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AB类功率放大器
ab类d类功放 -回复

ab类d类功放-回复什么是AB类和D类功放?AB类和D类功放是两种常见的放大器类型,常用于音频和音响系统中。
它们在功耗效率、音质以及工作原理等方面存在一些不同之处。
AB类功放是一种线性放大器,它通过输出电流和电压来放大信号。
AB 类功放由两个互补的放大器管(通常为晶体管或真空管)组成。
其中一个管负责放大电流信号,另一个管负责放大电压信号。
AB类功放可以提供较高的功率输出,通常用于要求高保真音质的音频系统,如家庭立体声系统或专业音响系统。
然而,由于其高功耗,AB类功放通常效率较低。
D类功放是一种脉宽调制(PWM)放大器,也被称为数字功放。
D类功放通过快速地开关输出管上的电流来放大信号。
由于其工作原理的特殊性,D类功放具有非常高的功率效率。
它们能够以高达90%以上的效率将输入的电能转化为输出音频功率。
因此,D类功放在便携式音频设备和汽车音响系统等对效率要求较高的应用中非常受欢迎。
AB类功放和D类功放的比较:1. 功率效率:AB类功放的功率效率相对较低,通常在40%到60%之间。
这意味着大部分输入电能会被转化为热量。
而D类功放的功率效率通常高达80%至90%以上,能够更有效地将电能转化为音频功率。
2. 音质:在音质方面,AB类功放通常提供更高的音质保真度。
其线性放大特性使得其输出信号更准确地复制输入信号。
相比之下,D类功放可能会引入一些失真,因为其输出信号是由开关和脉宽调制生成的。
然而,随着技术的进步,D类功放的音质已经大大改善,很多D类功放已经可以提供高保真的音频输出。
3. 成本:由于其复杂性和高功率效率,D类功放通常比AB类功放更昂贵。
AB类功放的成本相对较低,更容易得到。
综上所述,AB类功放和D类功放在功率效率、音质和成本等方面存在一些不同之处。
根据应用需求和预算考虑,选择适合的功放类型对于设计和构建音响系统至关重要。
无论选择哪种功放,它们都是音频系统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组件,可以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音频体验。
a b类功放 电路

a b类功放电路
AB类功放电路是一种常见的功率放大电路,是一种增加功率,同时保证良好的失真特性和效率的电路。
AB类功放电路是类B功放电路和类A功放电路的结合,能够较好地兼顾两者的优点,因此在音频放大领域应用广泛。
AB类功放电路的基本原理是将输入信号通过级联的放大器级别进行放大,并通过接近截止的晶体管交替进行工作,从而实现放大器的常态来锁定不用的放大器,以保证最终输出信号的质量。
由于AB类功放电路的工作特点,所以能够达到比类B功放电路更低的失真率,同时也比类A功放电路更加节省能耗。
在设计AB类功放电路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电源效率:AB类功放电路可以通过两个管子分别放大正半周和负半周的信号,因此在设计时要保证电源的效率能够满足电流需求,同时避免过度浪费电能。
2.线性度:线性度是衡量放大器性能的重要指标,主要反映了放大器的失真水平。
在设计AB类功放电路时,需要尽量减小交替作用和晶体管失真成因,以保证输出信号的精度和准确性。
3.晶体管负载:晶体管负载是影响电路稳定性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设计AB类功放电路时,需要尽可能降低负载电阻,以保证晶体管能够正常工作。
总之,AB类功放电路是一种性能优秀,适用范围广泛的放大电路,可以满足高保真音乐播放、音频放大等领域的需求。
在设计AB类功放电路时,需要根据电路特性和使用场景进行全面考虑,尽可能优化电路结构,以实现更加精准和稳定的输出信号。
a类、b类、ab类、c类、d类功率放大电路的区别与工作特点

a类、b类、ab类、c类、d类功率放大电路的区别与工作特点【实用版】目录一、引言二、a 类、b 类、ab 类功率放大电路的工作特点1.a 类功率放大电路2.b 类功率放大电路3.ab 类功率放大电路三、c 类、d 类功率放大电路的工作特点1.c 类功率放大电路2.d 类功率放大电路四、各类功率放大电路的区别五、总结正文一、引言功率放大电路是一种将输入信号的功率放大到一定程度的电路,广泛应用于音响、通信、广播等领域。
根据工作特点和电路结构,功率放大电路可分为 a 类、b 类、ab 类、c 类、d 类等类型。
本文将对这些类型的功率放大电路的工作特点和区别进行详细阐述。
二、a 类、b 类、ab 类功率放大电路的工作特点1.a 类功率放大电路a 类功率放大电路是一种在没有输入信号时仍需消耗一定电流的电路,因此其效率较低。
但在输出功率较小的情况下,a 类放大器的性能较好,失真较小。
2.b 类功率放大电路b 类功率放大电路是一种在输入信号为正半周期时导通,负半周期时截止的电路。
与 a 类电路相比,b 类电路的效率较高,但存在交越失真问题。
3.ab 类功率放大电路ab 类功率放大电路是 a 类和 b 类的结合,具有较好的性能和效率。
它采用了甲乙类互补对称电路结构,可以有效降低失真。
三、c 类、d 类功率放大电路的工作特点1.c 类功率放大电路c 类功率放大电路是一种在输入信号正半周期时导通,负半周期时截止,并且在截止时采用电容器进行旁路的电路。
c 类电路具有较高的效率,但存在较大的失真。
2.d 类功率放大电路d 类功率放大电路是一种采用开关管工作的电路,通过开关管的开通和关闭来实现信号的放大。
与 c 类电路相比,d 类电路具有更高的效率,但失真较大。
四、各类功率放大电路的区别各类功率放大电路的主要区别在于工作原理、效率和失真。
a 类、ab 类电路失真较小,效率较低;b 类、c 类、d 类电路效率较高,但失真较大。
A类、B类、AB类、C类、D类五种功率放大器

1、A类功放(又称甲类功放)A类功放输出级中两个(或两组)晶体管永远处于导电状态,也就是说不管有无讯号输入它们都保持传导电流,并使这两个电流等于交流电的峰值,这时交流在最大讯号情况下流入负载。
当无讯号时,两个晶体管各流通等量的电流,因此在输出中心点上没有不平衡的电流或电压,故无电流输入扬声器.当讯号趋向正极,线路上方的输出晶体管容许流入较多的电流,下方的输出晶体管则相对减少电流,由于电流开始不平衡,于是流入扬声器而且推动扬声器发声。
A类功放的工作方式具有最佳的线性,每个输出晶体管均放大讯号全波,完全不存在交越失真(Switching Distortion),即使不施用负反馈,它的开环路失真仍十分低,因此被称为是声音最理想的放大线路设计。
但这种设计有利有弊,A类功放放最大的缺点是效率低,因为无讯号时仍有满电流流入,电能全部转为高热量。
当讯号电平增加时,有些功率可进入负载,但许多仍转变为热量.A类功放是重播音乐的理想选择,它能提供非常平滑的音质,音色圆润温暖,高音透明开扬,这些优点足以补偿它的缺点.A类功率功放发热量惊人,为了有效处理散热问题,A类功放必须采用大型散热器.因为它的效率低,供电器一定要能提供充足的电流。
一部25W的A类功放供电器的能力至少够100瓦AB类功放使用。
所以A类机的体积和重量都比AB类大,这让制造成本增加,售价也较贵。
一般而言,A类功放的售价约为同等功率AB类功放机的两倍或更多。
2、B类功放(乙类功放)B类功放放大的工作方式是当无讯号输入时,输出晶体管不导电,所以不消耗功率.当有讯号时,每对输出管各放大一半波形,彼此一开一关轮流工作完成一个全波放大,在两个输出晶体管轮换工作时便发生交越失真,因此形成非线性。
纯B类功放较少,因为在讯号非常低时失真十分严重,所以交越失真令声音变得粗糙.B类功放的效率平均约为75%,产生的热量较A类机低,容许使用较小的散热器。
乙类功放通常的工作方式分为OCL和BTL,BTL可以提供更大的功率,目前绝大部分的功率集成电路都可以用两块组成BTL电路。
功率放大电路的分类及特点分析

功率放大电路的分类及特点分析1.B类功率放大电路B类功率放大电路是最常见的功率放大电路之一,特点是具有较高的效率和较大的输出功率。
该电路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将输入信号分成正半周期和负半周期,并分别由两个互补的输电子管进行放大,然后将两个输出信号进行合并得到最终的输出信号。
由于每个输电子管只工作在一个半周期中,因此可以减小非线性失真,提高效率。
但是B类功率放大电路的缺点是存在交越失真,即输出信号在从负半周期切换到正半周期时可能产生的畸变。
2.A类功率放大电路A类功率放大电路是一种线性的功率放大电路,特点是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具有相同的波形。
该电路通过电压放大器和功率放大器的级联来实现。
由于工作在线性区域,A类功率放大电路可以提供极低的失真和良好的信号质量,但相对于B类功率放大电路而言,效率较低。
3.AB类功率放大电路AB类功率放大电路综合了A类和B类功率放大电路的优点,是一种常用的功率放大电路。
该电路结合了A类电路的线性扭矩和B类电路的高效能,可以提供较高的效率和较低的失真。
AB类功率放大电路一般采用两个输电子管,一个在正半周期工作,一个在负半周期工作,通过分别放大两个半周期的输入信号然后进行合并得到最终的输出信号。
4.D类功率放大电路D类功率放大电路是一种特殊的功率放大电路,特点是具有极高的效率和低的功耗。
该电路的工作原理是将输入信号转换为脉冲信号,即将连续的输入信号转换为高频的脉冲信号,然后通过对脉冲信号进行调制和滤波得到最终的输出信号。
D类功率放大电路的优点是功率转换效率高,适用于对功率效率要求较高的应用场合。
但是该电路的缺点是输出信号的失真较大,需要通过合适的滤波器进行处理。
总结起来,功率放大电路根据工作原理和应用特点的不同可以分为几种不同的类别,每种类别都有自己的优点和局限性。
在选择合适的功率放大电路时,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和限制条件来进行选择。
差分ab类功放

差分ab类功放摘要:差分ab类功放1.差分ab类功放的概念和特点2.差分ab类功放的原理和分类3.差分ab类功放的应用领域4.差分ab类功放的优缺点分析5.我国在差分ab类功放领域的发展状况正文:差分ab类功放差分ab类功放是一种功率放大器,主要应用于通信、广播、航空航天等领域。
它能有效地放大电信号,满足远距离传输和高质量声音播放的需求。
1.差分ab类功放的概念和特点差分ab类功放是一种采用差分输入、ab类输出结构的功放。
差分输入能够有效地抑制共模干扰,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ab类输出则可以在保证输出功率的同时,降低功耗和热量产生。
2.差分ab类功放的原理和分类差分ab类功放的原理是利用差分输入信号的正负极性来控制ab类输出晶体管的导通程度,从而实现信号的放大。
根据工作频率和应用领域的不同,差分ab类功放可以分为低频功放、高频功放、甚高频功放等。
3.差分ab类功放的应用领域差分ab类功放广泛应用于通信、广播、航空航天等领域。
在通信领域,差分ab类功放可以用于放大数字信号、模拟信号等,提高信号传输质量和距离;在广播领域,差分ab类功放可以用于高质量声音播放和发射;在航空航天领域,差分ab类功放可以用于卫星通信、雷达系统等。
4.差分ab类功放的优缺点分析差分ab类功放的优点包括:高效能、低功耗、高可靠性、低失真等。
它能有效地放大信号,满足远距离传输和高品质声音播放的需求。
缺点主要是设计和制造工艺复杂,成本相对较高。
5.我国在差分ab类功放领域的发展状况近年来,我国在差分ab类功放领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不仅在研究和设计方面取得了突破,而且在产业化、市场化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果。
ab类功放问题回答

ab类功放AB类功放是一种常见的功放电路设计,它采用了A类和B类功放的优点,能够在保证输出功率的同时提高音质。
下面将从工作原理、优缺点和应用场景三个方面来详细介绍AB类功放。
一、工作原理AB类功放是由A类和B类两个互补输出级组成的。
其中A类输出级在小信号时能够提供良好的线性度和低失真度,但在大信号时会产生较大的静态失真。
而B类输出级则在小信号时有较大的失真,但在大信号时能够提供高效率和低失真度。
因此,AB类功放采用了A类和B 类两种输出级相结合的方式,在小信号时使用A类输出级,在大信号时使用B类输出级,从而既保证了音质又提高了效率。
二、优缺点1. 优点(1)音质高:AB类功放具有A类功放良好线性度和低失真度以及B 类功放高效率和低失真度的优点,因此其音质比单纯采用A或B类型更好。
(2)效率高:由于采用了B类输出级,在大信号时能够提供高效率。
(3)适用范围广:AB类功放适用于多种应用场景,包括音响系统、电视机、计算机等。
2. 缺点(1)成本高:由于需要同时使用A类和B类输出级,因此其成本相对较高。
(2)复杂度高:AB类功放的设计和制造比单纯采用A或B类型更加复杂。
三、应用场景AB类功放适用于多种应用场景。
例如,在音响系统中,AB类功放能够提供高质量的音质和足够的输出功率,从而满足用户对音效的要求;在电视机中,AB类功放能够提供清晰、稳定的声音效果;在计算机中,AB类功放能够提供高保真度的声音输出。
总之,AB类功放是一种具有优秀性能的电路设计,在多种应用场景下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虽然其成本较高和复杂度较大,但是其优点所带来的好处也是不容忽视的。
A类、B类、AB类、C类、D类五种功率放大器

1、A类功放(又称甲类功放)A类功放输出级中两个(或两组)晶体管永远处于导电状态,也就是说不管有无讯号输入它们都保持传导电流,并使这两个电流等于交流电的峰值,这时交流在最大讯号情况下流入负载。
当无讯号时,两个晶体管各流通等量的电流,因此在输出中心点上没有不平衡的电流或电压,故无电流输入扬声器。
当讯号趋向正极,线路上方的输出晶体管容许流入较多的电流,下方的输出晶体管则相对减少电流,由于电流开始不平衡,于是流入扬声器而且推动扬声器发声。
A类功放的工作方式具有最佳的线性,每个输出晶体管均放大讯号全波,完全不存在交越失真(Switching Distortion),即使不施用负反馈,它的开环路失真仍十分低,因此被称为是声音最理想的放大线路设计。
但这种设计有利有弊,A类功放放最大的缺点是效率低,因为无讯号时仍有满电流流入,电能全部转为高热量。
当讯号电平增加时,有些功率可进入负载,但许多仍转变为热量。
A类功放是重播音乐的理想选择,它能提供非常平滑的音质,音色圆润温暖,高音透明开扬,这些优点足以补偿它的缺点。
A类功率功放发热量惊人,为了有效处理散热问题,A类功放必须采用大型散热器。
因为它的效率低,供电器一定要能提供充足的电流。
一部25W的A类功放供电器的能力至少够100瓦AB类功放使用。
所以A类机的体积和重量都比AB类大,这让制造成本增加,售价也较贵。
一般而言,A类功放的售价约为同等功率AB类功放机的两倍或更多。
2、B类功放(乙类功放)B类功放放大的工作方式是当无讯号输入时,输出晶体管不导电,所以不消耗功率。
当有讯号时,每对输出管各放大一半波形,彼此一开一关轮流工作完成一个全波放大,在两个输出晶体管轮换工作时便发生交越失真,因此形成非线性。
纯B类功放较少,因为在讯号非常低时失真十分严重,所以交越失真令声音变得粗糙。
B类功放的效率平均约为75%,产生的热量较A 类机低,容许使用较小的散热器。
乙类功放通常的工作方式分为OCL和BTL,BTL可以提供更大的功率,目前绝大部分的功率集成电路都可以用两块组成BTL电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详解AB类功率放大器
A(甲)类功放对于B(乙)类功放而言,声音上有明显优点是无庸置疑的,我就从它们的工作原理来谈谈。
晶体管功率放大器是由三极管组成的,而三极管是由几组N-P、N-P结构成的,这个N-P结,当没有外加电压时是截止的(关闭)只有在上面外加一个偏置电压并且高于它的门限电压(硅管是0.6V,锗管0.2V)这个N-P结才会导通(打开)有电流通过,三极管才开始工作。
B类工作状态就是不外加一个固定偏置电压,由信号电压来打开,因此当信号电压小于0.6V时(硅管为例)三极管处于截止状态,输出为零。
只有当信号电压大于等于0.6V 时三极管才导通,放大器开始工作,输出端才有信号输出。
这里很清楚表明小的信号电压被“贪污”了,在输出波形图上,是一小段与X轴重合直线,因此与输入波形不同,也就是失真产生了,这就叫做交越失真,而且输入信号中小信号越多,失真越严重。
在听感上,就会出现音乐细节丧失,小信叼变得模糊、微弱,整个乐曲变得不连贯,更不要奢谈什么乐器质感,音乐性了。
这就是B类放大器的工作状态。
再说B类功率放大级必须用二只晶体管来组成推挽,由一只管子工作于信号电压的正半周,另一只工作于信号电压的负半周,这种电路中当一只管子导通工作进,另一只就处于截止状态,当信号电压的另外半周来到时二只管子的工作状态正好交换,这时交越失真自然是免不了。
中外B类功放对于扬声器产生的反电动势,没有起到截止作用,反电动势甚至反馈到前一级放大器电路中,这就使得功入的内阻剧增,阻尼系数变坏,甚至丧失,这样听感上就会感到B类功放对音箱控制不好,声音浑浊,推力不足。
但是B类功放也有它的优点,首先它的效率很高,可达到75%以上,因此可以使用较小的功率管输出较大功率,另外推挽电路对抑制偶次谐波有作用,以减低非线性失真。
针对B类功放存在的缺点设计人员就在三极管的输入板上加上一个预置的固定的略小于门限电压的偏置电压,就使得三极管在静态时输出级电流稍大于零,使得很小的信号电压时三极管也能导通,有电流输出,使得晶体管有大于信号半个周期的时间处于导通,交越失真也就不存在了,这就是AB类,而实际使用中,现在家用音频功放极少用B类,而极大多数是AB类,AB类功放既克服了B类功放存在的问题,而电效率也大大高于A类功放,现在家用音频功放中为求改善声音,常常把偏置电压定得高于门限电压,使晶体管处于导通状态,使其工作状态近A类。
这就是被称为高偏流AB类。
A类功放就是把正向偏置定在最大输出功率的一半处,使功放在没有信号输入时也处于满负载工作状态,使得功放在整个信号周期内都导通都有电流输出。
A类功放使三极管始终工作于线性区,因此A类功放几乎无失真,听感上质感特别好,尤其是小信号时,整个声音平衡,润滑,谐波丰富。
但A类功放也有缺点,首先是效率低,一般不大于25%,大量电能变成热能,在同功率的情况下,电源供应常
常比AB类大得多。
而且A类功放由于工作电流高,在同样输出功率时它的工作电源电压主要低得多,因此它的输出峰值电压就受到限制,它的输入电压也受到输出电压的放大器放大系数的限制。
因此音乐的大动态表现就受影响。
三种放大器的工作状态已从理论角度,普及性地谈了一下,也许你会说,从声音角度讲还是A类最好啊!是的,这是客观事实,笔者也不否认,但问题是一台功放的声音不仅仅如上述讲的那么简单,整个电路以及工作原理要复杂得多,各种辅助电路也许比主放大电路复杂得多,也就是说即使你用A类放大形式,也不一定就出好声。
再说一台100%的A类功放它的造价也是惊人的,它垢电耗更是过一部空调。
所谓100%A 类功放就是指无率音箱阻抗怎样随频率变化,功放都能保持A类工作而且输出功率足够,一对音箱虽然它的标称阻抗是8Ω,便在工作时它的实际阻抗菌素是会随频率变化的,会高,更会低,会低至2Ω甚至更低,这就要求功放的输出功率能随阻抗降低而倍增,也就是我们常看到的Hi-End级数的天价A类功放所标输出功率指标,100W(8Ω)、200W(4Ω)、400W(2Ω)、800W(1Ω),这才是所谓的百分之一百纯A类功放。
只有这样的功放才能使你始终听到A类的声音,但它的价格也在十万元级了,这对极大多数发烧友是没有意义的。
而大多中低价位的A类功放在标注输出功率时,只标100w(8Ω),以下就不标明了,言下之意这类所谓A类功放当音箱阻抗降低时它的A类100W将大幅度降低,实际这类功放在极大多数时间是在AB类工作状态下工作的,应该属AB类,也就是前面提到过它的偏置高于门限电压,也就是通常称为高偏流AB类的功放,只不过厂家宣传时有意扩大而已。
一般有信誉的厂家不会这样说,如Mark Levinson的No.23.5是一部杰出功率放大器,它所标功率200W(8Ω),AB类功放,它配有2只1.2KVA的大环牛,实际测算它50W(8Ω)C以下是A类的工作,AB类可出力248W(8Ω),但从未见过厂方以A类作宣传。
老实说就笔者听过的有限机子看,做得好AB类和同级A类的差别很小很小。
所以很多Hi-End名厂都不以A类来宣传自己,如Jeff Rowland等就是如此,而它们的好声却是公认的。
事实上一台功放选取什么线路,什么工作方式并不是决定功放声音的唯一因素,诸如我们常说的,零件好坏,零件的测试挑选、配对、制作工艺都是直接影响声音的因素。
同样功率的机子,A类要比AB类电源容量增加2~3倍,可以想象得出在同价位的机子中,A类机几乎把大部分成本用到电源供应上,如Krell KSA100 A类100W功率放大器,就用2只1.2KVA的环牛,16万微法电解电容器,如果一台AB类100W功放用上二只600W环牛,那已是十分发烧,力大无穷了。
而它可把更多的成本用于整机其它方面,选用更高级的零件,事实证明制作认真的AB类功放与同价位的A类功放相比声音上不会差到哪里,胜出者也比比皆是,因此,我认为单从A类和AB类来判定声音好不是不全面的,更确切地说,只是声音走向上区别,只是各人喜好上的区别而已。
拿前文提到的Mark No.23.5来讲,它是AB类工作状态,却是一代名机的身价,是音中央委员界公认的,老实说同价位的A类功放要超越它是非常困难的。
就拿吴君所用的8000A类讲,5000元多一点(吴君是这个价买进的),60W的功率,要用这个价位根本无法制作出一台合格A类60W功放。
再说声音8000A更是有口皆碑的长青树。
再说现下国产功放中,制作认真、声音可听的机子不少,介真正的A类机还没有出现过,至少笔者还没见到;前不久曾听过一台80W的国产机,标着A类,价格定得很低3000元出头一点,开机半小时静态体温还是温温的,鬼才相信它是真A类,一开声蒙蒙的,还不如人家千多元
AB类。
我总是想不通,发烧友最终是以耳听为准,那为什么不实实在在的把声音做好,把电源做足,做到这些,还怕你的机子卖不掉吗,何必搞那些不切实际的噱头呢?人家A类50W用2只1000VA 大环牛,谈何容易,我们不是知道,也不是做不出,只是不认真。
我也想买一部100%的A类机,老实说Hi-End的买不起,期望早日听到国产机中的100%的靓声的A类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