狱中杂记字词整理

合集下载

狱中杂记字词整理

狱中杂记字词整理

狱中杂记字词整理《狱中杂记》文言知识点整理一、一词多解1.作作而言曰:神情激动此疫作也:发作2.薄矢溺皆闭其中,与饮食之气相薄:迫薄暮冥冥(《岳阳楼记》:迫近儿已薄禄相(《孔雀东南飞》):小3. 易是疾易传染:容易文书下行直省,多潜易之:改变,更改或未易量(《六国论》):轻易4.质质明启钥:副词,正,刚刚每质狱词:审察然犹质其首:抵押君不如肉祖伏斧质请罪(《廉颇蔺相如列传》)的砧板5. 即京兆、五城即不敢专决:副词,就即幸留,病数月乃瘳:连词,即使杀人时作垫用即夕行步如平常:副词,目前,当下项伯即入见沛公(《鸿门宴》:副词,立即匪来贸丝,来即我谋(《氓》):就二、词类活用1.名词的活用(1)名词作动词①牖其前以通明:开窗户②不问罪之有无,必械手足:带上刑具③凡死刑狱上:呈报④然犹质其首:抵押⑤奸民久于狱,与胥卒表里:内外勾结⑥漠然无所事:做(2)名词作状语贫则面语之:当面(3)名词意动用法①席地而卧:以……为席②皆利系者之多:以……为利2.动词的活用动词的使动用法予我千金,吾生若:使……活下去3.形容词的活用形容词作动词所全活可数计哉:保全三、古今异义1.余叩所以古义:……的原因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2.量其家之所有以为剂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3.然后得死古义:这样以后今义:表示一件事情之后接着又发生另一件事情4.吾辈无生理古义:活的可能今义:机体的生命活动和体内各器官的功能四、文言句式1.判断句此所以染者众也。

其骈死,皆轻系及牵连佐证法所不及者是以某某易其首者。

2.状语后置句然后导以取保。

或叩以往事3.定语后置句大盗未杀人及他犯同谋多人者。

其乡人有杀人者。

4.宾语前置句而道之不明,良吏亦多以脱人于死为功。

5.省略句讼而未结正者居(于)之。

五、文化常识(自选摘抄)1.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刑部:刑部为主管全国刑罚政令及审核刑名的机构,与督察院管稽察、大理寺掌重大案件的最后审理和复核,共为“三法司制”,类似现在的司法部和公检法部门。

狱中杂记知识点总结

狱中杂记知识点总结

狱中杂记知识点总结以下是《狱中杂记》的主要知识点总结:文章结构:文章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写狱中瘟疫流行的情况和原因,第二部分揭露行刑者、狱吏的残忍和贪婪,第三部分揭发奸吏贪赃枉法的罪恶行为,第四部分揭露胥吏狱卒和奸民相勾结牟利的事实。

词汇与语法:“死而由窦出者”:“窦”指监狱墙上打开的小洞,形象地描绘了狱中死亡人数的众多。

“作而言”:“作”表示神情激动,展现了狱吏对于疫情的担忧。

“是疾易传染”:“是”指上文提到的瘟疫,说明瘟疫易于传播。

“牖其前以通明”:“牖”指窗户,“通明”指明亮,说明监狱条件恶劣,缺乏通风和采光。

“鲜不疫矣”:“鲜”意为“很少”,说明狱中大多数人都会感染瘟疫。

“此所以染者众也”:“所以”指“……的原因”,说明了狱中瘟疫流行的原因。

“少有连”:“连”指牵连,“少”通“稍”,说明稍有牵连就会被捕入狱。

“量其家之所有以为剂”:“量”指估计,“剂”指契券,这里指作为要挟的依据,揭示了狱吏勒索犯人家属的行为。

“傥仁人君子为上昌言”:“傥”通“倘”,意为“如果”,表达了作者对于仁人君子的期望。

写作技巧:文章以狱中事实为基础,通过触目惊心的叙述和冷峻深沉的议论相结合的手法,揭示了封建司法制度的黑暗和腐败。

作者运用对话、对比、夸张等修辞手法,生动地描绘了狱中瘟疫流行的惨状和狱吏的残忍贪婪,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文章语言简练有力,表达深刻,既有生动形象的描写,又有犀利透彻的议论,充分展示了方苞散文的特点。

通过对《狱中杂记》的学习,我们可以了解到封建社会的司法制度存在的种种问题和弊端,以及文学家如何运用文学手法揭示社会现实的深刻批判精神。

同时,我们也可以从中学习到一些文学技巧和修辞手法,提高我们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狱中杂记精品课件

狱中杂记精品课件
方苞 (1668—1749)
狱 中 杂 记
方 苞
作者简介
• 方苞,清代散文家。字凤九,号灵皋, 晚年又号望溪,桐城(今安徽桐城) 人。康熙年间进士。1711年(康熙五 十年)因文字狱牵连入狱,得人营救, 两年后出狱。后官至礼部侍郎。他是 桐城派古文的创始人,当时颇有影响。 主张写文章应讲究“义法”,“义” 指文章的内容,要符合封建的纲常伦 理;“法”指文章的形式技巧,要结 构条理,语言雅洁;从而做到“言之 有物”,“言之有序”。提倡义理、 考据、词章三者并重。所作文章多宣 扬封建礼教,有的也很有思想意义。 有《方望溪先生全集》传世。
四肢解尽,心犹不死。”其绞缢,曰:“顺我,始缢即气绝;否则,三
缢加别械,然后得死。”惟大辟无可要yāo,然犹质其首。用此,富其赂
数十百金,贫亦罄衣装;绝无有者,则治之如所言。主缚者亦然。不如
所欲,缚时即先折筋骨。每岁大决,勾者十四三,留者十六七,皆缚至
西市待命。其伤于缚者,即幸留,病数月乃瘳,或竟成痼疾。
• 同系:同案被囚禁者。罹(lí离)其毒:遭受其毒害。 寝食违节:睡觉吃饭 都不正常。节,节度,规律。 伏:敬辞,表示对君王的敬畏。好生之德: hào shēnɡ zhī dé好生:爱惜生灵。指有爱惜生灵,不事杀戮的品德。质: 诘问,询问,评判。狱词:亦作“ 狱辞 ”。1.犹供词;2. 决狱之辞;决 狱,判决诉讼的案件。无辜:清白无罪的。傥:tǎnɡ假使,如果。为: 〈介〉于,在。上:皇上。昌言:谓直言不讳。结正:定案判决。所以: 这是两个词,“所”处所,地方,“别置一所”就是另外关在一所监狱; 以,介词,来,表目的。羁:关押。全活:保全,救活。 举:施行。旧 典:旧时的制度、法则。推恩:施恩惠于他人。诘:查究;究办。细诘: 深究。拔本塞源:bá běn sè yuán本:根本,根源。拔起树根,塞住水源。 比喻防患除害要从根本上打主意。 朱翁:不详。余生:名湛,字石民, 戴名世的学生。同官:县名,今陕西铜川市。 一说同地做官者。僧: sēnɡ。遘:ɡòu遇上。号呼达旦:大声喊叫直到天亮。泛讯:广泛地询问。

高中语文专题17《狱中杂记》(练)(基础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高中语文专题17《狱中杂记》(练)(基础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狱中杂记》1.下列词语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窦(dîu)穴遐迩(ěr)老胥(xū)B.户牖(yǒu)违(wéi)背矜(qín)疑C.骈(pián)文俾(bǐ)使大辟(pì)D.罹(lí)难绞缢(yì)日晷(guǐ)【答案】B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下列加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是(这)疾易传染与饮食之气相薄(迫)B.俾(使)困苦不可忍而轻者、无罪者罹(遭受)其毒C.行刑者先俟(等候)于门外富者就(于是,就)其戚属D.贫亦罄(尽)衣装有郭四者,凡(总共)四杀人【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就:靠近,找。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3.下列各组句中,加线词语的意义不同的一项是()A.①旁四室则无之,而系囚常二百馀②或同系,情罪重者,反出在外,而轻者、无罪者罹其毒B.①主缚者亦然②其上闻及移关诸部,犹未敢然C.①牖其前以通明②又某氏以不孝讼其子D.①余叩所以②无可旋避,此所以染者众也【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 连词表转折;B 代词这样;C 前者连词表目的,后者介词,因为;D表原因。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能力层级为理解B。

4.下列加线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今天时顺正 B.生人与死者并踵顶而卧C.吾辈无生理矣D.唯极贫无依,则械系不稍宽,为标准以警其馀【答案】D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5.下列加线词语发生活用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B.贫者则面语之C.不问罪之有无必械手足 D.夜缒而出,见秦伯【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C 名词动用,其余都是名词作状语。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能力层级为理解B。

6.下列各句括号中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众言同,(余)于是乎书 B.(胥)增减要语,奉行者莫辨也C.狱具矣,胥某谓(某姓兄弟)曰D.(某姓兄弟)复请之,吾辈无生理【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D省略的是主审官。

狱中杂记原文翻译

狱中杂记原文翻译

狱中杂记原⽂翻译狱中杂记原⽂翻译 《狱中杂记》则属前⼀类,以叙事为主,在写作技巧上很有特点。

《狱中杂记》在写作上⼀个很突出的地⽅,是杂记狱中所见所闻,不多加议论,⽽因事见义。

以下是⼩编收集整理了,供⼤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狱中杂记》是清代⽂学家⽅苞的⼀篇散⽂。

作者1711年(康熙五⼗年),⽅苞因《南⼭集》案⽂字狱牵连⼊狱,开始在江宁县狱,后解⾄京城,下刑部狱。

后得⼈营救,两年后出狱,被编⼊汉军旗,以奴⾪⾝份⼊值南书房。

康熙皇帝死后被特赦,解除旗籍。

后累官⾄礼部侍郎。

这篇⽂章是⽅苞出狱后,追述他在刑部狱中所见所闻的记录。

⽂章记狱中事实,在触⽬惊⼼的叙述中,间作冷峻深沉的议论。

狱中杂记(节选) 原⽂: 康熙五⼗⼀年三⽉,余在刑部狱,见死⽽由窦出者⽇四三⼈。

有洪洞令杜君者,作⽽⾔⽈:“此疫作也。

今天时顺正,死者尚希,往岁多⾄⽇数⼗⼈。

”余叩所以,杜君⽈:“是疾易传染,遘者虽戚属,不敢同卧起。

⽽狱中为⽼监者四,监五室,禁卒居中央,牖其前以通明,屋极有窗以达⽓。

旁四室则⽆之,⽽系囚常⼆百馀。

每薄暮下管键,⽮溺皆闭其中,与饮⾷之⽓相薄。

⼜隆冬,贫者席地⽽卧,春⽓动,鲜不疫矣。

狱中成法,质明启钥,⽅夜中,⽣⼈与死者并踵顶⽽卧,⽆可旋避,此所以染者众也。

⼜可怪者,⼤盗积贼,杀⼈重囚,⽓杰旺,染此者⼗不⼀⼆,或随有瘳,其骈死,皆轻系及牵连佐证法所不及者。

” 余⽈:“京师有京兆狱,有五城御史司坊,何故刑部系囚之多⾄此?”杜君⽈:“迩年狱讼,情稍重,京兆、五城即不敢专决,⼜九门提督所访缉纠诘,皆归刑部;⽽⼗四司正副郎好事者及书吏、狱官、禁卒,皆利系者之多,少有连,必多⽅钩致。

苟⼊狱,不问罪之有⽆,必械⼿⾜,置⽼监,俾困苦不可忍。

然后导以取保,出居于外,量其家之所有以为剂,⽽官与吏剖分焉。

” 赏读: ⽅苞,清代散⽂家。

字凤九,号灵皋,晚年⼜号望溪。

桐城派散⽂创始⼈,与姚鼐、刘⼤櫆合称“桐城三祖”。

狱中杂记知识点与练习附答案

狱中杂记知识点与练习附答案

《狱中杂记》一、给下列字注音。

遘gòu 牖yǒu 瘳chōu俾bǐ罹lí梏gù晷guǐ谳yàn呿qū挢jiǎo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1.见死而由窦.出者:孔穴,这里指监狱墙上打开的小洞。

作.而言:神情激动。

是.疾易传染:这。

牖其前以.通明:连词,表目的,来。

矢溺..皆闭其中:即屎尿。

与饮食之气相薄.:迫。

鲜.不疫矣:很少。

此所以..染者众也:……原因。

少.有连.:少,通“稍”,稍微。

连,牵连。

苟.入狱:如果。

量.其家之所有以为剂.:量,估计,衡量。

剂,契券,字据,这里指作为要挟的依据。

傥.仁人君子为上昌言:傥,通“倘”,如果。

其轻系及牵连未结正..者:定罪。

正,治罪。

别置一所以..羁之:所,处所。

以,表目的的连词。

此中可细诘.哉:诘,追问。

2.行刑者先俟.于门外:俟,等待。

惟大辟..无可要:大辟,斩首。

然犹质.其首:质,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质。

(用……作抵押)贫亦罄.衣装:罄,用尽。

信.夫:信,果真,的确。

3.主者口呿.舌挢.:呿,张口。

挢,伸举。

4.狱词无谋故..者:谋故,谋杀。

渫.恶吏忍于鬻.狱:渫,污浊。

鬻,卖。

三、一词多义。

作:作而言曰神情激动此疫作也发作矜:经秋审入矜疑怜悯、惋惜若自矜诩炫耀叩:余叩所以询问以手叩门扉曰敲击易:是疾易传染容易文书下行直省,多潜易之更改质:每质狱词询问,评判然犹质其首以……作抵押其:其极刑代词,其中其伤于缚者代词,那些即:即幸留,留数月乃瘳即使即夕行步如平常就在(某时某地)差:何必更以多寡为差等级差强人意差:程度副词,勉强,尚,略;强:振奋。

原指还能振奋人的意志,现在表示大体上能让人满意。

四、古今异义词。

1.然后..得死。

古:这之后。

今:连词,表示某一行动或情况发生后,接着发生或引起另一行动或情况。

2.吾辈无生理..矣。

古:活的可能。

今:机体的生命活动和体内各器官的功能。

五、翻译下面的句子。

1.每质狱词,必于死中求其生,而无辜者乃至此。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二-素材《狱中杂记》文言基础知识梳理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二-素材《狱中杂记》文言基础知识梳理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二-素材《狱中杂记》文言基础知识梳理《狱中杂记》文言基础知识梳理一、通假字少有连,必多方钩致少通稍,稍微二、古今异义1.吾辈无生理..矣古义:活的可能今义:一门学科2.取案末独身无亲戚..者二人易汝名古义:包括父母兄弟在内的内外亲属今义:与自己有间接血缘关系的人3.予我千金..,吾生若古义:一千两银子今义:称女儿三、一词多义1.作①有洪洞令杜君者,作.而言曰动词,神情激动②此疫作.也动词,发作③属予作.文以记之动词,写作④其中往来种作.动词,劳作2.要①增减要.语形容词,重要的②北收要.害之郡形容词,险要的③张良出,要.项伯动词,通“邀”,请④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动词,相约3.薄①每薄.暮下管键动词,到了②与饮食之相薄.动词,侵入,混杂③但以刘日薄.西山动词,迫近④不宜妄自菲薄.动词,轻视,看不起4.质①然犹质.其首动词,抵押②厚币委质.事楚名词,通“贽”,信物③黑质.而白章名词,底子,质地④质.明,避哨竹林中副词,正,刚刚四、词类活用1.名词作动词①牖.其前以通明牖:开一个窗洞②凡死刑狱上.上:呈报2.动词的使动用法予我千金,吾生.若生:使……活下去3.形容词作动词吏因以巧.法巧:利用……取巧五、文言句式1.判断句此疫作也(“……也”表判断)2.状语后置行刑者先俟于门外(按现代汉语的语序为“行刑者先(于门外)俟”) 3.定语后置狱旧有室五(按现代汉语的语序为“狱旧有(五)室”)4.省略句①富者就其戚属(补出成分为“富者就其戚属(谈)”)②予我千金,吾生若(补出成分为“(若)予我千金,吾生若”)。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第五单元--狱中杂记(共40张PPT)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第五单元--狱中杂记(共40张PPT)

罹.此果报(lí) 繁华靡.丽(mí) 偶拈.一则(niān) 不羁晷.刻(ɡuǐ)
( A)
【解析】 B项“靡”应读“mǐ”,C项“械”应读“xiè”,D项“谪”应
中 国 古
读“zhé”。







返回导航
第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导学号 65994363
A.旁见四死室而.则由无窦之出,者,而.日系四囚三常人二百余
B.主其上缚闻者及亦移然.关诸部,犹未敢然.

C.又犹思某摹氏榻以.二不王孝,讼其以.子流传后世

古 代 诗 歌 散
D.其因.乡《人石有匮杀书人》者未,成,因.尚代视承息之人世



( B)
返回导航
第五单元 散而不乱气脉中贯
【解析】 B项,然:代词,这样。A项,而:连词,表转折,可是/连词, 表承接,相当于“然后”。C项,以:介词,表原因,因/连词,表目的,来。D 项,因:副词,于是/介词,表原因,因。
返回导航
第五单元 散而不乱气脉中贯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导学号 65994365
A.惟必大以辟长无安可君要为,质.然,犹兵质乃.其出首
B.每与饮薄.食暮之下气管相键薄.
C.期方.有期.得我决耳斗某所
D.胥暴.某秦之一欲夕无暴.厌卒
【解析】 两个“薄”都当“迫”“迫近”讲。
( B)
纂工作,这时他已五十七岁。他富有民族思想,所作史传,有不少是记述抗清
志士和遗民事迹的。公元一七一一年冬,御史赵申乔告发他的《南山集》有
“狂悖”的话,公元一七一三年,清圣祖亲自下令杀害他,牵连被杀的共有三
中 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狱中杂记》文言知识点整理
一、一词多解
1. 作作而言曰:神情激动此疫作也:发作
2. 薄矢溺皆闭其中,与饮食之气相薄:迫薄暮
冥冥(《岳阳楼记》:迫近儿已薄禄相
(《孔雀东南飞》):小
3. 易是疾易传染:容易文书下行直省,多潜易
之:改变,更改或未易量(《六国论》):
轻易
4. 质质明启钥:副词,正,刚刚每质狱词:审
察然犹质其首:抵押君不如肉祖伏斧质请罪
(《廉颇蔺相如列传》)的砧板
5. 即京兆、五城即不敢专决:副词,就即幸
留,病数月乃瘳:连词,即使
杀人时作垫用即夕行步如平常:副词,目前,当下项伯即入见
沛公( 《鸿门宴》:副词,立即匪来贸丝,来即
我谋( 《氓》):就
二、词类活用
1. 名词的活用
(1) 名词作动词
①牖其前以通明:开窗户
②不问罪之有无,必械手足:带上刑具③凡死刑狱上:呈报
④然犹质其首:抵押
⑤奸民久于狱,与胥卒表里:内外勾结
⑥漠然无所事:做
(2) 名词作状语
贫则面语之:当面
(3) 名词意动用法
①席地而卧:以⋯⋯为席
②皆利系者之多:以⋯⋯为利
2. 动词的活用动词的使动用法予我千金,吾生若:使⋯⋯活下去
3. 形容词的活用
形容词作动词
所全活可数计哉:保全
三、古今异义
1. 余叩所以
古义: ⋯⋯的原因今义: 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2. 量其家之所有以为剂古义:把⋯⋯作为今义: 认为
3. 然后得死古义:这样以后今义:表示一件事情之后接着又发生另一件事情
4. 吾辈无生理古义:活的可能今义:机体的生命活动和体内各器官的功能
四、文言句式
1. 判断句此所以染者众也。

其骈死,皆轻系及牵连佐证法所不及者是以某某易其首者。

2. 状语后置句然后导以取保。

或叩以往事
3. 定语后置句
大盗未杀人及他犯同谋多人者。

其乡人有杀人者。

4. 宾语前置句而道之不明,良吏亦多以脱人于死为功。

5. 省略句
讼而未结正者居(于)之。

五、文化常识(自选摘抄)
1. 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刑部:刑部为主管全国刑罚政令及审
核刑名的机构, 与督察院管稽察、大理寺掌重大案件的最后审理和复核, 共为“三法司制” 类似现在的司法部和公检法部门。

又称秋官、
宪部。

是清代最高司法机关。

吏部:吏部为管理文职官员的机关, 掌品秩铨选之制,考课黜陟之方, 封授策赏之典, 定籍终制之法。

类似现在的组织部、纪委等部门。

吏部尚书还被称为天官。

户部:掌全国疆土、田地、户籍、赋税、俸饷及一切财政事宜。

类似现在的民政部、财政部、国土局等部门。

礼部:掌典礼事务与学校、科举之事。

考吉、嘉、军、宾、凶五礼之用; 管理全国学校事务及科举考试及藩属和外国之往来事。

类似现在的教育部、文化部、外交部等部门。

兵部:掌管选用武官及兵籍、军械、军令等事宜。

其长官为兵部尚书。

兵部又称夏官、武部, 兵部尚书又称夏卿。

类似今天的解放军总政治部或相当于今日的国防部。

工部:管理全国工程事务的机关。

职掌土木兴建之制, 器物利用之式, 渠堰疏降之法,陵寝供亿之典。

凡全国之土木、水利工程, 机器制造工程(包括军器、军火、军用器物等), 矿冶、纺织等官办工业无不综理, 并主管一部分金融货币和统一度量衡。

类似现在的工信部、水利部、城乡建设部。

2. 京兆: 汉朝京畿都城地域的名称, 是周朝王畿、秦代京畿之后对都城辖域的谓称。

文中指清朝包括国都在内的顺天府。

3. 五城御史司坊: 即五城御史衙门的监狱。

清时京城设巡查御史, 分管东、西、南、北、中五个地区, 所以叫五城御史。

4. 九门提督:是中国清朝时期的驻京武官,正式官衔为“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 , 设立于康熙十三年。

主要负责北京内城九座城门(正阳
门、崇文门、宣武门、安定门、德胜门、东直门、西直门、朝阳门、阜成门)内外的守卫和门禁, 还负责巡夜、救火、编查保甲、禁令、缉捕、断狱等, 实际为清朝皇室禁军的统领。

5. 十四司正副郎:清初刑部设十四司,每司长官,正职为郎中,副职为员外郎, 总称为郎官。

6. 大辟: 斩首。

古代五刑之一, 初谓五刑中的死刑, 俗称砍头,隋后泛指一切死刑。

中国古代的五刑是五种刑罚的统称, 可分为奴隶制五刑和封建制五刑。

奴隶制五刑是指墨、劓(音易)、刖(音月)、宫、大辟。

封建制五刑指笞、杖、徒、流、死。

奴隶制五刑在汉文帝之前通行, 封建制五刑在隋唐之后通行。

奴隶制五刑中除了大辟即死刑外, 其他四种又叫作肉刑。

墨刑又叫作黥(q íng)刑,先割破人的面部,然后涂墨,伤好后留下深色的伤疤。

汉文帝废除肉刑后,经过魏晋隋唐, 都没有此刑, 但五代和宋又恢复,辽金元明清都有刺面刑, 但有的轻罪则刺胳膊。

到清末光绪末期,彻底废除。

劓即割鼻子,汉文帝废除肉刑后,用笞三百代替,后来,又减少了笞数。

此后,该刑不再出现。

刖刑,夏朝称膑, 周时称刖。

是指斩掉左脚、右脚或者斩双脚。

有的说称膑是去掉膝盖骨。

秦朝称为斩趾。

宫又叫淫刑、腐刑、蚕室刑。

开始是惩罚那些有通奸行为人, 后来处此刑的人与通奸无关。

宫刑是五刑中仅次于死刑的一种重刑。

东汉时曾经用这种刑罚来作为死罪减等刑。

隋朝法律正式废除。

大辟, 即死刑。

秦汉以前的死刑种类很多,如戮、烹、车裂(五马分尸)、枭首(砍头后悬挂示
众)、弃市(闹市斩首后暴尸于众)、绞、陵迟(也写作凌迟)等。

7. 大决:封建时代,对判死刑的人,在每年秋季行刑,叫大决,又叫秋决。

8. 勾决: 皇帝在犯人的名字上画钩, 批准立刻行刑。

清制,每年秋季,由刑部会同九卿各官,详审全国判死罪者的名册,一一详议, 分别归入“情实”“缓决”“可矜”“可疑”四类, 情实者奏请勾决。

9. 梏:古代木制的手铐。

10. 木讯:指用板子、夹棍等木制的刑具拷打审讯。

11. 移关: 指移文、关文。

旧制, 对不相统属的官署用“移” 互相质询用“关”。

清时“关”已不局限于质询。

移关诸部给平行各部的文书。

, 百官
,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