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紫砂“线韵壶”简约素雅的意境美

合集下载

浅谈紫砂壶器的线韵

浅谈紫砂壶器的线韵
韵” 在 紫 砂 壶 造 型 中的 功 能 和 作 用 。 何 谓“ 线韵” ?就是 在 紫砂 壶 的线 条 运用 中所 表露 出的 神韵 , 以 及 神韵 产生 的美 感 。这 是一 种理 想 的 艺术 境 界 , 其美 学 特 征 是 自然
在 紫 砂 壶 的设 计 和 制 作 中 , 艺 人 们 为 什 么 都 喜 欢 线 条 的运 用 ? 因为 当线 条 与 紫 砂 壶 的 面 、 块 以及 嘴 、 盖、 把、 钮 的 整 体 组 合 和 富 有 变 化 的排 列 , 就 可 以获 得 韵 律 之 美 , 这 种 美 感 具 有 象 征 情 趣、 生 动 韵 致 和 无 穷 意 味 。以 “ 心 心 相 印壶 “ 为例 , 此 壶 的 创 作 素
“ 四季 平 安 壶 ” 以素面 素心 示人 , 简 洁 的 线 条 和 弧 度 勾 画 出 浑 厚 敦实 、 隽 永 逸 秀 的形 象 , 在 寄 托 寓 意 中 给人 以思 索 和 畅 想 。
三、 “ 线韵” 凸显 了 紫 砂 壶 的 象 征 性
为恰 当 , 是为经典 , 后人推崇不 已。 宜兴紫砂壶是一 个创 造性 的 民间工艺 门类 , 它 是 由 线 与 面 组 成 的 千 姿 百 态 的茶 器 形 态 , 迎合 了品茗赏艺 的要求 , 其 工 艺 价 值、 文 化 价 值 和 收 藏 价 值 无 与 伦 比 。下 面 着 重 论 述 生 动 的 “ 线
艺 术 — — 书法 , 更 是 说 明 了 线 条 在 中 国人 审 美 心 理 上 占据 的 重
要地位 。

把能让人赏心悦 目的紫砂 壶 , 总 能 展 现 出 绝 美 的 线 条 艺
术, 而线条的流畅 、 自然 、 恰 当也 绝 对 是 欣 赏 紫 砂 壶 的 重 要 因 素 。 看看 时大彬 的作 品 , 大彬如 意三足 壶是其 代表作 , 其 形如鼎 , 器 身 圆润、 饱满 , 线条利 索 、 挺括 , 壶 流与壶 把 的线条 对应 协 调 , 壶

浅谈紫砂壶造型的线条美

浅谈紫砂壶造型的线条美

浅谈紫砂壶造型的线条美紫砂壶是传统茶具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紫砂壶的造型线条美,是其一大魅力所在。

线条美是指造型线条的韵律美、造型比例的协调美和造型的动态美。

下面就从这三个方面来谈谈紫砂壶的线条美。

一、线条的韵律美紫砂壶的韵律美指的是壶身的线条美,也称为线条节奏美。

紫砂壶制作上常采用曲线、圆弧、弧形和斜线等多种线条,它们发出一种流动感和顺畅感,使人感到轻盈、柔软、灵活和自然。

例如清代紫砂名壶“梅瓶”,壶身线条优美流畅,从壶嘴到壶底,一路流转,连贯有度,让人顿生遐想。

这种线条的韵律感,恰到好处地表现出了紫砂壶的自然美、朴素美和简约美。

二、比例的协调美紫砂壶的比例协调美是指壶身、壶盖、壶嘴、壶把等各部分之间的比例协调。

紫砂壶的造型与大小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因此,紫砂壶的各个部分应该比例协调、整体平衡。

例如明代紫砂名壶“八斛双耳壶”,它的造型完美的展示了古代工艺美学中的“协调与均衡”。

壶口宽大,壶身沉稳,壶盖轻盈,壶把柔和,各部分的比例和谐,平衡自然,让人产生愉悦感。

三、造型的动态美紫砂壶的造型动态美指的是其具有的动感、形态和形势美。

紫砂壶的线条美与比例协调美配合起来,构成了独特的动态美感。

从侧面看,良好的紫砂壶造型有着一定的“曲线美”,可以通过不同的造型表现出不同的动态美。

如明代紫砂名壶“鹤顶红壶”,壶口上端分叉,线条形成了如飞翔鹤鸟的动态感,给人以自由、灵动的美感。

在壶豆上,作为装饰的一部分,也同样具有很强的动态美感。

综上所述,线条、比例和形态是紫砂壶的三个基本因素。

紫砂壶的线条美是紫砂壶内在美的体现,其饱满、流畅、舒展、变化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紫砂壶的比例协调美是紫砂壶的整体美,让人感到紫砂壶在大小上的把握是精准的,展示了紫砂壶的高品质。

紫砂壶的造型动态美是紫砂壶的生命力,给人以十分灵动、流畅且富有想象力的感受。

紫砂壶的线条美是对人的感官发挥最大的,正是这种韵律美让我们在汲一口茶时不自觉地沉浸在壶的美学魅力中,感受到的是茶艺和紫砂文化的内涵。

浅谈紫砂壶造型的线条美

浅谈紫砂壶造型的线条美

浅谈紫砂壶造型的线条美
紫砂壶是中国传统手工艺的珍品之一,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而紫砂壶的线条美则是其造型中最为重要的部分。

线条在艺术中是指作品中轨迹、路径等线性因素的总称,是构成作品内在秩序和审美效果的基本构成因素之一。

紫砂壶的线条美就是指其造型中呈现出来的线条美感。

线条可以分为直线和曲线,紫砂壶的线条美在造型上主要以曲线为主。

曲线经过艺术家的精心构思和雕琢,使紫砂壶显得优雅、精致。

曲线的优美让紫砂壶在视觉上给人一种舒适、温暖的感觉,这也是紫砂壶在很多人心目中的“生活艺术”内涵所在。

在紫砂壶的生产过程中,每一道工序都影响着线条的构造和美感。

比如制作壶身时,艺术家通常会运用凹凸线条变化和曲面线条美感的处理来达到一定的艺术表现。

在壶盖和把手的处理上,很多艺术家会将线条处理得特别细腻、流畅、优美,从而增强紫砂壶的艺术感染力。

此外,紫砂壶的线条美还要考虑到整体的协调性和比例感。

在紫砂壶的设计上,艺术家必须要把握好整个壶的比例,让壶盖、壶手、壶嘴等各部分的线条比例感协调一致,才能达到整体线条美感最佳。

总之,紫砂壶的线条美源于艺术家的灵感和技术,是紫砂壶以及整个紫砂艺术的灵魂所在。

在世界文化艺术的大舞台上,紫砂壶凭借着优美的线条美以及丰富的文化内涵,正在成为越来越多国人喜爱和世界人士所倾注眼球的艺术珍品。

流畅线条在紫砂壶中的运用—— 浅谈作品《线韵壶》的制作

流畅线条在紫砂壶中的运用—— 浅谈作品《线韵壶》的制作

艺术鉴评文 周小君流畅线条在紫砂壶中的运用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的艺术创作,点和线都是必不可少的基本要素。

在我们一般人观察形体时,首先映入眼帘的肯定是事物的轮廓,而轮廓便可以看作是一根闭环的线条。

这根线条的好看与否,决定了我们对这个事物轮廓的第一印象。

线的运用堪称是古老的艺术精髓之一,可以说是伴随着人类文明诞生而产生的,当人类第一次用原始的文字刻画下第一个笔画时,我们通常认识中的线条便诞生了。

线条组成了事物最基本的造型元素,在紫砂壶的创作中,线条有着相当多的运用和变化,在形成轮廓的同时,还起到一部分装饰的作用。

这种装饰作用有时超越了雕刻、图画等更加具体的装饰表现手法,将制作者最本初的技艺和意识展现表达,可以说合理地运用线条的变化,是紫砂造型艺术创作中相当重要的一种传达艺术观念的手段。

在全球化的今天,资讯相隔千里瞬息而至,艺术的理念同样如此,紫砂壶艺亦深受西方美学理论思想的影响,不过在19世纪,西方美术却是因东方绘画的影响,而改变了他们最初对于线条的认识。

原本的西方美术线条多用来表现轮廓,但也仅仅如此,而东方艺术体系线条不仅用来维持事物的轮廓,还积极地将线条化作图像的装饰,这一点在紫砂壶造型中就深有体现,并且十分广泛,《线韵壶》造型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作品《线韵壶》上,线条成了一种突出的装饰,整体看,壶身似碗,乍一看有些浑朴,过桥钮相当的舒张,暗接在壶盖上如同把手,气孔隐藏在壶钮之下,壶盖则维持了一个平缓的弧面,这是一个较为大方的组合,并不会显得夸张,显示出一些古韵,但并不过分,在视觉上留给人的印象不多,但这样的壶盖同壶口形成对比之后,线条便产生了变化,略缩进的壶盖嵌入壶口,但又并非是传统的揭盖式样,更类似压盖,盖沿比壶口整整缩小了一圈,这就让壶口形成了一条圆形的圈带,这一圈线条再向外扩展,即是平肩,壶口与壶肩的过渡,通过一根流畅的曲线联系在了一起,形成阶梯一般的递进效果,这时壶盖、壶口、壶肩都显露出本身的轮廓线条,并且一环套着一环,但却稍显散乱,这时候,处于壶肩最外围向壶面过渡的转折就不适宜采用紫砂壶一贯浑角的曲线,而是干脆用一根内凹的线条分割,从壶流一直延伸到壶把。

论紫砂壶中圈线的组合——浅谈作品“线韵壶”的制作

论紫砂壶中圈线的组合——浅谈作品“线韵壶”的制作

022创作实践金雪萍[关 键 词]紫砂;造型;圈线;装饰传统的艺术同社会环境、风尚习俗、哲学思想、审美取向以及物质的充裕程度密切相关。

我国传统文化中一直保留着关祭祀的种种风俗习惯,而祭祀源自原始的巫术图腾崇拜,这就给后世以此为基础的种种文艺创作留存下生长的土壤。

从最原始的线条开始,衍生出纷繁多变的艺术世界。

在我国传统的美学思想中,线是一切形的基础,尤其是崇尚“简”、体现“意”、注重“神”的传统艺术塑造和审美趣味,对于线的应用也就自然而然地遵循上述三种特点。

紫砂壶的造型设计,离不开传统美术的影响,而我国有着独有的毛笔、墨、纸等艺术媒介,这些构成了传统美术创作中线的基础。

正因为线条在紫砂壶形体的塑造中有着种种深厚的文化内涵,所以在紫砂壶设计制作中应用这种线的艺术,就要了解线的装饰性、线的情感性质、线的时代性质以及线的民族性质。

构成传统紫砂壶的线条有着上述诸多特性,所以能够让人一眼分辨。

我国古代艺术经历了数千年的沧桑巨变,其中不乏时代的洪流、社会的崩溃以及生活习惯的巨大改变,但艺术之魂魄却始终如一地流传下来,其关键就在于承载艺术表达的这些载体具有强大的艺术惯性,能够在种种颠覆和冲击中维持自身本来的面目,从而获得延续和发展的机会。

紫砂艺术显然就带有这样的典型特征。

作品“线韵”上,线条成为一种突出的装饰。

壶整体看来,壶身似碗,乍一看有些浑朴,过桥钮舒张,暗接在壶盖上如同把手,气孔隐藏在壶钮之下,壶盖则形成了一个平缓的弧面,轮廓给人一种舒缓的感受,延续了传统紫砂光素器的风格特征,有不同但却不会显得过分夸张,带有三分古韵,却也没有完全沉浸其中。

视觉上舒缓、有序,给人一种需要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壶盖与壶口形成了一种错位的反差,线条相应产生了变化,与传统壶盖样式不同的是,这既非截盖,也非嵌盖,像是压盖却又有别于传统压盖的造型样式,壶盖向后一缩,原本没有任何装饰的壶口就自动展现出一道环绕壶盖的圈线,起到了很好的装饰效果。

论紫砂壶“温婉如玉”的简约之美和艺术魅力

论紫砂壶“温婉如玉”的简约之美和艺术魅力

型,而是采用简约的手法来彰显出其中的文化内涵,这
叶非常合适,于是在福建、广东一带广受欢迎。同时朱
就需要紫砂艺人 更 高 的 技 艺 技 巧 和 审 美 理 念,从 而 用
泥壶的色泽也是 非 常 喜 庆 吉 祥,带 给 人 们 愉 悦 的 情 感
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来传达紫砂艺术的迷人魅力。
享受。“大巧不工”,“大象无形”,这在紫砂艺术之中得
的飞速发展和手工业 的 繁 荣,宜 兴 紫 砂 壶 逐 渐 普 及 推
紫砂历史中,朱泥壶向来以油性足、易泡养的特点被广
广,特别是在明清两朝都有着非常优秀的紫砂巨匠,而
大壶友所喜爱,同时 也 因 为 其 较 高 的 收 缩 比 例 让 众 多
从时大彬开始,紫砂技艺得到了创新和突破,从过去的
的紫砂艺人望而却步,笔者在制作此壶的过程之中,也
的壶把也是耳形圈卷、端握舒适。壶盖轻压壶口,严丝
别飘逸灵动,除了实用功能以外,给人的视觉冲击也是
合缝,气密 性 非 常 好,上 面 点 缀 的 扁 圆 形 壶 钮 拿 捏 方
印象深刻。在后来的 发 展 历 程 之 中,随 着 明 朝 生 产 力
便,和壶身融为一 体,特 别 的 和 谐 完 美。 众 所 周 知,在
征意义充分地表达出来。
在紫砂艺术历史 之 中,用 古 代 传 说 中 的 吉 祥 造 型
装饰壶身也是惯有的 传 统,宜 兴 的 紫 砂 艺 人 充 分 地 利
用了紫砂泥料良好的 可 塑 性,用 自 己 灵 巧 的 双 手 捏 塑
出精美的造型来点缀 壶 身,不 仅 让 人 感 受 到 紫 砂 造 型
艺术的魅力无穷,更 是 把 蕴 含 其 中 的 文 化 内 涵 和 象 征
“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早在宋朝时

漫谈紫砂壶的曲线美与直线美

漫谈紫砂壶的曲线美与直线美
蒋 旭 江 苏 宜兴 宜兴 214221
【摘 要 】紫砂 壶不 同的线型 ,给人带来 的审美情感是不一 样 的 ,如 果 说 曲 线 给 人 舒 畅 、 轻快 的感 觉 ,那 么 直 线 就 给 人 以挺 拔 、 向上 的 感 觉 。 紫砂 壶 挺拔 、硬 朗 的气 势 神 韵 ,从 线 型 的 角度 也 体 现 出造 型 的 阳 刚 之美 。 【关键词 】紫砂壶;线条 ;曲线 ,直线
那 么 线 条 有 什 么 样 的 审 美 特 征 呢 ? 主 要 有 两 大方 面 :一 、简 约 , 二 、 变 化 。 简 约 就 是 指 线 条 是 最 简 单 的 艺 术 表 现 手 段 , 这 与 人 类 的 艺 术 创 作 发 展 的 过 程 有 关 , 最 早 人 类 在 认 识 和 表 现 世 界 的 过 程 中 .难 以 用 繁 缛 语 言 或 其 他 手 段 作 准 确 的 反 映 时 ,往 往 采 取 一 种 概 括 的 、模 糊 的 抽 象 手 段 , 于 是 创 造 了 最 简 约 的 线 条 , 古 人 认 为 线 条 符 号 愈 简 约 , 愈 能 包 容 复 杂 的 内 涵 。 正 是 这 种 简 约 而 包 容 的 特 征 给 艺 术 创 作 者 提 供 了 寄 托 和 浓 缩 情 感 的 无 限 空 间 . 也 给 欣 赏 者 提 供 了 自 由 思 考 的 无 限 空 间 。变 化 又 使 线 条 成 为 了 艺 术 作 品 中 最 活 跃 的 因 素 . 如 果 说 简 约 使
“万 物 始 于 一 ” ,变 化 则 “一 生 万 物 ” 。 比 如 : 有 了 线 条 的 简 约 才 有 筋 囊 器 对 实 物 的 抽 象 化 概 括 . 而 正 是 线 条 的变 化 使紫 砂壶 具 有了形 态 各异 的造 型 ,同 时壶体 上装 饰 线 条 的 变 化 更 使 紫 砂 壶 具 有 了 千 变 万 化 的 审 美 效 果 。

线入圆意,壶韵天成——浅谈紫砂作品《线圆壶》的艺术情感

线入圆意,壶韵天成——浅谈紫砂作品《线圆壶》的艺术情感

线入圆意,壶韵天成——浅谈紫砂作品《线圆壶》的艺术情感吴勤芳
【期刊名称】《江苏陶瓷》
【年(卷),期】2024(57)1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紫砂壶已经逐渐成为一种具有艺术形态的艺术品,不仅具有突出的实用特征,还能够表现出独特的艺术价值。

紫砂壶的发展和演变反映了我
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勤劳,我们能够从这些壶器中感受到艺术世界的魅力,中国传统
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紫砂艺术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变得具有表现力,根据紫砂
艺人的情感、文化素养而不断发生变化,创作出一件件优秀的作品,在紫砂壶数百年
的历史中,正是因为紫砂艺人的不断传承创新,才令紫砂壶迸发出新的生命力。

【总页数】2页(P29-29)
【作者】吴勤芳
【作者单位】宜兴21422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
【相关文献】
1.论紫砂“线圆提梁套壶”的线条艺术
2.泉涌清意,壶韵悠长——浅谈紫砂《涌泉壶》的艺术美感
3.紫砂中的“圆”与“福”文化表现——紫砂作品《平盖福圆壶》之艺术表现
4.圆的美学智慧——论紫砂壶作品《线圆壶》的艺术特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紫砂“线韵壶”简约素雅的意境美
作者:蒋惠娟
来源:《江苏陶瓷》2014年第01期
摘要紫砂壶的艺术发展,融合了各门艺术的长处来完善自身,最终形成作品独有的鲜明特征,开出了芬芳的艺术之花。

在诸多表现紫砂壶的元素中,“线”的艺术能更深刻、更丰富,更能多韵律、多层次地表达作者的情感、审美及其思想。

优秀的紫砂壶作品都有着流畅的“线韵”、充沛的“线气”与高雅的“线体”风貌。

紫砂壶的线条不仅有着乐感的跌宕起伏、婉转绵延,还有着金石的质感与力感,更有着“道法自然”表现自然美的人文主章与艺术感悟。

关键词紫砂壶;意境;线韵壶
紫砂壶艺作品千变万化、丰富多姿的形象支撑,大多依赖于线的质感、神韵及变化。

传统的关于造型的艺术,诸如书法、绘画、篆刻、雕塑艺术与玉器、陶器、铜器、木器、瓷器的造型,以及戏剧、舞蹈艺术等,无不以线条去构建自己的艺术体系。

所以有人这么说:紫砂壶艺是线的艺术。

刚、柔的线体,不是两级分化的孤立存在,而是在发展中找到彼此的契合点,和谐统一,达到方中寓圆、圆中存方、刚柔相济的高妙境地。

现以紫砂“线韵壶”为例(见图1),谈谈以线为主而设计的壶器,其观赏情趣、艺术价值以及简约素雅的意境。

1 紫砂“线韵壶”的造型
紫砂壶作品的线韵之美,以形体为骨干,以气韵为灵魂。

紫砂壶艺术在多层次、多角度、多空间中展现自己的独特风采,在不断创新发展中全方位打造出线条艺术的无穷魅力。

紫砂“线韵壶”色泽明快、泥质细腻、手感舒适,整款壶为扁圆形,壶身五条圆线穿过,线条流畅、自然有致,腹以下斜收,平底、短颈、大口斜肩、坡盖、一弯嘴,圆润柔美,壶把与之迎合,略见几分娇憨,甚是可人。

“线韵壶”整体感强,自然舒畅,柔态毕现,是典型的女性作风,然而柔中不媚、娇而不俗,堪称雅致。

壶身刻行草“天下”,作品既有文人气息,又尽展紫砂风华。

2 紫砂“线韵壶”的线韵之美
用线条装饰紫砂“线韵壶”,此壶却给人以无限的想象。

壶嘴和壶把上的曲线,仿佛要一直伸展向上,直至永恒。

在整个“线韵壶”的壶体上,从壶流、壶把再到壶钮,大大小小的圆形形成此壶丰富的层次感,且由大到小的圆的排列富有节奏变化。

而壶身的装饰线条之间距离相等、大小相似,具有对称美。

紫砂“线韵壶”虽然只是运用了几种简单的线条,却把紫砂壶塑造得立体而多变。

紫砂“线韵壶”的线韵之美,有着凌驾于整个制作过程与结果之上的气度与境界。

线条的艺术结构与生命的结构相同,蕴涵很多必要元素。

“线韵壶”的线韵之美,是一种“内润而滋外”的
流露,壶的诞生、发展好像一个生命的流动成长:先由里到外,继而由外到内,包含着自然美、变化美与和谐美。

紫砂“线韵壶”形体的纵横有着像随转起合的线体,它表达的是体量感、空间感与形象感。

紫砂“线韵壶”肥、纤皆得其宜,方、圆自然协调,呼应有致,轻重有变,气韵贯通,达到了“尚法”的极致,它体现着流畅的线韵、充沛的线气与高雅的线体风貌。

“线韵壶”的线的感觉,是在经过长期实践的自我积累和多方位考量、研究后的反复精炼、体悟中自然萌生的,也是内在意识对外在物质的独到见解的表述,更是综合了哲学观、宇宙观、艺术观的“有察必现”的融会贯通与集中反映。

3 紫砂“线韵壶”陶刻的文化解读
紫砂“线韵壶”的壶腹上陶刻的“天下”二字,蕴含着最终寄寓此壶的文化。

人生的道路,就像这把紫砂“线韵壶”的线条刻画,它不是一帆风顺,而是迂回不平的,人行走在路上,沿途有时是荆棘密布,有时雪雨风霜。

走出荒芜的沙漠,穿过茂密的森林,越过坎坷的浅滩,飘过漫长的海洋……沉浮在人海,辗转如梦;潮起潮落时,岁月匆匆。

淡淡的心事,淡淡的忧伤。

蓦然回首前尘,才知道多少繁华消失在时光的深处。

一个人生命的支撑,需要一种力量,正因为如此,紫砂“线韵壶”的诞生就有了一种文化价值。

它象征着在崎岖不平的道路上,人心怀“天下”的理想,就能一路走下去。

而紫砂“线韵壶”的壶钮就像一柱灯塔,指引着心怀理想的人最终找到他的“天下”。

紫砂“线韵壶”赋予人一种生命的激情,从心底萌发出一种无法抵御的冲动;紫砂“线韵壶”还给人一种温馨的遐想,让人有了一种强烈的渴望:不知何时至“天下”,理想却每日每夜地冲击着心的海岸,永不放弃。

而紫砂“线韵壶”的壶钮,远远望去它就像一盏明灯伴随着你,一起见证未来理想实现夜的美、一路追逐梦想的深情。

从美学角度看,紫砂“线韵壶”所具有的形态、色彩乃至饮茶实用性,具有形象的直接性和可感性。

人们不仅在使用紫砂“线韵壶”中产生美感,而且在鉴赏时产生了美感。

壶身陶刻的“天下”两个字,增添了这件作品的文化元素和艺术趣味,使紫砂“线韵壶”以简洁的形制反映作品简约素雅的意境美。

参考文献
[1]贺西林.寄意神工(古代雕塑)[M].三联书店.2008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