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童谣教案最新

合集下载

中班闽南童谣比赛活动方案

中班闽南童谣比赛活动方案

中班闽南童谣比赛活动方案一、活动主题“传承闽南文化,唱响童谣旋律”二、活动目的1、激发中班幼儿对闽南童谣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艺术表现力。

2、传承和弘扬闽南优秀传统文化,让幼儿感受家乡文化的独特魅力。

3、提供一个展示幼儿才艺的平台,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参与对象中班全体幼儿四、活动时间及地点1、时间:具体日期2、地点:幼儿园多功能厅五、活动准备1、选择适合中班幼儿的闽南童谣,如《天乌乌》《一只鸟仔》等,并制作成音乐和视频资料。

2、邀请专业的闽南文化老师进行童谣教学和指导。

3、准备比赛所需的道具,如服装、头饰、乐器等。

4、布置比赛场地,营造浓厚的闽南文化氛围。

5、安排评委和工作人员,明确分工。

六、活动流程1、开场致辞主持人介绍活动的目的、流程和评委,欢迎幼儿和家长的参与。

2、班级初赛(1)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初赛,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展示自己演唱的闽南童谣。

(2)评委根据幼儿的表现,评选出每个班级的前几名,进入决赛。

3、决赛环节(1)进入决赛的幼儿再次演唱闽南童谣,可加入适当的动作和表情。

(2)评委根据幼儿的演唱技巧、表现力、对童谣的理解等方面进行打分。

4、互动环节(1)设置闽南童谣知识问答,让幼儿和家长参与,增强对闽南童谣的了解。

(2)邀请家长和幼儿一起上台演唱闽南童谣,增进亲子关系和家园合作。

5、颁奖仪式(1)根据评委的打分,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

(2)颁发奖杯、证书和奖品。

6、闭幕仪式主持人总结活动,感谢所有参与人员,宣布活动结束。

七、评分标准1、演唱技巧(30 分)发音清晰准确,节奏把握得当,声音洪亮。

2、表现力(30 分)表情丰富,动作自然,能够充分展现童谣的情感和意境。

3、对童谣的理解(20 分)能够理解童谣的内涵,传达出其中的文化和情感。

4、整体效果(20 分)服装、道具搭配合理,舞台形象良好,与观众有良好的互动。

八、奖项设置1、一等奖X名,二等奖X名,三等奖X名,优秀奖若干名。

闽南童谣教案

闽南童谣教案

闽南童谣教案篇一:闽南童谣中秋博饼教案lv闽南中秋【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博饼文化的由来和规则2.掌握关于博饼的闽南童谣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生小组汇报闽南的中秋节,使学生了解闽南中秋的传统习俗;2.小组讨论你印象最深的中秋节活动,培养学生积极发言的能力;3. 通过博饼的闽南童谣,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中秋节的了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加深学生对闽南中秋节的博饼习俗的了解,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

2.通过小组汇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重点、难点】1.了解博饼文化的由来及规则2.掌握中秋的闽南童谣,并能够背诵出来【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步骤】一、由嫦娥奔月的故事导入1、(出示嫦娥奔月的图片),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张美丽的图片,从图上你看到了什么?生:月亮、月饼、我知道这是中秋节,嫦娥奔月。

师:哪个小朋友知道嫦娥奔月的故事?师:嫦娥本是后羿之妻,后羿射下9个太阳后西王母赐其不老仙药,但后羿不舍得吃下,就交于嫦娥保管。

后羿门徒蓬蒙觊觎仙药,逼迫嫦娥交出仙药,嫦娥无奈情急之下吞下仙药,便向天上飞去。

当日正是八月十五,月亮又大又亮,因不舍后羿,嫦娥就停在了离地球最近的月亮,从此长居广寒宫。

后羿回家后心痛不止,于是每年八月十五便摆下宴席对着月亮与嫦娥团聚。

二、介绍闽南中秋博饼:1、同学们,前不久就是中秋节,你们是怎么庆祝这个节日的呢?生讨论后回答。

师:那我们闽南中秋节都必须进行的一项活动是什么呢?生:博饼师:那你们知道博饼是谁发明的吗?生集体讨论2.薄饼文化介绍中秋博饼,是厦门人几百年来独有的中秋传统活动,是一种独特的月饼文化,也是厦门人对历史的一种传承。

相传,中秋博饼,是郑成功屯兵厦门时为解士兵的中秋相思之情、激励鼓舞士气而发明的。

于是,一代一代传下来,就成了如今厦门独具特色的民间习俗。

中秋博饼,讲究的就是一个开心,是博一个好兆头,大多数人都愿意相信,博中状元的人,一年运气总是会特别好,这当然是因为博饼活动里倾注了人们的感情寄托。

中班闽南童谣比赛活动方案

中班闽南童谣比赛活动方案

中班闽南童谣比赛活动方案一、活动主题“闽南童谣声声传,中班萌娃展风采”二、活动目的嘿,为啥要搞这个闽南童谣比赛呢?闽南童谣就像一颗璀璨的文化明珠啊。

它承载着闽南地区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

对于中班的小宝贝们来说,就像是打开一扇通往家乡传统文化的神奇大门。

通过这个比赛,能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闽南文化,还能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多棒呀!三、活动时间与地点时间就定在[具体日期],地点呢,就在咱们幼儿园中班的教室。

这就像一场专属中班小朋友的文化小聚会,温馨又有趣。

四、活动准备1. 老师们呀,那可得忙起来喽。

首先要挑选合适的闽南童谣曲目。

这可不是随便挑挑就行的,就像厨师选食材一样,得精心。

比如说,这首童谣就像一个充满童趣的小故事,很适合中班的孩子。

2. 然后呢,要准备好比赛的小道具。

像一些简单的闽南传统服饰,小斗笠之类的。

这穿上身呀,小朋友就像一个个从闽南古画里走出来的小娃娃,可爱极了。

3. 通知家长们。

要告诉家长这个活动的意义和重要性。

就像传递一个超级好消息一样。

家长们可以在家帮着小朋友练习,这就像全家一起踏上一段有趣的文化之旅。

五、活动参与人员那当然是中班的全体小朋友啦。

每个小朋友都是一颗闪闪发光的小星星。

还有老师们,就像导航星一样,指引着小朋友们在闽南童谣的星空中遨游。

家长们呢,是热情的啦啦队,在背后给孩子们加油鼓劲。

六、活动流程1. 开场秀老师们先集体来一段闽南童谣表演,这就像是抛砖引玉呢。

孩子们看到老师们这么投入,肯定会兴奋得像小猴子一样,迫不及待地想要开始自己的表演。

2. 小朋友表演按照事先抽签的顺序,小朋友们一个个上台表演。

每个小朋友在台上就像一个小小的文化传播使者。

他们用稚嫩的声音唱着、念着闽南童谣,那场面,就像一群小天使在播撒文化的种子。

台下的小朋友们呢,眼睛都睁得大大的,像是在看一场超级精彩的魔法表演。

3. 互动环节这个时候呀,咱们可以来个有趣的互动。

比如说,让台下的小朋友猜猜台上小朋友表演的童谣里的一些小情节。

大班闽南童谣教案

大班闽南童谣教案

大班闽南童谣教案大班闽南童谣教案【篇一:开展幼儿闽南民间游戏】探索幼儿闽南本土文化教育,开展闽南民间游戏厦门市第九幼儿园:王惠涵《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珍视幼儿生活和游戏的独特价值。

”在闽南地区流传着许多具有浓厚生活气息的民间游戏,是传承闽南本土文化的良好载体。

结合园本特色课程,探索幼儿闽南本土文化教育,积极开展闽南民间游戏,既丰富幼儿的经验,也促进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

1.在闽南特色主题活动中的开展指南中提出:充分利用多方面的资源,激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

闽南民间艺术宝库为幼儿主题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广泛的选择内容。

如在闽台地区流传着“送王船”这一古老而独特的民间信仰,它发挥着联系海内外亲人情谊,增进共识,促进闽南民间文化交流的社会功能。

利用这一民俗文化资源来开展“送王船”的闽南特色主题活动,生成并创编了幼儿喜欢玩的“抬王船”游戏:教师与幼儿共同收集并利用各种月饼盒、彩带等制作成一艘大王船,由8名大班幼儿抬王船。

刚开始由于彼此步调的不一致,他们抬的王船东倒西歪,前进不了,经过大家的反复尝试,逐渐摸索到规律,幼儿齐心协力抬王船。

“嘿咻、嘿咻!大家齐用力哟!嘿咻、嘿咻!脚步要一致哟!嘿咻、嘿咻!力气要一样哟??幼儿自发、主动地探索“抬王船”游戏的内容、规则,不仅促进了情感、态度以及与同伴合作等社会性的发展,而且幼儿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玩中学,各种潜能都得以很好的发挥。

2.在闽南民间艺术活动中的开展纲要指出:“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应注重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中。

”闽南民间艺术教育活动的形式丰富多彩,其中的闽南童谣结构短小、韵味十足,能较快地反映闽南的风土人情、民俗、民趣。

选择具有趣味性的童谣来开展闽南民间游戏,深受幼儿的喜爱。

如“一放鸡”、“草蜢公”等,这些游戏童谣用闽南方言来朗读既压韵,又富有节奏、风趣。

幼儿边游戏边吟诵,动口、动手,其乐融融。

又如游戏“炒米香”:两名幼儿亲昵友好地边拍打对方的手掌边有节奏地念“一的炒米香,二的炒韭菜,三的冲冲滚,四的炒米粉??”游戏中也可以循着数目次序摆出许多闽南小吃,幼儿享受了游戏的无穷乐趣,又丰富相关的生活经验。

闽南童谣活动方案

闽南童谣活动方案

闽南童谣活动方案一、活动主题。

“唱响闽南童谣,传承闽南文化”二、活动目的。

闽南童谣是闽南文化的瑰宝,通过举办这个活动,让更多的人特别是小朋友们了解、喜爱闽南童谣,传承和弘扬闽南文化。

三、活动主体。

小朋友(幼儿园到小学阶段)及其家长、闽南文化爱好者。

四、活动时间与地点。

1. 时间:[具体日期],上午9:00 12:00。

2. 地点:社区活动中心或者当地的文化礼堂(场地要宽敞、明亮,有舞台和足够的观众席)五、活动内容与流程。

1. 活动开场(9:00 9:15)主持人穿着具有闽南特色的服饰(比如惠安女服饰或者闽南传统男装)闪亮登场。

主持人用闽南话和普通话双语开场:“各位乡亲父老、小朋友们,大家好!今仔日咱齐聚遮,欲来一场超有趣的闽南童谣盛会,恁惊不惊喜?”简单介绍一下闽南童谣的历史和重要性,就像在讲故事一样:“闽南童谣啊,就像咱闽南人的宝贝,从老祖宗的时候就传落来,每一首都有伊的趣味和意义呢。

”2. 闽南童谣表演(9:15 10:00)3. 闽南童谣知识小问答(10:00 10:30)准备一些小奖品,像闽南特色的糕点(寸枣酥之类的)或者小的闽南文化纪念品(有闽南童谣文字的书签等)。

小朋友们可以举手抢答,答对就送上奖品,答错也没关系,主持人可以用闽南话鼓励一下:“呣要紧,再认真听一下就晓得了。

”4. 亲子闽南童谣创作(10:30 11:30)以家庭为单位,让家长和小朋友一起创作一首简单的闽南童谣。

可以给定一个主题,比如“我的家”或者“我爱闽南”。

每个家庭创作的时候,安排工作人员在旁边提供一些帮助,比如闽南话词汇的指导或者押韵的小技巧。

创作完成后,每个家庭轮流上台展示他们的作品。

主持人可以幽默地点评,“这个家庭创作的童谣,听了真有爱的感觉,闽南话也讲甲很标准呢。

”5. 活动结束与总结(11:30 12:00)主持人对整个活动进行总结,感谢大家的参与。

六、活动宣传。

1. 在社区公告栏张贴色彩鲜艳、充满童趣的活动海报,海报上画上一些闽南童谣里的场景,像小孩在月光下玩耍之类的,再用大大的字写上活动的时间、地点和内容。

小班闽南童谣完整版教案

小班闽南童谣完整版教案

小班闽南童谣完整版教案教案标题:小班闽南童谣完整版教案教案目标:1. 让学生了解闽南童谣的特点和文化背景。

2. 培养学生对闽南童谣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3.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合作能力。

教学材料:1. 闽南童谣相关的录音或视频资源。

2. 绘本或图片资源,展示闽南童谣的文化特点。

3. 班级乐器(如小手鼓、铜钹等)。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创设情境:教师播放一段闽南童谣的音频或视频,向学生介绍这是闽南地区的传统童谣,有着独特的乡土味道和文化内涵。

2. 引发思考:教师提问学生是否了解或听过闽南童谣,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或观点。

探索活动:1. 观察绘本或图片资源:教师展示闽南童谣相关的绘本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其中的元素,如人物服饰、乡土特色等,激发学生对闽南文化的兴趣。

2. 听闽南童谣录音:教师选择一首典型的闽南童谣,让学生闭上眼睛,仔细聆听。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歌曲中的部分内容和歌词。

3. 歌曲合作创编: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首闽南童谣进行合作创编。

学生可以根据闽南童谣的节奏和韵律,结合自己的创意编写新的歌词。

学生可以用闽南方言、普通话或双语进行创编。

4. 演唱和表演:每个小组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练习自己创编的闽南童谣,并进行小型表演。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乐器伴奏,增强学生的音乐感知和合作能力。

巩固活动:1. 分享表演成果:每个小组轮流进行表演,学生可以分享自己创编的闽南童谣,并讲解创作的灵感和背景。

2. 教师评价和总结:教师对学生的表演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的努力和创新。

同时,教师可以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和体会,强调闽南童谣对于传承和发展本土文化的重要性。

拓展活动:1. 了解闽南文化:学生可以利用图书馆或互联网资源,进一步了解闽南地区的文化特点和传统习俗。

2. 制作手工乐器:学生可以使用简单的材料制作闽南传统乐器,如小手鼓或铜钹,进一步体验和感知闽南童谣的韵律和音乐特色。

教案评价: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学生将能够了解闽南童谣的特点和文化背景,培养他们对闽南童谣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闽南童谣100首教案

闽南童谣100首教案

闽南童谣100首教案教案标题:闽南童谣100首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学习闽南童谣,培养学生对于闽南文化的了解和兴趣。

2. 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造力。

教案步骤:1. 导入(5分钟)- 向学生介绍闽南童谣的背景和特点,激发学生对于闽南文化的兴趣。

- 播放一段闽南童谣的音频或视频,让学生感受闽南童谣的韵律和情感。

2. 学习闽南童谣(30分钟)- 分发闽南童谣歌词,让学生跟随歌词朗读,感受闽南方言的韵味。

- 分组让学生自选一首闽南童谣进行学习,鼓励他们分析歌词的意义和表达方式。

- 学生小组展示自选童谣的表演,其他学生进行欣赏和评价。

3. 创作闽南童谣(40分钟)- 分组让学生自由发挥,创作一首属于自己的闽南童谣。

- 引导学生思考闽南童谣的主题和表达方式,鼓励他们结合自身经历和感受进行创作。

- 学生小组展示自己创作的童谣,其他学生进行欣赏和评价。

4. 拓展活动(20分钟)- 邀请一位当地的闽南童谣专家或歌手来校进行讲座或演唱会,让学生亲身感受闽南童谣的魅力。

-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闽南童谣展览或文化活动,加深他们对于闽南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5. 总结与评价(5分钟)- 与学生一起回顾学习过程,让他们分享对于闽南童谣的感悟和收获。

-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对于教学的改进建议,以便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资源:- 闽南童谣歌词- 音频或视频播放设备- 创作闽南童谣的素材和工具教学评估:- 学生对于闽南童谣的理解和表达能力的评估,可以通过展示和表演来进行评价。

- 学生对于闽南文化的了解和兴趣的评估,可以通过课堂讨论和学生反馈来进行评价。

- 教学效果的评估,可以通过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教学反馈来进行评价。

闽南童谣活动教案(5篇)

闽南童谣活动教案(5篇)

闽南童谣活动教案(5篇)语言活动:拍轿坐桥(闽南童谣)【活动目标】1.初步感受漳州闽南童谣的味性和游戏性,学习用南话跟唱童,激发幼儿学习南方言的兴趣,2.发展物几动作的协调性,体验南特有的亲风俗,感受亲情之乐。

【活动准备】有关室亲动漫一盘,宝“拍轿坐轿”游戏请家长加活动打击乐器:响板、小鼓、沙球等【活动过程】1.欣赏南民间亲的相关图片或课件,引发幼儿关注国南民俗活动“拍轿”坐轿“”的兴趣提问:做轿子的人是谁?她为什么要做轿子?(学习国南语:坐轿)。

轿夫是怎么抬轿子的?(理解“拍轿”:两个人一前一后轿:学习南语:拍轿)2.通过“拍轿坐轿”游戏图引导幼儿理解歌谣内容,学习吟诵歌。

提问:宝宝做轿子的时候发生什么有趣的事?理解并学说国南语:偷尿。

宝宝什么第一次“坐轿”会“偷尿”?你喜欢当新娘子来坐轿子吗?数师完整朗通歌谣,幼儿欣赏,引导幼儿运用节奏メ×1××1XXX「拍手学习童谣。

3.在亲子游戏中体验童谣中的亲情和乐趣。

亲子游戏《婴仔来坐轿》。

教师介绍游戏玩法及规则:请家长当轿夫“拍轿”,(因为小班孩子比较小,这里的轿夫可以请家长来当)各自右手握住自己的左手腕,四手便搭成了一个“田”字花为轿底,各自的胳膊圈成了一圆,成为乘轿人伸脚的“轿空”。

孩子当“新娘”,两个小脚伸入“轿空”来“坐轿”。

父母和孩子边念童谣边游戏。

在游戏中,家长“拍轿”,孩子“坐轿”,边抬“轿子”边念童谣,配上节奏乐器增加情趣。

【活动延伸】游戏“娶新娘”,感受闽南娶新娘的风俗和集体游戏的乐趣。

幼儿与家长一起组成“迎亲”队伍。

“轿夫”起轿,一边走一边反复咏唱:拍轿,拍轿,新娘来坐轿。

轿子后面跟着的是送嫁的“田仔阵”(孩子群)敲打着打击乐器跟着轿夫唱歌谣。

语言活动:牵孙牵仔(闽南童谣)【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童谣“牵孙牵仔”的诗意。

2.能用闽南话准确诵读。

3.能把诗意讲给别人听,并教家人诵读。

【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活动过程】1.出示童谣2.看插图理解诗意(1)范读童谣(2)看图理解《牵孙牵仔》的意思3.指导诵读童谣(1)跟师诵读(2)抽生诵读(3)全班通读(4)试背《牵孙牵仔》(5)全班背诵童谣4.复习巩固【活动延伸】家园共育,让幼儿回家将童谣念给家人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闽南童谣《一只蟳仔》
古洋小学
教学目标:
1、感受闽南童谣的诙谐有趣,初步学习运用说、游戏等形式来
体验闽南语童谣的乐趣。

2、认识螃蟹、了解螃蟹的生活习性及用途。

3、学已致用,能大胆的进行创编闽南童谣。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1、出示螃蟹壳激趣
同学们您们猜猜螃蟹有几只脚?
过渡语:(闽南语)不错,今仔日咱就来学学闽南童谣《一只蟳仔》在学习童谣之前老师先来考考你们对螃蟹的了解。

一:螃蟹知多少
1、生活习性。

2、用途。

二:想说的闽南话
同学们,看了这段视频我们对螃蟹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那您们想不想学一学螃蟹的闽南话呢?刚才了解了那么多有关螃蟹的知识您们想不想用闽南语说一说吗?
1、
2、分组问答练习(游戏盖房子激趣)
3、同伴间自由练习对话。

4、创设情境让学生进行表演,巩固练对话。

过渡语:同学们说的真棒,用一句闽南话鼓励鼓励自己吧。

泥鳅大家都吃过吗?了解它吗?下面我们一起来看段话了解一下泥鳅。

5、了解泥鳅的功效(课件泥鳅简介)
泥鳅常生活在水田、池塘、沟渠的静水底层淤泥中,喜食浮游生物、小型甲壳类等,也食植物碎屑、藻类等;泥鳅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还有多种维生素,并具有药用价值,是人们所喜爱的水产佳品。

泥鳅生命力顽强,民间认为吃它可以健身强体。

泥鳅的皮很滑有消炎的作用,如:眼睛红肿时用它的滑延来涂眼睛就可消肿。

小结;因为它有这么好所以很多人都想到河边去抓泥鳅,但是作为我们学生可以去抓泥鳅吗?
(不能自己到有水的地方玩,更不能私自去抓泥鳅。

因为那很危险。

)这不还有一首好听的抓泥鳅童谣,想不想学呢?
二;学习童谣
1;点击课件让学生自读童谣、理解意义。

2请个别学生试读,找出已认识的词。

3师完整诵读一遍童谣让学生欣赏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三:学念童谣
1:跟教师轻声朗诵
2:看图谱朗诵
3:讨论:怎样让童谣念起来更动听更有趣?
(启发学生用身体动作、打节奏等表现童谣的特点)
4、欣赏歌曲片段
五:创编童谣
闽南童谣真有趣,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动动脑创编童谣。

六:小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