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膜性肠炎

合集下载

伪膜性肠炎

伪膜性肠炎
◆ 患者严重低钾,予加强补钾。
编辑ppt
20
护理诊断
◆ 舒适的改变 与腹痛有关 ◆ 感染 与免疫抑制、衰弱状况有关 ◆ 电解质紊乱 与腹泻,电解质丢失有关 ◆ 皮肤完整性受损 与腹泻,卧床有关 ◆ 营养失调 与机体丢失及吸收障碍有关 ◆ 焦虑 与病程较长有关 ◆ 知识的缺乏 缺乏与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
充血水肿、凝固性坏死,并附有大小不一、散在的斑点状 黄白色伪膜,严重者可融合成片,可见到伪膜脱落的大小 裸露区。 ◆ 显微镜下:伪膜为纤维素、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粘蛋 白以及坏死细胞碎片所组成。粘膜固有层内有中性粒细胞、 浆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腺体因粘液排泄受阻而扩张并充 满粘液,有的甚至破裂。粘膜下层因炎症和粘液出而增厚, 伴有血管扩张、充血及血栓形成。
编辑ppt
17
◆ 盆腔CT示部分直肠壁显示稍厚,盆腔少量积液,骨盆诸骨多发斑片状 高密度灶。
◆ 上腹部CT示肝内胆管小结石或肝脏小钙化灶,双肾多发低密度灶,提 示囊肿。
◆ 心电图示ST段异常。 ◆ 胸部CT示两肺多发小结节灶,两肺轻度炎症,心包少量积液,胸腰椎
多发结节状高密度灶,T12椎体压缩性骨折可能。腰椎摄片示T12椎体 压缩性骨折,T11、L1椎体楔状变,考虑陈旧性压缩性骨折可能,腰、 骶椎及骨盆可见多发斑片状高密度灶,腰椎退行性改变。 ◆ 7.15肠镜示降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粘膜充血、水肿,弥漫性黄白色、 直径约5-6mm浅隆起及脓性分泌物,考虑伪膜性肠炎
编辑ppt
8
◆ 轻者仅可见黏膜充血水肿,血管纹理不清,呈非特异性肠炎表现; ◆ 稍重者可见黏膜散在浅表糜烂,伪膜呈斑点状分布或口疮样分布,周边充血; ◆ 严重病例伪膜呈斑片状或地图状,伪膜不易脱落,部分脱落区可见溃疡形成。

伪膜性肠炎讲课PPT课件

伪膜性肠炎讲课PPT课件

经验总结与启示
伪膜性肠炎的病例分享与讨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诊断与鉴别诊断的经验
预防与康复的指导原则
新药研发与临床试验
伪膜性肠炎的药物治疗现状 当前药物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新药研发的进展与突破 临床试验的必要性与挑战
治疗方法优化与创新
针对不同病患 情况,制定个 性化治疗方案。
深入研究伪膜 性肠炎的发病 机制,寻找更 有效的药物靶
病例分析与讨论
病例选择: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伪膜性肠炎病例,以便更好地说明疾病特点和治疗方法。
病例描述:详细介绍病例的临床表现、诊断过程和治疗方案,以便更好地了解疾病和治 疗现状。
病例讨论:针对病例的治疗效果和预后进行深入讨论,分析可能的原因和影响因素,并 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改进措施。
病例总结:总结病例的特点和治疗经验,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和推动疾病治疗水平 的提高。
注意事项:注意饮 食卫生,避免食用 不洁、变质、过期 食物,保持餐具清 洁,避免与患者共 用餐具。
预防措施:加强个 人卫生,勤洗手, 避免接触患者及其 分泌物、排泄物等 。
病情观察:注意观 察患者症状,如出 现腹泻、发热等症 状应及时就医。
典型病例介绍
病例1:患者因长期服用抗生素导致肠道菌群失调,引发伪膜性肠炎。通过调整抗生素种类和使 用益生菌治疗,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病例2:老年患者因肠道功能衰退,免疫力下降,易感染伪膜性肠炎。采用抗感染和营养支持治 疗,同时配合护理措施,病情逐渐好转。
病例3:患者因肠道手术导致肠道黏膜受损,引发伪膜性肠炎。经过抗感染和修复肠道黏膜的治 疗,病情得到缓解。
病例4:儿童患者因先天性免疫缺陷,易感染伪膜性肠炎。采用抗感染和免疫调节治疗,同时注 意饮食卫生和加强护理,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伪膜性肠炎疾病研究报告

伪膜性肠炎疾病研究报告

伪膜性肠炎疾病研究报告疾病别名:伪膜性肠炎所属部位:腹部就诊科室:内科,内分泌科病症体征:呼吸急促,毒血症,腹部压痛,腹痛,腹胀,血压下降疾病介绍:伪膜性肠炎是什么?伪膜性肠炎是怎么回事?伪膜性肠炎,伪膜性肠炎是主要发生于结肠的急性粘膜坏死性炎症,并覆有伪膜,此病常见于应用抗生素治疗之后,故为医源性并发症,现已证实是由难辨梭状芽孢杆菌的毒素引起,病情严重者可以致死本病若能得到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大多数患者可以恢复,临床症状和体征得到改善及消失,粪便中致病菌转阴和毒素消失,若延误诊断,未能较好的控制病因,治疗的过程中出现合并症则后果严重,死亡率可高达20%~30%症状体征:伪膜性肠炎有什么症状?以下就是有关伪膜性肠炎症状的介绍:发热、腹痛、恶心、腹胀、大量腹泻,腹泻物呈绿色海水样或黄色蛋花样稀便,脱落的伪膜;腹泻后腹胀减轻、脉搏增快、血压下降、呼吸急促、脱水征象、精神错乱、腹部压痛、腹肌紧张、肠胀气及肠鸣音减弱。

(一)腹泻是最主要的症状,多在应用抗生素的4~10天内,或在停药后的1~2周内,或于手术后5~20天发生。

腹泻程度和次数不一,轻型病例,大便每日2~3次,可在停用抗生素后自愈。

重者有大量腹泻,大便每日可30余次之多,有时腹泻可持续4~5周,少数病例可排出斑块状伪膜,血粪少见。

(二)腹痛为较多见的症状。

有时很剧烈,可伴腹胀、恶心、呕吐,以致可被误诊为急腹症、手术吻合口漏等。

(三)毒血症表现包括心动过速、发热、谵妄,以及定向障碍等表现。

重者常发生低血压、休克、严重脱水、电解质失平衡以及代谢性酸中毒、少尿,甚至急性肾功能不全。

化验检查:伪膜性肠炎要做什么检查?以下就是有关伪膜性肠炎要做的检查:化验粪便涂片检查,是否发现球/杆菌比例增高(即革兰阳性球菌大量增多,而阴性杆菌减少)。

必要时可作粪便双酶梭状芽胞杆菌抗毒素中和法测定,以检查有无难辨梭状芽胞杆菌毒素存在。

辅助检查(1)X线检查:可见肠管胀气和液平。

伪膜性肠炎

伪膜性肠炎

伪膜性肠炎难辨梭状芽孢杆菌clotridiumdifficile革兰氏阳性芽孢杆菌1935年第一次被发现1978年被确认为伪膜性肠炎的致病菌难辨梭菌相关性腹泻(clotridiumdifficile-aoiateddiarrhoea,CDAD)可以表现为轻度的腹泻、伪膜性肠炎、中毒性巨结肠甚至死亡。

在发达国家是医院获得性腹泻最常见的原因。

流行病学和发病机制抗生素是诱发CDAD最主要的原因1996年31/10,000人——2005年84/10,000人2003年在加拿大曾有爆发性流行。

新出现的高毒力变异菌。

BI型——NAP-1/027型主要发生在老年患者和长期住院患者中。

CDAD的发生主要与宿主对细菌分泌的两种毒素的反应有关。

毒素A对结肠上皮细胞产生肠毒素作用毒素B对结肠上皮细胞产生细胞毒素作用临床表现与诊断轻症患者表现为腹泻重症患者表现为伪膜性肠炎、显著的外周血白细胞升高、急性肾功能衰竭以及低血压诊断:多有抗生素使用病史临床出现腹泻,典型为胶冻样大便粪便中的难辨梭菌毒素A、B阳性肠镜下可见典型的伪膜PCR检测病理治疗严格合理的抗生素使用,尤其是控制克林霉素、三代头孢菌素以及氟奎喏酮类甲硝唑:治疗失败率升高万古霉素:重症患者的一线用药,口服或者静脉早期次全结肠切除术:极重的患者益生菌(酵母菌、乳杆菌、双歧杆菌)可以改善肠道菌群比例、肠道的免疫功能和代谢功能、水解艰难梭菌毒素、调节腺体分泌和肠壁通透性,在二级预防中效果确定。

无毒力的肠道正常细菌的补充复发治疗后4周约20%的患者可能出现复发致病菌:不同类型的难辨梭菌或者初次治疗后剩下的耐药菌治疗措施:停用所有抗生素,尤其是克林霉素,恢复肠道正常菌群除外IBD、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等。

伪膜性肠炎15例诊治分析

伪膜性肠炎15例诊治分析

临床分析 [ ] 中外 医疗 ,0 1 3 ( 9 :0— 0 J. 2 1 ,0 1 ) 8 8 .
[] 陈 洁 , 3 吴秀英. 内镜下取上消化道异 物的注意事项 [ ] 实用 医 J.
学杂 志 ,02,8 4 :4 . 2 0 1 ( ) 34
[ ] 王桂芳. 4 内镜下 取 上 消化 道 异物 的 配 合 [ ] 中外 医学 研 究 , J.
发 症 的情 况之 下才 可 以进行 内镜 治疗 , 据 患 者 内镜 治疗 根
行 , 取 出。如果 吞 入 的异 物较 为 锋 利 就需 要 在其 外 面 方便
置外 套管 以减少 并发 症 。
总之 , 对于 内镜下 取 异 物 要坚 信 异 物 能 被 吞 进 就 可 能 被取 出 的理 念 , 于 复杂 的异物 , 中应 该认 真 探 查 , 据 对 术 依 异物及 周 围组织 的情 况 适 当处 理 , 可 能取 得 患 者 的理 解 尽 和配合 , 随时调 整操作 技巧 是 内镜 成 功取 出异 物 的关 键 , 避
伪 膜 性 肠 炎 1 5例 诊 治 分 析
唐 尚伟 唐 国传 谢 昆 华
5 82 ) 30 1 ( 广西 防城港 市 防城 区人 民医 院 内科 , 防城 港市
【 摘要】 目的 分析 因使 用抗 生素所致 的伪膜性 肠 炎( MC 的诊 断及 治疗 , 高对 P C的 ̄ T及诊 治水平。 P ) 提 M Ai ,
治水平 , 者对 我 院近 5年来诊 治 的 1 例 P 笔 5 MC患者 的临 床
资料 进行 了 回顾 性分 析 , 将结 果报 告如下 。 现
伪膜性 肠炎 ( MC 是抗 生 素 相关 性 肠 炎 , 列 入 医 院 P ) 被 内感染性 疾病 。 由一 种 由难 辨 梭状 芽孢 杆 菌 ( D) c 引起 的 ,

伪膜性肠炎

伪膜性肠炎

病理
伪膜呈黄绿色或棕色,质软而脆,剥离后裸露出溃疡 面。未融合的伪膜之间还可见到正常水肿之粘膜,肠 腔扩张,腔内液体增多。镜下见伪膜为纤维素、中性 粒细胞、单核细胞、粘蛋白以及坏死细胞碎片所组成。 粘膜固有层内有中性粒细胞、浆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 腺体因粘液排泄受阻而扩张并充满粘液,有的甚至破 裂。粘膜下层因炎症和粘液出而增厚,伴有血管扩张、 充血及血栓形成。坏死一般限于粘膜层,有的向粘膜 下伸展,偶有波及肠壁全层而导致肠穿孔。 本病在存活者的病例中所见,肠病变易恢复,其后仅 留有小疤痕,罕见有肠萎缩而致肠狭窄者。
病因
近年来,一些学者从本病患者的大便中分离到另一种 梭状芽胞杆菌一难辨梭状芽胞杆菌(clostritium difficile),并证实其能产生一种可使肠粘膜坏死的外 霉素,这种霉素可使动物致病,并在污泥梭状芽胞杆 菌的霉素中有交叉反应,故能被它的抗霉素所中和。 广谱抗生素,特别是氯洁霉素等的应用抑制了正常的 肠道菌群,不知道什么原因,抗生素的应用可使梭状 芽胞杆菌逃逊抑制,反而促进其裂殖和合成致病; 相反,万古霉素和不吸收的磺胺类药能有效地抑制梭 状芽胞杆菌。动物实验应用万古霉素可预防或治疗洁 霉素和氯洁霉素所致的伪膜性肠炎,这更证明了难辨 菌所产生的霉素可能是本病的真正致病因素。
病因
但另一方面,伪膜性肠炎还可发生于从未用过抗生素 的患者,因机体的免疫一抗病机能低下,如肠道缺血、 肠道菌群失调或术后及肠梗阻、白血病、糖尿病、慢 性肺心病的患者,抵抗力下降使细菌易于繁殖生长并 产生霉素而致病。 也有人认为与肠道局部的Schwartzman反应有关,病 变可发生于肠道的任何部位,以结肠和小肠炎主,病 变广泛而严重,呈节段性同时受累。由于细菌霉素在 肠粘膜上产生局部反应造成小血管内凝血、血栓形成、 血管壁坏死,从而导致肠粘膜的缺乏性损害。 外霉素还刺激粘膜上皮细胞的CAMP系统而使水钠分 泌增加,加重腹泻。霉素刺激粘膜分泌增加,混同炎 性细胞、粘蛋白及纤维素等病痊愈。轻症患 者,有的可以自愈。极个别患者经治疗 有好转,但可再度发生腹泻。重症者尤 其是高龄肠手术后患者,死亡率可达 50%~70%。近年来由于及时诊断和治 疗,死亡率已降到30%以下。

46例伪膜性肠炎患者的临床治疗经验

46例伪膜性肠炎患者的临床治疗经验

46例伪膜性肠炎患者的临床治疗经验一、伪膜性肠炎概述伪膜性肠炎是一种以肠道黏膜上皮细胞坏死、脱落,并在黏膜表面形成伪膜为特征的急性肠道感染性疾病。

该病可由多种因素引起,如抗生素使用、感染、炎症性肠病等。

临床表现主要包括腹痛、腹泻、发热等。

治疗伪膜性肠炎需综合考虑病因、病程、患者体质等因素,采用药物治疗、营养支持、手术治疗等手段。

二、病例分享1. 病例 1患者,男,65 岁,因“长期使用抗生素后出现腹泻、发热”就诊。

诊断为伪膜性肠炎。

治疗方案:停用原有抗生素,给予甲硝唑、万古霉素抗感染治疗,同时进行营养支持及对症处理。

治疗 1 周后,患者症状明显缓解。

2. 病例 2患者,女,50 岁,因“反复腹痛、腹泻、发热”就诊。

诊断为伪膜性肠炎。

治疗方案:停用原有抗生素,给予甲硝唑、环丙沙星抗感染治疗,同时进行营养支持及对症处理。

治疗 2 周后,患者症状消失。

3. 病例 3患者,男,35 岁,因“抗生素治疗后出现伪膜性肠炎”就诊。

诊断为伪膜性肠炎。

治疗方案:停用原有抗生素,给予甲硝唑、左氧氟沙星抗感染治疗,同时进行营养支持及对症处理。

治疗 3 周后,患者症状完全缓解。

……4. 病例 46患者,女,72 岁,因“长期使用抗生素后出现腹痛、腹泻”就诊。

诊断为伪膜性肠炎。

治疗方案:停用原有抗生素,给予甲硝唑、万古霉素抗感染治疗,同时进行营养支持及对症处理。

治疗 4 周后,患者症状消失。

三、治疗体会1. 及时停用可能导致伪膜性肠炎的抗生素,避免病情进一步加重。

2. 根据病原体选择敏感的抗生素,如甲硝唑、万古霉素、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等。

3. 针对患者病情,给予营养支持及对症处理,如补充电解质、维持水盐平衡、纠正贫血等。

4. 关注患者病情变化,如出现严重并发症,应及时采取手术治疗。

5. 加强对伪膜性肠炎的预防,严格掌握抗生素使用指征,避免不必要的抗生素滥用。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的治疗经验中,有几个关键的细节值得我们特别关注。

伪膜性肠炎的诊治规范

伪膜性肠炎的诊治规范
55 复发 治疗 . 部分 P MC患 者 治疗 后存 在 复发 , 目前认 为 可能 为 细菌 未 彻底 清 除 或再 次感 染 。对 于复 发 患者 , 多 数 仍 可采 用 甲 硝唑 (.~ . , 大 O5 1 g 静 O
(c e ccli,C。 C是 指 由于 闭塞性或 非 闭塞 i hmi oisI) I s t 性 动脉 供 血不 足 或 静脉 回流受 阻所致 的结肠 缺血 损 伤 。I 缺血 性肠 炎 中最 常见 ,保 守 治疗是 有 C在 效, 预后 最好 , 文将讨 论 I o 本 C
4 鉴 别诊 断
些广 谱抗 生素 、 化疗 、 症 疾病 或 大手 术后 的住 院 重 患者 。 MC是常见 的 医院 内感 染性 疾病 , P 也是 抗生 素相 关性腹 泻 的特 殊类 型 。如不 及 时诊 断和 合理
治疗 , 病死率 可达 1% ̄ 4 5 2 %。
2 主 要临床表 现

苏 州 医学 》 0 1 第 3 2l年 4糟 第 1 期
合 生元 和益 生元也 有相 同或类 似作 用 。 5 止 泻药 的应用 当病 因未 明 或病 因 明确而治 . 4
可 为黏 液血 便 ,典 型 的患 者粪 便 中可见 漂浮膜 状 物, 可伴 有 不 同程度 的下腹 痛 、 胀 , 腹 可有 发热 、 乏 力、 低血 压 和休 克 等症 状 。 除有严 重 的腹 泻 、 痛 腹 外, 患者 可 有 下腹 部 压 痛 、 鸣 音亢 进 、 肠 脱水 征 和 低 血 压 等 , 分 患者 出现 局 部 肌 卫 、 跳 痛 , 部 反 可伴 有 肠麻 痹 和肠 扩张 , 发生 中毒 性 巨结 肠 、 肠梗 阻 以
P ) MC 是难 辨 梭 状 芽 孢 杆 菌 (ls iim dfc e c tdu iii ) or fl 引起 的结肠 黏膜 急性 渗 出性 炎 症 ,病 变 以散 在 的 斑片状 伪膜 形成 为 特征 。 常见 于较 长 时 间使 用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穿孔
临床表现
(一)腹泻 (二)腹痛 (三)毒血症表现
诊断
1、应用抗生素期间或停用后短期内
2、突然出现无红细胞的黏液腹泻 或腹部手术后病情反而恶化并腹泻
3、肠镜检查见到伪膜及粪便检查细胞 测定阳性可诊断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 粪常规 粪培养及毒素检测 内镜检查:充血、水肿或溃疡覆 黄白或黄绿色伪膜 X线检查:缺乏特异性,意义不大
治疗
1、立即停用所有抗生素 2、支持治疗 3、抗休克 4、灭滴灵:首选,疗程7~10天 5、万古霉素:疗程7~10天 6、杆菌肽:疗程7~10天 7、微生态制剂 8、手术治疗:梗阻、穿孔、巨结肠
伪膜性肠炎
Pseudomenbaneous Colitis
概念
主要发生于结肠的急性黏膜坏死性 炎症,并覆有伪膜,常见于应用抗 生素之后,是一种医源性并发症。
病因与发病机理
难辨梭状芽孢杆菌 厌氧,G+ 卵圆形芽孢,位于菌体顶端 乳酸杆菌可降低其毒力 其他梭状芽孢杆菌增强其毒力
细胞毒素(toxin B) 肠毒素(toxin A)
缺血、坏死 炎细胞、纤维蛋白渗出 黏液分泌增加 炎症及伪膜形成
诱发本病发生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种情况
• 应用广谱抗生素之后。 • 手术特别是胃肠癌肿手术后。 • 致免疫力低下的严重疾病,如恶 性肿瘤、尿毒症、糖尿病、肠梗 阻、心衰、败血症等。
病理
主要发生于结肠,偶见于小肠
大体: 镜下:
肠腔扩张、腔内液体 伪膜由纤维素、中性粒细胞 单核细胞、粘蛋白及细胞碎 增加; 黏膜凝固性坏死,覆 片组成; 有斑点状黄白色伪膜,黏膜固有层炎细胞浸润腺体 可融合成片,可见伪 破坏、细胞坏死; 黏膜下炎性渗出、充血、 膜脱落后的大小裸 微血栓形成; 区。 限于黏膜层,重者全层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