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 概述

合集下载

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 概述

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 概述

保尔·瓦雷里
〔1871—1945〕 瓦雷里是一位学者型诗人.瓦雷 里的诗学强调"清醒意识"的作用,把创 作看作一种主动自觉的艺术追求,其 实质在于运用理智支配下的形式与结 构,对感觉经验进行整理综合.他借鉴 通感论,致力于捕捉复杂多样的感官 印象,着意表现其内在联系,暗示情感 体验的变化及其所蕴含的主客观秩序 的共鸣呼应,进而赋予象征意象以非 同凡响的个性.代表作《海滨墓园》.
未来主义
20世纪最先出现于意大利、继而波及全欧的一种 文艺思潮.未来主义无论是对文学艺术创作,还是对现 代审美观念的形成,甚至对社会人生的审视,都具有极 大的影响.它的基本特征是:否定传统文化,主张彻底 抛弃艺术遗产和传统文化;歌颂机械文明和都市混乱, 赞美"速度美"和"力量";主张打破旧有的形式规范,用 自由不羁的语句随心所欲地进行艺术创作.意大利的菲 利浦·马里内蒂〔1876——1944〕是未来主义的创始 人和理论家.法国的阿波利奈尔〔1880——1918〕是 一位从浪漫主义转向未来主义的诗人.他的代表作《烧 酒集》.俄国诗人马雅可夫斯基〔1893——1930〕的 一些早期创作也属于未来主义的作品.如:《穿裤子的 云》〔1912〕等.
超现实主义的其他代表人物
超现实主义的风云人物还有苏波、艾吕 雅等一批激进文学青年.其团体在运动发展 过程中历经改组分化.就总体而言,他们接受 马克思"改造社会"的观点,热心投身现实斗 争;同时强调思想革命,坚持独立自主;不 过更加向往绝对自由,倾向无政府主义.
意识流小说
20世纪20、30年代流行于英、法、美等国的一种现代主义文 学流派.意识流小说不重视描摹客观世界,而着力于表现人的内心 真实,特别是着力于表现人的意识流程,从而打破了传统小说的叙 事模式和结构方法,用心理逻辑去组织故事.

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名词解释

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名词解释

1.现代主义
(1)象征主义:
象征主义最早于19世纪70—90年代流行于法国。20世纪20—40年代象征主义走出法国波及全欧,形成了具有国际影响的后期象征主义流派。
后期象征主义仍然坚持以象征暗示的方法表现内心“最高的真实”。反对过多强调主观精神的自由与无限,以至走向过分抽象化,也反对过于强调客观事物的形象、具体而走向平淡无意蕴,同时又反对前期象征主义的隐晦艰深,主张情与理、主观与客观、有限与无限的统一,从而、30年代流行于英、法、美等国的一种现代主义文学流派。
意识流小说不重视描摹客观世界,而着力于表现人的内心真实,特别是着力于表现人的意识流程,从而打破了传统小说的叙事模式和结构方法,用心理逻辑去组织故事。
法国小说家马赛尔·普鲁斯特是西方意识流小说的奠基者,现代主义文学先驱,代表作《追忆似水年华》。
后期象征主义在文学上的主要成就是诗歌创作。英国的艾略特是后期象征主义的代表。代表作《荒原》
(2)表现主义:
表现主义是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中出现最早的一个思潮流派,表现主义的中心在德国,20—40年代达到鼎盛,成为20世纪头30年最有声势、最为重要的先锋派文艺运动。 表现主义文学善于透过事物的外层表象,展现内在的本质,从人的外部行为揭示内在的灵魂;善于直接表现人物的心灵体验,展现内在的生命冲动。奥地利的弗朗茨·卡夫卡是表现主义的代表作家。此外还有美国的尤金·奥尼尔 ,是表现主义戏剧的代表作家。代表作《琼斯皇》、《毛猿》。
代表作家有尤奈斯库、贝克特(《等待戈多》)等人。
(3)魔幻现实主义(im )
魔幻现实主义是20世纪中期风行于拉丁美洲的一种小说流派。
代表作家是萨特、加缪等人。萨特代表作是写于1944年的《禁闭》。
(2)荒诞派戏剧(im)

20世纪西方文学概述

20世纪西方文学概述

20世纪西方文学概述
20世纪的西方文学是一个非常丰富多样的时期,涵盖了各种不同的风格和主题。

以下是一些20世纪西方文学的主要特点和代表作品:
1. 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20世纪初,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成为主流文学运动。

代表作品包括弗兰克·诺里斯的《铁路巨头》,艾米莉亚·皮莱的《中上层社会》等。

2. 现代主义:20世纪中期,现代主义开始兴起,打破了传统的叙事结构和语言形式。

代表作品包括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到灯塔去》等。

3. 战争文学:两次世界大战对20世纪文学产生了重大影响。

代表作品包括厄内斯特·海明威的《丧钟为谁而鸣》,约瑟夫·海勒的《1984》等。

4. 社会批判和政治抗议:20世纪是社会运动和政治抗议的时期,文学也反映了这些社会问题。

代表作品包括乔治·奥威尔的《动物庄园》,赫尔曼·黑塞的《荆棘鸟》等。

5. 后现代主义:20世纪末,后现代主义成为主导文学思潮,注重对语言、身份和历史的探索。

代表作品包括艾伦·加里的《赛博朋克三部曲》,多尼·戈夫的《奥兰多》等。

6.女性文学:20世纪看到女性作家的崛起,她们关注女性的权利和经验。

代表作品包括短篇小说家凯瑟琳·安·波特的作品,简·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等。

20世纪的西方文学呈现出多样性和挑战性,代表了当时社会、政治和文化环境的变化和冲突。

外国文学史,讲义第10章 20世纪文学(二)

外国文学史,讲义第10章 20世纪文学(二)

第十章 20世纪文学(二)20世纪西方出现了现代主义文学和后现代主义文学两种不同文学流派现代主义文学:后期象征主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未来主义、意识流小说后现代主义文学:存在主义、荒诞派戏剧、新小说派、黑色幽默、魔幻现实主义第一节概述一、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一)产生背景时间:19世纪后期,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条件: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物质财富不断增加思想:人的孤独感、幻灭感、荒诞感和悲剧感成为主要内容非理性主义盛行:叔本华的“唯意志论”、尼采的“超人哲学”、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萨特的存在主义(二)现代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1、现代主义文学以表现现代社会人的异化以及现代人的孤独感、危机感、荒诞感、悲剧感等现代意识为基本主题。

2、在现代主义创作中,人的异化主题主要体现在: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自我四种基本关系的扭曲、割裂和矛盾对立几个不同方面。

(1)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现代主义文学从个人角度全面反抗社会。

(2)在人与人的关系上,现代主义文学揭示出一种人们彼此隔膜、倾轧、无法沟通的可怕图景。

(3)在人与自然(包括人与大自然、人与物质世界、人与人的本性)的关系上,现代主义文学持以全面否定的态度。

(4)在人与自我的关系上,现代主义文学从非理性主义出发,抱以不可知论的态度。

(三)艺术特色:1、重在表现主观自我,挖掘,展示人的心灵世界,具有浓郁的非理性色彩和鲜明的主观性、内向性,表现性特征。

2、善于使用象征、意识流、荒诞等表现手法,以及神话模式进行创作,追求艺术的深度模式。

3、大胆采用不合逻辑常规的表现形式,醉心于种种形式技巧的创新和实验。

4、现代主义文学还把“审丑”、“览丑”作为文学创作的主要目的和内容。

二、主要文学思潮(一)象征主义1、象征主义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运动中出现最早、影响最大的文学流派,它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前期象征主义流行于19世纪后半叶的法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后期象征主义产生,本世纪20年代,后期象征主义达到高潮。

现代主义文学流派概述

现代主义文学流派概述

现代主义文学流派概述现代主义文学是20世纪初兴起的一种文学流派,它在文学形式、风格和主题上都与传统文学有着明显的区别。

现代主义文学流派包含了许多不同的风格和流派,如象征主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等。

本文将对现代主义文学流派进行概述,介绍其特点、代表作品和影响。

一、象征主义象征主义是现代主义文学中的一个重要流派,它强调意象和象征的运用,追求超越现实的表达。

象征主义文学作品常常充满了隐喻和象征,语言意味深远,富有诗意。

代表作家有法国诗人波德莱尔、美国诗人艾略特等。

波德莱尔的诗歌《醉舞》以其独特的象征主义风格著称,通过对自然、爱情和宗教等主题的探讨,展现了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想。

而艾略特的《荒原》则是现代主义文学的经典之作,充满了象征主义的意味,探讨了人类存在的困境和信仰的迷失。

二、表现主义表现主义是现代主义文学中另一个重要的流派,它强调对内心世界和情感的表现,追求对现实的扭曲和夸张。

表现主义文学作品常常充满了悲观和绝望的情绪,对社会现实进行了尖锐的批判。

代表作家有德国剧作家布莱希特、奥地利小说家卡夫卡等。

布莱希特的戏剧《断头台上的罗莎》是表现主义的代表作之一,通过对一个女人在断头台上的内心世界的描写,展现了对生命和死亡的思考。

卡夫卡的小说《变形记》则是表现主义文学的经典之作,通过对主人公变成昆虫的奇特情节,探讨了人类存在的荒诞和绝望。

三、超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是现代主义文学中的另一个重要流派,它强调对潜意识和梦境的探索,追求超越现实的表达。

超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常常充满了荒诞和幻想的元素,打破了逻辑和常规的限制。

代表作家有法国诗人布列顿、比利时画家马格利特等。

布列顿的诗歌《自动写作宣言》是超现实主义的代表作之一,提倡用自由联想的方式进行创作,挖掘潜意识的深层内容。

马格利特的绘画作品则是超现实主义的经典之作,通过对日常物品和场景的重新构造,创造出了超现实的视觉效果。

总结现代主义文学流派包含了许多不同的风格和流派,每一种流派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表现方式。

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

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
《审判》书影 《审判》书影
《城堡》(《The Castle》,1922年)
《变形记》
《变形记》写的是人变成虫的荒诞离 奇故事。成为表现主义文学和卡夫卡 小说创作的最重要的代表作。小说最 精彩的是淋漓尽致地描绘了人与人之 间关系的异化,通过格里高尔与家人 关系的变化过程揭示了金钱的本质。 《变形记》具有极度夸张、变形与抽 象相结合的艺术特征。《变形记》构 思奇特,象征意蕴丰富,叙事语言平 实无奇,质朴自然,不故弄玄虚,不 设置悬念与矛盾冲突,情节淡化,内 容冷俊而严肃。
卡夫卡创作的艺术特色:
1、卡夫卡的作品具有整体暗示象征的特征,意 蕴丰富,耐人寻味。卡夫卡及其作品被称为 文学的无解方程。 2、卡夫卡善于运用幻觉梦魇、扭曲变形、怪异 荒诞的手法去表现生活、虚幻中又不失细节 的真实。 3、卡夫卡的语言表述简朴平实,较少使用描绘 性和比喻性的句子,并且避免语句的感情色 彩。
《变形记》书影
创作背景
• 1914年至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使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经济 萧条,社会动荡,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黑暗的现实,痛 苦的生活,使得人们对资本主义社会失去信心,一方面寻求出 路,锐意改革,一方面又陷于孤独、颓废、绝望之中。19世纪 末至20世纪初,一些思想敏锐的艺术家认为世界是混乱的,他 们著书立说,批判资本主义的人际关系,批判摧残人性的社会 制度。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现代主义 文学应运而生。现代主义文学作品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 人和人之间关系的冷酷,人对社会的绝望。艺术上强调使用极 度夸张以至怪诞离奇的表现手法,描绘扭曲的人性,表现人的 本能和无意识的主观感受,开掘个人的直觉、本能、无意识、 梦幻、变态心理以至半疯狂、疯狂的言行、心理。现代主义的 优秀文学作品探索人的心灵,为揭示人的内心世界提供了新的 艺术手法。

(外国文学)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

(外国文学)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

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思想特征1、表现人的异化、社会的危机(人与社会关、自然、人、自我关系的扭曲、颠倒)2、强烈的文化批判倾向艺术特征1、重视表现主观世界(以本能为主导的复杂多变的内心,主观感受中丑恶、荒诞的世界)、2、艺术表现(象征、荒诞、意识流手法)3、艺术形式的创新流派及代表作家作品后期象征主义文学表现主义文学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意识流小说存在主义文学时间、地点象征主义19世纪末20世纪初越出法国,在欧美广泛流行,至20世纪20~40年代形成了具有国际性影响的后期象征主义流派20世纪初发掘于德国绘画领域,1911年之后德国文坛兴起了表现主义文学运动,随后表现主义扩展到欧美其他国家、其他艺术领域;至20世纪20年代末,走向衰落1909年出现于意大利,继而波及全偶,涉及绘画、雕塑、诗歌、戏剧、音乐、电影、摄影等领域;1918年后走向衰落1924~1969年间流行,前身是达达主义,源于法国,而后流行于欧美各国、波及亚洲;涉及文学、绘画、雕刻、戏剧、电影等领域流行于20世纪20年代~40年代20世纪30年代末兴起于法国,二战后影响欧美,波及亚非诸国,50、60年代达到高潮,70年代逐渐出爱罗,80年代随萨特的去世而结束特征1、用象征暗示、意向比喻、自由联想、同感等手法表现人复杂微妙的内心体验、主观感受2、涉及重大的题材,富于思辨性、哲理性、宗教神秘性与现代意识1、反对再现,强调表现人的主观感受、事物的本质2、内容有抽象化、概括化的特点,是现代寓言3、艺术方法:象征、梦幻、变形1、否定传统文化(主张彻底抛弃文化、文艺遗产)2、歌颂机械文明、都市混乱(赞美速度美、力量)3、注重描述物质的音响、重量、气味4、主张打破旧有的形式规范(用自由不羁的1、强调表现超现实、超理性的梦幻世界、无意识世界2、主张用“无意识书写”、“梦幻记录法”创作3、废弃传统的艺术形式(自由联用语言、意象,追求离奇神秘的艺术效果)1、创作视点由“外”转向“内”(作家退出小说,让小说中的人物直接展示自己的意识流程)2、艺术手法:内心独白、自由联想、蒙太奇、象征暗示3、打破传统线形结构,采用“心理时间”1、鲜明的哲理性和寓意思辨性2、独特的真实性原则3、特定的境遇与自由选择1语句随心所欲地进行艺术创造)建筑时空倒置穿插的立体交叉结构代表作家及作品诗歌:艾略特《荒原》《普鲁弗洛克的情歌》叶芝《在学童们中间》《驶向拜占庭》瓦雷里《海滨墓园》里尔克《杜伊诺哀歌》《给奥尔弗斯的十四行诗》庞德《地铁车站》小说、戏剧:卡夫卡《美国》《审判》《城堡》(孤独三部曲)《变形记》斯特林堡《鬼魂奏鸣曲》《走向大马士革》奥尼尔《琼斯皇》《毛猿》恰佩克《万能机器人》马里内蒂《未来主义的创立和宣言》(标志着未来主义的诞生)《他们来了》《的黎波里之战》《未来主义者玛法尔卡》阿波利奈尔《醇酒集》《图画诗》(创立立体未来主义)诗歌、小说:布勒东《娜佳》(第一部超现实主义小说)《磁场》阿拉贡《巴黎的农民》《共产党人》《欢乐之火》艾吕雅(爱情诗著称)普鲁斯特《追忆逝水年华》伍尔夫《墙上的斑点》、《达罗卫夫人》、《到灯塔去》《海浪》乔伊斯《尤利西斯》福克纳《喧哗与骚动》萨特《紧闭》《厌恶》(《恶心》)《墙》《自由之路》《苍蝇》《死无葬身之地》《肮脏的手》波伏瓦加缪《西绪福斯神话》《局外人》《鼠疫》戏剧:梅特林克《青鸟》2。

外国文学史课件 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

外国文学史课件 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

三、20世纪现代主义的流派
• 3、未来主义
• 未来主义文学是20世纪初期兴起于意大利的一个文学流派,是未来主义艺术 在文学领域的体现。未来主义要凭借非理性的直觉,以不受任何约束的直觉 本能击碎理性的坚硬外壳,获得最充足的感应和想象的自由。
• 未来主义将文学艺术定位于对“现代感觉”的把握,主张彻底抛弃传统文化; 反对凝固刻板的理性,创建以“运动”为核心,充分展示速度、力量、音响、 色彩的新型美学;崇尚对运动着的客体的认识及对神秘未知的探索,力图从 剧烈的运动变化中寻找通向未来的昭示;主张依靠直觉、潜意识、排斥理性 的体验与想象,通过直觉体验奔突狂放的动感,捕捉瞬息万变的形态,为此 不惜破坏语言结构的完整性、规范性,以求刺激效应。未来主义不缅怀过去、 不崇尚自然,而是肯定生产力的发展,歌颂现代机械文明和都市生活。代表 人物有意大利的马里奈蒂、法国诗人阿波利奈尔、俄国诗人马雅可夫斯基等。
意识流小说
• 意识流小说的特征: • 1、其特点是打破传统小说基本上按故事情节发生的先后次序或是按情节
之间的逻辑联系而形成的单一的、直线发展的结构,故事的叙述不是按 时间顺序依次直线前进,而是随着人的意识活动,通过自由联想和心理 逻辑来组织故事。 • 2、故事的安排和情节的衔接,一般不受时间、空间或逻辑、因果关系的 制约,往往表现为时间、空间的跳跃、多变,前后两个场景之间缺乏时 间、地点方面的紧密的逻辑联系。时间上常常是过去、现在、将来交叉 或重叠。这种小说常常是以一件当时正在进行的事件为中心,通过触发 物的引发、人的意识活动不断地向四面八方发射又收回,经过不断循环 往复,形成一种枝蔓式的立体结构。 • 3、大量使用内心独白、心理联想和象征暗示的手法,语言、文体、标点 都有很大创新。
• 二、套用荷马史诗《奥德赛》的结构,并沿用《奥德赛》的漂泊-归家主题。 作品标题原本拟定为《忒勒玛基亚》、《尤利西斯的漂泊》《回家》。英雄 主题与爱的主题的对比。作品中三个主人公布卢姆(精神上的父亲。乔伊斯 论布卢姆:"我全方位地观察他,因此从雕塑的意义上讲,他是一个全面的 人。但他也是一个完整的人,一个好人。" )、斯蒂芬(精神上的儿子)、 玛丽恩(代表整个女性,象征繁殖力和生命)分别对应的是尤利西斯、帖雷 马科、潘奈洛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向与非理性情感紧密纠缠在 一起的意志与表象的世界。
h
11
表现主义的艺术主张
表现主义不满于穷形尽相的外部描绘,转而直接表现
情绪和感受,为此运用扭曲、变形、夸张、荒诞等手法,
突出内心体验、心理过程和激情力量,追求强烈的效果。
由于强调激情、体验和思考,人物形象往往被有意扭
曲或抽象化,成为某种共性符号或情感象征,不仅缺乏个
h
7
埃兹拉·庞德(Ezra Pound 1855-1972),
美国诗人、评论家,意象派的 领袖人物,英美现代主义文学最重 要的代表作家之一。庞德的早期创 作具有古典诗风和格律诗改革试验 的特征,1908年发表第一部诗集《 熄灭的细蜡》,1909年出版两卷诗 集《人格面具》,以后又有《普罗 旺斯》(1910)、《坎佐尼》( 1911)、《反驳》(1912),诗作 古风淳朴,题材丰富,表现出诗人 广博的古典历史知识和对格律诗的 深厚底蕴 。他早期的代表作《休·赛 尔温·莫伯利》
表现主义于20世纪初萌生 在美术领域,接着扩展为文学
运动,并取得重要成就。表现 主义根源于一战前后的社会动
荡。人们在世界性危机中,形
成了深重的灾难感绝望感不信
任感,强烈地体验到心理上的 惶惑、激动、压抑和反叛,于 是在“我亵渎上帝么?还是上 帝亵渎了人?”的大胆怀疑中, 抛弃了对国王、祖国和上帝的 信仰,穿越父辈的道德伦理,
▪ 5)现代主义文学热衷于艺术技巧的革新与实验, 某些作家的创作具有形式主义的倾向。
h
4
象征主义
最早于19世纪70—90年代流行于法国。20世纪20—40年代象征主 义走出法国波及全欧,形成了具有国际影响的后期象征主义流派。象征 主义是西方现代派文学中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波及面最广的一个 文学流派。后期象征主义继承并发展了前期象征主义的传统,使象征主 义更趋完美,内涵更深广,更富有现代主义的特征。后期象征主义仍然 坚持以象征暗示的方法表现内心“最高的真实”。反对过多强调主观精 神的自由与无限,以至走向过分抽象化,也反对过于强调客观事物的形 象、具体而走向平淡无意蕴,同时又反对前期象征主义的隐晦艰深,主 张情与理、主观与客观、有限与无限的统一,从而形成了自己的独特性。 后期象征主义在文学上的主要成就是诗歌创作。英国的托马斯·史特恩 斯·艾略特是后期象征主义的代表。保尔·瓦雷里是法国诗人,被誉为 “20世纪法国最伟大的诗人”。莱纳·马利亚·里尔克是奥地利诗人,代 表作是诗集《杜伊诺哀歌》和《致奥尔弗斯的十四行诗》。梅特林克是 比利时剧作家,代表作《青鸟》(1908)。埃兹拉·庞德是美国意象派 诗人,长诗《诗章》(1917—1959)在他的创作中拥有重要地位。
性特征,甚至连姓名也没有。
情节境遇为了适应表现的需要,往往出自人为构想,
虽怪诞突兀却发人深省。
戏剧舞台常以内心活动和长篇对话取代个性化动作,
以至独白、喊叫成为激情表达的特殊方式,并大量采用梦
境、幻觉、潜台词、灯光、面具、音乐、布景等手段来渲
染效果,影响到后起的荒诞派戏剧。
h
12
斯特林堡(1849—1912)
h
6
叶芝(1865—1939)
叶芝是爱尔兰文学复兴运 动的发起者,曾因“高超的艺 术形式表现了整个民族精神的 总是富于灵感的诗”获1923年 诺贝尔文学奖。他的早期诗作 体现了具有唯美倾向的象征主 义风格,如名篇《茵纳斯弗利 岛》。中年以后倾向神秘主义, 日益向宗教和哲学靠拢,认为 诗若不表现高于它自身的东西 便毫无价值可言。
保尔·瓦雷里
(1871—1945) 瓦雷里是一位学者型诗人。 瓦雷里的诗学强调“清醒意识”的 作用,把创作看作一种主动自觉 的艺术追求,其实质在于运用理 智支配下的形式与结构,对感觉 经验进行整理综合。他借鉴通感 论,致力于捕捉复杂多样的感官 印象,着意表现其内在联系,暗 示情感体验的变化及其所蕴含的 主客观秩序的共鸣呼应,进而赋 予象征意象以非同凡响的个性。 代表作《海滨墓园》。
h
3
现代主义作为20世纪一个极富于创新和反传统 精神的文学思潮,在总体上又有基本一致的特征:
▪ 1)现代主义文学突出地表现异化的主题。
▪ 2)现代主义文学强调表现内心生活和心理真实, 具有主观性和内倾性特征。
▪ 3)现代主义文学普遍运用象征隐喻的神话方式, 追求艺术的深度模式。
▪ 4)现代主义文学提倡“以丑为美”、“反向诗学”, 大量描写丑的事物。(美学主张)
《在一个地铁车站》 庞德
人群中这些面孔幽灵一般显现; 湿漉漉的黑色枝条上的许多花瓣。
h
9
表现主义
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中出现最早的一个思潮流 派,起初发轫于绘画界,表现主义的中心在德国,波及 欧美众多国家,20—40年代达到鼎盛,成为20世纪头30 年最有声势、最为重要的先锋派文艺运动。表现主义文 学善于透过事物的外层表象,展现内在的本质,从人的 外部行为揭示内在的灵魂;善于直接表现人物的心灵体 验,展现内在的生命冲动。奥地利的弗朗茨·卡夫卡是表 现主义的代表作家。此外还有美国的尤金·奥尼尔 ,奥 尼尔是表现主义戏剧的代表作家。他的戏剧注重表现人 同生存环境的斗争和对自身价值的追寻,善于用“思想 外化”手法揭示人的复杂心理和精神状态。代表作《琼 斯皇》、《毛猿》。
表现主义文学滥觞 于瑞典作家斯特林堡 的著名戏剧《鬼魂奏 鸣曲》(1907)。
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
h
1
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概述
艾略特 卡夫卡 乔伊斯
Hale Waihona Puke 萨特h2第一节 现代主义文学概论
现代主义是20世纪上半叶西方文学主要思潮之一,也是 对受这一思潮影响的文学流派的统称。
作为文学思潮,它以反传统为标榜,以内在论为依据, 从个体心灵出发,侧重开掘非理性因素,对文学的观念与 方法进行了大胆的革新和多样化实验,造成了广泛而深远 的影响。
作为文学流派,现代主义包括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 后期象征主义、表现主义和意识流小说等文学现象,可以 概括地称之为现代主义文学。它们大都反对传统文化以整 体压制个人、以物质压制心灵、以理性压制感性的弊端, 在艺术上突出孤独个人非理性心理的地位,把文学看作人 的语言化生存,并据以探索文学描写的新对象新方法,在 与传统文学的差异中发展和壮大自己,为西方文学打开了 新的局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