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先天性并指畸形的临床治疗观察

合集下载

并指畸形治疗方案因情况而异

并指畸形治疗方案因情况而异

环境因素并指畸形:由 环境因素如药物、辐射
等引起
后天性并指畸形:出 生后由于外伤、感染 等原因导致手指并指
保守治疗
目的:避免手术 创伤,保持手指
功能
方法:佩戴矫形 器,进行物理治

适应症:轻度并 指畸形,不影响
手指功能
注意事项:需定 期复查,根据病 情调整治疗方案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手术治疗
手术目的:分离并指,恢复手 指功能
手术方法:根据并指类型选择 合适的手术方法
手术风险:可能存在感染、出 血、神经损伤等风险
术后护理:注意伤口清洁,避 免感染,定期复查
康复治疗
物理治疗:通过运动、按摩等 方法,促进手指功能的恢复
言语治疗:通过言语训练,提 高患者的言语表达能力和沟通 能力
作业治疗:通过日常生活活动、 手工制作等,提高手指的灵活 性和协调性
避免过度劳累, 保证充足休息
保持心情愉快, 减轻心理压力
THANKS
汇报人:
并指畸形治疗方 案
汇报人:
目录
01
并指畸形分类
04
治疗效果评估
02
并指畸形治疗方案
03
治疗方案选择依据
05
术后护理与康复指 导
根据程度分类
轻度并指:手 指间有部分皮 肤和软组织相 连
中度并指:手 指间有较多皮 肤和软组织相 连
重度并指:手 指间皮肤和软 组织完全相连, 手指骨融合
极重度并指: 手指骨融合, 手指功能严重 受限
中度畸形:影响日常生活, 需要治疗
轻度畸形:不影响日常生活, 无需治疗
重度畸形:严重影响日常生 活,需要立即治疗

先天性并指畸形的手术治疗与进展

先天性并指畸形的手术治疗与进展
而复 杂性 、 全性 短 小 并指 畸形 是 手 畸形 中最 严 重 完
处, 背侧 皮 瓣 的基底 应 接 近 掌指 关 节 ,此指 蹼 具 有 正常长度 、 宽度 和 坡 度 ; 并 指 的 皮 肤 切 口要 作 锯 ③ 齿 状切 开 , 忌 呈 纵 向直 线形 。切 开 皮 肤后 的创 面 切 若 有皮 肤 缺 损 , 采取 植 皮 或皮 瓣 转 移 的方法 来 消 应
直延续至指端 的皮肤均有融合 ; B型 :延伸至远侧
指 问关 节 的皮 肤 融合 : C型 :延 伸 至 近侧 指 间关 节 的皮 肤 融 合 。有 隙并指 又称 末端 并 指 , 表现 为 手 指 远端 的皮肤 或 皮 肤 与 骨组 织 的 融合 , 手 指近 端 和 而
指蹼 处仍 正 常分 离 。复杂并 指 指 除相连 的皮 蹼还 伴 有骨 结构 异 常 、 腱 异常及 血 管 和神经 结构 异 常 。 肌
术 。② 儿 童 生长 发 育快 , 过早 手 术 者 的术 后 瘢 痕 滞 后 于 手 指 骨 骼 的 生 长 , 渐 发 生 挛 缩 , 常需 再 次 逐 通
按 并 连 组 织 的结 构 分 型 ,可 分 为 ① 单 纯 性 并
指, 并连 组 织仅 为 软组 织 。 X线片 显示 并 指 问界 限清 楚, 又称 软组 织性 并 指 。② 复 杂性 并指 , 除相邻 手 指
建 指蹼 , 蹼 应 占近 节 手 指 1/ , 蹼 皮瓣 长 度 为 指 3指 基底 宽 度 的 两倍 , 度 与 邻指 正 常 指 蹼 掌侧 宽 度 相 宽 当 。掌 侧 指 蹼 的 基 底 应 位 于 近节 手 指 1/ 3~1/ 2
混 合 分 型 : 纯 性 完 全性 并 指 , 纯 性 不 完 全 单 单 性 并 指 , 杂性 完 全 性 并指 , 复 复杂 性 不 完 全性 并 指 。

临床医学论文-巨指(趾)症的临床治疗现状

临床医学论文-巨指(趾)症的临床治疗现状

临床医学论文-巨指(趾)症的临床治疗现状临床医学论文-巨指:趾:症的临床治疗现状【关键词】巨指:趾:症巨指:趾:症是一种以手指或足趾体积增大为特征的先天性畸形,在四肢先天性畸形中的发生率很低,约为0.9%[1]。

因其发生率较低,临床上关于此病的文献记录亦较少,且多数为散发病例的个案报道,缺乏对该疾病系统的了解和认识以及治疗方法指南。

作者在结合临床的基础上,广泛搜集了关于该疾病的各类文献报道和相关资料,综合如下,以求对临床工作有参考意义。

该病最初由Von Klein[2]首次提出,巨指:趾:肥大包括指骨或趾骨、肌腱、神经、脉管、皮下脂肪、指甲和皮肤等,但是否包括掌骨或跖骨目前仍存在争议[3]。

巨指和巨趾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是目前的研究热点[4]。

研究发现巨指中常见肥大扭曲的指神经,而巨趾则以软组织和骨组织均增大为主要临床表现,而累及神经的很少见[4,5]。

该病的双侧肢体患病率很低。

Barsky [3]曾报道了64例中有7例为双侧肢体累及。

Kelikian[6]认为巨趾占总报道率的16.7,。

Barsky [3]发现同一患者多个巨指累及的发生率是巨趾的2倍,而Minguella[7]报道10例中6例巨指只累及单个手指,而7例中4例巨趾为多趾累及。

并指发生率为10,左右[8]。

巨指各指的发生率按食指、中指、拇指、环指、小指依次下降[9]。

受累手指常发生在掌侧[7],亦有报道发生在背侧[10]。

而对于巨趾,第1、2、3趾常发生并趾畸形,第2 趾的发生率最高[3]。

Kotwal等[11]认为跖骨累及发生率低。

而Chang[12]却报道了17只患足中有12只的跖骨受累及。

并发现所有研究中跖骨肥大的发生率大于50,,而跖骨肥大的发生率比掌骨高 [5]。

同时,该疾病男性略多于女性[13]。

有研究报道此病的染色体无异常[3]。

但尹志江等[14]报道了一家族4例遗传性巨趾畸形,为男性单传, 均为拇趾受累,且不伴有血管瘤或神经纤维瘤,推测与染色体异常有关。

小儿先天性畸形的诊断与处理ppt课件

小儿先天性畸形的诊断与处理ppt课件

先天性肠闭锁的诊断
腹部X线平片:正位片取仰卧位,侧位片取直立或水平侧位
【治 疗】
手术是唯一的解决办法: 肠隔膜切除手术 肠切除肠吻合术
肠旋转不良
Congenital Malrotation of Intestine
【定义】
胚胎期肠道以肠系膜上动脉为轴心的旋转运 动不完全或异常,使肠道位置发生变异和肠系膜 附着不全而引起的肠梗阻

肠扭转症状:便血、腹膜炎、休克。
【X片检查】
1、腹部直立前后位平片:左上腹和右上腹略低处各 有一液平(双泡征),下腹部有少量气泡影 2、钡剂灌肠:盲肠和升结肠位于上腹部或左侧腹部
先天性肠旋转不良的诊断

腹部正、侧位片: 十二指肠不全性肠 梗阻
先天性肠旋转不良的诊断

钡剂灌肠: 盲肠和升结肠位于 上腹部或中腹部
【手 术】
一、麻醉:呼吸机应用规则


保暖,体温监测
监测生命体症
• 低血压(收缩压<50mmHg)时,间歇推注血浆 10ml/kg • 术中肌肉松弛剂:潘龙Pancuronium (0.1mg/kg/q2~4hr)
二、方法:经腹手术途径

回纳脏器,重叠缝合膈肌
• •
检查处理胃肠道有否合并畸形
术毕摄片

【临床症状】
1、呕吐:胆汁样呕吐,间歇性,发生在生后3~5天 或无症状
2、腹胀:一般上腹胀,发生肠扭转坏死时为全腹胀 3、排便:可有胎粪排出,便血为肠扭转坏死的表现 新生儿: 有正常胎粪,3~5天后间歇性呕吐,大 便少而干,无腹胀 婴儿和儿童:出生时症状可有可无,间歇发作,也可 突然发生肠扭转
先天性肠旋转不良临床表现
胎粪排出障碍 Failure to pass meconium

先天性并指畸形手术并发症防治体会

先天性并指畸形手术并发症防治体会
a d i r v n in M e h d T e e we e 2 a e f c n e i l a d p so e a i e c mp i ai n e e r d t s f x o n t p e e t . s o to s h r r c s s o o g n t n o t p r t o l t s r f re o a e i n 1 a v c o l c n r eu e o h u w b e d e i n c i o ta t r r t e s b e b d a h so l mb;s i r f o a u g r su e o r l a e s a o ta t r ;r b e k n g a t r f p s r e y wa s d t e e s c rc n r cu e e we b d l
[ 要 ] 目的 摘 探讨 先 天 性 并 指 术 后 常 见 并 发症 产 生 原 因 及 防 治 方 法 。方 法 我 科 19 9 8年 6月 ~2 1 年 5月 01
收 治 先 天 性 并 指 术 后 并 发 症 2 例 , 要 并 发 症 为 分 指 屈 曲 挛缩 和 指 蹼 粘 连 爬 升 。再 次 手 术 采 用 植 皮 或 皮 瓣 松 解瘢 痕 1 主 挛缩 , 建加深指蹼成形 。结果 重 术 后 随 访 时 间 6~1 2个 月 , 感 染 和 植 皮 坏 死 。 患 指 外 形 和 功 能 均 有 较 大 程 度 改 无
善 , 再 出 现 明显 屈 曲挛 缩 和 指蹼 爬 升 粘 连 。手 指 功 能 优 5例 , 1 未 良 2例 , 4例 , 良率 8 . % 。 结 论 掌 握 正 确 手 可 优 10 术 时 机 , 行 适 宜 的指 蹼 和指 端 成 形设 计 , 中精 细操 作 , 后 锻 炼 得 当 , 显 著 减 少 先 天性 并指 的 术 后 并 发 症 。 进 术 术 会

先天性多指并指畸形的临床护理

先天性多指并指畸形的临床护理
齐齐哈尔 医学院学报 2O1o年第 3】卷第 11期
先 天性 多 指 并 指 畸形 的临 床 护 理
王 秀红 王 秀艳
先 天 性 多 指 并 指 畸 形 是 出 生 缺 陷 的 一 种 ,出 生 缺 陷 是 一 项 严 重 的 公 共 卫 生 问 题 。 出生 缺 陷是 指 胚 胎 或 胎 儿 发 育 过 程 中结 构 或 代 谢 发 生 的 异 常 ,出 生 时 即 可 发 现 ,也 可 在 生 后 数 月 或 数 年 才 发 现 。在 概 念 上 出 生 缺 陷 基 本 与 先 天 异 常 等 同 ,我 国 是 出 生 缺 陷 高 发 国 家 ,每 年 约 2O~ 3O万 肉 眼可 见 的 先 天 畸 形 儿 出 生 ,加 上 生 后 数 年 才 表 现 出 来 的 缺 陷 或 遗 传 病 ,先 天 残 疾 儿 童 总 数 高 达 8o~ 12O万 ,约 占 每 年 出 生 人 口数 的 4~ 6 ;而 且 我 国 出 生 缺 陷 发 生 率 呈 逐 年 上 升 趋 势 ,严 重 影 响 我 国 出 生 人 口素 质 ,关 系 到 国 家 和 民 族 的 健 康 发 展 。
我 院通 过对 22例 44只 手 (其 中 男 1O例 ,女 12例 ,1~ 5 岁 9例 ,5~ lO岁 8例 ,1O~ 2O岁 5例 ,左 手 22例 ,右 手 22 例 )的手 术 治 疗 ,术 后 效 果 良好 ,由 于本 家 系 成 员 基 本 上 为 农 村 患 者 ,治 疗 意 识 和 经 济 能 力 相 对较 差 而 且 患 者 偏 多 ,心 理 负 担 较 重 ,对 疾 病 缺 乏 足 够 的 认 识 ,手 术 前 后 护 理 工 作 尤 为 重 要 ,针 对 此 类 情 况 我 们 采 取 的护 理方 案 如 下 。 1 术 前 护 理 1.1 积 极 与 患 者 沟 通 ,使 其 对 疾 病 有 足 够 的认 识 ,消 除 其 紧 张恐 惧 的 心 理 ,解 除 思 想 顾 虑 ,能 够 正 确 对 待 疾 病 及 治 疗 ,增 强 患 者 的 安 全 感 、信 任 感 。 1.2 由 于 患 者 年 龄 偏 小 ,家 属 对 手 术 寄 予 了 很 高 的希 望 ,我 们必须认真倾 听 ,耐心解释 ,告知患者手术前后应该注 意的问 题 ,以及 医 生 丰 富 的临 床 经 验 。 1.3 术 前 清 洁 手 术 区 域 皮 肤 并 告 知 其 目的 ,因为 手 术 患 者 年 龄 偏 小 ,不 能 完 全 配 合 ,手 术 一 般 选 用 全 麻 ,术 前 要 向 患 者 及 家 属说 明 ,并 告 之 其 目的 和 意 义 ,请 其 配 合 。寒 冷 天气 注 意 保 暖 ,预 防感 冒 ,鼓励 其 勇敢 面对 现 实 ,积 极 配合 ,力 争 手术 成功 。 1.4 寒 冷 对 血 管 刺 激 较 大 ,为 了 术 后 保 持 良好 的 血 液 循 环 , 室 温应 保 持 在 23~ 25℃ ,湿 度 5O ~7O 为 宣 ,室 内 严 禁 吸

先天性短指畸形的发病机制、分类及治疗进展

先天性短指畸形的发病机制、分类及治疗进展

先天性短指畸形的发病机制、分类及治疗进展
杨茜
【期刊名称】《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年(卷),期】2015(011)006
【摘要】先天性短指畸形(Brachydactyly,BD)是指由指(趾)骨或掌骨(跖骨)发育异常引起的一系列指(趾)缩短畸形.根据Bell的描述,短指畸形可分为A、B、C、D、E 等五型.随着对短指畸形治疗的探索和研究的逐渐深入,BD又陆续被区分出若干亚型,其中,A3及D型最常见.研究发现,BD存在明显的家族遗传倾向,并与基因突变密切相关.本文综述了BD的国际分类、分子遗传学及治疗方案的研究进展,为BD的深入研究和治疗方案提供思路.
【总页数】7页(P389-395)
【作者】杨茜
【作者单位】200011 上海市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整复外科【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22
【相关文献】
1.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进展 [J], 范瑾;杜军保
2.第2跖趾关节痛风性关节炎并发先天性短指(趾)畸形1例报告 [J], 苑生;邵树艳;杨光;张巨
3.先天性短指节畸形1例 [J], 李书华;王信军;等
4.先天性外中耳畸形(10)——招风耳畸形的手术治疗进展 [J], 张天宇;郭英
5.激光治疗先天性血管瘤和血管畸形——兼论血管瘤和血管畸形最新分类 [J], 赵福运;吴美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小儿尖头并指趾综合征诊断与治疗PPT

小儿尖头并指趾综合征诊断与治疗PPT

病因研究:探讨小儿尖头并指趾综合征的 病因和发病机制
诊断方法研究:开发更准确、便捷的诊断 方法
治疗方法研究:探索更有效、安全的治疗 方法
预后研究:研究小儿尖头并指趾综合征的 预后和影响因素
遗传学研究:探讨小儿尖头并指趾综合征 的遗传学背景和遗传模式
社会心理影响研究:研究小儿尖头并指趾 综合征对患者及其家庭的社会心理影响
影响患儿的家庭:给家庭带 来经济和精神负担
临床表现:手 指或脚趾尖端 畸形,呈尖头

影像学检查:X 线片显示手指 或脚趾尖端骨
性增生
遗传学检查: 基因检测显示 相关基因突变
病理学检查: 组织病理学检 查显示软组织 增生和骨性增

遗传因素:家族史、基因检 测等
临床表现:手指、脚趾畸形、 关节活动受限等
汇报人:
01
02
03
04
05
06
定义:小儿尖头并指趾 综合征是一种先天性遗 传性疾病,主要表现为 手指和脚趾的尖端畸形。
特征:手指和脚趾 的尖端呈锥形,关 节僵硬,活动受限。
发病率:发病率较 低,但具有家族遗 传性。
治疗:目前尚无有 效的治疗方法,只 能通过手术矫正畸 形。
遗传因素:家族中有类似疾病史 环境因素:孕期接触某些化学物质或辐射 基因突变:某些基因突变可能导致疾病发生 发育异常:胚胎发育过程中出现异常,导致手指和脚趾畸形
康复训练:进行 适当的康复训练, 如手指伸展、脚 趾伸展等,以帮 助患儿恢复手指 和脚趾的功能。
心理支持:给予 患儿和家长心理 支持,帮助他们 面对疾病,保持 积极的心态。
家庭护理:家长 需要学习正确的 护理方法,如保 持患儿手指和脚 趾的清洁、避免 受伤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先天性并指畸形的临床治疗观察
发表时间:2016-05-30T10:14:03.250Z 来源:《航空军医》2016年3期作者:杨振华
[导读] 湖南省桃源县人民医院观察先天性并指畸形应用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

湖南省桃源县人民医院 415700
【摘要】目的:观察先天性并指畸形应用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近几年来前往我院行矫正畸形手术的0.5-3岁先天性并指畸形患儿78例,将其中0.5-1岁患儿设为A组(26例),1岁及以上-2岁患儿设为B组(26例),2岁及以上-3岁患儿设为C组(26例),三组均给予手术治疗,比较三组的皮瓣成活率。

结果:A组皮瓣成活率30.77%(8/26),B组皮瓣成活率57.69%(15/26),C组皮瓣成活率
76.92%(20/26),三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手术治疗先天性并指畸形临床疗效显著,其中2-3岁患儿为行并指畸形手术的最佳时间。

【关键词】手术治疗;先天性并指畸形;临床效果
先天性并指为手部畸形常见类型的一种,该病变异度极大,种类繁多,经常合并其他多种畸形,可对患者手功能发挥构成严重威胁。

目前临床尚未明确并指发生的原因,部分患者为遗传所致,但大部分患者的发病原因并不清楚,可能受周围环境因素影响,比如接触含铅高的物品等等[1]。

通常临床治疗并指以手术治疗为主,但手术疗效及最佳手术时机依然有待研究,本研究给予我院78例0.5-3岁先天性并指畸形患儿手术治疗,取得良好的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7月至2015年5月前往院行手术矫正畸形的0.5-3岁先天并指畸形患儿78例,将其中0.5-1岁患儿设为A组,1岁及以上-2岁患儿设为B组,2岁及以上-3岁患儿设为C组。

其中A组26例,男15例,女11例;按并指类型分:部分并指22例,完全并指4例。

B组26例,男14例,女12例;按并指类型分:部分并指21例,完全并指5例。

C组26例,男13例,女13例;按并指类型分:部分并指23例,完全并指3例。

三组患儿的性别及并指类型等一般资料经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可对比。

1.2治疗方法
1.2.1手术治疗
三组均给予手术治疗,行全麻术,取背侧并指间正中处设置纵行切口,接着设置锯齿状切口,再取指根处设置纵行切口。

逐层切口皮肤且往两侧牵拉,对主要静脉进行保护。

取掌侧顶部接近近节指间关节如远端设置锯齿状切口并连接背侧,根部设计舌状皮瓣。

游离指蹼,将其往近端游离出来,往两侧锯齿状皮瓣,分离附近的神经及血管,再分开并指。

将两侧锯齿状皮瓣缝合,缺损区移植皮片。

向背侧将合掌侧指蹼皮瓣缝合。

如果患儿为完全性复杂并指患儿,取指间背侧正中设置切口,并切开指甲,切口设计为锯齿状,将骨性并指充分显露出来,往两侧牵拉皮瓣。

取掌侧设计“N”形皮瓣,同时取接近近节指关节指骨近端向远端设置与背侧相连的锯齿状切口,附近的神经、血管需要分离,将骨桥充分暴露。

把指骨间骨桥除去后对指甲与甲床进行修复。

锯齿状皮瓣、指蹼缝合后在缺损区移植皮瓣。

1.2.2术后处理
对患手植皮区进行打包加压固定,为了保持指蹼间隙,取松散纱布填塞指蹼区,同时患指取伸直位,为了方便观察手指的血运情况,充分暴露指端。

1-2周后进行打包换药拆线。

治疗过程中晚上患指需要取伸直位并外固定60-90d,白天家属帮助患儿开展被动功能锻炼。

1.3观察指标
比较三组的皮瓣成活率,也就是对皮瓣移植区的肤色、血供及皮温等进行详细观察,并判断皮瓣有没有已经已融入缺损区。

1.4统计学原理
全部数据使用SPSS15.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其中计数资料运用率来表示,运用χ2进行检验,以p<0.05说明差异有显著性。

2.结果
如表1所示,A组的皮瓣成活率为30.77%,B组的皮瓣成活率为57.69%,C组的皮瓣成活率为76.92%,其中B组名校高于A组,而C组明显高于A、B两组,三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

3.讨论
先天性并指畸形为常见手部畸形之一,该病可严重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究其原因在于手指畸形可从外形方面令患儿心理产生自卑感,同时该病还能导致患儿手指功能出现障碍,比如抓、握等动作发生障碍,特别是手部为人类开展精细动作的肢体,对此临床采取有效的治疗意义重大[2]。

通常对于先天性并指畸形患者,临床以手术治疗为主,且疗效确切,不仅能够改善患指的外观,并且还能明显改善患指功能。

有研究报道指出,给予先天性并指畸形患者手术治疗后,从皮瓣成活率方面进行分析,效果显著,特别是年龄为2-3的婴幼儿[3]。

也有部分临床研究资料显示,患儿由于被并指的复杂性及并指程度等影响,通过大于2岁后临床应用手术治疗,可取得显著的疗效。

近来几年,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报道提到,因为婴幼儿的手部动作3个月时便开始发育,到2岁时手指大致可生成抓握功能,到了3岁更是可以开展精细动作,也就是说明患儿小于3岁时开展畸形分指手术,临床疗效更加明显[4]。

本研究中,将78例0.5-3岁的患儿分为0.5-1岁、1岁及以
上-2岁、2岁及以上-3岁三个组别进行对比,结果发现2-3岁为采取手术治疗的最佳时机。

这是因为手术治疗时机过早,可能会形成指蹼往远端移位及收缩的现象;手术治疗延后,则可能会形成屈曲、成角及旋转三种畸形现象,也就是说,手术最佳时机可严重影响手术效果。

本研究中,给予患儿在3岁前手术治疗,一方面加快了患儿的手指功能恢复速度,另一方面还保证了患儿的心理健康发育。

因此,先天性并指畸形手术治疗过程中,临床医务人员在术中需要认真分辨每个解剖结构,禁止损伤手指的静脉、指神经及动脉,重视对变异或者畸形血管进行保护,使其不遭受损失[5]。

但是本研究也存在部分缺陷,研究对象的并指畸形并不是完全相同的,有些患儿为部分并指,也有部分患儿为完全并指,部分患儿为简单的并指,也有部分患儿为复杂性并指,并指畸形手术会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三组中不同畸形比例基本一致,通过统计学分析,影响并不明显。

由上可知,给予先天性并指畸形患者手术治疗,效果明显,本研究通过分析得出2-3岁的婴幼儿为临床开展并指畸形手术的最佳时间,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陈居文,田德虎,寇献斌等.先天性并指畸形治疗的经验教训[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3,14(1):208-209.
[2]焦建宝,李庆贵,刘晓峰等.先天性并指畸形的治疗及康复[J].实用手外科杂志,2014,4(2):254-255.
[3]陶忠生,黄海涛,赵伟超等.先天性并指畸形手术并发症防治体会[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2,8(3):47-48.
[4]马强,邓京城,王昕等.先天性并指畸形手术及手术时机选择(附41例报告)[J].京医学.2011,18(10):167-168.
[5]于胜吉,王集锷,王志勇等.先天性并指畸形的分类与治疗[J].中华手外科杂志,2012,4(1):61-6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