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会考易错的知识点总结归纳

生物会考易错的知识点总结归纳

对于高二的学生来说,学生不仅要准备期末考试,还要准备会考,会非常的忙碌,下面店铺的小编将为大家带来生物会考的易错知识点归纳,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生物会考易错的知识点总结(一)

绪论

考试占比2%

生物学

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与非生物的本质区别)

1.具有共同的物质和基础。物质基础是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除病毒)。病毒也有一定的结构即病毒结构。

2.生物都有新陈代谢作用。新陈代谢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是生物最本质的特征。(生物体内全部有序的化学变化的总称) 区别:细胞增殖是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

3.生物对外界刺激都能发生一定的反应。(应激性)如:根的向地性,蝶白天活动,利用黑光灯捕虫,动物躲避敌害。

区别:反射是多细胞高等生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刺激发生的反应。

4.都有生长、发育、和生殖的现象。生物生长的过程中伴随着发育,发育后又能繁殖后代,保证种族延续。

5.都有遗传和变异的基本特性。遗传使物种基本稳定,变异使物种进化。

6.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又能影响环境。(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生物科学的发展

三个阶段:描述性生物学阶段;实验性生物阶段;分子生物学阶段;

细胞学说:德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

内容: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结构的基本单位。

意义:为研究生物的结构、生理、生殖和发育等奠定了基础。

1953年沃森(美)和克里克(英)提出DNA分子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当代生物科学的新进展

1. 微观方面:从细胞水平进入分子水平探索生命本质。 (生物工程实例:乙肝疫苗、石油草、超级菌)

2.宏观方面:生态学——生物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实例:生态农业)

生命的物质基础

考试占比6~8 %

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1.大量元素:含量占生物体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C(最基本)CHON(基本元素)CHONPSKCaMg (主要元素)]

2.微量元素:生物体必需,但需要量很少的元素[Mo、Cu、B、Zn、Fe、Mn (牧童碰新铁门)]

植物缺少硼(元素)时花药花丝萎缩,花粉发育不良。(花而不实)

3.统一性: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是生物所特有的。

4.差异性: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生物体体内和无机自然界中的含量相差很大。

原生质

细胞内的生命物质,主要成分蛋白质、脂类、核酸,分化成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注:植物特有的由纤维素和果胶构成的细胞壁不是原生质的成分)

构成细胞的化合物

构成细胞的化合物

无机物:

①水(约60-95%,一切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 ②无机盐(约1-1.5%)

有机物:

③糖类

④核酸 (共约1-1.5%)

⑤脂类(1-2%)

⑥蛋白质(约7-10%是一切活细胞有机物含量最多的,干细胞中含量最多的)

水在细胞中存在的形式及水对生物的意义

结合水:与细胞内其它物质结合是细胞结构的组成成分

自由水:(占大多数)以游离形式存在,可以自由动。(幼嫩植物、代谢旺盛细胞含量高)

生理功能:①良好的溶剂②运送营养物质和代谢的废物③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

无机盐离子及其对生物的重要性

1.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如Fe2+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Mg2+是叶绿素的必要成分。

2.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细胞形态、渗透压、酸碱平衡)如血液钙含量低会抽搐。

动植物体内重要糖类、脂质及其作用

1.糖类 C、H、O组成构成生物重要成分、主要能源物质种类:

①单糖:葡萄糖(重要能源)、果糖、核糖&脱氧核糖(构成核酸)、半乳糖

②二糖:蔗糖、麦芽糖(植物); 乳糖(动物)

③多糖:淀粉、纤维素(植物); 糖元(动物)

四大能源:

①重要能源:葡萄糖

②主要能源:糖类

③直接能源:ATP

④根本能源:阳光

2.脂类由C、H、O构成,有些含有N、P

分类:

①脂肪:储能、维持体温

②类脂:构成膜(细胞膜、液泡膜、线粒体膜等)结构的重要成分

③固醇:维持新陈代谢和生殖起重要调节作用胆固醇、性激素、

维生素D;

蛋白质的化学结构、基本单位及其作用

蛋白质由C、H、O、N元素构成,有些含有P、S

基本单位:氨基酸约20种

结构特点:每种氨基酸都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他都连结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结构通式:肽键: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

分子式有关计算:

脱水的个数 = 肽键个数 = 氨基酸个数n –链数m

蛋白质分子量 = 氨基酸分子量╳ 氨基酸个数 - 水的个数╳ 18

功能:

①有些蛋白是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物质

②催化作用,即酶

③运输作用,如血红蛋白运输氧气

④调节作用,如胰岛素,生长激素

⑤免疫作用,如免疫球蛋白

核酸的化学组成及基本单位

核酸由C、H、O、N、P元素构成

基本单位:核苷酸(8种)

结构:一分子磷酸、一分子五碳糖(脱氧核糖或核糖)、一分子含氮碱基(有5种)A、T、C、G、U

构成DNA的核苷酸:(4种)

构成RNA的核苷酸:(4种)

生命活动的基础

组成生物体的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是生命活动的基础。

生命现象的出现

多种化合物只有按一定的方式有机组织起来,才能表现出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现象。

生物组织还原性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

颜色反应:某些化学试剂能够使生物组织中有关有机物产生特定

颜色。

还原糖(葡萄糖、果糖) + 斐林→ 砖红色沉淀;脂肪可被苏丹Ⅲ染成橘黄色;被苏丹Ⅳ染成红色

蛋白质与双缩脲产生紫色反应(注意: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的成分和用法)

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

考试占比 12~15 %

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区别

常考的真核生物:绿藻、衣藻、真菌(如酵母菌、霉菌、蘑菇)及动、植物。(有真正的细胞核)

常考的原核生物:蓝藻、细菌、放线菌、乳酸菌、硝化细菌、支原体。(没有由核膜包围的典型的细胞核)

注:病毒即不是真核也不是原核生物,原生动物(草履虫、变形虫)是真核。

显微结构模式图

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化学成分:蛋白质和脂类分子

结构:双层磷脂分子层做骨架,中间镶嵌、贯穿、覆盖蛋白质

特点:结构特点是一定的流动性,功能特点是选择透过性。

功能:①保护细胞内部②交换运输物质③细胞间识别、免疫(膜上的糖蛋白) 物质进出细胞膜:

1.自由扩散:高浓度运向低浓度,不需载体和能量(O2、CO2、甘油、乙醇、脂肪酸)

2.主动运输:低浓度运向高浓度,需要载体和能量。意义:对活细胞完成各项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主要是营养和离子吸收,常考小肠吸收氨基酸、葡萄糖;红细胞吸收钾离子,根吸收矿质离子)

细胞质基质内含有的物质和细胞质基质的功能

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部分,叫细胞质。

功能:含多种物质(水、无机盐、氨基酸、酶等)是活细胞新陈代谢的场所。提供物质和环境条件。

线粒体和叶绿体基本结构和主要功能

线粒体:真核细胞主要细胞器(动植物都有),机能旺盛的含量多。呈粒状、棒状,具有双膜结构,内膜向内突起形成“嵴”,内膜基质和基粒上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是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的场所,生命体95%的能量来自线粒体,又叫“动力工厂”。含少量的DNA、RNA。

叶绿体:只存在于植物的绿色细胞中。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双层膜结构。基粒上有色素,基质和基粒中含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含少量的DNA、RNA。

其他细胞器的主要功能

内质网:单层膜折叠体,是有机物的合成“车间”,蛋白质运输的通道。

核糖体:无膜的结构,椭球形粒状小体,将氨基酸缩合成蛋白质。

蛋白质的“装配机器” 高尔基体:单膜囊状结构,动物细胞中与分泌物的形成有关,植物中与有丝分裂中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中心体:无膜结构,由垂直的两个中心粒构成,存在于动物和低等植物中,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

液泡:单膜囊泡,成熟的植物有大液泡。

功能:贮藏(营养、色素等)、保持细胞形态,调节渗透吸水。

真核细胞的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真核细胞核包括核液、核膜(上有核孔)、核仁、染色质。功能:是遗传物质复制和储存的场所。

原核细胞的基本结构

最主要区别:原核细胞没有由核膜包围的细胞核(有明显核区——拟核) 支原体是原核中最小的原核细胞细胞壁不含纤维素,主要是糖类与蛋白质结合而成。细胞膜与真核相似。

细胞周期的概念和特点

细胞周期: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次分裂

完成时为止。特点:分裂间期历时长

动、植物有丝分裂过程及比较

1.过程特点:

分裂间期:可见核膜核仁,染色体的复制(DNA复制、蛋白质合成)。

前期:染色体出现,散乱排布,纺锤体出现,核膜、核仁消失(两失两现)

中期:染色体整齐的排在赤道板平面上

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

末期:染色体、纺锤体消失,核膜、核仁出现(两现两失)

注意:有丝分裂中各时期始终有同源染色体,但无同源染色体联会和分离。

2.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变化特点: (体细胞染色体为2N)

染色体变化:后期加倍(4N),平时不变(2N)

DNA变化:间期加倍(2N→4N),末期还原(2N)

染色单体变化:间期出现(0→4N),后期消失(4N→0),存在时数目同DNA。

3.动植物有丝分裂的区别

前期:植物由纺锤丝构成纺锤体,动物由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末期:细胞质分裂不同,植物中部出现细胞板;动物从外向内凹陷缢裂。

真核细胞分裂的三种方式

1.有丝分裂:绝大多数生物体细胞的分裂、受精卵的分裂。

实质:亲代细胞染色体经复制,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

意义:保持亲子代间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2.减数分裂:特殊的有丝分裂,形成有性生殖细胞。

实质: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结果新细胞染色体数减半。

3.无丝分裂:不出现染色体和纺锤体。例:蛙的红细胞分裂

细胞分化的概念和意义

细胞分化:个体发育中,相同细胞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分化的意义:普遍存在的。经分化,在多细胞生物体内形成各种不同的细胞和组织。细胞全能性: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仍然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能力。

癌细胞的特征、致癌因子

1.癌细胞特征:无限增殖、形态结构变化、癌细胞表面发生变化(易扩散、转移)

2.致癌因子:物理致癌因子(辐射)、化学致癌因子、病毒致癌因子。

癌变内因:原癌基因激活。

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

细胞内水分减少;酶活性降低;色素积累;呼吸减慢,细胞核体积增大;膜通透功能改变。

本章实验

1.观察细胞质的流动,可用细胞质基质中的叶绿体的运动作为标志。

2.有丝分裂装片制作:解离(15%盐酸和95%酒精)→漂洗→染色(碱性龙胆紫)→制片

生物的新陈代谢

考试占比18~20%

会考重要内容

酶的发现

“酶的发现”几个实验

酶的概念

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酶的特性

高效性、专一性(实验讨论题) 酶催化作用需要适宜温度和pH值。

ATP

ATP:三磷酸腺苷

作用: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

结构式:A—P~P~P 中间是两个高能磷酸键,水解时远离A的磷酸键线断裂

ATP与ADP的相互转化

ATP ===== ADP + Pi + 能量(1molATP水解释放30.54KJ能量) 方程从左到右时能量代表释放的能量,用于一切生命活动。

方程从右到左时能量代表转移的能量,动物中为呼吸作用转移的能量。植物中来自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光合作用

(自然界最本质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

1.概念: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方程式:CO2 + H2018 ——→ (CH2O) + O218

注意: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全部来自水,光合作用的产物不仅是糖类,还有氨基酸(无蛋白质)、脂肪,因此光合作用产物应当是有机物。

2.色素:包括叶绿素3/4 和类胡萝卜素 1/4

色素分布图:

色素提取实验:丙酮提取色素;

二氧化硅使研磨更充分

碳酸钙防止色素受到破坏

3.光反应阶段

场所:叶绿体囊状结构薄膜上进行条件:必须有光,色素、化合作用的酶。

步骤:

①水的光解,水在光下分解成氧气和还原氢 H2O—→2[H] + 1/2 O2

②ATP生成,ADP与Pi接受光能变成ATP

能量变化:光能变为ATP活跃的化学能

4.暗反应阶段

场所:叶绿体基质

条件:有光或无光均可进行,二氧化碳,能量、酶

步骤:

①二氧化碳的固定,二氧化碳与五碳化合物结合生成两个三碳化合物

②二氧化碳的还原,三碳化合物接受还原氢、酶、ATP生成有机物

能量变化:ATP活跃的化学能转变成化合物中稳定的化学能

关系: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ATP和[H]

5.意义:

①制造有机物

②转化并储存太阳能

③使大气中的CO2和O2保持相对稳定。

渗透作用的原理、细胞吸水、失水

1.渗透吸水:条件:半透膜、浓度差

2.植物原生质层是选择透过性膜,当膜内外存在浓度差时细胞吸(失)水。

原则:谁浓度高谁获得水

3.植物吸水方式:

①吸胀吸水:无液泡的细胞吸水方式(干燥种子、根尖分生区细胞) 。

②渗透吸水:成熟植物(具大液泡)细胞吸水方式。

水分的运输、利用和散失

由根运输到茎、叶, 1-5%留在植物体内, 95-99%用于蒸腾。

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

矿质元素指除了C、H、O以外,主要由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的元素。共13种。

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运输和利用

1.矿质元素吸收:交换吸附,主动运输(需能量),与呼吸作用参与。

2.利用:

①多次利用:K离子, N、P、Mg形成不稳定的化合物(缺少多次

利用元素时老组织受损)

②只利用一次:Ca、Fe、Mn形成稳定的化合物。(缺少时新组织受损)

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

1.食物的消化:一般都是结构复杂、不溶于水的大分子有机物,经过消化,变成为结构简单、溶于水的小分子有机物。

2.营养物质的吸收:是指包括水分、无机盐等在内的各种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的上皮细胞进入血液和淋巴的过程。

3.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

4.氨基转换作用:氨基酸的氨基转给其他化合物(如:丙酮酸),形成的新的氨基酸(是非必需氨基酸)。

5.脱氨基作用:氨基酸通过脱氨基作用被分解成为含氮部分(即氨基)和不含氮部分:氨基可以转变成为尿素而排出体外;不含氮部分可以氧化分解成为二氧化碳和水,也可以合成为糖类、脂肪。

6.非必需氨基酸:在人和动物体内能够合成的氨基酸。

7.必需氨基酸:不能在人和动物体内能够合成的氨基酸,通过食物获得的氨基酸。它们是甲硫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赖氨酸、苏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等8种。

8.糖尿病:当血糖含量高于160 mg/dL会得糖尿病,胰岛素分泌不足造成的疾病由于糖的利用发生障碍,病人消瘦、虚弱无力,有多尿、多饮、多食的“三多一少”(体重减轻)症状。

9.低血糖病:长期饥饿血糖含量降低到50~80mg/dL,会出现头昏、心慌、出冷汗、面色苍白、四肢无力等低血糖早期症状,喝一杯浓糖水;低于45mg/dL时出现惊厥、昏迷等晚期症状,因为脑组织供能不足必须静脉输入葡萄糖溶液。

语句:

1.糖类代谢、蛋白质代谢、脂类代谢的图解参见课本。

2.糖类、脂类和蛋白质之间是可以转化的,并且是有条件的、互相制约着的。

三类营养物质之间相互转化的程度不完全相同,一是转化的数量

不同,如糖类可大量转化成脂肪,而脂肪却不能大量转化成糖类;二是转化的成分是有限制的,如糖类不能转化成必需氨基酸;脂类不能转变为氨基酸。

3.正常人血糖含量一般维持在80-100mg/dL范围内;血糖含量高于160mg/dL,就会产生糖尿;血糖降低(50-60mg/dL),出现低血糖症状,低于45mg/dL,出现低血糖晚期症状;多食少动使摄入的物质(如糖类)过多会导致肥胖。

4.消化:淀粉经消化后分解成葡萄糖,脂肪消化成甘油和脂肪酸,蛋白质在消化道内被分解成氨基酸。

5.吸收及运输:葡萄糖被小肠上皮细胞吸收(主动运输),经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各处。以甘油和脂肪酸和形式被吸收,大部分再度合成为脂肪,随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各组织器官中。以氨基酸的形式吸收,随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各处。

6.糖类没有N元素要转变成氨基酸,进而形成蛋白质,必须获得N元素,就可以通过氨基转换作用形成。蛋白质要转化成糖类、脂类就要去掉N元素,通过脱氨基作用。

7.唾液含唾液淀粉酶消化淀粉;胃液含胃蛋白酶消化蛋白质;胰液含胰淀粉酶、胰麦芽糖酶、胰脂肪酶、胃蛋白酶(消化淀粉、麦芽糖、脂肪、蛋白质);肠液含肠淀粉酶、肠麦芽糖、肠脂肪酶(消化淀粉、麦芽糖、脂肪、蛋白质)。

8.胃吸收:少量水和无机盐;

大肠吸收:少量水和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

小肠吸收:以上所有加上葡萄糖、氨基酸、脂肪酸、甘油;

胃和大肠都能吸收的是:水和无机盐;

小肠上皮细胞突起形成小肠绒毛,小肠绒毛朝向肠腔一侧的细胞膜有许多小突起称微绒毛微绒毛扩大了吸收面积,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

呼吸作用(生物氧化)

1.概念:生物体内的有机物经过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它产物,并释放能量。

2.场所:无氧呼吸在细胞质基质;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第二、三阶段在线粒体中进行。

3.无氧呼吸:

2C2H5OH + 2CO2 + 能量(植物细胞、酵母菌)

1分子葡萄糖 2分子丙酮酸 2C3H6O3 + 能量

(动物、人、马铃薯块茎细胞、甜菜块根) 无氧呼吸分解有机物不彻底,全部反应在细胞质中进行,条件时没有氧气参与。

4.有氧呼吸:

第一步:1分子葡萄糖分解成2分子丙酮酸,[H]和少量ATP(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第二步:丙酮酸和水结合生成CO2,[H]和少量ATP (线粒体中进行)

第三步:前两步的[H]与吸入的氧气结合生成水和大量的ATP (线粒体中进行)

有氧呼吸将有机物彻底分解,1mol葡萄糖完全分解释放总能量2870千焦,其中1161KJ能量转移到ATP中,其它的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5.呼吸作用的意义:①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②为其他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原料

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

1.同化作用:把从外界摄取的营养物质转变成自身的组成物质,储存能量

①自养型(光能自养和化能自养)主要指绿色植物、藻类;硝化细菌等

②异养型(直接摄取有机物)人、动物、营寄生、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

2.异化作用:分解自身的一部分组成物质,释放能量

①需氧型(有氧呼吸)人、绝大多数的动物、植物、细菌、真菌

②厌氧型(无氧呼吸)寄生虫、乳酸菌等嫌气性细菌兼性厌氧菌(无氧、有氧都能生存)酵母菌

生命活动的调节

考试占比8~10 %

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体受到单一方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定向运动。

生长素的发现

向性实验,植物尖端有感光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背光一侧多,生长素极性向下端运输,使背光一侧生长快,植物表现出弯向光源生长。

注意:光不是产生生长素的因素,有光和无光都能产生生长素(化学本质:吲哚乙酸)。

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

生长素的产生(嫩叶、发育着的种子)、分布(广泛)和运输(形态学的上端向下端运输)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应用

1.生长素的二重性:一般来说,低浓度的生长素促进植物生长,高浓度生长素抑制植物生长,甚至杀死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反应不同,根最适浓度是10-10mol/L,芽的最适浓度是10-8mol/L,茎的最适浓度是10-4mol/L。

2.顶端优势:植物顶芽优先生长,侧芽受抑制的现象,因为顶芽产生生长素向下运输,大量积累在侧芽,使侧芽生长受抑制。打顶活摘心使侧芽生长素降低,打破顶端优势。

3.生长素的功能应用

①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用一定浓度生长素类似物浸泡枝条下端,不久长出大量的根。

②促进果实发育。用一定浓度生长素类似物涂抹未受粉的花蕾,可长出无籽果实。

③防止落花落果。

其他植物激素

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和组织分化。

乙烯:促进果实成熟。

体液调节

指某些化学物质(激素、二氧化碳)通过体液的传送,对人和动物生理活动进行调节。

动物激素种类和生理作用

激素调节

下丘脑(既能传导兴奋,又能分泌激素)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作用在垂体,垂体分泌促激素作用在腺体。

对同一生理的调节

①协同作用: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对生长的作用(增强效果)

②拮抗作用: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对血糖调节(发挥相反作用)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和结构基础

包括感受器(感觉神经末梢)、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肌肉或腺体)。

兴奋的传导

在神经纤维上以局部电流(未受刺激时,膜内,膜外电位)传导。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以突触来传递。(单向传导)

注意:生物是多种因素共同调节的结果,动物所有行为受神经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

高级神经中枢的调节

中央前回、语言区(S区、H区)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区别和联系

动物行为的产生

动物行为的产生,不仅需要运动器官的参与,而且需要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

趋性:动物对环境因素刺激最简单的定性反应

本能:是由一系列非条件反射按一定顺序连锁发生。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考试占比10~12%

无性生殖

不经过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出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常见方式:

①分裂生殖(变形虫、草履虫)

②出芽生殖(水螅、酵母菌)芽体—小的生物个体

③孢子生殖(青霉菌、根霉)产生无性的生殖细胞

④营养生殖(草莓匍匐茎、葡萄、马铃薯等)用营养器官繁殖

⑤组织培养技术利用细胞的全能性,再分化

⑥克隆

有性生殖

由亲本产生生殖细胞(配子),经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合子(受精卵),由合子发育成新个体。

意义:由于后代具备双亲遗传物质,使后代具有更强的生活能力和变异力,对生物的生存和进化有重要意义。

双受精:被子植物特有的受精方式。指成熟的花粉粒中的两个精子分别与卵细胞及两个极核同时受精。分别形成受精卵和受精极核,将来分别发育成胚何胚乳。

减数分裂

①范围: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原始生殖细胞(精原细胞或卵原细胞)发展成为成熟生殖细胞(精子或卵细胞)过程中进行的。

②过程: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

③结果:新细胞染色体数减半。

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及比较

1.同源染色体:两条形状和大小一般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的染色体。

2.联会: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

3.四分体:复制后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包含四条姐妹染色单体,这对同源染色体叫四分体。

4.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完成形成四个精子。一个卵原细胞减数分裂完成形成一个卵细胞和三个极体。

减数分裂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区别

受精作用的概念、过程及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

意义:减数分裂和受精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

数目的恒定,对于遗传和变异很重要

生物个体发育

1.被子植物个体发育分为:种子的形成和萌发,植株的生长和发育阶段。

2.胚的发育:受精卵(一个精子和一个卵细胞)分裂成顶细胞和基细胞(靠近珠孔),顶细胞发育成胚(包括子叶、胚芽、胚轴、胚根),基细胞发育成胚柄。

3.胚乳的发育:由两个极核和一个精子细胞结合发育而成的三倍体。

4.发育情况:珠被发育成种皮,胚珠发育成种子,子房发育成果实。

5.高等动物的个体发育分为: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阶段。

6.动物胚胎发育的过程:受精卵→卵裂→囊胚(有一囊胚腔)→原肠胚(一胚孔、二腔、三胚层)

7.胚胎发育动向:动物极细胞外包形成外胚层,将来发育成表皮及其附属结构、神经系统、感觉器官(表、附、神、感)植物极细胞内陷形成内胚层,将来发育成消化道呼吸道上皮、肝脏、胰脏。

中胚层位于内外胚层之间。发育成骨骼、肌肉、血液、循环、生殖等系统。

8.胚后发育:幼体孵化出来或从母体生出来后,发育成性成熟的个体。(直接发育、变态发育)

生物会考易错的知识点总结归纳

生物会考易错的知识点总结归纳 对于高二的学生来说,学生不仅要准备期末考试,还要准备会考,会非常的忙碌,下面店铺的小编将为大家带来生物会考的易错知识点归纳,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生物会考易错的知识点总结(一) 绪论 考试占比2% 生物学 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与非生物的本质区别) 1.具有共同的物质和基础。物质基础是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除病毒)。病毒也有一定的结构即病毒结构。 2.生物都有新陈代谢作用。新陈代谢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是生物最本质的特征。(生物体内全部有序的化学变化的总称) 区别:细胞增殖是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 3.生物对外界刺激都能发生一定的反应。(应激性)如:根的向地性,蝶白天活动,利用黑光灯捕虫,动物躲避敌害。 区别:反射是多细胞高等生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刺激发生的反应。 4.都有生长、发育、和生殖的现象。生物生长的过程中伴随着发育,发育后又能繁殖后代,保证种族延续。 5.都有遗传和变异的基本特性。遗传使物种基本稳定,变异使物种进化。 6.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又能影响环境。(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生物科学的发展 三个阶段:描述性生物学阶段;实验性生物阶段;分子生物学阶段; 细胞学说:德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 内容: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结构的基本单位。 意义:为研究生物的结构、生理、生殖和发育等奠定了基础。

1953年沃森(美)和克里克(英)提出DNA分子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当代生物科学的新进展 1. 微观方面:从细胞水平进入分子水平探索生命本质。 (生物工程实例:乙肝疫苗、石油草、超级菌) 2.宏观方面:生态学——生物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实例:生态农业) 生命的物质基础 考试占比6~8 % 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1.大量元素:含量占生物体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C(最基本)CHON(基本元素)CHONPSKCaMg (主要元素)] 2.微量元素:生物体必需,但需要量很少的元素[Mo、Cu、B、Zn、Fe、Mn (牧童碰新铁门)] 植物缺少硼(元素)时花药花丝萎缩,花粉发育不良。(花而不实) 3.统一性: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是生物所特有的。 4.差异性: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生物体体内和无机自然界中的含量相差很大。 原生质 细胞内的生命物质,主要成分蛋白质、脂类、核酸,分化成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注:植物特有的由纤维素和果胶构成的细胞壁不是原生质的成分) 构成细胞的化合物 构成细胞的化合物 无机物: ①水(约60-95%,一切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 ②无机盐(约1-1.5%) 有机物: ③糖类 ④核酸 (共约1-1.5%)

高二生物会考知识点归纳

高二生物会考知识点归纳 在年少学习的日子里,很多人都经常追着老师们要知识点吧,知识点也可以通俗的理解为重要的内容。为了帮助大家更高效的学习,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二生物会考知识点归纳,以供大家参考! 高二生物会考知识点归纳 语句: 1.糖类代谢、蛋白质代谢、脂类代谢的图解参见课本。 2.糖类、脂类和蛋白质之间是可以转化的,并且是有条件的、互相制约着的。 三类营养物质之间相互转化的程度不完全相同,一是转化的数量不同,如糖类可大量转化成脂肪,而脂肪却不能大量转化成糖类;二是转化的成分是有限制的,如糖类不能转化成必需氨基酸;脂类不能转变为氨基酸。 3.正常人血糖含量一般维持在80-100mg/dL范围内;血糖含量高于160mg/dL,就会产生糖尿;血糖降低(50-60mg/dL),出现低血糖症状,低于45mg/dL,出现低血糖晚期症状;多食少动使摄入的物质(如糖类)过多会导致肥胖。 4.消化:淀粉经消化后分解成葡萄糖,脂肪消化成甘油和脂肪酸,蛋白质在消化道内被分解成氨基酸。 5.吸收及运输:葡萄糖被小肠上皮细胞吸收(主动运输),经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各处。以甘油和脂肪酸和形式被吸收,大部分再度合成为脂肪,随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各组织器官中。以氨基酸的形式吸收,随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各处。 6.糖类没有N元素要转变成氨基酸,进而形成蛋白质,必须获得N元素,就可以通过氨基转换作用形成。蛋白质要转化成糖类、脂类就要去掉N元素,通过脱氨基作用。 7.唾液含唾液淀粉酶消化淀粉;胃液含胃蛋白酶消化蛋白质;胰液含胰淀粉酶、胰麦芽糖酶、胰脂肪酶、胃蛋白酶(消化淀粉、麦芽糖、脂肪、蛋白质);肠液含肠淀粉酶、肠麦芽糖、肠脂肪酶(消化淀粉、麦芽

八下生物易错知识点总结

八下生物易错知识点总结 1.有性生殖及无性生殖的区分: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而是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属于无性生殖,如克隆、嫁接、扦插及组织、培养 优点:能加快植物繁殖的速度,保持母体的优良特性 2.嫁接成活后只表现接穗的特征,故要在一株牡丹上开出不同品种、不同花色的花,只能通过嫁接技术进行繁殖。种子繁殖、组织培养及克隆技术只能繁殖一种花色的牡丹。 3.果皮是由子房壁发育而来的,嫁接属于无性生殖,接穗上的芽发育成的枝条上结出果实的果皮基因组成及接穗相同。但胚的基因组成为精、卵受精后的基因组成。 4.植物的开花习性主要受两个外界因素的影响:光照及温度。例如,影响桃花开放的外界因素主要是温度,适当提高温度可使桃花提前开花;影响菊花开放的外界因素主要是光照,一般日照时间不宜超过10小时就能开花 5.昆虫在发育中的蜕皮现象:体表的外骨骼不随幼虫身体的生长而长大。 6.不完全变态的昆虫(蝗虫)的幼虫无翅不能飞,活动范围小,所以灭蝗的最佳时期是3龄若虫以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美国白蛾),幼虫一般取食叶肉,活动时间长、范围小,易被发现,是防治的最佳时期。 7.繁殖季节,雌雄青蛙抱对,刺激两性同时排出精子及卵细胞,有利于受精卵的形成,提高后代的成活率。属体外受精 8.受精后的鸡蛋里面的胚胎,需要在适宜的温度下才能继续发育形成小鸡破壳而出,在自然状态下,由于外界温度较低,鸡蛋里面的胚胎不能继续发育。 9.鸟卵胚胎发育初期所需要的营养物质由卵黄(主要)及卵白共同提供。 10.卵黄、卵黄膜及胚盘构成了卵细胞;卵壳有保护作用,在卵壳上有许多气孔可以透气,以确保卵确保卵在发育时进行气体交换;胚盘内有细胞核,是胚胎发育的部位;卵白既有保护作用,又可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物质及水分。 11.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成对存在的基因,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相同位置上。性状数目要比染色体数目多很多 (1)染色体由DNA及蛋白质构成,DNA上具有遗传效应的片段叫做基因,因此染色体包含DNA,DNA包含基因。 (2)每条染色体上有1个DNA分子,每个DNA分子上有许多基因。 12.正常男性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成可表示为44+XY,正常女性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成可表示为44+XX;男性产生的生殖细胞有两种,1种是22+X,1种是22+Y;女性产生的生殖细胞只有1种是22+X 13.精子的性染色体为X或Y,卵细胞的性染色体为X,精子及卵细胞都只有一条性染色体。 14.通过受精作用,每个孩子一半的染色体通过精子来源于父亲,另一半的染色体通过卵细胞来源于母亲 15.遗传图解图例

中考生物易考易错初中知识点总结

中考生物易考易错知识点总结 1.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有: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 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 4.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生态因素,可分为生物因素 和非生物因素。 5.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6.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其中生物部分包括生 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如阳光、空气、水等。 7.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食物链。食 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8.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9.显微镜使用步骤: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清洁收镜。 10.目镜看到的是倒像;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 积。 11.在视野看到的物像偏左下方,标本应朝左下方移动,才能将物像移 到中央。标本朝右上方移动,在视野中看到的物像其实朝左下方移动。 12.载玻片上着‘p’,视野里看到的其实是‘d’。判断方法:把纸片沿顺

时针(或逆时针)旋转180度。 13.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准备(擦干净、滴清水);制作(撕下内表皮、展平;盖盖玻片);染色(滴碘液、用吸水纸吸)。 14.细胞的染色:使细胞结构更清楚,但影响活细胞的生物活性,甚至使活细胞死亡;观察活的细胞及其生物活性时不应染色。 15.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准备(擦干净、滴生理盐水);制作(轻刮口腔内侧、涂抹;盖盖玻片);染色(滴碘液、用吸水纸吸)。 16.与绿色植物细胞相比,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叶绿体、液泡。 17.细胞由无机物(如水、无机盐)和有机物(如糖类、核酸、蛋白质)组成。 18.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叶绿体(绿色植物有)和线粒体(动、植物均有)是能量转换器。 19.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蛋白质和DNA组成染色体;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叫基因。 20.细胞分化形成组织。人体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植物体无系统。 21.病毒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离开活细胞不能存活。 22.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与生殖细胞(孢子)不是同一概念。 23.绿色植物可以分成四大类群:藻类、苔藓、蕨类、种子植物(包括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 24.苔藓可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25.菜豆种子是由种皮和胚(胚根、胚轴、胚芽、子叶)构成的,储存营养物质的结构是子叶(两片),能发育成新植株的是胚。我们平常吃的豆瓣酱主要来自大豆的子叶。玉米种子是由种皮、胚(胚根、胚轴、胚芽、子叶)和胚乳构成的,储存营养物质的结构是胚乳,子叶一片。我们平常吃的面粉成分主要来自小麦的胚乳。

高一生物易错知识点归纳五篇

高一生物易错知识点归纳五篇 最新高一生物易错学问点归纳五篇1 一、细胞膜的成分:主要是脂质(约50%)和蛋白质(约40%),还有少量糖类(约2%10%) 二、细胞膜的功能: ①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②掌握物质进出细胞 ③进行细胞间的信息沟通 三、植物细胞还有细胞壁,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对细胞有支持和爱护作用;其性质是全透性的。 四、细胞膜的制备 1、选材:人或动物成熟的红细胞。 缘由:没有细胞器没有细胞核没有细胞壁 其他材料:蒸馏水、滴管、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 2、原理:细胞内的物质有肯定浓度。把红细胞放入清水中,水会进入红细胞,导致红细胞吸水涨破,使细胞膜内的物质流出来,除去细胞内的其他物质得到细胞膜。 3、方法和步骤 ⑴将红细胞稀释液制成装片。 ⑵在高倍镜下观看,盖玻片一侧滴加蒸馏水,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 ⑶红细胞凹陷消逝,体积增大,最终导致细胞裂开,内容物流

出。 ⑷利用离心法获得纯洁的细胞膜。 最新高一生物易错学问点归纳五篇2 一、相关概念、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除了病毒以外,全部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没有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二、病毒的相关学问: 1、病毒(Virus)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体。主要特征: ①、个体微小,一般在10~30nm之间,大多数必需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 ②、仅具有一种类型的核酸,DNA或RNA,没有含两种核酸的病毒; ③、专营细胞内寄生生活; ④、结构简洁,一般由核酸(DNA或RNA)和蛋白质外壳所构成。 2、依据寄生的宿主不同,病毒可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即噬菌体)三大类。依据病毒所含核酸种类的不同分为DNA 病毒和RNA病毒。 3、常见的`病毒有:人类流感病毒(引起流行性感冒)、SARS 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艾滋病(AIDS)]、禽流感病毒、乙肝病毒、人类天花病毒、狂犬病毒、烟草花叶病毒等。

生地会考生物,常考题易错题总结

生地会考生物,常考题易错题总结 生物: 1、病毒具有细胞结构,属于生命系统。 2、将人的胰岛素基因通过基因工程转入大肠杆菌,大肠杆菌分泌胰岛素时依次经过: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合成成熟的蛋白质。 3、没有叶绿体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4、没有线粒体就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5、线粒体能将葡萄糖氧化分解成CO2和H2O。 6、细胞膜只含磷脂,不含胆固醇。 7、细胞膜中只含糖蛋白,不含载体蛋白、通道蛋白。 9、只有动物细胞才有中心体。 10、所有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液泡。 11、无氧条件下不能产生ATP、不能进行矿质元素的吸收。 12、测量的CO2量、O2量为实际光合作用强度。 13、氧气浓度越低越有利于食品蔬菜保鲜、种子储存。 14、黑暗中生物不进行细胞呼吸。 15、温度越高农作物产量越高。 16、细胞越大物质交换效率越高。

17、酶只能在细胞内发生催化作用。 18、细胞都能增殖、都能进行DNA复制,都能发生基因突变。 19、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20、细胞分化时遗传物质发生改变。 地理: 1、海陆分布:陆地占29%,海洋占71%。 2、七大洲: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称大洲,地球上共有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和南极洲等七大洲。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高加索山脉是亚欧两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是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是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最大的大陆是亚欧大陆,最小的大陆是澳洲大陆,最大的岛屿是格陵兰岛,后两者是大陆和岛屿的分界线。 3、四大洋:地球上有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等四大洋。其中,太平洋面积最大,北冰洋面积最小。大洋的边缘是海,两个海洋之间的狭窄水道叫海峡。 4、五种基本地形的形态特征⑴山地: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峰峦起伏,坡度陡峻;⑵平原: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表平坦广阔;⑶高原:海拔较高,地面坦荡或起伏不大,边缘陡峻;⑷丘陵:海拔较低,地表起伏不大,坡度和缓;⑸盆地:四周高,中间低。 5、海底地形:大陆架分布在大陆边缘的浅海区(深度一般不超过200

安徽初二生物会考易错点

安徽初二生物会考易错点 1、人等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的特殊性 ①成熟的红细胞中无细胞核,故不能用其提取DNA,鸡等鸟类的红细胞中含有细胞核,可用鸡血细胞液进行DNA的提取。 ②成熟的红细胞中无线粒体,核糖体等细胞器结构,故不能进行有氧呼吸,不能合成蛋白质。 2、蛙的红细胞增殖方式为无丝分裂,无纺锤体,染色体,但有DNA 复制。 3、带杆、球、弧、螺旋的菌都是细菌,如大肠杆菌、葡萄球菌、霍乱弧菌、螺旋菌等,乳酸菌其实是乳酸杆菌,所以它们都是原核生物。 4、酵母菌、霉菌是菌,但为真菌类,属于真核生物。 5、XY是同源染色体、但大小、形状不一样。 6、一般的生化反应都需要酶的催化,可水的光解不需要酶,只是利用光能进行光解,这就是证明“并不是生物体内所有的反应都需要酶”的例子。 7、卵裂是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只分裂,不分开,也不生长,故分裂产生的是一个细胞团,每个细胞体积减小,DNA含量不变。 8、细胞分化一般不可逆,但是离体植物细胞很容易重新脱分化,然

后再分化形成新的植株 9、高度分化的细胞一般不具备全能性,但卵细胞、花粉是个特例。 10、细胞的分裂次数一般都很有限,但癌细胞又是一个特例。 11、人体的酶一般需要接近中性环境,但胃液呈酸性,肠液、胰液偏弱碱性。 12、矿质元素一般都是灰分元素,但N例外。 13、双子叶植物的种子一般无胚乳,但蓖麻例外;单子叶植物的种子一般有胚乳,但兰科植物例外。 14、植物一般都是自养型生物,但菟丝子等是典型的异养型植物。 动物一般都是需氧型生物,但蛔虫等是典型的厌氧型动物。 15、一般营养物质被消化后,吸收主要是进入血液,但是甘油与脂肪酸则被主要被吸收进入淋巴液中。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易错题归纳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易错题归纳生物是一门关于生命现象的科学,作为初中生物学习的开始,七年级生物知识点易错题是非常重要的部分。为了能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点,下面将归纳一下七年级生物知识点易错题,以便同学们更好地掌握生物知识。 一、细胞 1. 细胞是生物的基本单位,生命活动最基本的单位是细胞。 2. 细胞的构成: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3. 不同类型的细胞: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动物细胞中没有细胞壁和叶绿体,而植物细胞中有。 4. 细胞分裂的类型: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二、生物分类

1. 界、门、纲、目、科、属、种是生物分类的七个级别,从大到小排列。 2. 其中,种是最小的分类单位,同一物种的个体具有相同的形态结构和生殖方式。 3. 结合生物分类,容易混淆的两个概念为“鸭嘴兽”和“鸭嘴海豚”。 三、生态环境 1. 生态环境分为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两种。生物因素主要包括生物间的相互关系,而非生物因素则主要包括温度、湿度、光照等因素。 2. 植物光合作用是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的重要过程。 3. 植物和动物之间具有共生、捕食和寄生等关系。 4. 生物圈是地球生物的总体,包括地表和水下生物群体。

四、营养 1. 生物营养分为三种:植物的自养营养、动物的摄取营养、分解营养。 2. 食物链和食物网是描述生物群体间能量和物质流动关系的重要概念。 3. 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是重要的营养物质。 五、生殖 1. 无性生殖是不需要精子和卵子的生殖方式,有裂生、芽生和孢子生等多种方式。 2. 有性生殖是需要精子和卵子的生殖方式,可分为内受精和外受精。

3. 生殖细胞的个数为有性生殖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根据个数不同可分为二倍体和单倍体。 以上就是七年级生物知识点易错题的归纳,希望同学们可以认真掌握这些知识点,从而在学习生物时取得更好的成绩。

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易错

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易错 导语: 生物是一个极为有趣的学科,探究生命现象的本质和规律,具 有重大的理论和实际意义。然而,生物学知识点繁多、分散,常 常容易出错。本文旨在总结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中常见的易错点,以便同学们复习巩固,提高自身的成绩。 1.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基因是DNA的一部分,染色体则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核酸蛋白质复合体。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染色体是基因的一种物理 承载体,二者密不可分。因此,在考试中,要认真辨析两者的关系,避免混淆。 2. 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异同 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在结构上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也有很多差别。植物细胞有细胞壁、质体、叶绿体、大型中心体等特殊结构,

而动物细胞则有细胞膜、线粒体、高尔基体等不同于植物的特殊 结构。在考试中,不要将两种类型的细胞混淆。 3. 光合作用中的氧气产生 光合作用是植物通过吸收光能、进行化学反应而制造有机物的 过程,是一个反应状态很复杂的系统。在进行光合作用的同时, 植物会释放氧气,但这个氧气并不是直接由水分解来的。水分子 在光合作用中经过光解,释放出电子和氢离子来,最终形成氧气。 4. 线粒体的功能 线粒体是生物体中的一种特殊的膜结构,是进行细胞呼吸的重 要器官。在线粒体内,有三种类型的呼吸链分别进行不同的氧化 过程,以产生ATP能量。同时,线粒体还具有自复制功能,可以 使细胞内的线粒体数量进行自调节。 5. 环境保护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

环境保护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对于提高生物多样性也 具有重要意义。事实上,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之间有互相促进、互相依存的关系。环境保护的有效推动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可 以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韧性,促进生物的繁衍和发展。 总结: 小学学生时期开始学习生物知识,到了八年级,生物科目知识 更为复杂,注意点也要多。对于易错的知识点,我们需要通过不 断的积累和总结,尽可能地避免在考试中出现错误,提高自己的 成绩。同时,培养对生物学的浓厚兴趣和热爱,更可以帮助我们 更好地理解生命科学的奥秘。

高中生物易错易混知识点归纳

高中生物易错易混知识点归纳

高中生物易错易混知识点归纳 1. 植物细胞的储能物质主要是淀粉、脂肪,动物细胞的储能物质主要是糖原和脂肪。区分直接能源、主要能源、储备能源、根本能源。 2. 蛋白质的基本元素是C、H、O、N,S是其特征元素;核酸的基本元素是C、H、O、N、P,P是其特征元;血红蛋白的元素是C、H、O、N、Fe,叶绿素的元素是C、H、O、N、Mg;不含矿质元素的是糖类和脂肪。 3. 原核细胞的特点有: ①无核膜、核仁;②无染色体;③仅有核糖体;④细胞壁成分是肽聚糖;⑤遗传不遵循三大规律;⑥仅有的可遗传变异是基因突变;⑦无生物膜系统;⑧基因结构编码区连续。 4. 内质网是生物膜系统的中心,外与细胞膜相连,内与外层核膜相连,还与线粒体外膜相连。对蛋白质进行折叠、组装、加糖基等加工,再形成具膜小泡运输到高尔基体,进一步加工和分泌。 5. 分泌蛋白有抗体、干扰素(糖蛋白)、消化酶原、胰岛素、生长激素。经过的膜性细胞结构有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细胞膜。 6. 三种细胞分裂中核基因都要先复制再平分,而质基因都是随机、不均等分配。只有真核生物才分成细胞核遗传和细胞质遗传两种方式。 细胞的生命历程是未分化、分化、衰老、死亡。分裂次数越多的细胞表明其寿命越长。细胞衰老是外因和内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7. 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是在转录水平调控的。 8. 细胞全能性是指已分化的的细胞具有发育成顽症个体的潜能。 根据动物细胞全能性大小,可分为全能性细胞(如动物早期胚胎细胞),多能性(如原肠胚细胞),专能性(如造血干细胞); 根据植物细胞表达全能性大小排列是:受精卵、生殖细胞、体细胞;全能性的物质基础是细胞内含有本物种全套遗传物质。 9. 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有酶浓度、底物浓度、温度、酸碱度等。 使酶变性的因素是强酸、强碱、高温。恒温动物体内酶的活性不受外界温度影响。α-淀粉酶的最适温度是60度左右。

高中生物易错易混知识点归纳

高中生物易错易混知识点归纳LT

22. 植物生长发育中,不是受单一激素的调节,而是多种激素相互协调、共同调节的。在植物组织培养中,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比例高时,利于芽的生长;比例低时,利于根的生长。 23. 体现生长素两重性的是根的向地性和顶端优势。敏感性由大到小是根(10-10)、芽(10-8)、茎(10-4)。(注意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主动运输) 24. 无子番茄是运用生长素原理,不改变遗传物质(不可遗传变异);无子西瓜运用染色体变异的原理,属可遗传变异。(注意培育过程) 25. 下丘脑的作用: 渗透压感受器、产生抗利尿激素、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水和无机盐平衡调节中枢、内脏活动调节中枢、产生促……激素释放激素。内分泌系统的枢纽。(书本原话:不仅能传导兴奋,而且能分泌激素) 26. 性激素是固醇类物质,可口服。包括雄激素、雌激素、孕激素。催乳素是由垂体分泌的。(注意各激素的作用) 27. 胰岛素的作用是: 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促进血糖氧化分解;促进血糖合成糖原;促进血糖转化成非糖物质(不包括转氨基);抑制非糖物质转化成葡萄糖。(注意与胰高血糖素关系) 28. 激素间为协同作用的是: 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共同促进生长发育);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共同提高血糖浓度);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共同促进物质氧化分解,提高体温);孕激素和催乳素(共同促进乳腺发育和泌乳) 29. 激素分泌的调节有神经—体液调节(如甲状腺激素、性激素);有神经调节(如肾上腺素);有体液调节(如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可直接受血糖浓度调节) 30. 体液调节主要包括激素调节和其它化学物质的调节(如CO2、组织胺、H+等) 31. 动物激素饲喂小动物的实验: 需注意:材料是同种并同时孵化、体长约15mm的蝌蚪;需设置三组实验;需用池塘水或提前晾晒的自来水;需放入等量的同种水草;可观察体长的变化、尾长的变化、前后肢的生长情况、鳃的消失等现象;此实验过程是蛙的胚后发育。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易错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易错 作为一门有趣又重要的科目,生物课程对于每个高中生都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在学习生物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许多知识点,其中一些易错点甚至会影响我们的整个学科成绩。为了纠正这些错误,本文总结了一些高中生物易错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可能看起来简单,但却常常被忽视或混淆,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生物知识。 一、分子生物学 1. DNA 和 RNA 的区别 DNA 和 RNA 都是核酸,翻译为英文 Deoxyribonucleic acid 和 Ribonucleic acid。它们最大的区别在于,DNA 由两条互补的链构成,而 RNA 只有一条链。此外,DNA 使用脱氧核糖作为骨架,而 RNA 使用核糖作为骨架。 2. 蛋白质的合成 蛋白质合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三个主要步骤: 转录、剪切和翻译。在转 录中,DNA 的信息被转录成 mRNA;在剪切中,mRNA 中包含的不必要的序列被 修剪掉;最后,在翻译中,mRNA 被翻译成氨基酸序列,形成蛋白质。 二、细胞生物学 1. 细胞膜和细胞壁的区别 细胞膜是所有细胞共有的结构,它由磷脂双分子层和膜蛋白组成,分别负责细 胞内外物质的运输和识别。而细胞壁只存在于植物细胞和一些原生动物细胞,它是由纤维素和其他多糖形成的硬质外壳,起支持和保护细胞的作用。 2. 溶酶体和叶绿体的功能

溶酶体是细胞内的一种酶体,其主要功能是分解细胞内的废物和降解吞噬的食物。叶绿体则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它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释放出氧气。 三、遗传学 1. 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是两种不同的生殖方式。有性生殖指的是两个不同个体的遗传物质通过结合形成一个新的个体,如人类等多数生物;无性生殖指的是由单个个体产生一个新的个体,如细菌、原生动物等。 2. 同源染色体和异源染色体 同源染色体指的是一对染色体在结构上相同、染色条纹也相同的一对染色体,其中一个来源于母亲,一个来源于父亲。异源染色体则是指形态和条纹都不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例如人类的第一对和第二对染色体。 四、进化生物学 1. 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 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都是生物进化的重要机制。自然选择通常是指某些适应环境的物种更容易生存和繁殖,而不适应环境的物种会逐渐消失。人工选择是人类通过人为选择或人为繁殖来指导物种的进化,以改善其特定的性状。 2. 后代种群的遗传变异 后代种群的遗传变异不仅仅是某个个体基因变异的结果,还受到环境和群体交流等因素的影响。在这个过程中,自然选择等因素会作用于变异后代品种,最终导致物种的进化和改变。 结论

高一生物易错知识点总结5篇

最新高一生物易错知识点总结5篇 说到高一生物,很多同学都会说难很难,确实,相对而言,高一生物是高中生物中最难的一局部,但我们一定要把知识点给吃透。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高一生物知识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一、细胞膜的成分:主要是脂质(约50%)和蛋白质(约40%),还有少量糖类 (约2%--10%) 二、细胞膜的功能: ①、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②、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③、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三、植物细胞含有细胞壁,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对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其性质是全透性的。 一、核酸的种类: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 二、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对于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合成具有重要作用。 三、组成核酸的根本单位是:核苷酸,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五碳糖(DNA为脱氧核糖、RNA为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组成DNA的核苷酸叫做脱氧核苷酸,组成RNA的核苷酸叫做核糖核苷酸。 四、DNA所含碱基有:腺嘌呤(A)、鸟嘌呤(G)和胞嘧啶(C)、胸腺嘧啶(T) RNA所含碱基有:腺嘌呤(A)、鸟嘌呤(G)和胞嘧啶(C)、尿嘧啶(U)

五、核酸的分布:真核细胞的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线粒体、叶绿体内也含有少量的DNA;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练习题: 1.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①单糖是不能再分解的糖②淀粉在淀粉酶的作用下生成麦芽糖③糖类物质不含N、P等元素④蔗糖在酶的作用下水解为葡萄糖和果糖⑤安康人的尿液、胃液、汗液、唾液4种液体样本,都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响 ⑥初级精母细胞、根尖分生区细胞都有细胞周期,其化学成分也不断更新⑦乳酸菌、大肠杆菌都含有核糖体,遗传物质都是DNA,但并不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 A.①②③④⑦ B.①②④⑥ C.②④⑥ D.②③④⑦ 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以及细胞分裂的知识,属于考纲理解层次。单糖可以氧化分解,但不能再水解;淀粉在淀粉酶的催化作用下分解形成麦芽糖;糖类物质的组成元素是C、H、O,不含N和P;蔗糖在蔗糖酶的作用下水解为葡萄糖和果糖;安康人的尿液、汗液中不含蛋白质,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响;初级精母细胞不能进行有丝分裂,没有细胞周期;乳酸菌和大肠杆菌均属于原核生物,遗传物质都是DNA,由于不能进行有性生殖,不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 2.科学家在染色体中找到了一种使姐妹染色单体连接成十字形的关键蛋白质,以下与之有关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该蛋白质的合成与核糖体、溶酶体、DNA都有密切的关系

高一生物易错知识点总结

高一生物易错知识点总结 易错点 1 误认为生物名称中带有“菌”字的都是细菌(1)细菌:从名称上看,凡是“菌”字前带有“杆”“球”“螺旋”及“弧”字的都是细菌,属于原核生物。(2)放线菌:属于原核生物。(3)真菌类:属于真核生物,包括酵母菌、霉菌(根霉、青霉、曲霉、毛霉等)、大型真菌(蘑菇、木耳、银耳、猴头、灵芝等)。 易错点 2 误认为生物名称中带有“藻”字的都是植物蓝藻(念珠藻、鱼腥藻、颤藻、螺旋藻、发菜等)属于原核藻类,不属于植物;但绿藻、红藻等属于真核藻类,属于低等植物。 易错点 3 误认为单细胞生物都是原核生物单细胞的原生动物(如常见的草履虫、变形虫、疟原虫等)是真核生物;单细胞绿藻(如衣藻)和单细胞真菌(如酵母菌)等都是真核生物。 易错点4 组成活细胞的主要元素中含量最多的是C(X),而是O;组成细胞干重的主要元素中含量最多的才是C C、H、O、N四种基本元素中,鲜重条件下:O>C>H>N;干重条件下:C>O>N>H,可以用谐音记忆法来记忆:鲜羊(氧)干碳。 易错点5 斐林(班氏)试剂不能检测所有糖类还原糖可与斐林(班氏)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还原糖包括葡萄糖、果糖、半乳糖、乳糖、麦芽糖等;非还原糖有蔗糖、淀粉、纤维素等,但它们都可以通过水解生成相应的还原性单糖。 易错点6 糖类不是细胞中的唯一能源物质(1)细胞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都含有大量的化学能,都可以氧化分解为生命活动供能,产物中都有CO2和H2O。正常情况下,脂肪、蛋白质除正常代谢产生部分能量供生命活动利用外,一般不供能,只有在病理状态或衰老状态下才氧化供能。 (2)ATP是直接能源物质,糖类是主要能源物质,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太阳能是最终能量来源;植物细胞内的储能物质是淀粉,动物细胞内的储能物质是糖原。 易错点7 不要认为所有多肽中的肽键数都是氨基酸数-1 如果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环状肽,其肽键数=缩合产生的水分子数=水解所需水分子数=氨基酸个数。 易错点8 有细胞壁的不一定都是植物细胞植物细胞一定有细胞壁,但有细胞壁的并不一定都是植物细胞,如原核细胞(除支原体外)、真菌细胞也有细胞壁。 易错点9 具有中心体的不一定都是动物细胞低等植物细胞也有中心体,所以判定是不是动物细胞不能仅根据是否具有中心体。如果有细胞壁也有中心体应该属于低等植物细胞。 易错点10 能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不一定都含有线粒体 有些细菌(如硝化细菌等)可以进行有氧呼吸,蓝藻细胞也可以进行有氧呼吸,但它们属于原核细胞,没有线粒体,它们可通过细胞膜上的有氧呼吸酶进行有氧呼吸。 易错点11 误认为真核细胞都有线粒体某些厌氧型动物如蛔虫,细胞内没有线粒体,只能进行无氧呼吸。还有一些特化的高等动物细胞内也没有线粒体,如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等。 易错点12 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不一定都含有叶绿体蓝藻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但属于原核细胞,没有叶绿体,它的光合作用是在细胞质的一些膜结构上进行的,上面有光合作用所需要的色素。还有一些光合细菌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但是没有叶绿体。 易错点13 误认为没有细胞核的生物一定是原核生物原核生物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但没有细胞核的生物不一定是原核生物。如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一般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核酸构成,结构非常简单。既然没有细胞结构,就不是真核细胞或原核细胞,所以病毒既不是真核生物,也不是原核生物。 易错点14 胞吞和胞吐不是跨膜运输跨膜运输包括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是由物质直接穿过细胞膜完成的,它是小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物质运输方式,其动力来自物质的浓度差或由ATP提供。胞吞和胞吐是借助于膜的融合完成的,与膜的流动性有关,它是大分子和颗粒性物质进出细胞的物质运输方式,靠ATP提供动力。 易错点15 物质进出细胞核并非都通过核孔核孔是大分子物质出入细胞核的通道,而小分子物质出入细胞核是通过跨膜运输实现的,不通过核孔。

高中生物易错知识点归纳

高中生物易错知识点归纳 答案 1.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紧密接触能体现膜结构特点。信息交流功能 2.细胞内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细胞质基质 3.转录过程中,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是起始密码子。启动子 4.植物细胞内的色素有四种。还有花青素等 5.DNA复制过程中,DNA聚合酶催化氢键的形成。磷酸二酯键 6.加热使H2O2分解,是因为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提供了反应的活化能 7.大肠杆菌细胞壁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原核细胞无高尔基体 8.细胞呼吸过程中化学能转变成为热能和ATP。 ATP中的化学能 9.A与a基因的本质区别是A控制显性性状、a控制隐性性状。遗传信息不同或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不同 10.转运RNA只有三个碱基。 RNA是生物大分子,有许多核糖核苷酸组成,故也有许多碱基。只不过有三个碱基充当反密码子 11.若半透膜两侧质量分数分别为10%蔗糖溶液与10%葡萄糖溶液,且半透膜不允许此两种物质通过,则两侧液面持平。由于蔗糖分子量大,分子浓度小,渗透压低,所以单位时间内水分子由蔗糖溶液一侧扩散到葡萄糖溶液一侧的多,葡萄糖一侧液面高 12.显性基因A与隐性基因a区别是所含的遗传密码不同.遗传信息 13.将酵母菌培养条件从有氧条件转变为无氧条件,葡萄糖的利用量会减慢加快 14.ATP与ADP相互转化,使生物体内的各项化学反应能在常温常压下顺利进行。酶的催化作用 15.豌豆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一种生物的遗传物质只能有一种,无主次之说 16.根细胞呼吸作用的强度影响植物对离子吸收的选择性载体的种类和数量 17.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同15题 18.能进行光合作用一定有叶绿体。原核生物如蓝藻,光合细菌无叶绿体 19.癌细胞的产生仅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细胞癌变并不是单一基因突变的结果,至少在一个细胞中发生5-6个基因突变,才能赋予癌细胞所有的特征 20.有丝分裂中一定存在同源染色体。异源二倍体或二倍体生物的单倍体植物有丝分裂时无同源染色体 21.胡萝卜素位于滤纸条最上方,是因为其在提取液中的溶解度最高。层析液

高中生物易混易错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易混易错知识点总结 生物学科的学习最忌讳的就是混淆,高中生物有哪些知识点是易混易错的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中生物易混易错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生物易混易错知识点总结一 脂质与类脂 脂质:包括脂肪、固醇和类脂,因此脂质概念范围大。 类脂:脂质的一种,其概念的范围小。类脂包括磷脂、糖脂、脂蛋白、类固醇 2.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纤维素:由许多葡萄糖分子结合而成的多糖。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不能为一般动物所直接消化利用。 维生素:生物生长和代谢所必需的微量有机物。大致可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两种,人和动物缺乏维生素时,不能正常生长,并发生特异性病变——维生素缺乏症。 生物素:维生素的一种,肝、肾、酵母和牛奶中含量较多。是微生物的生长因子。 3.主要能源物质、贮能物质、能源物质与ATP 主要能源物质:是指糖类物质,其中葡萄糖是所有生物细胞可以直接利用的能源物质,被称为重要的能源物质。 贮能物质:是指动植物脂肪,因为其C—H键含量高,体积小,氧化释放能量多;其次植物体内的淀粉和动物体内的糖元(动物淀粉)被称为贮存能量的物质,因为淀粉容易被分解成葡萄糖用于供能。 能源物质:是指所有可以参与细胞氧化分解释放出能量合成ATP 的物质,几乎所有的有机物包括脂质、蛋白质和DNA等都能氧化供能。有些无机物能被生物细胞氧化产生ATP,如NH3。 ATP:具有两个高能磷酸键(释放能量大于20.92KJ /mol),所以是高能磷酸化合物。其中远离A的那个高能磷酸键断裂所释放的能量(30.54KJ/mol)可以被细胞直接利用,故ATP被称为细胞的直接能源物

质。 4.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元素 大量元素:指含量占生物体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如C、H、O、N、P、S、K、Ca、Mg。其中N、P、S、K、Ca、Mg是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中的大量元素。C是基本元素。 主要元素:指大量元素中的前6种元素,即C、H、O、N、P、S,大约占原生质总量的97%。 矿质元素:指除了C、H、O以外,主要由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的元素。 必需元素:植物生活所必需的元素。它必需具备下列条件:第一,由于该元素的缺乏,植物生长发育发生障碍,不能完成生活史;第二,除去该元素则表现专一的缺乏症,而且这种缺乏症是可以预防和恢复的:第三,该元素在植物营养生理上应表现直接的效果,绝不是因土壤或培养基的物理、化学、微生物条件的改变而产生的间接效果。 微量元素:指生物体需要量少(占生物体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下),但维持正常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元素,如Fe、Mn、Zn、Cu、B、Mo,植物必需的微量元素还包括Cl、Ni。 5.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还原性糖:指分子结构中含有还原性基团(游离醛基或α-碳原子上连有羟基的酮基)的糖,如葡萄糖、果糖、麦芽糖。与斐林试剂或改良班氏试剂共热时产生砖红色Cu2O沉淀。 非还原性糖:如蔗糖内没有游离的具有还原性的基团,因此叫做非还原性糖。 6.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斐林试剂:用于鉴定组织中还原性糖存在的试剂。很不稳定,故应将组成斐林试剂的A液(0.1g/ml的NaOH溶液)和B液(0.05g/ml 的CuSO4 溶液)分别配制、储存。使用时,再临时配制,将4-5滴B 液滴入2ml A液中,配完后立即使用。原理是还原性糖的基团—CHO 与Cu(OH)2在加热条件下生成砖红色的Cu2O沉淀。 双缩脲试剂:用于鉴定组织中蛋白质存在的试剂。其包括A液

高中生物易混淆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易混淆知识点一 受精作用属于基因重组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是指在生物体通过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其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受精作用是指不同基因型的配子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此过程不存在基因重组。虽然受精卵的基因型不同,但是它是由不同基因型配子所决定的。假如没有减数分裂过程中的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和四分体的交叉互换,就不会产生不同基因型的精子和卵子细胞,也就不会形成不同基因型的受精卵。生物的基因型就不会有更丰富的变化。所以,不同雌雄配子结合形成的受精卵的过程不属于基因重组。 高中生物易混淆知识点二 基因突变发生在DNA复制时期 我们知道,基因突变具有低频率性。其原因之一是DNA的结构具有稳定性,而DNA 具有稳定性的原因之一是DNA具有规则的双螺旋结构。当DNA解旋时,双螺旋结构被打破,其稳定性受到影响,容易发生突变。DNA复制过程中需要解旋容易发生突变,转录时也需要解旋,同样也容易发生突变。新课程教材中这样描述道:“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教参中明确指出: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个体发育的任何阶段以及体细胞或生殖细胞周期的任何时期。由于自然界中诱变剂的作用或DNA复制转录修复时,偶然出现碱基配对错误所产生的突变称为自发突变。由此可见:基因突变发生在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 高中生物易混淆知识点三 染色体交叉互换属于染色体变异 染色体结构变异中有一种类型叫易位,指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而四分体的交叉互换是指在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由于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

之间常常发生局部交换,导致这些染色单体上的基因重新组合。因此,四分体的交叉互换应属于基因重组,而不属于染色体变异。 高中生物易混淆知识点四 精细胞变形为精子的过程属于减数分裂过程 一个初级精细胞通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形成四个精细胞。也就是说,减数分裂结束时形成的是精细胞而不是精子。因此,精细胞变形成为精子的过程不属于减数分裂过程。 高中生物易混淆知识点五 性状与性别有关的一定属于伴性遗传 性状与性别有关一般有三种,分别为伴性遗传、限性遗传、从性遗传。 伴性遗传是指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某些性状总是伴随性别而遗传的现象。一般将伴状遗传分为X连锁遗传和Y连锁遗传。 X连锁遗传是指位于X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它随X染色体遗传。在两性间的分配不一致,在两种性别中均可表现。 Y连锁遗传是指由位于Y染色体上基因所控制的遗传。它只限于雄性个体的表达,并且在家族中由雄性向雄性一个不漏地传递。例如,人的外耳道多毛这一性状只能由父传子,子传孙。所以凡外耳道多毛者皆为男性。 限性遗传是指只限于一个性别上性状表达的遗传,基因位于常染色体或X染色体上,并常同第二性征或性激素有关。从性遗传是指基因在常染色体上,但由于受到性激素的作用,基因在不同性别中表达不同。例如:人类的秃顶遗传、绵羊角的遗传。这种遗传在两种性别上都可以表现。基因型遵循正常的孟德尔遗传模式,但表现频率及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在两种性别上存在差异。

高中生物易错知识点总结

易错知识点的总结与归纳 一、常考语句的辨析 1.细菌(原核生物)不含染色体,不含同源染色体,因此不谈等位基因。(有该选项的首先排除)。 2.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发生的是基因重组。(基因工程) 3.为什么老年人皮肤上会长“老年斑”? 答:由于细胞内的色素随细胞衰老而逐渐积累造成的。衰老细胞中出现色素聚集,主要是脂褐素的堆积。 4.为什么会有癌症? 答:环境中的致癌因子会损伤细胞中的DNA分子,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导致正常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失控而变成癌细胞。 5.DNA指纹分析需要限制酶吗? 答:需要。先剪下,再解旋,再用DNA探针检测。 6.高中生物学中的“不一定” ①植物细胞不一定都能表现全能性,植物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并不都能表现出全能性,如筛管细胞(无核)。 ②环状DNA分子中每个脱氧核糖都是与两个磷酸相连,双螺旋结构的DNA分子每条链的末端脱氧核糖不一定。 ③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并不一定DNA数目。细胞质中还有DNA,在细胞分裂过程中DNA数目加倍。 7.提取色素用丙酮,分离用层析液,提取方法:萃取法; 原理:①叶绿体中的色素能溶解在有机溶剂丙酮或无水乙醇(提取色素)②各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分离色素) 8.常见实验材料总结

9.与实验材料颜色考察有关的试题: ①如果需要进行的实验涉及颜色反应,那么所选的实验材料最好是白色或无色的,如用斐林试剂鉴定还原性糖、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 ②如果实验目的是观察细胞结构的存在或变化,则相应的结构最好是有色的,如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观察细胞中的叶绿体。 10.观察的实验材料要具有生物活性的实验有:DNA的粗提取与鉴定、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 11.动物、植物细胞均可传代大量培养。动物细胞通常用液体培养基,植物细胞通常用固体培养基,扩大培养时,都是用液体培养基。植物组织培养中所加的糖是蔗糖,细菌及动物细胞培养,一般用葡萄糖培养。用植物茎尖和根尖培养不含病毒的植株。是因为病毒来不及感染。 12.人等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的特殊性: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哺乳动物成熟的血细胞中包含: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①成熟的红细胞中无细胞核,故不能用其提取DNA,鸡等鸟类的红细胞中含有细胞核,可用鸡进行DNA的提取。 ②成熟的红细胞中无线粒体,核糖体等细胞器结构,故不能进行有氧呼吸,不能合成蛋白质。 ③蛙的红细胞增殖方式为无丝分裂,无纺锤体,染色体,但有DNA复制。 13.捕食者一般不会将所有的猎物吃掉,否则自己也无法生存,其生态学意义是:避免出现一种或少数几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占绝对优势的局面。 14.基因型为AaBb(两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某种动物产生了基因型为AaB的子细胞,其原因: ①减数第一次分裂A和a所在的同源染色体未分离; ②A和a所在的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发生交叉互换且正常分离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A和a所在的子染色体未分离; ③b因所在染色体片段缺失。 15.大气中的N₂必须经过生物或非生物的固氮过程才能被生物体利用。 16.影响代谢速率相关因素:线粒体数目、膜面积、温度。 17.植物组织培养中的蔗糖作用:提供营养,调节渗透压(后者极易忽视) 18.雌雄同株的植物,无性染色体,测定该植物(2N)的基因组时,只需要研究N条染色体。 19.根尖分生区不出现质壁分离的原因是:无中央大液泡。 20.顶芽生长不需要其它部位提供生长素。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幼嫩细胞大于成熟细胞、根>芽>茎,盛不同浓度生长素溶液的小培养皿要加盖:避免水蒸发影响浓度。 21.平常考试用常见错别字归纳:液(叶)泡、神经(精)、类(内)囊体、必需(须)、测(侧)定、纯合(和)子、抑(仰)制、拟(似)核、拮(佶)抗、蒸腾(滕)、异养(氧)型、神经(精)。 22.青霉素(抗生素)由霉菌产生,抑制细胞壁合成。 支原体(原核)无细胞壁,所以青霉素对支原体无效(抗生素对病毒无效,因为病毒无细胞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