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活教材”,激发“成长力”—疫情

合集下载

用活教材,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用活教材,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用活教材,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现代教学手段的不断更新,使得教师在课堂上有了更多的选择。

而使用活教材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一种重要方式。

由于活教材能够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更灵活地应对教学内容,因此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青睐。

接下来,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如何利用活教材,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使用活教材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比于枯燥的教科书,活教材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教师可以用视频、图片等多媒体资料来讲解课堂内容,生动有趣的画面吸引了学生的眼球,让他们更愿意去接受知识。

又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使用一些流行的英文歌曲、影视剧等来进行教学,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英语。

这样一来,学生自然而然地就会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从而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使用活教材可以提升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实物、举办小活动、组织讨论等方式,吸引学生的参与,从而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在化学教学中,可以通过化学实验来展示教学内容,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从而更直观地认识到理论知识的应用。

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朗诵比赛、作文展示等形式,让学生积极发言,增强语文学习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这样一来,学生在积极参与互动中,自然而然地提高了学习的效果。

使用活教材可以增加教学内容的贴近实际性。

生活中处处都是教材,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经验,选取相关的实例来进行教学,使得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

在地理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前往附近的环境进行考察,深入了解所学知识。

在数学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找出日常生活中的数学应用,使得学习数学的概念更加具体和生动。

这样一来,学生就更容易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增加了学习的实用性和深度。

使用活教材可以提高教学的灵活性和个性化。

教学内容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需要根据学生的需要和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

而利用活教材,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反应实时调整教学方式和内容,使得教学更加灵活、个性化。

在历史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兴趣和水平,选择不同的历史故事和事件进行讲解,使得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需求。

幼儿园开学第一课防疫情教案(通用9篇)

幼儿园开学第一课防疫情教案(通用9篇)

幼儿园开学第一课防疫情教案幼儿园开学第一课防疫情教案幼儿园开学第一课防疫情教案(通用9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开学第一课防疫情教案(通用9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开学第一课防疫情教案1活动目标:告诉孩子疫情期间减少外出次数。

熟练掌握七步洗手法。

知道口罩的作用,学会佩戴口罩。

引导孩子在外就餐使用公筷。

活动准备:口罩、佩戴口罩步骤图、七步洗手法视频。

活动过程:一、问题导入师:宝宝们在过年的时候有没有经常出去玩呀?去了哪些地方呢?(展示家长上传的孩子假期的照片,并请孩子来分享。

)师:那你们出去玩的时候有没有发现大街上的叔叔阿姨还有小朋友们都有什么不同吗?师(总结):过年的时候爸爸妈妈很少带宝宝们出去玩,出去的时候还要戴上口罩。

二、知道口罩的作用,学会佩戴口罩。

1.讨论近期需要戴口罩的原因师:可是大家为什么都要戴口罩呢?(幼儿讨论)师:因为现在有疫情,会有病毒进入我们的鼻子和嘴巴,然后就会伤害到我们小朋友的身体,使我们咳嗽、发烧,这样啊小朋友就会生病,很难受。

如果我们都戴好口罩,病毒就不会伤害我们,小朋友们才能健康成长。

2.学会佩戴口罩师:那宝宝们都会戴口罩吗?下面跟着老师一起来戴某某,请宝宝们把自己的口罩拿出来。

(教师讲述示范正确戴口罩的方法)三、掌握七步洗手法师:还记得我们上学期学过的七步洗手法吗?全体起立,把你们的小手伸出来,跟着老师再来复习一下七步洗手法。

师:下面我们分组来洗一洗你的小手,看看哪些小朋友已经学会了七步洗手法。

总结师:宝宝们,现在外面的病毒还没被消灭,出去玩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保护好自己,戴好口罩,经常洗手,在家可以把七步洗手法教给爸爸妈妈。

活动反思:在本次活动中,幼儿对于疫情有一定的了解,因此活动很顺利的进行,部分幼儿对于口罩的佩戴还不太清楚,通过集体练习并单独指导后,都能够正确佩戴。

新冠肺炎教师工作演讲稿

新冠肺炎教师工作演讲稿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关于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教师的工作。

在这个特殊的时期,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但我们也有机会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此,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教师的工作。

一、坚守教育初心,担当育人使命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让我们的教育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

然而,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始终坚守教育初心,担当育人使命,用实际行动践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1. 关注学生身心健康。

疫情期间,学生们的学习和生活受到了很大影响。

作为教师,我们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通过线上教学、电话沟通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给予他们必要的关爱和指导。

2. 创新教学方法。

疫情期间,线上教学成为主要的教学方式。

我们要积极适应新形势,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比如,利用多媒体资源、直播互动等手段,使线上教学更具吸引力。

3. 加强家校沟通。

疫情期间,家校合作尤为重要。

我们要主动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生活情况,共同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二、发挥专业优势,助力疫情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还要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为疫情防控贡献力量。

1. 开展防疫知识宣传。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向学生和家长普及疫情防控知识,提高他们的自我防护意识。

2. 组织志愿者服务。

在疫情防控期间,许多教师积极参与志愿者服务,为社区居民提供帮助。

我们要发挥自己的专长,为疫情防控贡献一份力量。

3. 传递正能量。

在疫情面前,我们要坚定信心,传递正能量。

通过自己的言行,让学生和家长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增强战胜疫情的信心。

三、加强自身修养,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教师既要应对教学压力,又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

为此,我们要加强自身修养,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1. 持续学习,提升专业素养。

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我们要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用好大自然“活教材”,助幼儿生命成长——大班田园课程故事《西葫芦成熟啦!》

用好大自然“活教材”,助幼儿生命成长——大班田园课程故事《西葫芦成熟啦!》

2020.07-08 保育与教育 59乌申斯基认为:大自然是教育人的最强有力的手段之一,不采取这种手段,即使是最细心的教育,也是枯燥无味的,片面而不能引人入胜的[1]。

而现代的孩子过早地承载着父母的期望,承受着各种学习的压力;过早地远离了童年游戏的快乐,失去了接近和发现自然奥秘的乐趣。

刘晓东老师认为:儿童作为自然之子,保存着与鸟儿对话的天赋,与群山、田野、万物交流的能力。

儿童与生俱来拥有一种亲自然性、亲生命性[2]。

可惜,在钢筋混凝土构筑的高楼里,在家长的过分呵护和溺爱下,在电视、电脑、电子游戏所制造出来的“虚拟空间”中,幼儿与自然的接触越来越少,与自然“对话”的能力也逐渐减弱。

这犹如在动物园中长大的野生动物,丧失了自然生态条件,就势必会失去许多生存的本能。

让幼儿亲近自然是他们成长的需要,也是他们积累实践性经验和社会性知识的需要。

近年来,我园利用独特的地理自然环境和特有的文化资源,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地开展了各类田园实践活动,逐渐形成了以自然环境为主要场域,以“亲近自然、回归生活、自主探索、快乐发展”为核心理念的田园课程,支持幼儿在与田地、花、草、树、沙、石、泥等自然事物的互动中获得情感、认知和能力的发展。

本文以大班课程故事《西葫芦成熟啦!》为例呈现我园田园课程的实践过程。

缘起疫情期间,虽然孩子们未到幼儿园,却时刻关注着百草园里一草一木的变化。

大班的孩子们经常询问班级责任田里植物的生长情况,为此,我们通过录制小视频、微信交流、线上直播等方式让孩子们不错过百草园里植物的发芽、开花等成长变化。

七月,孩子们终于可以入园了,此时的幼儿园绿茵环绕。

百草园里黄瓜、四季豆、南瓜相继成熟,西葫芦藤上也结出了诱人的果实,为幼儿园增添了一份生机。

每当经过百草园,孩子们都会感叹百草园的蔬果结得真好。

某天早上,孩子们听到老师说明天的菜是“醋熘西葫芦片”,他们开始讨论:西葫芦是什么,百草园里有吗?由此开启了我们的探究活动。

教人不厌诲人不倦 [战疫情诲人不倦,勤教研爱润心田]

教人不厌诲人不倦 [战疫情诲人不倦,勤教研爱润心田]

教人不厌诲人不倦[战疫情诲人不倦,勤教研爱润心田]战疫情诲人不倦,勤教研爱润心田庚子新春,非比寻常,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状病毒引发肺炎疫情,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心。

2月17日,孩子们本应该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却因为疫情,喧闹的校园变得悄无声息。

众多师生的寒假变成了“加长版”。

但是封城封路封不住师生的桥梁,在“停课不停学”的日子,XXX老师由东关小学一(四)班的孩子王,摇身一变成了小段主播,其实传授知识的角色没有变,认真的态度没有变,爱学生的情感没有变。

作为一名教师,无论是在虚拟的网络,还是在真实的校园,快乐都来自于每一堂精彩的课,让学生成为更好的自己,也让老师成为更好的自己!一、未雨绸缪准备充分为了保证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工作高质量实施,离开学还有半个月的时间,X老师亲自参加“学乐云”网络学习平台的培训,线上聆听,线下研究。

对学习平台能熟练地驾驭和使用,并对全校老师和本班学生进行细致讲解,保证了师生使用过程的畅通无阻。

“停课不停学”,从过去的面对面,到现在的屏对屏。

学习不能减效,教学不能降质,为了每一个孩子宅家的学习、活动有趣多彩,X老师上网搜集网学习资料,通过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学习疫情知识,培养自主学习习惯,力保所有学生有所收获。

插图片课件二、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追求让前行的脚步铿锵有力,努力让教育的沃土铺面鲜花”带着这样的信念,只有十年教龄的段晓慧老师,以’勤学、善思、实干”为准则。

她将“重习惯重阅读重积累重感悟”的教学思想融进教学。

教学中一直坚持亲切自然,朴实无华的教态。

师生之间在一种平等、协作、和谐的氛围下进行交流,使学生心情舒畅、乐于学习。

为了孩子居家乐学,段老师反复揣摩教材、吸纳其中重点知识、教学方法。

根据一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将知识重点归纳总结后,以PPT和讲解的方式详细、形象、生动的传达给学生。

让孩子和家长感受到屏幕一端满满的爱.(此处放一些备课时候的图片和教学课件的图片)三、家校携手用行博识孩子们通过学乐云教学平台、微信班级群,配合老师自主学习,每天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劳逸结合。

疫情下高职院校线上教学模式改革创新与实践研究——以辽宁金融职业学院为例

疫情下高职院校线上教学模式改革创新与实践研究——以辽宁金融职业学院为例

第37卷第9期 2021年5月甘肃科技Gansu Science and TechnologyV〇1.37No.9May. 2021疫情下高职院校线上教学模式改革创新与实践研究+以辽宁金融职业学院为例朱钰(辽宁金融职业学院,辽宁沈阳110122)摘要: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互联网对高职院校的传统课程教学产生了较大的冲击和影响,在全面展开在线教卞 的需求下,本文分析了线上教学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在课程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平台构逑等方面提出了教学模式 改革的创新观点,对如何全面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也提出_f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线上教学;创新;教学模式中图分类号:2020年初肆虐全国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学校传统教学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育系统也受到了巨大的影响和冲击,之前教学模式以面授为主,而 传统模式转变为居家学习和线上学习给教学改革和创新带来了巨大挑战。

当下高职学生对互联网相当依赖,手机作为移动互联网的载体,同时具备便携性、简便性、高效性等特点,结合这些特点,如何通过有效的教学模式改革创新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通过有效教学确保线上教学的效果,与传统教学模式同等效力甚至更加高效直观,成为高职院校教学模式改革创新的一项新的课题。

1疫情下教学模式创新面临的机遇与 挑战疫情期间,教师居家授课,学生线上学习,为师生的互联网互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挑战,也为大规模线上课程的推进形成了新的契机和条件,抓住这次机遇,大力推进教学模式改革创新,使线上课堂实现智能化、信息化,使全体教师深人学习并迅速适应网络教学平台,提高使用技能和应用水平,也为学校信息化授课补齐了短板,为线上平台的完善以及资源库建设奠定了基础,为教师信息化大赛、混合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都形成了巨大的动力,为学校今后展开线上教学活动提供了模板和参考,成为学校信息化转变、传统教学模式改革创新*的强大引擎。

高职学生使用移动互联网进行学习的辅助工具主要是手机和电脑,学生对这些智能化工具的依赖比较强,使用好网络平台,可以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但是线上教学如果效果不好,就无法保障学生参与课堂,线上互动不够,就会导致学生无法专心学习,聊天玩游戏,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就会出现。

活用教材,放飞学生想象力

活用教材,放飞学生想象力

活用教材,放飞学生想象力教材是教师教学的重要工具,也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资源。

如何更好地活用教材,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呢?本文将从教师的角度出发,提出几个方法。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运用教材来开展一些富有想象力的活动。

在故事课上,教师可以提供一篇精彩的故事,让学生在聆听故事的过程中,想象故事中的人物、场景以及情节发展。

学生可以分组讨论并展示自己的想象力,以促进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的发展。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后进行教材的拓展学习。

在学生学习教材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相关的阅读材料、视频资源等,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探索相关的知识领域。

这样能够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也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写作或口语表达方面发挥想象力。

在写作课或口语练习中,教师可以提供一些话题或素材,让学生基于这些素材,发挥无限的想象力,进行创作和表达。

学生可以通过描述或演绎来展现自己的想象世界,培养自己的写作和表达能力。

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来活用教材,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方面都能够更好地感受教材所传达出的信息。

在英语课上,教师可以使用幻灯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来呈现教材中的单词、句子、情境等,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和记忆,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教材的重要性,并善于活用教材。

通过开展富有想象力的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学习,鼓励学生进行写作和口语表达,利用多媒体技术等方式,可以更好地放飞学生的想象力。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综合能力,使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发展和成长。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活用教材,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活用教材,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

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统治”下,语文阅读教学教师的“满堂灌”、“透彻分析”独霸了课堂,学生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被动地接受老师或教参上对文章的解读,学生为考试而阅读,“教师苦教,学生苦学”根本原因在于应试教育忽视了学生阅读的主体性,忽视了学生对文本主动、自主的阅读。

限制了学生的思维的发展,影响影响了学生潜能的发挥,束缚了学生的创造力。

阅读教学举步维艰!无法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具有和谐共融的智商情商的创新人才。

痛定思痛,推进课改,把阅读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实现学生的自主阅读,对阅读教学进行一些创新,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必然选择。

本文就“活用教材,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方面,谈一些自己的认识和体会。

一、自主取舍精读和略读的篇目。

现行的教材每一单元有精读和略读篇目之分,迫切需要进行取舍,哪些作品只需作一般阅读,哪些作品应该重点研读,先由学生拿出意见,最后师生共同商定。

如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范进中举》虽然是精读的课文,但由于学生的阅历和兴趣,也可作为略读课文来读,《杨修之死》,可作为精读课文来读,整个这一单元师生选择了《智取生辰纲》和《杨修之死》来重点研读,学生兴致很高,激起了学生阅读古典名著《水浒传》、《三国演义》的浓厚兴趣。

二、依托文本创造性设计问题。

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往往习惯于"搬运”教学参考资料的提问模式,问题刚一提出学生纷纷竟答,答案水平之高,令教者瞠目。

原来学生也是”照本宣科”,“自主”荡然无存。

阅读中问题探究的创造性设计,也应该”不唯上,不唯书”敢于向传统和权威挑战,根据教学的实际,进行问题设计的再创造。

如在课文《智取生辰纲》可以设计“我看吴用的智与不智”课文《陈涉世家》中可以设计“陈胜是个反贼?还是英雄?”的讨论问题,课文《孔乙己》中,“假如孔乙己中举后,来到咸亨酒店”的写作练习等,就会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到阅读,欣赏,质疑,创造之中。

三、立足文本适当拓展延伸叶圣陶先生强调“教材无非是些例子”,这些“例子”不能成为阅读教学唯一的教学资源,刘国正先生说:教室的四壁不应成为水泥的隔离层,而是多孔的海绵,透过这种孔,使教学和学生的生活息息相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好“活教材”,激发“成长力”
潍坊市寒亭区第二实验小学校长王松杰面对疫情,中小学生居家“停课不停学”,给我们的教育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这期间,我们充分利用“疫情”这一特殊亲身经历的“活教材”,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以战“疫”这一教育契机,设计课程,通过不同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多方位、全学科的德育教育,让学生从中获取更多、更有力的成长动能。

敬畏生命教育。

我们通过每天不断更新的疫情数据,引导学生完整地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进而认识到,一个人,不仅要珍爱自己的生命,更要尊重和热爱他人的生命,还要敬畏自然,我们每个人都是命运共同体的一部分。

责任担当教育。

疫情爆发之时,84岁的“老英雄”钟南山院士、73岁的李兰娟院士率团队前往武汉一线;身患渐冻症的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坚持在一线战“疫”;李文亮医生在与病毒的抗争中,不幸失去了年轻的性命;还有全国各地支援湖北的4万多名医护工作者……这些“逆行者”的责任与担当,是我们战“疫”胜利的关键保障。

我们引导学生以他们为榜样,在他人遇到困难时,用实际行动,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来帮助别人,提高责任担当意识。

传统文化教育。

在这一次疫情抗击战中,中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对此,我们引导学生积极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精神内涵,以增强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感恩社会教育。

从国家的安排部署,到全民在家“禁足”抗疫,充分体现了党中央的号召力和全国人民的凝聚力。

新闻报道中,一个个可歌可泣的大爱故事,温暖了每一个人。

我们以此来引导学生感悟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优越性,感恩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感恩人间大爱的正能量。

实践探究教育。

结合孩子对生活的好奇心,结合疫情实际,我们通过全国的疫情简报等资源,引导学生学会分析统计,了解中国的行政区划。

根据疫情分布情况,探究各地的地理、生态、资源、人口、经济和文化等知识,以此更好地了解祖国,了解国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