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新城-班加罗尔教学设计

IT新城-班加罗尔教学设计
IT新城-班加罗尔教学设计

《IT新城—班加罗尔》教学设计

一、备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利用各种地图和图表,获取有用信息,分析班加罗尔的自然环境特征。

2.能够结合图文材料,归纳班加罗尔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特色。

3.能从自然环境、历史背景、国家政策、人才教育、文化、语言、和配套设施等方面,说明班加罗尔成为“亚洲的硅谷”的原因。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阅读地图、图表和材料,提高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分析、比较、综合的能力。(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通过分析班加罗尔IT产业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感受科技的力量,认识学习的重要性,增强社会责任意识。

二、备学情分析

第四单元已经是本册书的最后一个单元,经过前面三个单元(包括综合探究活动)的学习,学生应该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读图能力,积累了一些地理知识,如识别地形图、能根据气候类型图和气温曲线图、年降水量柱状图初步分析气候类型和特点;初一学生相对其他年级段学生性格会较活泼,会乐于参与课堂活动。但初中一年级学生普遍形象思维强于逻辑思维,分析概括能力还有待于提高。所以针对这样的学情,我设计的策略是:采用多媒体展示和图文并茂的教学手段。

三、备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利用图文资料分析班加罗尔IT产业迅速发展的原因。

教学难点:能利用图文资料多个角度具体分析班加罗尔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表现及其有利条件。

四、备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IT圣地班加罗尔》

问:你从视频中获取了什么信息?(要求:边看边做简要记录,看谁获取的信息更多!)设计意图:使生对班加罗尔有初步了解,增加感性认识,激发对新授内容的学习兴趣兴趣,为全课学习做好铺垫。

学习新课

一、地理位置

出示P101图4-19班加罗尔在印度的位置和亚洲局部区域图。

引导学生通过读图了解印度、班加罗尔的相对位置(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确定热量带。强调地图在地理学习中的重要性。介绍印度主要城市。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阅读地图帮助学生养成阅读地图的良好方法和习惯,让学生树立以图索文,以图释文的意识,凸显地理学科的特征。

二、班加罗尔的自然环境。

1.出示印度地形图

使学生认识班加罗尔地处德干高原,海拔高900多米。

2.出示亚洲气候图

(1)请学生指图判断孟买和班加罗尔的气候类型:热带季风气候。

问:按照常理,孟买和班加罗尔比哪一地气温更高?

为下面学习打下铺垫。

(2)出示班加罗尔和孟买气温曲线图和等降水量图

问:班加罗尔的气温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优势?

教师小结:相比于其它地区的“热浪滚滚”,由于受海拔地势的影响班加罗尔却是温度适宜,非常舒适,用一个词形容就是“四季如春”,被称为“清凉之都”。这么好的地方当然适合大量人口居住,当然也有利于发展IT产业。

设计意图:在观察地图和图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读图、用图和从地图、图表上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归纳、分析、整理的能力。

播放城市花园:班加罗尔的城市风光。通过图片让学生对班加罗尔有一个直观形象的认识。承接:我们学习了班加罗尔的自然环境,下面就来学习它的人文环境(特色)了。

三、班加罗尔的人文特色

1.IT城的建立和形成

请学生阅读P102 阅读卡、图4-21和正文第一段,结合视频和相关内容思考:

(1)印度政府为什么要扶持计算机软件业?为此,政府提出了什么口号?

(2)印度第一家软件技术园区什么时候在加罗尔建立?它的地位如何?

(3)印度政府为什么首选班加罗尔建立软件技术园区?

学生结合教材和相关内容回答问题,教师适当引导补充资料加以说明。

教师小结:班加罗尔优越的自然环境,雄厚的科研基础,加之政府的大力支持,才使这座城市焕发新生气。

转承:班加罗尔成为印度众多软件园中发展最快、规模最大的一个,并被称之为“亚洲的硅谷”,除了以上原因外,还有其他的有利条件吗?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和导入视频,高效利用课程资源,同时培养学生阅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IT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自主阅读并讨论:

要求:结合前面所学,阅读P103图4-23至图4-26,思考并讨论班加罗尔IT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提示:可从自然环境、历史背景、国家政策、人才、文化、语言、配套设施等角度进行考虑。在学生阅读讨论后,自主发言,教师结合学生回答适时加以引导补充点评。尤其要强调说明数学和英语对编程的重要性,对其背景做必要的补充。

梳理归纳:师生共同小结形成知识体系:

自然条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适宜的气候。

人文条件:(1)政府的大力支持;

(2)在历史发展中奠定了雄厚的科研基础;

(3)高校云集,培养出众多高素质的IT人才,这里是印度平均受教育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

(4)印度人编写程序的能力,得益于古代印度文明在数字和逻辑方面的深厚积淀;

(5)英语是印度的官方语言,印度人无论是编写软件还是与客户沟通,可以无障碍;

(6)软件园区有完美的基础设施,庞大的地面卫星站可以随时与世界任何角落进行畅通无阻的交流。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利用课堂学生生成适时点拨补充,可以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合作讨论既能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和加工能力,也能培养学生的团体协作的精神,又能降低难度,有效突破本课的重难点。

承转:在众多有利条件的促成下班加罗尔从一个20世纪80年代落后的南方小城变成今天的“亚洲硅谷”,其迅速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四、班加罗尔的发展状况

(一)IT业迅速发展的表现

1.出示班加罗尔IT业出口产值变化柱状图

问:图表反映了IT业迅速发展表现在什么方面?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引导并补充最新产值资料归纳:

(1)班加罗尔信息产业产值迅速增长

2.要求学生阅读教材P102资料1,思考以下问题?

(1)员工在做些什么工作?

(2)公司召开什么样的会议?

(3)开会的成员来自哪里?

(4)资料一反映了IT业迅速发展表现在什么方面?

出示教材资料图片,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归纳:

表现:(2)工业园区办公设施现代化;

(3)信息从业人员众多;

3.出示两则材料

材料一:今天,在印度“硅谷”创立的高科技企业已达到4500家,其中1000多家有外资参与。班加罗尔已成为全球第5大信息科技中心被IT业内人士认为已经具备了向美国硅谷挑战的实力。

材料二:全球有5000家软件开发公司,对其评级的CMM (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将这些公司分为1至5等,5等为最高。目前全世界大约有75家资质为5等的软件研发企业,其中有45个在印度,而这其中又有将近30个在班加罗尔。

问:以上材料反映了IT产业发展表现在什么方面?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表现:(4)IT企业数量增加;

(5)班加罗尔在全球信息技术产业中地位突出,走在世界信息技术发展的前沿。

设计意图:通过设疑阅读要求学生从文本中提取关键词,培养学生归纳提取信息的能力;多角度资料的呈现使学生充分感受班加罗尔IT业的发达。

(二)4.IT产业发展的影响

合作讨论,集思广议:

要求结合这节课所学内容和P103最后两段,分组讨论交流(各组选择一个方面):

班加罗尔IT产业的快速发展会给印度的经济、就业、生活、教育、联系等方面带来什么影响?

学生讨论后自主发言,教师进行适当的点拨并归纳:

1、促进本地和国家经济的发展;

2、增加就业机会;

3、改变人们的日常生活;

4、重视教育,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5、增进与世界的联系和交流。

教师小结:如今,“班加罗尔”已经不单单是一个城市的名称,而成为信息产业的代名词,为印度赢得了良好的声誉,创造了巨大的经济价值。为印度成为“计算机超级大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设计意图:一味地呈现材料会让学生觉得枯燥,此环节的设计既能充分高效利用前面呈现的课程资源,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了开放性。

五、学以致用,拓展提升

1.2015年初乐清市颁布实施信息化战略发展信息经济实施方案,方案指出:乐清要建设智慧型城市,大力发展信息产业。

从班加罗尔身上我们可以获得哪些有益的启示呢?

2.假如你也想成为IT人才,你觉得需要具备些什么条件呢?

设计意图:通过学以致用环节,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也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爱国爱乡之情,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六、课堂总结

教师利用思维导图指导学生整理知识点,理清思路,把握重点。

设计意图:学与教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相对比较“散”,课堂结尾时应该“收收口”,为学生提供一个板书提纲,一来帮助学生梳理这一节课所学的知识,二来可以给学生以学习方法的指导,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第四单元第三课《IT新城:班加罗尔》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第三课《IT新城:班加罗尔》教学设计 平湖市乍浦初级中学胡红燕、翁海波2012.11.5 一、【课标解读】: 课标:1-2-8 描述世界一些地区和国家不同的自然条件,比较人们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方面的主要特点。 1-4-2 运用各种不同的地图和图表,描述区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解读:运用区域轮廓图,经纬网图,地形图,气候类型分布图,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分析班加罗尔的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 结合图片、文字资料等分析班加罗尔的人文环境。 二、【教材简析】: 1.教材编写特点及意图: 课文选择南亚最大的国家——印度的地理位置、班加罗尔的自然环境、城市发展的历史、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表现及原因等方面描述班加罗尔的特色,重点解释了班加罗尔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原因。 教材编写的意图是分析自然环境对社会生活、人文环境的影响。任何区域特点的形成有其自然和人文要素的原因起作用。 2.教材结构体系:(最好有一张结构体系图或表)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利用地图和图表,分析班加罗尔的自然环境特征;能结合图文资料,归纳班加罗尔IT业的发展特色;能说明班加罗尔IT业快速发展的原因。 2.掌握从地图、图表和材料中获取有用信息得出结论的技能。 3.通过分析班加罗尔IT业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感受科技的力量,认识学习的重要性,增强社会责任意识。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析、比较、综合等方法,探究、解释班加罗尔IT业快速发展。 2.经历观察、体验、感悟的过程,提高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学会尊重文明多样性,欣赏不同民族和区域的人文特色。 2.逐步增强社会责任意识。 3、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能力。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班加罗尔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原因。 难点:分析班加罗尔IT业发展与自然环境、历史背景、国家政策、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内在

IT新城-班加罗尔教学设计

《IT新城—班加罗尔》教学设计 一、备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利用各种地图和图表,获取有用信息,分析班加罗尔的自然环境特征。 2.能够结合图文材料,归纳班加罗尔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特色。 3.能从自然环境、历史背景、国家政策、人才教育、文化、语言、和配套设施等方面,说明班加罗尔成为“亚洲的硅谷”的原因。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阅读地图、图表和材料,提高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分析、比较、综合的能力。(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通过分析班加罗尔IT产业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感受科技的力量,认识学习的重要性,增强社会责任意识。 二、备学情分析 第四单元已经是本册书的最后一个单元,经过前面三个单元(包括综合探究活动)的学习,学生应该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读图能力,积累了一些地理知识,如识别地形图、能根据气候类型图和气温曲线图、年降水量柱状图初步分析气候类型和特点;初一学生相对其他年级段学生性格会较活泼,会乐于参与课堂活动。但初中一年级学生普遍形象思维强于逻辑思维,分析概括能力还有待于提高。所以针对这样的学情,我设计的策略是:采用多媒体展示和图文并茂的教学手段。 三、备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利用图文资料分析班加罗尔IT产业迅速发展的原因。 教学难点:能利用图文资料多个角度具体分析班加罗尔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表现及其有利条件。 四、备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IT圣地班加罗尔》 问:你从视频中获取了什么信息?(要求:边看边做简要记录,看谁获取的信息更多!)设计意图:使生对班加罗尔有初步了解,增加感性认识,激发对新授内容的学习兴趣兴趣,为全课学习做好铺垫。 学习新课 一、地理位置

历史与社会第四单元第三课IT新城:班加罗尔

历史与社会七上第四单元 第三课IT新城:班加罗尔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印度和班加罗尔的位置、气候和城市职能,学会分析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了解班加罗尔信息产业迅速发展的主要表现,掌握班加罗尔发展信息产业的有利条件。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地图和气温降水图,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分析、整理资料的能力;通过对班加罗尔发展信息产业的有利条件的分析,理解城市的不同职能;尝试设计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城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习的动力,发展自己的特长,增强社会责任感,为营造美好城市生活贡献力量。 二、重点难点 分析班加罗尔发展信息产业的有利条件 三、教学过程 *导入: 展示:印度风光 *讲授新课: 学生活动:观察世界政区图,描述印度的地理位置 一、城市的位置与环境 印度位于亚洲南部印度半岛上(南亚),南临印度洋,东临孟加拉湾,西濒阿拉伯海。 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属于低纬度带、热带。 展示:班加罗尔在印度的位置 说说班加罗尔的地理位置、地形特征、气候类型、 结论:班加罗尔是一个适宜人居、适合发展信息技术的城市。(气候凉爽——有利

于硅片和集成电路的生产,符合精密仪器制造的要求) 二、传统与现代交融 说明:班加罗尔——印度第四大城市,位于900多米的丘陵,气候温和宜人,高科技企业达到5000家,其中1000多家有外资参与,现已成为全球第5大信息科技中心。 出示材料: 硅谷:地处美国加州北部旧金山湾,拥有微软、思科、英特尔、惠普、苹果等大公司,融科学、技术、生产为一体。早期以硅芯片的设计与制造著称,现泛指所有高技术产业,硅谷也成为世界各国高科技聚集区的代名词。如美国波士顿的“第二硅谷”、“日本硅谷”、“韩国硅谷”等。中国也不例外,有北京中关村硅谷、上海浦东硅谷(位于浦东张江)和广东深圳硅谷,浙江杭州也有一个“天堂硅谷”。当今世界五大信息技术中心:美国硅谷、英国苏格兰、日本北九州、德国慕尼黑、印度班加罗尔。 班加罗尔——亚洲的硅谷 学生阅读:班加罗尔的发展史 (要求从关键词中概括出) 三、信息产业的影响 阅读教材P102阅读部分: 说一说:班加罗尔信息产业迅速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 1.工业园区办公设计现代化; 2.信息产业从业人员大量增加; 3.在全球信息技术产业中地位突出,走在世界信息技术发展前沿 4.IT企业数量增加; 5.信息产业产值快速增长,在印度GDP中所占比重大 …… 学生合作探究:阅读书本P102~103内容,说说班加罗尔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有利条件有哪些?(结合相关材料)

《第四单元第三课it新城:班加罗尔 》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第三课IT新城:班加罗尔》教学设计 福臻中学钱秀英 一、课标 1、1-2-8描述世界一些地区和国家不同的自然环境条件,比较人们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主要特点。 解读:世界各国和地区,在自然环境方面有很多的不同,在经济文化民俗等方面也有很大不同。 从不同的侧面描述作为文明中心--城市的特色。 2、1-2-4运用不同的地图和图表,描述区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特点。 解读:从地图中获取信息,是一种重要的学习和生活能力。 运用所学知识,学会评价自己所在地区的城市、乡镇或乡村,对存在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根据所学内容,尝试设计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城市。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利用各种地图和图表,获取有用信息,分析班加罗尔的自然环境特征。 2、过程与方法:能够结合图文资料,归纳班加罗尔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特色。能从自然环境、历史背景、国家政策、语言、文化和教育等方面,说明班加罗尔成为“亚洲硅谷”的原因。 3、情感态度价值观:比较家乡与班加罗尔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特点异同,学会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三、教材分析、教学重难点: 1、教材分析:本课是第四单元《文明中心--城市》的第三课IT新城:班加罗尔》。第三课在本单元里代表的是人类科技文明的成果,突出的是它的IT城市特色,它与其它四课分别从政治、精神、科技、工业和生态文明五个角度展示了城市发展特色。如何引导学生能够从不同的侧面描述作为文明中心--城市的特色,学习全面认识城市的方法,是本节课要落实的目标。对于评估自己所在城市发展前景,具体也许要通过课外延伸去探究。 2、、教学重点:利用图文资料分析班加罗尔IT产业迅速发展的表现、有利条件,IT业带给印度班加罗尔的机遇与挑战 3、教学难点:能利用图文资料多个角度具体分析班加罗尔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表现及其有利条件 四、学情分析:学生应该已经具备的能力:第四单元已经是本册书的最后一个单元,经过前面三个单元(包括综合探究活动)的学习,学生应该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读图能力,积累了一些地理知识,如识别地形图、能根据气候类型图和气温曲线图、年降水量柱状图初步分析气候类型和特点;初一学生相对其他年级段学生性格会较活泼,会乐于参与课堂活动;而且作为城关中学的学生,有城关中学老师的严谨教学,有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有小学阶段积累的各方面素养,相对于我们农村学校的孩子,城关学生的知识面和学习能力是我们的学生所不能比的。授课应该会较顺的。 学生可能还有待于提高的:初中一年级学生普遍形象思维强于逻辑思维,分析概括能力还有待于提高。所以针对这样的学情,我设计的策略是:采用多媒体展示和图文并茂的教学手段。 五、教具准备:地球仪、《班加罗尔城市视频资料》、多媒体课件 六、教法与学法:视频播放、图文结合的多媒体准备;展开一次虚拟的城市考察、小组合作探究、黑板演练、社会调查方法。 教学设计思路:一条明线:班加罗尔成为“亚洲硅谷”的有利条件、IT迅速发展的具体表现及其带给印度的机遇与挑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