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系统用药处方分析

合集下载

门诊消化系统疾病用药的处方分析

门诊消化系统疾病用药的处方分析

门诊消化系统疾病用药的处方分析目的探讨门诊消化系统疾病用药的处方情况。

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6月~12月消化科疾病用药处方3152张,并对其用药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我院门诊消化系统疾病中共计11种类型,其中以胃炎患者居多,占30.11%。

3152张处方中存在234张不合理用药处方,占7.42%,主要表现为配伍不合理和同时使用同类药物。

结论通过分析门诊消化系统疾病处方,归纳总结不合理用药的原因,以指导合理用药。

标签:消化系统;处方分析;不合理用药消化系统疾病包括口腔、肠、胃、食管、胆、肝等脏器疾病,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药物治疗是其主要的治疗手段。

然而随着医药科技的发展,消化疾病用药品种的日益增多,治疗效果良莠不齐,各个医院均有不同程度的药物滥用或误用现象,不仅降低药物疗效,且易导致药源性疾病的发生,影响治疗效果[1]。

为进一步了解门诊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用药情况,本文通过对我院门诊消化科处方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旨在提高认识和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1 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及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3年12月门诊消化系统处方3152张,回顾性分析其用药情况。

按消化系统疾病类型对处方进行分类分析,并将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归纳总结。

1.2 分类标准及统计方法分类及不合理用药评价参考《新编药物学》、《临床用药须知》、药品说明书及临床相关用药指南。

采用Excel表格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2.1门诊消化系统疾病类型及用药处方分析我院门诊消化系统疾病共计11种类型,其中以胃炎患者居多,占30.11%。

3152张处方中存在234张不合理处方,占7.42%(见表1)。

2.2 不合理处方分析对234张不合理处方进行原因分析,主要原因有:配伍不合理、同时使用同类药物、药物作用拮抗、用药剂量不合理、用药时间间隔不合理和用法不当,配伍不合理和同时使用同类药物占主要原因(见表2)。

3 讨论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门诊消化系统疾病处方中存在的不合理用药情况,将其原因总结归纳为6类,分析讨论如下。

消化系统疾病治疗方

消化系统疾病治疗方

消化系统疾病治疗方1.呃逆【处方 1】沉香、砂仁各 3g,白胡椒 2g。

制用法将上药水煎,分 2 次服,每日 1 剂。

一般服本方 1剂,多能治愈。

严重者,可重复剂量,并适当配合治疗引起呃逆的急、慢性病,常能收到较满意的效果。

疗效用上药治疗呃逆患者 30 例,其中获得治愈者 28 例。

好转者 1 例,无效者 1 例。

【处方 2】猪胆 1 个,赤小豆 20 粒。

制用法把赤小豆放入猪胆内,挂房檐下阴干后共研为细粉备用。

用时,每日服 2 次,每次 1g,用白开水冲服。

疗效用上药治疗顽固性呃逆患者 26 例,其中 2 天内治愈者 22 例,4 天内治愈者 4 例。

【处方 3】生姜(选用新鲜多汁之品)1 块。

制用法将上药洗净后切成薄片。

用时,取上药放口中咀嚼,边嚼边咽姜汁。

疗效笔者用上药治疗各种类型呃逆患者 30 多例,一般嚼1 ~ 3 片后呃逆可止,对伴有急性口腔、咽喉炎症的患者慎用。

【处方 4】公丁香 10 ~ 15 粒。

制用法将上药细嚼,嚼时有大量的唾液分泌,切勿将其吐出,应慢慢咽下,待药味尽,将药渣吞服。

半个小时如无效,可再用 2 ~ 3 次。

用后以温开水漱口。

忌用凉水漱口及进食生冷之品。

疗效用本方治疗呃逆患者 185 例,5 ~ 20 分钟止呃者 170例,半小时止呃者 15 例。

【处方 5】旋覆花(包)、姜半夏各 20g,赭石、生龙骨、煅牡蛎(均先煎)、柿蒂各 50g,党参 30g,大枣 15g,生姜 3 片。

加减舌红无苔者,加乌梅、赤芍。

制用法每日 1 剂,水煎 15 分钟,含漱服用。

疗效用上药治疗中、晚期肿瘤引起的顽固性呃逆 125 例,用 3 ~ 5 剂后,均获良效。

【处方 6】丁香、甘草、旋覆花(包)各 6g,柿蒂 15 个,赭石12g。

加减胃寒者,加良姜;寒甚者,加吴茱萸、肉桂、附子;胃火甚者,加石膏,淡竹叶,麦冬;便秘者,加大黄、枳实;脾胃阳虚者,加人参、白术、干姜;气机郁滞者,加木香、乌药、枳壳、郁金。

消化系统药处方药资料

消化系统药处方药资料

消化系统药一、抗消化性溃疡药西咪替丁[基] (甲氰咪胍)Cimetidine【制剂规格】片剂:0.2g*100;注射液:2ml:0.2g【适应证】消化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等,也用于急性胰腺炎和胰腺囊样纤维变、返流性食管炎、胃泌素瘤等。

【药动学】口服t max约45~90min,有效血药浓度持续4h,生物利用度约70%,PB为5%~20%。

药物可经肠肝循环再吸收,一部分经肝脏代谢,另一部分以原型随尿排出,t1/2约2h。

【不良反应】常见恶心、呕吐、口苦、口干、腹泻、腹胀等。

亦可引起头晕、嗜睡和精神障碍等现象。

大剂量可出现男性乳房发育、溢乳、性欲减退或阳萎等,对肝硬化病人可诱发肝昏迷。

可引起肝损伤和ALT升高,称为“西咪替丁肝炎”。

对骨髓有可逆性抑制作用。

【药物相互作用】与华法林、茶碱类、苯妥英类等药物合用时,应减少剂量。

氢氧化铝等抗酸药或甲氧氯普胺可使本品吸收减少。

可降低硫糖铝、四环素等的作用。

与阿片类药物合用,可使慢性肾功能衰竭者产生呼吸抑制、精神混乱和定向力障碍等,应减少阿片类制剂的用量。

【用法用量】成人,口服:0.2g/次,3次/日,餐后服,睡前再服0.4g;或0.4g/次,2次/日;或以0.8g于睡前1次顿服。

静脉注射:0.2g/次,缓慢注射,4~6次/日。

静脉滴注:0.4g~0.6g,2次/日。

小儿:口服或肌注,每次5mg~10mg/kg,2~4次/日。

【注意事项】妊娠B类。

本品所致肝肾变化皆为可逆性,停药后可恢复,但肝肾功能不全者应慎用。

突然停药所致的高酸度偶可使溃疡穿孔,此外在治疗前应排除癌性溃疡。

本品与雷雷尼替丁[基]Ranitidine【制剂规格】胶囊:0.15g*30s;注射液:2ml:50mg【适应证】消化性溃疡、返流性食管炎、佐林格-埃利森综合征及上消化道出血等。

【药动学】口服t max约1~3h,生物利用度约49%。

t1/2约2.1~3.1h。

大部分以原形经肾脏排泄。

【不良反应】常见头痛及眩晕。

消化系统疾病不合理用药处方分析

消化系统疾病不合理用药处方分析

消化系统疾病不合理用药处方分析目的探讨消化内科常见的不合理用药情况,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以供临床参考。

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0年8月~2012年7月消化内科门诊处方3570张(对同一就诊卡号在同一时间缴费的处方视为同一病例),对这些处方进行分类总结。

结果不合理用药情况281例,占总病例数的7.87%。

结论消化系统疾病不合理用药情况较多,医生要一起进行病例讨论,交换经验,做到合理用药,使病人得到合理和正确的治疗。

标签:处方分析消化系统疾病合理用药消化系统疾病的不合理用药情况,在临床上是比较常见的,做好消化系统疾病的合理用药不容忽视。

通过对我院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用药的处方分析,对做到合理用药,提高疗效,避免不良反应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1.资料与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0年8月~2012年7月月消化系统疾病处方3570张,对同一姓名持同一就诊卡号在同一时间缴费的处方视为同一病例,调查内容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临床诊断、药品名称、药品用法用量以及联合用药等情况归类分析。

2.结果3. 讨论3.1质子泵抑制剂(PPI)与胃黏膜保护剂合用PPI合用胶体果胶鉍,胶体果胶鉍属于胃黏膜保护剂,需在酸性条件下与胃黏膜的蛋白质结合形成保护膜,覆盖溃疡面,促进黏膜再生和溃疡愈合,PPI抑制胃酸的分泌,使胃内pH 值升高,从而破坏胶体果胶鉍分解所需的酸性环境,减弱了胶体果胶鉍的作用。

因此铋剂不宜与质子泵抑制剂同时口服[1]。

若是必须同时应用,应错开服药时间,以免影响疗效。

须在服用胃黏膜保护剂前半小时或服用1小时后给予。

3.2 同时选用同类药物雷贝拉唑肠溶片是抑酸药,铝碳酸镁是制酸剂,两药同时服用或是服用制酸剂一小时后再服用本药时,本药的平均血药浓度和曲线下面积分别下降8%和6% [2],疗效降低,故二者最好不要一起使用;在治疗慢性胃炎合并消化性溃疡时,处方中发现有莫沙必利分散片与多潘立酮片同时出现,属于重复用药。

间苯三酚注射液直接作用于胃肠道平滑肌,能解除消化道平滑肌痉挛引起的疼痛,处方中出现与消旋山莨菪碱合用,从合理用药的角度看,联用是不合理的。

药品介绍5 消化系统用药

药品介绍5 消化系统用药

功能主治:活血祛瘀,益精养肝。 适用症:用于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属“瘀血阻络,肝肾不 足”证者,症见胁下痞块,胁肋疼痛,面色晦暗,或见 赤缕红斑,腰膝酸软,疲倦乏力,头晕目涩,舌质暗红 或有瘀斑,苔薄或微黄,脉弦细。
复方益肝灵片
成份:益肝灵分粉(水飞蓟素)、五仁醇 浸膏。 功能主治:益肝滋肾,解毒祛湿。 适用症:用于肝肾阴虚,湿毒未清引起胁 痛,纳差,腹胀,腰酸乏力,尿黄等症; 或慢性肝炎转氨酶增高者。
护肝片
成份:柴胡、茵陈、板蓝根、五味子、猪胆粉、绿豆。 柴胡 【处方用名】柴胡 北柴胡 春柴胡 软柴胡 【性味归经】苦辛微寒归肝胆经 【功效主治】疏散退热——少阳经证,疟疾 疏肝解郁——肝气郁结、胁肋胀痛,月经不调 省局阳气——气虚下陷,脱肛、子宫下垂 【效用说明】本品芳香疏泄,可升可散,善于疏散少阳半表半里之邪,又能疏 泄肝气而解郁结,且可升举清阳之气。 茵陈 【处方用名】茵陈 茵陈蒿 绵茵陈 【性味归经】苦微寒归脾胃肝胆经 【功效主治】清湿热、退黄疸——湿热黄疸 【效用说明】本品苦能燥湿,寒能清热,并善渗湿而利小便。

大枣 【处方用名】大枣 红枣 大红枣 【性味归经】甘温归脾胃经 【功效主治】补中益气——中气不足证 养血安神——血虚证,脏躁证 兼缓和药性 【效用说明】本品甘温,既善补中益气,又能养血安神,常用于脾胃虚弱, 食少便溏,活血虚萎黄,体弱肌瘦,以及妇女血虚脏躁,精神不安等证。
功能主治:湿肾散寒,涩肠止泻。 适用症:用于肾阳不足所致的泄泻,症见肠鸣腹胀、 五更溏泻、食少不化、久泻不止、面黄肢冷。
枳壳 性味归经、功效应用均与枳实相似,唯作用缓和,以行气宽中除胀为主。 木香 【处方用名】木香 广木香 云木香 川木香 煨木香 【性味归经】辛苦温。归脾胃大肠胆经 【功效主治】行气调中止痛:脾胃气滞证;泻痢里急后重证;脾运失常,肝失 疏泄证;脾胃气虚不运证 【效用说明】本品辛散芳香温通,苦燥而降,通理三焦,尤善行脾胃气滞,为 行气调中止痛之要药,主治脾胃气滞,积滞泻痢后重、脾运失常肝失疏泄及脾 虚运化。 砂仁 【处方用名】砂仁 缩砂仁 春砂仁 阳春砂 【性味归经】辛温归脾胃经 【功效主治】化湿行气——湿阻中焦,脾胃气滞 温中止泻——脾胃虚寒泄泻 安胎——胎动不安 【效用说明】本品辛散温通,芳香理气,善理脾胃之气滞,化中焦之湿阻,多 用于脾胃气滞湿阻,脘腹胀痛,呕吐食少。

我院门诊消化系统用药分析

我院门诊消化系统用药分析
参考文献
1 孙 忠实, 朱珠 . 药 物代谢性 相互作用研 究进 展[ J ] . 药物不 良反应杂志 , 2 0 0 0 , 2 ( 1 ): 6—
1 4.
( 1 . 2 %) , 处 方合 格 率 9 8 . 8 %, 其 中质子 泵抑 制 剂 占主 导 地 位 。
关键词
理 用 药
患者的用药现状 , 为门诊患者的临床药学 工作开展确 立方 向 , 随 机抽查 1 4 7 1份 消 化科病历 , 现分析如下 。
资 料 与 方 法 收集 2 0 1 0年 1 ~1 2月 门诊 消 化 系 统 用药处方 , 采 取每 个月 抽取 7天 , 每 天抽 取2 O一 3 0张处方 , 共计 1 4 7 1张进行统计 分析。 方法 : 采用 医院 H I S系统并运用随机
但是 , 我院消化 系统 门诊 处方 中仍有
处 方 分 析 消 化 系统 药 物 合
较典 型 的不合 理 用药 现 象。2 0 0 7年 , 世
界卫生组织调 查显示 , 在 有 的 发 展 中 国 家 约 1 / 3病例死 亡原 因是 由不 合理 用药 所
消化 系 统疾 病 是 一 类 常见 病 、 多 发
由统计结果 可见 , 抑制 胃酸 分 泌药 、 抗 酸药在消化 系统疾 病 治疗过 程 中 占据 主导地位 。而在抑制 胃酸分 泌药中 , 质 子 泵抑 制剂又是运用最多 的药物种类 , 其具 有较 强的抗酸和止痛效果 , 高愈合率和耐
枸 橼酸莫沙必 利片合 用有 一定 的协 同作 用。但该处 方中 , 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其疗 效 优于雷尼替丁 、 法莫替 丁和西 咪替 丁等
广, 效 果显 著, 不 良反 应 小 , 适 应 证 较

消化系统14中常见疾病经典药方

消化系统14中常见疾病经典药方

1.上消化道出血内服:(药疗)大黄100克,车前子30克,地榆20克。

水煎3次后合并药液,分4~6次服完,每日1副。

一般服药3~4副即可治愈。

2.胆囊炎:内服:(药疗)龙胆草15克,海金沙20克,鱼腥草20克,散羊草(又名剪刀夹、扁竹根、豆豉叶、蝴蝶花)15克,夏枯草10克,布菜(又名布叶草、齐头蒿、布菜子)20克,野靛(又名小泽兰)15克,水适量煮水,早晚各喝1次,1天喝完。

内服:(食疗)①芦根160克,水煎代茶饮。

一般服药3剂后症状明显减轻,继服7日1疗程。

②金钱草每天60克泡水当茶喝,忌口。

B粳米2两加适量的白糖加适量鸡内金粉(炒黄)煮粥喝。

③玉米须2两,茵陈1两,山枳子5钱,广郁金5钱,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15剂可能痊愈。

④冬瓜籽、绿豆各5钱煎1碗汤,1次服下。

1日3次,连用10日。

3.胃痛:内服:(药疗)①百合30克,乌药10克,水煎服,日1剂,分3次服。

②维生素B6加,呋喃唑酮服用。

7天1个疗程。

前2天每日2次每次各2粒,中间3天每日3次各3粒,最后2天每日2次各2粒。

胃病没有疼痛时不适合用。

内服:(食疗)1.大蒜1次1两连皮烧焦,再加1碗水烧开,加1碗水烧开,加适量白糖空腹食用,1日2次,一般连用7天没症状。

2.枳壳白芨粥:枳壳、白芨各15克,糯米100克,大枣5枚,蜂蜜25克。

先煎枳壳、白芨,取汁去渣,再加入糯米、大枣、蜂蜜同煮至粥熟。

每日3次,温热空腹食,连续食用30日。

4.溃疡性结肠炎:内服:(药疗)金钱草30克,柴胡10克,黄芩15克,葛根15克,白头翁20克,甘草6克。

水煎服,每日1剂。

也可取液30~50毫升每晚保留灌肠1次。

内服:(食疗)山楂片,红糖,白酒各1两半,干炒山楂片直至发粘冒烟停火,倒入白酒挪进砂锅,多加半碗水,最小的火煮10多分钟,最后放红糖搅化,早晚空腹各1次,连用5-10天,需严格忌口。

外用:乌梅、川椒、黄柏各等分,鲜生姜适量。

前3味共碾为未,加生姜共捣制成糊膏状,将姜膏摊在纱布上。

消化系统常见病临床用药分析

消化系统常见病临床用药分析

消化系统常见病临床用药分析消化系统是人体内一系列器官和组织协同工作的系统,它负责将食物分解、吸收和排泄。

然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消化系统的问题,如胃肠炎、溃疡、肝病等。

为了治疗这些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医生通常会采用一定的药物治疗。

本文将对消化系统常见病的临床用药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胃炎和胃溃疡胃炎和胃溃疡是常见的胃部疾病,主要症状包括胃痛、酸痛、恶心等。

治疗这些疾病的药物主要有抗酸药、抗生素和胃粘膜保护药。

1.抗酸药抗酸药主要用于减少胃酸分泌,缓解胃部疼痛。

常用的抗酸药包括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和H2受体拮抗剂(如雷尼替丁)。

这些药物通过抑制胃酸的分泌,减少对胃黏膜的刺激,从而缓解疼痛。

2.抗生素对于胃部细菌感染引起的胃炎和胃溃疡,抗生素是必不可少的药物。

常用的抗生素如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等,它们可杀灭导致感染的细菌,帮助胃部组织恢复。

3.胃粘膜保护药胃粘膜保护药主要通过增加胃黏液的分泌和修复胃黏膜损伤,达到保护胃黏膜的目的。

常用的胃粘膜保护药有枸橼酸铋钾、胆酸和胎盘素等。

这些药物可形成一层保护性的黏液,在胃幽门部位形成屏障,防止胃酸对胃黏膜的侵蚀。

二、肠道感染肠道感染是指肠道内细菌、病毒或寄生虫感染引起的疾病。

常见的症状包括腹泻、腹痛、发热等。

治疗肠道感染的药物主要有抗菌药物和抗病毒药物。

1.抗菌药物肠道感染通常由细菌引起,因此抗菌药物是常见的治疗方法。

根据病原体的不同,常用的抗菌药物包括头孢菌素类(如头孢呋辛)、喹诺酮类(如氧氟沙星)和大环内酯类(如阿奇霉素)。

这些药物可杀灭感染的细菌,减轻肠道的炎症反应。

2.抗病毒药物某些肠道感染由病毒引起,抗病毒药物是治疗这类感染的选择。

例如,诺福韦和阿昔洛韦是治疗感染性腹泻的常用药物,它们可以抑制病毒的复制和生长,减轻症状。

三、肝病肝病是指肝脏发生病理性改变的一类疾病,包括肝炎、肝硬化等。

肝病的治疗主要包括抗病毒治疗、肝保护剂和改善肝功能的药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
2.
随机抽取我院门诊2011年消化系统疾病处方 1521张,回顾性分析消化系统疾病用药情况,按 疾病种类和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分类,用Excel 表格统计分析。
结果: ①消化系统疾病患者中,以患胃炎者居多,占 32.94%(501/1521),见表1。 ②消化系统疾病者中少数患者用药存在不合理现 象,占7.16%(109/1521),见表2。
4
• 限定日剂量(DDD):即药物为达到主要治疗 目的用于成人的平均日剂量。 • 用药频度(DDDs):为药物总消耗量除以相 应的DDD值,判断药物实际消耗量及变化趋 势,DDDs越大说明此药使用频率越大。 • 日均费用(DDDc):为药品消耗金额除以 DDDs。
5
表3 2011年我院门诊各类口服消化系统药物的用药金额及DDDs排 序
17
4.服药间隔时间不合理
在治疗有消化道溃疡的病人时,有西咪替丁或雷 尼替丁经常合用抗酸药碳酸氢钠片进行治疗,根据药理学 药动学,H2受体阻断剂与抗酸药合用时,可缓解十二指肠 溃疡疼痛,但H2受体阻断剂吸收可能减少,故一般不提倡 两者合用。如需合用,两者应至少间隔一小时服用;还有 多潘立酮与雷尼丁同时联用可使雷尼替丁在胃肠道停留时 间缩短,吸收减少,血药浓度难以达到治疗所需峰值而使 疗效减弱。故此,多潘立酮,包括其他增强胃动力药,如 胃复安、依托必利等,与雷尼替丁片联用时,应间隔2h左 右服用。
此类不合理用药情况是所有不合理用药当中最多的, 很多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药物并不是合用就一定可以增加 疗效,下面就针对这类不合理用药进行说明:①在治疗慢 性胃炎合并消化性溃疡时,有用奥美拉唑合用硫糖铝,硫 糖铝属于胃黏膜保护剂,需在酸性条件下与胃黏膜的蛋白 质结合形成保护膜,覆盖溃疡面,奥美拉唑抑制胃酸的分 泌,使胃内pH值升高,从而破坏硫糖铝分解所需的酸性 环境,减弱了硫糖铝的作用。制酸药和抗酸药在与硫糖铝 合用时都应该间隔一定的时间;②有慢性糜烂性胃炎患者 合用雷尼替丁与多潘立酮;雷尼替丁作为受体拮抗药改变 胃内pH值,从而减少多潘立酮在胃肠道的吸收,另一方 面,多潘立酮可选择性地促进胃肠肌层神经丛节后的乙酰 胆碱的释放,增强胃动力,促进胃排空,根据资料,抗酸 药和胃动力药合用会使前者吸收量降低20%以上,两者合 用时需加大抗酸药剂量。
11
12
13
分析与讨论
• 根据以上数据可知,我院消化系统疾病不合理用药的情况 主要有: ①配伍后影响吸收、作用抵消,疗效降低; ②同时选用同类药物; ③; ⑥用法用量不当; ⑦其他。 下面就对其具体情况进行分析讨论。
14
1.配伍后影响吸收、作用抵消、疗效降低
2
统计资料表明,全世界胃肠疾病的发 病率约占人口的12%左右,因此,消化系 统疾病的不合理用药情况,在临床上是比 较常见的,做好消化系统疾病的合理用药 不容忽视。通过对我院消化系统疾病病人 用药的处方分析,给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对做到合理用药,提高疗效,避免不良反 应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3
通过两方面来进行消化系统用药分析 1. 利用门诊药房微机管理系统,调出2011年 的药品出库记录,以药品名称,年用药金 额(以零售价计)、日均用药剂量、用药 频度、日均费用,用Excel表进行统计分析。
16
3.药理作用拮抗
在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病人时,有消旋山莨菪碱或硫 酸阿托品与甲氧氯普胺合用,消旋山莨菪碱片和硫酸阿托 品是M受体阻断药,它可以引起食管下端张力降低,舒张 食管下端括约肌,从而减轻反流,而甲氧氯普胺可以逆转 上述药引起的食管下端括约肌张力降低,其药理作用刚好 同M受体阻断药相反,产生药理拮抗,不利于病人的治疗, 故在运用M受体阻断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最好不要合用甲 氧氯普胺;在治疗消化系统疾病伴有腹痛、腹胀时也有用 M受体阻断药与多潘立酮合用,M受体阻断药拮抗M受体, 从而减少乙酰胆碱的释放,松弛胃肠道平滑肌,而多潘立 酮是多巴胺受体阻断药,在一定程度上,阻断多巴胺,从 而增加乙酰胆碱在胃肠肌层神经丛节后的释放,增强胃肠 的运动,收缩胃肠道平滑肌,两者合用因作用拮抗而相互 抵消。
6
7
8
分析与讨论
• 由表3可知 我院2011年门诊口服消化系统药物的用药金额 是43.6539万元。位列前5位的分别是奥美拉唑、兰索拉 唑、雷贝拉唑、蒙脱石散、胃苏颗粒。5种药物占到了总 用药金额的61.8%。 • 奥美拉唑无论是金额排序,还是用药、用药频度排序都居 前列,是因为该药耐受性良好,选择性地作用于胃粘膜壁 细胞,抑制处于胃壁细胞顶端膜构成的分泌性微管和胞浆 内的管状泡上的H+,K+-ATP酶的活性,从而有效地抑制胃 酸的分泌,起效迅速。 • 同样使用较多的兰索拉唑,作为新型的质子泵抑制剂,在 酸性条件下可迅速地透过壁细胞膜转变为次磺酸和次磺酰 衍生物而发挥药效。本品抑制胃酸分泌、促使溃疡愈合比 其他质子泵抑制剂更快、作用更强、持续时间更长。
9
• 用药频度排序居前5位的分别是奥美拉唑、甲氧氯普胺片、 兰索拉唑、碳酸氢钠片、多潘立酮片。从排序上可以看出, 药物销售金额靠后的药品其使用频率并不见得也靠后。如 碳酸氢钠片价格便宜, 却是使用频率最高的抗酸药;甲 氧氯普胺片作为便宜高效的止吐药也被广泛使用。雷尼替 丁作用比西米替丁强5-8倍,且价廉、副作用小、安全,日 用药金额仅为0.15元,在我院广泛使用,虽随着质子泵抑 制剂在临床应用不断增多,金额排序有所靠后,但还是深 受临床欢迎。说明我院临床医师在选用药品时同时兼顾了 疗效和价格两个因素。
15
2.同时选用同类药物
在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合并有消化不良病人时,有用甲 氧氯普胺片10mg tid+多潘立酮片10mg tid。甲氧氯普胺 和多潘立酮同为多巴胺受体拮抗药,在用过甲氧氯普胺后, 对多巴胺受体的阻断作用已达最佳,再继续合用多潘立酮, 无法增加疗效,两者合用不仅达不到协同作用,还会增加 多巴胺受体阻断剂毒副作用。
消化系统用药处方分析
• 处方分析是了解临床用药情况和促进临床合理用 药的重要手段。随着医药科技的迅速发展,用于 临床的各类药物日益增多,不合理用药的现象在 各级医院均有不同程度的存在,在基层医院出现 的机率更高。不合理用药既影响了药物疗效,又 使其不良反应增加。 • 据报告,我国每年有超过250万人因药品不良反 应(adversedrugreaction,ADR)住院,19.2 万人因ADR死亡,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应引起药 学工作者及临床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