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必修一酶高三一轮复习

合集下载

【高三】2021届高考生物第一轮必修一酶知识点复习

【高三】2021届高考生物第一轮必修一酶知识点复习

【高三】2021届高考生物第一轮必修一酶知识点复习一、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1.细胞代谢:细胞中每时每刻都进行着许多化学反应,是细胞生命活动的基础。

2.酶的作用:通过“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可以说明酶在细胞代谢中具有催化作用,同时证明,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具有高效性的特性。

3.酶的作用机理(1)活化能: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的能量。

(2)催化剂的作用:提高反应速率,促进化学反应的进行。

(3)作用机理: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

二、酶的本质1.酶本质的探索过程(1)巴斯德之前:发酵是纯化学反应,与生命活动无关。

(2)争论①巴斯德(法国)1857年提出:只有酵母细胞参与才能进行发酵。

②李比希(德国)认为:酵母细胞死亡裂解后释放出某些物质,引起发酵。

(3)比希纳(德国):获得不含酵母细胞的提取液,但未能分离鉴定出酶。

(4)萨姆纳(美国):1926年用丙酮提取出了刀豆种子中的脲酶,并证明了脲酶是蛋白质。

21世纪教育网(5)酶的本质: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功能的有机物,其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

[互动探究] 1.酶在化学反应中,能不能增加生成物的量?[提示] 不能。

酶只是降低活化能,加快反应速度,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但不会使生成物的量增加。

2.酶的组成成分中可能含有哪一种糖?该糖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还是细胞质中?[提示] 核糖。

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

要点归纳一、酶的本质及实验验证酶的本质及作用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功能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

在细胞代谢中具有催化作用,具体见下表:化学本质21世纪教育网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合成原料氨基酸核糖核苷酸合成场所核糖体细胞核(真核生物)来源一般来说,活细胞都产生酶生理功能生物催化作用作用原理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二、酶的催化作用和高效性的验证实验分析1.实验原理(1)2H2O2过氧化氢酶2H2O+O2↑。

《优化设计》2022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必修一 第三单元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课后训练1-3-8

《优化设计》2022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必修一 第三单元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课后训练1-3-8

第三单元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基础课时案8 酶的本质及特性小题对点练考点一 酶的本质作用及特性1.下列关于酶催化特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低温降低分子运动速度,抑制酶的活性B .高温激发酶的活性,提高酶促反应速率C .增大底物的浓度,酶促反应速率可以持续上升D .增加酶的物质量,酶促反应的产物量随之增加解析 低温降低分子运动速度,从而抑制酶的活性,A 正确;温度过高使酶失活,可降低酶促反应速率;增大底物的浓度,酶促反应速率还受酶浓度等的影响;酶只能转变化学反应速率,而不转变化学反应方向和平衡点。

答案 A2.(2022·广东广州二模,3)如图表示物质S 在酶E 的催化下水解成P 的反应图解,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S +H 2O ――→酶E2PA .酶E 可为该反应供应活化能B .酶E 水解的产物是H 2O 、CO 2等物质C .若S 是麦芽糖,则可用斐林试剂来检测P 的生成状况D .若S 代表二肽,则E 、P 可分别代表肽酶、氨基酸解析 酶的催化作用机理是降低反应活化能,A 项错误;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水解产物是氨基酸,氧化分解产物是H 2O 、CO 2等物质,B 项错误;麦芽糖也是还原糖,与其水解产物葡萄糖一样,可与斐林试剂共热产生砖红色沉淀,C 错误。

答案 D3.(2022·安徽联考)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合成ATP 与分解ATP 的酶相同B .酶只能在细胞内起催化作用C .高温存低温都会使酶永久失活D .酶在低温时空间结构保持稳定解析 合成ATP 与分解ATP 的酶是不同的;酶既能在细胞内起催化作用,也能在细胞外、体外起催化作用;低温可使酶活性降低,但不会破坏其分子结构,所以不会永久失活,其空间结构也可以保持稳定。

答案 D4.如图表示“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试验”。

下列相关分析合理的 ( )A .本试验的因变量是不同的催化剂B .本试验的无关变量有温度和酶的用量等C .1号与3号、1号与4号可分别构成对比试验D .分析1号、2号试管的试验结果可知加热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解析 本试验的因变量是气泡的产生速率,即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A 项错误。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一轮复习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一轮复习

②④⑥的温度设置有一处错误
解析 考查与酶有关的实验设计。此实验的自变量是所加底物不同,酶量属于无关变量,A项正确;不能将斐林试剂改为碘液,因为其一碘液无法检测蔗糖,其二碘液只能证明淀粉的存在,对淀粉没有被水解和淀粉未完全水解的检测结果不容易区分,B项错误;⑥处的温度应为50~65 ℃,C项正确;第②步操作省略不影响实验结果,D项正确。

能缩短达到化学平衡所需的时间
平衡点
不能
3.影响酶活性的曲线 (1)分析图A、B可知,在最适宜的温度和pH条件下,酶的活性 。温度和pH偏高或偏低,酶活性都会 。
最高
明显降低
分析图A、B中曲线的起点和终点有何特点?思考原因是什么? 提示 过酸、过碱、高温会使酶失去活性,而低温只是使酶的活性降低。前者都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而后者使酶的空间结构更稳定,并未破坏酶的分子结构。 分析图C中的曲线可知反应溶液中pH的变化 (会 ,不会)影响酶作用的最适温度。
高效性
专一性
一种或一类
最适温度和pH
特别提醒 酶与无机催化剂的相同之处:
加快化学反应的速度,缩短达到化学平衡的时间,但不能改变平衡点。
化学反应前后数量和性质不变。
都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思维激活 乙两种酶用同一种蛋白酶处理,酶活性与处理时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请思考: 甲、乙两种酶的化学本质是否相同?出现此结果表明酶具哪种特性? 乙酶活性改变的机制是什么?
胃蛋白酶实验组和幽门盲囊蛋白酶实验组的pH应分别控制在________。
④实验结果如图2,据此能否确认该假设成立?________。理由是: (3)研究还发现大菱鲆消化道淀粉酶和脂肪酶含量少、活性低,所以人工养殖投放的饲料成分中要注意降低________的比例,以减少对海洋的污染。 解析 (1)分析图可知,在各自最适pH下,幽门盲囊蛋白酶活性最高,故其催化效率最高。(2)酶具有专一性,蛋白酶的作用底物只能是蛋白质。由图1可知胃蛋白酶最适pH为2,幽门盲囊蛋白酶最适pH为8。实验中为了控制温度常用水浴保持恒温。酶催化效率的高低常用单位时间内底物消耗量或产物生成量来表示。图2显示随着温度的提高,酶的活性逐渐升高,酶活性峰值并未出现 ,故学习小组作出的“大菱鲆蛋白酶的最适温度在15~18 ℃间”的假设不成立。(3)大菱鲆消化道中淀粉酶和脂肪酶含量少,活性低,故应减少饲料中淀粉和脂肪的比例。

第09讲酶-备战2023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帮

第09讲酶-备战2023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帮

二.精题精练
解析:图甲表示淀粉酶催化反应速率和温度之间的关系,自变量为温度,而 斐林试剂在使用时需要水浴加热,会对实验造成影响,A错误。图甲实验的 自变量是温度,图乙实验的自变量是淀粉溶液浓度,淀粉溶液浓度不会影 响淀粉酶的活性,B错误。图乙表示在图甲中a点对应温度时淀粉酶催化的 反应速率与淀粉溶液浓度之间的关系,而图甲中有一个点(对应温度高于a 点对应温度)与a点所对应的酶活性相同,故当升高温度到一定值时,图乙 中的d点可能保持不变,C正确。高温使酶失活的主要原因是高温破坏了酶 的空间结构,但肽键未断裂,D错误。
巴斯德 发酵必需有活细胞参与
李比希 引起发酵是细胞中某些物质,且只 在酵母菌死亡裂解后才发挥作用
毕希纳 活细胞粉碎后所得的物质作用和活的酵母细胞作用一样
萨姆纳 证明脲酶是蛋白质
切赫和奥特曼 证明少量RNA也具有催化作用
一.知识梳理 必备知识 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
二.精题精练
[对点训练]2.(2022·湖南湘潭模拟)某小组为了解某种加酶洗衣粉对蛋
白质的水解作用,将完全相同的蛋白块置于等量适宜浓度的该洗衣粉溶液
中,蛋白块消失所需的时间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
是( )
D
A.该洗衣粉水解脂肪的最适温度也是45 ℃B.B、C两 点催化效率相同且均低于A点的原理相同C.若改变该洗 衣粉溶液的pH,则A点会向左或向右移动D.若减小该洗 衣粉溶液的浓度,A、B、C三点均向上移动
反应的速率
D.受反应物浓度的限制,tl~t2酶促反应速率逐渐减慢
二.精题精练
由于是最适条件,当反应时间达到t2时,酶没有失去活性,而是反
应物已消耗完,A错误。

生物必修一酶高三一轮复习共23页

生物必修一酶高三一轮复习共23页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பைடு நூலகம்
生物必修一酶高三一轮复习
16、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 完。 17、一般情况下)不想三年以后的事, 只想现 在的事 。现在 有成就 ,以后 才能更 辉煌。
18、敢于向黑暗宣战的人,心里必须 充满光 明。 19、学习的关键--重复。
20、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 人只能 引为烧 身,只 有真正 勇敢的 人才能 所向披 靡。

人教版202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酶与ATP课件

人教版202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酶与ATP课件

知识拓展:ATP的产生表示细胞通过厌氧呼吸产生少量ATP。
(2)甲图中AB段表示随O2供给量增多,需氧呼吸加强,ATP的产生量随之增 加。
(3)甲图中BC段限制因素可能是酶、ADP、Pi等的量。
(4)乙图中ATP产生量与O2供给量无关,可发生在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中。
生物
浙江版专用
第二单元 细胞的代谢
专题三 酶与ATP
基础篇
考点一 酶 一、酶的概念剖析与作用机理 1.酶的概念剖析与拓展
化学本质
绝大多数是❶ 蛋白质
合成原料
氨基酸
合成场所
核糖体
来源
一般来说,活细胞都能产生酶
生理功能
具有❷ 催化 作用
少数是RNA 核糖核苷酸 主要是细胞核
2.酶的作用机理 1)作用实质:❸ 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 2)图解机理
答案 1.✕ 腺苷由腺嘌呤和核糖组成,而DNA中不含核糖。 2.√ 3.✕ 细胞中并非所有需能部位都利用ATP释放的能量,也可能利用其他高 能磷酸化合物,如GTP、CTP等。 4.√ 5.✕ 淀粉的水解在消化道内进行,该过程会释放能量,但消化道内不存在 ATP合成酶,无法生成ATP。 6.✕ 运动时,细胞内ATP与ADP的转化速度会加快,但ATP含量保持相对稳 定。
(3)ATP在酶的作用下水解使脱离下来的末端磷酸基团挟能量与其他分 子结合,从而使后者发生变化。1 mol ATP水解释放的能量高达30.54 kJ, 故ATP是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
3.ATP的功能: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 注意:ATP是提供能量的物质,不是能量。
二、ATP-ADP循环 1.过程
考点训练(请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组成ATP、RNA、DNA的元素相同,且都含有腺苷。 ( ) 2.细胞溶胶、线粒体、叶绿体都是合成ATP的场所。 ( ) 3.细胞中所有需能部位都有ATP的水解。 ( ) 4.ATP是驱动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但它在细胞中含量很少。 ( ) 5.人体内淀粉水解成葡萄糖时,伴随有ATP的生成。 ( ) 6.运动时,细胞内ATP含量会大大增加。( )

一轮复习必修一教案 酶的特性

一轮复习必修一教案  酶的特性

2020.5. 磨课教案高三一轮复习教案
酶的特性
一、考纲
1、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二、高频考点
1、酶的特性
2、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三、教学过程
(一)朗读、背诵并默写
1、酶的特性
2、常见动植物体内的某些酶的最适温度与PH
(二)利用典型试题进行学情监测
1、在测定唾液淀粉酶活性时,将溶液pH由3提升到6的过程中,该酶的活性将不断上升
2、酶活性的变化与酶所处环境的改变无关
3、用含蛋白酶的洗衣粉去除油渍,效果比其他类型的加酶洗衣粉好
4、高温和低温均能破坏酶的空间结构使其失去活性
5、酶活性最高时的温度不适合酶的保存
6、纤维素酶能够降解植物细胞壁和细菌细胞壁
7、不同酶的最适温度可能相同
8、pH和温度超过最适值后,活性都下降,只要达不到使酶变性的范围,改变pH和温度为最适值后,酶的活性就可以恢复。

9、淀粉酶溶液中加入蛋白酶不会导致淀粉酶活性发生变化
10、人体在发热感冒时,常出现厌食恶心现象,这与人体内酶的活性有关,说明酶活性的发挥离不开适宜的温度等。

11、在稀蛋清液中加入蛋白酶后,再加入双缩脲试剂,由于蛋清液中的蛋白质被分解,因此不再发生紫色反应。

12、酶在反应后并不失活,反应前后酶的化学性质和数量均保持不变。

13、酶并不改变反应的平衡点,不能提供能量,只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从而缩短反应达到平
衡的时间。

(三)重难点知识分析
四、课堂练习
课件展示相关习题、创优方案易错判断和考点题型突破
(五)课堂小结:师生共同小结、整理笔记
五、二次备课
六、教学反思。

2023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检测卷 必修一全册

2023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检测卷   必修一全册

2023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检测卷必修一全册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 1.发菜是一种陆生固氮蓝细菌,可以将空气中的氮气还原成氨,合成氨基酸,同时具有强烈的旱生生态适应性,能在极度干燥的条件下存活数十年甚至上百年,复吸水后仍可恢复代谢活性。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极度干燥条件下的发菜复吸水时的动力为液泡中的细胞液与外界的渗透压差B.发菜和黑藻都能合成蛋白质,都有核糖体C.发菜属于自养生物,其光合色素都分布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D.发菜细胞中的中心体在细胞分裂过程中与纺锤体的形成有关答案 B解析发菜是原核生物,无液泡、叶绿体和中心体,故A、C、D均错误;发菜是原核生物,黑藻是真核生物,两者细胞中都有核糖体,都能合成蛋白质,B正确。

2.下列有关组成细胞的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中的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共有的元素是C、H、O、NB.蛋白质分子中的N主要存在于氨基中,核酸分子中的N主要存在于碱基中C.磷脂和胆固醇均属于组成动物细胞膜的脂质D.细胞中DNA结构的异同决定了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异同答案 C解析细胞中的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共有的元素是C、H、O三种,A错误;蛋白质分子中的N主要存在于“”结构中,核酸分子中的N主要存在于碱基中,B错误;磷脂和胆固醇均属于组成动物细胞膜的脂质,C正确;同一个个体中不同细胞的DNA一般相同,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决定了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异同,D错误。

3.(2022·天津市新华中学高三月考)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蔗糖溶液中加入适量红墨水,可用于观察白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B.将双缩脲试剂A液和B液混合后,加入稀释的蛋清液中会出现紫色C.脂肪用苏丹Ⅲ染液染色后,需用蒸馏水去浮色D.分泌蛋白合成、分泌过程的实验和人、鼠细胞融合实验均使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答案 A解析在蔗糖溶液中加入适量红墨水,使溶液颜色变为红色,在质壁分离后,细胞壁和细胞膜之间充满了红色液体,便于观察,故A正确;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时,应该先加入双缩脲试剂A液,摇匀后再加入双缩脲试剂B液,B错误;脂肪鉴定实验中用苏丹Ⅲ染液染色后,需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洗去浮色,C错误;人、鼠细胞融合实验使用的是荧光标记法,D错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梳理
考点三: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及探究
2.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 --温度、PH、底物浓度、酶浓度等
A
B
C
B①曲线含义:
②过酸、过碱使酶失活(空间结构破坏) 酶作用的最适温度 ②同理: ③不同酶的最适PH不同。
C ①PH值的变化不影响
基础梳理
考点三: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及探究
2.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 --温度、PH、底物浓度、酶浓度等
A.T0表示淀粉酶催化反应的最适温度 B.图甲中,Ta、Tb时淀粉酶催化效率都很低,但对酶活 性的影响有本质的区别 C.图乙中Tb到Tc的曲线表明随温度的升高,麦芽糖不再 上升,酶的活性已达到最大D.图乙中A点对应的温度为T0
基础梳理
考点四:酶的有关实验设计
1.实验设计的基础知识 (1)变量:实验过程中可以变化的因素。
自变量:人为改变的变量。
因果关系 因变量: 随自变量的改变而改变的变量。 (无关变量需要控制) 无关变量: 除自变量外,还存在其他一些因素对实验结果有干扰 因变量往往有一定的检测手段(例如:酶的高效性实验中, 反应速率用产生气泡的多少,卫生香的燃烧猛烈程度来衡量)
考点演练:
1.右图表示某有机物(足量)加 入催化剂后,置于0OC到80OC环境 中,有机物的分解总量与温度的 关系图。根据该图判断,如果把 这些物质置于80OC到0OC的环境中 处理,其有机物分解总量与温度 的关系图应为 (B )
A B C D
考点演练:
4.图甲表示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图乙是将一定 量的淀粉酶和足量的淀粉混合后,麦芽糖积累量随温 度变化的情况,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C )
都是微量、高效物质 不同点: 激素起调节作用,酶起催化作用 内分泌细胞产生激素,活细胞都能产生酶 关系:激素的产生需要酶的催化作用
考点演练:
1.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结论有( ) ①产生酶的细胞都有分泌功能 ②部分从食物中获得,部分在体内转化 ③酶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 √ ④细胞质基质中有催化葡萄糖分解的酶 √ ⑤生长激素与呼吸酶可来自于同一个细胞 √ ⑥细胞质中没有作用于DNA的解旋酶 ⑦酶在代谢中有多种功能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水解酶(DNA酶、ATP水解酶)、氧化酶(呼吸氧化酶)、 聚合酶(DNA聚合酶、RNA聚合酶)、解旋酶、逆转录酶、 限制酶、DNA连接酶
基础梳理
考点三: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及探究
1.酶活性的研究方法 酶活性:单位时间内底物的减少量或生成物的增加量 来表示。
研究方法:保持其他因素不变,单独改变某一因素来 研究其作用。
2. 11新课标卷)甲、乙两种酶用同一种蛋白酶处理, 酶活性与处理时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下列分析错 误的是( )
A.甲酶能够抗该种蛋白酶降解 B.甲酶不可能是具有催化功能的RNA C.乙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 D.乙酶活性的改变是因为其分子结构的改变
考点二:酶的作用及特性
1、作用--催化作用,2、原理——降低反应E
E
曲线含义: 在其他条件适宜、酶量一定的条件下, 酶促反应速率随底物浓度增加而加快,但当底物达到一定浓 度后,酶促反应速率不再加快(受酶数量和酶活性限制) 曲线含义: 在底物充足,其他条件适宜的条件下, 酶促反应速率与酶浓度成正比。
(2013上海卷)已知酶催化水解的反应时间和产物生成量 的关系如图11。那么,在反应过程中酶· 底物复合物浓度 变化曲线正确的是B
例如:研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其他因素不变,改 变温度,来研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基础梳理
考点三: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及探究
2.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 --温度、PH、底物浓度、酶浓度等
A
B
C
A①曲线含义: 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酶的催化作
用增强,超过这一范围随着温度的升高酶催化作用将减弱。 ②低温抑制酶活性、高温使酶失活(空间结构破坏) ③不同酶的最适温度不同。
第1节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考点1:酶的本质及发现 考点2:酶作用及特性 考点3:与酶有关的曲线解读 考点4:影响酶活性的条件
细胞代谢的概念:
细胞内每时每刻进行着许多化学反应的统称。
基础梳理
考点一:酶的本质及发现
1.酶的化学本质探究
巴斯德之前 发酵是纯化学反应,与生命活动无关
发酵与活细胞有关,是 整个细胞在起作用。
考点二:酶的作用及特性
5.相关曲线图 ① ② ③ ① 加酶; ② 加无机催化剂; ③ 不加催化剂;
①和 ③说明酶的催化作用;
①和 ②说明酶的高效性。
左下图,说明酶的专一性 。
基础梳理
考点二:酶的作用
6.酶的命名及分类(了解)
根据分布: 胞内酶、胞外酶
根据产生器官及底物: 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唾液淀粉酶、 胰麦芽糖酶、胰脂肪酶 根据化学反应:
基础梳理
考点二:酶的作用及特性
3.与无机催化剂的共同点
①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本身不被消耗。 ②降低活化能,使反应速率加快。 ③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并不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
4.酶的特性 高效性:催化效率高于无机催化剂(更显著降低活化能) 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 需要温和的条件:
基础梳理
巴斯德
引起发酵的是细胞中的某些物质,这些物 质只有在细胞死亡并裂解后才发挥作用。
李比希
酵母细胞中的某些物质能够在酵母细胞破碎 后继续起作用,就像在活酵母细胞中一样。
毕希纳
萨姆纳 酶是蛋白质
基础梳理
考点一:酶的本质及发现 2.酶的本质: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
①化学本质 绝大多数是蛋白质 少数是RNA ②合成原料 氨基酸 核糖核苷酸 ③合成场所 核糖体 细胞核(真核生物) ④来源 一般来说,活细胞都能产生酶 ⑤作用部位 细胞内、细胞外、生物体外 部分酶与部分激素是蛋白质, ⑥酶与激素 相同点:
加酶前的活化能
加酶后的“活化态”
加酶后的活化能
活化能: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 状态所需要的能量。
.下图曲线表示物质 A 生成物质 P 化学反应在无催化条 件和有酶催化条件下的能量变化过程。据图判断 D A.ab 段表示在有酶催化条 件下,使物质 A 生成物质 P 反 应发生需要的活化能 B.ad 段表示在无催化剂催 化条件下,使物质 A 生成物质 P 反应发生需要的活化能 C.若将酶催化改为无机催化 剂催化该反应,则 b在纵轴上 将向下移动 D.若只改变反应的温度或PH 条件,则图中的曲线原有形状 可发生改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