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流派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一指禅推拿流派代表手法(一指禅推法)-PPT文档资料

一指禅推拿流派代表手法(一指禅推法)-PPT文档资料
其二,《景德传灯录》称宋俱胝和尚尝参天龙和尚, 天龙竖一指示之,俱胝大悟,亦常竖一指对学者参问。 当欲圆寂时,曰:“吾得天龙一指头禅,一生受用不 尽”这里的一指禅有万物归一,不二法门的含意。
一指禅推拿的开山鼻祖李鉴臣
李鉴臣,生卒不详。约道光、咸丰年间。河 南人。精少林武术,尤精一指禅推拿。 “在达 摩一指禅十大手法外,又增加了摇、抖两法,演 为十二法。”(朱春霆语) 相传曾为清宫御医。 咸丰年间(约1861年前后),以一指禅手法为江 苏邗江(扬州)人丁凤山治病,病愈后收为弟子, 由此开创一指禅推拿流派。故后世尊李鉴臣为江 南一指禅推拿开山鼻祖。
丁 树 山(1886-1931)
丁树山(1886~1931),丁凤山 堂侄,丁季峰父。20年代在上海开业。 门人有丁鹤山、朱春霆、丁伯玉等。 丁树山的弟子,对中国近代推拿贡献 尤多。著名者有上海华东医院推拿科 主任和上海推拿学校校长朱春霆,滚 法推拿的创始人丁季峰等。
丁凤山的其他弟子
沈希圣(1892-1975),上海人。曾任教于上海推拿学校。 钱砚堂(1881-1933),杭州人。1912年拜丁凤山为师。民国初
丁 凤 山 师 徒 合 影
前排(左起):钱福卿、钱砚堂、王松山、丁凤山、丁兆槐、黄海山、丁树山。
后排(左起):丁宝山、吴大嘴、沈希圣、翁瑞午、周昆山、丁兆兴、丁鹏山。
(1913年 上海市海宁路照相馆)
王 松 山(1873-1962.2)
王松山,原名王涟,江苏江都人。丁 凤山大弟子。1920年在上海创建推拿研究 会。曾任上海中医专门学校(上海中医学 院前身)推拿教师,上海神州国医学会常 务理事 。1958年受聘于上海推拿学校和上 海市中医推拿门诊部。 传王子余、王纪 松、王少松、 王百川等。得丁凤山所传 《一指定禅》抄本, 1958年献出。晚年任 上海市中医文献馆馆员。享年89岁。

推拿学全套ppt课件

推拿学全套ppt课件

THANK YOU
采用冷敷、按压、抬高等方法, 缓解疼痛和肿胀,促进恢复。
失眠
采用头部按摩、揉捏等手法,舒 缓紧张情绪,促进睡眠。
04
推拿学的临床应用
推拿在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神经系统康复
推拿可通过刺激皮肤和深层组织,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 进神经系统的修复和再生,对脑卒中、脊髓损伤等神经系 统疾病康复具有积极作用。
骨关节疾病康复 推拿能够缓解肌肉紧张、减轻疼痛,促进关节活动度恢复, 对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骨关节疾病的康复治疗具有显 著效果。
03
常见病症的推拿治疗
颈椎病的推拿治疗
01
02
03
适应症
颈部肌肉紧张、疼痛,活 动受限,头晕、头痛等症 状。
治疗方法
采用揉、捏、滚、推等手 法,舒缓颈部肌肉,缓解 疼痛,改善颈椎活动度。
注意事项
避免暴力操作,以免加重 病情;对于脊髓型颈椎病 等严重情况,应谨慎选择 推拿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的推拿治疗
适应症
腰部疼痛,下肢放射痛, 活动受限等症状。
治疗方法
采用按、揉、推、扳等手 法,缓解腰部肌肉紧张, 减轻椎间盘压力,改善局 部血液循环。
注意事项
急性期应以缓解疼痛为主, 避免过度刺激;缓解期可 加强腰部肌肉锻炼,预防 复发。
肩周炎的推拿治疗
适应症
01
肩部疼痛,活动受限,夜间加重等症状。
治疗方法
02
推拿技巧与效果评估
技巧掌握
推拿医生应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推拿技巧,以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舒适度。同 时,要注意与患者的沟通交流,了解其需求和感受,以便更好地调整手法和力 度。
效果评估
在推拿治疗过程中,医生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情况,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并随时观察患者的反应和病情变化。治疗结束后,应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以 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和手法。

推拿的课件ppt课件

推拿的课件ppt课件

推拿保健的方法
包括手法操作、穴位推拿、导引等, 可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
注意事项
推拿时应避免过度用力,以免造成破 坏;注意保暖,避免受寒;推拿后应 适当休息,避免剧烈运动。
推拿保健的实践与效果评估
实践建议
初学者可从简单的穴位推拿开始,逐渐掌握技能;保持规律的推拿习惯,如每天早晚进行穴位推拿。
推拿的原理与作用
推拿通过手法推拿和穴位刺激,能够 舒缓肌肉紧张和疼痛,促进血液循环 和新陈代谢,调整身体机能,增强身 体免疫力。
推拿对于多种疾病具有一定的辅助治 疗效果,如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 盘突出等疼痛性疾病,以及失眠、便 秘等常见病症。
推拿还具有缓解压力、放松身心的作 用,能够帮助人们缓解疲劳和紧张情 绪,提高身体和心理的舒适度。
202X
PART 02
推拿手法
REPORTING
推拿手法分类
摩擦类手法
通过摩擦的方式刺激皮 肤,如摩法、推法、擦
法等。
挤压类手法
通过挤压的方式刺激肌 肉,如捏法、拿法、压
法等。
叩击类手法
通过叩击的方式刺激穴 位,如拍法、击法、弹式刺激深 层组织,如抖法、颤法
等。
常用推拿手法介绍
推拿治疗的案例分享
案例一
一位长期从事计算机工作的白领,由于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导致颈肩部疼痛难 忍。经过多次推拿治疗后,症状得到明显缓解,工作和生活质量得到提升。
案例二
一位爱好运动的中年人,因运动不慎导致膝关节扭伤,经过推拿治疗后,膝关节 活动度和疼痛感得到明显改进,重拾运动信心。
202X
PART 04
在线课程平台
如网易云课堂、慕课网等,提供丰富 的推拿相关课程,可选择合适自己的 课程进行学习。

推拿学全套PPT课件

推拿学全套PPT课件

推拿学的特点与优势
01 02 03 04
优势
无副作用:推拿学采用自然疗法,非药物疗法,不使用化学药物或其 他有害物质,因此具有无副作用的优势。
适应范围广:推拿学适用于各个年龄段、性别、体质的人群,可用于 治疗多种疾病,同时也可用于预防和保健。
疗效显著:推拿学通过手法操作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具有见效快、 疗效显著的特点。
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结词
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以缓解疼痛、改善腰椎功能,防 止病情恶化。
详细描述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的腰部疾病,表现为腰部疼痛、 僵硬、活动受限等症状。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以通过 手法治疗、针灸、拔罐等多种方式,缓解疼痛、改善腰椎功 能,防止病情恶化。
肩周炎
总结词
推拿治疗肩周炎可以缓解疼痛、改善肩部活动范围,促进肩周炎的康复。
用手指或手掌在皮肤表面做轻柔的环形揉动,产生温热感和放 松效果,有助于缓解肌肉疼痛和疲劳。
用手指或手掌在皮肤表面做平稳的推动,产生轻柔的刺激和舒 适感,有助于舒缓肌肉疼痛和促进血液循环。
推拿技巧与要领
01
02
03
04
力度适中
推拿时力度要适中,不要过于 用力或过于轻柔,以达到有效
的刺激和放松效果为宜。
推拿学在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促进血液循环
推拿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加 局部血液供应,改善组织营养 状况,缓解疼痛和促进愈合。
缓解肌肉紧张
推拿可以缓解肌肉紧张和痉挛 ,减轻疼痛和僵硬,改善肌肉 功能。
松解粘连组织
推拿可以松解粘连组织和瘢痕 ,改善关节活动度和功能,缓 解疼痛和促进康复。
调整神经系统
推拿可以刺激神经系统,调节 神经功能,缓解疼痛和改善睡

推拿按摩ppt课件

推拿按摩ppt课件

操作前准备工作及环境要求
推拿按摩师资质要求
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持 有有效执业资格证书。
了解客户情况
详细询问客户身体状况、既往 病史等相关信息,评估是否适 合接受推拿按摩。
环境准备
确保推拿按摩室内环境整洁、 安静,温度适宜,通风良好。
工具准备
根据推拿按摩需要,准备好相 应的按摩工具,如按摩油、毛
摩法
以指或掌在皮肤表面回旋摩擦。根据着力面不同可分为指摩法和掌摩法 两种。
03
擦法
以手掌或大鱼际、小鱼际着力于一定部位上,进行直线来回摩擦。
推法、拿法、捏法
推法
用指、掌或肘部着力于一定部位上,进行单方向的直接摩擦。用指称指推法;用掌称掌推 法;用肘称肘推法。
拿法
用大拇指和食、中两指,或用大拇指和其余四指作相对用力,在一定部位和穴位上进行一 紧一松的捏提,称为拿法。力量应由轻而重,连续而有节奏,缓和而连贯,接触点在指腹 而不应在指尖,腕部放松。
用指腹在头皮上轻轻按压 ,从前往后,再从后往前 ,有助于缓解头痛和紧张 。
穴位按摩
针对风池、风府、百会等 穴位进行点按,可达到疏 通经络、缓解疲劳的效果 。
颈部揉捏
用拇指和食指揉捏颈部两 侧肌肉,从上至下,可缓 解颈部僵硬和疼痛。
肩背部和腰部按摩技巧
滚法按摩
用手背近小指侧部分在肩 背部和腰部滚动,可缓解 肌肉紧张和疼痛。
运动关节类手法
如摇法、扳法等,以被动活动关 节为主要特征。
叩击类手法
如拍法、击法等,以手或拳的叩 击动作为主。
振动类手法
如抖法、振法等,以高频率的振 动为主要特征。
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推拿按摩适用于多种疾病和症状,如 颈椎病、肩周炎、腰肌劳损、腰椎间 盘突出症等。

推拿学全套PPT课件

推拿学全套PPT课件

02
CATALOGUE
推拿基础理论
经络与穴位
经络系统
经络是人体内运行气血的通道,包括十二正经、奇经八脉等。经络与穴位是推 拿学的基础,通过刺激穴位可调节人体气血运行,到达治疗疾病的目的。
穴位分类
穴位可分为经穴、奇穴和阿是穴等,每个穴位都有其特定的位置和作用。了解 穴位的定位和功能是进行推拿治疗的条件。
推拿学特点
推拿学具有无创、无痛、无副作用的 特点,通过刺激穴位和调整气血来到 达治疗疾病的目的。
推拿学的发展历程
01
02
03
起源与发展
推拿学起源于中国古代的 中医理论,经过长期实践 和发展,逐渐形成了完全 的学科体系。
历史上的重要人物
扁鹊、华佗、张仲景等历 代名医都对推拿学的发展 做出了重要奉献。
01
不同年龄段推拿保健的定义
根据不同年龄段人群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推拿手法和穴位来到达保健效
果的方法。
02
不同年龄段推拿保健的作用
促进生长发育、缓解儿童常见病、提高青少年身体素养、缓解中老年常
见病等。
03
不同年龄段推拿保健的方法
针对不同年龄段人群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推拿手法和穴位,如儿童常用
捏脊、揉腹等手法,中老年常用推拿腰背、拍打四肢等手法。
现代发展
随着医学科学的进步,推 拿学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 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 善。
推拿学的应用范围
内科疾病
推拿学对于一些内科疾病如感冒 、咳嗽、哮喘等有一定的治疗效
果。
骨伤科疾病
对于一些骨伤科疾病如颈椎病、腰 椎间盘突出等,推拿学通过手法治 疗和康复训练来缓解症状。
其他疾病
推拿学还可用于治疗一些神经系统 疾病、妇科疾病等,对于一些慢性 病和亚健康状态也有一定的调理作 用。

2024版按摩推拿ppt课件

2024版按摩推拿ppt课件

2024/1/28
31
操作过程中注意事项
保持沟通
在操作过程中,与患者保持沟通,了解 其感受和需求,以便及时调整手法和力
度。
控制力度与节奏
2024/1/28
根据患者的反应和耐受力,合理控制 按摩推拿的力度和节奏,避免造成不
适或伤害。
掌握正确的手法 运用专业的按摩推拿手法,根据患者 的病情和身体状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操 作。
按摩推拿ppt课件
2024/1/28
1
目录
2024/1/28
• 按摩推拿基本概念与原理 • 常见按摩推拿手法介绍 • 针对不同部位按摩推拿技巧 • 按摩推拿在常见病症中应用 • 按摩推拿操作注意事项及安全规范 • 按摩推拿效果评估及后续治疗建议
2
01 按摩推拿基本概念与原理
2024/1/28
3
定义及作用
综合治疗措施 除了按摩推拿外,还可结合其他治疗方法,如针 灸、拔罐、艾灸等,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生活习惯调整
3
建议患者调整生活习惯,如保持正确的坐姿、睡 姿,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等,以预防病情复 发。
2024/1/28
36
预防保健措施推广
2024/1/28
健康生活方式宣传
积极宣传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等, 以提高患者的身体素质和免疫力。
2024/1/28
8
适应症与禁忌症
神经系统疾病(如偏 瘫、截瘫)
妇科疾病(如月经不 调、痛经)
2024/1/28
内科疾病(如高血压、 糖尿病)
9
适应症与禁忌症
• 儿科疾病(如小儿腹泻、遗尿)
2024/1/28
10
适应症与禁忌症

中医推拿手法PPT课件

中医推拿手法PPT课件

程中的力度、频率、方向等要素,以及推拿后的护理和调养。
学员心得体会分享
学员A
通过本次课程,我深刻体会到了中医推拿的独特魅力和治疗效果。在实际操作中,我感受到 了推拿手法对身体的舒适感和放松作用,也学会了如何根据患者的不同症状选择合适的推拿 手法。
学员B
本次课程让我对中医推拿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和理解。我不仅学会了多种推拿手法,还了解了 推拿的原理和适应症。在实际操作中,我感受到了推拿对患者身体的积极影响,也更加坚定 了我从事中医推拿事业的决心。
学员C
通过本次学习,我不仅掌握了中医推拿的基本理论和手法,还学会了如何在实际操作中运用 所学知识。在实际操作中,我感受到了推拿对患者身体的舒适感和放松作用,也深刻体会到 了中医推拿的独特魅力和治疗效果。
中医推拿手法在现代医学中发展前景
推广和应用
随着人们对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日益关注,中医推拿作为一种独特的非药物治疗方法,将在现代医学中得到更 广泛的推广和应用。未来,中医推拿将在康复医学、疼痛治疗、预防保健等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01
中医推拿手法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介绍了中医推拿的基本理论,包括经络、穴位、气血等概念,以及推拿
手法的作用原理和治疗效果。
02
常见推拿手法及其适应症
详细讲解了多种常见推拿手法,如推、拿、按、摩、揉、捏、颤、打等,
以及各手法的适应症和应用范围。
03
推拿操作规范及注意事项
强调了推拿操作过程中的规范和注意事项,包括推拿前的准备、推拿过
对儿童,可采用捏脊、摩腹等手法促进生长发育。
老年人及体弱者适宜手法
老年人推拿原则
手法宜轻不宜重,避免过度刺激引发不适,同时注重补益气血、 强筋健骨。
体弱者推拿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9
脏腑推按派形成与传承
1910年后收王雅儒为单传弟子。 王雅儒从师十余年,后据王文所授的经验 ,口授《脏腑图点穴法》一书。该派以推 按、点穴为主要手法,以腹部操作为主, 重视脾胃,注重调理阑门穴,贯通上下气 机。
.
20
脏腑推按派形成与传承
• 此种疗法是根据经络穴位和脏腑部位,用推按点穴方法,从脏腑治疗 着手,调理脏腑气分,恢复脏腑机能,故名为脏腑点穴法。
.
3
一指禅推拿流派
一指禅推拿流派因以一指禅推法为其 代表手法而得名。
"一指禅"是佛教禅宗用语,"禅"即禅 那(梵文),意为坐禅或将散乱的心念集中于 一处。"一指禅"乃万物归一,不二法门之 义。————一根手指头搞定!!!
.
4
一指禅派手法种类
• 主要手法是:一指禅推法 • 辅助手法有:拿法、按法、摩法、滚法、
.பைடு நூலகம்
16
内功推拿派的手法
内功推拿流派的主要代表手法擦 法,又称掌平推法;其它还有拿法(五指抓 、捏拿)、揉点法(包括肘压法)、分法、合 法、扫散法、理法、劈法、抖法、搓法、 运法、牵伸法、击法(掌击、拳击、小鱼际 击法以及棒击法)等。
.
17
内功推拿派临床应用
• 临床治疗强调整体观念,扶正祛邪,并要 求患者自我锻炼少林内功为主,手法治疗 为辅,并有一套从头面到腰骶,涉及十二 经和奇经八脉的全身推拿常规操作方法, 具有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调整脏腑之功 效。
• 临床治疗遵守"循经络,推穴道"的原则。取穴准确,操作 灵活,手法深透力强。
• 适合于头面、颈项、肩背、胸胁、脘腹及四肢等部位操作, 无副反应,安全性高。
• 擅长内妇杂病的治疗
.
6
一指禅派师承
• 一指禅推拿确切的师承关系可上溯到清朝 同治年间(1862一1874年)河南的李鉴臣。 据传李鉴臣为御医,曾救治清朝武官丁凤 山。
.
21
脏腑经络推拿基本手法(9种)
补、泻、调、压、推、拨、分、扣、按。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 1.补法:以食指或中指按住腹部某一穴位,顺时针 旋转;或用拇指、中指并按两穴;或以食指、中 指、无名指并按三穴,顺时针旋转。
• 后来又将该法与关节被动运动相结合,并 辅以揉法和按、拿、捻、搓等法,形成了 风格独特的滚法推拿流派。
.
11
滚法派手法特点
• 滚法推拿流派因脱胎于一指禅推拿流派, 所以它具有一指禅推拿流派的一些特点, 同时,还有自身的特点。即按法操作具有 高度的技巧性和严格的技术规范,依靠前 臂的摆动,带动腕关节的伸屈动作,来促 使手掌背部在人体体表部进行连续不断的 来回滚动。
• 临床应用时根据不同疾病适当改变,治疗 范围不仅包括骨伤科疾病,还广泛应用于 内科的虚劳杂病,妇科经、带诸症。
.
18
脏腑推按派形成与传承
脏腑推按流派 清同治年间,河 北雄县王文(约1840一1930年),中年患咯 血之症,多方医治罔效。幸遇一游方道人, 以手法为其治愈顽疾,并以《推按精义》 一书相授。王氏遂因病成医,以手法为人 治病,名闻河北塘沽一带。
• 丁凤山(1842一1915年)曾是武状元,在朝 鲜作战时因病返回京城治病,被李鉴臣以 一指禅推拿治愈,遂拜李鉴臣为师。
.
7
一指禅派师承
• 随后,丁凤山以一指禅推拿术行医于江苏扬州、 江都一带,1900年代应首徒王松山所邀,来沪行 医,在上海开设一指禅推拿诊所。
• 丁凤山于江苏、上海广收门徒,知名者有王松山、 丁树山、朱春霆、钱福卿等十余人。
• 另外,《黄氏医话》、《一指禅推拿说明书》的 作者黄汉如,可能亦属这一流派。黄氏原为前清 官僚,辛亥革命后弃官行医。妻黄汉莹、子黄一 照均从其推拿行医。
.
8
一指禅派代表著作
• 一指禅推拿流派的代表著作有《一指阳 春》、《一指定禅》手抄本,成书于1894 年
• 新近出版的《推拿名家朱春霆学术经验集》 (1996年
.
9
滚法推拿流派的形成
• 滚法推拿流派的创始人丁季峰,出生于一 指禅推拿世家,伯祖父丁凤山、父丁树山 均为一指禅大家。
• 丁季峰于1940年代变法图新,把手背尺侧 作为接触面,并增加了腕关节的屈伸运动, 既增加了刺激量,又富有柔和感,为与一 指禅原来的滚法相区别,故取名滚法。
.
10
滚法推拿流派的形成
.
12
滚法派手法特点
由于腕关节伸屈的压力较大,因 此对人体剌激力量也较强。同时,手法操 作过程中,有近一半以上的掌背部接触在 人体体表上,所以刺激面积也比较大。加 之结合被治疗部位关节的被动活动,可有 效松解病变组织的粘连,且手法力量易于 深透到深部组织。
.
13
滚法派手法的应用
滚法以其对软组织损伤、运动 系统与神经系统疾病独特的疗效,逐渐得 到了病家的欢迎和推拿界的认可,成为我 国最有影响的手法之一。
.
14
内功推拿流派
内功推拿流派因主张医生、患者在治 疗过程中都必须有选择地练习少林内功而得名。
.
15
内功推拿流派的传承
• 内功推拿流派 内功推拿的师承脉络,可追 溯到清末山东济宁的李嘉树。李氏擅长武 艺,且精于手法疗伤。
• 李传同乡马万起(1884一1941年),马于 1920年代从山东来到上海,以拳术和内功 推拿饮誉沪上。其子马德隆、弟马万龙 (1903一1969年)得其衣钵。
推拿手法流派
.
1
概述
流派的形成: 历史上,中医、针灸、推拿之术
均为师徒相传,在各种传统文化的影响下, 加之地域广阔,习惯相异,加之复杂的历 史变革,因而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推拿 流派。
.
2
概述
流派的现状:
一些推拿大家往往都是实践经 验丰富,但是文化水平有限,并且终日忙 于临床诊治,无暇著书立说,再加“教会 徒弟饿死师傅”的思想影响,一般门派中 多数的传人都是自己的子女至亲,多为师 徒单脉相传,相互交流甚少,使许多流派 的手法很难广泛普及,以至于许多宝贵的 经验至今仍散在于民间或者已经失传。
捻法、抄法、搓法、缠法、揉法、摇法、 抖法,共计12法。
.
5
一指禅派手法特点
• 强调手法柔和、深透,柔中寓刚,刚柔相济,以柔和为贵, 其主要手法和辅助手法配合默契,动作细腻。
• 非常重视推拿功法锻炼,要求学习者首先锻炼"易筋经", 并结合在米(沙)袋上苦练基本功,达到体魄强壮,手法轻 而不浮、重而不滞的基本要求后,再进行人体操作训练, 使手法技术日趋成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