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分析总结

食品分析总结
食品分析总结

1.食品分析的任务和内容

营养成分分析食品安全性分析感官指标分析2.食品分析的方法

感观分析法化学分析法仪器分析法微生物分析法

3.正确采样的原则

代表性原则(随机取样)典型性原则

适时性原则(时效性)程序性原则

4.样品一般分为检样、原始样品和平均样品(3份)三种。

5.有完整包装的食品取样:(n为取样件数;N为总件数)

6.样品预处理的原则:(1)消除干扰因素(2)完整保留被测组分

(3)使被测组分浓缩(4)选用的分离富集方法应简便

(调整被测样品的pH、离子强度等)

7.干法灰化法:将样品至于电炉上加热,使其中的有机物脱水、炭化、

分解、氧化,在置高温炉中灼烧灰化,直至残灰为白

色或灰色为止,所得残渣即为无机成分。

优点:①此法基本不加或加入很少的试剂,故空白值低。

②灰分体积小,可处理较多的样品,可富集被测组分。

③有机物分解彻底,操作简单。

缺点:①所需时间长。

②因温度高易造成易挥发元素的损失。

③坩埚有吸留作用,使测定结果降低。

8.湿法消化法:样品中加入强氧化剂,并加热消煮,使样品中的有机物质完全分解、氧化,C、H、O、N呈气态逸出,待测组分转化为无机盐或离子状态存在于消化液中。

优点:①有机物分解速度快,所需时间短。

②由于加热温度低,可减少低沸点元素挥发逸散的损失。

缺点:①产生有害气体。

②初期易产生大量泡沫外溢。

③试剂用量大,空白值偏高。

9.溶剂萃取法:溶解度或分配系数的不同、液-液萃取法

浸提法:相似相溶、液-固萃取法

索氏抽提法:从固体物质中萃取被测组分的一种方法。(提取瓶、提取管、冷凝器)

提取管两侧分别有虹吸管和连接管,各部分连接处要严密不能漏气。提取时,将待测样品包在脱脂滤纸包内,放入提取管内。提取瓶内加入有机溶剂,加热提取瓶。有机溶剂气化,由连接管上升进入冷凝器,凝成液体滴入提取管内浸提样品的被测组分。待提取管内有机溶剂液面达到一定高度,溶有被测组分的有机溶剂经虹吸管流入提取瓶。流入提取瓶内的有机溶剂继续被加热气化、上升、冷凝,滴入提取管内。如此循环往复,直到抽提完全为止。

10.四分法:①混匀②取两份、余弃

③再混合四等分○4取两份、余弃

11. (1)绝对误差——测定值与真实值(通常用平均值代替)之差。

(2)相对误差——绝对误差占真实值的百分率。

例如:绝对误差都是 1 g ,

①样品的真实值是 10 g,相对误差为 10 %;

②样品的真实值是 1 g ,相对误差为 100 %。

12.准确度高精密度高

13.常量分析——样品中组分含量> 1 %

微量分析——样品中组分含量=0.1 %~1 %

痕量分析——样品中组分含量< 0.1 %(10-3)

超微量分析——样品中组分含量< 10-6

14.控制和消除误差的方法

(1)正确选取样品用量

(2)增加平行测定次数,减少偶然误差

(3)做空白实验

(4)校正仪器和标定溶液

(5)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15.有效数字及其修约规则:四舍六入五留双

16.相对密度的测定方法:

(1)密度瓶法(准确度高,耗时长)

原理:密度瓶具有一定的容积,在一定温度下,用同一密度瓶分别称量等体积的样品溶液和蒸馏水的质量,两者之比即为

该样品溶液的相对密度。

适用于测定各种液体食品的相对密度,特别适合于样品量较少的场合,对挥发性样品也适用。

(2)密度计法(简便快速,准确度较差)

原理:浮力与重力相等

17.食品干燥、蒸发时去掉的水分主要为自由水。很难用蒸发的方法分离除去结合水。

18.水分测定操作过程:样品接受预处理(样品、称量瓶)准

确称取适量样品于恒重称量瓶中在规定条件下干燥冷却

称量干燥冷却称量恒重实验结果处理19.酸在食品中的作用:(1)显味剂(2)保持颜色稳定

(3)防腐作用

20.要配制pH=4.00的pH计校准液,应选择邻苯二甲酸氢钾固体药品。

21.常用的澄清剂:(1)中性醋酸铅溶液{Pb(CH3COO)2·3H2O}

(2)乙酸锌和亚铁氰化钾溶液(3)硫酸铜和氢氧化钠溶液

(4)碱性醋酸铅(5)氢氧化铝溶液(铝乳)(6)活性炭

21.常用澄清剂要求:

1)除干扰物质完全,不吸附被测物质糖

2)过量澄清剂不影响糖的测量

3)沉淀颗粒要小,操作简便

4)不改变糖类的比旋光度及理化性质

22.还原糖的测定(碱性铜盐法)

(1)直接滴定法

原理:碱性酒石酸甲液+碱性酒石酸乙液天蓝色氢氧化铜沉淀+酒石酸钾钠

深蓝色的可溶性酒石酸钾钠铜络合物+样液的还原糖次甲基蓝指示剂红色氧化亚铜沉淀

待二价铜全部被还原后,稍过量的还原糖把次甲基蓝还原,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即为滴定终点。

(2)高锰酸钾滴定法

原理:样品溶液+过量的碱性酒石酸铜溶液 Cu2O ↓

Cu2O+Fe2(SO4)3+H2SO4 2CuSO4+2FeSO4+H2O

10FeSO4+2KMnO4+8H2SO4 5Fe2(SO4)3+2MnSO4+K2SO4+8H2O

100

1000

250

2

1?

?

?

=

V

m

m

X

23.淀粉的测定

(1)酶水解法:非淀粉成分较多

(2)盐酸水解法:淀粉含量较高的样品

(3)旋光法:淀粉含量高,可溶性糖类含量少(淀粉的比旋光度:203)24.常用的脂肪提取剂有乙醚(无水乙醚)、石油醚、氯仿—甲醇混合

溶剂等。

25.脂类的测定

(1)索氏提取法

索氏提取器(回流冷凝管、抽提管、接收瓶)

原理:将经前处理的、分散且干燥的样品用无水乙醚或石油醚等溶剂回流提取,使样品中的脂肪进入溶剂中,蒸去溶剂后

所剩下的残留物,即为粗脂肪。

26.蛋白质系数:6.25

27.凯氏定氮法(粗蛋白)

2NH2(CH2)2COOH+13H2SO4→(NH4)2SO4+6CO2+12SO2+16H2O 消化

(NH4)2SO4+2NaOH→2NH3+Na2SO4+2H2O 蒸馏

计算:

0.014表示1.0盐酸标准滴定溶液相当氮的含量;F表示蛋白质系数; V1为样品消耗盐酸标准液的体积,mL;V2 为试剂空白消耗盐酸标准溶液的体积,mL;c为盐酸标准液的浓度,mol/L

3

3

4

2

7

4

2

4

2

7

4

2

4

3

3

3

4

2

2

5

)

(

5

)

(

4

2

BO

H

Cl

NH

HCl

O

H

O

B

NH

O

H

O

B

NH

BO

H

NH

+

=

+

+

+

=

+

100

100

10

014

.0

)

(

%2

-1?

?

?

?

?

=F

m

V

V

c

蛋白质(

滴定

注意事项:

(1)试剂溶液应用无氨蒸馏水配制

(2)消化时不要用强火,应保持缓和沸腾,消化中不时转动凯氏烧瓶,以便冷凝酸液洗下附在瓶壁上的固体残渣,促进其消化完全。(3)为加速消化,常加入

硫酸钾:可提高消化体系溶液温度

硫酸铜:催化剂、消化终点指示剂、蒸馏时碱性反应指示剂(4)样品中若含较多脂肪或糖,在开始消化时应用小火加热,并时时摇动;或者加入少量辛醇或液体石蜡或硅油消泡剂,并同时注意控制热源强度。

(5)当样品消化液不易澄清透明时,可将凯氏烧瓶冷却,加入30%过氧化氢2~3ml后再继续加热消化。

(6)若取样量较大,如干试样超过5g,可按每克试样5ml的比例增加硫酸用量。

(7)一般消化至呈透明后,继续消化30分钟即可,一般消化时间约4小时,时间延长可能引起氨的损失。有机物如分解完全,消化液呈蓝色或浅绿色,但含铁量多时,呈较深绿色。

(8)蒸馏装置不能漏气

(9)蒸馏前若加碱量不足,消化液呈蓝色不生成氢氧化铜沉淀,需再增加氢氧化钠用量

(10)硼酸吸收液的温度不应超过40℃,否则对氨的吸收作用减弱,置于冷水浴中使用。

(11)蒸馏完毕后,应先将冷凝管下端提离液面,清洗管口,再蒸1分钟后关掉热源,否则可能造成吸收液倒吸。

28.氨基酸的测定(双指示剂甲醛滴定法)

原理:氨基酸具有酸性的-COOH基和碱性的-NH2基。它们相互作用而使氨基酸成为中性的内盐。当加入甲醛溶液时,-NH2基与甲醛结合,从而使其碱性消失。这样就可以用强碱标准溶液来滴定-COOH基,并用间接的方法测定氨基酸的总量。

指示剂:百里酚酞

29.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原理:从光源辐射出具有待测元素特征谱线的光,通过试样蒸汽时被蒸汽中待测元素基态原子所吸收,根据辐射特征谱线光被减弱的程度来测定试样中待测元素含量的分析方法。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光源原子化器单色仪数据处理系统

光源:发射被测元素的特征共振辐射。

原子化器:提供能量,使试样干燥、蒸发和原子化。(火焰原子化器、非火焰原子化器)

30.食品添加剂的作用:(1)有利于食品的保藏、防止腐败变质

(2)改善食品的感官性状

(3)保持或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

(4)增加食品的品种和方便性

(5)有利食品加工制作,适应生产的机械化和自动化

(6)满足其他特殊需要

31.我国允许使用的护色剂有:硝酸钠、硝酸钾、亚硝酸钠和亚硝酸钾。

32.食品中有害物质的来源:(1)不当使用农药、兽药

(2)加工、贮藏或运输中的污染

(3)特定食品加工工艺

(4)包装材料中的有害物质

(5)食品原料中固有的天然有毒物质33.快速检测法:(1)操作快速、简便、费用少

(2)可以提高实验室检测的针对性

(3)能够及时发现可疑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和力度

(4)同时也是我国国情所决定的

原则:质量原则、安全原则、快速原则

采样——从大量的分析对象中抽取有一定代表性的一部分样品作为分析材料,这项工作叫采样。

检样——由整批待测食品的各个部分采取的少量样品。

原始样品——把许多份检样综合在一起。

平均样品——原始样品经过处理再抽取其中一部分作检验用者称为

平均样品。

精密度——指多次平行测定结果相互接近的程度。(稳定性、重现性;

偏差)

准确度——指多次测定的平均值与真实值的接近程度。(可靠性;误差、回收率)

灵敏度——指分析方法所能检测到的最低限量(最小量或最低浓度)。空白试验——操作条件和所用试剂均相同,但无待测试样存在的试验(消除试剂及仪器等带来的误差)。

恒重——在规定条件下,连续两次干燥或灼烧后质量之差不超过一定的范围。

绝对误差——测定值与真实值之差;

相对误差——测定值占真实值的百分率。

系统误差——由固定原因造成的误差(单向性):仪器误差、方法误差、试剂误差和操作误差。

偶然误差——由于一些偶然的外因所引起的误差(不确定性):环境的偶然波动或仪器的性能、分析人员的操作不一致所产生的。密度——在一定温度下,单位体积物质的质量。

相对密度(比重)——某一温度(t1)下物质的质量与同体积某一温

度(t2)下水的质量之比,表示为:,无量纲。真密度——液体在20℃的质量与同体积的水在4℃时的质量之比。

视密度——液体与同体积的水在同一温度时的质量之比,记作

波美计——波美计的刻度方法以20 ℃为标准,在蒸馏水中为0,在15%食盐溶液中为 15oBé,在纯硫酸中为66oBé,其余

刻度等距离划分。

折光法——通过测量物质的折光率来鉴别物质的组成,确定物质的纯度、浓度及判断物质的品质的分析方法称为折光法。

光的反射——一束光线照射在两种介质的分界面上时,要改变它的传播方向,但仍在原介质里传播。

光的折射——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到另一种介质时,除了一部分光线反射回第一种介质外,另一部分进入第二种介质中并改变它

的传播方向。

折光率——光在二种介质中的速度之比,此又称折光系数,是物质的特征常数之一。

旋光法——应用旋光仪测量旋光物质(光学活性物质)的旋光度以确定其含量的分析方法叫旋光法。

比旋光度——在一定温度和一定光源情况下,当溶液浓度为1g/ml,液层厚度为1分米时偏振光所旋转的角度。

变旋光作用——具有光学活性的还原糖类(如葡萄糖,果糖,乳糖,麦芽糖等),在溶解之后,其旋光度起初迅速变化,然

后惭渐变得较缓慢,最后达到恒定值,这种现象称为变

旋光作用。

(真)固形物——液态食品当其水分被完全蒸发干燥至恒量时,所得到的剩余物称干物质或固形物。

视固形物——测得非蔗糖溶液的密度后,从纯蔗糖溶液的密度-质量浓度表中查得的蔗糖质量浓度,可以近似地看作是该溶液

的固形物含量,称视固形物。

食品中的固形物——指食品内将水分排除后的全部残留物,包括蛋白

质、脂肪、粗纤维、无氮抽出物、灰分等。

水分含量——指食品中水的总含量,即一定量食品中水的质量分数。水分活度值——食品中水分存在的状态,即反映水分与食品成分的结合程度或游离程度。结合程度越高,则水分活度值越

低;结合程度越低,则水分活度值越高。

相对湿度——指的是食品周围的空气状态。

灰分——在高温灼烧时,食品发生一系列物理和化学变化,最后有机成分挥发逸散,而无机成分(主要是无机盐和氧化物)则残

留下来,这些残留物称为灰分。

总酸度——食品中所有酸性成分的总量。

有效酸度——指被测溶液中H+的浓度,准确地说应是溶液中H+的活度,所反映的是已离解的酸的浓度,常用pH值表示。挥发酸——指食品中易挥发的有机酸

总糖——食品中的总糖通常是指具有还原性的糖(葡萄糖、果糖、乳糖、麦芽糖等)和在测定条件下能水解为还原性单糖的蔗糖

的总量。

粗纤维——表示食品中不能被稀酸、稀碱所溶解,不能为人体所消化利用的物质。

膳食纤维——它是指食品中不能被人体消化酶所消化的多糖类和木质素的总和。它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戊聚糖、木质素、

果胶、树胶等。

酸价——指中和每克油脂所消耗氢氧化钾的毫克数(表示油脂中的游离脂肪酸的含量或油脂发生酸败的程度)

碘值——每100g油脂所能吸收的氯化碘或溴化碘换算为碘的质量g (表示其脂肪酸的不饱和程度)

过氧化值——表示油脂中过氧化物的含量及油脂被氧化的程度

皂化价——中和1g油脂中所含全部游离脂肪酸和结合脂肪酸(甘油酯)所需的KOH质量(mg).

羰基价——脂类被氧化所生成的过氧化物,进一步分解为含羰基的化合物,由此产生的化合物的量为羰基价,其大小代表油脂

氧化变质的程度。

矿物质——食物或机体灰分中那些为人体生理功能所必需的无机元素称为矿物质(无机盐)。

食品添加剂——指为改善食品的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护色剂——能与肉及肉制品中呈色物质作用,使之在食品加工、保藏等过程中不致分解、破坏,呈现良好色泽的物质。

防腐剂——是具有杀灭或抑制微生物增殖作用的一类物质的总称。

有毒物质——凡是以小剂量进入机体,通过化学或物理化学作用能导致健康受损的物质。

休药期——是指自停止给药到动物获准屠宰或其动物性产品获准上市的间隔时间.

生物毒素——是一大类生物活性物质的总称,包括动物毒素、植物毒素和微生物毒素。

食品分析期末试题

食品分析期末试题06一.名词解释 1.食品分析 2.感官评价 3.光学活性物质 4.水分活度 5.灰分 二.填空 1.以波美度表示液体浓度单位如何表示:__________专用于测定糖液浓度以符号,_________表示,高于20℃时,糖液相对密度减小,即锤度_____________。 2.在样品制备过程中,如何使防止脂肪氧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样品制备过程中,如何防止微生物的生长和污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很多,按照其来源的不同可以分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大类,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食品中糖精钠时,样品处理液酸化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因为糖精易溶于乙醚,而糖精钠难溶于乙醚。 4.凯氏定氮法共分四个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消化时还可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助氧化剂。消化加热应注意,含糖或脂肪多的

样品应加入_________________作消泡剂。消化完毕时,溶液应呈 _________________颜色。 5.原子吸收光谱仪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不同处在于_______,前者是_______,后者是_______。 6.高效液相色谱固定相的性质和结构的差异,使分离机理不同而构成各种色谱类型,主要有、、、和等。 三问答 1.试简述巴布科克法测定乳中脂肪含量的原理。 2.试比较索氏提取法、酸水解法、巴布科克氏法、罗紫—哥特里法、氯仿—甲醇法测定脂肪的原理、适用范围。 四计算 1.现要测定某种奶粉的灰分含量,称取样品,置于干燥恒重为 的瓷坩埚中,小心炭化完毕,再于600℃的高温炉中灰化5 小时后,置于干燥器内冷却称重为;重新置于600℃高温炉中 灰化1小时,完毕后取出置于干燥器冷却后称重为;再置于 600℃高温炉中灰化1小时,完毕后取出置于干燥器冷却后 称重为。问被测定的奶粉灰分含量为多少? 2.在原子吸收光谱仪上,用标准加入法测定试样溶液中Cd含 量。取两份试液各,于2只50ml容量瓶中,其中一只加入 2ml镉标准溶液(1ml含Cd10ug)另一容量瓶中不加,稀释 至刻度后测其吸光度值。加入标准溶液的吸光度为,不加的 为,求试样溶液中Cd的浓度(mg/L)?

企业食品安全工作总结

企业食品安全工作总结 《企业食品安全工作总结》。篇一:公司食品安全工作总结公司食品安全工作总结 强化责任意识完善工作机制 确保食品安全工作顺利开展 我们xx乳业有限公司是杭州xx集团旗下呼伦贝尔xx乳业集团的全资子公司。作为xx市政府的招商引资企业,于XX年6月21日在xx注册成立。公司集草场改良、饲料加工、奶牛养殖、乳品生产于一身,是草、畜、乳一体化的链条项目,公司于XX年11月竣工并投产,目前主要生产2段婴幼儿配方奶粉及全脂乳粉。几年来,我公司在延边州和xx市两级质监局的热心指导和帮助下,在抓食品安全工作中强化企业主体责任意识,秉承“食品安全从我做起”经营理念,有效的推进了食品安全工作的健康开展。 筑牢基础,做到有法有章可循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作为食品生产企业,是确保广大消费者食用安全的第一道防线,所以我公司采取有效措施注重从抓基础工作入手,紧紧把住生产源头这一关,确保了生产的有章可循和有章必循。 一是依法规范管理。为了落实抓食品安全企业主体责任,提高质量安全意识,我公司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

其实施条例、《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等法律法规的规定,范文写作严格按照《乳制品生产加工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情况自查表》定期对公司主体责任落实情况起行全面的自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把食品安全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二是强化制度建设。我公司成立伊始,即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在领导的高度重视下,规范公司法人治理机制,采用gmp、haccp食品安全制度,紧紧围绕“质量安全是根本,持续改进是永恒”的方针及“使用100%安全的原材料、出厂产品安全指标100%合格、食品安全事故为零”的质量目标,建立健全企业管理制度,制定了进货查验和记录制度、食品添加剂管理和使用制度、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关键过程控制制度、产品出厂检验和记录制度、食品安全事 故应急处置制度等企业管理制度,确保产品从采购、生产、包装、检验、贮存到配送等各个环节实行严格质量管理,按照《食品安全法》等规范生产,依法经营。成立质量安全小组,我公司组织了部门负责人为主体的学习和宣贯,后以部门为单位组织所有员工进行学习和宣贯。 三是完善工序控制。公司于XX年11月取得乳品加工生产许可证,是吉林省第一家获证的婴幼儿配方奶粉生产企业。拥有国内先进水平的婴幼儿配方奶粉专用生产线,严谨的生产工艺,严格执行xx要求的内控标准,产品标准远远高出国家标准。XX年初

食品分析重点总结word版本

资料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只供学习与交流 食品分析章复习资料 第一章 1、食品品质分析或感官检验; 2.食品中营养组分的检测(常见的六大营养要素以及食品营养标签所要求的所有项目)-经常性项目和主要内容。 3.食品安全性检测(包括食品添加剂、食品中限量或有害元素、各种农药、畜药残留,环境污染物, 微生物污染,食品中形成的有害物质) 4、食品分析的方法:感官检验法、化学分析法、仪器分析法、微生物分析法、酶分析法 品分析的发展方向是朝着微量、快速、自动化方向发展。 第二章 1、系统误差:由固定原因造成,测定过程中按一定的规律重复出现,一般有一定的方向性,即测定值总是偏高或总是偏低。 误差大小可测,来源于分析方法误差,仪器误差、试剂误差和主观误差(操作误差) 系统误差的校正:方法系统误差——方法校正主观系统误差——对照实验仪器系统误差一一对照实验试剂系统误差一一空白实验 2、偶然误差:由于一些偶然的外因所引起的误差,产生的原因往往是不固定的,未知的,且大小不一,或正或负,其大小是不可测的。

1. 采样必须注意生产日期、批号、代表性和均匀性(掺伪食品和中毒样品除外)。采集的数量应能反映该食品的卫生质量和满足检验项目对样品的要求,一式三份,供检验、复验、备查或仲裁,一般散装样品每份不少于0.5Kg。 2. 采样容器根据检验项目,选用硬质玻璃瓶或聚乙烯制品。 3. 外埠食品应结合索取卫生许可证、生产许可证及检验合格证或化验单,了解发货日期、来源地点、数量、品质及包装情况。如在食品厂、仓库或商店米样时,应了解商品的生产批号、生产日期、厂方检验记录及现场卫生情况,同时注意食品的运、保存条件、外观、包装容器等情况。 4?液体、半流体食品如植物油、鲜乳、酒或其它饮料,如用大桶或大罐盛装者,应先充分混匀后再采样。样品分别盛放在3个干净的容器中。 5. 粮食及固体食品应自每批食品上、中、下的不同部位分别采取部分样品,混合后按四分法得到有代表性的样品。 6. 肉类、水产等食品应按分析项目要求分别采取不同部位的样品或混合后采样。 7. 罐头、瓶装食品或其它小包装食品,应根据批号随机取样,同一批号取样件数,250g以上的不得少6个,250g以下的包装不得少于10个。 8. 掺伪食品和食品中毒的样品,要具有典型性。 9. 检验后样品的保存,一般样品在检验结束后,应保留一个月以备需要时复检。易变质食品不予保留。检验取样一般皆指取可食部分,以所检验的样品计算。 10. 感官不合格出产品不必进行理化检验,直接判为不合格产品。 2、样品预处理原则、处理方法及应用 原则:①消除干扰因素②完整保留被测组分③使被测组分浓缩 处理方法:①粉碎法②灭菌法③有机物破坏法④蒸馏法⑤溶剂抽提法⑥色层分离法⑦化学分离法⑧浓缩法 四分法采样及操作:将原始样品充分混合均匀后,堆积在一张干净平整的纸上,用洁净的玻棒充分搅拌均匀后堆成一圆锥形,将锥顶压平成一圆台,使圆台厚度约为3cm;划“+ ”字等分为四份,取对角2份其余弃去,将剩下2份按上法再行混合,四分取其二,重复操作至剩余量为所需样品量为止。 样品的预处理 目的:① 消除干扰因素;② 完整保留被测组分;③ 使被测组分浓缩。以便获得可靠的分析结果。 一、有机物破坏法(可分为干法和湿法两大类) 二、蒸馏法(常压蒸馏、减压蒸馏、水蒸气蒸馏等蒸馏方式。) 三、溶剂提取法四、色层分离法五、化学分离法六、浓缩法磺化和皂化:除去油脂的一种方法,常用于农药分析中样品的净化。 1 .硫酸磺化法 原理:浓硫酸能使脂肪磺化,并与脂肪和色素中的不饱和键起加成作用,形成可溶于硫酸和水的强极性化合物,不再被弱极性的有机溶剂所溶解,从而达到分离净化的目的。 特点:简单、快速、净化效果好。 适用范围:农药分析时,仅限于在强酸介质中稳定的农药(如有机氯农药中六六六、DDT )提取

食品安全工作总结六篇

食品安全工作总结六篇 【篇一】 县食安办: 根据《关于报送**年食品安全和2020年 __》(阳食安办[**]20号)的要求,结合《**年**县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我局在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有序推进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严格贯彻实施《**省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三五”规划》,对纳入污染源整治清单的企业开展整治。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全县共有42个地块列入**市土壤污染防治重点详查名单,涉及到27家企业(在产19家、关闭8家),已完成相关企业的基础信息调查及企业用地风险筛查工作。 二、严格贯彻实施《**省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三五”规划》,深入涉重金属的重点行业企业开展全口径排查,进一步完善排查清单。全县共有8家涉重金属企业,大部份属矿产企业,都处于停产状态;同时开展了涉镉等重金属重点行业企业排查整治,全县共有2家整治企业,由**市生态环境局委托第三方编制污染源整治方案,目前督促企业按照方案开展污染源整治工作。

在2020年,我局继续配合省市开展土壤污染防治的相关工作,继续督促2家涉镉企业按照整治方案开展整治工作。加强重点企业的执法检查,降低因土壤污染造成对食品安全的影响。 【篇二】 一、加强领导,健全网络 进一步完善食品 __体系,构建安全责任网络,确保全乡食品卫生安全有人抓、有人管。成立了食品安全领导小组,由分管食品安全党委委员巩秀如任组长,15个村村主任为成员。同时与各村签订了食品安全工作目标责任书,明确了各村的监管责任,各村配备了监督员和信息员,健全了我乡食品安全工作的监管网络体系,为我乡食品安全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广泛宣传,营造氛围 创新工作思路,多方位多角度开展食品 __,营造了全乡关心支持食品监管工作的良好氛围。一是于3月15日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开展食品药品宣传咨询活动,发放宣传资料300余份,微信、QQ等交流软件转发30余次。二是开展了校园食品卫生安全专项检查整治行动,重点检查食堂的设施情况、有无卫生许可证、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

食品分析复习重点(个人整理版)

天籁影音制作 第二章食品分析的基本知识 1 基本概念:样品、误差、精密度、准确度等。 样品(sample)是能够代表商品品质的少量实物。 误差(error):测量结果与被测量真值之差。 准确度(accuracy):指测定值与真实值的接近程度。 精密度(precision):多次平行测定结果相互接近的程度。 2 有哪些样品预处理的方法?原理是什么? 一、有机物破坏法 (一)干法灰化 原理: 将一定量的样品置于坩埚中加热,使其中的有机物脱水、炭化、分解、氧化,再置高温电炉中(一般为500-550℃)灼烧灰化,直至残灰为白色或浅灰色为止,所得的残渣即为无机成分,可供测定用。 (二)湿法消化(消化法) 原理: 向样品中加入强氧化剂,并加热消煮,使样品中的有机物质完全分解、氧化,呈气态逸出,待测成分转化为无机物状态存在于消化液中,供测试用。 常用的强氧化剂有浓硝酸、浓硫酸、高氯酸、高锰酸钾、过氧化氢等。 二、溶剂提取法 利用样品各组分在某一溶剂中溶解度的差异,将各组分完全或部分分离的方法,称为溶剂提取法。(一)索氏提取法 将一定量样品放入索氏提取器中,加入溶剂加热回流一定时间,将被测成分提取出来。 溶剂用量少,提取完全,回收率高,操作麻烦需专用的索氏提取器。 (二)溶剂萃取法 利用某组分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分配系数的不同,使其从一种溶剂转移到另一种溶剂中,而与其它组分分离的方法,叫溶剂萃取法。 三、蒸馏法 利用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挥发度不同所进行分离的方法。 (一)常压蒸馏 当被蒸馏的物质受热后不发生分解或沸点不太高时,可在常压下进行蒸馏。 加热方式:水浴、油浴或直接加热。 (二) 减压蒸馏 当常压蒸馏容易使蒸馏物质分解,或其沸点太高时,可以采用减压蒸馏。 (三)水蒸汽蒸馏 某些物质沸点较高,直接加热蒸馏时,因受热不均易引起局部炭化;还有些被测成分,当加热到沸点时可能发生分解。 四、色层分离法 又称色谱分离法,是一种在载体上进行物质分离的一系列方法的总称。分离效果好。 五、化学分离法 (一)磺化和皂化 ◇硫酸磺化 原理:浓硫酸能使脂肪磺化,并与脂肪和色素中的不饱和键起加成作用,形成可溶于硫酸和水的强极性化合物,不再被弱极性的有机溶剂所溶解,从而达到分离净化的目的。 ◇皂化法 原理:利用KOH-乙醇溶液将脂肪等杂质皂化除去,以达到净化目的。 适用:对碱稳定的农药提取液的净化。 六、浓缩

食品分析期末复习题目

第四章 1 、减压干燥装置中,真空泵和真空烘箱之间连接装有硅胶、苛性钠干燥其目的是( ① )。 ① 用苛性钠吸收酸性气体,用硅胶吸收水分 ② 用硅胶吸收酸性气体,苛性钠吸收水分 ③ 可确定干燥情况 ④ 可使干燥箱快速冷却 注:干燥瓶(内装硅胶起吸收水分的作用,内装苛性钠起吸收酸气的作用); 2 、在实验中观察干燥器中硅胶的颜色;若硅胶变红,说明什么应如何处理 答:干燥器内一般用硅胶作干燥剂,硅胶吸湿后效能会 减低,故当硅较蓝色减褪或变红时,需及时换出,置135℃左右烘2-3小时使其再生后再用。 第五章 1 、称取一含有%水分的粮食 ,样品放入坩埚中,灰化后称重为,计算样品中灰分的百分含量:(a)以样品标准重计, (b)以干基计。 (a) 灰分= ×100 % = ( —)÷ ×100 % = % (b) 灰分= ×100 % =( -)÷ [ ×(1-%)]×100 % = % 2 、蔬菜中含有酸不溶性灰分,酸不溶性灰分的百分含量是多少 酸不溶性灰分的百分含量= ÷ ×100 % = % 3 、假如想得到100mg 以上的谷物灰分,而谷物的平均灰分含量为%,那么应该称取多少克谷物样品进行灰化 谷物样品 = 100mg ÷ 1000 g/mg ÷ % = 4 g 4 、以下是对汉堡包灰分含量测定的数据:样品重;干燥后重;乙醚抽提后重;灰化后重 。求灰分的含量:(a)以湿重计,(b)以除脂后干重计。 (a)灰分的含量= ÷ ×100 % = % (b) 灰分的含量= ÷ ×100 % = % 第七章 1 、用索氏抽提法测定半干食品中的脂肪含量:首先用真空烘箱干燥食品,样品的水分含量是25%。再用索氏抽提法测定干燥后样品的脂肪含量,干燥食品的脂肪含量是%,计算原半干食品的脂肪含量。 原半干食品的脂肪含量= ÷[100 ÷ (1 ﹣25% )] ×100 % = % 2 、牛奶脂肪和牛奶的密度分别是和,牛奶中脂肪的体积百分含量是%,计算牛奶中脂肪的重量百分含量。 牛奶中脂肪的重量百分含量=×%÷×1×100 % =% 第八章 1 、称取某食物样品,经过处理后用水定容至60ml 。用浓度为ml 的葡萄糖标准溶液滴定10ml 费林试剂,消耗10ml 。 用经处理后的样液滴定10ml 费林试剂时,消耗样液6ml 。 计算样品中还原糖含量(以葡萄糖计)。 葡萄糖标准溶液中的葡萄糖= ml × 10ml = 2mg = 10ml 费林试剂所反应的葡萄糖 ∴6ml 样液中含有2mg 葡萄糖。 ∴60ml 样液中含有20mg 葡萄糖。 ∴计算样品中还原糖含量(以葡萄糖计)= 20mg ÷1000 g/mg ÷ ×100 % = 1% 采用凯氏定氮法测一样品的粗蛋白含量,根据下列记录的数据计算: 水分含量=%,1 号样品重量=,2号样品重量=,用于滴定的标准HCl 浓度=L ,1号样品所用的HCl 溶液的毫升数=,2号样品的HCl 溶液的毫升数=,空白的HCl 溶液的毫升数=,分别以样品的干基和湿基计算粗蛋白质含量,假定该蛋白质含有%的氮。 31 21 m m m m --31 21 m m m m --

食品安全总结报告

食品安全总结报告 食品安全(food safety)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食品安全总结报告(一) 食品安全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事关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20xx年,县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的领导下,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认真组织学习《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深入宣传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将食品安全工作列入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统筹安排、周密部署,制定了食品安全工作要点,健全了食品安全工作机构,落实了专门人员,拟定了工作措施,安排了工作经费,强化了工作保障,积极配合县级相关部门加大食品安全工作力度,扎实开展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确保了全镇无食品安全事故发生,杜绝了危害群众生命健康的食品安全违法行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进入规范化、常态化,食品安全形势根本好转。 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将此项工作纳入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根据人员变化情况,及时调整充实了食品安全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建立了以雷平镇长为组长,党委委员邹学忠为副组长,党政办、财政所、农技站、工商所、派出所、医院、兽医站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食品

安全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邹学忠兼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配备了2名兼职人员。各村(社区)设置食品安全协管员1名,村(居)民小组设置食品安全信息员1名。制定了镇食品安全领导小组工作制度,食品安全办理办公室工作制度,工作人员工作制度,村(社区)协管员工作制度,村(居)民小组信息员工作制度,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制度化建设。拟定了《周坡镇20xx食品安全工作要点》、《周坡镇食品安全巡查检查制度》,层层签订了《周坡镇20xx年度食品安全目标管理责任书》,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常态化建设。 制定《周坡镇农村群体性聚餐监督管理办法》,明确农村群体性聚餐的监管主体、责任主体。建立和完善农村群体性聚餐备案制度,健全农村厨师健康档案和培训档案,坚持健康证、培训合格“双证”齐全、持证上岗。实行农村群体性聚餐申报登记制度,辖区内凡举办5桌人以上的聚餐,都要进行申报和登记。强化农村群体性聚餐现场指导,每一次农村群体性聚餐,镇食安办都要安排一名工作人员协同卫生院负责公共卫生的医务人员、村(社区)协管员、村(居)民小组信息员到现场检查指导,确保安全和得到现场指导检查组的批准同意后才能举办。20xx年,辖区举办农村群体性聚餐131次,现场指导、检查、监管131次,实现了指导、检查、监管的全覆盖,确保了农村群体性聚餐的安全。 积极协调农业技术服务部门,加强农资市场的监管,重

食品分析期末试题

精品文档 一、名词解释 1.酸价 .水蒸汽蒸馏法2 .淀粉糊化3由整批货料中采得的少量样品称为检样。4.检样: °5.T .淀粉乳6 .膳食纤维7.固形物8 )9.无氮抽出物(%从待测样品中抽取其中一 部分来代表被测整体的方法称为采样。: 10.采样.粗脂肪11 .低聚糖12 13.皂化反应14.牛乳°T.粗灰分15 16.单糖将锥17.四分法:将原始样品置于大而干净的平面上, 用洁净器具充分混匀并堆成圆锥形,顶压平后用划十字的方法将其等分为四份,弃其对角两份, 将剩余的两份再次按照上述次,原始样品量减少一半,直至剩余量满足实验所需为方法进行混匀、 缩分,每缩分1 止。利用固体固定相表面对样品中各组分吸附能力强弱的差异而进行分离分析 的18.吸附色谱:色谱法称为吸附色谱。,溶液中的逸度与纯水逸度之比,用.水分活度: 在同一条件下(温度、湿度和压力等)19 食品水分的蒸汽压与纯水蒸汽压之比近似表示。可用20.总酸度:指食品中所有酸性成分的总量,包括未离解酸的浓度和已离解酸的浓度。碱标准 溶液进行滴定,故又称为可滴定酸。.油脂酸价:是指中和1克油脂中游离脂肪酸所需氢氧化 钾的质量(mg)。21形状所产生阻滞作用的不同而进行分离的色谱分.凝胶色谱:利用某些凝胶 对分子大小、22 析法称为凝胶色谱。表示。pH23.有效酸度:指食品溶液中氢离子的活度,常 用所需氢氧化(甘油酯)是指中和1克油脂中所含全部游离脂肪酸和结合脂肪酸24.皂化价: mg)。 钾的质量(各平行测定结果之间的符合25.精密度:是指在相同条件下对同一样品进行多次平 行测定,程度。 二、判断改错题 1.)乳糖可以用还原糖法测定。( 2.酸的浓度的当量浓度表示时称为有效酸度。()试样消化时 常加入K) SO3.作催化剂。(42重量法测定果胶物质常用 碳酸钠作沉淀剂。()4.)5. 有机物破坏法是分离组分的方法。( 6.试样干燥后其重量差≤2mg即为恒重。 () )((1007.无氮抽出物%=-水分+粗蛋白+粗脂肪+ 灰分%。())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真空干燥法是测定香料水分的最好方法。()8. 支链淀粉与碘能形成稳定的络合物。()9. 凯氏定氮法常加入K2SO4作催化剂。(10. ) 旋光法测定淀粉,其旋光角度数即淀粉百分含量。()11. 折光法是测定油料种子脂肪的物理测定方法。()12. 用75~80%乙醇作糖分的提取剂,可防止蛋白质及多糖溶解。() 13.有效酸度是 指溶液中氢离子的活度。()14. 试样灰化前后其重量差≤0.2mg即为恒重。() 15.氯仿-甲醇 法采用干法提取脂肪,采用容量法定量。() 16.有效酸度是指溶液中酸 性成分的总量。()17. 冷冻干燥是指样品真正冻结成固体的温度。()18. 三、填空题1. 。,和食品中的有毒有害物质主 要来源于 2. 。有机物破坏可用或 3.pH 。值的方法有测定和 4. 总称为脂类。和类脂脂肪 5.

食品分析期末总结

第一章 绪论 食品分析:就是专门研究各种食品组成成分的检测方法及有关理论,进而评价食品品质的一门技术性学科,它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食品分析内容:作业 (1)食品安全检测:如食品添加剂、有毒有害物 (2)食品中营养成分的检测:六大营养素 (3)食品品质分析或感官检验 第二章 采样:分析检验的第一步就是样品的采集,从大量的分析对象中抽取有代表性的一部分作为分析材料,这项工作称为样品的采集,简称采样。P6 采样原则(主要两个)第一、采集样品必须具有代表性; 第二、采样方法必须与分析目的保持一致 第三、采样及样品制备过程中设法保持原有的理化指标 样品的分类:检样、原始样品、平均样品 采样的一般方法:随机抽样、代表性取样 1、均匀固体物料(完整包装): 按√(n/2)确定采样件数 → 确定具体采样袋 → 每一包装由上、中、下三层取样 → 混合成为原始样品 →用“四分法”做成平均样品(混合、缩分) 2、散堆装: 划分若干等体积层 → 每层的四角和中心点各取少量样品 → 混合成为原始样品 → 用“四分法”做成平均样品(混合、缩分) 什么是四分法?作业 样品预处理的原则是 (1)消除干扰因素 (2)完整保留被测组分 (3)使被测组分浓缩P9 样品预处理的方法: 1、粉碎法 2、灭酶法 3、有机物破坏法 4、蒸馏法 5、溶剂抽提法 6、色层分离法 7、化学分离法 8、浓缩法 有机破坏法,分为干法灰化法和湿法消化法两大类P10 第四章 食品的物理检测法 相对密度(d ): 某一温度下物质的质量与同体积某一温度下水的质量之比。 ρt---密度 20204200.99823d d =?1122 4t t t t d d ρ=?

中小学食品安全工作总结5篇

中小学食品安全工作总结2019(一) 为期一周的食品宣传周宣传活动将结束,我校认真贯彻教体局的文件精神。在学校,开展食品安全宣传。一、健全组织,完善制度,明确责任根据上级文件精神,我校完成了食品卫生安全工作工作小组。由xx校长担任组长,xx 教导担任副组长,各班班主任担任成员。我校无食堂食品问题,所以主抓学生 日常饮食行为习惯,教育学生安全饮食,卫生用餐。二、加强学习,提高认 识为了使每个成员增强自己的责任感、使命感。学校召开了食品卫生安全会议,传达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传》、《中华 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让他们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的思想,使他们明白“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道理,教育需从点滴做起,从小 事做起,小到一颗菜,一粒米,大到一顿饭,时时讲安全,处处讲安全,真正 做好防患于未然,严防中毒事故发生。要求班主任老师主题班会、黑板报等形式,经常不断的教育学生注意安全。要求他们不要随地到校外小摊上买不卫生 的零食吃,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针对流行病季节性特征,以立度戒备心观, 从小处、细处入手,做好流行病的预防,宣传教育工作。三、积极落实上级布置的宣传活动(一)举办一次食品卫生安全知识视频观影,围绕“同心携手,维护食品安全”为主题,进一步贯彻落实镇教委办文件精神,不断提高食 品安全知识的知晓率;(二)各班上节约食品安全为主题的《健康教育课》使学生近一步掌握食品卫生安全知识;(三)召开食品安全主题班会,以“同心携手,维护食品安全”为主题;(四)办一期以食品安全为主题的《卫生与健康》宣传栏,通过广播、黑板报等多种形式的学生介绍有关食品安 全的知识;(五)挂了一幅“同心携手,维护食品安全”的宣传标语。四、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任重道远,还需要我们继续加 大力度:今天我们强化如下方面的工作:(一)进一步加强校领导的食品安 全意识,切实树立“学生健康安全第一”的思想,落实各项监管责任;(二)对学生进行食品安全教育,增进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技能;(三)控制学 生乱买小摊位相关食品和饮用品。总之,我校将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 持之以恒地抓好学校食品安全宣传工作,确保校园食品安全。

食品分析习题整理

1、食品样品分析的程序。 样品的采集→制备和保存→样品的预处理→成分分析→数据记录,整理→分析报告的撰写。 2、采样、检样、原始样品、平均样品。 采样:在大量产品(分析对象中)抽取有一定代表性样品,供分析化验用,这项工作叫采样。 检样:由整批食物的各个部分采取的少量样品,称为检样。检样的量按产品标准的规定。 原始样品:把许多份检样综合在一起称为原始样品。 平均样品:原始样品经过处理再抽取其中一部分作检验用者称为平均样品。 3、随机抽样的方法有哪些? 简单随机抽样、系统随机抽样、分层随机抽样、分段随机抽样。 4、四分法? 将样品按照测定要求磨细,然后混合,平铺成圆形,分成四等分,取相对的两份混合,然后再平分,直到达到要求。 5、样品如何保存? 放在密闭、洁净容器内,臵于阴暗处保存。易腐败变质的放在0—5℃冰箱内,保存时间也不能太长。易分解的要避光保存。特殊情况下,可加入不影响分析结果的防腐剂或冷冻干燥保存。 6、说明预处理的目的和常用方法。 目的:(1)测定前排除干扰组分;(2)对样品进行浓缩。 常用方法:(1)有机物破坏法;(2)蒸馏法;(3)溶剂提取法;(4)色层分离法;(5)化学分离法;(6)浓缩。 7、指出干法灰化和湿法灰化的特点和应用范围。 应用范围:用于测定食品中无机成分的含量,且需要在测定前破坏有机结合体,如蛋白质等。 特点:干法灰化法——优点:(1)此法基本不加或加入很少的试剂,故空白值低。(2)因灰分体积很小,因而可处理较多的样品,可富集被测组分。(3)有机物分解彻底,操作简单。缺点:(1)所需时间长。(2)因温度高易造成易挥发元素的损失。(3)坩埚对被测组分有吸留作用,使测定结果和回收率降低。 湿法灰化法——优点:(1)有机物分解速度快,所需时间短。(2)由于加热温度低,可减少金属挥发逸散的损失。缺点:(1)产生有害气体。(2)初期易产生大量泡沫外溢。(3)试剂用量大,空白值偏高。 : 1、测定食品中水分的目的和意义? (1)水分是影响食品质量的因素,控制水分是保障食品不变质的手段;(2)保证食品具有一定的保存期;(3)维持食品中其他组分的平衡关系;(4)保持食品良好的感官性状。 2、食品中水分的存在形式? 按是否束缚划分:结合水(束缚水)、自由水 按存在形式划分:物理结合水、溶液状态水、化学结合水 3、如何选择测定水分的方法?

食品安全的工作总结

食品安全工作总结 食安办以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以"关注民生,保障食品药品安全,"为主线,不断加强食品药品监管,确保公众饮食用药安全,促进我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监管网络 1、加强组织领导。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多次召开班子会议,研究部署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及时调整、充实了镇食品药品安全领导小组,并落实专门人员具体负责该项工作。 食品安全整顿工作纳入今年全镇的重点工作之一,根据要求,将责任分解落实到各单位。制订了食品药品安全管理工作责任制、食品药品安全责任追究制度、201X年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目标考核办法等。建立了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报告制度。重新修订了食品药品安全事故预案,并组织了演练培训。一年来,全镇未发生一起食品药品安全事故。 为了充分发挥镇监管员、村级协管员作用,建立了食品药品安全督查巡查制度、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员职责、食品安全统一举报办法。并与各村、各涉药单位签订食品药品安全责任书。 2、健全监管网络。为进一步健全食品药品安全组织网络,按照创建要求,我们狠抓了村级食品药品安全协管员队伍建设,及时聘任了食品药品安全协管员、信息员,并组织专人对食品药品安全协管员、信息员以及从业人员的食品药品安全知识培训。 二、加强宣传发动,注重教育培训 1、广泛宣传,营造氛围。我们把加强宣传工作作为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的一项重要措施,着力抓好宣传,积极营造氛围。使食品药品

安全知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以"关注食品药品安全、构建和谐社会"为主题,坚持"面向百姓,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的工作方针,坚持"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工作原则,开展食品药品安全知识进镇村、进学校、进企业、进机关、进家庭活动。 2、注重教育培训工作。不定期地组织食品药品安全协管员、信息员、从业人员进行培训,培训内容主要涉及家庭合理用药常识、卫生、环保等相关法律、法规知识,不断提高广大食品药品协管员、信息员、从业人员的食品药品安全工作能力。 三、加大整治力度、规范经营秩序 今年,我们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以小药店、小餐馆、流动饮食摊点和农贸市场为重点,协调各职能部门开展了多次整治,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药品、食品和有毒有害食品的违法犯罪行为。开展了地沟油、食品添加剂、瘦肉精、肉制品等专项整治,开展了重点场所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我镇现有餐饮服务单位99%以上持有许可证,从业人员全部持有健康证。 加强铬超标药品及药用胶囊的查处力度。 四、加强信息报送制度。专门落实了由聘任的协管员和信息员负责信息报送。 五、是举报投诉、处理制度。镇设立投诉电话,落实专人负责。 六、高度重视农村群体性宴席的监管审核申报工作。确保农村不发生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 一年来,我镇在食品药品安全工作中做了大量的工作,未发生一例食品药品安全事件,确保了全镇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在实际工作中,也存在不尽人意之处,因此,在今后,我们还需要努力工作,时刻把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放在首位,确保人民群众的食品药品安全。

食品分析期末

1、食品中碳水化合物的测定方法包括直接法和间接法。其中直接法是根据糖类物质理化性 质作为分析原理制定的各种分析方法,包括物理法、化学法、酶法、色谱法、电泳法和其他方法,其中化学法是最常用的常规分析方法,如还原糖法和比色法 2、可溶性糖常用的提取剂 (1)水:温度为40-50℃ (2)乙醇:浓度为70-75% 3、可溶性糖提取液的澄清(各种澄清剂及其特性) (1)中性醋酸铅:这是最常用的一种澄清剂,能除去蛋白质、果胶、有机酸、单宁等杂质,但它的脱色能力较差,不能用于深色样液的澄清,适用于浅色的糖及 糖浆制品、果蔬制品 (2)乙酸锌和亚铁氰化钾:利用反应生成的氰亚铁酸锌沉淀来协走或吸附干扰物质; 除蛋白质能力强,但脱色能力差 (3)硫酸铜和氢氧化钠溶液:在碱性条件下铜离子可使蛋白质沉淀,适合于富含蛋白质的样品的澄请(如乳品) (4)碱性醋酸铅:能除去蛋白质、有机酸、单宁等杂质,又能凝聚胶体;澄清能力强,但会损失一部分糖;此澄清剂用于处理深色糖液、废糖蜜等(5)氢氧化铝溶液(铝乳):氢氧化铝能凝聚胶体,但对非胶态杂质的澄清效果不好; 可用于浅色糖溶液的澄清,或作为附加澄清剂 (6)活性炭:吸附能力强,适用于颜色较深的提取液,但能吸附糖类造成糖的损失,故而不常用 4、还原糖的测定概述 (1)还原糖是指具有还原性的糖,单糖具有还原性(游离醛基) (2)常用的氧化剂为铜离子、铁离子和碘,其中铜离子和铁离子用得最多;铜离子用于碱性铜盐法,铁离子用于碱性铁氰化钾法,碘用于碘量法(3)碱性酒石酸铜盐法是由碱性酒石酸铜甲、乙液组组成的,甲液为硫酸铜溶液,乙液为酒石酸钾钠等配成的溶液,方法不同,甲乙液浓度及配比不同(4)根据定量方法不同,碱性铜盐法分为直接滴定法、高锰酸钾法、萨氏法及蓝-爱农法 5、直接滴定法 (1)原理:葡萄糖+样品溶液约0.1%浓度+碱性铜试剂→产物,指示剂为次甲基蓝1)一定量的碱性酒石酸铜甲、乙液等量混合,立即生成天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 这种沉淀很快与酒石酸钠反应,生成深蓝色的可溶性酒石酸钾钠铜络合物。 2)在加热条件下,以次甲基蓝作为指示剂,用标液滴定,样液中的还原糖与酒 石酸钾钠铜反应,生成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待二价铜全部被还原后,稍过量 的还原糖把次甲基蓝还原,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即为滴定终点。根据样液消 耗量可计算出还原糖含量。 (2)说明与注意事项 ①本法试剂用量少,又称为快速法,操作简便快速,终点明显,准确度高,重现 性好,适用于各类食品中还原糖测定,但对于酱油、深色果汁等样品,因色 素干扰,测定终点模糊不清 ②本法所用甲乙液配制方法不同于高锰酸钾法 ③滴定必须在沸腾条件下进行,其原因一是可以加快还原糖与铜离子的反应速 度,而是次甲基蓝变色反应是可逆的。实验要求在2min内加热至沸,滴定 速度为每2s1滴,滴定时间为1min

食品分析总结复习整理及习题检测包括答案.doc

食品分析复习整理及习题检测答案 食品分析复习题 一、填空题 (一)基础知识、程序 1、系统误差通常可分为方法误差、试剂误差及仪器误差,在食品分析中消除该误差的 常用手段有:回收率实验、做空白试验和仪器校正。 2、样品采样数量为:样品一式三份,分别供检验、复检、保留备查。 3、精密度通常用偏差来表示,而准确度通常用误差来表示。 4、样品保存的原则是干燥、低温、避光、密封。 5、食品分析技术常采用的分析方法有:化学分析法、仪器分析法、感官分析法。 6、样品采样数量为:样品一式三份,分别供 7、根据误差的来源不同,可以将误差分为 检验、复检、保留备查。偶然误差和系统误差。 9、食品分析的一般程序包括采样、制备、预处理、成分分析和数据记录与处理 10、食品分析与检验可以分为物理检验、 检验。样品的制备的目的是保证样品均匀一致被测物料的成分。 11、国家标准规定的对各类食品的检测项目都是从人的化学检验、仪器检验、感官,使样品其中任何部分都能代表 感官、理化、卫生指标三 个方面进行。 12、化学试剂的等级AR、CP、LR 分别代表分析纯、化学纯、实验室 级。 13、移液管的使用步骤可以归纳为一吸二擦三定四转移。 14、称取 20.00g 系指称量的精密度为0.1。 15、根据四舍六入五成双的原则,64.705 、37.735 保留四位有效数字应为64.70、 37.74。 16、按有效数字计算规则, 3.40+5.728+1.00421,0.03260×0.00814,0.0326× 0.00814 计算结果分别应保留3、4和3位有效数字。 17、液体及半固体样品如植物油、酒类,取样量为500ML。 (二)水分 1、测定面包中水分含量时,要求准备的仪器设备有:分析天平、温常压干燥箱、干燥器。因为面包中水分含量>14%, 进行测定,恒重要求两次测量结果之差小于 2mg。 玻璃称量瓶、常故通常采用两步干燥法 3、测定样品中水分含量:对于样品是易分解的食品,通常用对于样品中含有较多易挥发的成分,通常选用水蒸气蒸馏法 减压干燥方法;;对于样品中水分含量为痕 量,通常选用卡尔费休法。 4、共沸蒸馏法测定样品中的水分时,常用的有机溶剂有苯、甲苯、二甲苯。 5、测定蔬菜中水分含量时,要求准备的仪器设备有:分析天平、常温常压干燥箱、干燥

食品安全工作总结

食品安全工作总结 各企业提升食品安全监管水平。自专项整治行动开展以来,我们 所共查处食品类案件1XXXX,其中共查处食品无照经营户1XXXX,查处劣质奶粉案件XXXX,销售冒牌酒XXXX,罚没款2。XXXX元,案值1。XXXX 元。 一、统一思想,明确职责。 我们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周金伙局长关于“十条措施”和市局七项制度的要求,充分认识食品安全是关联人民群众切身安全利益和社会安定的大事,在中秋、国庆期间节日市场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食品安全整治工作的部署和落实,结合省局的“十个提升”要求,强化对食品安全整治工作的督促、检查和知道,确保市场监管重心下移,将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纳入片区管理,加强日常巡查和监管,按照属地管辖原则和“五定”方案把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层层分解、落实到每个岗位,做到任务到片区,职责到监管员。 二、加强重点,抓好落实。我们根据辖区实际,确定监管重点区域、重点市场、重点商品,按照“六查六看六打击”及“五个一律”、“五个一批”的要求,用心开展食品安全整治工作。在其他专项整治取得较好的效果的基础上,对粮食、肉类、水产类、蔬菜、水果、豆制品、奶制品、调味品等八大类日用消费品进行集中整治,加强对城乡结合部、边远山村和农村市场等薄弱环节进行监管,防止制假窝点,以次充好、假冒猥劣商品下乡转移,确保入市上柜食品的质量。 三、加强监管,抓好专项整治行动。 (一)开展中秋、国庆期间节日市场食品安全专项整治 我们紧密结合2014 年红盾行动要求,切实加强中秋国庆期间节日市场的巡查监管工作。按照省局要求把食品安全和商标广告作为监管执法的重点,而

重中之重是要突出抓好食品安全的监管,不折不扣地落实周金伙局长在省局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十条措施”。同时组织力量落实市工商局《中秋国庆节日市场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同意行动方案》中各个阶段的工作,打出声威、打出形象、打出实效。在节前我们组织检查,共出动2xxxx 次,5 车次,检查相关经营户3xxxx,查获三无月饼76块,过期调味品21瓶。 我们认真做好节日期间值班、政务请示、报告工作。我所节日期间实行24 小时值班制度,认真受理消费者投诉。对值班人员严格要求,在岗在位、切实负责,确保通讯畅通。从9月27日至10月7日坚持每日报送制度,确保节日市场消费安全。 (二)贯彻省局关于“责令停业整顿”行政处罚措施加大对销售不合格食品违法行为的监管力度专项整治。 根据省局《关于适用“责令停业整顿”行政处罚措施加大对销售不合格食品违法经营行为的监管力度的通知》要求,为一发惩处食品违法经营行为,严格规范食品经营者的行为,加强流通领域食品质量监督管理,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城关工商所现就适用“责令停业整顿”行政处罚措施,加大对销售不合格食品违法行为监管力度。 1 、认真做好宣传工作,采取宣传栏、黑板报、宣传单等形式深入广泛宣传,利用礼貌学校与个私协会召开经营者会议,印发了200xxxx 份宣传材料进行宣传。透过宣传,让广大群众参与到查处无照经营的活动中,构成对无照经营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创造良好的执法环境。 2、我们成立了无照经营专项整治领导小组,以片区为单位,分片分组对片区的经营者进行开展治理整顿工作。首先用心发动建立群众线索,举报、反映无照经营的违法行为。其次分区域、有重点有计划地加大巡查力度。实行预警查处机制,发现无照经营的的先发催办通 知书,超过期限未办理营业执照的,再由办案组立案查处。对已立案查处的无照经营户进行回访,督促其尽快办理营业执照。 3、在清理整顿无照经营活动中,按照市局“五个一律”、“五个一批”的要求严格执法,对无照经营食品类的经营者坚决取缔。城关所共出动

食品分析复习重点王永华版

精心整理琼州学院2013年《食品分析》考试复习攻略 一、分析基础 1、食品分析的一般步骤:样品的采集;制备、保存;样品预处理;成分分析;数据记录、整理;分析报告撰写 2、按照样品的采集过程样品分为:检样、原始样品、平均样品 3、采集方法:随机取样、代表性取样(粮食、油料类常用四分法) ) 数校正为标准温度下的读数。对于20℃/4℃乳稠计,在10~25℃范围内,温度每升高1℃,乳稠计读数平均下降0.2°即相当于相对密度值平均减少0.0002,所以当乳温高于标准温度20℃时,则每高1℃需加上0.2° 3)酒精密度计:表示溶液中含酒精的体积百分含量,刻度是用已知酒精浓度(体积分数)的纯酒精溶液来标定的,以20℃时在蒸馏水中为0,在1%的酒精溶液中为1,即100ml酒精溶液中含乙醇1ml,故从酒精计上可直接读取酒精溶液的体积分数。(注意:T≠20℃时要校正,且刻度标识是从上到下,为由大到小)

4)波美密度计:刻度表示的是液体的浓度或者质量分数。 8、密度瓶上小帽的作用 该小帽使得带温度计的精密密度瓶处于封闭状态,以免样液温度发生改变;当温度升高时,液体体积膨胀,可排出少量液体维持测液体的体积恒定;一定程度上防止液体挥发。 9、阿贝折射仪:(原理)n样液=n棱镜.sina临 10、旋光法:对于变旋光物质为什么配成溶液后的样品要过夜再测定? (s)或 3、蒸馏法:香料、谷类、干果、油类 防止水分溶解在有机溶剂中,生成乳浊液,可以添加少量戊醇、异丁醇 4、卡尔-费休法:脂肪油品中痕量水分的测定,以及仲裁 卡尔-费休试剂:SO2、I2、吡啶、甲醇 14、在水分测定过程中,干燥器有什么作用?怎样正确地使用和维护干燥器? 作用:干燥和冷却 维护:(1)干燥剂不可放得太多,以免污染坩埚底部

食品安全知识点汇总

食品安全知识点汇总 一、食品加工安全 初(粗)加工的安全 (一)食堂各种肉类的洗、去皮、剔骨和分块;鱼虾等刮鳞、剪须、破腹、洗净;禽类的拔毛、开膛、洗净;海珍的洗泡、择、洗;蔬菜的择、摘、拣、去皮、洗等都必须先进入粗加工间进行加工外理。 (二)进入粗加工间的蔬菜等食品原料不得乱堆乱放,按货架、货柜放货要求摆放,即货物归类、摆放整起,米面柜必须上锁。 (三)粗加工后的废弃物,如:葱叶、菜皮、鱼鳞等垃圾要及时清理,地面要及时清扫、拖墩、洗菜池要保持清洁,下水畅通,无杂物,无腐烂变质,发现脏、乱、差等。 (四)严禁在粗加工间吸烟、随地吐痰、存放自行车、摩托车等私人物品。有毒、有害物品严禁进入粗加工间。 (五)食品原料箱、袋、筐等容器要经常洗刷。 (六)二级保管员要加强各灶粗加工间的卫生、食品原料的合理采购、保质保鲜、防鼠灭蝇的监管管理,按时开、锁门户。

(一)烹饪人员要严查待饪加工食品原料的质量安全,发现有腐败变质或其它感官异常,不符合安全要求的食品绝不烹制。 (二)烹调后至食用前需要较长时间(超过两小时)存放的食品应当在高于60℃或低于10℃的条件下存放,存放时必须使用清洁、经消毒的盆、瓢、碗、盘等专用容器盛装,并有序排食品原料、半成品分开存放。未经消毒清洗的餐具、工用具、容器、抹布等不得使用。 (三)块状食品必须充分加热、烧熟煮透、防止外熟内生。 (四)刀、砧板、盆、抹布、用后清洗消毒,不用勺品味,食品容器不落地存放。 (五)供应后剩余的食品必须放入冰箱冷藏,冷藏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成品、半成品与原料、生食熟食品要分冰箱放置。 (六)烹饪加工工作结束后,调料容器要加盖收好。灶上灶下,工具、用具都要冲洗干净、随时保持操作间清洁、无油垢、地面无食渣、垃圾入桶、地面用水冲干净。 (七)严格按照《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废弃食用油脂管理规定》要求,收集处理废弃油脂,及时清洗抽油烟机罩。 (八)操作人员应注意个人卫生,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不留长指甲,不蓄长发和胡须,不吸烟,不随地吐痰等。 (九)一个餐次的垃圾做到班产班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