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分子荧光互补技术及其在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中的应用

双分子荧光互补技术及其在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中的应用
双分子荧光互补技术及其在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中的应用

双分子荧光互补技术及其在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中的

应用

摘要

双分子荧光互补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用于体或体外检测蛋白质相互作用的一项新技术。该技术是将荧光蛋白在合适的位点切开形成不发荧光的2个片段,这2个片段借助融合于其上的目标蛋白的相互作用,彼此靠近,重新构建成完整的具有活性的荧光蛋白分子,从而产生荧光。BiFC方法简单直观,具有可视性的特点,对温度敏感,荧光片段种类较多,被广泛地应用到不同的细胞中,既可以检测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可以定位蛋白质相互作用的位点。此外,BiFC还能在蛋白构型的确定以及RNA的检测方面发挥作用。经过若干年的发展,双色荧光互补技术已经发展成包括多色荧光互补技术,BiFC和FRET 联用技术以及BiFC和YTH联用技术在的多种技术,拓宽了BiFC的应用。

关键词:双分子荧光互补技术;蛋白质片段互补;荧光蛋白;蛋白质相互作用

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s,PPIs)形成了细胞中的调节网络,用来调控细胞的许多功能。因此,研究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于深入了解许多生命过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迄今为止,已经建立了多种技术和方法用于研究蛋白与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如酵母双杂交技术(Yeast two-hybrid, YTH),荧光共振能量迁移(Fluorescence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 FRET)和蛋白片段互补技术(Protein fragment complementations, PFCs)等方法(表1)。在蛋白片段互补技术中,双分子荧光互补技术(Bimolecular fluorescence complementation, BiFC)由于观察直观,检测方便以及能实现在活细胞中对相互作用蛋白可视化等诸多优点,自从其被开发出来后,便得到了广泛地应用。

1 双分子荧光互补技术的提出及理论依据

BiFC技术本质上是一种蛋白质片段互补技术,是指将荧光蛋白多肽链在某些不保守的氨基酸处切开,形成不发荧光的N-和C-末端2个多肽片段。将这2个荧光蛋白片段分别连接到1对能发生相互作用的目标蛋白上,在细胞共表达或体外混合这2个融合蛋白时,由于目标蛋白质的相互作用,荧光蛋白的2个片段在空间上互相靠近互补,重新构建成完整的具有活性的荧光蛋白分子,从而产生荧光[1](图1)。目前用于BiFC技术的荧光蛋白包

括GFP(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绿色荧光蛋白)[2],YFP(Yellow fluorescent protein,黄色荧光蛋白)[3],CFP(Cyan fluorescent protein,青色荧光蛋白)[1],BFP(Blue fluorescent protein,蓝色荧光蛋白)[4]和RFP(Red fluorescent protein,红色荧光蛋白)[5]等。

最先将荧光蛋白用于蛋白互补实验的是Ghosh等人[2]。2002年Hu等人在此基础上首次提出了BiFC这个概念。他们将1个GFP的突变子增强型黄色荧光蛋白(EYFP)从不同位点切开,用1组相互作用的同向平行的亮氨酸拉链(多肽bFos和bJun)融合到切开的YFP蛋白的N片段和C片段,分别在大肠杆菌中共表达不同组合的融合多肽。他们发现,当EYFP从氨基酸Ala154-Asp155间切时所构建的1组融合多肽,能够在细菌细胞中产生YFP的荧光。他们将这个技术称之为BiFC,并对BiFC的相关性质以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的讨论。这篇文章的发表标志着BiFC作为一种可视化观察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技术被正式建立起来[3]。自此,不同的荧光蛋白突变体被运用到BiFC系统中用来提高荧光强度、增加荧光颜色或减少背景荧光等(表2)。

从BiFC的原理可以看出,构成BiFC技术的三论依据分别是蛋白质剪接(Protein splicing)机制的发现,蛋白质片段互补技术(Protein fragment complementation)的提出以及绿色荧光蛋白结构与功能的解析。

2 双分子荧光互补技术(BiFC)的特点

2.1 可视化

可视化是BiFC技术最大的特点。在此技术中,荧光蛋白由于相互靠近而重新构成能发出荧光的蛋白,这种荧光是自我催化的结果,不需要底物与辅助因子,非常稳定,而且通过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等常规仪器很容易检测到BiFC信号,这种直观性使得BiFC 技术在短短几年迅速获得应用,已经成为检测活体细胞中蛋白质相互作用的一种常规方法。这种可视性既可以直观地观察到蛋白的相互作用,而且还能通过对这种可视化的荧光进行定量从而确定蛋白相互作用的强弱,极方便了蛋白相互作用之间的研究。2002年Hu 等[3]首次在动物活细胞中运用GFP及其突变体研究蛋白与蛋白间的相互作用。他们鉴定了7个BiFC复合体(BN173/CC155,CN155/CC155,CN173/CC155,GN173/CC155,YN154/YC155,YN173/YC155和YN173/YC173),观察显示蓝色、蓝绿色、绿色和黄色荧光。Lee[7]等将Venus和Cerulean荧光蛋白片段在活细胞中混合可在不同位置观察到不同颜色的荧光出现。

2.2 可以应用到不同的宿主细胞中

荧光蛋白结构稳定,能在非厌氧条件下的几乎所有细胞中表达,这种稳定性极拓宽了荧光蛋白的应用围。迄今为止,各种BiFC系统已经被成功用于不同宿主细胞中,包括动物[12],植物[5],真菌[10,13]和细菌[3]中;除了体,BiFC技术还能应用于体外试验中[2-3]。

Hoff[10]利用BiFC技术分析来自丝状真菌(Acremonium chrysogenum)活细胞中复制因子AcFKH1和CPCR1之间的蛋白与蛋白相互作用。Hu等人最初进行BiFC实验选择的便是大肠杆菌[3]。Yang等[12]通过改变哺乳动物的表达密码子可以有效改善GFP在真核生物中的表达亮度。目前报道在活细胞运用BiFC研究G蛋白(异源三聚体鸟嘌呤核苷酸结合蛋白)信号传导过程中核心部件蛋白间相互作用[13]。

2.3 荧光蛋白片段种类多

在众多的蛋白片段互补技术中,双分子荧光互补技术中可选择的互补蛋白片段更多,主要体现在如下3方面。首先,荧光蛋白自身种类多,绿色荧光蛋白通过突变,可以形成激发波长不一样的荧光蛋白,如YFP,BFP,CFP和RFP等;其次,同一种荧光蛋白可以在不同位置剪切成能进行功能互补的荧光片段;第三,不同的荧光片段之间可以进行功能互补。互补的荧光片段种类多,使得通过荧光互补技术在同一细胞中观察多个蛋白的相互作用成为可能[1]。

BiFC系统中运用较多的为YFP。其突变体Citrine和Venus能改善YFP突变体的附加氨基酸交换,可增强荧光蛋白的明亮度和折叠程度。BiFC的特殊地方体现在如果蛋白高度集中表达甚至它们没有特定的亲和力,也可能观察到非特异性相互作用[15]。

2.4 BiFC系统对温度敏感

BiFC技术的最大缺陷是多个BiFC系统对温度敏感。温度高时,片段间不易互补形成完整的荧光蛋白。一般在30℃以下形成互补效应好,温度越低,越有利于片段之间的互补,这就对研究细胞在生理条件下的蛋白质相互作用带来不利因素。目前,只有基于Venus、Citrine和Cerulean的3个双分子荧光互补系统可以在生理温度条件下实现片段互补[8]。此外,BiFC系统需要2个荧光蛋白片段互补,重新形成完整的活性蛋白以及发生荧光蛋白自体催化过程,不同的BiFC系统往往需要几分钟到几小时完成该过程,因此观察到的双分子荧光信号滞后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过程,不能实时地观察蛋白的相互作用或蛋白复合物的形成过程。Zhang等[16]利用远红荧光蛋白(mKate)的BiFC系统对肿瘤和神经疾病相关的蛋白质进行了研究。这种远红外蛋白可在37℃的生理温度下发生相互作用。

2.5 BiFC复合物的形成过程可逆

最初的研究表明,荧光蛋白分子通过蛋白互补,形成的BiFC复合物不可逆[1,3-4],然而,Sung等人的实验却表明,BiFC复合物的形成是可逆的。在研究Pho2和Pho4相互作用时,Sung等分别将Pho2和Pho4与黄色荧光蛋白突变体Venus的两个荧光片段成2个融合蛋白,当含有这2个融合蛋白的酿酒酵母二倍体细胞从不含磷酸盐的培养集中转移到含高浓度磷酸盐的培养基中时,BiFC荧光消失,然而当该细胞重新恢复磷酸盐饥饿时,BiFC信号重新出现[13]。这种特点使得通过BiFC技术来研究蛋白相互作用的动态变化成为可能。

2.6 通过定点突变可有效减少假阳性结果的出现

在实验中,一些阴性对照的信号在检测蛋白与蛋白相互作用中较高,这将造成假阳性结果。可能的原因是最初分开的2个无荧光的片段具有在的亲和力,导致无特定相互作用的自发组装。由于这个局限,BiFC的高灵敏度、时空分辨率和准确性受到质疑。研究表明通过定点缺失和定点突变改变蛋白相互作用可有效减少假阳性结果的出现。目前报道的利用分割超折叠的GFP(sfGFP)来构建BiFC[6]。将sfGFP从214和215氨基酸之间分开(sfGFPN:1-214氨基酸;sfGFPC:215-229氨基酸),将sfGFPN和sfGFPC分别与目标蛋白融合。由于sfGFPC的N端存在两个调控氨基酸残基R215和D216,将其通过缺失突变

后,发现可有效减少阴性信号的调节。Lin等[17]利用在Venus中对BiFC片段进行1个点突变(V150L)能有效减少BiFC的背景荧光。

3 双分子荧光互补技术的应用

3.1 亚细胞定位

BiFC尤为适合蛋白复合物的亚细胞定位。利用BiFC能够获取活细胞中蛋白质相互作用复合物的亚细胞定位信息,从而为我们推断蛋白质的生物学功能提供必要的基础信息。Hu等人在活细胞中用BIFC分析了包含bzip结构域的Jun和Fos的互作及其定位情况,以及bzip和Rel家族的互作和信号系统对它们的作用和定位调节。结果发现bzip外区决定了蛋白作用位置,跨家族的相互作用影响了它们的定位和转录活性调节[18]。CD99是一种表面糖蛋白、白细胞抗原,并且不属于已知的任何蛋白家族Gowoon Choi等人利用BiFC证明了CD99能形成同源二聚体,并且还将互作定位在细胞核的周围区域。

3.2 转录因子间的互作研究

BiFC已经用于许多结构类别的转录因子之间的互作研究.这些研究使我们对核蛋白互作及其亚核定位的理解更为精细,还可能为我们理解核功能的区室化提供重要线索.转录因子Mstl属于基本螺旋一环一螺旋家族(bHLH)的成员,在胰腺腺泡细胞中表达,对胰腺外分泌功能有重要的作用.Zhu L.Q等发现Mstl~YN、Mstl一YC能形成荧光,而bHLH的螺旋的突变体Msti1MH-YC和Mstl~YN之间没有荧光。结果表明抑制转录因子Mstl同源二聚体的形成将导致胰腺腺泡向腺管的化生[19]。脯氨酸脱氢酶(ProDH)是催化脯氨酸降解的第一步,是碱性亮氨酸拉链S族(bZipS)转录因子AtbZIP53的靶基因.Fridtjof Weltmeier 等人应用BiFC证明AtbZIP53不与本族的成员互作,而是与bZip C族的AtbZIP10强烈互作,从而调节ProDH的转录。这种异源二聚化介导的转录激活是调节转录因子活动与功能的重要机制。

3.3 酶-底物复合物的确定

BiFC已经用于几种酶-底物互作的确定,其中包括泛素连接酶、激酶、鸟嘌呤核苷酸交换因子。在活体确定酶的特殊性底物及其活性位点可为酶新功能的发现提供重要证据。例如,Cengiz Ozalp等应用BiFC系统研究了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系统,在活细胞天然膜状态下验证了细胞色素P450与细胞色素P450还原酶的互作,并且提出了P450还原酶与P450反应中可能存在新的作用方式[20]。Blonde等利用BiFC研究了酿酒酵母中泛素E3连接酶Grr1和细胞分裂M期调节因子Hof1的互作,而Hof1由Grr1的酶促降解是酵母胞质分裂过程中激动蛋白收缩的重要步骤。

3.4 信号转导级联

通过BiFC分析,实现了信号转导网络中许多信号蛋白互作的可视化.膜连蛋白A4是一种钙结合蛋白,Alen Piljic等通过BiFC验证了与它连接的磷酸激酶催化亚基与调节亚基

的互作,体钙离子水平的升高会刺激膜连蛋白A4携带磷酸激酶的催化亚基与调节亚基从胞质、核质向胞膜、核膜转移[20]。SMAD家族转录因子介导转化生长因子β的信号发生,通过BiFC分析,Remy等阐明SMAD3-SMAD4复合物定位于胞核而SMAD与AKT/PKB(蛋白激酶B)则阻止它向核的转移。

3.5 蛋白复合物定位调节

BiFC还适用于蛋白互作复合物的动态研究。例如HuC.D等用BiFC证明转录因子JUN和ATF2形成的异源二聚体分布在细胞质,一旦受到由胁迫激活的蛋白激酶的刺激后,将转移到胞核[18]。Niu T.K用BiFC分析发现鸟嘌呤核苷酸交换因子GBF1和鸟苷酸鸟苷三磷酸酶(GTPase)ARF1(ADP核糖基化因子)形成的复合物受到布雷菲德菌素胁迫将会在细胞高尔基体富集[19]。

3.6 涉及转录后修饰的互作

许多蛋白互作需要特殊的转录后修饰,这类互作也可以通过BiFC在活体分析Kanno 等发现溴域蛋白BRD2有选择性的和乙酰化的组蛋白结合,这种结合不仅要求BRD2的溴域还要求组蛋白有乙酰化的尾部。Nyfeler发现耐药相关基因ERGIC53受体与组织蛋白酶Z和组织蛋白酶C的互作要求ERGIC53的凝集素结合结构域,这表明它们之间的互作要求配基糖基化。因此BiFC能够监视转录后发生的改变蛋白互作的修饰作用。

3.7 监视新的互作蛋白

互补分析以及特殊的酵母双杂交转录激活分析已经用来确定很多蛋白的新互作蛋白Remy等使用BiFC文库监视方法确定了AKT/PKB的新的互作蛋白Ft1蛋白。以BiFC为基础的文库监视方式其优势是能在活体监视蛋白互作,并且能直接观察到刺激对互作的影响。缺点是在实验条件下蛋白表达水平的差异可能影响目的蛋白互作蛋白的确定。但是在特殊的细胞条件下,BiFC仍然能确定目的蛋白的互作蛋白。

3.8 大分子复合物和分子骨架

把荧光蛋白带到一起恢复荧光活性并一定由互作蛋白直接接触发生,融合蛋白通过被大分子复合物组装带到一起也能在互作蛋白不接触的情况下产生互补荧光。类似地,融合蛋白和同一个大分子骨架结合,即使互作蛋白不直接接触也能产生荧光。比如Rackham 等利用BiFC分析了与mRNA结合的人类zipcode结合蛋白(IMP1)和智力发育延迟蛋白(FMPR)互作的可视化[21]。Stains等通过BiFC在活体实现了定位在寡聚核苷酸上的锌指DNA结合蛋白同源互作的可视化。

3.9 multicolour BiFC

研究发现由不同荧光蛋白的片段组成的双分子荧光复合物和由同一种荧光蛋白片段组成复合物有不同的光谱。这些复合物之间的不同光谱实现了同一细胞中多种蛋白复合物之

间的可视化,这就是multicolour BiFC的原理。因此双分子荧光还能进行有共同互作蛋白的竞争性蛋白互作的研究。例如Hu等已用multicolour BiFC来确定bZIP结构域中Fos、Jun和ATF2转录因子形成二聚体的效率,并证明了Fos与Jun异源二聚体的形成效率远高于Fos与ATF2以及Jun与ATF2异源二聚体的形成效率。Grinberg等用多色BiFC比较了Max与bMyc结构域的互作效率和Max与Mad家族转录因子互作效率的差异。多种复合物分布的直接比较不仅消除了寻找跟复合物亚细胞定位相同的标记物,还能帮助确定复合物的不同定位是定位信号所致还是复合物在细胞的不同功能所致。

3.10 检测泛素化途径

泛素(ubiquitin,Ub)是含76个氨基酸残基的多肽,分子质量约8.5ku,高度保守,广泛存在于各种真核细胞中。它的主要作用是以多聚泛素链的形式与要降解的底物蛋白结合,从而标记底物蛋白。Muller等还发现一种类泛素蛋白SUMO,它也标记底物,但不促进其降解。

一个或多个泛素分子在一系列酶的作用下与其他蛋白质分子共价结合就称为泛素化。泛素化可直接影响蛋白质的活性及其细胞定位。细胞许多蛋白质均可被泛素化系统识别和修饰,包括细胞表面受体、信号传导蛋白、转录因子等。泛素化过程是一个由多种酶参与的级联反。首先,在ATP的参与下,泛素激活酶(E1)作用于泛素羧基端的谷氨酸残基,并将其激活。接着,活化了的泛素蛋白利用高能巯基键与泛素结合酶(E2)的半胱氨酸残基结合。最后,E2直接或者通过泛素连接酶(E3)将泛素与靶蛋白连接,从而完成泛素化的过程。泛素化的靶蛋白可被细胞中的26 S蛋白酶体识别,从而将其降解。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泛素化系统的改变和细胞的转化与肿瘤的发生、神经退行性疾病、免疫和炎症反应等有密切关系。

BiFC技术为泛素化途径检测提供了一种简便方法。Fang等[21]用YN标记泛素分子,YC标记泛素作用底物Jun,pFLAG-CMV2(γ)-YN-Ub和pFLAG-CMV2(γ)-YC-Jun共染细胞 COS-1,37℃培养24h,再30℃培养4~16h后进行荧光检测。若出现荧光,则表明泛素结合到了底物蛋白上,即底物蛋白被泛素化。经对表达YN-Ub(带Flag标记)的细胞提取物和表达HA-Ub的细胞提取物作蛋白质印迹分析,发现电泳后的蛋白质条带亮度和弥散情况基本相同,仅有由于YN分子质量较HA大而引起的条带稍微滞后,该结果说明,在泛素分子上融合表达一段荧光蛋白不会影响泛素与其底物的结合。

3.11 用于检测RNA

BiFC 对细胞的RNA可进行特异性标记。Valencia Burton 等[22]用基于GFP的BiFC 系统成功在大肠杆菌中标记了mRNA和5S核糖体RNA。他们将真核生物的翻译起始因子(eIF4A)切成2个结构域,分别与GFP的2个片段融合形成融合蛋白。RNA的末端连有eIF4A蛋白的RNA适配子。将其导入细菌后,融合蛋白之间发生相互作用,蛋白表达可特异性的反应到RNA适配器上。GFP重新组成发出荧光,可以照亮连接在eIF4A蛋白的RNA。Ozawa等[23]同样用基于GFP的BiFC系统研究了真核细胞线粒体RNA。借助双分子荧光互补技术来标记RNA为研究RNA提供了新的工具,也拓宽了BiFC技术的应用

围。

4 影响BiFC实验的因素分析

在BiFC实验中影响因素有很多,除了宿主细胞和荧光蛋白的种类外,还有形成融合蛋白时插入到荧光蛋白片段上的小肽和荧光蛋白的位置。

4.1 Linker的序列

通常在荧光蛋白质片段与目标蛋白质之间加1个连接肽,防止由于蛋白质空间位阻导致蛋白片段间不能相互靠近现象出现。常用的连接肽氨基酸序列有RSIAT、RPACK-IPNDLKQKVMNH[1,3]和GGGGS[11]等。linker为单链结构,因此存在空间位置上的旋转灵活性,这使荧光蛋白片段更容易相互靠近发生相互作用,重新产生荧光。

4. 2 荧光蛋白片段的位置

在BiFC试验中,荧光蛋白片段的位置对结果的影响是显著的。Sung等人在研究Cet1的寡聚化作用时,发现将Venus的VN或VC分别连接在Cet1的C末端时,在细胞核中检测不到荧光;将VN或VC分别连接在Cet1的N末端时,在细胞核中检测到了强烈的荧光,而将VN连接到Cet1的N末端,而将VC连接到Cet1的C末端,这样形成的BiFC复合物信号较弱,产生的荧光强度也较弱,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和表达的蛋白之间的拓扑约束有关。荧光片段位置的差异会导致BiFC实验的差异[13]。这个现象被Chandlter等人在植物中得到了证明。为了证明BIM1和DRN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Chandlter等人构建了4个载体,即分别将BIM1和DRN融合到YFP的N末端和C末端,如此构建的载体分别是:BIM1-YFP,DRN-YFP,YFP-BIM1和YFP-DRN。结果发现,只有将BIM1-YFP和YFP-DRN配对,才能产生BiFC复合物。这个实验再次表明,荧光蛋白片段位置的不同,对双分子荧光互补实验的成败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24]。

5 BiFC系统的扩展

5.1 多色荧光互补技术

2003年,Hu等人在BiFC的基础上建立起了多色荧光蛋白互补技术(Multicolor fluorescence complementation analysis)。和BiFC一次只能检测一组相互作用蛋白不同的是,这种技术能同时检测一个细胞中多组蛋白的相互作用。他们将GFP、CFP、YFP 和BFP分别在特定位置切开后与目标蛋白连在一起形成融合蛋白,然后将这些融合蛋白混合。不同的目标蛋白间会发生相互作用,同时使不同的互补荧光蛋白片段结合,形成多个蛋白复合体。通过荧光显微镜可观察到不同颜色的荧光[1]。这为研究蛋白功能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多个BiFC系统运用到植物中。Lee 等[7]在植物细胞中将目标蛋白分别标记上CFP 的C-端片段(cCFP),Venus和Cerulean的N-端片段(nVenus或nCerulean),cCFP 融合蛋白和nVenus融合蛋白发生相互作用呈现黄色荧光;而cCFP融合蛋白和nCerulean融合蛋白相互作用则呈现蓝色荧光。根据发光颜色的不用来观察不同蛋白间的

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

举世瞩目的基因组计划使大量的新基因不断被发现,然而单纯的基组DNA序列尚不能解答许多生命问题。基因是相对静态的,而基因编码的产物-蛋白质则是动态的,具有时空性和调节性,是生物功能的主要体现者和执行者。蛋白质的表达水平、存在方式以及相互作用等直接与生物功能相关。 在所有生命活动中,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必不可少的,它是细胞进行一切代谢活动的基础。细胞接受外源或是内源的信号,通过其特有的信号途径,调节其基因的表达,以保持其生物学特性。在这个过程中,蛋白质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可以调控,介导细胞的许多生物学活性。 虽然有一些蛋白质可以以单体的形式发挥作用,但是大部分的蛋白质都是和伴侣分子一起作用或是与其他蛋白质形成复合物来发挥作用的。因此,为了更好地理解细胞的生物学活性,必须很好地理解蛋白质单体和复合物的功能,这就会涉及到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在现代分子生物学中,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揭示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建立相互作用关系的网络图,已成为蛋白质组学研究中的热点。 一、生物物理学方法 1. 融合蛋白pull-down实验 融合蛋白pull-down技术基本原理是将一种蛋白质固定于某种基质上(如Sepharose),当细胞抽提液经过该基质时,可与该固定蛋白相互作用的配体蛋白被吸附,而没有被吸附的“杂质”则随洗脱液流出。 被吸附的蛋白可以通过改变洗脱液或洗脱条件而回收下来。为了更有效地利用pull-down技术,可以将待纯化地蛋白以融合蛋白地形式表达,即将“诱饵”蛋白与一种易于纯化地配体蛋白相融合。1988年Smith等利用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S-transferase ,GST)融合标签从细菌中一步纯化出GST融合蛋白。从此GST融合蛋白在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领域里得到了极大的推广。 GST融合蛋白在经过固定有GST(glutathione)的色谱柱时,就可以通过GST与GSH的相互作用而被吸附。当再有细胞抽提物过柱,就可以得到能够与“诱饵”蛋白相互作用的兴趣蛋白。一般来说,GST融合蛋白pull-down方法用于两个方面:一是鉴定能与已知融合蛋白相互作用的未知蛋白质;二是鉴定两个已知蛋白质之间是否存在相互作用。 该方法比较简便,避免了使用同位素等危险物质,在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中有很广泛的应用。类似的融合蛋白很多,如与葡萄球菌蛋白A融合的“诱饵”蛋白可以通过固定有IgG的色谱柱进行纯化;与寡聚组氨酸肽段融合的“诱饵”蛋白可以通过结合Ni2+的色谱柱进行纯化;与二氢叶酸还原酶融合的“诱饵”蛋白可以通过固定有氨甲喋呤的色谱柱进行纯化等等。 2. 亲和印迹 亲和印迹是将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后的蛋白样品转移到硝酸纤维素膜上,然后检测哪种蛋白能与标记了的“诱饵”蛋白发生作用。此方法所要考虑的是如何保持膜上蛋白的生物活性,如何得到纯化的“诱饵”蛋白等。 3. 免疫共沉淀

2019西城高三一模生物(3)

2019北京西城高三一模 生物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20分) 本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细胞膜的功能与膜蛋白密切相关,下列不属于膜蛋白功能的是 A.细胞识别 B.组成染色体 C.催化化学反应 D.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2、科学家将编辑基因的分子工具构建到靶向侵染心肌细胞的病毒中,通过尾部静脉注射到成年小鼠体内,成功编辑线粒体DNA。该研究让耳聋、癫痫、肌无力等线粒体遗传病迎来治治愈的希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线粒体基因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B.线粒体DNA的突变可能会导致能量代谢障碍 C.侵染心肌细胞的病毒在该研究中作为载体起作用 D.该项研究中雌性小鼠后代心脏功能仍然未能改善 3、科学家设想,如果能在糖尿病患者体内植入正常分泌胰岛素的细胞,患者可以免去每天注射胰岛素的麻烦。科学家将细胞封闭在藻酸盐凝胶(褐藻细胞壁提取物)保护膜中,制成“胶囊”植入患者体内,患者血糖浓度恢复正常。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直接移植外源细胞会引起免疫排斥 B.包在保护膜中的应为胰岛B(β)细胞 C.内环境的营养物质应能透过保护膜 D.该保护膜的结构应为磷脂双分子层 4、下列关于生物实验材料的叙述错误的是 A.大蒜根尖可用于观察细胞有丝分裂 B.鸡血细胞可用于DNA粗提取 C.醋酸杆菌可用于泡菜的制作 D.酵母菌可用于研究细胞呼吸方式 5、稻飞虱以刺吸水稻的汁液为生,成虫有短翅型和长翅型两种,长翅利于稻飞虱在水稻发育晚期迁移到适宜生存的环境。研究人员在含糖量不同的封闭环境中饲养稻飞虱若虫(幼虫),探究种群密度对成虫翅形比例的影响,结果如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水稻和稻飞虱共同组成生物群落 B.稻飞虱属于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 C.稻飞虱种群在高糖、高密度情况下迁移能力提高 D.水稻与稻飞虱在相互选择中共同(协同)进化

生化考试复习题汇总及答案整理

核酸化学及研究方法 一、名词解释 1.正向遗传学:通过研究突变表型确定突变基因的经典遗传学方法。 2.核小体组蛋白修饰:组成核小体组蛋白,其多肽链的N末端游离于核小体之外,常被化学基团修饰,修饰类型包括:乙酰化、甲基化、磷酸化和泛素化,修饰之后会改变染色质的结构和活性。 3.位点特异性重组:位点特异性重组是遗传重组的一类。这类重组依赖于小范围同源序列的联会,重组只发生在同源短序列的范围之内,需要位点特异性的蛋白质分子参与催化。 4.转座机制:转座酶上两个不同亚基结合在转座子的特定序列上,两个亚基靠在一起形成有活性的二聚体,切下转座子,转座酶-转座子复合物结合到靶DNA上,通过转座酶的催化将转座子整合到新位点上。 5.基因敲除:利用DNA同源重组原理,用设计的外源同源DNA与受体细胞基因组中序列相同或相近的靶基因发生重组,从而将外源DNA整合到受体细胞的基因组中,产生精确的基因突变,完成基因敲除。 6.Sanger双脱氧终止法:核酸模板在核酸聚合酶、引物、四种单脱氧碱基存在的条件下复制或转录时,如果在四管反应系统中分别按比例引入四种双脱氧碱基,若双脱氧碱基掺入链端,该链便停止延长,若单脱氧碱基掺入链端,该链便可继续延伸。如此每管反应体系中便合成了以共同引物为5’端,以双脱氧碱基为3’端的一系列长度不等的核酸片段。反应终止后,分四个泳道进行电泳,以分离长短不一的核酸片段(长度相邻者仅差一个碱基),根据片段3’的双脱氧碱基,便可依次阅读合成片段的碱基排列顺序。 7.荧光实时PCR技术原理 探针法:TaqMan探针是一小段可以与靶DNA序列中间部位结合的单链DNA,它的5’和3’端分别带有一个荧光基团,这两个荧光基团由于距离过近,相互发生淬灭,不产生绿色荧光。PCR反应开始后,靶DNA变性,产生单链DNA,TaqMan探针结合到与之配对的靶DNA序列上,之后被Taq DNA聚合酶切除降解,从而解除荧光淬灭,荧光基团在激发光下发出荧光,最后可根据荧光强度计算靶DNA的数量。染料法:荧光染料(如SYBR GreenⅠ)能与双链DNA发生非序列特异性结合,并激发出绿色荧光。PCR反应开始后,随着DNA的不断延伸,结合到DNA上的荧光染料也相应增加,被激发产生的荧光也相应增加,可根据荧光强度计算初始模板的数量。 8.双分子荧光互补(BiFC)技术原理 将荧光蛋白在某些特定的位点切开,形成不发荧光的N片段和C片段。这2个片段在细胞内共表达或体外混合时,不能自发地组装成完整的荧光蛋白,不能产生荧光。但是,当这2个荧光蛋白的片段分别连接到一组有相互作用的目标蛋白上,在细胞内共表达或体外混合这两个目标蛋白时,由于目标蛋白质的相互作用,荧光蛋白的2个片段在空间上互相靠近互补,重新构建成完整的具有活性的荧光蛋白分子,并在该荧光蛋白的激发光激发下,发射荧光。 简言之,如果目标蛋白质之间有相互作用,则在激发光的激发下,产生该荧光蛋白的荧光。反之,若目标蛋白质之间没有相互作用,则不能被激发产生荧光。 二.问答题: 1.怎样将一个基因克隆到pET32a载体上;原核表达后,怎样纯化该蛋白? 2.通过哪几种方法可以获得cDNA的全长?简述其原理。 (一)已知序列信息 1.同源序列法:根据基因家族各成员间保守氨基酸序列设计简并引物,利用简并引物进行RT-PCR扩增,得到该基因的部分cDNA序列,然后再利用RACE(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获得cDNA全长。 2.功能克隆法:cDNA文库;基因组文库 (二)未知序列信息: 1.基于基因组DNA的克隆:是在鉴定已知基因的功能后,进而分离目标基因的一种方法。

研究蛋白质与蛋白质相互作用方法总结-实验步骤

研究蛋白质与蛋白质相互作用方法总结-实验步骤 蛋白质与蛋白质之间相互作用构成了细胞生化反应网络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蛋白-蛋白互作网络与转录调控网络对调控细胞及其信号有重要意义。把原来spaces空间上的一篇蛋白质与蛋白质间相互作用研究方法转来,算是实验技巧分类目录的首篇。(另补充2:检测两种蛋白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实验方法比较) 一、酵母双杂交系统 酵母双杂交系统是当前广泛用于蛋白质相互作用组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其原理是当靶蛋白和诱饵蛋白特异结合后,诱饵蛋白结合于报道基因的启动子,启动报道基因在酵母细胞内的表达,如果检测到报道基因的表达产物,则说明两者之间有相互作用,反之则两者之间没有相互作用。将这种技术微量化、阵列化后则可用于大规模蛋白质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在实际工作中,人们根据需要发展了单杂交系统、三杂交系统和反向杂交系统等。Angermayr等设计了一个SOS蛋白介导的双杂交系统。可以研究膜蛋白的功能,丰富了酵母双杂交系统的功能。此外,酵母双杂交系统的作用也已扩展至对蛋白质的鉴定。 二、噬茵体展示技术 在编码噬菌体外壳蛋白基因上连接一单克隆抗体的DNA序列,当噬菌体生长时,表面就表达出相应的单抗,再将噬菌体过柱,柱上若含目的蛋白,就会与相应抗体特异性结合,这被称为噬菌体展示技术。此技术也主要用于研究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不仅有高通量及简便的特点,还具有直接得到基因、高选择性的筛选复杂混合物、在筛选过程中通过适当改变条件可以直接评价相互结合的特异性等优点。目前,用优化的噬菌体展示技术,已经展示了人和鼠的两种特殊细胞系的cDNA文库,并分离出了人上皮生长因子信号传导途径中的信号分子。 三、等离子共振技术 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已成为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中的新手段。它的原理是利用一种纳米级的薄膜吸附上“诱饵蛋白”,当待测蛋白与诱饵蛋白结合后,薄膜的共振性质会发生改变,通过检测便可知这两种蛋白的结合情况。SPR技术的优点是不需标记物或染料,反应过程可实时监控。测定快速且安全,还可用于检测蛋白一核酸及其它生物大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双分子荧光互补技术及其在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中的应用进展.doc

双分子荧光互补技术及其在蛋白质相互作 用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双分子荧光互补技术及其在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中的应用进展【摘要】双分子荧光互补(bimolecular fluorescence complementation,BiFC)是指两个不发光的荧光蛋白互补片段在与其融合的蛋白质的相互作用驱动下重新组装形成荧光复合物,恢复荧光特性。 基于双分子荧光互补原理的相关技术在多种不同类型的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我们对双分子荧光互补技术的原理、特性、应用现状、面临的问题及应用前景进行了概述。 【关键词】双分子荧光互补(BiFC);互补片段;荧光复合物;蛋白质相互作用AbstractBimolecular fluorescence complementation BiFC means two non-fluorescent complementary fragments of fluorescent protein can reassemble to form fluorescent complex and restore fluorescence when they are fused to two proteins that interact with each other. BiFC analysis has been used to study interactions among a wide range of proteins in many cell types. In this paper, the principl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BiFC,the application advances, the limitation and future prospects of BiFC assays are described. Key wordsBimolecular fluorescence complementationBiFC;

绿色荧光蛋白的应用及发展前景汇总

学士学位论文文献综述题目绿色荧光蛋白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姓名周紫嫣学 号014010110349 专业生物工程 指导教师周小萍职 称教师 中国·武汉二○一二年四月

目录 摘要······················································································ II 关键词 ···················································································· II Abstract ··················································································· II Key words ················································································ II 1 GPF的发现 (1) 2 GFP的结构及发光原理 (1) 2.1 GFP的结构 (1) 2.2 GFP的发光原理 (2) 3 GFP在生物技术中的应用 (2) 3.1 GFP作为报告基因 (2) 3.2 GFP用于研究病毒与宿主的关系 (3) 3.3 GFP用于药物筛选 (3) 3.4 GFP作为生物传感器 (3) 3.5 GFP用于融合抗体 (4) 3.6 GFP用于计算细胞生长速度 (4) 3.7 GFP用于基因表达调控 (4) 4 GFP存在问题及发展前景 (4) 参考文献 (5) 致谢 (5)

Natural Variation in the Promoter of GSE5 Contributes to Grain Size Diversity in Rice译文及感悟

GSE5启动子的自然变异有利于水稻粒宽多样性的增加 摘要 自然遗传变异的利用极大地促进了农作物重要农艺性状的改良。了解籽粒大小自然变异的遗传基础可以帮助育种者开发高产水稻品种。在这项研究中,我们通过将全基因组关联研究与功能分析相结合,在GSW5 / GW5基因座控制水稻粒径中鉴定出一种以前未被识别的基因,命名为GSE5。 GSE5编码与IQ结构域的质膜相关蛋白,其与水稻钙调蛋白OsCaM1-1相互作用。我们发现GSE5功能的丧失导致了宽粒和较重的谷物,而GSE5的过表达导致狭窄的谷物。我们证明,GSE5主要通过影响小穗壳中的细胞增殖来调节籽粒大小。根据其启动子区的缺失/插入类型,鉴定了栽培稻中GSE5(GSE5,GSE5DEL1 + IN1和GSE5DEL2)的三种主要单倍型。我们证明携带GSE5DEL1 + IN1单倍型的籼稻品种中的950bp缺失(DEL1)和携带GSE5(DEL2)单倍型的粳稻品种中的1212bp缺失(DEL2)与GSE5的表达降低相关,导致宽的谷粒。进一步的分析表明,野生稻种质中含有GSE5的全部三种单倍型,这表明栽培稻中存在的GSE5单倍型可能来源于水稻驯化过程中不同的野生稻种质。综上所述,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水稻育种者广泛使用的GSW5 / GW5基因座中,以前未被识别的GSE5基因控制着谷粒大小,并揭示了GSE5启动子区域的自然变异有助于水稻的粒径多样性。 介绍 现代农业必须迎接人口增长和耕地面积减少的挑战。稻米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作物,为全球一半以上的人口提供食物。不同品种的遗传变异为水稻重要农艺性状的改良提供了有价值的资源。水稻育种家已经探索了涉及产量相关性状调控的基因的自然变异,以开发优良水稻品种。水稻产量由粒重,每穗粒数和单株穗数决定。谷粒大小与谷物重量,谷物产量和外观品质有关。已经在水稻中鉴定了几个数量性状基因(QTL),但是只有少数有益的等位基因被水稻育种者广泛使用。 亚洲栽培稻包括籼稻和粳稻亚种,它们在粒度和形状上表现出很大的变化。典型的籼稻品种产生长粒,而粳稻品种形成圆粒和短粒。据报道,部分稻米基因的自然变异是由水稻种植者选择的。例如,主要的粒长QTL(GS3)的自然变异有助于籼稻品种和粳稻品种之间的粒长差异。长粒籼稻品种通常含有功能缺失型等位基因,矮粳稻品种常具有野生型等位基因。相比之下,主要QTL(GSW5 / GW5)的自然变异决定了籼稻和粳稻品种的粒宽差异。先前的研究报道,GSW5 / GW5基因编码与泛素相互作用的未知蛋白。大多数粳稻品种的1212bp缺失破坏了qSW5基因,导致了谷粒的变宽。相比之下,籼稻品种在GSW5基因中不包含这种1212bp的缺失,从而产生狭窄的谷粒。此外,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已经确定了多个关于栽培稻粒度的关联信号。最近使用GWAS方法鉴定了QTL基因GLW7 / OsSPL13。热带粳稻GLW7的高表达与大粒有关。然而,稻米自然变异的粒度基因尚未得到充分的探索。

绿色荧光蛋白

绿色荧光蛋白GFP的研究与应用 摘要:绿色荧光蛋白(GFP)是一种极具潜力的标记物,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通过阅读吴沛桥的《绿色荧光蛋白GFP的研究进展及应用》这篇文献,对GFP有了进一步了解。 关键词:绿色荧光蛋白(GFP);性质;原理;应用 1 引言 发光是海洋无脊椎动物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一些腔肠动物包括水母、水螅和珊瑚等受到机械性干扰时都可发射绿色荧光,而栉水母类发射蓝色荧光。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是一类存在于这些腔肠动物体内的生物发光蛋白。1962 年,Shimomura 等从维多利亚多管水母(Aequoria victoria)中分离纯化生物发光蛋白质——水母蛋白, 并观察到一个在紫外光下发出“非常明亮, 浅绿色荧光”的副产物。1974 年,Shimomura等纯化得到了这种自发荧光的蛋白(即GFP)。 2008年10月8日,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委员会将2008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授予日裔美国科学家下村修(Osamu Shimomura)、美国科学家马丁·查尔非(Mratin Chalfie)以及美国华裔科学家钱永健(Rorge Y.Tsien),他们三人因为在绿色荧光蛋白的发现以及改造方面做出了突出成就。 2 GFP的理化性质 从水母体内分离到的GFP基因,长达2.6kD,由3个外显子组成,分别编码69、98和71个氨基酸。GFP本身是一种酸性,球状,可溶性天然荧光蛋白。 GFP性质极其稳定,耐高温,甲醛固定和石蜡包埋不影响其荧光性质。其变性需在90℃或pH<4.0或pH>12.0的条件下用6mol/L盐酸胍处理,一旦恢复中性环境或去除变性剂,虽然变性的蛋白质并不能完全复性,但是复性蛋白质同天然蛋白质对温度、pH变化的耐受性、抗胰蛋白酶消解的能力是相同的。更重要的是,它们在pH7.0~pH12.2的范围内的吸收、发射光谱也是相同的。 3 GFP的荧光原理

DNA-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

DNA-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2008-02-21 12:21一、凝胶阻滞试验 1.试验原理 又叫作DNA迁移率变动试验(DNA mobility shift assay),在凝胶电泳中,由于电场的作用,裸露的DNA朝正电极移动的距离与其分子量的对数成反比。如果此时DNA分子与某种蛋白质结合,那么,由于分子量增大,它在凝胶中的迁移作用便会受到阻滞,在特定电压和时间内朝正电极移动的距离也就相应缩短了。 2.主要步骤及内容 首先是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待检测的DNA片段(亦称探针DNA),然后同细胞蛋白质提取物一道温育,于是便有可能形成DNA-蛋白质复合物。将它加样到非变性的聚丙烯酰胺凝胶中,在控制使蛋白质仍与DNA保持结合状态的条件下进行电泳分离。应用放射自显影技术显现具放射性标记的DNA条带位置。如果细胞蛋白质提取物中不存在可同放射性标记的探针DNA结合的蛋白质,那么所有放射性标记都将集中出现在凝胶的底部,反之,将会形成DNA-蛋白质复合物,由于凝胶阻滞的缘故,其特有的放射性标记的探针DNA条带就将滞后出现在较靠近凝胶顶部的位置。 凝胶阻滞试验不仅可以用来鉴定在特殊类型细胞的提取物中,是否存在着能够同某一特定DNA片段结合的蛋白质分子(比如特异的转录因子等),而且还可以用来研究发生此种结合作用之精确的DNA序列的特异性。 其办法是在DNA-蛋白质结合反应体系中,加入超量的非标记的竞争DNA(competitor DNA)。如果它与同位素标记的探针DNA结合的是同一种蛋白质,那么由于竞争DNA与探针DNA 相比是极大超量的,这样绝大部分蛋白质都会被其竞争结合掉而使探针DNA仍处于自由的状态,所以在电泳凝胶的放射自显影图片上就不会出现阻滞的条带。相反地,如果反应中加入的竞争DNA并不能够同探针DNA竞争结合同一种蛋白质,于是探针DNA便仍然与特定蛋白质结合形成复合物,结果在电泳凝胶的放射自显影图片上就会呈现阻滞的条带。 在凝胶阻滞试验中使用竞争DNA,可以间接地阐明在体内发生的DNA与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例如,使用一种具有已知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的竞争DNA,我们就可以判断通过特定的凝胶阻滞试验所检测到的蛋白质,是否就是属于此类转录因子,抑或是与之相关的其它因子。同样地,假如我们在竞争DNA上已知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处,事先引入一个或少数几个碱基突变,通过凝胶阻滞试验亦可有效地评估出这些突变对竞争DNA的性能及其与转录因子结合作用的影响。 二、DNaseI足迹试验(DNaseI footFIrinting assay) DNaseI足迹试验是一种测定DNA结合蛋白在DNA上的准确结合位点的技术。 首先是对包含一定顺式作用元件的双链DNA进行单链标记,然后用DNaseI水解单链标记的双链DNA,产生不同长度的片断,DNA结合蛋白与其特异序列结合处由于空间位阻,DNaseI对这部分DNA不能切割,即被DNaseI保护。DNaseI水解产物经尿素变性,PAGE 分离及放射性显影后,形成以相差一个核苷酸为梯度的一系列DNA条带,在此显影图中相

2019高三生物30题汇总

一、丰台一模 30.(18分) 杂种优势是指杂交后代在生活力、抗逆性、适应性和产量等方面优于双亲的现象。但是由于杂种的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无法保持杂种优势,农民必须每年购买新的种子。 袁隆平团队通过研究实现了水稻的无融合生殖(孤雌生殖),使杂种优势的性状得以保持。 (1 )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须先经过再分离,才能实现染色体的平均分配。 (2)科学家发现在植物中有三个基因osd1、spo11-1、rec8参与了减数分裂,诱导其突变后,突变体的减数分裂结果如图所示: 与野生型相比,osd1、spo11-1、rec8三个基因同时突变的纯合子进行减数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中染色体组成与(填“生殖细胞”或“体细胞”)相同。请据图说明原因。 (3)种子中的胚由受精卵发育而来,胚乳由受精极核发育而来。科学家在水稻中发现Baby boom(简称B)基因在胚的发育启动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①野生型和bb突变体种子在外观上没有差别,但是显微观察发现,bb突变体的胚 发育早期停滞或者只分裂不分化。用Bb和BB进行正反交,将产生的F1代种子 进行萌发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子代亲本组合萌发种子 (BB) 萌发种子 (Bb) 未萌发种子 (Bb) 1 ♀BB ×♂Bb 59 6 2 28 2 ♀Bb ×♂BB 35 32 0

推测杂交组合1子代中部分种子不萌发的原因:。 ②为了进一步验证上述推测,选取B基因存在个别碱基差异的J品系和I品系进 行杂交,在授粉2.5小时后提取受精卵RNA,进行逆转录PCR扩增B基因,部分 测序结果如下图所示,结果说明:受精卵中B基因的mRNA是由 (填“父本”或“母本”)的B基因转录而来。 ③b突变基因中发生了1个碱基对的缺失,导致不能被限制酶SphI切开。Bb自交 所得种子中有部分不萌发,将野生型和未萌发种子的B/b基因用SphI进行酶切 鉴定,结果如下图所示。据图分析,未萌发种子的基因型为:。 (4)B基因在卵细胞中表达可使其直接发育为单倍体。水稻中另一基因MTL突变后可使受精卵中来自于精子的染色体消失,从而发育成单倍体。结合(2)(3)资料, 请写出使杂种优势性状得以保持的两种方法:。 30.(18分) (1)联会 (2)体细胞 因为spoll-1突变导致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无法联会,rec8突变导致减数第一次分裂时着丝点分裂,osd1突变导致减数第二次分裂时细胞质无法分裂。 (3)①部分含b的精子受精后没有启动胚胎发育,导致种子不萌发(答“不能受精”不给分, 因为能形成种子)。

绿色荧光蛋白

绿色荧光蛋白(GFP)原核表达情况分析 姓名:韩吉梅学号:2013107001 专业: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 摘要:将含有绿色荧光基因的重组载体导入大肠杆菌中,经IPTG诱导产生大量融合蛋白,用SDS-PAGE来确定目的蛋白的可溶性及其分子量。考马斯亮蓝染色4小时再过夜脱色,观察目的蛋白的分子量大约为31.9kD,与预期值相符。 关键字:绿色荧光蛋白SDS-PAGE 原核表达 1 前言 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GFP) 是源于多管水母属等海洋无脊椎动物的发光蛋白,其在蓝光或紫外光下可发出明亮的绿色荧光,可以作为报告基因检测蛋白的特异性表达或进行细胞定位研究。绿色荧光蛋白还在监测目的基因表达、研究细胞内物质代谢及追踪细胞系的分化等方面有着广泛应用。由于GFP检测具有高灵敏度,操作简单,无需使用同位素等优点,近年来广泛用于基因的表达与调控、蛋白质的定位、转移以及相互作用、信号传递、转染与转化,以及细胞的分离与纯化等研究领域[1-2]。采用GFP作为标记基因,可直接收集转化细胞供实验,缩短了筛选时间、减少对细胞活性的影响并可作为活体标记,为研究发育的基因调控和分子机制提供了一种简洁有

效的手段[3-4]。同时也正因为其荧光反应不是酶反应,所以当细胞本身还存在一些可以受蓝光激发和产生绿色荧光的物质,或者GFP表达频率不高的情况下,GFP的检测可能会产生一些假相,不易对荧光进行定量的测定。我们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在大肠杆菌中高效的表达了GFP,制备出GFP抗体,利用抗原与抗体之间的特异性,在体外对GFP进行检测,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上述GFP检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可以作为一种重要的辅助手段用以提高GFP检测的灵敏度和准确度[5]。 原核表达是将克隆基因插入合适载体后导入大肠杆菌,用于表达大量蛋白质的方法。选用原核表达系统的原因是易于生长和控制、用于细菌培养的材料不及哺乳动物细胞培养的材料昂贵、有各种各样的大肠杆菌菌株及与之匹配的具各种特性的质粒可供选择。但是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的蛋白由于缺少修饰和糖基化、磷酸化等翻译后加工,常形成包涵体而影响表达蛋白的生物学活性及构象。包涵体是在某些生长条件下,大肠杆菌能积累某种特殊的生物大分子,它们致密地集聚在细胞内,形成被膜包裹的结构,具有水不溶性的特点。本实验主要是通过SDS-PAGE来检测绿色荧光的原核表达情况。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30%分离胶贮液分离胶缓冲液(Tris-HC l缓冲液pH8.9)浓缩胶贮液浓缩胶缓冲液10%SDS 20%过硫酸铵(AP)染色液脱色液1×SDS上样缓冲液1×Tris-甘氨酸电泳缓冲液四甲基乙二

荧光标记技术在蛋白质定位及功能研究中的应用

荧光标记技术在蛋白质定位及功能研究中的应用 Feb 20, 2010No Comments 随着分子生物学、有机化学以及材料科学等学科的进展,最近我们又获得了好几种新型的荧光蛋白标签,这些标签可以用于细胞生物学成像研究。本文将对荧光标志物在蛋白质研究中的优势及劣势进行一番详细的介绍,文章中将重点介绍如何使用荧光标志物研究活体细胞(而不是固定细胞)中的靶蛋白。使用该方法可以对靶蛋白的表达情况、细胞中的定位情况、活性状态等指标进行研究,还将介绍将荧光显微镜与电子显微镜技术相结合的可行性问题。小分子荧光标志物染料、纳米晶体材料,即所谓的“量子点(quantum dots)”材料、自发荧光蛋白、小分子蛋白质标签等等这些材料都可以作为荧光标志物,而且将这几种材料“混合”起来是一种非常有前途的荧光标志物研究新思路。 我们使用荧光技术来研究细胞生物学已经好多年了,而且在从微小的分子层面到完整的有机体层面等各个层面都可以使用荧光技术进行研究。最开始使用的方法是将小分子有机染料与各种抗体相连接,来研究各种目的蛋白。不过这种使用抗体的方法如果需要对细胞内的蛋白质进行研究时,还需要对细胞进行固定和透化操作。因此后来又发展出可以直接在活体细胞内标记某种细胞器、核酸分子或某些离子的荧光标志物。在最近这10年里,荧光蛋白的出现使得进行非侵入性的活体细胞成像成为了可能。使用这种荧光蛋白标志物,我们可以研究目的基因的表达情况,蛋白质运输情况以及各种细胞内动态的生物化学信号通路。使用经过遗传修饰的小分子有机荧光标志物构建的混合系统,我们还可以对蛋白质的寿命进行研究,如果再结合电镜技术和快速光淬灭技术(rapid photoinactivation)还可以对蛋白质的定位情况进行研究。与此同时,半导体纳米晶体材料技术也得到了高度的发展,现在,这种新型的材料在亮度和光稳定性方面都要比传统的荧光标志物好得多,只不过现在这种材料的靶向性还不是很好。本文中我们将对目前荧光标志物及其相关技术的发展进行介绍,同时还将介绍荧光标志物在蛋白质表达、蛋白质活性以及蛋白质功能研究工作中的作用进行介绍。 ?0?2 荧光标志物 小分子有机染料 小分子有机染料是指分子量小于1KD的小分子物质,这种小分子有机染料可以通过与生物大分子共价连接的方式对其进行标记,我们现在对这种染料的最佳检测波长范围、亮度,即吸光系数、光稳定性和自我淬灭特性都有了比较详尽的了解。利用荧光染料的分子策略包括扩展共轭双键、额外添加环状结构增强其刚性、用氟或磺酸盐这类吸电子性的或带电荷的物质进行修饰等。现在市面上已经有数百种这类荧光染料的商业化产品可供选择,而且还在不断增加之中。不过由于这类染料对蛋白质缺乏特异性,因此多与抗体联用(图1A~C)。?0?2 荧光蛋白 第一批用于细胞生物学的荧光蛋白包括藻胆蛋白(phycobiliproteins)和从蓝藻

蛋白质相互作用的主要研究方法

蛋白质相互作用的主要研究方法 细胞接受外源或是内源的信号,通过其特有的信号途径,调节其基因的表达,以保持其生物学特性。在这个过程中,蛋白质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可以调控, 介导细胞的许多生物学活性。虽然有一些蛋白质可以以单体的形式发挥作用,但是大部分的蛋白质都是和伴侣分子一起作用或是与其他蛋白质形成复合物来发挥作用的。因此,为了更好地理解细胞的生物学活性,必须很好地理解蛋白质单体和复合物的功能,这就会涉及到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在现代分子生物学中,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研究蛋白质相互作用时要根据不同的实验目的及条件选择不同的实施策略。研究已知蛋白间的相互作用人们关注的是蛋白间能否发生结合,实验本身更趋向于验证性,因此,应选择操作性强、可信度高、接近生理条件的技术方法,尽量减少实验本身带来的假阴性或假阳性。蛋白质相互作用方面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免疫共沉淀、Far Western blotting、生物信息学、酵母双杂交系统、噬菌体展示、表面等离子共振、荧光能量转移等几种。 1 免疫共沉淀 免疫共沉淀(Co-Immunoprecipitation)是以抗体和抗原之间的专一性作用为基础的用于研究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经典方法。是确定两种蛋白质在完整细胞内生理性相互作用的有效方法。其基本原理是:细胞裂解液中加入抗体,与抗原形成特异免疫复合物,经过洗脱,收集免疫复合物,然后进行SDS-PAGE及Western blotting分析。免疫共沉淀既可以用于检验已知的两个蛋白质在体内的相互作用,也可以找出未知的蛋白质相互作用,不管是两者的哪个,其原则都是一样的,都需要用特异性的抗体与其中的一种蛋白质结合,之后通过蛋白质A或蛋白质G琼脂糖微珠将复合物沉淀下来,然后用SDS-PAGE鉴定。免疫共沉淀中设置正确的对照非常重要,因为该方法可能出现假阳性的概率比较高,设置的对照包括:在对照组中使用对照抗体,以缺失目的蛋白的细胞系作为阴性对照等等。 在免疫共沉淀试验中要保证试验结果的真实性应注意以下几点:(1)确保共沉淀的蛋白是由所加入的抗体沉淀得到的,而并非外源非特异蛋白。单克隆抗体的使用有助于避免污染的产生。(2)要确保抗体的特异性。即在不表达抗原

浙大考博细胞生物学历年考题

浙江大学2001年博士细胞生物学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 1.放射自显影(autoradiography) 2.血型糖蛋白(glycophorin) 3.流动镶嵌模型(fluid mosaic model) 4.微粒体(microsome) 5.膜骨架(membrane associated cytoskeleton) 6.促成熟因子(maturation promoting factor,MPF) 7.核定位信号(nuclearlocalization signal,NLS) 8.锌指模型(zinc finger motif) 9.联会复合体(synaptonemal complex,SC) 10.干细胞(stem cell) 二、简述核孔复合体的结构和功能。(10分) 三、什么是基因调控的顺式作用元件和反式作用元件,它们各有何特点?(10分) 四、试述癌变与分化在遗传上的联系。(10分) 五、什么叫细胞的程序死亡?有哪些调控因素?(10分) 六、根据生物膜结构模型的演变谈谈人们对生物膜结构的认识过程。(20分) 浙江大学2007年细胞生物学(甲) 一名解 1、RNA干扰 2、端粒酶 3、前胶原 4、泛素化途径 5、核小体 6、核定位信号 7、细胞周期同步化 8、细胞表面粘着因子 二问答题 1、何谓中等纤维?简述中等纤维在细胞内如何装配? 2、简述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介导的RTKs-Ras信号通路组成及其功能。 3、简述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与运输。 4、简述核糖体的活性部位及它们在多肽合成中的作用。 5、简述溶酶体基本类型、功能及与溶酶体有关的疾病。 浙江大学2008年博士细胞生物学(甲)考题 名词解释(每个5分) 1.分子伴侣;一组从细菌到人广泛存在的蛋白质,非共价地与新生肽链和解折叠的蛋白质肽链结合,并帮助它们折叠和转运,通常不参与靶蛋白的生理功能。主要有三大类:伴侣蛋白、热激蛋白70家族和热激蛋白90家族。 2.泛素化途径;是指泛肽激活酶、泛肽载体蛋白、泛肽-蛋白连接酶共同作用下,将泛肽C 端的羧基与底物蛋白的赖氨酸残基的ε氨基形成异肽键,后续泛肽以类似的方式连接成串,

绿色荧光蛋白

绿色荧光蛋白(GFP)的转化表达及免疫印迹检测 王媛0811142 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08级 一、摘要: 本实验利用酶切方法检测载体中所含GFP片段后,通过转化的方法把绿色荧光蛋白(GFP)外源基因转入大肠杆菌进行表达,通过免疫印记杂交方法(western blotting)分析GFP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在分离检测的全过程中(转化平板,细胞裂解,电泳,电转移),均可通过紫外灯清晰地检测到颜色亮丽的绿色荧光蛋白。 关键词:绿色荧光蛋白免疫印记杂交 二、引言: 绿色荧光蛋白是一种源于水母(Aequorea Victoria)等海洋无脊椎动物的蛋白,分子量为26.9KD。GFP的开放阅读框架长度约为740bp,编码238个氨基酸残基。GFP表达后折叠环化,在氧存在下,由65~67位的氨基酸残基环化,形成发色基团,无需添加任何酶和底物,在长紫外或蓝光激发下就能发荧光,荧光性质稳定,可保持10分钟。GFP能在不同的细胞内稳定表达,无种属、组织和位置特异性,对细胞无毒性且检测方法简单,将其作为报告基因已广泛应用于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领域。 免疫印记又称蛋白质印记,是在凝胶电泳技术和固相免疫测定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免疫检测技术。其原理是将膜与胶放在中间,上下加滤纸数层,做成“Sandwich”样的转移单位,并且保证带负电的蛋白质向阳极转移,即膜侧连接阳极或面向阳极,从而将电泳分离的蛋白从凝胶转移至固相载体上。 三、实验材料、仪器及方法: 3.1 实验材料 3.1.1 菌种 E.coli DH5α(pETH)菌株 E.coli DH5α(pETH-GFP)菌株 E.coli BL21菌株 E.coli BL21 (pETH)菌株E.coli BL21 (pETH-GFP))菌株 3.1.2 试剂与材料 LB培养基(自己配置灭菌)Amp(100mg/ml)IPTG(10mg/ml) CaCl2(1M) 50*TAE Acry/Bis 贮存液分离胶缓冲液浓缩胶缓冲液泳动缓冲液(5*)上扬缓冲液(5*)转移缓冲液PBS 1.5% A.P.S 质粒小量提取试剂盒Eco RI限制性内切酶DNA Maker Protein Maker pH试纸 3.1.3 仪器 紫外检测仪、超声波细胞粉碎机、垂直板式电泳系统、半干式蛋白质印迹电转移系统等。3.2 实验方法 1、配置LB培养基,包括液体、固体培养基后灭菌;分别接种pETH-GFP/DH 5α(LA 4ml)一支,pETH/DH 5α(LA 4ml)一支,BL21(LB 4ml)四支 2、按照protocal,利用tiangen质粒提取试剂盒分别提取pETH-GFP/DH 5α、pETH/DH 5α质粒后,按照酶切体系混匀后,至于37℃温箱酶切2h。 3、制备0.8%琼脂糖凝胶,20ml每块,加入适量EB,按照点样顺序点样后,60V恒压电泳,约0.5~1h.后,凝胶自显影拍照(胶图见后面实验结果) 4、取40μlBL21菌液接种于4mlLB,37℃,200rpm,约2.5h,此时OD600=0.3~0.5,利用氯化钙法制备感受态细胞,制备完成至于冰上备用。 5、铺制平板,1块LB,4块LA,冷却凝固后于37℃倒置烘干备用。其中两块LA平板上面涂布IPTG(100μl+100μl水),正置备用。 6、按照阴性对照、空白对照、GFP基因转化表达、GFP基因的转化四组分别进行转化,涂板,37℃倒置过夜培养,紫外灯下观察,呈绿色荧光的单菌落即为转化子。记录各板菌落数

绿色萤光蛋白

绿色萤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简称GFP,这种蛋白质最早在一种学名Aequorea victoria的水母中发现。其基因所产生的蛋白质,在蓝色波长范围的光线激发下,会发出绿色萤光。这个发光的过程中还需要冷光蛋白质Aequorin的帮助,且这个冷光蛋白质与钙离子(Ca+2)可产生交互作用。 由水母Aequorea victoria中发现的野生型绿色萤光蛋白,395nm和475nm分别是最大和次大的激发波长,它的发射波长的峰点是在509nm,在可见光绿光的范围下是较弱的位置。由海肾(sea pansy)所得的绿色萤光蛋白,仅有在498nm有一个较高的激发峰点。 在细胞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领域中,绿色萤光蛋白基因常被用作为一个报导基因(reporter gene)。一些经修饰过的型式可作为生物探针,绿色萤光蛋白基因也可以克隆到脊椎动物(例如:兔子上进行表现,并拿来映证某种假设的实验方法。 我们这边细胞组的基本上都在用这个东东。标记细胞 GFP的分子结构和发光机制 绿色荧光蛋白为一个由238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单链,GFP有两个吸收峰,主峰在395nm,次峰在470nm,其荧光发射峰在509nm。GFP 的化学性质相当稳定,其变性需要在90℃或pH<4或pH>12的条件下用6mollL盐酸胍处理,这一性质与GFP的结构特性相关。 Yang等的研究表明,GFP是由两个相当规则的内含一个α-螺旋和外面包围l1个β-折叠的β-桶状结构组成的二聚体,β-桶状结构直径约3nm,高约4nm。β折叠彼此紧密结合,象桶板一样形成桶状结构的外围,并且形成了一个规则的氢键带。桶状结构和位于其末端的短α螺旋以及环状结构一起组成一个单独的致密结构域,没有可供扩散的配体进入缝隙。这种坚实的结构保证了其稳定和抗热、抗变性的特点。 GFP的生色基团附着于α-螺旋上,几乎完美的包被于桶状结构中心。位于圆桶中央的α-螺旋含有一个由六肽组成的发光中心,而发光团是由其中的三肽Ser65-Tyr66-Gly67经过环化形成了对羟基苯咪唑啉酮。GFP的生色基团是蛋白质自身催化环化的结果,环化是一个有氧过程,在严格厌氧条件下GFP不能形成荧光,因为GFP的生色团形成需要O2使Tyr66脱氢氧化。生色基团通过Tyr66的脱质子(酚盐)和质子化状态(羟酚基)的转换决定荧光发射,此模型为Yang等的晶体学证据所支持。 GFP在生物技术中的应用研究 1.分子标记 作为一种新型的报告基因,GFP已在生物学的许多研究领域得到应用。利用绿色荧光蛋白独特的发光机制,可将GFP作为蛋白质标签(protein tagging),即利用DNA重组技术,将目的基因与GFP基因构成融合基因,转染合适的细胞进行表达,然后借助荧光显微镜便可对标记的蛋白质进行细胞内活体观察。由于GFP相对较小,只有238个氨基酸,将其与其他蛋白融合后不影响自身的发光功能,利用GFP的这一特性已经加深了我们对细胞内一些过程的了解,如细胞分裂、染色体复制和分裂,发育和信号转导等。1996年,Ehrdardt等人首次报道了利用GFP的特性研究细胞分化蛋白FtsZ的定位。研究显示FtsZ在细胞分裂位点形成了一个环状物,且至少有9种蛋白在细胞分裂中起重要作用,尽管对这些蛋白功能仍然不是很清楚,但是利用GFP融合蛋白已经搞清楚了它们聚合的顺序以及在蛋白定位中的一些特征。利用GFP来检测目标蛋白的定位已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对细胞内的一些基本的生理过程进行更详尽观察的新方法。 除用于特定蛋白的标记定位外,GFP亦大量用于各种细胞器的标记如细胞骨架、质膜、细胞核等等。Shi等人曾报道将GFP融合到大肠杆菌细胞膜表面用作标记蛋白,这一技术将有助于提高多肽库的筛选效率、疫苗的研制、构建细胞生物传感器用作环境检测以及探测信号转导过程等等。这些都为传统生物学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成为交叉学科研究的热点。 2.药物筛选 许多新发展的光学分析方法已经开始利用活体细胞来进行药物筛选,这一技术能从数量众多的化合物中快速筛选出我们所感兴趣的药物。基于细胞的荧光分析可分为三类:即根据荧光的密度变化、能量转移或荧光探针的分布来研究目标蛋白如受体、离子通道或酶的状态的变化。荧光探针分布是利用信号传导中信号分子的迁移功能,将一荧光蛋白与信号分子相偶联,根据荧光蛋白的分布情况即可推断信号分子的迁移状况,并推断该分子在迁移中的功能。由于GFP分子量小,在活细胞内可溶且对细胞毒性较小,因而常用作荧光探针。 在细胞体内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非常复杂,其中很多涉及到信号分子在细胞器之间的迁移。例如当信号分子和某一特殊受体结合后常会导致配体-受体复合物从某一细胞区域迁移到另一区域,而这一迁移过程通常会介导一重要的生理功能。因而,这些受体常常被用作药物筛选的目标,若某一药物具有与信号分子类似的功能,那么该药物即具有潜在的医药价值。利用GFP荧光探针,将很容易从数量众多的化合物中判断出那些化合物具有与信号分子相似的能引起配体一受体复合物迁移并介导生理反应的功能,且这一筛选过程简单方便,所需成本也很低。利用这一原理,已经成功构建了一个筛选模型用于研究药物介导的糖皮质激素受体(hGR)的迁移过程。在一96孔板中培养细胞,并以一编码hGR GFP蛋白的质粒转染该细胞。当细胞用待筛选的药物处理后,hGR-GFP从细胞质迁移人细胞核的过程可实时或在某一时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