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_00004
机械制造工艺学程设计说明书

1.零件的分析1.1零件的作用减速器箱体零件图采用了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表述其结构。
在图上标注出了箱体的制造尺寸。
其中,主视图为半剖视图,主要表述零件的内部结构和主轴孔的相对位置。
俯视图主要表述检查孔和其螺孔。
左视图主要表述零件的外形轮廓、螺钉的相对位置及表面粗糙度。
从主视图可以看出,箱体上有多个轴空和螺孔组成及其各部分的尺寸。
从俯视图上可以看到检查孔的相对位置及尺寸和螺孔的分布情况和尺寸。
从左视图可以看出主轴孔的大小及相对位置,也可以看到连接轴承端盖的螺孔的位置和尺寸。
减速器箱体为各个零件提供支撑框架,避免外围环境对零部件的腐蚀和作为润滑油的容器对零部件进行润滑。
其中φ180的孔用于安装输出轴的轴承,φ90用于安装输入轴的轴承。
1.2零件的工艺分析(1)Φ900+0.027 孔,Φ180+0.035 孔都具有较高的尺寸精度(查附表1《标准公差数值》可知均介于IT6和IT7之间)和位置精度(同轴度Φ0.05,Φ0.06和垂直度0.06)要求,表面粗糙度Ra的值均为3.2μm,内孔表面粗糙度Ra的值均为1.6μm,是加工的关键表面。
(2)4×M6,4×M16,8×M8螺纹孔尺寸精度要求较低(未标注公差等级),表面粗糙度Ra的值均为12.5μm,箱体上下表面的表面粗糙度Ra为12.5μm,是加工的次要表面。
(3)其他表面均为不加工表面。
2.零件的生产类型2.1生产纲领根据任务书已知:(1)产品的生产纲领为Q=300台/年。
(2)每台产品中箱体的数量n=1件/台。
(3)减速箱体的备品百分率为a=8%(4)减速箱体的废品百分率为b=0.8%减速箱体的生产纲领如下:N=Qn(1+a)(1+b)=300x1(1+8%)(1+0.8%)=327(件/年)2.2生产类型及工艺特征小型涡轮减速器箱体属于减速器类型。
由此根据附表2《机加工工作各种生产类型的生产纲领及工艺特点》可确定,小型涡轮减速器箱体属于轻型机械。
机械工艺手册

机械工艺手册1. 引言机械工艺手册是机械加工领域的重要参考资料,它收集了各种机械加工相关的工艺参数、操作规程以及加工工具的选择与使用等等。
本文将为您介绍机械工艺手册的结构组成和使用方法,以便您在实际机械加工中能够更好地利用该手册。
2. 机械工艺手册的结构机械工艺手册通常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2.1 目录目录是机械工艺手册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列出了手册中各个章节或部分的标题及对应页码,方便读者查找所需内容。
通过目录,读者可以快速定位到需要的工艺参数或操作规程。
2.2 工艺参数工艺参数是机械加工过程中的重要参考数据,它包括切削速度、进给速度、切削深度等等。
工艺参数的合理选择直接影响加工效果和加工质量。
机械工艺手册中通常会给出不同材料和加工方式下的推荐工艺参数,供读者参考使用。
2.3 操作规程操作规程是机械加工过程中的操作指导,它包括加工设备的操作方法、刀具的选择和安装、工件夹持方式等等。
机械工艺手册会提供不同加工方式的详细操作规程,读者可以按照手册中的指导进行操作,避免因操作不当而造成损伤或事故。
2.4 工具选择与使用机械工艺手册还会介绍不同加工方式下常用的工具,包括刀具、量具、夹具等等。
手册会详细介绍这些工具的特点、选用注意事项以及正确使用方法,以帮助读者选择合适的工具并正确使用。
3. 机械工艺手册的使用方法为了更好地利用机械工艺手册,以下是一些使用方法的建议:3.1 充分了解手册内容在使用机械工艺手册之前,应该仔细阅读手册的全部内容,了解手册所包含的章节和内容。
这有助于您快速定位到所需数据或操作规程,提高操作效率。
3.2 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尽管机械工艺手册提供了不同材料和加工方式下的推荐工艺参数和操作规程,但实际情况可能会因材料特性、机械设备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在使用手册的时候,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确保加工效果和质量。
3.3 及时更新手册由于机械加工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工艺参数和操作规程可能随之更新。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 气门摇臂轴支座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编制及工装设计

课程设计课程名称:机械制造工艺学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专业:机械设计制造与其自动化学号:年级:072级任课教师:2010年12月23日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任务书设计题目:气门摇臂轴支座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编制与工装设计(年产量:4,000件)设计内容:1.编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填写工艺文献1套,绘制零件毛坯图1X2.设计夹具1套,绘制夹具装配图和主要结构零件图各1X3.撰写课程设计说明书1份设计时间:2010年12月6日~24日学生__学生__指导2010年 12 月目录一.序言……………………………………………………二.零件的分析………………………………………………2.1零件的工艺分析三.工艺规程设计…………………………………………4.1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4.2基面的选择4.3制定工艺路线4.4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与毛坯尺寸的确定4.5确定切削用量与基本工时四.夹具设计………………………………………………5.1定位基准的选择5.2定位误差分析5.3切削力与夹紧力计算毕业小结……………………………………………………参考文献……………………………………………………一、序言毕业设计在我们学完大学的全部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之后进行的,这是我们在进行毕业设计对所学各课程的深入综合性的总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它在我们的大学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另外在做完这次毕业设计之后,我得到一次在毕业工作前的综合性训练,我在想我能在下面几方面得到锻炼:(1)运用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中的基本理论以与在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正确地解决一个零件在加工中的定位,夹紧以与工艺路线安排,工艺尺寸确定等问题,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
(2)提高结构设计能力。
通过设计夹具的训练,获得根据被加工零件的加工要求,设计出高效,省力,经济合理而能保证加工质量的夹具的能力。
(3)学会使用手册以与图表资料。
掌握与本设计有关的各种资料的名称,出处,能够做到熟练的运用。
机械制造工艺课程设计说明书(精)

目录序言一.零件的分析 (2)(一)零件的作用 (3)(二)零件的工艺分析 (3)二.工艺规程的设计 (3)(一)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4)(二)基面的选择 (4)(三)制定工艺路线 (4)(四)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7(五)确立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9)三.夹具设计 (16)(一)问题的提出 (16)(二)夹具设计 (17)四.工序简图 (21)五.参考文献 (26)序言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我们学完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以及大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的.这是我们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所学各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总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它在我们四年的大学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通过机械设计装备及夹具设计的学习,汇总所学专业知识如一体,让我们对所学的专业课得以巩固、复习及实用,在理论与实践上有机结合;使我们对各科的作用更加深刻的熟悉与理解,并为以后的实际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在些次设计中我们主要是设计CA6140拨叉的铣床夹具。
在此次课程设计过程中,我小组成员齐心协力、共同努力完成了此项设计。
在此期间查阅了大量的书籍,并且得到了有关老师的指点。
一、零件的分析(一)零件的作用题目所给的零件是CA6140车床的拨叉。
它位于车床变速机构中,主要起换档,使主轴回转运动按照工作者的要求工作,获得所需的速度和扭矩的作用。
零件上方的φ25孔与操纵机构相连,二下方的φ60半孔则是用于与所控制齿轮所在的轴接触。
通过上方的力拨动下方的齿轮变速。
两件零件铸为一体,加工时分开。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CA6140车床共有两处加工表面,其间有一定位置要求。
分述如下:1. 以φ25mm孔为中心的加工表面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φ25H7mm的孔,以及φ42mm的圆柱两端面,其中主要加工表面为φ25H7mm通孔。
2. 以φ60mm孔为中心的加工表面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φ60H12的孔,以及φ60H12的两个端面。
机械制造工艺说明书

目录零件分析 (1)一、零件的作用 (1)二、零件的工艺分析 (1)(一)、确定毛坯 (1)(二)、主要尺寸精度和形位公差 (1)零件的工艺分析及生产类型的确定 (2)一、确定毛坯 (2)(一),确定毛坯种类: (2)二、工艺规程设计 (2)(一)、选择定位基准: (2)(二)、制定工艺路线 (3)三、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的确定 (4)(一)、各个工序加工余量,精度等级 (4)(二)、确定切屑用量及时间定额 (5)夹具设计 (10)一、定位方案 (11)二、对刀装置 (11)三、使用方法 (11)总结 (12)参考文献 (12)零件分析一、零件的作用副变速拨叉应用在副变速箱的换档机构中,拨叉头孔套早变速叉轴上。
拨叉脚则夹在双联变换齿轮的槽中。
当需要变速时,操纵变速杆,变换操纵机构就通过拨叉头部的操纵槽带动拨叉与变速叉轴一起在变速箱中滑移,拨插脚拨动双联变换齿轮在花键上滑动一改变档位,从而改变速度。
该拨叉变速时要承受弯曲应力和冲击载荷的作用,因此该零件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及韧性,以适应拨叉的工作条件。
该拨叉形状特殊,结构简单。
为实现变速的功能,其叉轴孔与变速叉轴有配合要求,因此加工精度要求较高。
叉脚两端面在工作中需要承受冲击载荷,为增强起耐磨性,该表面要求高频淬火处理,硬度为48—58HRC。
拨叉头两端面和叉脚两端面在轴方向上均高于相邻表面,这样既减少了加工表面又提高了变速时叉脚端面的接触刚度。
该零件除了主加工表面外,其余的表面加工精度均较低,不需要高精度的机床加工,通过铣削、钻床的粗加工就可以达到加工要求。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一)、确定毛坯零件材料为KTH-10,考虑到零件在加工工程中所受冲击力不大,并且为中批量生产,因此,选择金属模砂型铸造毛坯。
铸件要求不能有砂眼、疏孔等缺陷,以保证零件的强度、硬度和刚度,使其在外力作用下不至于发生意外事故。
(二)、主要尺寸精度和形位公差(1)Φ24的圆柱(2)Φ14的孔的尺寸精度为H9(+0.043 0),内表面粗糙度为3.2,其中心轴线的基准线偏差为Φ0.025(3)两叉头同侧的表面粗糙度为6.3(4)零件图中14H13(+0.27 0)凹槽表面粗糙度为12.5(5)叉脚端面40H(-0.12 -0.24)表面粗糙度为12.5。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2)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阐明书班级: XXXXXXXXXX 姓名: XXXXXXXXXX 学号:XXXXXXXXXXX 指导老师: XXXXXXX目录一.零件分析1.1零件尺寸, 公差, 粗糙度标注1.2零件构造工艺性分析1.3零件旳技术规定分析二.根据生产大纲和生产类型确定工艺旳基本特性2.1生产大纲和生产类型2.2基本特性三.确定毛坯类型和制造措施, 绘制毛坯—零件合图3.1毛坯种类3.2毛坯构造尺寸, 形状3.3确定余量, 绘制毛坯—零件合图四.工艺规程设计4.1定位基准选择4.2工艺路线确定4.2.1确定各加工面旳加工措施4.2.2加工阶段旳划分4.2.3工序组合原则4.2.4加工次序旳安排4.2.5热处理工序旳安排4.2.6工艺路线确定五.选择加工设备及工艺装备5.1机床选择5.2工艺装备选择六.加工工序设计6.1加工余量确定6.2确定切削用量6.3工时定额确定七.设计小结八.参照文献序言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我们学完了大学旳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以及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旳。
这是我们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所学各课程旳一次深入旳综合性旳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络实际旳训练。
其重要目旳是让学生把所学旳工艺理论和实践知识, 在实际旳旳工艺、夹具设计中综合地加以运用, 进而得到巩固、加深和发展, 提高我们分析问题和处理生产实际问题旳能力, 为后来搞好毕业设计和从事有关旳技术工作奠定扎实旳基础。
通过机械制造工艺课程设计, 我们可以在如下几种方面得到锻炼:1、能熟地运用机械制造技术课程及其他有关课程中旳基本理论, 以及在生产实际中学习到旳实践知识, 对旳地和处理一种零件在加工过程中旳定位、夹紧以及工艺路线旳合理确定等问题, 从而保证制造旳质量、生产率和经济性。
2.通过夹具设计, 深入理解我们自己旳构造设计能力, 可以根据被加工零件旳加工规定, 设计出高效、省力, 既经济合理又能保证加工质量旳夹具。
3.深入提高计算、制图能力, 能比较纯熟地查阅和使用多种技术资料, 如有关旳国标、手册、图册、规范等4、在设计过程中培养学生严谨旳工作作风和独立旳工作能力。
简明机械手册大概目录

简明机械手册出版: 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1年出版分类: TH-62尺寸: 25cm定价: RMB2.37形态: 约320 页- 324 章节阅读: 获取图书- 相似文献内容摘要: 附录与关键词: 机械手册全文目录前言第一章常用资料与一般标准一、汉语拼音字母二、拉丁字母三、希腊字母四、国家标准和部分部颁标准的代号五、国外部分标准代号六、主要元素的化学符号七、国际制基本单位八、长度单位换算九、功率单位换算十、常用材料的比重十一、常用材料的摩擦系数十二、标准直径(JB176-60)和标准长度(JB177-60)十三、锥度(一)标准锥度(GB157-59)(二)莫氏锥度十四、标准角度十五、中心孔(GB145-59)十六、砂轮越程槽(JB3-59)十七、倒角、倒圆半径及其配合尺寸(JB5-59)十八、T型槽(GB158-59)十九、滚花(JB2-59)二十、扳手空间(Q/ZB148-73)廿一、燕尾槽(Q/ZB135-73)廿二、钢球(GB308-77)第二章机械制图一、一般规定(一)图纸幅面(GB126-74)(二)图样比例(GB126-74)(三)字体(GB126-74)(四)图线及其画法(GB126-74)二、图样画法(一)剖面符号(GB126-74)(二)剖面线画法(GB126-74)(三)视图(GB128-74)(四)剖视图(GB128-74)(五)剖面图(GB128-74)(六)局部放大图(GB128-74)(七)简化画法与规定画法(GB128-74)三、尺寸注法(一)一般尺寸注法(GB129-74)(二)尺寸简化注法(GB129-74)(三)各种孔的尺寸注法(GB129-74)第三章公差、配合与表面光洁度一、公差与配合(一)总论标准公差与基本偏差(GB1800-79)(二)尺寸至500mm孔、轴公差带与配合(GB1801-79)(三)公差与配合新旧国家标准对照表(四)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GB1804-79)(五)公差与配合的选用(六)标注方法(七)附公差与配合(GB159~174-59)(八)基孔制偏差表(GB159-59、164-59、165-59、166-59)(九)基轴制偏差表(GB159-59、167-59、168-59、169-59)二、形状和位置公差(一)形状与位置公差的分类与符号(二)形位公差标注与说明(三)形状和位置公差值表三、表面光洁度(一)表面光洁状况、镀涂和热处理的代(符)号及标注(GB131-74)(二)光洁度等级应用举例(三)表面光洁度与孔、轴公差等级的对应关系(四)新国标(GB1801-79)中推荐的常用、优先公差带相适应的表面光洁度等级第四章螺纹及紧固件一、螺纹(一)螺纹的种类、特点及其应用(二)普通螺纹1.牙型尺寸(GB196-63)2.基本尺寸(GB196-63)(三)梯形螺纹1.牙型尺寸(GB784-65)2.基本尺寸(GB784-65)(四)锯齿形螺纹1.牙型尺寸(JB923-66)2.基本尺寸(JB923-66)(五)圆柱管螺纹(六)英制螺纹(七)米制锥螺纹(GB1415-78)1.牙型2.基本尺寸(八)管路旋入端用普通螺纹尺寸系列(GB1414-78)(九)螺纹及螺纹连接件的画法(GB133-74)(十)螺纹尺寸注法(GB133-74)二、螺栓(一)六角头螺栓1.六角头螺栓(GB30-76)2.六角头螺杆带孔螺栓(GB31-76)(二)小六角头螺栓1.小六角头螺栓(GB21-76)2.小六角头螺杆带孔螺栓(GB23-76)(三)T型槽用螺栓(GB37-76)(四)双头螺柱(GB897-76、898-76、899-76、900-76)三、螺钉(一)圆柱头螺钉(GB65-76)(二)半圆头螺钉(GB67-76)(三)沉头螺钉(GB68-76)(四)半沉头螺钉(GB69-76)(五)十字槽螺钉1.十字槽沉头螺钉(GB819-76)2.十字槽半沉头螺钉(GB820-76)3.十字槽球面中柱头螺钉(GB945-76)4.十字槽平圆头螺钉(GB818-76)(六)内花键螺钉(GB824-76)(七)圆柱头内六角螺钉(GB70-76)(八)紧定螺钉(GB71-76、73-76、74-76、75-76)(九)内六角紧定螺钉(GB77-76、78-76、79-76、80-76)(十)吊环螺钉(GB825-76)四、螺母(一)方螺母(粗制)(GB39-76)(二)六角螺母(GB52-76)和六角扁螺母(GB54-76)(三)六角厚螺母(GB55-76)和六角特厚螺母(GB56-76)(四)小六角螺母(GB51-76)和小六角扁螺母(GB53-76)(五)六角槽形螺母(GB58-76)(六)圆螺母(GB812-76)五、螺纹零件的结构要素(一)螺尾、退刀槽、倒角1.普通外螺纹(GB3-79)2.普通内螺纹(GB3-79)3.米制锥螺纹(GB3-79)4.梯形螺纹(二)粗牙螺栓、螺钉的拧入深度和螺纹孔尺寸(三)普通螺纹的螺纹余留长度、余留钻孔深度及螺栓突出螺母末端的长度(GB3-58)(四)紧固件通孔及沉头座尺寸(GB152-76)(五)螺栓、螺钉及双头螺柱末端尺寸(GB2-76)六、垫圈与挡圈(一)垫圈:垫圈(粗制)(GB95-76)、大垫圈(粗制)(GB96-76)垫圈(GB97-76)、小垫圈(GB848-76)(二)弹簧垫圈:轻型弹簧垫圈(GB859-76)、弹簧垫圈(GB93-76)(三)球面垫圈(GB849-76)、锥面垫圈(GB850-76)(四)圆螺母用止动垫圈(GB858-76)(五)轴用弹性挡圈(GB894-76)(六)孔用弹性挡圈(GB893-76)七、销(一)圆柱销(GB119-76)(二)圆锥销(GB117-76)(三)开口销(GB91-76)八、键(一)键连接的种类、特点及应用范围(二)平键1.键和键槽的剖面尺寸(GB1095-79)2.普通平键的型式、尺寸(GB1096-79)3.导向平键的型式、尺寸(GB1097-79)(三)半圆键1.键和键槽的剖面尺寸(GB1098-79)2.键的型式和尺寸(GB1099-79)(四)楔键1.键和键槽的剖面尺寸(GB1563-79)2.楔键的型式、尺寸(五)矩形花键(GB1144-74)1.矩形花键的型式及尺寸2.矩形花键的配合3.矩形花键定心直径D(或d)的尺寸偏差4.矩形花键键(或槽)宽b的尺寸偏差5.矩形花键的表面位置偏差6.矩形花键的表面光洁度(荐用)(六)花键的画法及其尺寸注法(GB133-74)第五章齿轮传动与皮带传动一、齿轮传动与蜗杆传动(一)标准直齿圆柱齿轮1.名称、代号和尺寸计算2.齿轮模数(GB1357-78)(二)标准斜齿圆柱齿轮(三)齿轮精度与齿轮公差1.齿轮运动精度2.齿轮工作平稳性精度3.齿的接触精度4.齿侧间隙(四)直齿圆锥齿轮(五)齿轮的材料及热处理、结构和零件图格式1.齿轮的材料及热处理2.齿轮的结构3.齿轮零件图格式(六)蜗杆、蜗轮(七)蜗杆、蜗轮的材料及热处理、结构和零件图格式1.蜗杆、蜗轮的材料及热处理2.蜗杆、蜗轮的结构3.蜗杆、蜗轮零件图格式(八)齿轮和蜗轮啮合画法(GB133-74)二、皮带传动(一)平皮带传动1.橡胶传动带(GB524—65)2.橡胶传动带的使用条件(GB524—65)3.平皮带长度计算公式4.平皮带轮尺寸(GC90—60)5.平皮带轮结构参考图例(二)三角胶带传动1.三角胶带的规格尺寸2.三角胶带的长度3.三角胶带型号的选用4.三角胶带轮尺寸(GC91-60)5.三角胶带轮计算直径D系列(GC91-60)6.三角胶带轮的结构参考图例第六章滚动轴承、联轴器及弹簧一、滚动轴承(一)滚动轴承代号(GB272—64)1.滚动轴承代号组成2.轴承内径表示法3.轴承直径系列表示法4.轴承类型表示法5.精度等级(GB307-77)(二)常用的滚动轴承1.单列向心球轴承(GB276—64)2.双列向心球面球轴承(GB281—64)3.单列向心短圆柱滚子轴承(GB283—64)4.单列向心推力球轴承(GB292—64)5.单列圆锥滚子轴承(GB297—64)6.单向推力球轴承(GB301—64)7.单列无保持架滚针轴承(GB289—64)(三)滚动轴承的配合1.配合类别(GB275—64)2.配合表面的光洁度(GB275—64)3.向心轴承和向心推力轴承的配合(GB275—64)4.推力轴承的配合(GB275—64)(四)滚动轴承内圈的轴向紧固二、联轴器(一)联轴器性能、使用条件及优缺点(二)刚性凸缘联轴器(Q/ZB121—73)(三)弹性圈柱销联轴器(JB108—60)(四)NZ挠性爪型联轴器(Q/ZB110—73)(五)木销联轴器三、弹簧(一)圆柱螺旋弹簧分类(二)弹簧画法(GB133—74)(三)弹簧零件图的画法(GB133—74)1.圆柱螺旋压缩弹簧的零件图2.圆柱螺旋拉伸弹簧的零件图3.圆柱螺旋扭转弹簧的零件图第七章密封与润滑一、油杯、油标和油塞(一)直通式压注油杯(GB1152—74)(二)接头式压注油杯(GB1153—74)(三)旋盖式油杯(GB1154—74)(四)压配式压注油杯(GB1155—74)(五)旋套式注油油杯(GB1156—74)(六)弹簧盖油杯(GB1157—74)(七)针阀式注油油杯(GB1158—74)(八)圆形油标(GB1160—74)(九)管状油标(GB1162—74)二、密封件(一)毡封油圈和槽(ZB68—62)(二)皮封油圈(ZB70—62)(三)纸封油圈(ZB71—62)(四)矩形橡胶垫圈(HG4—330—66)(五)J形无骨架橡胶油封(HG4—338—66)(六)U形无骨架橡胶油封(HG4—339—66)(七)J、U形无骨架橡胶油封槽的尺寸及安装示例(八)迷宫式密封槽(ZB13—62)(九)六角螺塞(ZB64—62)(十)O形橡胶密封圈(HG4—333—66)三、润滑剂(一)润滑油(二)润滑脂第八章金属材料、工程塑料及金属热处理一、有关材料机械性能名词解释二、钢铁产品名称、用途、特性和工艺方法命名表(GB221—79)三、钢铁产品牌号、机械性能及应用举例(一)灰铸铁(GB976—67)(二)球墨铸铁件(GB1348—78)(三)碳素铸钢件(GB979—67)(四)甲类普通碳素钢(GB700—65)(五)优质碳素结构钢机械性能表(GB699—65)(六)优质碳素结构钢(GB699—65)应用举例(七)合金结构钢(YB6—71)机械性能表(八)合金结构钢(YB6—71)应用举例四、常用有色金属及合金产品代号(GB340—76)五、常用有色金属及合金产品牌号、机械性能及应用举例(一)铸造青铜(GB1176—74)(二)铸造黄铜(GB1176—74)(三)铸造轴承合金(GB1174—74)(四)铸造铝合金(GB1173—74)六、钢材(一)热轧圆钢(GB702—72)(二)轧制薄钢板(GB708—65)(三)热轧厚钢板(GB709—65)(四)碳素弹簧钢丝(YB248—64)七、工程塑料八、其他常用非金属材料(一)石墨及不透性石墨(二)耐酸搪瓷(三)石英玻璃管(不透明管JC104-66、透明管JC91-66)(四)橡胶制品1.全胶管物理机械性能、规格及使用要求(HG4—404—66)2.螺旋盘根的规格和用途(沪Q/HG16—691—64)(五)涂料1.防锈漆(1)红丹油性防锈漆(HG2—581—67)(2)锌黄酚醛防锈漆2.底漆(1)磷化底漆(HG2—27—64)(2)铁红环氧底漆(HG2—605—67)(六)石棉制品九、热处理名词解释十、常用钢材热处理规范举例第九章结构工艺注意事项一、零件机械加工及装配设计注意事项二、铸件设计注意事项(一)最小壁厚(二)外壁、内壁与筋的厚度(三)铸造斜度(四)铸造内圆角(Q/ZB156—73)(五)铸造外圆角(Q/ZB157—73)三、自由锻造设计注意事项四、冷冲压的设计注意事项五、焊接结构设计注意事项六、塑料零件设计注意事项第十章规定符(代)号一、焊缝代号(GB324—64)(一)焊缝代号1.焊接方法字母符号2.图形符号3.辅助符号4.引出线(二)焊缝代号中的各种符号、焊缝尺寸和焊缝数量的标注方法(三)焊缝分布比较复杂时的表示法(四)各种常用焊接接头焊缝代号的标注方法举例二、机动示意图中的规定符号(GB138—74)(一)机动示意图所采用的线型(二)机动示意图中的规定符号(三)用规定符号表示机床上传动系统的图例三、液压系统图图形符号(一)常用液压及气动符号(GB786—76)(二)液压及气动系统图示例1.液压缸顺序控制液压系统图2.A+B+A-B——气动顺序回路。
机械制造工艺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械制造工艺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说明书的内容包括课程设计的目的、背景和意义,设计要求和目标,课程内容和安排,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等。
一、设计目的、背景和意义设计目的:机械制造工艺课程是机械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操作技能,提高其机械制造工艺方面的综合素质。
设计背景:随着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机械制造工艺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
因此,开设机械制造工艺课程对于培养具备优秀机械制造工艺素质的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设计意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全面了解机械制造的基本工艺流程和相关专业知识,具备独立进行机械制造工艺设计和实践操作的能力,为其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设计要求和目标设计要求:根据机械制造工艺的实际需求,设计合理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其工程实践能力。
设计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1. 掌握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操作技能;2. 熟悉常见的机械制造工艺流程和工艺参数的选择;3. 具备分析和解决机械制造工艺问题的能力;4. 培养工程项目的组织协调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课程内容和安排课程内容:1. 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机械制造工艺流程及其参数选择;3. 机械制造工艺中常用的加工方法和工具;4. 机械制造工艺中的质量控制和检测技术;5. 机械制造工艺中的安全与环境保护。
课程安排:根据教学计划,本课程总学时为60学时,分为2个学期进行授课。
其中,理论教学占50%的学时,实践教学占50%的学时。
具体的课程表和教学安排,请参考教学大纲。
四、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包括教师讲授、案例分析、实际操作和小组讨论等。
评价方法:通过平时表现、实验报告、课程设计和期末考试等多种形式进行综合评价,注重考察学生的理论和实践能力。
以上是机械制造工艺课程设计说明书的基本内容,根据具体情况可以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