——地主资产阶级的叛乱; 国外——协约国的武装干涉 措施:军事——征兵制、组建红军,击溃白军; 用心爱心专心121号编辑 1

经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全部国有;余粮征集;取消商贸;强制劳动 6、历史意义 国际:成为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了一种新的社会制度; 鼓舞推动国际共运和民解运动;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国内:为建设社会主义强国奠定了基础 三、教学过程: 导入: 1、故事《一个诚实的孩子》导入列宁,列宁领导十月革命,进入新课学习。 2、回忆一战内容,设问“对于一战的结束,俄国起了什么作用?” 3、考考你“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怎么建立的?” 一、新时代的曙光 (本课的重点是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历史原因。世界现代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的探索,而俄国十月革命是这一探索的开始。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是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开端。因此,只有讲清楚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爆发的历史背景,才能从宏观上把握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及其重大意义。) 说一说:二月革命的时间、参加者、结果和性质。 议一议:二月革命后为什么会出现两个政权并存局面? (指导学生分析俄国二月革命后政局的复杂性、特殊性和暂时性。认识工农群众缺乏政治斗争经验,列宁等布尔什维克党主要领导人身居国外,影响了党对群众的组织教育工作。) 线索梳理: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历史背景、经过、发展、结果。 (学生展示收集的有关资料,结合课本思考;使学生认识到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是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开端。这场起义是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领袖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革命取得胜利的必然性。) 动动手:让学生动手设计表格,将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进行纵向对比。 (从时间、革命任务、性质、结果几个方面对比,增强知识的系统性。) 历史小沙龙:归纳苏维埃政府采取的措施。再与临时政府的措施进行比较。 (说明两个政权的不同性质及其所产生的不同后果。) 故事会:苏维埃政权的巩固。 (通过故事,让学生了解三年国内战争极其艰苦,胜利来之不易。) 二、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议一议: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教师要强调革命的首创性;再帮助和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有关中国五四运动的爆发、中 用心爱心专心121号编辑 2

初中历史俄国十月革命教案

初中历史俄国十月革命教案 《俄国十月革命》是鲁教版八下第一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的第1课。它紧紧围绕“十月革命”展开,主要讲述在一战的过程中,19世纪社会主义在俄国由理想变成了现实。它向前承接了巴黎公社后马克思主义的又一次伟大实践,对后来世界各国无产阶级革命、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开辟了胜利前进的道路。俄国十月革命是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的探索的开始,也对20世纪世界格局产生重要影响,是世界现代史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本课占有重要地位。下面是大家准备以下的内容,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初中历史俄国十月革命教案一 课标解读: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XX年版)要求学生“通过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胜利,理解列 宁领导的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的重要历史意义”。

我认为“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过程”要求学生能简述就行,不要求掌握;“理解”则要求学生必须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所以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的重要历史意义则是教学的重点。 三、学情分析: 初三学生在下学期已掌握了比较归纳等学习方法,也养成了课前预习的良好习惯,大部分 学生有一定的分析归纳能力,他们的形象思维比较发达。这次执教所用的是八年三班的学生,他们学风良好,历史素养好,思维活跃。所以知识大多以问题串呈现,让学生自我解答,只对“俄国十月革命的背景”这样有难度的安排小组讨论。 四、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难点: 结合自己对课标的解读和学生的实际,我确定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目标: 1、通过模块一“俄国人民之苦”的探究,使学生了解俄国二月革命发生的原因。 2、通过模块二“俄国人民之怒”,掌握二月革命的目的、结果、性质。

历史俄国十月革命知识总结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历史俄国十月革命知识总结 篇一:人民版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知识梳理 第三节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一、十月革命的条件 1、客观条件(1)、俄国是一个帝国主义国家,资本主义有一定的发展——具备革命发展的物质基础。 (2)、俄国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保留大量封建残余,阻碍社会进步,在西方列强中处于落后地位。 (3)俄国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国内矛盾尖锐。 (4)一战激化了各种社会矛盾,为战争创造了机会。可见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 2、主观条件(1)、俄国无产阶级不断发展壮大,工人运动日益高涨。 (2)、有列宁领导下的比较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布尔什维克党。 (3)、有成熟的革命理论——列宁主义和伟大的导师。(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二、十月革命胜利进程

11)二月革命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2)结果:形成了工兵代表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两个政权并存。其中临时政府是主要政权。 2“目前俄国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过渡到革命的第二阶段,第一阶段由于无产阶级觉悟性和组织不够,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手中,第二阶段则应当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阶层手中。”“??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进行的战争是掠夺性帝国主义战争,只有社会主义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出自《四 月提纲》;是列宁于1917年4月在二月革命后形成两个政权并存的特殊情况下所作的报告。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第一阶段指实现资产阶级革命;第二阶段指实现社会主义革命。口号:“全部政权归苏维埃”)为布尔什维克党规定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路线,指明了革命发展的前途。 3能 \41)领导起义机构:军事革命委员会(2)概况:彼德格勒武装起义(简要介绍起义过程:列宁指挥起义、工兵攻打冬宫、阿芙乐尔号巡洋舰)(3)结果:建立新政权:全俄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①通过了《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宣告全国政权转归苏维埃政府②通过了《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③、成立了以列宁为首的世

高考历史 第13练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小题强化练习

高考历史第13练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小题强化练习 1.《历史性的转折:1917年俄国革命》中写道:“二月革命的胜利是在彼得格勒决定的,莫斯科和其他大城市、外省以及前线,基本上是平静地、和平地接受了2月底3月初彼得格勒的事变。外省的二月革命被称为‘电报革命’,这一说法反映了地方上二月革命的实际过程。”“电报革命”的出现集中说明() A.革命的影响仅限于彼得格勒 B.社会主义革命条件的成熟 C.俄国社会反对进行暴力革命 D.沙皇专制统治不得人心 1.D根据材料信息“外省的二月革命被称为‘电报革命’”可知,地方革命非常顺利,积极响应城市革命,这说明此时的沙皇专制统治已不褥人心。故选D。 2.《世界通史》载:“(俄国)临时政府的表现证明它无力处理它面临的问题。临时政府的领导人似乎并不理解战争所造成的新情况。”这里的“新情况”包括() ①无产阶级队伍壮大②工人建立了自己的武装③人民要求和平与面包④布尔什维克党掌握了军队 A.②③ B.②④ C.③④D.①② 2.A本题主要考套二月革命后出现的两个政权并存局面。二月革命后,工兵代表苏维埃掌握了部分武装力量,而广大人民反对战争,要求和平与温饱,这是当时面临的新情况。②③正确。无产阶级队伍壮大在二月革命前就已出现,布尔什维克党当时掌握的不是军队只是武装。排除①④。 3.1917年俄历2月25日,俄国二月革命爆发,随后出版的美国《生活》杂志刊登了一幅漫画,画中描绘了骑在一头熊背上的自由女神,她右手高举象征光明与自由的火炬,左手所执的白纸上写着“1776”“l917”两个意味深长的年份,周边站着一群对之脱帽敬礼的俄国人。漫画说明() A.美国支持二月革命 B.美国希望俄国推翻临时政府 C.俄美是战时同盟者 D.俄国与美国由对抗转向合作 3.A由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熊代表俄罗斯,自由女神指美国。自由女神骑在熊背上,并且手持的纸上写有“l776”和“l917”,这是把美国建国和俄国二月革命相提并论,体现了美国对俄国二月革命的支持,故本题选A。 4.1917年二月革命胜利后,某政府表态“要恪守我国同其他大国结成同盟的义务,要坚定不移地执行协约国签订的协定”。据此判断该政府应当是() A.沙俄政府 B.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C.工兵代表苏维埃 D.苏俄政府 4.B本题主要考查俄国二月革命。二月革命后,俄国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即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兵代表苏维埃。临时政府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继续进行不义的战争,而工兵代表苏维埃代表人民的利益,坚决主张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沙俄政府已经被推翻,苏俄政府还没成立,故本题选B项。 5.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指出:“不要议会制共和国,而要从下到上由全国工人、雇农和农民代表苏维埃组成的共和国。”这表明列宁主张() A.建立农民阶级革命政权 B.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C.彻底废除沙皇专制制度 D.建立各阶级政治协商制度 5.B本题考查《四月提纲》。从题于材料“不要议会制共和国”可知,列宁主张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故选B项。 6.苏俄革命早期领导人加米涅夫说:“我认为列宁同志是不对的,他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教案

一、选择题 1.列宁曾多次强调:“(俄国)开始社会主义革命是容易的,而要把革命进行到底,却比欧洲各国困难。”列宁作此判断的主要依据是(A) A.俄国落后,社会主义革命的客观条件不充分 B.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将会受到欧洲干涉 C.社会主义是个新生事物,没成功经验可借鉴 D.告诫同志做好思想准备,革命路还长 2.《全球通史》中写道:“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即进行第二次革命,然而时间证明他是正确的,因为战争持续得越久,公众的不满情绪就越大,他的要求也越得人心。那些在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这里所说的“第二次革命”的性质是(B) A.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B.社会主义革命 C.无产阶级革命 D.农民革命 3.俄国十月革命进程中出现过两个政权并存的特殊局面,标志这一局面结束的事件是(C) A.二月革命的发生 B.“四月提纲”的提出 C.七月事件的发生 D.十月革命的胜利 4.据史料记载,1917年11月8日,中国驻俄国记者刘镜人致电北京政府外交部:“广义派联合兵、工反抗政府,经新组之革命委员会下令,凡政府命令未经该会核准,不得施行。

昨已起事,夺国库,占车站……”电文中的“广义派”与“政府”分别指(D) A.俄国共产党、沙皇政府 B.俄国共产党、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C.布尔什维克、沙皇政府 D.布尔什维克、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5.右图漫画《列宁同志清扫地球》形象生动地展现了俄国十月革命这一人类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下列对此漫画的描述正确的是(C) ①赞扬了列宁领导十月革命的伟大功绩 ②十月革命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③十月革命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④社会主义制度取得了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决定性胜利 A.①③④B.②③④ C.①②③D.①②③④ 6.十月革命的首创性体现为(D) A.使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变为科学 B.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革命政权 C.第一次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实践暴力革命理论 D.第一次在落后资本主义国家成功发动社会主义革命 二、非选择题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14~1917年间,俄国有1 500多万人被强征入伍;未成年人和妇女被赶进工厂,工人们每天被迫工作10小时以上。物价飞涨,工人实际收入不断下降。截至1917年3月,俄国约有150万人死于战争,400多万人伤残。 材料二目前俄国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过渡到革命的第二阶段,第一阶段由于无产阶级觉悟性和组织不够,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手中,第二阶段则应当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阶层手中……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进行的战争是掠夺性的帝国主义战争,只有社会主义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统治……

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

7. 以下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 、选择题 1.十月革命前夕的俄国是各种矛盾的集合体,对此理解准确的一组是( ① 垄断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②沙皇专制与人民大众 ③大俄 罗斯民族与少数民族 ④俄 帝国主义与西方帝国主义 ⑤俄国帝国主义与殖民地半殖民地 ⑥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 下列关于俄国1917年二月革命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布尔什维克党在革命中所产生的工兵代表在苏维埃中占有多数席位 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列宁《四月提纲》 ,内容的是( ) A.要摆脱掠夺性的帝国主义战争 B.全部政权转归工兵代表苏维埃 C.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过 D.政权转归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 5?俄国十月革命中干涉与反干涉的斗争反映的实质是( A.协约国帝国主义霸权主义政策 B.俄国与协约国帝国主义的矛盾 C.俄国无产阶级与协约国帝国主义的矛盾 D ?国际资产阶级和国际无产阶级的矛盾 将工业全部收归国有 B ?将农民的全部粮食收集到国家手中 取消各种形式的自由贸易 D ?日用生活用品实行国家统一配给制 A. ①②③④⑤⑥B .①②③⑤⑥ C. ①②③④⑤ D .①③④⑥ 2. 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最根本原因是( A. 俄国已具有帝国主义的基本特征 B.第一次世界大战 C. 严重地保留着封建农奴制残余 D.无产阶级力量强大 3. A. 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 B. 二月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C. 二月革命造成了两政权并存的局面 D. 6. 下列各项中,不符合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规定的是( A. C.

A.白俄罗斯7乌克兰7外咼加索 B.白俄罗斯7外咼加索7乌克兰 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 ?不利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只是一种为赢得战争而采取的临时政策 D ?使苏俄经济中社会主义成分取得完全巩 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这主要是因为 使世界历史进入了一个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由城市到农村,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由农村包围城市。 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是( 11?新经济政策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A.性质相同内容相反 B .互为补充取长补短 C.前者是对于后者的继承和发展 D .性质和内容都相反 12. 1922年苏联成立,当时四个加盟共和国除俄罗斯外自北向南的三个国家顺序是 二、材料解析题 A. 俄国是工业国,中国是农业国 B . 俄国城市人口占多数,中国农村人口占多数 C . 二月革命后,俄国大城市中反动势力受到削弱;中国大城市反动势力强大 D . 俄国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中国封建土地所有制根深蒂固 10?下列关于新经济政策的表述不确切的是( A 实质是无产阶级同广大农民群众的联盟 B . 它的实施表明布尔什维克党放弃了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 和实践 C . 是列宁对小农占优势的俄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一步探索的结果 D . 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A. C. A. 它是俄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革命 B. 它为俄国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强国奠定了基础 C. D. 极大地推动了亚非拉美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 9.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课 俄国十月革命(十月革命与巴黎公社的比较)测试题 新人教版

十月革命与巴黎公社的比较 名称时间性质历史地位结果 巴黎公社 1871年 3月无产阶级 革命 是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第一 次伟大尝试 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无 产阶级政权 十月革命 1917年 11月无产阶级 革命 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 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 会主义国家 易错微析 巴黎公社是进行无产阶级革命,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而十月革命则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使社会主义成为现实。 例题1将社会主义的理想变成现实,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事件是() A.英国宪章运动 B.法国巴黎公社成立 C.俄国十月革命 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答案:C 解析: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的理想变成现实,答案C。 例题2 世界上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是() A.宪章运动 B.十月革命 C.巴黎公社 D.《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答案:C 解析: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答案C。

1. 《共产党宣言》指出:“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取民主。”对这一理论观点进行第一次伟大尝试的是() A.宪章运动 B.巴黎公社 C.俄国十月革命 D.新中国成立 2. 它仅存在短暂的72天,但却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并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事业提供了极为宝贵的经验教训。这一伟大的历史事件是() A.宪章运动的兴起 B.《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发表 C.巴黎公社的成立 D.国际共产主义同盟的成立 3.历史学习小组正归纳和提炼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一学习主题,得到的结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经历了由空想到理论,由理论到实践,由实践到现实几个过程。下列哪一历史资料体现了由实践到现实这一过程() A.马克思主义诞生 B.巴黎公社建立 C.“五月流血周” D.十月革命 4.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是() A.巴黎公社 B.俄国二月革命 C.十月革命 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教案(1)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课标要求概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教材分析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及实践的发生发展是世界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内容。从工人阶级最初争取自身解放的斗争,马克思主义诞生到无产阶级尝试建立自己的政权——巴黎公社,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经历了波折和考验。而俄国十月革命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再次走向高潮的开端。 学情分析教学对象是高一级的学生,通过初中三年的历史学习,学生对俄国历史已有一定的了解,可以在传授基础知识的同时,适当加入一些探究问题,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但另一方面,学生的基础不同,知识掌握程度不同,教师应掌握对知识扩展的“度”,注意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对问题的进一步分析与把握,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维目标知识 与能 力 ①了解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俄国社会状况,从而理解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 历史条件。 ②掌握十月革命的过程及其胜利后采取的措施,理解无产阶级政党的正确领 导是十月革命胜利的最基本保证。 ③理解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意义和影响。 过程 与方 法 ①通过历史材料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加深对十月革命的理解。 ②通过辩论赛,让学生加深对十月革命爆发的必然性的理解。 ③通过讨论、对比等方式,引导学生认识十月革命的性质和意义。 情感 态度 与价 值观 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十月革命的胜利是人类历史新篇章开始的标 志,人类由此而进入一个新时代。 教学重点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条件;十月革命胜利的世界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条件;苏维埃政权的巩固 教学方法学生通过探究学习来自主获取新知识, 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问题探究—小组讨论—建构知识”的学习方式。教学流程设计 新课导入设计 1991年,飘扬了74年的苏联红旗在莫斯科悄然降落,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宣告终结。然而,任凭时光流逝、沧海桑田,人们总会想起苏联曾有的荣光。每当十月革命纪念日到来之际,前苏联境内的各共和国对会举行隆重的庆祝仪式,怀念那段如火的岁月。历史与现实的反差人如此巨大,让人不禁感慨万千。大家把目光投向80多年前的俄国大地,了解那场给世界带来巨变的十月革命。 知识纲要设计 一、革命前的沙皇俄国——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背景 探究: 社会主义革命应该发生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马克思 假如没有战争,俄国也许几年甚至几十年内都不会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列宁 问题:为什么社会主义革命没有发生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而是发生在俄国这样一个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阅读课文有关内容,并看下面几则材料,仔细审题,选准角度,简明扼要地回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