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课堂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合集下载

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

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

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
随着教育领域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各类学科的教育也在不断地改革和创新。

在生物化
学领域,教学改革是为了深化对学科本质、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本文将介绍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

一、教学清晰目标、注重变革
生物化学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

在实施教学改革时,我们需要明确教学目标,突
出教学任务。

针对学生缺乏主动学习和自主思考的现状,我们加强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
生的主动性,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探究中来,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
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的精简化和串联
为了增强生物化学课程的可读性和可操作性,我们对教学内容进行了精简化和串联。

具体有如下两种方法:一是缩短文字叙述和理论分析的篇幅,从而提高课堂效率;二是将
生物化学的基本知识模块化,将其连接起来,以此提高教学效果。

三、注重课堂互动与情境教学
我们在生物化学课程的教学中注重课堂互动和情境教学。

多种情境教学法可以将学生
置于某种情境之中,增强学习的情感性和体验性,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学科表达。

在课堂上,我们采取多种方式,如问题导入、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使
得课堂气氛更加活跃。

四、多元化评价
对于生物化学课程教学的评价,我们采用多元化评价的方法。

多元化评价能够更全面
地反映出学生的成绩和表现,并对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

我们的评价方
法包括:笔试测验、实验报告、小组讨论、课堂展示和口头问答等方式。

结语:。

生物化学教学改革与创新论文

生物化学教学改革与创新论文

生物化学教学改革与创新论文摘要:引言生物化学是将生物学以及化学进行有机结合的一个学科,不仅将生物中的化学因子进行分析,也从生物学的角度对于化学进行了解读。

生物化学作为化学类和生物类高校学生的必修课,地位不断攀升,因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进一步对其进行重视,不断的对于关键词:生物化学,教学改革,创新,论文,一、引言生物化学是将生物学以及化学进行有机结合的一个学科,不仅将生物中的化学因子进行分析,也从生物学的角度对于化学进行了解读。

生物化学作为化学类和生物类高校学生的必修课,地位不断攀升,因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进一步对其进行重视,不断的对于教学的手段进行创新,以提升学生的掌握程度。

二、生物化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对多年的教学经验进行总结的过程中,教师发现大多数学生只为了应付考试,而粗略将知识点大致记下,而没有做到真正的理解,因此在期末考试结束后,学生会很快将知识遗忘,由此可见生物化学教学进行创新与改革十分必要。

当前在生物化学教学过程中,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

一是随着生物化学的不断开发与研究,教学的课本应随之更新,而不应沿用以前的课本。

二是生物化学的实验教学以教师为主体的模式应进行改变,从而通过创新方法的应用达到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目标。

三、生物化学教学内容的改革(一)重点突出,难点易化。

生物化学这门学科不仅需要学生对其有良好的理解,还需在学习中运用到学生的记忆力。

生物化学的教学内容较多,知识点琐碎,学生难以对知识进行良好的记忆和区分,因此就需要教师适时对知识进行总结,将重点难点着重突出,从而方便学生的重点记忆。

教师应在每节课教学之前对于上一节所讲的知识进行概括和梳理,组织学生共同进行相应的回顾,并对本章的结构进行大致的讲解,指出学生学习的目标以及要求,从而使学生在学习之前,对于所要学习的内容有清晰的思路。

在教师讲解的过程中结合热点时事以及学生所感兴趣的故事,将学生带入到课堂之中,激发学生对于这门学科的兴趣和热情,从而促进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点的记忆程度。

生物化学线上教学改革及经验总结

生物化学线上教学改革及经验总结

生物化学线上教学改革及经验总结摘要: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当下,从生物化学对医学生的重要性以及疫情的不确定性出发,逐渐完善疫情时代生物化学线上教学的实践。

线上教学存在一些缺点,我们努力克服这些不利因素,并利用线上教学本身特点扬长避短,加强生物化学课程的教学。

本文对线上教学的相关经验进行梳理,探讨了如何有效地组织线上教学,并利用线上教学本身的特点及网络资源等有利因素,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关键词:生物化学、线上教学、教学改革1.开展生物化学线上教学的必要性当下新冠疫情反复,针对疫情的不确定性,开展线上教学能应对突发疫情状况,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

在此期间,我们对我们的线上教学方式进行不断优化,对教学效果进行了连续的跟踪。

生物化学作为一门基础医学学科,对于医学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是学习后续学科的基础。

加之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线上教学也是生物化学的教学模式与时俱进的体现,利用网络资源也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对于生物化学学习的积极性,给予学生更多的可自由支配时间,结合自身情况攻克重难点。

1.生物化学线上教学的挑战线上教学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师生之间缺少了面对面的交流,互动方式与线下完全不同。

同学之间的互帮互学模式也产生了变化。

与此同时,新的挑战也意味着新的机会。

比如,在教室互动时,有些腼腆的学生可能不愿意交流,但是,在线上教学反而可能积极投入讨论。

线上教学时,老师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可以“批量”做出解答,让学生对课程的认识更加深入。

我们根据线上教学的规律扬长避短,不断调整我们的教学方法,力求达到最有效的教学效果。

1.线上教学安排计划2.1课前我们与腾讯公司合作,量身定做了稳定可靠的深大专属版本的腾讯会议软件进行线上教学,该软件可提前在教务系统导入课程表,学生用手机号登录腾讯会议(深大版)后即可入会。

课前对网络进行测试,对设备进行调试,保证网络顺畅、设备运行正常。

在课前,建立学习交流微信群,在群里发布学习资料以及回答问题。

《生物化学》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生物化学》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收稿 日期 :0 8 3 3 2 0 -0 -0
3 建 构 新 型 师 生 关 系 . 互动式课 堂 教学 使得 师生 间交 流 机会 增 多 , 教 学 过 程 中 , 师 尽 量 使 用 鼓 励 、 赏 性 的 手 法 营 造 课 教 赞
堂 气 氛 , 学 生 体 验 到人 与 人 之 间 的平 等 、 重 和 信 使 尊 任 , 形 中 增 加 了 师 生 之 间 的 情 感 , 时 师 生 之 间 的 无 同 信 息 交 流 使 得 教 师 及 时 掌 握 学 生 学 习 动 态 , 于 调 利
人才 。 二 、 动 式 课 堂 教 学 的 组 织 与 安 排 互
堂 灌 ”,无 暇 顾 及 讲 课 效 果 , 学 生 产 生 厌 学 情 绪 。 使
在 最 近 几 年 的 教 学 实 践 中 , 们 尝 试 将 互 动 式 课 堂 我 教 学 模 式 应 用 到 生 物 化 学 的 教 学 过 程 中 , 得 了 较 取
为理想 的效果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在 课 前 要 广 泛 涉 猎 相 关 知 识 , 认 真 思 考 , 便 在 课 并 以
教 师 为 中 心 ” 传 统 教 学 思 想 指 导 下 , 多 高 校 课 堂 的 许 采 用 由教 师 到 学 生 的 “ 向 灌 输 式 ” 学 模 式 , 生 单 教 学 受 制于教 师 , 习缺 乏 自主性 和 能 动性 。如 何在 课 学 堂 教 学 中 激 发 学 生 学 习 积 极 性 , 学 生 愿 意 主 动 回 使 到 课 堂 中来 , 高 等 教 育 长 期 探 索 的 课 题 。互 动 式 是 课 堂 教 学 模 式 无 疑 是 达 到 上 述 目标 的 一 种 有 效 途

高职院校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高职院校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高等教育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49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的网络教育网站,为大学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网络思想阵地;确立网络占领意识,主动占领网络新阵地,通过校园网络,微信、微博、校园APP 等宣传推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打击网络暴力、网络垃圾、网络诈骗等,为大学生营造培育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良好的网络文化舆论氛围。

第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在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具有认知上的转化作用、认同上的强化作用和践行中的承载作用。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实践活动,将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实践中,创新学生实践载体,将价值观融入到“主题团日活动”、“志愿者服务活动”以及社会调研、公益活动中去,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体验和感悟生活,实现对核心价值观的完全认知、高度认同,提升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进而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拥护者、实践者和传播者。

参考文献:[1] 熊孝梅,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2] 杜玉波,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15(5).[3] 林玲,邓淑华,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6).[4]李先锋,试论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载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2014(11).[5] 王汉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作者简介:卓德虎(1988-)男,汉族,河南省濮阳市人,现为郑州大学教师。

生物化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包含了化学知识与生物知识,它从化学的角度诠释了生命活动现象,是一门研究生物体内化学分子相互作用的学科,是高职院校生物类,医学类专业大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

“三位一体”生物化学课程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三位一体”生物化学课程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有 的 知识 和 经 验 , 然 后 经 过 讨 论 . 教 师 提 出 核 心 问
学》 《 生化 分 析技 术 》 及《 生 化 工程 》 三 位 一 体 生 物 化
学 课 程体 系 建设 ,充 分调 动学 生 的学 习积 极 性 , 提
高学生 的 创新 能力及 实践 能力 。
题 。 诱 发 学 生 探 究 的 动 机 。 确 定 探 究 题 目后 进 入 实 践 体 验 阶段 , 学 生 自愿 组 成 讨 论 小 组 , 在 课 下 每 名 学 生通 过 查 阅 网络 、 书籍 、 文 献 及 做社 会 调查 等各
学 团队遵 循 “ 理 论 与实 践相 结 合 , 由浅 入 深 , 循 序 渐
紧密, 更容 易 激发 学生 的学 习兴 趣 , 使 教 学 取 得 事 半
功倍 的效 果 。因此, 设置 几个 问题 , 决定 探究 的方 向, 是 进行 探 究式 学 习 的前提 。通过 探 究式 学 习 . 学 生 反 映收获 很大 。通过论 文研 讨 。 学 生 们 开 阔 了视 野 .
摘要 : 从 理 论 教 学改 革 和 实 践教 学 改 革 两 方 面 入 手 , 阐述 以培 养 学 生创 新 能 力 为 中心 的《 生物 化 学 》 《 生化 分 析 技 术 》 及《 生化 工 程》 三位 一 体 生物 化 学课 程 体 系建设 , 旨在 提 高 学 生的 创 新 能 力 及 实践 能 力 。本 研 究 的 开展 可 以 充 实科 技 创 新 人 才 培 养 的研 究 成果 . 对 于构 建科 学发 展 、 和 谐 运 行 的 高 校创 新人 才培 养 体 系具 有 重要 意 义 。
2 0 1 4年 1 1 月第 1 1期
高教 论坛

新形势下护理《生物化学》思政育人教学实践——以糖代谢为例

新形势下护理《生物化学》思政育人教学实践——以糖代谢为例

新形势下护理《生物化学》思政育人教学实践——以糖代谢为例在新形势下的教育改革浪潮中,护理《生物化学》的思政育人教学实践犹如一艘航船,载着护理学子们在知识的海洋中航行,引领他们探索生命的奥秘。

今天,让我们以糖代谢为例,共同探讨护理《生物化学》思政育人教学实践的问题及路径,为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护理人才贡献力量。

首先,让我们揭开护理《生物化学》思政育人教学实践问题的面纱。

这问题犹如一颗颗暗礁,隐藏在护理教育的航道上。

首先,理论与实践脱节是教学实践中的首要问题。

学生们在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与实际工作中的需求存在差距,导致他们在面对临床问题时感到力不从心。

其次,教学方法单一、枯燥是教学实践中的瓶颈。

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他们对《生物化学》的重要性和实用性缺乏认识。

再次,学生主动参与度低是教学实践中的困境。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不高,缺乏主动学习的动力和积极性。

最后,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度不足是教学实践中的难题。

思政教育的融入不足,使得学生在专业学习中难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道德。

然而,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并非无路可走。

路径犹如一条条航道,指引着护理《生物化学》思政育人教学实践的方向。

首先,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教学实践的基础。

教师应将课堂知识与临床实际相结合,通过案例教学、实验操作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其次,创新教学方法是教学实践的核心。

教师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再次,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度是教学实践的保障。

教师应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最后,加强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是教学实践的推动力。

教师应在专业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道德。

在护理《生物化学》思政育人教学实践的价值意蕴中,我们看到一幅美好的画卷。

这幅画卷犹如一颗种子,孕育着护理教育的未来。

生物化学实验教学课程体系改革的创新实践

生物化学实验教学课程体系改革的创新实践
形式多样 、 重点 突出, 难易适 中 , 针对性强 。各层级教 学内容
心、 凝胶 、 电泳 、 层析等时问间隔穿插 相关 教学 内容 ( 如图 1 , ) 浓缩实验课堂教学 , 学生 动手实验 与教 师示 教 、 将 临场参 观 实践 、 播放录像资料等 不 同形 式 的辅 助教学 手段有 机结 合 ,
J ,
o o C>
凝 分 约 毽 《
点样 ( 1 约 5分钟) 电泳 ( 5 约 5分钟) 观察结果 并照相( 2 分钟 ) 约 0
过滤 ( 1 分 钟 ) 约 0
点样 ( 1 约 5分钟) 参观/ 示教其他 电泳技术 和设备 : 聚丙烯酰胺凝胶 电泳 , 等点聚焦 电泳 , D 2 电泳 等 。
层析 ( 5 钟) 约 O分
——=:==
显色( l 钟) 约 5分
参观/ 示教其他层析技术 和设备 : 常压柱层析 , 高 压 液 相 色谱 等 。

计算结果( 1 约 5分钟 ) 分析总结, 填写实验报告 , 清洁整理 ( 2 分钟 ) 约 O
分析总结, 填写实验报告 , 整理 ( 2 分钟 ) 约 0
2 世纪医学面临着新 的机遇 和挑战, l 培养 创新 性医学人 才是高等医学院 校当前 的主要 任务。创新 性人才 的培养 涉
及 到教 育观念教育 制度改革 、 育环境 建设 、 教 教师 与学生 素 质 以及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等多方面因素 , 而创新课程体 系是 培养创新性医学人才的核心… 。为此 , 1 我们 针对 课程体 系进 行 了一系列创新性改革 , 从实验教材大 纲 , 实验技术 设备 , 课 堂与辅助教学方式 , 网络教 学资源 配置 , 课程培 养计 划和考 核评价标准等多方面考虑 , 建立起一套有利 于创 新人才培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解决 实际问题 。 生物化学 的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基 础知识 和基本技 能, 更应 注重对学生进行探索生物化学知识 的过程 和 学习方法 的训练 , 运用探究 式教学激发学生发现 问题 、 提 出问 题、 分析问题和解决 问题 的兴趣 , 形成 求学所必需 的质疑态 度
己独立完成实验, 最后通过实验报告阐述选择实验方法的理论
三、 教学手段 多媒 体教学通过 文字 、 图像 、 声 音和动 画等多种 信息能使
生物化学是生命科学的基 础和前沿 学科 , 它从分子层 面阐 述生命体 的化学组成 、 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规律 , 它理论性强 、 概念抽象 、 名词繁多 , 且化学反应过程复杂多变 。 生物化 学是 高 等职业 院校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 的一门专业 基础课程 , 其 目标 是使学 生具备所必需 的生物学基本 知识 和基 本技 能 , 提高全 面 素质 ,为增强适应 职业 变化 的能力和继续 学习 的能力奠定基 础。针对生物化学课堂教学中存在 的一些 问题 , 笔者在 以下几
个方面进行 了改革与实践。 教 学 内容

学生产生多种感官刺激 , 有利 于知识 的获取和保持 。积极发挥 多媒体辅助教学 的优势 , 实现 多媒 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有机 的结

由于生物化学是在分子水平上对生 物体 进行 研究 , 因而一 些概念及反应过程 就十分抽象 , 对学生来说难度 大 , 加上理解 记忆的内容很多 , 往往不知从何处下手。 针对课程特点 , 结合专 业及其后续课程对生物化学的要求 , 教师要对教材 内容进行分 析、 讨论 , 删繁就简 , 浓缩基础 内容 , 突出主线 。此 外 , 教师要在 有限的学时内把教材 中的主要 知识 点 、 当今最新研究成果及 发 展趋势介 绍给 学生 , 强调 重点 、 难点 , 并 激发学 生 的学 习积极 性。 通过对教学内容的优化组合 , 突出实用性 和先进性 , 打破 只 重视基础 内容 的教学模式。
方法 、 教 学手段 、 实验课 堂及 考核评 价方式五 个方面对 生物 化 学进行 了课 堂教 学方 面的改革研 究与实践 。 关键词 : 生物化学 ; 课 堂教 学 ; 教 学方法 ; 教 学手段 ; 实验
教学氛 围,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 的气 氛中接受知识 。如将核 苷酸 的“ 补救合成” 和“ 从 头合 成” 用“ 大树 ” 和“ 小草” 的生长来类 比, 在讲解大分子物质代谢 中和同学们关心 的减肥联 系起 来 , 这些 都容易唤起他们浓厚 的学习兴趣。
2 0 1 3年 3月
总第2 7 3 期
高职教育
生物化学课堂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刘向蕾 梅 淑芳
金华 3 2 1 0 0 7 ) (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 浙江

要: 为提 高生物化 学教 学质量 , 本文从教 学内容 、 教 学
( 2 ) 趣味教学法 。在 生物化学 教学 中营造充满趣 味的课 堂
依据及实验结果 。通过这样的实验课堂 , 教会学生如何获取新
知识 , 使学 生实现从 “ 要我学 ” 到“ 我要学 ” 的转 变 , 提 高学生 自
学能力 , 增强操 作技 能。 五、 考核评价方式
采 用形成性考核 的方式 , 在总评成绩 中, 期末考 试成绩 占
4 0 %, 平时成绩 占 6 0 %, 平 时成绩又 可以细化 , 分 成作业 、 课 堂 表现 、 出勤率三部分 , 在每一部分 中制定详细 的评 分标 准 , 增 加 平 时成绩考核 的透明度 、 公平性 、 合理性 , 克服 以往平 时成绩不 易量化 的缺 陷。 且考核评价方式中各部分所 占比例及 评分 标准
四、 实 验 课 堂 为 了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 加强独立思考及解决
问题 的能力 , 以培养学生 的创新能力 , 对实验课 堂进 行如下 改 革。 首先要精选实验内容 , 由教师布置实验要求和方法 , 鼓励学 生进行 预习 , 课 堂上再 由学 生简单地讲解 实验 的原 理 , 然后 同 学之 间互相补充 , 不完整 的地方 由教 师补 充讲解 , 随后同学 自
在第一节课需要告知学生 , 让学 生了解 如何能得到较高 的平 时 成绩 , 从而能更好地 约束 自己 , 提高学习效果 。
和批判 精神, 从而培养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2 . 趣味教 学 , 直观教 学为辅 。在探究性 教学方法为 主体 的 情况下辅助 以趣 味式教学和直观教学 , 让学生, 生物化学 的课堂教学大多仍采用传统 的灌输式
教学法 , 这种教学模式是学 生对 知识被动地接受 , 不 能很好地 培养学生的 自学能力 、 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因此 , 在教 学方法 上, 需要彻底改革 , 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 和学 习主动性 , 注意避 免学生的畏难情绪 。 1 . 探 究式教 学为主。探究式教学 即在教师 的引导 下 , 以学 生独立 自主学 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 , 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 内 容, 为学生提供充分 自由表达 、 质疑 、 探究 、 讨 论问题的机会 , 学 生通过个人 、 小组 、 集体等多种形式 , 运用 已有 的知识 和技能 自
二、 教 学 方 法
合, 这种教学手段更 有利 于学生接 受新 知识 。讲授 的内容 大部 分 采用多媒 体图片教 学f 如蛋 白质 的结构 与功能 、 酶 的作用机 理、 核 酸的变性 和复性 、 电泳 原理等) , 这样可 为课堂教 学增加 信息 、 节省时间 , 使学生在短时间 内接触到大量 的知识 和信息 , 帮助学生依靠图片来形象记忆 。在 图片教学 的基础上 , 其 中的 部分知识点用动画的形式给出 ( 如 电子传递 呼吸链 、 D N A的生 物合成 、原 核生物的蛋 白质合成等) ,既增强 了学 生的学 习兴 趣, 也帮助学生想象 , 建立起生动的生物作用过程 , 提高学 生的 学 习热情 , 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