诫子书

诫子书
诫子书

备注:详案于下:

《诫子书》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目标:

1.能通过注释、查工具书和老师示范朗读,准确、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2.能借助注释、查工具书、小组讨论等多种方式译读课文,积累文中“诫”“致”等常用文言词语和“书”式文体等文言常识,理解文章大意,理清行文思路。

3.能结合对诸葛亮的认识和自己的生活体验,深入理解文中深刻的人生理念及作者的殷切期望,体悟语句内涵,聆听先哲教导,汲取精神养料。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疏通文意,理解主旨:勤学励志,修身养性。

2、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品味文章的语言艺术。

教学难点:

赏析精彩妙点,理解语句内涵以及句间联系,体会作者情感,领会文章的思想意义。

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由题入文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书信作为万里相隔的亲人之间维系感情的方式,自古至今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我国古今有著名的家训,家书。如:曾国藩家书、傅雷家书等。

今天我们学习诸葛亮著名的《诫子书》,即告儿子的一封家书。题目表明文章的内容是诸葛亮对儿子的谆谆教诲。这是他自己学习修养经验的结晶,修身治家之道的概括。诫,告诫、劝勉。子,一般认为是指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书,书信。

二、作者及写作背景

诸葛亮(公元181—234年),字孔明,号卧龙,山东琅琊郡阳都人(今山东省沂水县)。三国时期蜀国丞相,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曾隐居隆中,后来任蜀国丞相。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后世称诸葛武侯。著有《诸葛亮集》。

这篇《诫子书》是诸葛亮54岁时写给他8岁儿子诸葛瞻的。目的在于告诫儿子要注重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表达了他希望后代志存高远的厚望。

三、朗读训练

1.播放录音,要求:

(1)标记生字注音。

夫(fú)澹泊(dàn bó) 淫慢(yín) 险躁(zào)

(2)注意词句停顿。

2.学生仿读。

提示:注意朗读节奏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3.指定学生朗读,余生评价,后齐读。

注意语气。

(1)学生自由练习朗读,读得顺畅。

(2)小组互读,揣摩语气,读出韵味。

用担忧的语气读,要读出不能陪伴孩子成长的无奈。

用劝诫的语气读,语气语调要表现父亲的冷静与智慧。

用期望的语气读,语气要热切,热切中有期盼,期盼中有警示。

四、破题

结合注释解题,弄清楚“诫”“子”“书”的含义。启发学生提出质疑。再总结归纳,提出学习这篇文章的抓手,也就是对应的三个问题:

1.告“诫”了什么?

2.对“子”的影响。

3.家“书”的语言艺术。

五、教学活动

活动一、告“诫”了什么?

1.试读、范读,正音断、停。

请学生试读,请学生评价,指出问题;然后范读;学生模仿齐读。再针对其中读得不是很好的个别句子进行重音、停顿、连读等方面的指导。最后再齐读文章,检查指导效果。

2.自由诵读,疏通文意。

自由诵读文章,结合注释,疏通文意,找出阻碍文意理解的字词,然后小组合作,最后再全班集中解决大家不能解决的字词问题。落实字词比如“夫”“遂”等,并结合学生的情况,进行学法小结。

A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师生共读,检查文意的理解。

老师用“当诸葛亮告诫儿子要……的时候,他写道……(原文作答)”的句式提问,学生用原文作答,师生共读文章,检查文意的理解。

例句:当诸葛亮告诫儿子要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时候,他写道“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4.自由默读,梳理思路。

自由默读文章,在文意疏通的基础上,梳理出文章“从哪几个方面告诫了儿子?”和作者的行文思路,总结出“静”“俭”的重要,在梳理思路的同时,加深对文意的深度理解。

5.选取佳句,读送朋友。

结合你的生活实际,选取一句你最有感触的句子送给自己或最好的朋友。

活动二、了解历史,知晓《诫子书》对“子”的影响。

介绍诸葛亮的写作意图,以故事的形式讲述诸葛瞻的英勇事迹,凸显《诫子书》对诸葛瞻成长的影响,让学生从内容上认识到这篇文章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

活动三、品读文章,感受“书”的语言艺术(结合课后练习第四大题)。

从语言赏析的角度,再次诵读课文,选取最喜欢的一句诵读展示,然后展开语言特色的分析,再通过指导,采用个别读、小组读的形式,读出《诫子书》的韵律美。

六、背读文章,结束课堂。

简短的课堂小结后,全班有感情地齐背课文《诫子书》。

2016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诫子书》练习含答案

《诫子书》练习含答案 一、填空 《诫子书》选自,作者是,字,他是三国时蜀汉的伟大的。 二、用“/”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三、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3、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4、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5、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三、加点字解释1、静.以修身() 2、非淡.泊.无以明志() 3、非宁静 ..(宁静:致:远:)..无以致远 4、非志.无以成学() 5、险.躁则不能治.性(险:治.:) 6、非学无以广.才() 7、淫慢 ..则不能励.精(淫:慢.:励:) 8、年与时驰.() 9、将复.何及() 10、诫.子书.(诫:书.:) 四、翻译下列句子24%(4+4+4+4+6+2) 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3、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4、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5、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 6、将复何及:

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本文作者就和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主要运用了的论证方法。6%(每空2分) 2、作者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3% 答: 3、这是一篇充满力量的书:“静以修身”“非宁静无以致远”是的力量;“俭以养德”是的力量;“非淡泊无以明志”有的力量;诫子书只有5句话,传递出的信息,比起长篇大论,戒子的效果必然要好得多,这就是简约的力量。(3%) 4、文中有一句话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请写出这两句话。(2%分) 答: 5、用横线画出文中提到“志”的语句,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文中“志”与“学”的关系是如何理解的。5%(2+3) 答:画出文中提到“志”的语句是: 对文中“志”与“学”的关系的理解: 6、如何理解“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3% 7、诸葛亮认为一个人要成才成学应具备哪些条件?3% 8、请写出你读过课文后感悟。3%(只要有围绕学习、成才、修身养德、立志、惜时等阐述即可) 9、请写出一句赞美诸葛亮的诗句和一个与诸葛亮有关的成语或典故。4%(2+2) 赞美诸葛亮的诗句: 与诸葛亮有关的成语或典故: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诫子书》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诫子书》课 文原文及教案 课文 【作者】诸葛亮【朝代】三国时期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关键词句,理解文章内容。 2、研读课文,积累名言警句。 3、背诵课文,汲取精神养料。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作者:诸葛亮(181-234),字孔明,琅玡阳都(今山东沂南南)人,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他一生立志“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为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更以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高风亮节言传身教,惠及子女。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诫子书》,聆听他对子女、后人的谆谆教诲。《诫子书》,告诫儿子的

一封家书。 二、初读课文 老师范读,学生勾画生字词。注意句子的停顿。 如: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时/与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学生自由读课文。 听朗读录音,体味语调、语速的变化,揣摩作者情感。 学生再自由读一遍课文。 三、精读课文。 1、小组合作,借助注释疏通文意,互相质疑解难,尝试翻译课文。 难点:(1)词语广才——增长才干。励精——振奋精神。治性——修养性情。驰——疾行,指迅速逝去。 (2)句子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萎,多不接世。 提醒学生翻译课文时不能直译的便意译,无论哪种译都要保留原句的句式特征。以第二个句子为例:年华随着时光飞驰,意志随着岁月流逝,最终枯败零落,对社会无益······ 2、总结交流: 四人一组互相翻译课文,交流指正。选2名学生朗读自己的

诫子书的阅读附答案

诫子书的阅读附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文后各题。 诫子书 诸葛亮 夫①正人之行②,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③无以明志,非宁静④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yin慢⑤则不能励精⑥,险蹂⑦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咸枯落,多不接世⑧,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注:①夫:发语词。②行:指操守、品德。③澹(dàn)泊:同“恬澹”,安静而不贪图功名利禄。④宁静:这里指安静,集中精神,不扩散精力。⑤yin慢:指过度的享乐。yin,过度。慢,懒惰。 ⑥励精:振奋精神。励,奋勉,振奋。⑦险躁:这里指暴躁,与上文“宁静”相对而言。⑧接世:接触社会,有“用世”的意思。 10.翻译句子。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11.本文作者就哪两方面开展阐述的?又是怎么开展阐述的? 12.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意图是什么? 13.文中常被人们援用作“志当存高远”的两句话是“ ,。”作为新世纪的学生,应该如何做?请谈谈自己的理解。 14.诸葛亮还有一篇《诫子书》,全文以下: 夫酒之设(支配),合礼致情(合乎礼节,表达情义),适体归性(适应身体和性情的需要) 礼终而退,此和之至也(这就到达融洽的顶点了)。主张未殚(尽),宾有余倦(稍有疲倦),可以致醉(可以饮到酒醉),无致迷乱(丧失理智胡来)。

这篇《诫子书》谈的是什么问题? 三、10.靠静来修身,靠俭来养德,不抛开功名利禄就不能表明自己崇高的志向,不做到安静就不能高瞻远瞩。 11.作者就学习(或治学)和做人(或修身)进行阐述。不管做人,仍是学习,作者强调的是一个“静”字:修身须要静,学习须要静,取得成绩也取决于静。把失败归纳为一个“躁”字,把“静”与“躁”加以对照,增强了阐述效果。 12.告知儿子修身养性,糊口节约,以此来培育自己的品德。 13.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新世纪的学子亦应记住,在静中求学,在学中广才,切勿浮躁,切莫虚度光明。(结合学习实际说的有道理便可。) 14.谈了喝酒问题。待人接物,喝酒要节制酒量。适度而止,不可失礼。

《诫子书》(诸葛亮)知识点

《诫子书》(诸葛亮)知识点 《诫子书》知识点 【原文】: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译文】:君子的操行,心绪宁静来加强修养,生活节俭来培养品德。不把名利看淡就不能明确志向,不平心静气就不能实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下心来,才干须要勤学苦练。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不立志就不能完成学业。过度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偏激浮躁就不能陶冶性情。年龄同时光一起飞逝,意志同日月一起远离,于是变成了枯枝落叶,大多不能融入社会,悲伤地居守偏僻简陋的房屋,又怎么来得及呢? 【重点字解释】:诫:告诫、劝勉、警告,劝人警惕。书:书信。诫子书:即作者诸葛亮写给儿子旨在劝诫、劝导的信。夫:段首或句首发语词,引出下文的议论,无实在的意义。君子:品德高尚的人。修身:提高自身的修养。养德:培养高尚的品德。澹泊:也写“淡泊”,不追求名利。致远:实现远大目标。明志:表明自己崇高的志向。宁静:指安静,

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致远:实现远大目标。须:必要、一定要。广:使……增广。才:才干。广才:增长才干。成:达成,成就,使……完成。淫慢:过度懈怠。淫:过度。慢:懈怠,懒惰。励精:振奋精神。险躁:偏激浮躁,与上文“宁静”相对而言。治性:陶冶性情、养成平静的性格。年:年龄。与:跟随。时:季节、时光。驰:疾行、增长。日:时间、时光、季节。意:意志。去:离开、消逝、逝去。遂:于是,就。枯落:枯枝和落叶,比喻人精力衰竭,失去生活力。多不接世:意思是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接世:与外界接触,融入社会。穷庐:破房子、偏僻简陋的房屋。将复何及:又怎么来得及呢? 【赏析】 开篇以“君子之行”的高标准道德规范要求儿子,明确提出修身养德的要求和具体途径。“静以修身”强调内心宁静对个人品德修养的重要作用,“俭以养德”强调物质生活的低要求对个人品德修养的关键作用。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作者将立志、学习、成才三者紧密联系,告诫儿子要志存高远,勤学成才。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从反面入手,劝勉儿子勤学励志,提高修养。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作者从学习和做人两方面进行了论述,强调一个“静”字,把失败归

诫子书习题及答案

《诫子书》周练题 一、填空 二、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三、.翻译下列句子。 (1)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2)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3)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四.、请下面问题的选择正确答案。 (1)下列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夫/君子/之行 B.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C.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D.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2)下面对这篇文章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说明了“淡泊”“宁静”是实现人生理想的基本要求,强调他们是与人的志向相关的。 B.“学须静也”的“学”已经不只是一般的学习,而含有修养自己的人格和品德的意思,“静”也不只是单纯的宁静,而有淡泊名利的意味。 C.“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从反面说明了“淡泊”“宁静”的重要性。 D.“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表达了君子不与外界同流合污、独善其身的良好愿望。

五、用课文原句填空。 (1)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当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这两句话 (2)《诫子书》全文的中心论点是: (3)《诫子书》中能表现“躁”的危害的句子 (4)《诫子书》中阐述“学、才、志”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诫子书》中阐释过度享乐和急躁对人修身养性产生不利影响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课内阅读。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②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③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④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3)读了这篇文章,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 答: 七、原文默写

诫子书原文加拼音及译文版

jièzǐshū 《诫子书》 zhūgěliàng 诸葛亮 fūjūn zǐzhīxíng jìng yǐxiūshēn jiǎn yǐyǎng dé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fēi dàn bówúyǐmíng zhìfēi níng jìng wúyǐzhìyuǎn fūxué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xūjìng yěcái xūxuéyěfēi xuéwúyǐguǎng cái fēi zhì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wúyǐchéng xuéyín màn zébùnéng lìjīng xiǎn zào zébùn éng 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zhìxìng nián yǔshíchíyìyǔrìqùsuìchéng kūluò 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duōbùjiēshìbēi shǒu qióng lújiāng fùhéjí 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译文] 君子的行为操守,从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学习。所以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无法使学习有所成就。放纵懒散就无法振奋精神,急躁冒险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而流逝。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居舍,其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这篇文章当作于蜀汉建兴十二年(元234年),是诸葛亮晚年写给他八岁的

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诸葛亮一生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为了蜀汉国家事业日夜操劳,顾不上亲自教育儿子,于是写下这篇书信告诫诸葛瞻。

诫子书

《诫子书》复习题 (①背诵并默写全文。②注意方框内字的写法。③会注释划横线的字。④要会翻译所有的句子。⑤注意节奏。按①--⑤对照检查学习。特别重要的文章,资料要全记)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学 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 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何及! 君子的行为操守,以宁静来修养身心,以节俭来培养品德。不能淡泊自守就无法明确志向,不能宁静专一,就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于学习。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不定下志向就无法学有所成。放纵懈怠,就无法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岁月而消失,最终凋落衰残,大多对社会没有什么贡献,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屋舍,那时再悔恨又怎么来的及! 1.《诫子书》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字______,三国时期著名的________、________。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诫子书》中诸葛亮总结一生经历,对儿子的教诲与期望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诫子书》中阐述“学、才、志”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诫子书》中阐释过度享乐和急躁对人修身养性产生不利影响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当作“明心立志”(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这两句话是: , 。 (5)文章中有一句话表现了“躁”的危害,这句话是:“”。 (6)全文围绕“,”这句话展开议论的。(中心论点) 3.下面对这篇文章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说明了“淡泊”“宁静”是实现人生理想的基本要求,强调他们是与人的志向相关的。 B.“学须静也”的“学”不只是一般的学习,而含有修养自己的人格和品德的意思,“静”也不只是单纯的宁静,而有淡泊名利的意味。 C.“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从反面说明了“淡泊”“宁静”的重要性。D.“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表达了君子不与外界同流合污、独善其身的良好愿望。 4.作者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 告诫儿子要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并注意珍惜光阴,勉励他刻苦学习。 5.画出文中提到“志”的语句,说说你对文中“志”与“学”的关系是如何理解的。 语句:“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志无以成学”。 “志”与“学”关系的理解:文章很重视“志”的作用,一方面要靠淡泊、宁静以“明志”,也就是时时将“志”放在眼前,不断磨砺;一方面强调无“志”则不足以“成学”,

完整版诫子书习题及答案

《诫子书》周练题 姓名:_______ 班级: 一、填空 《诫子书》一文选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__________ 字_____________ 、 三国时国_______________ 家 ________ 家,与他相关的故事有:___________________ 等、戒的意思是、书的意思是。 二、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1)夫君子之行( )(2)俭以养德() ⑶非宁静无以致远( )(4)淫慢则不能励精( )⑸险躁则不能治性( )(6)多不接世( ) (7悲守穷庐( ) 三、?翻译下列句子。 (1)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2)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⑶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四.、请下面问题的选择正确答案。 (1)下列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夫/君子/之行 B.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C.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D.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2)下面对这篇文章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说明了“淡泊”“宁静”是实现人生理想的基本要求,强调他们是与人的志向相关的。 B ?“学须静也”的“学”已经不只是一般的学习,而含有修养自己的人格和品德的意思,“静”也不只是单纯的宁静,而有淡泊名利的意味。 C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从反面说明了“淡泊”“宁静” 的重要性。 D. “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表达了君子不与外界同流合污、独善其身的良好愿望。 五、用课文原句填空。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当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这两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 , (2) 《诫子书》全文的中心论点是: (3) 《诫子书》中能表现“躁”的危害的句子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诫子书》中阐述“学、才、志”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诫子书》中阐释过度享乐和急躁对人修身养性产生不利影响的句子是: 六、课内阅读。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诫子书()②淫慢则不能励精() ③年与时驰()④非志无以成学()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②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③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④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3)读了这篇文章,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七、原文默写 夫君子之行,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非淡泊无以明志,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志无以成学。,。年与时驰, 意与日去,___________________ ,多不接世 ____________________ ,将复何及。

诫子书字词与全文翻译

15 诫子书 原文: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译:君子的品行,依靠内心安静集中精力来修养身心,依靠俭朴节约的作风来培养品德。不清心寡欲,就没有什么可以拿来使自己实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增长才干必须刻苦学习,不刻苦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坚定不移的志向就无法使学业成功。放纵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同岁月而消失,最终像枯枝落叶凋落、衰残,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只有悲伤地困守在自己的穷家破舍里,到那时再悲伤叹息又怎么来得及! 字词: 1.夫:助词,用于句首,表示发端。 2.君子:指有才德的人。 3.静: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原文指淡泊宁静) 4.以:连词,表示后者是前者的目的。(“以观沧海”“以塞忠谏之路”) 5.之:的,助词。 6.养德:培养品德。 7.淡泊:内心恬淡,不慕名利。淡,恬淡。泊,安静,恬静。 8.宁:宁静,安定。 9.远:远大目标。(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10.无以:没有什么可以拿来,没办法。(以:同样表目的) 11.明志:明确志向。明,明确、坚定。志,(坚定不移的)志向。 12.致远:达到远大目标。致,达到。 13.广才:增长才干。(名词活用作动词) 广,增长(形容词活用作动词)才:才干(名词) 14.淫慢:放纵懈怠。淫,放纵。慢,懈怠。 15.励精:振奋精神。励,振奋。 16.险躁:轻薄浮躁。与上文“宁静”相对而言。险,轻薄。 17.能:能够。 18.治性:修养性情。治,修养。 19.年与时驰: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 年:年纪。驰,疾行,指迅速逝去。 20.意与日去:意志随同岁月而消失。意:意志。 21.遂:最终,终于。 22.日;岁月。原指太阳。这里指消失。 23.枯落:凋落,衰残。比喻人年老志衰,没有用处。(本指树叶凋落) 24.多不接世:意思是,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 接,承接。世,社会。 25.守:困守。 26.穷庐:穷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 27.将复何及:又怎么来得及。将,连词,又。复,又;再。何,怎么。及,来得及。

七年级语文诫子书优秀教案范文二

七年级语文诫子书优秀教案范文二 教学目标: 1、诵读课文,掌握关键词句,理解文章内容。 2、精读课文,体会作者情感,把握文章主旨。 3、研读课文,赏析精彩妙点,积累名言警句。 4、熟读成诵,聆听先哲教导,汲取精神养料。 教学重点:背诵课文,积累警句;理解主旨;勤学励志,修身养性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情感,赏析精彩妙点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步入初中已经近一个月了,我想,对大部分同学来说,最为关注的莫过于学习进步、成才成学了。那么,怎样才能成功成才呢?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高人他就是蜀汉名相,智慧化身诸葛亮.相信通过和他的饿对话,你一定在学习和修身养性方面有很多收获! (板书<诫子书>) 【课件第一页】 明确目标【课件第二页】 作者及背景介绍。 1.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琅琊阳都(今山东省沂水县)人,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为避汉末之乱,大约于汉献帝兴平二年(195)15岁时随叔父诸葛玄由山东迁居豫章,后辗转至荆州,隐居于南阳隆中,故号卧龙先生。西晋陈寿《三国志》有《诸葛亮传》,并整理其诗文《诸葛亮集》传世。 2.诸葛亮在政治、军事上计谋超群,对后代的教育问题也十分重视。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军中的前夕,还写信给诸葛瑾:“瞻今已八岁,聪慧可爱,嫌其早成,恐不为重器耳。”同时写下了流传百世的《诫子书》。他在《诫子书》中告诫儿子,“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学以广才,励精治性,珍惜光阴,务求“接世”。30年后,邓艾率魏军攻蜀,兵至绵竹,诸葛瞻拒不接受邓艾的高官诱降,英勇战死,时年37岁。其子诸葛尚一同战死,时年16岁。 多层次朗读【课件第三页】 1、教师范读,学生听读,完成下列任务:

诫子书阅读题及答案

诫子书阅读题及答案 诫子书《诸葛亮》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君子的品德,靠静来修身,靠俭来养德,不抛开功名利禄就不能表明自己崇高的志向,不做到安静就不能高瞻远瞩。学习必须安静焉,才能来源于学习,不学习无法扩展才能,没有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有甩成就。享乐过度就不能挂历精神,暴躁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和时光一同逝去了,意志和时间一同消失了,象枯枝败叶一样凋落,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晚年守着破房子痛惜过去,还怎能来得及呢?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夫君子之行( ) (2)俭以养德( ) (3)非宁静无以致远( ) (4)淫慢则不能励精( ) (5)险躁则不能治性( ) (6)多不接世( ) 答案:(1)品德高尚的人(2)用、凭借、依靠(3)实现远大目标(4)懈怠、懒惰(5)陶冶性情(6)接触社会,

有“用世”的意思 2.翻译下列句子。 (1)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译文: (2)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译文: (3)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译文: 答案:(1)学习必须专心致志,增长才干必须刻苦学习。 (2)不努力学习就不能增长才智,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 (3)年华随着光阴逝去,意志随着岁月消磨。 3.下列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夫/君子/之行 B.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C.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D.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解析】选D。D项正确停顿应为: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4.用课文原句填空。 (1)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当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这两句话是:

诫子书原文及翻译

《诫子书》原文及翻译 原文: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字词:夫:助词,用于句首,表示发端。君子:指有才德的人。静: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原文指淡泊宁静)以:连词,表示后者是前者的目的。(“以观沧海”“以塞忠谏之路”)之:的,助词。养德:培养品德。 译文:君子的品行,依靠内心安静集中精力来修养身心,依靠俭朴节约的作风来培养品德。原文: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字词:淡泊:内心恬淡,不慕名利。淡,恬淡。泊,安静,恬静。宁:宁静,安定。远:远大目标。(形容词活用作名词)明志:明确志向。明,明确、坚定。志,(坚定不移的)志向。致远:达到远大目标。致,达到。 译文:不清心寡欲,就没有什么可以拿来使自己实现远大目标。 原文: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字词: 译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增长才干必须刻苦学习, 原文: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字词:广才:增长才干。(名词活用作动词)广,增长(形容词活用作动词)才:才干(名词)无以:没有什么可以拿来,没办法。(以:同样表目的) 译文:不刻苦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坚定不移的志向就无法使学业成功。 原文: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字词:.淫慢:放纵懈怠。淫,放纵。慢,懈怠。励精:振奋精神。励,振奋。险躁:轻薄浮躁。与上文“宁静”相对而言。险,轻薄。.能:能够。治性:修养性情。治,修养。 译文:放纵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原文: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字词:.年与时驰: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年:年纪。驰,疾行,指迅速逝去。 意与日去:意志随同岁月而消失。意:意志。日;岁月。原指太阳。这里指消失。 译文: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同岁月而消失, 原文: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字词:遂:最终,终于。枯落:凋落,衰残。比喻人年老志衰,没有用处。(本指树叶凋落)多不接世:意思是,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接,承接。世,社会。 译文:最终像枯枝落叶凋落、衰残,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 原文: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字词:.守:困守。穷庐:穷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将复何及:又怎么来得及。将,连词,又。复,又;再。何,怎么。及,来得及。 译文:只有悲伤地困守在自己的穷家破舍里,到那时再悲伤叹息又怎么来得及!

最新《诫子书》教案 (2)

16诫子书 知识与技能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培养学生的古典文学素养。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注意词语的积累和文句的精确翻译与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文中深刻的人生理念和父对子的殷殷期望。 重点 诵读课文,积累警句;理解主旨,勤学励志。 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思想意义。 诵读积累法、精读探究法。 学生 课文预习,自读课文,圈点生字词,勾画出文中不理解的句子,提出疑难问题。 老师 多媒体课件。 1课时 “丞相名垂汗简青,书台犹在谁复登”“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汉贼明大义,赤心贯苍穹”……千古良相诸葛亮不但是陆游、文天祥笔下的精英忠魂,更是后人眼中的智慧化身。他一生立志“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为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更以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高风亮节言传身教,惠及子女。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诫子书》,聆听他对子女、后人的谆谆教诲。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卧龙,琅玡阳都(今山东沂南南)人。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他躬耕陇亩时“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但注意结交名士,研读古籍,留心时政,常以管仲、乐毅自励。被刘备三顾茅庐请做军师之后就提出著名的《隆中对》,策动孙、刘联盟,大破曹操,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蜀汉建立,拜为丞相。为完成统一中原,兴复汉室的大业,他效忠先主,辅佐后主,外联东吴,内修政理,南征平叛,北抗强魏,先后五次北伐魏国,终因积劳成疾而逝世,享年54岁,临终遗嘱“掘棺材之地,穿平常服饰,不配器物”,留给子孙的财产只有桑800株,薄田15公顷。他以自身言行感染激励自己的子孙,“善政嘉事”“美声溢誉”,其子诸葛瞻、诸葛尚均义无反顾,为国捐躯,一家三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深为后人传诵。

《孙权劝学》《诫子书》文言文比较阅读答案

(一)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担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二)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①,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②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③则不能励精,险躁④则不能治性⑤。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注释:①行:行为,操行。②澹泊:也写作淡泊,清心寡欲,不追求名利。③淫慢:过渡怠惰。淫,过度,慢,怠惰,不勤勉。④险躁:过分急躁。⑤治性:约束自己的性情。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孙权劝学》的内容。(2分) 答:。 2、仔细阅读《诫子书》一文,说说诸葛亮写这封家信的用意是什么?(2分) 答:。 3、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2公) A、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 B、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C、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D、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4、翻译下列句子。(2分)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译文:。 5、仔细阅读《孙权劝学》一文,说说孙权是用什么方法劝吕蒙学习的?(2分) 答:

6、读了以上两篇短文后,你受到了怎样的启发,请就其中一个方面谈谈自己的认识。(2分) 答:。 参考答案: 1、本文写吕蒙在孙权劝说下开始学习,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长进的故事。(意对即可) 2、告诫儿子要注重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意对即可) 3、B 4、译文:你说事务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以为大有益处。 5、用自己读书的体会,现身说法。(意对即可) 6、提示:本题可就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志向、目标、修身、养德等其中一个方面谈自己受到的启发或教育。(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查字典语文网有全面的语文知识,欢迎大家继续阅读学习。

诫子书阅读答案

诫子书阅读答案 导语:《诫子书》是三国时期政治家诸葛亮临终前写给他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从文中可以看作出诸葛亮是一位品格高洁、才学渊博的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限期望尽在此书中。 诫子书阅读原文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文后各题。 诫子书 诸葛亮 夫①君子之行②,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③无以明志,非宁静④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⑤则不能励精⑥,险蹂⑦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咸枯落,多不接世⑧,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注:①夫:发语词。②行:指操守、品德。③澹(dàn)泊:同“淡泊”,安静而不贪图功名利禄。④宁静:这里指安静,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⑤淫慢:指过度的享乐。淫,过度。慢,怠惰。⑥励精:振奋精神。励,奋勉,振奋。⑦险躁:这里指暴躁,与上文“宁静”相对而言。⑧接世:接触社会,有“用世”的意思。 阅读试题:10.翻译句子。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11.本文作者就哪两方面展开论述的?又是怎样展开论述的? 12.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用意是什么? 13.文中常被人们引用作“志当存高远”的两句话是“,。”作为新世纪的学生,应当如何做?请谈谈自己的理解。 14.诸葛亮还有一篇《诫子书》,全文如下: 夫酒之设(安排),合礼致情(合乎礼节,表达情意),适体归性(适应身体和性格的需要) 礼终而退,此和之至也(这就达到和谐的顶点了)。主意未殚(尽),宾有余倦(稍有倦怠),可以至醉(可以饮到酒醉),无致迷乱(丧失理智胡来)。 这篇《诫子书》谈的是什么问题? 阅读答案:10.靠静来修身,靠俭来养德,不抛开功名利禄就不能表明自己崇高的志向,不做到安静就不能高瞻远瞩。 11.作者就学习(或治学)和做人(或修身)进行论述。无论做人,还是学习,作者强调的是一个“静”字:修身须要

七年级语文诫子书练习题及答案

七年级语文诫子书练习题及答案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1)夫君子之行( ) (2)淫慢( ) ..(3)遂成枯落( )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夫君子之行( ) .(2)俭以养德( ) .(3)非学无以广才( ) .(4)淫慢则不能励精 ( ) . (5)年与时驰( ) .(6)意与日去( ) .3.下面的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夫君/子之行 B.非学/无以广才 C.淫慢/则不能励精 D.非淡泊/无以明志 4.翻译下面的句子。 (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5.《诫子书》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字________.三国时期著名的________、 ________。与他相关的故事有:________________等。该文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 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诫子书》中诸葛亮总结一生经历.对儿子的教诲与期望的千古名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诫子书》中阐述“学、才、志”关系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诫子书》中阐释过度享乐和急躁对人修身养性产生不利影响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你所在的学校正在开展以“家风家教大家谈”为主题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

初中语文 文言文 诸葛亮《诫子书》原文及译文(通用)

诸葛亮《诫子书》原文及译文 1、原文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本文选自《诸葛亮集》。(题目是后人加的) 2、译文 品德高尚、德才兼备的人,是依靠内心安静精力集中来修养身心的,是依靠俭朴的作风来培养品德的。不看清世俗的名利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身心宁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理想。学习必须专心致志,增长才干必须刻苦学习。不努力学习就不能增长才智,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过度享乐和怠惰散漫就不能奋发向上,轻浮急躁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随着光阴流逝,意志随着岁月消磨,最后就像枯枝败叶那样(成了无所作为的人)对社会没有任何用处,(到那时,)守在破房子里,悲伤叹息,又怎么来得及呢?(穷庐,亦可解为空虚的心灵。)有道德修养的人,他们是这样进行修炼的:(夫君子之行) 他们以静心反思警醒来使自己尽善尽美。(静以修身) 以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自己的高尚品德。(俭以养德) 除了清心寡欲、淡泊名利,没有其他办法能够使自己的志向明确清晰、坚定不移。(非淡泊无以明志) 除了平和清静,安定安宁,没有其他办法能够使自己为实现远大理想而长期刻苦学习。(非宁静无以致远) 要想学得真知,必须生活安定,使身心在宁静中专心研究探讨。(夫学须静也)人们的才能必须从不断的学习之中积累。(才须学也) 除了下苦功学习,没有其它办法能够使自己的才干得到增长、广博与发扬。(非学无以广才) 除了意志坚定不移,没有其它办法能够使自己的学业有所进、有所成。(非志无

诫子书

《诫子书》练习 一:解释下列字词含义: 《1》淫慢则不能励精意与日去 《2》文言虚词“以”的用法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填上序号1、因为 2,用 3、用来 4。凭借 5、来 楚人以晏子短吾欲辱之,何以也? 静以修身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非学无以广才 《3》一词多义 行:夫君子之行三人行,必有我师也: 意:意与日去宾客意少舒 《4》翻译: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二:课文内容理解 思考;理解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告诉他儿子什么? “夫君子之行……非宁静无以致远”作者于篇首开宗明义,告诫子孙首先要,因为“德”是做人之基。那么如何立德呢?即“静”与“”,因为只有思想清净了,然后才能心情安宁,思考周密,坚定志向,进而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 “夫学须静也……险躁则不能治性”接着又阐发了和之间的关系,要想有才学必须通过学习,而求学

的过程中又必须有“静”心,如果一个人“淫慢”与“险躁”无静心,无恒心,则是求学与修身之所忌。 “年与时驰……将复何及”在篇末,又叮咛年华易逝,要。 小结:本文着重从和方面进行了论述。告诉他的儿子要。 练习研悟 1、解释加横线字词含义:(每空一分,共5分) 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君子之行 淫慢则不能励精多不接世 2、翻译(3分) 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3、(2分)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用做“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请写出: 展示提升 (1)你最喜欢文章哪个警句?为什么? (1)静以修身(2)俭以养德(3)非澹薄无以明志(4)非宁静无以致远

2.本文作者就哪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从这几个方面又是怎样展开论述的? 答: 3.作者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 答: 4.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请写出这两句话。 答:(1)………………(2)………………. (1)要安静努力提高自己的修养。 (2)以节俭努力培养自己的品德。 (3)不恬淡寡欲就不能显现出自己的志向。 (4)不宁静安稳就不能达到远大的目标。 2. 品行、学习、志向讲:要宁静、淡泊、及早努力。还将三个方面连接在一起论述。 3. 用意是:表现他对儿子的教诲与无限的期望。 4. (1)非淡泊无以明志。 (2)非宁静无以致远。

诫子书原文及译文

诫子书两汉:诸葛亮 译文 君子的行为操守,从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学习。所以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无法使学习有所成就。放纵懒散就无法振奋精神,急躁冒险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而流逝。 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居舍,其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注释 ⑴诫:警告,劝人警惕。 ⑵夫(fú):段首或句首发语词,引出下文的议论,无实在的意义。君子:品德高尚 的人。指操守、品德、品行。 ⑶修身:个人的品德修养。 ⑷养德:培养品德。 ⑸澹(dàn)泊:也写做“淡泊”,清静而不贪图功名利禄。内心恬淡,不慕名利。 清心寡欲。明志:表明自己崇高的志向。 ⑹宁静:这里指安静,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致远:实现远大目标。 ⑺才:才干。 ⑻广才:增长才干。 ⑼成:达成,成就。 ⑽慆(tāo)慢:漫不经心。慢:懈怠,懒惰。励精:尽心,专心,奋勉,振奋。 ⑾险躁:冒险急躁,狭隘浮躁,与上文“宁静”相对而言。冶性:陶冶性情。 ⑿与:跟随。驰:疾行,这里是增长的意思。 ⒀日:时间。去:消逝,逝去。 ⒁遂:于是,就。枯落:枯枝和落叶,此指像枯叶一样飘零,形容人韶华逝去。 ⒂多不接世:意思是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接世,接触社会,承担事务,对社会有益。 有“用世”的意思。 ⒃穷庐:破房子。 ⒄将复何及:又怎么来得及。 ⒅淫慢:过度的享乐,懈怠。淫:过度。▲

创作背景 诸葛亮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政权特追封他为武兴王。诸葛亮为匡扶蜀汉政权,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于234年在五丈原(今宝鸡岐山境内)逝世。诸葛亮在后世受到极大尊崇,成为后世忠臣楷模,智慧化身。成都、宝鸡、汉中、南阳等地有武侯祠,杜甫作《蜀相》赞诸葛亮。 诫子书鉴赏 古代家训,大都浓缩了作者毕生的生活经历、人生体验和学术思想等方面内容,不仅他 “智慧之化身”,他的《诫子书》也可谓是一篇充满智慧之语的家训,是古代家训中的名作。文章阐述修身养性、治学做人的深刻道理,读来发人深省。它也可以看作是诸葛亮对其一生的总结,后来更成为修身立志的名篇。 《诫子书》的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险躁。文章概括了做人治学的经验,着重围绕一个“静”字加以论述,同时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对比鲜明。 在《诫子书》中,诸葛亮教育儿子,要“澹泊”自守,“宁静”自处,鼓励儿子勤学励志,从澹泊和宁静的自身修养上狠下功夫。他说,“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意思是说,不安定清静就不能为实现远大理想而长期刻苦学习,要学得真知必须使身心在宁静中研究探讨,人们的才能是从不断的学习中积累起来的;不下苦功学习就不能增长与发扬自己的才干;没有坚定不移的意志就不能使学业成功。《诸葛亮教育儿子切忌心浮气躁,举止荒唐。在书信的后半部分,他则以慈父的口吻谆谆教导儿子:少壮不努

精 《诫子书》课内阅读1(含答案)

课内阅读 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翻译句子。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本文作者就哪两方面展开论述的?又是怎样展开论述的? 3.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用意是什么? 4.文中常被人们引用作“志当存高远”的两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新世纪的学生,应当如何做?请谈谈自己的理解。 5.诸葛亮还有一篇《诫子书》,全文如下: 夫酒之设(安排),合礼致情(合乎礼节,表达情意),适体归性(适应身体和性格的需要) 礼终而退,此和之至也(这就达到和谐的顶点了)。主意未殚(尽),宾有余倦(稍有倦怠),可以至醉(可以饮到酒醉),无致迷乱(丧失理智胡来)。 这篇《诫子书》谈的是什么问题?

参考答案: 1.靠静来修身,靠俭来养德,不抛开功名利禄就不能表明自己崇高的志向,不做到安静就不能高瞻远瞩。 2.作者就学习(或治学)和做人(或修身)进行论述。无论做人,还是学习,作者强调的是一个“静”字:修身须要静,学习须要静,获得成就也取决于静。把失败归纳为一个“躁”字,把“静”与“躁”加以对比,增强了论述效果。 3.告诉儿子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 4.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新世纪的学子亦应记住,在静中求学,在学中广才,切勿浮躁,切莫虚度光明。(结合学习实际说的有道理即可。) 5.谈了饮酒问题。待人接物,饮酒要控制酒量。适度而止,不可失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