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高原海拔高度对身体损害程度

合集下载

青海湖海拔高度3100-3300之间,放心一般内地人过来是不会有高原反应地

青海湖海拔高度3100-3300之间,放心一般内地人过来是不会有高原反应地

湖海拔高度3100-3300之间,放心一般地人过来是不会有高原反应的一、什么是高海拔按照国际通行的海拔划分标准:——1500-3500米为高海拔,在这个高度,如果有足够的时间,大多数人都可以适应;——3500-5500米为超高海拔,在这个高度,个体的差异决定能否适应;——5500米以上为极高海拔,在这个高度,人体机能会严重下降,有些损害是不可逆的。

没有人能在这个高度呆上一年。

即使藏民和夏尔巴人,一般也都生活在5500米以下的区域。

从实际情况看,生活在低海拔的人一般在海拔2400米以下感觉基本正常,没有明显反应;超过2400米,如果有合理的海拔阶梯和足够的时间,还是能够逐步适应;超过5500米后,无论花多少时间都无法完全适应。

二、什么是高原反应高原反应是指人到达一定海拔高度后,身体为适应因海拔高度带来的气压差、含氧量少、空气干燥等变化,而产生的一系列自然生理反应。

高原反应症状普遍出现在超过海拔2700米以后。

快速(如乘飞机)到达3000米以上时,更容易发生高原反应。

高原反应一般发生在到达高海拔6-12小时后,少数在1-3天后发生,一般3-7天恢复,情况严重的恢复时间可达2周以上。

高原反应较为普遍的表现有:胸闷、气短、干咳、头痛、头昏、乏力、厌食、恶心、呕吐、嗜睡、失眠、微烧等;多数人会因缺氧而嘴唇和指甲根发紫,有的人还会因空气干燥而出现皮肤粗糙、嘴唇干裂、鼻孔出血等;严重者会出现感觉迟钝、情绪不宁、精神亢奋、思考力、记忆力减退、听、视、嗅、味觉异常、产生幻觉等,也可能发生浮肿、休克或痉挛等现象。

高原反应视个体情况不同,症状和程度会有所差异。

有的只出现上述单个或少数几个症状,有的则多一些;有的反映敏感、强烈,有的则较轻,甚至几乎没有。

我曾见过比较敏感的人在1700米就出现轻度高原反应,也接触过攀登6000米级别的雪山却高山反应很弱的人,很是感慨人与人之间差别怎会那么大。

三、哪些因素影响高原反应一般来说,影响高原反应的轻重程度、发病率的因素主要有:(一)海拔高度进入的海拔越高,高原反应越强烈,患各种高山病的概率也越大。

高海拔并不可怕(给即将和打算上高原的朋友)

高海拔并不可怕(给即将和打算上高原的朋友)

高海拔并不可怕(给即将和打算上高原的朋友)不少朋友计划长足到西部、到高原,体验旅途,放飞心情。

其中一些人因从未到过高海拔地区,心里没底,压力很大;在过去的活动中,也曾出现因缺乏足够的高原适应知识而引发的危险事例。

一、什么是高海拔按照国际通行的海拔划分标准:1500-3500米为高海拔,在这个高度,如果有足够的时间,大多数人都可以适应;3500-5500米为超高海拔,在这个高度,个体的差异决定能否适应;5500米以上为极高海拔,在这个高度,人体机能会严重下降,有些损害是不可逆的。

没有人能在这个高度呆上一年。

即使藏民和夏尔巴人,一般也都生活在5500米以下的区域。

从实际情况看,生活在低海拔的人一般在海拔2400米以下感觉基本正常,没有明显反应;超过2400米,如果有合理的海拔阶梯和足够的时间,还是能够逐步适应;超过5500米后,无论花多少时间都无法完全适应。

二、什么是高原反应高原反应是指人到达一定海拔高度后,身体为适应因海拔高度带来的气压差、含氧量少、空气干燥等变化,而产生的一系列自然生理反应。

高原反应症状普遍出现在超过海拔2700米以后。

快速(如乘飞机)到达3000米以上时,更容易发生高原反应。

高原反应一般发生在到达高海拔6-12小时后,少数在1-3天后发生,一般3-7天内恢复,情况严重的恢复时间可达2周以上。

高原反应较为普遍的表现有:胸闷、气短、干咳、头痛、头昏、乏力、厌食、恶心、呕吐、嗜睡、失眠、微烧等;多数人会因缺氧而嘴唇和指甲根发紫,有的人还会因空气干燥而出现皮肤粗糙、嘴唇干裂、鼻孔出血等;严重者会出现感觉迟钝、情绪不宁、精神亢奋、思考力、记忆力减退、听、视、嗅、味觉异常、产生幻觉等,也可能发生浮肿、休克或痉挛等现象。

高原反应视个体情况不同,症状和程度会有所差异。

有的只出现上述单个或少数几个症状,有的则多一些;有的反映敏感、强烈,有的则较轻,甚至几乎没有。

我曾见过比较敏感的人在1700米就出现轻度高原反应,也接触过攀登6000米级别的雪山却高山反应很弱的人,很是感慨人与人之间差别怎会那么大。

2021高原环境对机体的影响及预防措施范文1

2021高原环境对机体的影响及预防措施范文1

2021高原环境对机体的影响及预防措施范文 高原环境气候特点是大气压低、氧分压低、气温低、日照长、紫外线辐射强、风速大等。

氧气压力在海拔3000、4 000、5 000 m 处大气氧分压较海平面分别下降约30. 8%、39. 2%、46. 7%; 气温随海拔高度增加而降低,海拔每升高 100 m,气温下降 0. 56 ℃;高原上所有体液排出总和在不包括出汗的前提下,达到同一纬度平原地区人体的 1 倍; 紫外线随海拔升高而增强,每升高 100 m,紫外线强度增大约1. 3%。

由于高原环境有其特殊性,对部队作战、训练和劳动生活可产生明显影响,因此,了解高原环境特点,掌握其对健康影响的规律,对提高部队的适应与生存能力和完成各种军事任务有着重要的意义。

1、高原环境对机体的影响 1.1 高原低氧对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 高原地区为低氧、低温、低湿、强辐射地区,对人体各系统均有明显的影响,包括生理和心理影响,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低氧、低温、强辐射等环境因素会引起机体功能的变化,尤其是初到高原的人群更加敏感,严重时甚至会威胁到生命安全,低压低氧成为在高原环境下进行活动的主要制约因素,其对机体功能和代谢的影响具有广泛性和非特异性,在各个水平和层次上的影响程度和结果,除了与海拔高度有关外,也与人体进入高原的速度、停留的时间以及机体的功能代谢状态有关。

1.1. 1 高原低氧对机体心脑血管系统的影响低氧是高原环境影响人体的主要因素,心脏是机体代谢最旺盛的器官之一,心肌代谢对缺血缺氧十分敏感,较长时间严重缺血缺氧将导致心肌的损伤甚至坏死。

人体在高原低压低氧环境下进行大强度运动时,机体供氧满足不了需氧,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引起组织功能的障碍,进一步会导致整个心血管系统功能下降,影响机体健康水平、工作和运动能力。

赵顺云等通过对来自不同海拔地区的南极考察队员在不同高原环境下血氧饱和度及心率与高原反应风险的关系研究中发现,在西藏高原和南极高原不同海拔下血氧饱和度、心率均有明显的变化,在海拔110、3 650、4 300 m 时血氧饱和度、心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随着海拔的升高,高原反应风险逐渐增加。

在高原(海拔)生活的好处与坏处

在高原(海拔)生活的好处与坏处

在高原(海拔)生活的好处与坏处作者: meilin位于: 健康百科在高原生活有许多好处,如景色优美、空气清新、娱乐活动刺激和明显的健康益处等。

但同时也存在一些缺点,如空气稀薄和缺氧等。

我们一般把海拔高度超过2000米的地方称为高原。

海拔与空气压力成正比,海拔越高,空气压力越小。

这主要与重力和密度有关。

地球重力尽可能将空气拉向地面,并且随着海拔升高,空气中的气体分子减少,因此变得更稀薄。

好处:稀薄空气与苗条身材根据美国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杂志上的一篇报告,迁移到高原生活能降低40%变成肥胖者的机会。

这项研究对比了在海拔1950米以上和1000米以下服役的美国陆军和空军成员的相关健康指标,发现在高海拔地区服役者的肥胖率明显比低海拔地区的低。

研究人员猜测,在高原生活能通过增加瘦素等食欲控制相关激素抑制食欲,并因此降低肥胖风险接近一半。

不过,还需要更多研究证实这一猜测。

好处:心血管更健康,更长寿在高原生活能让人更长寿吗?美国科学家进行了一项研究,调查了数百个县的慢性病死亡率与海拔和寿命之间的关系。

结果发现:海拔1500米以上的县居民寿命比接近海平面的县长3年。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海拔是寿命增加的决定性因素。

但在研究人员调查特定疾病时发现,在高原生活的人较少因为心脏病发作而死亡。

研究人员猜测这种现象与空气稀薄有关。

较高海拔能促进心脏效率,对血管效率和心脏保护有好处。

坏处:稀薄空气与缺氧不幸的是,高海拔也会增加一些健康风险。

在高原生活会让你缺氧,意味着身体组织会因为血液氧气不足而氧合不充分。

氧气剥夺会给身体执行重要生化功能的细胞带来严重和有害影响。

其结果是,一些人可能会发展成系统性和肺动脉高血压。

坏处:急性高山病大多数人在2450米的海拔高度没有问题,这与飞机机舱内的大气压等效。

然而,一些人在海拔1500米以上也会呼吸困难。

此外,夜间视力也会受损。

急性高山病最显著的症状通常是头痛,感觉很像宿醉。

任何人到海拔2450以上地区旅行都有患急性高山病的风险,出现恶心、嗜睡、头晕、睡眠不好,甚至呕吐等症状。

高海拔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高海拔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高海拔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高海拔地区通常指海拔在2500米以上的区域,这些地方以其独特的生态环境和自然风光吸引了无数游客和科研人员。

然而,有高海拔所带来的不仅是美丽的自然景观,还有对人体健康的多重影响。

当人们在高海拔地区活动时,会面临许多生理和心理的挑战。

本文将详细探讨高海拔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包括急性高原反应、慢性高原病、心肺功能变化以及心理因素等方面。

急性高原反应当人们从低海拔迅速上升到高海拔地区时,最常见的现象就是急性高原反应(Acute Mountain Sickness, AMS)。

其主要症状包括头痛、恶心、呕吐、失眠及身体疲倦等。

急性高原反应通常发生在海拔2500米以上的地区,而且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发生的几率也会相应增加。

机理分析急性高原反应的根本原因在于缺氧。

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空气中的氧气压力下降,导致单位体积中的氧气含量减少。

这种缺氧状态会干扰身体正常的生理功能,进而引发上述症状。

身体需要时间适应这种变化,这一过程被称为“高原适应”。

预防措施为了预防急性高原反应,人们可以采取一些有效的预防措施。

例如,在计划前往高海拔地区前,应该进行一定程度的身体锻炼以提高自身素质。

此外,逐步提高海拔高度、增加在中间高度停留的时间也非常重要,以便让身体有足够的时间进行适应。

在饮食上,多饮水、少吃油腻和辛辣食物也是预防的重要部分。

同时,避免饮酒和剧烈运动,也能有效降低罹患急性高原反应的风险。

慢性高原病慢性高原病是指在高海拔环境中生活或工作时间较长后出现的一系列健康问题,其症状常常随着时间延续而加重。

常见表现包括呼吸困难、心悸、水肿和乏力等。

高原肺和高原心慢性高原病中,一个突出的表现是“高原肺”,即由于长时间处于缺氧环境使肺部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害,引发肺动脉压升高,并伴随呼吸困难。

而“高原心”则是指心脏负荷增加引起的一系列心血管问题,包括心律失常、心衰等。

适应机制人类在长期生活在高海拔地区后,身体会逐渐发生一些改变以适应缺氧环境。

高原反应——海拔高度一般达到27...

高原反应——海拔高度一般达到27...

高原反应——海拔高度一般达到27...高原反应即急性高原病(acute high altitude disease, AHAD),是人到达一定海拔高度后,身体为适应因海拔高度而造成的气压差、含氧量少、空气干燥等的变化而产生的自然生理反应,海拔高度一般达到2700米左右时,就会有高原反应。

简介/高原反应高原反应图册高原反应是人体急进暴露于低压低氧环境后产生的各种病理性反应,是高原地区独有的常见病。

常见的症状有头痛,失眠,食欲减退,疲倦,呼吸困难等。

头痛是最常见的症状,常为前额和双颞部跳痛,夜间或早晨起床时疼痛加重。

肺通气增加如用口呼吸,轻度活动等可使头痛减轻。

病因高原反应的发病率与上山速度、海拔高度、居住时间以及体质等有关。

一般来讲,平原人快速进入海拔3000m以上高原时,50%~75%的人出现高原反应,但经3~10天的习服后症状逐渐消失。

本病的发生老年人低于青年人,女性低于男性;高原反应的发生率与男性的体重指数呈正相关,与女性的体重指数无关,说明肥胖男性易高原反应。

诊断高原反应图册1.急性高原反应急性高原反应进入海拔3千米以上时,第1~2日症状最明显,后渐减轻,大多6~7日基本消失,少数可持续存在。

主要表现为头痛、记忆与思维能力减退及失眠、多梦等。

呼吸深、频率增加、心动过速。

部分患者有发绀、血压升高。

2.高原肺水肿高原肺水肿平原或低地人在迅速进入高原后1~3日发病,也有晚于7~14日发病者。

表现与一般肺水肿相同。

有急性高原反应者如出现不断加重的干咳、头痛、呼吸困难或发绀,系本病的早期表现。

少数暴发型者表现为极度呼吸困难、烦躁不安或神志恍惚,咳大量粉红色泡沫样痰,两肺满布粗大湿啰音杂及哮鸣音。

3.高原脑病高原脑病大多先有急性高原反应的症状,继而出现明显的精神神经症状如剧烈头痛、精神异常、神志恍惚、顽固恶心、呕吐,重者昏迷。

脑脊液检查仅有压力增高。

缓解和治疗1.轻症者高原反应图册反应轻微的,服用高原安即可。

急性高原反应症状

急性高原反应症状

一、急性高原反应的症状初上高原的人在海拔3000M以下高度时,多数不会出现缺氧症状,少数人因体质较差或是易感人群,可出现缺氧症状;在海拔3000M以上高度时,就会发生轻度缺氧症状;在海拔4000-5000M的高度时,会出现明显的缺氧症状。

如果去高原的话,建议可以提前服用红景天,作为一个预防,到了高原之后服用蓝养片,帮助人体适应。

缺氧对人体各系统的影响及相关症状如下:1、呼吸系统。

轻度缺氧时,仅表现为呼吸深度增加;缺氧继续加重,则呼吸频率随之加快;突然严重缺氧,则呼吸深度和频率同时增加。

并可出现呼吸节奏的改变,少数人可出现昏厥。

同时,快速进入高原地区的人会出现肺通气量增加,最大摄氧量下降。

在低氧的生理学适应过程中,最初的急性适应机制是高耗能的。

2、心血管系统。

由于缺氧,心跳加速,心脏收缩力加强,体内的血液重新分配,致使皮肤及某些内脏血管压缩,导致血液减少;而脑血管及冠状血管舒张、血流增加,动脉血压升高;如长时间缺氧,则心脏可代偿性地轻度扩大,随海拔高度的增加,心脏每搏输出量、心搏指数,心脏机械做功能力均明显下降。

人体进入4200M以上地区,人体血液动力学发生了较大变化,外周阻力明显增高。

心脏收缩做功加强,而每搏量和射血分数增加不明显。

这是由于缺氧使心肌ATP酶活性下降。

ATP产生减少和心肌能量补充不足,使心脏做功能力降低造成。

3、神经系统。

轻度缺氧对人脑皮质的损害是轻微的;中度缺氧时,中枢神经的部分功能会受到影响;重度缺氧则会使大脑皮质受到严重损害,引起头痛、头晕,以至昏睡、意识丧失,直至危及生命。

4、消化系统。

人初到高原时,因气压降低,可有胃肠胀气、腹上区胀痛或不适、暖气等。

缺氧还可使胃、胰、胆、肠等脏器分泌的消化酶减少,从而影响消化吸收功能。

5、泌尿系统。

由于缺氧,肾脏的血流量下降,从而使肾的泌尿等功能受到影响。

另外,缺氧状态时,人体无氧代谢增加,酸性代谢产物增多,容易引起机体酸碱平衡失调。

不同的高原海拔高度对身体损害程度

不同的高原海拔高度对身体损害程度

不同的高原海拔高度对身体损害程度通常,医学上会把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称为医学高原。

高原科学家把3000米定义为人的反应临界高度,为“不损害健康的高度”。

这个不损害健康的主题就是缺氧的高原反映,以及海拔升高带来的底温度、强紫外线、宇宙电粒辐射和低湿度等一系列的自然因素对人体的伤害。

不损害健康的海拔(无须药物。

该海拔一般不列入高原反应范畴):2000米——2700米以上对极少数人有轻微良性反应。

2700米——3000米对部分人有微小适应性反应,有危急性疾病的人勿进(估计也不会到这里折腾)。

比较损害健康的海拔(药物可以减弱):3000米——3300米对多数人有轻中度持续性高原反应,个别重度反应。

有慢性病或身体特别虚弱的人勿进!3300米——3600米大部分人有轻中度持续性反应,部分人重度反应,身体虚弱的人和有家族遗传史的人勿进!3600米——4000米对绝大多数人都有中度以上的反应。

身体一般以下的人慎入!严重损害健康的海拔:4000米——5000米:都有中度以上反应,先服用药物可以减轻至中度或轻度(看体质),不要离氧气瓶的地方太远。

5000米以上,被定为特高海拔,为障碍临界高度,是生命禁区,最好谨慎冒险!7000米为危险临界高度,海拔7000米以上机体不能代偿,为高山死亡带,最好不要去!按一般人来说,3000米时,各方面的思维能力全面下降,其中判断力下降尤为明显,4000米时,书写字迹拙劣、造句生硬、语法错误。

超过 7000米时,有相当一部分人可在无明显症状的情况下突然出现意识丧失。

温度上,按常理讲,海拔高度每升高150米,气温会下降1度。

一般海拔高度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度。

所以海拔越高,温度也越低。

同时海拔越高,紫外线、电粒辐射越高;大气压、湿度越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同的高原海拔高度对身体损害程度
通常,医学上会把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称为医学高原。

高原科学家把3000米定义为人的反应临界高度,为“不损害健康的高度”。

这个不损害健康的主题就是缺氧的高原反映,以及海拔升高带来的底温度、强紫外线、宇宙电粒辐射和低湿度等一系列的自然因素对人体的伤害。

不损害健康的海拔(无须药物。

该海拔一般不列入高原反应范畴):
2000米——2700米以上对极少数人有轻微良性反应。

2700米——3000米对部分人有微小适应性反应,有危急性疾病的人勿进(估计也不会到这里折腾)。

比较损害健康的海拔(药物可以减弱):
3000米——3300米对多数人有轻中度持续性高原反应,个别重度反应。

有慢性病或身体特别虚弱的人勿进!
3300米——3600米大部分人有轻中度持续性反应,部分人重度反应,身体虚弱的人和有家族遗传史的人勿进!
3600米——4000米对绝大多数人都有中度以上的反应。

身体一般以下的人慎入!
严重损害健康的海拔:
4000米——5000米:都有中度以上反应,先服用药物可以减轻至中度或轻度(看体质),不要离氧气瓶的地方太远。

5000米以上,被定为特高海拔,为障碍临界高度,是生命禁区,最好谨慎冒险!
7000米为危险临界高度,海拔7000米以上机体不能代偿,为高山死亡带,最好不要去!
按一般人来说,3000米时,各方面的思维能力全面下降,其中判断力下降尤为明显,4000米时,书写字迹拙劣、造句生硬、语法错误。

超过 7000米时,有相当一部分人可在无明显症状的情况下突然出现意识丧失。

温度上,按常理讲,海拔高度每升高150米,气温会下降1度。

一般海拔高度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度。

所以海拔越高,温度也越低。

同时海拔越高,紫外线、电粒辐射越高;大气压、湿度越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