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铁路洛阳动车组存车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客车技术整备所作为动车存车场问题浅析

交通科技与管理117技术与应用客车技术整备所(简称“客整所”)是指对旅客列车进行检查、修理及整备的场所。
近年来普速旅客列车因竞争力不足、扩能潜力有限、进一步增长余地小等问题导致客流增长乏力[1],局管内部分客整所已出现闲置或能力富裕的情况。
而随着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动车保有量逐年增加,为满足高速铁路动车组夜间存车需求,需在有始发终到动车组的车站修建动车存车场。
动车存车场因征地拆迁原因,投资较少的动车存车场大概为3 000万左右,投资高的动车存车场可达到4亿元。
近年来不断有客整所开始转型,来满足动车组的存放及检修需求。
动车运用所和客整所均具备存车、日常检修、临修、低级修程的定期检修、客运整备等主要功能,相应设施包括存车线、整备线、检查库、整备棚、临修设施、客运整备设施等[2]。
本次仅对列车存放进行比较及适应性改造分析。
客整所作为动车存车场因其停放列车车型不同,存在差异。
1 动车存车场与客整所存车对比分析1.1 客整所半径问题既有客整所因用地受限,客车车辆转弯半径较小,以25T型客车为例,其联挂最小半径为145 m,因此部分客整所最小曲线半径小于200 m。
以加格达奇客整所为例,其最小转弯半径为185 m,而现行《动车组设备设计规范》(TB10028-2016)规定“段(所,场)内线路宜设在平道上,最小曲线半径不应小于250 m”,因此部分既有客整所最小曲线半径不满足《动车组设备设计规范》(TB10028-2016)要求。
1.2 接触网挂网条件既有客整所整备库及室外股道未设接触网,而动车存车场考虑设接触网满足其驶入条件,并因冬季寒冷,为使动车组内部水箱不凝固,需要定时打温,因此还需满足独立供电条件。
寒冷地区城市冬季气温较低,动车组上水、卸污、客运整备以及融冰除雪等作业在室外进行比较困难[3],则需考虑动车组停靠在整备库内。
若选择在整备库内停放动车组,则整备库内需挂接触网。
既有部分客整所因使用年限较长,设计标准较低,库内高度受限,且房屋结构也受限,因此挂网条件需重点研究。
新建铁路贵阳至南宁客运专线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工程占用土地 2731.74hm2,其中永久用地 1550.07hm2,临时用地 1181.67hm2; 本工程土石方总量为 9980.90×104m3,其中挖方 7697.32×104m3,填方 2283.58×104m3; 路基、站场、隧道相互调配利用后,本工程需取土 413.45×104m3,产生弃渣 5827.19×104m3,,拟设置取土场 3 处,弃渣场 152 处。工程拆迁房屋约 91.72×104m2。
2.2.2 环境要素评价范围及重点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规定和区域环境特征,确定各环境要素的 评价范围如下: 1、生态环境评价 根据铁路工程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以及铁路工程自身的特点确定生 态环境评价范围为铁路轨道中心线两侧各 300m 以内区域以及大型临时工程用地 界外 100m 以内区域,涉及敏感区则扩大至整个敏感区。 2、声环境评价
贵南铁路为客运专线,速度目标值为 350 公里/小时。本工程可研设计范围 包括贵阳至南宁客运专线正线以及引入贵阳枢纽、南宁枢纽相关工程。
2014 年,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开展了本工程的预可研工作,2015 月 7 月,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完成了贵南铁路的可行性研究。
成都铁路局计划统计处和南宁铁路局计划统计处委托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 限责任公司开展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评价单位提早介入并积极参与到工 程预可行性研究和可行性研究工作中,将环境保护要求贯彻到工程选线工作中。 环境保护选线力求绕避沿线生态敏感区域,对于因技术条件、地形地貌或地质等 因素限制而无法绕避路段则通过优化线路形式和施工方法减缓对敏感区的环境 影响,并采取恢复措施。
洛阳工业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环境影响跟踪评价报告书

洛阳工业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环境影响跟踪评价报告书一、引言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发展的迅猛,工业产业集聚区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报告书旨在对洛阳工业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的环境影响进行跟踪评价,为制定合理的环境管理措施和环境保护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评价方法本次评价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通过采集环境影响相关数据,并结合当地环境监测站的实时数据,进行分析和对比。
同时,还采用问卷调查等定性方法,了解当地居民对产业集聚区发展的环境影响的感受和看法。
三、评价结果1.大气环境影响:根据环境监测数据分析,洛阳工业产业集聚区的大气环境质量整体良好,与周边地区相比没有明显差异。
但是,在工业废气排放控制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加强管理和监督。
2.水环境影响:洛阳工业产业集聚区附近无重要水源地,地下水质量相对稳定。
但是,工业废水的排放对地表水源造成一定影响,需要加强废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营管理。
3.生物多样性影响:洛阳工业产业集聚区规划在项目设计和建设过程中注重生态恢复和保护措施,以保持生物多样性的完整性。
目前,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工作正在进行中,初步调查结果表明,部分物种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但生态系统整体稳定。
4.噪声和震动影响:洛阳工业产业集聚区的噪声和震动受到一定控制,工业企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减少噪声和震动的产生。
但是,仍有一些企业和交通噪声对周边居民造成不适和影响。
四、评价结论1.洛阳工业产业集聚区在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大气和水环境质量相对稳定,生物多样性得到一定保护。
2.但是,仍然存在工业废气和废水排放问题,需要加强治理和监管。
3.需要进一步加强噪声和震动的管理和控制,减少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4.在后续的规划中,需要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绿色产业集聚区。
五、建议1.加强工业企业的环保意识,加大对污染治理设施的投入,提升排放标准。
2.建立完善的环境监测体系,及时收集和分析环境数据,确保环境质量的可持续改善。
存土场003

施工技术交底
编号:JHTJ6-10-4-JSJD-003-2008
工程名称
京沪高速铁路虹桥动车所工程
负责部门
工程技术部
作业项目
存土场
施工期限
2008.4~2009.2
一、存土场施工
1.存土场场地选择与布置
存土场设在基线HQGDK0+660左侧增建村杨湾菜地,场内布置见京沪高速铁路虹桥动车所站场路基存土场布置图。
四、安全注意事项
1)做好施工中的机械设备的组织指挥,保证道路畅通,防止发生机械碰撞及交通事故。
2)在施工范围内应设置警示牌,防止无关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发生意外事故。
3)各种机械操作人员和车辆取得操作合格证,不得将机械设备交给无本机操作证的人员操作,对机械操作人员要建立档案,专人管理。操作人员按照机械说明规定,严格执行工作前的检查制度和工作中注意观察、工作后的检查保养制度,不酒后操作机械,机械不带病运转、超负荷运转。
三、环境注意事项
1)存土场及便道施工过程中,严格做好各种机械、运输车辆噪声污染的防治,并避免夜间施工扰民。汽车运输时采用挡板遮盖严密,消除尘土飞扬。
2)设专人对存土场及其便道进行平整及洒水养护,加强存土场及其便道使用过程中养护维修,切实做到“晴天不扬尘、雨天不泥泞”,确保运输畅通。
3)填筑时严禁使用生活垃圾作为填料,并做好生活垃圾污染的防治。
2.存土场设置标准
存土场内地面必须平整,场地表面由场地中心向外设1%的排水坡,保证场内排水顺畅,雨时不积水。
3.存土场施工工艺要求
1)场内存土区底部耕植土清表20cm左右,清表时严格考虑底部向外侧排水沟的横向1%流水坡度,严禁出现基底呈锅底状,形成水囊袋。
生态环境部关于新建长沙至赣州高速铁路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

生态环境部关于新建长沙至赣州高速铁路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生态环境部•【公布日期】2024.11.04•【文号】环审〔2024〕113号•【施行日期】2024.11.04•【效力等级】行政许可批复•【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影响评价正文关于新建长沙至赣州高速铁路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环审〔2024〕113号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你公司《关于报送新建长沙至赣州高速铁路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函》(铁发改函〔2023〕278号)、《关于暂缓审批〈新建长沙至赣州高速铁路环境影响报告书〉的请示》(长赣工管〔2023〕1号)、《关于启动审批〈新建长沙至赣州高速铁路环境影响报告书〉的请示》(怀邵衡安长赣〔2024〕2号)收悉。
经研究,批复如下。
一、该项目位于湖南省、江西省境内,包括正线和相关工程。
正线自长沙西站接轨引出,经湖南省长沙市、株洲市和江西省萍乡市、吉安市、赣州市,于赣州市赣县区衔接既有赣瑞龙铁路。
正线全长429.459公里(湖南131.886公里、江西297.573公里),按高速铁路标准建设,为双线电气化客运专线,设计速度350公里/小时;运行列车对数近期(2035年)为32对/日至91对/日;远期(2045年)为40对/日至114对/日;新建桥梁273座长182.672公里,新建隧道117座长193.779公里,桥隧比为87.66%;正线设车站10座(新建9座、扩建1座)。
设牵引变电所10座(新建8座,改建2座)。
相关工程包括长株潭枢纽配套工程、萍乡地区配套工程和赣州枢纽配套工程。
该项目符合《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国家发展改革委以发改基础〔2022〕1499号文件批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实施将对沿线生态、声环境、水环境等造成不利影响,在全面落实环境影响报告书提出的各项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及本批复要求的前提下,项目建设的不利生态环境影响可以得到一定程度减缓和控制。
我部原则同意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总体结论。
新建北京至天津滨海新区城际铁路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路基、站场、桥涵、隧道及
生态环境 土石方工程
用、水土流失、生态 规划、基本农田、水土流失、生
功能区
态功能区
列车运行噪声、固定设备噪
声环境
等效连续 A 声级 等效连续 A 声级
声、风亭噪音、冷却塔噪音
环境振动 列车运行振动、固定设备振 铅垂向 Z 振级、VLZ max 铅垂向 Z 振级、VLZ max 平均值、振
(2)主要工程内容 本工程研究范围为宝坻南站(本工程不含)至滨海站新建线路, 工程线路长度为 97.774km,其中新建线路长度 95.932km。包括路基 地段长度 6.40km,占新建线路全长的 6.67%。新建正线桥梁共 4 座, 正线桥长 75.232km,占新建线路长度的 78.43%,新建框构 11 座。涵 洞 15 座,旅客地道 2 座。地下段线路长度 14.3km,其中隧道段长度 12.6km,占新建线路长度的 13.13%,地下站长度 1.7km,占新建线路 长度 1.77%。除正线工程外还包括滨海动车运用所(含走行线)。 本工程涉及车站 5 座,存车场、线路所各 1 个,分别为:宝坻南 站(为京滨城际、京唐城际接轨站,属于京唐城际工程,本工程不含)、 京津新城站、北部新区站、滨海机场站、滨海站和滨海存车场、机场 南线路所。滨海站为始发终到站,在津秦客专工程中已预留了城际场 的规模;其他站均为新建中间站。此外,新建牵引变电所 2 处、警务 工区 1 处。其中北部新区站设有综合维修车间(含工区);滨海机场 站为地下车站。 全线新建 2 座 AT 牵引变电所,分别为京津新城、滨海机场,1 座分区所,1 座分区兼开闭所,4 座 AT 所。 (3)主要技术标准 1)铁路等级:客运专线 2)正线数目:双线 3)设计速度:宝坻南站至北部新区站(不含)350km/h;
铁路工程施工调查报告

铁路工程施工调查报告一、调查目的及背景调查背景:本项目是一条经过山区的铁路工程,全长100公里,设计速度为200公里/小时。
工程施工于去年开始,目前进展顺利,计划年底前完工。
二、调查方式及范围本次调查采用实地走访、工地观察、会议座谈等方式进行。
调查范围包括施工现场、动车组试运行情况、供应商合作情况等方面。
三、总体情况介绍1.施工进展情况:经过了一年的施工,工程整体进展顺利,已完成80%的施工任务,各个标段之间配合默契。
2.质量管控:项目组建立了严格的质量管控体系,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质量培训,确保施工质量。
3.安全生产:施工现场严格按照安全管理规定进行,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安全生产水平较高。
4.施工成本:总体来说,施工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但部分标段的成本超出了预算。
5.供应链管理:和供应商合作良好,及时解决供应问题,确保施工进度。
6.动车组试运行:目前已完成10次试运行,运行情况良好,对车辆性能满意。
四、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1.施工进度:部分标段施工进度滞后,主要原因是山区地势复杂,地质条件不理想,施工困难较大。
2.工程质量:部分标段的质量管控措施不够严格,存在施工质量不符合要求的问题。
这主要是施工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部分人员缺乏专业技能。
3.安全生产:虽然没有发生重大事故,但仍存在一些安全管理不到位的情况,例如违规作业、不规范操作等。
4.成本控制:部分标段的施工成本超出了预算,主要原因是施工过程中材料、设备等价格上涨,没有及时进行成本调整。
5.供应链管理:部分供应商交货久拖不下,导致施工进度受到一定影响。
6.动车组试运行:虽已进行了多次试运行,但仍有少数车辆存在故障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五、改进建议1.施工进度管控:针对山区施工困难,可以适当增派工人和设备,加强施工进度管控,确保项目按时完成。
2.质量管控:加强对施工人员素质的培训,提高专业技能,加强对标段的质量监督,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3.安全管理: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确保施工过程中无事故发生。
新建商丘至合肥至杭州铁路环境影响报告书

巢湖东站北、南联络线:160km/h;
根据 44 号文,预测计算速度按列车设计最高速度的 90%确定,同时考虑
各站列车进出车站加减速影响。
(3)列车长度 根据设计文件确定本次长编组动车 16 节,长度为 400m,短编组动车 8
节,长度为 200m。
1.3.5 投资概算 全线投资预估算总额 1045.75 亿元。 本次环评范围内投资估算总额 957.35 万元(不含芜湖长江公铁大桥)。
1.3.1 项目基本情况
1)新建线路工程
2
本项目新线建筑长度为 610.99km,包括商丘至合肥北城段 378.376km、 肥东至芜湖段 103.356km、宣城至湖州段 129.26km。
(1)商丘至合肥 JJCK2+400~三院 CK258+100(=四院 CK249+300)~ CK360+335(对应合蚌客专 DK106+300,接蚌福联络线),正线长 378.376km, 右线绕行 YCK357+200~YCK360+323(对应合蚌客专 DK106+300,接蚌福联 络线),长 3.123km。
2)配套工程,包括商丘、阜阳、合肥、芜湖、杭州等枢纽引入配套工程。 (1)商丘枢纽 郑阜下行联络线 XLCK188+386.92~XLCK190+696.68,正线长度 2.52km。 郑阜上行联络线纳入商丘站内工程。 新建商丘动车组存车场一处,设存车线 4 条。 (2)阜阳枢纽 动 车 走 行 I 线 DCICK170+561.300 ~ DCICK169+169.310 , 线 路 长 度 1.392km; 动车走行 II 线 DCIICK170+565.800~DCIICK168+965.522,线路长度 1.6km; 阜阳西预留郑合铁路同期施工段: 郑 合 下 行 线 、 立 折 线 ( 双 线 )ZHCK169+460 ~ ZHCK172+200 , 线 路 长 度 2.74km;郑合上行线(单线)右 ZHCK168+280~右 ZHCK172+200,线路长度 3.92km; 新建阜阳西动车存车场:规模为存车线 6 条(另预留 2 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建铁路洛阳动车组存车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建设单位: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洛阳工程指挥部评价单位: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2018年9月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洛阳工程指挥部委托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承担“新建铁路洛阳动车组存车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现根据国家及省市法规规定,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洛阳工程指挥部向公众进行环评第二次信息发布,公开环评内容。
本文本内容为现阶段环评成果,下一阶段将在听取公众、专家等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进一步修改完善。
目录1 概述 (1)1.1 项目名称 (1)1.2 项目建设单位 (1)1.3 项目建设地点 (1)1.4 项目评价工作概况 (2)2 建设项目概况及污染源分析 (2)2.1 建设项目概况 (3)2.2 工程污染源分析 (9)3 环境保护目标 (13)3.1 生态环境保护目标 (13)3.2 水环境保护目标 (13)3.3 噪声、振动、电磁环境保护目标 (13)4 主要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及建议 (14)4.1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结论与建议 (14)4.2 声环境影响评价结论与建议 (15)4.3 振动环境影响评价结论与建议 (16)4.4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结论与建议 (17)4.5 环境空气影响评价结论 (17)4.6 固体废物影响评价结论 (18)4.7 电磁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18)5 初步结论 (19)1 概述1.1 项目名称新建铁路洛阳动车组存车场工程1.2 项目建设单位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洛阳工程指挥部1.3 项目建设地点洛阳动车组存车场位于洛宜支线南侧、宁洛高速公路东侧。
本工程由洛阳龙门高铁站引出向西,动车走行线利用洛阳龙门站西安端立折线,接入既有洛宜支线李屯站东咽喉的洛宜正线上,然后利用李屯站III道(需要电化)向西走行;随后线路自李屯站西咽喉牵出线引出,下穿孙辛路后,线路折向南接入动车组存车场。
存车场近期设4条存车线、1条出入段线及相应设施。
动走线线路全长5.122公里。
图1.1-1 洛阳动车组存车场工程总平面布置示意图1.4 项目评价工作概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要求,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洛阳工程指挥部委托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承担“新建铁路洛阳动车组存车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建设单位于2018年8月28日在《河南经济报》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第一次公示。
评价单位在工程分析和环境影响因子筛选的基础上,实施现状监测和类比调查与监测,开展社会调查、资料收集等现场工作。
在现状、类比调查与监测的基础上进行现状评价、预测评价,提出污染防治措施,于2018年9月编制完成了《新建铁路洛阳动车组存车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2 建设项目概况及污染源分析2.1 建设项目概况2.1.1 主要建设内容工程主要组成内容具体见表2.1-1。
2.1.2 设计年度近期:2030年;远期:2040年。
2.1.3 主要技术标准①线路类别:动车组走行线。
②设计速度:80公里/小时。
③动车走行线数目:近期,单线;远期,双线。
④最小曲线半经:新建地段,一般采用800米,困难采用300米;利用既有线地段,维持既有标准。
⑤最大坡度:一般情况下30‰,困难情况下35‰;存车线为平坡。
⑥牵引种类:电力⑦机车类型:动车组⑧存车线有效长:650米。
⑧列车运行控制方式:调车作业方式。
⑨调度指挥方式:调度指挥系统(TDCS)。
2.1.4 主体工程主要技术设备及工程内容(1)动走线工程1)动走线1:D1DK0+000~D1DK5+121.853,长约5.122km,其中:D1DK0+000~D1DK1+236.25,利用洛阳龙门站站后立折线,长度1.236km;D1DK1+236.25~D1DK1+912.149,新建0.676km。
D1DK1+912.149~D1DK3+328.75,利用洛宜铁路,需电气化改造,长度1.417km;D1DK3+328.75~D1DK5+121.853,新建1.793km。
2)动走线2:动2线线路长2.194km,全部利用洛阳龙门站站后立折线2。
(2)站场工程1)存车场规模本工程新建洛阳龙门车站新建动车存车场一处,近期规模新建4条动车存车线、1条出入段线及相应设施,承担郑西客专洛阳地区初期始发动车组开行需求;远期综合考虑洛阳枢纽各方向动车组引入需求以及郑州站动车开行需求,洛阳动车运用所总规模为检查库线6线、存车线24条。
2)总平面布置洛阳动车运用所存车场与洗车库、检查库采用纵列式布置,总规模为检查库线6条、存车线24条(含走行线2条)、出入段线2条、临修镟轮线各1条、洗车线2条、牵出线1条。
近期实施工程内容为存车线4条、出入段线1条,具体如下:①4条存车线(含人工补洗线2条),以及环存车线道路;②存车线电化挂网,并设隔离开关,考虑夜间作业照明;③设动车组洗车、上水、卸污等整备设备;④设辅助生产房屋、食堂浴室、乘务员公寓等配套房屋。
图2.1-1 洛阳动车组存车场平面示意图(3)轨道工程动车组走行线新建部分按一次铺设无缝线路设计,采用60kg/m钢轨、有砟轨道;利用既有线改建地段维持现有标准,即有缝线路,有砟轨道。
(4)路基工程动走线1新建路基长度 1.513km,利用既有站后立折线和洛宜铁路路基长度2.653km,总计占动走线1长度的81.3%。
路基设计类型主要有路堤边坡防护、黄土路堤、黄土路堑、低路堤、受限路基等。
路基土石方调配原则:土石方工程应本着移挖作填、充分利用的原则进行合理调配。
对于土石方数量集中地段,按机械施工考虑;对于土石方数量较小地段,采用人力施工为主,小型机械为辅的作业方式。
(5)桥涵工程本工程动走线1新建单线特大桥共计1座956.310米,占动走线1长度的18.7%。
(6)通洛阳龙门工区道路工程道路长度为373.736m,路面宽为5米,采用混凝土路面,道路与立折线、军专线的立交净空按5.0m控制。
结合工区附近既有城市道路现状及规划、维修工区规划情况,本次研究通工区通道拟从既有瀛洲东路与站前西路交叉口引出,道路折向东沿军专线以6.73%的坡度东行,行至军专线JZK0+894.571处道路折向南,以设置涵洞的方式分别下穿军专线和立折线,随后道路折向东沿立折线以6%的坡度爬升接入维修工区预留大门。
道路长度为373.736m,路面宽为5米,路基宽为6m,路面采用混凝土路面,道路与立折线、军专线的净空按5.0m 控制。
如图2.1-2所示。
图2.1-2 通维修工区道路平面示意图(7)电气化①牵引网供电方式动车走行线采用带回流线的直接供电方式,库线采用直接供电方式。
②牵引变电所本工程利用郑西客专既有洛阳龙门牵引变电所新增一回直供馈线。
本次建设存车场规模较小,牵引负荷不大,洛阳龙门变电所牵引变压器维持既有安装容量不变。
③接触网接触网采用全补偿简单链型悬挂。
(8)综合维修本工程不新设维修工区,利用既有洛阳龙门维修工区进行存车场内及动车走行线基础设施的保养和维修工作。
本工程新增约 5.518km线路维修工作量,对既有洛阳龙门维修工区定员、维修设备进行适当补强。
(9)动车组设备新建洛阳动车存车场,承担洛阳地区始发动车组的存放,动车组的一二级修由郑州东动车运用所承担。
(10)给水排水存车场给水水源采用市政自来水,给水管道由洛阳市政府负责配套至新建存车场。
存车场生产、生活用水采用市政直供,仅设消防泵房。
本站污水为生活污水、一般生产废水、集便污水,日排水量97m3。
其中集便污水45 m3,其他污水52 m3。
设计新增污水处理站一座,粪便污水采用化粪池处理,集便污水采用厌氧池集中处理,统一收集后排入污水处理场经SBR污水处理设备处理达标后排入到存车场G1DK1+550的排水涵中。
(11)房建暖通本工程生产房屋面积2607 m2,生活房屋面积1110m2,总房屋面积为3717 m2。
其中职工单身宿舍1050m2(含食堂、消防控制室、电力配电小间)。
新增定员78人。
本线地处寒冷地区地区,生产、办公和生活房屋设置采暖。
本工程附近无城市供热管网,与运输有关的重要部门和昼夜24小时连续作业的房屋利用空调系统设置热泵采暖;当室温达不到生产工艺要求且布置分散、面积较小的房屋和供热范围外的房屋采用电采暖。
人员集中的生产、办公房屋设置带有净水功能的冷热两用电开水器供应开水。
淋浴间采用电热水器供应热水,乘务员公寓和宿舍等设置太阳能热水器(电辅助)供应热水。
本工程不新增锅炉。
(12)通信系统存车场新设GSM-R移动通信系统无线基站,实现存车场区域GSM-R 系统无线覆盖。
(13)工程用地本工程占地合计1334亩,其中全线永久用地合计1305亩,临时用地29亩。
(备注:本工程存车场按照预留远期规模征用土地,动走线未考虑远期用地)(14)土石方工程本工程挖方合计15.56万m3,填方合计47.16万m3;其中利用方13.37m3,自采石场场取石1.58万m3,自预留动车所区域取土20.52万m3,自通所道路及改移沟渠移挖作填11.7万m3。
2.1.5 建设工期本工程建设工期按18个月考虑。
2.1.6 投资概算本项目投资概算总额为31062.34万元。
2.2 工程污染源分析1、噪声污染源(1)施工期噪声污染源强分析施工现场的各类机械设备包括装载机、挖掘机、推土机、混凝土搅拌机、重型吊车、打桩机等,这类机械是最主要的施工噪声源。
根据以往大量现场监测数据,常用施工机械噪声测量值汇于表2.2-1中。
表2.2-1 主要施工机械噪声测量值(2)运营期噪声污染源强分析依据铁计【2010】44号《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噪声振动源强取值和治理原则指导意见(2010年修改稿)》,本工程预测采用的噪声源强如表2.2-3。
本工程桥梁线路源强类比相似线路梁型(12.2m宽箱梁)和环保部已审批类似项目环评,本次评价桥梁线路源强取值在44号文桥梁源强基础上增加5dB;路堤线路源强与44号文源强保持一致。
表2.2-2 本工程动车组列车噪声源强表单位:dB(A)2、振动污染源(1)施工期振动源本工程施工期振动主要来源于各种施工机械、重型运输车辆和桩基施工产生的振动。
根据本工程的施工特点,产生振动的施工机械和设备包括挖掘机、推土机、重型运输车、压路机、钻孔-灌浆机、空压机、风镐和打桩机等。
根据类比调查,将施工期主要施工机械设备的振动参考振级列于表2.2-3中。
表2.2-3 施工机械振动参考振级(2)运营期振动污染源强分析列车运行中车轮与钢轨撞击产生振动,经轨枕、道床、路基(或桥梁结构)、地面传播到建筑物,从而引起建筑物的振动。
振动源强根据(铁计【2010】44号)《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噪声振动源强取值和治理原则指导意见(2010年修订稿)》确定,工程后列车运行振动源强见表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