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的初步认识测试题

西师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的初步认识测试题
西师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的初步认识测试题

小学三年级数学单元练习 姓名

一、趣味填空。(每空0.5分,共20分)

1、8.67是由( )个1,( )个0.1,( )个0.01组成的。

2、小数点左边第一位是( )位,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是( )位,第二位是( )位。

3、 8角

)(

)(

元,用小数表示是( )元,4角9分是)

()

(元,用小数表示是( )元。 4、一个数,十位和百位上是6,个位和十分位上都是4,百分位上是9,这个数写作( ),读作( )。

5、2.16元是( )元( )角( )分。

6、物体的表面或围成的( )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米、( )和( );相邻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 )。

6、一个书包单价是38元9角8分,可以写作( )元。(填小数)

7、用小数表示阴影部分。

( ) ( ) ( ) 8、在○里填上“<”“>”“=”。 0.3米

10

4

米 1.7厘米 1.5厘米 0.9元 0.96元 0.48元 4元8角 6.00元 6元 3.06元 3.60元 7.09米 7.03米 4.59元 4元5角9 3.5+1.2 7.8-2.9 9、用箭头指出下面各数在直线上的位置。(5分)

0.7 1.2 2.8 3.5 4.9 10、请小数娃娃排好队。

3.7 6.85 2.96 7.3 5.48 6.5

1 2 3 4 5

( )>( )( )>( )( )>( ) 二、快乐ABC 。(选填正确答案的代号)(5分) 1、以下各数中是一位小数的是( )。 A 、9.32 B 、5.7 C 、3 2、在1~2之间的小数有( )。

A 、1个

B 、无数个

C 、9个

3、用0,1,2,3四个数字及小数点组成最小的小数是( )。 A 、0.123 B 、0.321 C 、320.1

4、0.07里面有7个( )。

A 、100

B 、0.1

C 、0.01 5、2元1角是( )。

A 、2.1元

B 、0.21元

C 、2.01元 三、是非审判庭。(对的画“√”,错的画“×”)(5分)

1、小数部分最高是十分位。 ( )

2、位数多的小数比位数少的小数大。 ( )

3、八点零九写作:8.9 。 ( )

4、小东身高1m32cm ,可以说小东身高1.32m 。 ( )

5、8.50读作:八1、周长是4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 ) 2、长度单位的进率是10,面积单位的进率是100。 ( ) 3、8平方分米+4平方厘米=12平方厘米。 ( ) 4、长50厘米、宽40厘米的长方形,面积是20平方分米。 ( )

5、用两根同样长的铁丝围成两个不同形状的长方形,它们的面积相等。 ( )

6、一个长方形长增加5厘米,宽减少5厘米,它的周长不变。( )

7、用两个大小相同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面积与两个正方形的面积之和相等。 ( ) 8、边长是1

厘米的两个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周长是

8

厘米。

( ) 点五十。

( ) 四、计算大本营(共40分) 1、直接写出得数。(4分)

10×20= 1-0.2= 6.5+3.4= 0.3+1.8= 9.28+0.7=

104+10

6

= 8.9-7.8= 8.9-1.9= 2、列竖式计算。(27分)

4.5-2.6= 3.7+

5.8= 9.1+5.6=

45.3-32.7= 856÷8= 100-29.6=

83×46= 13.1-2.3= 34×76=

3、一辆洒水车,每分钟行驶50米,洒水的宽度3米,洒水车行驶20分钟,能给多大的地面洒上水?

4、学校要粉刷一个长20米,宽3米的围墙,墙上有一块面积12平方米的宣传橱窗,请你算一算,粉刷的面积有多大?

5、买1平方分米玻璃要1元2角,买一块边长7分米的正方形玻璃要花多少钱?

6、有一块长600米,宽200米的稻田撒农药。已知每公顷需要农药12千克,这块地共需要农药多少千克?

7、一长200米,宽2米得人行道,用面积8平方米的正方形水泥砖铺地,共需要多少块?

8、一间教室,长9米,宽6米,现在用边长3分米的方砖铺地,需要多少块?

9、在一个长16厘米,宽9厘米的长方形中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剩下的面积是多少?

3、买茶叶。(3分)

(1)妈妈买一盒龙井茶和一盒花茶要多少钱?

(2)一盒毛尖茶比一盒花茶少多少元?

4、三、四年级学生向灾区捐款,三年级捐了769.3元,比四年级少48.9元,两个年级共捐了多少钱?(3分)

龙井茶

36.8元 毛尖茶 16.6元 花茶 29.4元

5、逛公园。(3分)

公园售票处

成人:1.5元/张

儿童:0.8元/张

一家四口要多少元钱买门票?

6、下面是小明体重统计表。(3分))

岁数(岁)7 8 9 10

体重(kg)22.7 24.6 26.5 29.8

(1)小明从7岁到10岁,体重增加了多少千克?

(2)哪一年比上一年增加得最多?增加了多少千克?

7、一个油桶原来装了一些汽油,如果先倒入36.5千克,再倒出47.8千克,恰好剩50千克,桶里原来有多少千克汽油?(3分)

2、一个长方形长20分米,比宽多5分米,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3、一块菜地长8米、宽5米,平均每平方米收菜16千克,在这块地里一共收菜多少千克?

4.把一块正方形菜地平均分成四个小正方形,已知其中一块小正方形的周长是24米,求原来的耕地面积

5.用四个相同的长方形拼成一个面积是100平方厘米的大正方形,每个小长方形周长是多少厘米?

6.一个正方形被分成了三个同样大的长方形其中一个长方形周长是32厘米,原来这个正方形面积是多少?

THANKS !!!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最新西师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总结

西师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总结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教学班共有34(32)名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训练,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有了较大进步,部分学生上课听讲仍然不够专心,发言不够积极;课后不能按要求完成作业,同学之间帮助、互相学习、还不够。个别学生学习态度及其不端正,知识的掌握较差,有些学生现在把坏习惯宣传影响其他人,极其恶劣。少数注意力不集中,理解能力较差,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注意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很重要。 二、教学的经验: 1.认真学习教材教法,做好充分的准备。 ⑴认真做好课前的准备,每一节课都是经过认真构思和计划的。 ①作为一名育人工作者,我们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孩子,所以本人认真钻研教材,全面掌握本册的教学目标、了解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适当的补充相关资料,让学生在课堂能学到有些书本没有提及到但是又是必须要掌握的知识,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 ②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上课的时候发现学生某些以前已经学过的知识掌握得不稳固就适当及时进行补充复习,让学生重新回忆已学知识同时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进行新的知识拓展学习。 ③考虑教法,根据不同的知识特点用不同的方法把已掌握的教材

知识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采用比赛的形式来上课。让学生多动手,积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引出结论,在教学里让学生思考发现规律和引出结论。为了激发孩子们对数学的兴趣,我常尝试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比如,他们喜欢比赛,我就抓住这个特点,把全班分成四个大组,一起比赛,上新课时比赛看看哪个组最快发现规律和结论,练习课就比赛看看哪组的同学最快全部做完而且是又快又准确。平时上课都尽量能穿插和该节学习内容有关的小活动。比如该班学生的反应比较慢,口算能力比较差,为此每天上课之前都抽几分钟抢答。而这些小活动也使学生热情高涨,喜欢上数学了。 (2)课堂上的情况。 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培养学生多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 2.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 本班的学生爱动、好玩,缺乏自控能力,常在学习上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的学生抄袭作业,针对这种问题,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同时加大了对后进生的辅导的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生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生思想的辅导,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解决他们的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

西师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计划

西师版三年级数学(下)复习计划 一、复习内容 本册教材大致可分为6个方面的内容:“乘法和除法、小数的初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对称和统计、实践活动与数学文化”。 全册知识内容的结构 两位数乘两位数口算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估算探索规律 笔算 解决问题 认识小数(一位小数和两位小数) 小数的初步认识 简单的一位小数加、减法 面积单位的意义、简单的换算 面积的意义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长方形的周长 正方形的周长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长方形面积= 正方形面积= 解决问题 统计统计表 统计图 对称现象 认识、画简单图形的对称图形 二、课时安排 本册教材可安排25课时进行归类复习,4课时进行综合复习,共29课时。教学时可以把整理与复习、练习与加深有机地结合起来,按照教材安排的顺序,引导学生边整理边完成教科书练习中的习题,适当补充针对性练习、变式练习和拓展练习。 三、复习原则 整理与复习过程中至少要遵循四个原则:1、自主练习原则;2、经常见面原则; 3、重在变化原则; 4、关注体验原则。 把握《课标》,立足教科书,参照《单元定时练习题》,关注本班实际学情,适当补充练习。让教师从传统的教学事务中得到解放,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着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教师的有效监控之下,让优、中、差生之间互教互学,把计算题交给学生自主练习;重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抓住本册教材的训练重点,力求突破学习难点,关注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与学生经常见面;密切教科书同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着力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渗透相关的数学思想,强化解题思路的训练,解决问题的复习要重在变化;重视“看一看”、“摸一摸”、“做一做”、“数一数”,“量一量”,“画一画”、“算一算”、“说一说”等过程,让学生在操作中去获取成功的体验。 四、整理与复习策略 1、强化练习。关注练习内容的广泛性,重视典型练习的对比性,突出练习形式的多样性,照顾练习纵深的层次性,提倡练习过程的互

最新西师版三年级数学练习题

一、计算 1 400×6= 300×2= 7×800= 0 2 ×5100= 66÷3= 234×2= 3 85125= 328×5= 45×2= 4 80÷8= 84÷4= 328×2= 5 44÷4= 85÷5= 0÷9= 6 (180-100)×3= 480-8= 7 4×100= 5×900= 32×3= 8 60-40÷5= 90÷3= 45÷5= 9 二、估算 10 96×5≈ 307×8≈ 498×6≈ 992 11 ×4≈ 295×3≈ 82÷8≈ 12 59÷6≈ 47÷6≈ 66÷8≈ 13 三、列竖式计算 14 336×6 49×7 9×506 170×6 15 16 84÷7 78÷6 60÷8 70÷3 17 18 四、填空题 19 (1)、一个数是99,另一个数是0,这两个数20 的乘积是();一个数是1,另一个数是879,这21 两个数的乘积()。(2)、最大的一位数与最小22 的两位数的乘积是()。 23 (3)、对于三位数□07和一位数3,要使它们24 的乘积是三位数,那么□里可以填();要使25 它们的乘积是四位数,那么□里可以填()。 26 (4)在除法算式○÷6=4……□中,当余数27 最大时,被除数是();当余数最小时,被除28 数是()。 29 (5)最大能填几()×8<70 30 ()×7<59 4×()<50 31 五、解决问题 32 1.从广州到北京的飞机票打折后要989元一33 张,买8张这样的飞机票大约要多少钱?小明带34 9000元够买吗? 35 36 2.丽丽每天骑自行车上学,她平均每分钟骑37 180米,需要骑8分钟,丽丽家离学校有多远? 38 39 3.人民公园每天有407人来参观。照这样计算,40 一个星期有多少人来参观? 41 42 4.一只东北虎重215千克,一头野牛的体重比43 东北虎的3倍少38千克。这头野牛重多少千克? 44

西师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试题

西师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试 题 It was last revised on January 2, 2021

第一单元测试卷(两位数乘两位数) 一、填空。(每题2分,共16分) 1、笔算乘法时,乘到哪一位数满几十,要向()进几。 2、计算50×70时,先算()×(),再在积的末尾添上()个0。 3、27的30倍是(), 12个30是()。 4、0和任何数都得(),1和任何数相乘都得( ). 5、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 )位数或者()位数。 6、19×19的积大约是()。 7、最大的三位数与最小的两位数的积是( )。 8、26×50的积的末尾有()个0。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12分) 1、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 2、31×69的积大约是2100. () 3、50×60的积的末尾只有两个0. () 4、因数的中间有几个0,积的末尾一定也有几个0。() 5、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一定是四位数。() 6、用十位上的2乘13积是26。() 三、我是小小的神算家。(共38分) 1、直接写出得数。(12分) 50×50= 80×30 = 520×20= 60×30 = 60×200= 10×500= 600×13= 25×200= 83×40 = 70×50= 45×20= 21×40= 2、用竖式计算。(18分) 32×13 27×56 43×58 25×17 63×72 3、脱式计算。(8分) 68+24×4 125÷5×39 78÷3÷5 125×8+231 四、只列式不计算。(8分) (1)5减2的差除9,商是多少? (2)21加上128减48的差,和是多少? (3)125的4倍比362多多少? (4)一个数除以5,商37余3,这个数是多少? 五、解决问题。(共36分) 1、学校组组织参观兵马俑,共46人去参观,其中有18名学生。票价如

西师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题(20200514102700)

西师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题 1 一、口算下列各题。(共16分其中估算每题1分) 40÷2=48÷4=300÷3=505÷5=960÷3= 69÷3=420÷2=550÷5=268÷2=770÷7= 2000÷5=800×4=0÷387=505÷5=78÷3=50×80= 174÷6≈297÷4≈435÷7≈ 388÷5≈440÷9≈ 207÷7≈ 207÷5≈435÷9≈ 二、笔算下列各题。(共18分) 1、342÷3= 2、804÷5= 3、963÷6= 4、721÷7= 5、901÷6= 6、365÷5= 7、632÷5 8、657÷7= 9、1208÷4= 三、列式计算。(8分) 1、一个数的3倍是351,求这个数。 2、968是8的多少倍 3、除数是9,商是107,余数是5,被除数是多少 4、除数是9,商是37,被除数最大是几 六、想一想,填一填。(共18) 1、□23÷7的商是三位数,被除数的百位可能是( ) 2、846÷6的是()位数;311÷4的商大约是()位数; 3、551÷6的商大约是()十多;823÷4的商大约是()百多;4. 0÷()=0,括号里只有()不能填; 5. 6□2÷3要使商中间有0而没有余数,□里应填();

6. 706除以7的商末尾有()个0 ; 7. 除数是5,余数最大是()。 8. 开放题: ①6口90÷3≈2000,口里最小填(); ②4口10÷6≈700,口里最大填(); ③□÷5=4……□,余数可能是(); ④□÷□=□……3,除数的范围是(); ⑤□÷6=□……□,余数可能是()。 9. 趣味数学: ①把黑棋子和白棋子按照下面的顺序排列,第988个棋子应该是什么颜色( ) ●●●○○○○○●●●○○○○○…… ②今天是星期二,从今天算起,第58天是星期( ) ③一列数按“1, 4, 2, 8, 5, 7, 1, 4, 2, 8, 5, 7,1, 4, 2, 8, 5, 7……”排列,问第30个数字是几第53个数字是几 ④○□□△○□□△○□□△……第22个图形是(); ⑤○◎□○◎□○◎□○……第20个图形是(); 七、解决问题(28分) 1、今年爷爷的年龄是小聪的几倍明年爷爷的年龄是小聪的几倍 2、学校种植杨树15棵,种植的柳树是杨树的3倍,学校种柳树多少棵(5分)

西师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1-4单元测试题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 一、填空。22分 1、60毫米=()厘米4000米=()千米 2000千克=()吨5分米=()厘米70分米=()米8分=()秒 2、长方形有()条边,()相等,有()个角,都是()角。 3、有两个长方形,长都是4厘米,宽都是2厘米,如果把它们拼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厘米,周长是()厘米。 4、在〇里填上>、<或=。 2吨〇1000千克4米〇40厘米3时〇300分5000千克〇5吨60毫米〇7厘米8分米〇18厘米5、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单位名称。 一个苹果重200();一块玻璃厚50(); 一只大象高3();粉笔长75(); 二、判断题。4分 1、0和任何数相乘都是0。() 2、南京到徐州的铁路长346米。() 3、6036除以6的商是106。() 4、笔算除法时,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 三、计算。37分 1、直接写出得数。4分 130×2=82-16=420-60=70-7×9= 690÷3=5400÷9=54+27= 8+8÷2= 2、用竖式计算。8分 75÷5=84÷4=98÷7=78÷6= 3、求未知数X。6分 X+48=101540-X=540X-85=215 4、用竖式计算(最后一题要验算)。7分 1090×6=6040-2367=3782÷9= 验算:

5、用递等式计算。12分 656×7-560÷89063÷(25-16)1337÷7+450×3(128+1945)×4 = = = = = = = = = = = 四、先用尺量一量,再算出它们的周长分别是多少?6分 文具盒:长()厘米宽()厘米周长:()厘米数学书:长()厘米宽()厘米周长:()厘米 五、列式计算。6分 1、一个数减去848等于1576,这个数是多少? 2、8除2484,商是多少?余数是多少? 3、457的8倍是多少? 六、问题解决。25分 1、少年宫的舞蹈队有48人,乐器队有27人,合唱队的人数比舞蹈队和乐器队的总数多10人。合唱队有多少人? 2、同学们做了40朵红花,还做了4束黄花,每束2朵,红花的朵数是黄花的多少倍? 3、操场上有26人在跳高,跑步的人数比跳高的3倍多10人,跑步的有多少人? 4、织布车间原计划8小时织布2160米,实际提前2小时织完,实际每小时织布多少米? 5、一段铁丝长90厘米,做了一个边长是16厘米的正方形框架后,还剩多少厘米?

西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

第一单元克、千克、吨的认识 【知识要点】: 1、计量物品轻重的单位有克、千克、吨。 2、计量较轻的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克作单位,克用字母g表示。 3、计量较重的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千克作单位,也叫公斤,千克用字母kg表示。 1kg=1000g 4、计量很重的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吨作单位。吨用字母t表示。1t=1000kg 5、相邻质量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40个25千克的学生重1吨。 1T=1000kg 1kg=1000g 6、换算:单位相互换算的方法 (1)把吨化成千克,千克化成克,是用吨数或千克数乘进率1000。 (2)把千克化成吨,克化成千克,是用千克数或克数除以进率1000。 口诀:小换大减三个0,大换小加三个0 如:把克换成千克、千克换成吨去掉3个0,把吨换成千克、千克换成克加上3个0。 7、重量的大小比较 记忆:先统一单位,再比较大小。 【应用】 1、1枚2分硬币重1克;一袋食盐重500克,2袋食盐重1kg。1个鸡蛋的重量大约是50g,1个苹果的重量大约是250g。 2、5本数学书的重量大约是1kg。1个小学生的体重大约是25kg,4个小学生的体重大约 是100kg,40个小学生的体重大约是1吨。一头大象约重6吨。 3、计算:1吨+3000千克=()吨,方法是当相加或相减的数单位不一样时,要先换成统

一的单位后在计算。注意:1㎏棉花和1㎏铁一样重。 第二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 【知识要点】: (一)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 1.口算:①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计算时先计算0前面的两个数的积,再数一下 两个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再在这个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用一位数分别去成两、三位数中的每一位数,注意进位。 2.估算:方法是用四舍五入法把不是整十、整百的数看做最接近它的整十、整百的数来算。 一般是先找出两个因数的近似数,再把两个近似数相乘。 注意结果要用≈。书写格式:86×45≈4500 3.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分别乘两、三位数中的每一位 数;哪一位上的乘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注意计算时相同数位一定要对齐。 计算时注意两点: 一是连续进位时容易出现以下错误⑴忘记加进上来的数。⑵加错进上来的数。⑶错把进上来的数当做因数去乘。 二是三位数(中间有0)与一位数的乘法,要用一位数依次去乘三位数的每一位,当与中间 的0相乘时,如果没有进上来的数,这一位的积就是0,如果有进上来的数则必须加上。 4、三位数乘一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如果百位上的数与一位数相乘的积不 进位(包括十位上相乘进位来的数),积就是三位数;如果百位上的数与一位数相乘的积要 进位,积就是四位数。 【0和1的运算】任何数加减0都得原数。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0除以任何数(不包括0)都得0。1和任何不是0的数相乘还得原来的数。任何数除以1都得原数。

最新西师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试题

第一单元测试卷(两位数乘两位数) 一、填空。(每题2分,共16分) 1、笔算乘法时,乘到哪一位数满几十,要向()进几。 2、计算50×70时,先算()×(),再在积的末尾添上()个0。x k b 1 . c o m 3、27的30倍是(), 12个30是()。 4、0和任何数都得(),1和任何数相乘都得( ). 5、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 )位数或者()位数。 6、19×19的积大约是()。x k b 1.c o m 7、最大的三位数与最小的两位数的积是( )。 8、26×50的积的末尾有()个0。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12分) 1、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 2、31×69的积大约是2100. () 3、50×60的积的末尾只有两个0. () 4、因数的中间有几个0,积的末尾一定也有几个0。() 5、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一定是四位数。() 6、用十位上的2乘13积是26。() 三、我是小小的神算家。(共38分) 1、直接写出得数。(12分)新课标第一网 50×50=80×30 =520×20=60×30 =60×200= 10×500= 600×13= 25×200= 83×40 = 70×50= 45×20= 21×40= 2、用竖式计算。(18分) 32×13 27×56 43×58 25×17 63×72

w ww.Xkb1 .coM 3、脱式计算。(8分) 68+24×4 125÷5×39 78÷3÷5 125×8+231 四、只列式不计算。(8分) (1)5减2的差除9,商是多少? (2)21加上128减48的差,和是多少? 新课标第一网 (3)125的4倍比362多多少? (4)一个数除以5,商37余3,这个数是多少? 五、解决问题。(共36分) 1、学校组组织参观兵马俑,共46人去参观,其中有18名学生。票价如下:新课标第一网 学生票 28/元 成人票60/元 团体票40/元 (1)购学生票需要多少元?购成人票需要多少元?(3分)

西师版三年级数学下第一单元测试题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测验试卷 班别:性名:学号:评分: 一、我会填(每空0.5分,共15分) 1、口算50×80,想:5×8=(),50×80=() 2、估算39×41,想:39≈(), 41≈(),39×41≈() 3、(1)发现规律: 3×6=18(2)两个加数都增加25,和() 30×6=180(3)两个因数都扩大3倍,积()300×6=1800(4)被减数增加10,减数减少5,差()我发现() 4、一本作业本有29页,22本作业本大约有( )页 5、两位数与两位数相乘,如果这两位数都是整十数时,可以先将这两个数的()位上的数相乘,再在乘积的末尾添上()个0。 6、最小的两位数是(),最大的两位数是(),它们的积是()。 7、22个50连续相加,结果是()。 8、一个数除以12得12,这个数是()。 9、根据规律填数。 (1)2、3、5、8、12、17、()、()。 (2)1、5、3、10、5、15、()、()。 (3)1、4、9、16、25、()、()。 (4)2×3=2+4 9×9-1=80 3×4=2+4+6 98×9-2= 4×5=2+4+6+()987×9-3= ()×()=2+4+6+()+()()×9-()=

三、精挑细选(将正确答案的番号填在括号里,5分) 1、两个两位数相乘,积一定是() A.三位数 B.四位数 C.可能三位数或可能四位数 2、用估算的方法判断39×21的积可能是() A.800 B .8000 C.880 3、小学生上学实行新的收费标准后,每人每学期要交课本费75元,作业本费15元(1)班有学生48人,这个班的学生每学期入学一共要交(). A.4800元 B.4500元 C.4320元 4、估算的结果比实际计算的结果() A.大 B.小 C.可能大或可能小 5、27个50相加的和与50的()倍相等。 A.27 B.28 C.32 四、口算。(共6分) 42×20=46×10=70×30=60×70=13×20= 30×80=33×30=60×40= 36+23= 61-34= 72+28= 53+47= 15×24= 49×36= 73×27= 五、估一估,算一算(共16分) 19×23≈78×50≈ 89×12≈81×20≈ 23×18≈24×99≈28×29≈65×19≈六、笔算并验算(共12分) 98×23=45×30=50×60= 80×32=66×11=99×99=

西师版数学三年级下期课本应用题(全)

应用题一 1、养殖场养山羊,如果每天要用饲料56千克,那么 一个月(按30天算)需要多少千克饲料? 2、三年级学生乘船参加夏令营活动,住了11个四等 舱房间后,还剩9人,共有多少人参加夏令营活 动?(四等舱有15个房间,每间有12个床位) 3、有22所学校参加做操训练,每所学校的同学都站 了4列,每列18人,一共有多少人参加训练?4、3箱共有36瓶矿泉水,24箱共有多少瓶矿泉水? 4、小明种白菜,每行种12棵,种了18行。如果每棵 白菜重2Kg,这些白菜一共重多少千克? 5、某商场买回15筐苹果,每筐重23Kg,如果每千克 苹果售价4元。买这些苹果一共要多少元? 6、3只兔子卖了81元,按这样计算,56只兔卖多少元?

7、儿童游泳池长25m,小华游了6个来回,他游了多少米? 8、大熊猫2天吃了72千克食物,照这样计算,一个月能吃多少千克?(一个月按30天计算) 9、如果每3人种33棵树,那么36人一共种多少棵树? 10、一种明信片,每套12张,售价11元,商店上午卖了48套,下午卖了550元,这一天一共卖了多少元?11、每辆卡车能装49袋大米,已经装了24辆车,还剩70袋,这批大米一共有多少袋? 12、三年级学生坐车去参观博物馆,每辆大巴车能坐40人,已经坐满了16辆车,余下的还能坐满1辆车,参观博物馆的一共有多少人? 13、三年级23人去西山景区游玩,已知景区索道观光车每车坐4人,零售价15元/人,团体价12元/人。(10人及以上可购团体票。) (1)全部人上山至少需要坐几辆观光车?

(2)全部人购票,至少需要多少元? 14、故事书一页有26行,每行22个字,这一页有多少个字? 15、白马4时跑了88千米,黑马3时跑了72千米,那匹马跑的快? 16、果园种了3行桃树,每行12棵,如果每棵桃树收桃28千克,这些桃树共收桃多少千克? 17、每箱苹果重15千克,已经装了34箱,还剩158千克没装,这些苹果重多少千克? 18、某超市购进果冻18袋,购进的奶粉是果冻的5倍,购进的瓜子是奶粉的11倍,购进瓜子多少袋? 19、小明7分涂了98朵小红花,照这样计算,小明16分可以涂多少朵?

最新西师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一单元试卷

西师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一单元试卷 一、填空. 1、口算65×10时,可以把65扩大()倍,即就是在这个两位数的末尾添上()个0. 也可以这样算:65×10表示65个(),就是(). 2、笔算56×28,先算(),再算(),最后算(). 3、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可能是()位数,也可能是()位数.52×21的积是()位数. 4、最大的两位数乘最小的两位数积是(). 两个因数都是5,它们的积是(). 5、25×40的积末尾有()个0. 28×3□的积末尾至少有一个2,□里可以填(). 6、在○里填上“>”、“<”或“=”. 73×25○73×2445×54○54×4518×64○32×18 42×28 ○ 51×34 100×40 ○ 50×80 26×100 ○ 260×10 7、两个因数的积是310,如果一个因数不变,另个因数扩大3倍,这时它的积是(). 8、一个乘法算式,如果一个因数扩大5倍,另一个因数缩小5倍,积因该(). 9、根据24×25=600的规律,算下面的积. 48×25= 24×50= 12×50= 240×25= 250×240= 10、找规律,填一填. (1) 4、8、12、16、()、()(2) 1、3、4、7、11、()、()(3)1,4,9,16,25,36,( ),( ). (4)5,12,6,14,7,16,( ),( ). 11、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填空. 2 5 × 2 8 2 0 0 ……()×() =() 5 0 ……()×() =() 7 0 0 ……() +() =() (1)所有计算25×28,可以把()个25加()个25,就是8×25+20×25=( ). (2)计算25×28,还可以把28拆分成4×7,那就改成25×4×7=(). 12、小明家到学校有100米,如果小明到学校来回走3次,那么他走了()米? 13、一个正方形操场边长是10米,红红沿操场跑3圈,红红跑了()米? 14、工程队修一段公路,如果每天修25米,修了40天后会多修15米,这一段公路长()米? 二、判断题.

西师版三年级数学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试题 姓名班级得分 一、填空。(29分,9题每空0.5其余每空1分) 1.口算65×10时,就是把65扩大()倍,即就是在这个两位数的末尾添上()个0。 2. 计算38×75时,用75十位上的7去乘38,乘得的积的末位 应对着()位写,38×75的积是()位数。 3.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可能是()位数,也可能是() 位数。 4.在○里填上“>”、“<”或“=”。 73×25○24×7345×54○54× 45 18×64○32×18 50×15○36×4076×65○67× 56 26×53○49×35 5. 要使43×□2的积是三位数,□里最大可填(),要使 它的积是四位数,□里最小可填()。 6. 估算78×53时,把76看成(),53看成(),它的积大约是()。 7. 两个因数的积是315,一个因数不变,另个因数扩大3倍,这时它的积是()。 8. 150×60的积的末尾有()个0。

9. 笔算36×54:先算36×4=(),再算36×50=(),最后把()+()=(),所以36×54=()。 10. 找规律,填一填。 (1).1,4,9,16,25,36,( ),( )。 (2).5,12,6,14,7,16,( ),( )。 (3)4、5、9、14、()、()、()。 二、选择。(5分)(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里) 1.35×80的积的末尾有()个0。 ① 2② 1③ 3 2. 28×49的积是()位数。 ①三位数②两位数③四位数 3. 最大的两位数乘最小的两位数,积等于()。 ① 9000② 990③ 1000 4. 如果11×24=264,不计算,我很快知道33×24的结果是()。 ① 2640② 792③ 692 5. 一个因数扩大3倍,另一个因数不变,这时积()。 ①扩大3倍②缩小3倍③不变 三、判断。(5分)(正确的括号里打“√”,错误的打“×”。) 1. 54×80与540×8的计算结果相 等。 ()

西师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汇总

西师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 第一单元:克、千克、吨的认识 【知识要点】: 1、计量物品轻重的单位有克、千克、吨。 2、计量较轻的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克作单位,克用字母g表示。 3、计量较重的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千克作单位,也叫公斤,千克用字母kg表示。1kg=1000 g 4、计量很重的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吨作单位。吨用字母t表示。1t=1000kg 5、相邻质量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40个25千克的学生重1吨。 5、1T=1000kg 1kg=1000g . 6、换算:单位相互换算的方法 (1)把吨化成千克,千克化成克,是用吨数或千克数乘进率1000。 (2)把千克化成吨,克化成千克,是用千克数或克数除以进率1000。 口诀:小换大减三个0,大换小加三个0 如:把克换成千克、千克换成吨去掉3个0,把吨换成千克、千克换成克加上3个0. 7、重量的大小比较 记忆:先统一单位,再比较大小。 【应用】 1、1枚2分硬币重1克;一袋食盐重500克,2袋食盐重1 kg。1个鸡蛋的重量大约是50 g ,1个苹果的重量大约是250 g。 2、5本数学书的重量大约是1kg。1个小学生的体重大约是25 kg,4个小学生的体重大约是100 kg,40个小学生的体重大约是1吨。一头大象约重6吨。 3、计算:1吨+3000千克=()吨,方法是当相加或相减的数单位不一样时,要先换成统一的单位后在计算。

注意:1㎏棉花和1㎏铁一样重。 第二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 【知识要点】: (一)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 1.口算:①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计算时先计算0前面的两个数的积,再数一下两个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再在这个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用一位数分别去成两、三位数中的每一位数,注意进位。 2.估算:方法是用四舍五入法把不是整十、整百的数看做最接近它的整十、整百的数来算。一般是先找出两个因数的近似数,再把两个近似数相乘。注意结果要用≈。书写格式:8 6×45≈4500 3.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分别乘两、三位数中的每一位数;哪一位上的乘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注意计算时相同数位一定要对齐。计算时注意两点: 一是连续进位时容易出现以下错误(1)忘记加进上来的数。(2)加错进上来的数。(3)错把进上来的数当做因数去乘。 二是三位数(中间有0)与一位数的乘法,要用一位数依次去乘三位数的每一位,当与中间的0相乘时,如果没有进上来的数,这一位的积就是0,如果有进上来的数则必须加上。 4、三位数乘一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如果百位上的数与一位数相乘的积不进位(包括十位上相乘进位来的数),积就是三位数;如果百位上的数与一位数相乘的积要进位,积就是四位数。 【0和1的运算】任何数加减0都得原数。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0除以任何数(不包括0)都得0。1和任何不是0的数相乘还得原来的数。任何数除以1都得原数。 口诀:1、0和任何数相加都得任何数,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0不能作除数。

西师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解答

西师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编 第一章克、千克、吨的认识 1.毫米(mm)、厘米(cm)、分米(dm)、米(m)、千米(km)是长度单位,除了米和 千米以外,每相邻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20mm=( )cm 4cm=( )mm 5m=( )dm 6km=( )m 2.克(g)、千克(kg)、吨(t)都是计量物品轻重的单位,被称为质量单位。 3.1克。 4. 大约是1千克。 5.40个三年级小学生的体重大约是1吨。 6.每相邻两个质量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6t=( )kg 8000g=( )kg 小换大减三个0,大换小加三个0。 有一堆10吨重的沙,用一辆载重1500千克的货车运了6次,还剩多少吨? 第二章一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的乘法 1.一位数乘两位数 20×4= 表示4得)。 估算:小丽一分钟可以打58个字,8 (想:58接近60,把58看成60再进行计算。)

2.一位数乘三位数 300×7= 表示7得)。 汪峰开演唱会,贵宾席有8排,每排可以坐99个人,普通席有9排,每排可以坐989人,一场演唱会可以坐多少人? 一辆自重1860千克的货车,装了9箱货物,每箱货物重689千克,这辆货车能通过限重9吨的大桥吗? 第三章东南西北 1. 先确定一个方向,再辨认其他几个方向。 2. 东北、东南、西北、西南。 (判别物体的方向时要先画出方向标再进行判别) 第四章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 1.40÷2= 表示2等于)。 估算:王老师买6千克苹果花了58元钱,每千克苹果大约多少钱?

2.00。 0÷999= 0÷1= 3.最小的一位数是()、最小的两位数是()、最小的三位数是(),最大的一位数是()、最大的两位数是()、最大的三位数是()。 4.两数“之和”用加法,两数“之差”用减法,两数“之积”用乘法,两数“之商”用除法 例:最大的两位数与最小的两位数之和是(),最大的三位数与最大的一位数之积是(),最大的三位数与最小的三位数之差是(),最小的三位数除以最小的两位数之商是()。 5.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有余数时,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例:一个数除以9,商是8,余数最大是(),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商是5,余数是4,除数最小是()。 6.已知除数,商和余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例:()÷7=8......6 ()÷6=4 (1) 7.已知被除数,商和余数,除数=(被除数-余数)÷商。 例:79÷()=9......7 41÷()=4 (5) 8.探索规律 3,6,12,24,(),()。后一个数是前一个数的2倍 81,27,(),3,1。前一个数是后一个数的3倍 1,4,9,16,(),(),49。1,2,3,4,5,6,7自己×自己1,2,4,7,(),16,()。前一个数加1,2,3,4,5,6得后一个数 31,30,(),25,21,()。前一个数减1,2,3,4,5得后一个数

新西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西师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第一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口算和估算(一)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三年级下册第2~3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学习过程,体会乘法的口算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方法,能采用多种方法较熟练地进行口算,培养类推的能力。 能从现实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能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 切联系,进一步了解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 如何使学生采用多种方法正确、熟练地进行口算。 【教具、学具准备】 单元主题图,情景图,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学校准备组织同学们到市体育馆观看篮球比赛,瞧,这就是市体育馆。(展示单元主题图,不出现对话框) 教师:你想知道些什么? 教师:这些问题我们请图中的小朋友来帮助我们好吗? 根据学生的提问点击小朋友依次出现对话框。 教师:看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从学生提的问题中抽出:“A区有多少个座位?”这个问题进行解决。 二、新课教学 教学例1 教师:要求体育馆A区有多少个座位,怎样列算式呢?(列出算式)教师引导学生思考: 怎么口算48×10?哪位同学来说说自己的算法? 学生可能有以下几种方法: ①我是这样想的,10个十是100,48个十就是480。 ②40×10+8×10。 ③48×5+48×5。 ④48×2×5。 ⑤10×6×8。 ⑥48×9+48×1。 ⑦48扩大10倍,就是480。 教师:同学们真会动脑筋,能应用以前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新问题,相信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算法,你能把自己口算48×10的算法说给同桌听吗?(同桌两人互相说算法) 教师:用你喜欢的算法来计算第2页的算一算,把结果写在书上。(集体订正)请同学们观察这4道题(包括48×10),通过口算,你发现了什么? 教师:同学们说得很好,那如果两位数与其他整十数相乘,又该怎么算呢? 教学例2 (出示例2的情景图)请学生观察主题图 教师: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教师:你能解决吗?从哪儿知道的? 学生可能有以下几种说法:

新西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期末综合练习

西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期末综合练习 一、填空。 1、104×3表示()。 2、小明从一楼到三楼用了8秒,照这样计算,他从一楼到五楼要用()秒。 3、一米长的绳子,截下它的,应截下()分米,截下它的,应截下() 分米。 4、两个因数和积都是同一个数,这个数是()或()。 5、一天的中的上午,有7时、11时、10时30分、6时、9时、8时,按时间的先后顺序, 把这些时间排列起来()。 6、4700千克– 700千克=()吨1厘米– 7毫米=()毫米 1吨– 200 千克=()千克950米+1050米=()千米 7、在○里填上“>”、“<”或“=”。 2分200秒15分 3 时80毫米8厘米 8、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是()秒,分针走1 大格是(),时针 走1大格是()。 9、下面左图中有()个平行四边形,右图的周长是()米。 二、判断。 1、把1厘米的绳子平均分成10段,每段长1毫米。() 2、一个图形的四条边相等,这个图形一定是正方形。() 3、2与1的和、差、积、商中最大的是积,最小的是商。() 4、7×7与7+7的意义相同。() 5、一个正方形的边长增加2厘米,它的周长增加8厘米。()

6、除数是3 的除法,余数可能是1、2或3。() 7、120×5的积的末尾只有一个0. () 8、如果A×B=0,那么A、B中至少朋一个是0. () 9、7个米是7米。() 10、小红和小颖比赛跳绳,小红2分钟跳190下,小颖3分钟跳240下,小颖跳得快。() 三、选择题。 1、把一个长方形拉成平行四边形,周长()。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2、把边长4分米的正方形剪成两个相等的长方形,其中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A、8分米 B、12分米 C、5分米 3、两个足球队进行比赛,结果是()。 A、两个队都胜了 B、两个队都负了 C、两个队平了 4、与125×0结果相同的是()。 A、125+0 B、125 – 0 C、0×125 5、小明9:20到电影院里,电影已经开始了半小时,电影是()开始的。 A、8:50 B、9:50 C、9:00 6、时针从第一个数字走到第二个数字经过的时间是()。 A、60秒 B、60分 C、2小时 7、两个周长相等的长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 A、一定能 B、一定不能 C、不一定能 8、最小三位数与最大三位数的和是()。 A、1 B、1099 C、899 9、1千克铁和1千克棉花()重。 A、铁 B、棉花 C、同样

西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A

西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第一单元测试卷(A卷) 一、我会填。(每空1分,共25分) 1.口算70×30,想:7×3=(),70×30=()。 2.发现规律: 3×6=18 30×6=180 300×6=1800 我发现()。 3.一本作业本有22页,29本作业本有( )页。 4.两位数与两位数相乘,如果这两位数都是整十数时,可以先将这两个数的()位上的数相乘,再在乘积的末尾添上()个0。 5.最小的两位数是(),最大的两位数是(),它们的积是()。 6. 150×60的积的末尾有()个0。 7. 要使43×□2的积是三位数,□里最大可填(),要使它的积是四位数,□里最小可填()。 8.根据19×8=152直接写出下列各式的积。 38×8=() 19×80=() 190×8=() 76×8=() 57×8=() 19×16=() 9.笔算42×53时,先用53个位的3去乘(),得()个一,再用53十位上的()去乘(),得()个十,再把()和()加起来。 二、我是公正小法官。(对的打√,错的打×,并改正。(6分) 三、精挑细选。(将正确答案的番号填在括号里,10分) 1.两个两位数相乘,积一定是() A.三位数 B.四位数 C.可能三位数或可能四位数 2.小学生上学实行新的收费标准后,每人每学期要交课本费75元,作业本费15元,三(1)班有学生48人,这个班的学生每学期入学一共要交() A.4800元 B.4500元 C.4320元 3.27个50相加的和与50的()倍相等。 A.27 B.28 C.32 4.如果11×24=264,不计算,我很快知道33×24的结果是()。 A 2640 B 792 C 692 5. 一个因数缩小3倍,另一个因数不变,这时积()。 A 扩大3倍 B 缩小3倍 C不变 四、口算。(共8分) 42×20= 46×10= 70×30= 60×70= 13×20= 30×80= 33×30= 60×40= 五、竖式算一算。(共18分) 73×21 96×15 45×18 36×48 90×18 25×24

西师版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

两位数乘两位的口算 教学内容:课本第2—3页例1例2 教学目标;探索并掌握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找出计算规律,能正确进行口算。 教学用具:小黑板 一、板题示标 今天我们来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板书课题)。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同上)。(出示小黑板,生齐读) 过渡:要达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还要靠大家认真自学,怎样自学呢?请看自学指导。 二、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2—3页的内容,想一想: 1、两位数乘整十数一般应怎样口算? 2、两位数乘整十与一位数乘两位数有什么类似之处? 三、先学 过渡:请同学们自学例1回答自学指导1比谁看书最认真 1、看看: 生看书自学,师用眼睛观察督促学生紧张自学。(师不能辅导) 过渡:看完的请举手,指一名(后进生)说答案。(错了让其他同学更正) 过渡:请同学们自学例2回答自学指导2……(步骤同上) 下面:老师来检测一下同学们自学的效果怎么样? 2、算一算(课本第3页的算一算) (1)指3名后进生上台板演,其余学生写书上。 (要求:字体工整,板演的同学把字写得大一些,坐姿端正) (2)生独立完成,师巡视搜集出现的问题,进行第二次备课,以备后教。 四、后教 1、更正 写完的同学检查,检查完了以后观察堂上板演的内容有不同意见的请举手,上堂更正(用红粉笔把出错的部分用斜线划掉,在旁边更正,保留原有答案。) 过渡:下面我们一起来看堂上板演的内容。 2、议一议 五、练一练 过渡:今天的知识你学会了吗?下面,大家就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做作业吧!有信心做全对,字写端正的同学请举手? 作业:课本第5页1、2题,第6页5、7题填书上。 课后反思: 两位数乘两位的笔算(一) 教学内容:课本第8页例1 教学目标: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教学用具:小黑板 一、板题示标 今天我们来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板书课题)。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同上)。(出示小黑板,生齐读) 过渡:要达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还要靠大家认真自学,怎样自学呢?请看自学指导。 二、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8页例1的内容,想一想:

西师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

西师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 一、乘法: 1、整十整百数的乘、除法(限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先把因数(或被除数)末尾的0放在一边,再相乘(或相除),然后在积(或商)的末尾添上0。(记住:必须方便口算。最后所添0的个数=放在一边的0的总个数。) 2、乘、除法(限除数是一位数)的估算方法:转化成和原数接近的整十整百数,再进行乘除口算。(记住:在转化成和原数接近的整十整百数时,必须方便口算。) 3、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一位一位地乘。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注意:在竖式中,用后一个因数的十位去乘前一个因数时,积的末位就写在十位。) 4、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从高位除起,一位一位地除,哪一位上除得的商就写在哪一位上,每一次除得的余数都必须比除数小。(记住:A.被除数最高位上不够商1,就退后一位写商;其它数位上不够商1,就用0来占位。 B. 在竖式中,每除一位,就必须在那一位上写一位商。) 5、积的变化规律:A.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几倍,积就扩大(或缩小)几倍。 B.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几倍,另一个因数缩小或(扩大)相同的倍数,积不变。 6、商的变化规律:A.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或缩小)几倍,商也扩大(或缩小)几倍。B.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或缩小),商就缩小或(扩大)相同的倍数。C.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7、数字的排列规律:如果题中的数字越来越大,可能是由乘法或加法算出的。如果题中的数字越来越小,可能是由除法或减法算出的。 二、小数: 1、“.”叫小数点,小数点左边是整数部分(读法:和以前学的整数读法相同),小数点右边是小数部分(读法:直接从前往后读出每一个数字。) 2、小数点左边整数部分: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小数点右边小数部分:第一位是十分位(计数单位是,也就是0.1),第二位是百分位(计数单位是,也就是0.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