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处理质量控制和检测
精密机械制造中的热处理与质量控制

精密机械制造中的热处理与质量控制热处理是精密机械制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能够显著改善材料的硬度、强度和耐腐蚀性能。
同时,质量控制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确保产品符合设计和客户需求。
本文将介绍热处理的基本概念、常用的热处理方法,以及质量控制措施。
一、热处理的基本概念热处理是指通过加热和冷却的过程,改变材料的组织结构和性能。
主要目的是提高材料的硬度、强度和耐腐蚀性能,促进机械零件的长期稳定运行。
热处理的基本过程包括加热、保温和冷却。
二、常用的热处理方法1. 固溶处理固溶处理是指将材料加热至高温区后,使固溶元素与基体均匀溶解,然后在适当的温度下快速冷却。
这种热处理方法常用于调整材料的硬度和强度,同时改善耐腐蚀性。
2. 淬火淬火是将材料加热至临界温度以上,然后快速冷却至室温。
这种处理方法可以使材料产生高硬度和高强度,但同时会增加脆性。
因此,在进行淬火处理时需要合理控制冷却速度,以平衡硬度和韧性。
3. 回火回火是将经过淬火处理的材料加热至适当温度,保持一段时间后冷却。
这种处理方法可以消除淬火产生的内应力,提高材料的韧性和耐腐蚀性。
三、质量控制措施1. 熔炼前的原料检验在热处理之前,需要对原料进行检验,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常用的原料检验方法包括化学成分分析、机械性能测试等。
2. 温度控制热处理过程中的温度控制非常关键,需要确保温度达到要求并保持稳定。
采用先进的温度控制设备和仪器,可以提高热处理过程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3.冷却介质控制冷却介质的选择和控制直接影响到材料的硬度和性能。
在进行淬火处理时,需要选择合适的冷却介质,并严格控制冷却速率,避免出现过快或过慢的冷却导致材料性能不符合要求。
4. 焊接后的热处理精密机械制造中常常需要进行焊接,焊接完成后需要进行热处理,以消除焊接产生的内应力并提升材料的性能。
5. 产品质量检验热处理完成后,需要对产品进行质量检验,以确保其性能满足要求。
常用的产品质量检验方法包括金相显微镜观察、硬度测试等。
电机轴热处理

电机轴热处理摘要:一、电机轴热处理概述二、电机轴热处理方法及工艺1.退火处理2.淬火处理3.回火处理4.调质处理三、电机轴热处理设备及参数四、电机轴热处理质量控制与检测五、电机轴热处理应用案例及效果分析六、总结与展望正文:一、电机轴热处理概述电机轴热处理是指通过对电机轴进行高温处理,改变其金相组织,提高轴的力学性能和使用寿命。
电机轴在运行过程中承受着巨大的转矩和弯矩,因此,对其进行合适的热处理至关重要。
热处理工艺包括退火、淬火、回火、调质等,每种工艺都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
二、电机轴热处理方法及工艺1.退火处理:退火处理主要用于降低电机轴的硬度,提高塑性和韧性。
通常采用井式炉或气氛保护炉进行加热,温度控制在Ac3或Ac1以上,保温时间根据轴的直径和材料种类确定。
退火后,轴的硬度降低,金相组织转变为铁素体加珠光体。
2.淬火处理:淬火处理目的是提高电机轴的硬度和强度。
采用盐浴或油浴进行加热,使轴表面达到要求的硬度。
淬火后,轴的硬度升高,金相组织主要为马氏体。
3.回火处理:回火处理主要用于消除淬火应力,提高轴的韧性和稳定性。
回火温度一般为Ac1-Ac3之间,保温时间与退火相似。
回火后,轴的金相组织转变为回火马氏体,硬度适中,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
4.调质处理:调质处理是将淬火和回火相结合的一种热处理方法,用于提高轴的综合性能。
调质处理过程中,轴先进行淬火,然后进行回火。
调质后,轴的硬度、强度、韧性均得到显著提高。
三、电机轴热处理设备及参数电机轴热处理设备主要包括电阻炉、气氛保护炉、盐浴炉、油浴炉等。
设备选型时,需根据轴的材料、直径、长度和热处理要求进行选择。
热处理参数包括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冷却速度等,需根据材料和处理目的进行调整。
四、电机轴热处理质量控制与检测热处理质量控制主要包括过程控制和结果检测。
过程控制通过监控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冷却速度等参数,确保热处理过程稳定。
结果检测包括硬度检测、金相检测、力学性能检测等,以评估热处理效果。
热处理质量控制规程

热处理质量控制规程热处理质量控制规程一、引言1.1 目的本规程旨在确保热处理质量控制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以提高热处理工艺的稳定性和产品质量的一致性。
1.2 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公司热处理车间的各类热处理工艺,并包括相关的质量控制措施。
1.3 参考1.3.1 国家标准:GB/T 16825-2010 金属材料的热处理术语。
1.3.2 公司标准:YY/T 1626-2016 金属热处理工艺规范。
二、术语和定义2.1 热处理热处理是指通过加热、保温和冷却等一系列工艺,改变金属材料的组织结构,从而获得所需的力学性能和物理性能的过程。
2.2 热处理工艺热处理工艺是指热处理过程中所采用的加热、保温、冷却等一系列控制参数和工艺操作。
2.3 热处理质量控制热处理质量控制是指通过严格控制热处理工艺参数,确保产品达到设计要求的质量控制方法和措施。
三、热处理质量控制流程3.1 热处理工艺参数的制定3.1.1 根据产品要求、材料特性和工艺性能,制定合理的热处理工艺参数。
3.1.2 进行试验验证,确定最佳的热处理工艺参数。
3.2 设备和环境条件的控制3.2.1 确保热处理设备处于良好工作状态,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
3.2.2 控制热处理工作区的环境条件,包括温度、湿度和洁净度等。
3.3 材料的准备与检查3.3.1 对待热处理的材料进行准确的标识和记录,确保正确性和完整性。
3.3.2 对材料进行外观检查,排除表面缺陷、氧化层和油污等。
3.4 加热和保温3.4.1 选择适当的加热设备和加热方式,确保加热均匀和稳定。
3.4.2 控制加热速率,避免材料过快或过慢的加热导致质量问题。
3.4.3 确定适当的保温时间和温度,保证零件达到所需的热处理效果。
3.5 冷却和回火3.5.1 选择合适的冷却介质和冷却速度,确保材料达到所需的组织和性能。
3.5.2 对需要回火的材料进行回火处理,消除残余应力和提高材料的韧性。
3.6 检测和评价3.6.1 根据产品要求和标准,进行热处理质量的检测和评价。
热处理质量控制和检测

4.2 材料化学成分的检验
4.2.4 微区化学成分分析 电子探针-X射线显微分析
包括: 波谱仪(WDS):一次单个元素,分辨 率高,样品要求高。 能谱仪(EDS):一次多个元素,分析精 度低,可测断口。 点、线、面扫描测定(图)
4.2 材料化学成分的检验
点扫描
4.1 热处理&质量控制
4.1.5 热处理生产过程品质控制 热处理设备管理与质控 1.设备选择:满足技术、品质要求 2.安装调试:达标、验收、记录 3.合理使用:持证上岗、交接规范、维护
良好、 严格操作规程
4.1 热处理&质量控制
4.1.5热处理生产过程品质控制 热处理设备管理与质控 4.检查维修:及时、定期检修 5.计量管理:计量器具保持在规范状态,
群控 质检:自动检测、判定、输出 档案及信息检索:工艺、原始数据存储,
调阅 工序品质分析:用数理工具进行分析、
判断
4.1 热处理&质量控制
4.1.7 热处理品质检验
硬度检验 畸变检验 外观及裂纹 金相检验 化学成分、力学性能检验
4.1 热处理&质量控制
4.1.7 热处理品质检验
4.2 材料化学成分的检验
4.2.2 化学分析法(常规湿法) 重量分析法
用某种方法把待测定组分从样品中分 离出来,根据分离物的质量算出被测组 分的含量
分离方法:沉淀法、气化法或电解法
4.2材料化学成分的检验
4.2.2 化学分析法(常规湿法) 钢材化学分析
①取样:具有代表性(心部),足够数量 (每元素/5g),屑状(湿法、溶解),
4.1热处理&质量控制
4.1.2 产品设计中热处理质量保证
热处理质量控制要求

热处理质量控制要求
1. 热处理温度可得控制好啊!就像烤面包一样,温度太高面包会烤焦,温度太低又烤不熟,咱这热处理要是温度不合适,那工件质量能好吗?比如在处理钢材时,温度必须精确把控。
2. 时间也是个关键因素呢!时间太短效果达不到,时间太长又可能适得其反,这不就跟煮鸡蛋似的,煮的时间不够蛋黄还是稀的,煮久了口感又不好啦。
像对铝材进行热处理,时间就一定要把握恰当。
3. 冷却速度不能忽视呀!快速冷却和缓慢冷却出来的效果那可差得远呢,就跟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一个道理。
好比处理某种合金,冷却速度要选对才行。
4. 加热和冷却要均匀呀,总不能一边熟了一边还是生的吧,这工件要是受热冷却不均匀,质量能过关吗?就像烤披萨,得让每一处都受热均匀才行呢。
对模具进行热处理时就得特别注意这一点。
5. 气氛控制也至关重要哇!不同的气氛会产生不同的结果,难道不是吗?就如同在不同的氛围中我们会有不同的心情一样。
像处理精密零件时对气氛的要求就非常严格。
6. 操作人员得专业呀!优秀的操作人员就如同一位高超的厨师,能做出美味的菜肴,不专业能行么?他们可是热处理质量的重要保障哟。
7. 设备的维护也不能马虎啊!设备就好比战士手中的武器,不好好维护怎么能打胜仗呢?对热处理设备定期维护检查是必须要做的。
8. 质量检测绝对不能少哇!不检测怎么知道好不好呢,这就跟不考试怎么知道学生学得怎么样一个道理。
每一批热处理后的工件都要仔细检测。
总之,热处理质量控制太重要了,每一个环节都要严格把关,这样才能保证工件的质量过硬啊!。
热处理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热处理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热处理是一种利用加热和冷却来改变物质结构和性能的工艺过程,广泛应用于冶金、机械、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
在热处理过程中,质量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可以确保产品的性能和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下面将介绍热处理过程中的一些常见的质量控制措施。
首先,温度控制是热处理中关键的一个方面。
不同材料的热处理温度范围是不同的,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导致材料的组织结构和性能发生变化,影响产品的使用性能。
因此,在热处理过程中,需要使用合适的温度测量设备来实时监测温度,并通过调整加热设备的参数来控制温度,保持在合适的范围内。
其次,保持适当的停留时间也是热处理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控制措施。
停留时间指的是将材料暴露在特定温度下的时间。
不同的材料和热处理工艺要求不同的停留时间。
过短的停留时间可能导致材料未充分相变,从而影响性能;而过长的停留时间则可能导致过度相变,使材料变得脆性。
因此,需要根据材料和工艺要求合理控制停留时间。
另外,冷却速度也是热处理过程中需要控制的一个重要因素。
冷却速度会影响材料的组织结构和性能的形成。
过快的冷却速度可能导致材料变硬而脆,过慢的冷却速度则可能导致材料变软而延展性增加。
因此,在热处理过程中,需要通过合理的冷却方法和设备来控制冷却速度,以获得所需的材料性能。
此外,热处理过程中还需要对材料进行合理的预处理和后处理。
预处理包括材料表面的清洁和去除氧化物等处理,以提高热处理的效果。
后处理主要是对热处理后的材料进行调质、淬火、固溶等处理,以进一步改善材料的性能。
对于这些预处理和后处理工艺,需要严格控制各个工艺环节的参数,确保处理效果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综上所述,热处理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是确保产品性能和质量的关键。
通过合理控制加热温度、停留时间、冷却速度,以及进行适当的预处理和后处理,可以获得符合设计要求的材料性能和质量。
同时,需要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对热处理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监控和记录,以便进行质量追溯和问题分析,不断提升热处理过程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热处理质量控制程序(二)2024

热处理质量控制程序(二)引言:热处理是一种常见的材料加工工艺,通过控制材料的温度和处理时间,可以改变材料的结构和性能。
为确保热处理的质量,需要建立一套有效的质量控制程序。
本文将阐述热处理质量控制程序的具体内容。
正文:1.温度测量与控制- 确定热处理过程中的目标温度- 选择合适的温度传感器- 定期校准温度传感器- 对温度进行实时监测与记录- 使用合适的加热设备进行温度控制2.时间控制与监测- 确定热处理的持续时间- 使用计时设备进行时间控制- 监测热处理时间的准确性- 进行时间记录与分析- 针对不同材料和处理要求,制定相应的时间控制方法3.冷却控制与评估- 确定合适的冷却速率- 选择合适的冷却介质- 监测冷却速率的准确性- 进行冷却效果的评估与记录- 针对不同材料和处理要求,制定相应的冷却控制方法4.处理环境控制- 确保热处理过程的干净和无尘- 控制热处理过程的湿度- 避免杂质和粉尘对材料的污染- 定期清洁和维护热处理设备- 加强对处理环境的检查和监测5.质量检验与分析- 定期进行热处理质量的检验- 使用合适的检测设备和方法- 对处理后的材料进行物理和化学性能测试- 分析并记录测试结果- 根据测试结果进行热处理程序的调整和优化总结:热处理质量控制程序是保证热处理质量稳定性和产品性能的重要环节。
通过温度测量与控制、时间控制与监测、冷却控制与评估、处理环境控制以及质量检验与分析等措施的综合运用,可以确保热处理的稳定性和一致性,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性能,满足用户需求。
热处理质量控制和检验

热处理质量控制和检验
热处理质量控制和检验
热处理是一种通过加热和冷却来改变材料性质的加工方式,广泛应用于制造业中。
热处理质量的控制和检验是保证产品性能和质量的重要环节。
首先,从控制方面来讲,热处理工艺参数的设定和控制是影响热处理质量的关键。
合理的热处理工艺参数可以保证产品的性能和质量,因此在热处理过程中,需要对温度、时间、冷却速率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和调整,以确保产品达到预期效果。
其次,热处理过程中需要保证热处理介质的质量,例如淬火介质是否达到要求、表面清洁度是否满足要求等。
这些因素对热处理质量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因此需要在热处理前确保介质的质量,以保证热处理效果。
再次,热处理前后需要对材料进行检验。
热处理后材料性能的变化主要体现在硬度、强度、韧性等方面,需要进行相应的硬度测试、拉伸试验、冲击试验等检验方法来检测材料性能。
此外,还需要检验材料表面状态、尺寸精度等指标是否标准,以保证产品符合质量要求。
最后,从质量控制的角度来看,可以对热处理过程和结果进行分类,以便针对性地进行控制和调整。
常用的分类包括:同种材料在不同热
处理工艺下的性能对比、同种材料在相同热处理工艺下的批次性能对比、不同材料在相同热处理工艺下的性能对比等。
总之,热处理质量的控制和检验是制造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热处理工艺参数的合理控制和材料检验的科学、精细化,保证了产品性能和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为制造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ä 铝合金热处理图 ä 晶界有复熔
为过烧组织
返回
ä 高速工具钢淬回火(HM35) 组织为:马氏体+残留奥氏体+碳化物 共晶碳化物不均匀度评为7级
返回
4.1 热处理&质量控制
➢ 化学成分、力学性能检验 成分:质保书、光谱、火花法 力学性能:工艺试验、或重要件 拉伸(Rm,Rp0.2,A,Z) 冲击(Kv,Ku,低温)
4.2 材料化学成分的检验
发射直读光谱
ICP
4.2 材料化学成分的检验
4.2.3 仪器分析法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
原理: 用原子吸收光谱仪的光栅分光系统来测 量基态的被测元素的自由原子,由该被 测元素特征谱线的吸收信号来确定该元 素的含量。
4.2 材料化学成分的检验
4.2.3 仪器分析法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 特点:
• 熟悉:品质管理及品质保证体系、相关 标准; 化学分析、无损检测的方法及应 用范围
• 了解:电镜、探针、X射线衍射仪、X射 线应力测定仪及方法、应用范围
返回
4.1热处理&质量控制
ä 4.1.1 热处理质量管理和质量体系 ä 4.1.2 产品设计中的热处理质量保证 ä 4.1.3 原材料质量管理 ä 4.1.4 热处理工艺设计的质量保证 ä 4.1.5 热处理生产的过程质量保证 ä 4.1.6 计算机在热处理质量管理和质量控
目标:低成本、高效率生产出高品质的热处理 产品 ➢工艺设计原则及主要内容 ➢工艺试验 ➢工艺编制
4.1 热处理&质量控制
4.1.4 热处理工艺设计的品质保证 ➢ 原则和主要内容
1. 原则 先进、可靠、合理、可行、经济、安全、自动化
2. 工艺流程的优化设计 冷热工艺间衔接,工序安排合理、简化、节能、 品质优先,按需增加工序
4.1.7 热处理品质检验
硬度检验 畸变检验 外观及裂纹 金相检验 化学成分、力学性能检验
4.1 热处理&质量控制
4.1.7 热处理品质检验
硬度检验 硬度类别选择(HR、HB、HL、HV、 HS……); 抽样方法(方案),测试方法,部位,判据 依据:JB/T 6050《钢铁热处理零件硬度检验通 则》
用标样对照鉴别,要求操作者经 验丰富
4.2 材料化学成分的检验
4.2.2 化学分析法(常规湿法) 常规湿法分析法:经典方法、常用于仲裁 分光光度法:利用溶液对特定波长吸收
程度的大小来确定含量 特定波长:由棱镜或光栅分光获得
4.2 材料化学成分的检验
4.2.2 化学分析法(常规湿法) 容量法(滴定分析法)
包括: 波谱仪(WDS):一次单个元素,分辨 率高,样品要求高。 能谱仪(EDS):一次多个元素,分析精 度低,可测断口。 点、线、面扫描测定(图)
4.2 材料化学成分的检验
点扫描
夹杂
“1”
4.2 材料化学成分的检验
线扫描图
Fe基体表面镀Ni-Sn 红色谱线为Ni 绿色谱线为Sn
4.2 材料化学成分的检验
,减少孔、槽、筋,尽量保持结构对称,成 分、组织均匀
4.1热处理&质量控制
4.1.3 原材料品质管理
➢ 采购的品质管理 ① 明确技术要求、标准 ② 采购技术协议明确 ③ 选择合格供应商
➢ 原材料管理 ①资料数据 ②验收 ③收、发、退管理
4.1 热处理&质量控制
4.1.4 热处理工艺设计的品质保证
4.1 热处理&质量控制
4.1.5 热处理生产过程品质控制 ➢ 设备管理与质控 ➢ 工艺材料 ➢ 质检 ➢ 职责 ➢ 工序管理
4.1 热处理&质量控制
4.1.5 热处理生产过程品质控制 ➢ 热处理设备管理与质控 1.设备选择:满足技术、品质要求 2.安装调试:达标、验收、记录 3.合理使用:持证上岗、交接规范、维护
4.2材料化学成分的检验
4.2.2 化学分析法(常规湿法) 钢材化学分析
①取样:具有代表性(心部),足够数量 (每元素/5g),屑状(湿法、溶解),
块状(仪器分析) ②常用元素分析:C、Mn、Cn、Mo、
W、V
4.2 材料化学成分的检验
4.2.3 仪器分析法 发射光谱分析
原理:根据试样物质中不同原子的能 级跃迁时产生的不同光谱来确定物质的 化学组成 特点:操作简单、分析速度快、选择性好 、灵敏度高、准确度较高 过低高含量难 测
热处理质量控制和检测
2020年4月18日星期六
热处理质量控制与检测
热处理质量控制与检测
ä 4.0 基本要求 ä 4.1 热处理质量管理 ä 4.2 材料化学成分的检验 ä 4.3力学性能试验 ä 4.4 金相组织试验与分析 ä 4.5 无损检测
4.0 基本要求
• 掌握:热处理过程品质控制基本方法, 热处理品质检测主要方法(金相 常规力学)及检测设备的使用
畸变检验:塞尺、V形块+百分表、专用器具 外观及裂纹:目视法,外表无损检测
(着色、磁粉探伤等)
4.1 热处理&质量控制
➢ 金相检验 退火、正火、调质:球化退火(级别)、晶粒度
碳化物级别、外表脱碳层 淬火件:马氏体级别、晶粒度、残留奥氏体 渗碳件(碳氮共渗件):马氏体、碳化物、 残留奥氏体、心部组织、有效硬化层 渗氮件:原始组织、渗层深、渗层脆性、疏松
热处理用盐、渗剂、淬火介质(水基、油 ) ➢ 热处理件质检 必须程序 ➢ 操作者技能和责任管理 品质意识、技能培训、持证上岗
4.1 热处理&质量控制
➢ 工序管理和数理统计应用 ✓ 工序管理
目的:对影响品质的因素进行控制,使 工序处于稳定状态
方法:建立工序质管点—关键品质特性 工作内容:培训上岗、注意异常波动、
将一种已知准确浓度的试剂(标样样) 滴加到含有被测物质的溶液中,直至相 互完全反应,由此计算被测元素的含量 。(适用于中等或高含量元素)
4.2 材料化学成分的检验
4.2.2 化学分析法(常规湿法) 重量分析法
用某种方法把待测定组分从样品中分 离出来,根据分离物的质量算出被测组 分的含量
分离方法:沉淀法、气化法或电解法
4.1 热处理&质量控制
散布图:观察 分析判断两质 量变量间关系
4.1 热处理&质量控制
4.1.6 计算机在质管、质控中应用 工艺过程控制:工艺数据库、自动控制
、群控 质检:自动检测、判定、输出 档案及信息检索:工艺、原始数据存储
,调阅 工序品质分析:用数理工具进行分析、
判断
4.1 热处理&质量控制
优点--测定元素范围较广,几乎全部金属元素及 亚金属元素;分析灵敏度高, (0.01~1μg/ml)设备简单,成本较低。 缺点--单个元素测定,多数非金属元素不能直接 测定 其他分析仪器
X射线荧光光谱仪、激光显微光谱仪
4.2 材料化学成分的检验
4.2.4 微区化学成分分析 电子探针-X射线显微分析
4.1 热处理&质量控制
➢金相检验
感应加热淬火件:
有效硬化层深度、淬火组织级别
铝合金热处理件:
过烧组织判定(铸造铝合金、
变形铝合金)
高速工具钢淬回火件:
碳化物不均匀性级别、过热、回火程度,
晶粒度
下一页
ä 粒状 珠光体
返回
ä 晶粒度
返回
ä 脱碳层
返回
ä 硬度曲线图
返回
ä 感应加热淬火件
返回
制中的应用 ä 4.1.7 热处理质量检验
4.1热处理&质量控制
4.1.1 热处理质量管理和质量体系
热处理品质(量)体系: 依据GB/T 19000-ISO9000 以保证和提高热处理品质为目标,运
用系统工程概念、方法把质管各阶段、各 环节组织起来,形成目标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职责、权限明 确,相互协调、促进的体系。
②材料、结构、系统的强度关系 ③组合件之间强度配合 ④表面处理件心表强度配合 ⑤服役环境适应性 3.硬化层深度:使用性能、失效模式、节能
4.1 热处理&质量控制
➢ 热处理技术要求确定 4. 金相组织标准:晶粒度、马氏体级别 5. 允许的畸变量 6. 结构对热处理工艺性能的影响:畸变、
开裂 减少应力集中,截面均匀,台阶过渡圆滑
面扫描
4.2 材料化学成分的检验
4.2.4微区化学成分分析 俄歇电子能谱分析
试样表层(0.001μm深度内)成分测定 。 试样面要“新鲜”。
4.2 材料化学成分的检验
4.2.4 微区化学成分分析 ➢ 离子探针显微分析仪
离子探针(IMA) 二次离子质谱仪(SIMS)
表面分析, 深度:几个nm
返回
4.2 材料化学成分的检验
4.2.1 钢材火花鉴别法 4.2.2 化学分析法 4.2.3 近代仪器分析法 4.2.4 微区化学成分
4.2 材料化学成分的检验
成分:热处理工艺的基本依据 4.2.1 钢材火花鉴别法 钢材火花鉴别法特征及鉴别
根部、中部、尾部(图)
4.2 材料化学成分的检验
4.2.1钢材火花鉴别法 火花鉴别方法特点及应用 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快捷 注意事项:对钢中元素定性或半定性分析
良好、 严格操作规程
4.1 热处理&质量控制
4.1.5热处理生产过程品质控制 ➢ 热处理设备管理与质控 4.检查维修:及时、定期检修 5.计量管理:计量器具保持在规范状态,
定期校验(检定) 6.封存、报废:按规定及时报批、公示 7.自制改造:标准化、通用性
4.1 热处理&质量控制
4.1.5热处理生产过程品质控制 ➢ 热处理工艺材料的管理与质控
4.1热处理&质量控制
4.1.2 产品设计中热处理质量保证
➢ 选材原则 1.工件的工作条件(载荷、环境、失效模式) 2.工件的结构、形状、大小对热处理工艺的影响 3.热处理后的组织和性能(特种工艺下的钢种) 4.可节能减排的材料 5.能适应相关工艺的工艺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