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坦克发展设计历程共18页文档
中国坦克发展历程

中国坦克发展历程中国坦克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
在这之前,中国军队主要使用苏联和美国的坦克。
但是由于冷战的影响,苏联不愿意将最新的坦克技术转让给中国,因此中国决定自主研制坦克。
在1958年,中国开始了第一代坦克的研制。
这一代的坦克名为“59式”,它采用了苏联T-54A坦克的设计,但在防护、火力和机动性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改进。
59式坦克成为了中国军队的主力坦克,并在与越南、印度等国家的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之后,中国开始研制第二代坦克。
在1979年,中国研制成功了“69式”主战坦克。
与第一代坦克相比,69式在火控系统、动力装置等方面进行了升级。
此外,中国还研制了一系列的衍生型号,如自行火炮、指挥车等。
到了上世纪80年代,中国又开始研制第三代坦克。
这一代的坦克代表作是“98式”主战坦克。
98式是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一款采用modular式设计的主战坦克,它具有更好的火力、防护、机动性和信息化能力。
98式坦克的研制标志着中国坦克技术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近年来,中国继续推进坦克技术的发展。
目前,中国已经研制出了更先进的第四代坦克,其中最著名的是“99式”主战坦克。
99式坦克在火力、防护、机动性和信息化能力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突破,被视为中国目前最先进的主战坦克之一。
中国坦克发展历程的成果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中国的坦克产品已经出口到多个国家,得到了良好的反馈。
同时,中国逐渐在坦克技术领域与世界上其他国家拉近差距,成为了继美国、俄罗斯之后的第三个拥有自主研制坦克能力的大国。
抗战时期中国军队坦克简述

抗战时期中国军队坦克简述一、法制坦克1、法制“雷诺”FT-17轻型坦克(机枪型及37炮型)“雷诺”FT-17轻型坦克是法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生产的轻型坦克,它是世界上第一种可旋转炮塔式坦克。
1917年,制造出第一辆样车。
同年9月,批量生产,并定名为“雷诺”FT-17轻型坦克。
战斗全重7吨,最大速度10km/h,乘员2人,装备1挺8mm大口径火力 Model1914机枪,弹药4800发,装甲厚6-22mm。
奉系军阀张作霖于1922年向英、法等国订购了36辆“雷诺”FT-17型坦克,1924年交付。
大部分配装的是捷克造的7.92mm ZB-26式轻机枪,1924年在和直系军阀吴佩孚的战斗中,首次使用了这批坦克。
1928年6月张作霖被日本人暗杀以后,张学良带领东北军连同这些坦克一并加入了南京国民政府,组成了中国国民革命军第一骑兵装甲旅。
1931年,日军占领东北后,这些车辆大部分被日军俘获,编入日军和伪满洲国的部队服役。
2、法制AMR33/35轻型坦克法国在1934年,组建第1个轻型机械化师时,要求用新型的轻型坦克取代当时部队大量使用的“雷诺”FT-17坦克。
于是就研发了诸如AMR33/35 、AMC34/35 、R35、Renault/AMX R40 、Hotchkiss H35/38/39等一批双人可旋转炮塔的轻型坦克。
20世纪30年代中后期,中国当时的地方军阀龙云所指挥的滇军曾从法国购买了一些AMR33/35轻型坦克。
在五华山事件后,国民革命军中央军接受了这些滇军使用的AMR33/35轻型坦克并配发给第200师,后参加了入缅作战。
二、英制坦克1、英制NC-27轻型坦克NC-27轻型坦克是与法制FT-17型坦克同一时代的英制坦克。
1922年由奉系军阀张作霖购买。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原东北军的NC27轻型坦克与FT -17几乎悉数落入日寇手中。
日军将获得的NC27和FT-17编成两个坦克连,后又有部分又移交给伪满洲国军队。
我国坦克发展史

我国坦克发展史坦克,作为现代陆上作战的主要武器之一,具有强大的火力、高度的机动性和良好的防护力。
在我国的军事发展历程中,坦克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早在 20 世纪 50 年代,我国就开始了坦克的仿制和生产工作。
当时,我国从苏联引进了 T-54A 中型坦克的技术,并在此基础上成功仿制出了 59 式中型坦克。
59 式坦克的诞生,标志着我国初步具备了独立生产坦克的能力,为我国坦克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60 年代,我国开始自主研发坦克。
62 式轻型坦克就是这一时期的产物,它主要用于南方水网稻田地区的作战。
虽然在火力和防护力上相对较弱,但具有良好的机动性和适应性。
70 年代,我国又研制出了 69 式中型坦克。
69 式坦克在 59 式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改进,提高了火力和防护性能。
然而,由于当时技术条件的限制,69 式坦克在可靠性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80 年代,我国坦克工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80 式主战坦克的研制成功,使我国坦克技术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80 式坦克采用了多项新技术,如新型火炮、火控系统和动力装置等,其综合性能有了较大提升。
进入90 年代,我国坦克发展进入了快车道。
96 式主战坦克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坦克技术已经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96 式坦克在火力、防护和机动性等方面都有出色表现,能够适应现代战争的多样化需求。
而 99 式主战坦克的研制成功,则使我国坦克技术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99 式坦克拥有强大的火力,装备了先进的 125 毫米滑膛炮,能够发射多种弹药。
其防护性能也极为出色,采用了复合装甲和主动防护系统。
在机动性方面,配备了高性能的动力系统,具备良好的越野能力和战略机动性。
在坦克技术不断发展的同时,我国还注重坦克的信息化建设。
通过加装先进的通信、导航和战场感知系统,使坦克能够更好地融入信息化作战体系,提高了作战效能。
我国坦克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在技术研发、生产制造和人才培养等方面都经历了重重困难和挑战。
兵器集团内蒙一机:造出中国第一辆坦克

正能院国企钩沉ENTERPRISE HISTORY综合整理 / 本刊记者 李海光1959年10月1日,新中国迎来了10周年的庆典。
在万众瞩目的阅兵式上,32辆崭新的中国59式中型坦克隆隆驶过天安门,接受毛泽东主席等国家领导人的检阅。
作为中国第一辆中型坦克制造方的内蒙古一机集团公司,功不可没。
59式中型坦克出现在阅兵式上。
国庆十周年阅兵。
兵器集团内蒙一机:造出中国第一辆坦克国企管理. All Rights Reserved.1959年10月1日,新中国迎来了10周年的庆典。
在万众瞩目的阅兵式上,32辆崭新的中国59式中型坦克隆隆驶过天安门,接受毛泽东主席等国家领导人的检阅。
观礼台上、金水桥下,掌声雷动、欢声如潮。
这是中国59式中型坦克的第一次亮相,它向世人展示了中国坦克工业从无到有的辉煌进步。
从此,也结束了中国不能生产坦克的历史。
作为第一辆坦克的诞生地——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内蒙古一机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一机)功不可没。
万众奔腾 为向祖国献宝1958年12月25日,一机人自己制造了中国的第一辆中型坦克。
1959年5月26日,一机总装车间隆重举行了向国庆献礼坦克移交仪式。
在T-54A坦克移交仪式,当时时任一机党委副书记的李效康在讲话中说:“首批T-54A坦克移交部队,这是值得庆贺的大喜事,工厂自1953年开始建厂以来,经过六年的积极努力,在苏联专家的无私援助和支援下,经过艰苦奋斗,现在制出了第一批坦克,比原建厂总进度提前了一年。
这个成绩标志着工厂已经由基建阶段过渡到以生产为主的阶段,标志着我国机械制造业又有了一个新的飞跃。
”为了确保受阅部队正常训练和坦克无故障通过天安门,一机派出一支技术服务队,赶赴北京天坛公园装甲兵受阅部队训练场。
8、9月正是北京最炎热的季节。
技术服务队同受阅部队吃住在一起,白天部队驾驶坦克进行队形训练,晚上服务队的人员爬进坦克工作。
炎热的气温与发动机散发的热量加在一起,使驾驶室内温度高达40℃左右。
99式主战坦

99式主战坦99式主战坦克简介及发展历程引言:99式主战坦克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装备的一款第三代主战坦克,也是中国自主研发的重要军事装备之一。
该坦克以综合作战能力、先进的火力系统和强大的防护能力而著称,并在近年来逐渐成为中国军队的主力战车。
本文将介绍99式主战坦克的发展历程、技术特点以及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
发展历程:1999年,99式主战坦克的研制工作正式启动。
这是中国在推进装甲兵现代化道路上的重要一步。
初期的研制过程中,中国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包括资金、设备和技术等方面的限制。
然而,经过数年的努力,中国成功地克服了这些问题,并于2001年开始进行99式主战坦克的试验。
经过多次试验和改进,99式主战坦克在2006年进入批量生产阶段,并开始装备中国军队。
此后,中国不断改进和升级99式主战坦克,形成了不同的改进型号,以适应不同的战场环境和作战需求。
技术特点:99式主战坦克采用了许多先进的技术,使其在战场上具有强大的作战能力。
首先,它装备了一门125毫米滑膛炮,具备较长射程和精确打击目标的能力。
此外,99式主战坦克还配备了一对7.62毫米机枪,用于对抗近距离目标。
99式主战坦克采用了先进的防护系统,包括复合装甲、爆炸反应装甲和主动防护系统等。
这些系统能够有效地抵御来自敌方的攻击,并提供高水平的防护能力。
此外,99式主战坦克还具备优秀的机动性能,可以在复杂的地形条件下灵活机动。
作用及应用:99式主战坦克在现代战争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它作为中国军队的主力战车,具备了强大的火力和防护能力,能够有效地执行各类任务,包括进攻、防守和维持地区安全稳定等。
此外,99式主战坦克还可以与其他装备和兵种协同作战,形成有力的联合作战能力。
它可以与步兵、装甲车辆和直升机等配合,实现任务的全面完成。
总结:99式主战坦克作为中国军队的主力战车,是中国自主研发的一款重要军事装备。
通过多年的发展和改进,99式主战坦克逐渐成为具有强大综合作战能力的现代化战车。
中国坦克演进史:99式终于一跃而上

中国坦克演进史:99式终于一跃而上据俄罗斯军事评论网10月7日报道,99式主战坦克是中国现代国防工业的骄傲,它代表了中国坦克制造业的最高成就,体现了坦克领域所有最新研究成果。
中国军方和工业界经常夸赞它是世界最好的坦克之一,性能优于大部分现代坦克,仅逊于个别型号的产品。
类似言论准确与否成为个别人争论的话题,但是不能不承认,最近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在坦克制造领域已经实现了从仿制到自主创新的大跨越,目前已经形成了真正符合要求的设计学派,能够投入大量时间、人力、物力和财力,设计和生产几种型号的坦克。
必须指出的是,中国军方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就已经认识坦克。
20年代中期张作霖的奉系军阀从法国购买了36辆FT-17轻型坦克。
之后,国民政府从英国和意大利购买了少量各型坦克,总共数十辆,原因是国家财力不足,以及对坦克在战争中的作用不太理解。
直到30年代末的1938年,中国才从苏联得到不足100辆T-26坦克,大部分在与侵华日军的战斗中损毁。
在50年代中期之前,新中国坦克部队使用的坦克都是国外装备,包括苏联、美国,甚至日本造的坦克。
直到50年代,新中国才决定自力更生,开始独立自主研制和生产坦克。
59式50年代苏联向中国提供了一定数量的T-54中型坦克。
使用之后,中国领导人迅速从苏联引进了生产许可证,1957年包头617厂在得到苏联技术资料后组装了首批国产坦克。
新坦克根据中国工业能力进行了适当的改进,命名为59式,也曾叫做WZ-120。
作为T-54的许可仿制品,59式保留了前身的基本特点,结构、布局和各种部件基本不变,动力装置、武器和其他设备适当改进后更换了名称。
比如,100毫米D-10T线膛炮在中国的生产代号叫59T式。
SGMT机枪同样如此,其中一挺与坦克炮联装,另外一挺装配在车体前装甲板上。
瞄准和通信设备,与其他部件一样,根据许可证生产,与苏联产品差别不大。
59式坦克没有夜视仪,540马力12150L型柴油发动机同样仿自苏联,能保证中国坦克的运动性与T-54相同。
世界坦克大全

世界坦克大全系列通用常用名军队装备型号科研生产代号/曾用名招标项目名出口型准确意译/音译/原文全长车体长本页为履带式坦克,包括变型车,改型车也列本表履带式车辆只要驱动轮、诱导轮着地,该轮就被计算入炮塔前装甲厚度包含防盾中国最早的坦克是1922年奉系张作霖从法国购入雷诺FT-171950年11月,中国从苏联首批购进10个坦克团的装备,主要中国坦克研究所:201所;总装厂:包头617厂、哈尔滨671958年,哈工院装甲兵工程系建所。
1959年,迁往北京房山坦克总装厂为包头617厂,始建于1954年,是苏联援华156个坦克炮厂为包头447厂,始建于1954年,是苏联援华156个工坦克发动机厂为大同616厂,原拟建于包头,苏联专家认为北京618厂始建于1946年,原为民国时期北平长辛店铁路南哈尔滨674厂始建于1950年,原是东北兵工局674厂,1951年重庆256厂始建于1941年,前身为豫丰纺织机械厂,1953年吉林636厂成立于1948年,原为东北机械管理局19厂,1951宝鸡虢镇615厂1941年始建于上海,1950年西迁宝鸡称总后中型坦克T-34T-34重型坦克IS-2IS-21950/5559式WZ120仿制T-54A3659-1式WZ120A 198436.39.23959-2式WZ120B198436.29.23559-2A式19883759-3式B59G BW120K BK1940美洲虎外贸42ZTZ 59D1WZ120C 1995ZTZ 59D WZ120C 199559P 外贸3759-120A 59-120A 36.559-120B 59-120B36.5ZTQ62式WZ13119.868.07WZ131-1未定型19.86WZ131-1A未定型62式改型WZ131改型197921.562式改进型WZ131改进型未定型WZ132是“二四会战”的5种车型之一轻型坦克WZ132WZ132未定型22.258.528 6.05WZ141拟装备空降兵,改革开放初期因国民经济计划调整而超轻型坦克WZ141WZ141未定型ZTS63式WZ21118.48.4357.15WZ211-163海改63式战斗全重t水陆坦克中国中型坦克59式轻型坦克62式尺研制国类型名称型号绰号定型/装备时间ZTS63A式2010ZTS63A-1式03式ZTS03P式229.2水陆坦克WZ212WZ2121963年,装甲兵在WZ111坦克技术任务书中,要求其性能要重型坦克WZ111WZ111未定型4610.631969年,中苏珍宝岛冲突缴获一辆T-62,在研的69式及时吸1973年,巴基斯坦赠送我国一辆缴获印度军队的T-55,海运69式的识别特征为:主炮管上有激光测距机:抽气装置后移69式WZ121197436.59.12569-Ⅱ69-ⅡMP外贸1969年珍宝岛冲突后,为落实“要准备打仗”的指示,12月“二四会战”研制的3种坦克为122(“三液”坦克)、13“二四会战”前后,中国坦克年产量:68年2珍宝岛冲突后,为对抗T-64,上马122坦克项目,是“二四1970年10月4日,6种“二四会战”样车在装甲兵北京南口试中型坦克122122“风暴”是122坦克重新启动研制的项目,识别特征为:121223122445.39.947122645.81226F279式的识别特征为:105mm主炮管上有热护套中型坦克79式79式79-Ⅲ式1985.737.59.2280式的识别特征为:6对轮;主炮管上激光测距机又加上了ZTZ80WZ1221988.2389.32880-Ⅱ式的识别特征为:主炮管上激光测距机去除:炮塔上80-Ⅱ外贸,未出口焊接炮塔型88式的识别特征为:主炮管上激光测距机去除。
88式_精品文档

88式引言88式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所装备的一种主战坦克,也是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一种主战坦克。
它的名字源于生产该坦克的中国北方兵工厂的代号。
88式坦克于1988年开始研制,并于1999年列装中国军队。
本文将介绍88式坦克的技术特点、作战表现和未来发展趋势。
技术特点1. 动力系统88式坦克采用柴油发动机作为主力动力装置,能够在不同复杂地形和恶劣气候条件下保证高效工作。
其动力系统经过优化设计,提供了较高的机动性和稳定性。
2. 炮塔和炮管该坦克配备一门主炮,炮口口径为125毫米,具备高射速和高精度射击能力。
炮塔采用复合装甲设计,提供了良好的防护性能。
炮塔上还搭载有一挺12.7毫米口径机枪,用于对近距离目标进行打击。
3. 装甲防护系统88式坦克的装甲采用复合装甲设计,能够有效抵御弹药和导弹的攻击,提供乘员的安全保障。
这种装甲不仅能够抵御来自敌方的攻击,还能够防护来自地雷和爆炸物的伤害。
4. 指挥控制系统该坦克配备先进的指挥控制系统,能够提供更好的作战指挥能力。
指挥控制系统中包括战略信息处理、通信、导航和目标跟踪等功能,能够明确指挥官的要求,并有效传达给其他成员。
作战表现88式坦克在实战中表现出色。
它具备出色的机动性和火力打击能力,能够适应各种作战环境。
此外,其装甲防护性能也为乘员的安全提供了有效保障。
在多次模拟对抗中,88式坦克展现了出色的战斗力,并成功应对了不同的威胁。
未来发展趋势未来,88式坦克将继续发展和改进。
可能的发展方向包括提升主炮的射程和精确度,增强装甲防护能力以及引入更先进的指挥控制系统。
此外,还可以考虑在动力系统上进行进一步优化,提高机动性和燃油效率。
这些改进将进一步提升88式坦克的作战能力,并使其更好地适应未来战场的需求。
结论88式坦克作为中国自主研发的主战坦克,在技术特点、作战表现和未来发展方向上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它的出色性能和可靠性使其成为中国军队的重要作战装备之一。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88式坦克将继续发展和改进,为中国军队提供更先进、更强大的作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