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数学专题复习特殊的四边形

九年级数学专题复习特殊的四边形
九年级数学专题复习特殊的四边形

总复习特殊的四边形

【考纲要求】

1. 会识别矩形、菱形、正方形以及梯形;

2.掌握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概念、判定和性质,会用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和判定解决问题.

3.掌握梯形的概念以及了解等腰梯形、直角梯形的性质和判定,会用性质和判定解决实际问题.

【知识网络】

【考点梳理】

考点一、几种特殊四边形性质、判定

四边形

性质判定

边角对角线

矩形对边平行

且相等

四个角是直

相等且互相平分

①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

形;

②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③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

形 .

心、

轴对

称图

菱形四条边相

对角相等,

邻角互补

垂直且互相平

分,每一条对角

线平分一组对角

①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

形;

②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③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中心

对称

图形正方形

四条边相

四个角是直

相等、垂直、平

分,并且每一条

对角线平分一组

对角

1、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

2、对角线垂直的矩形是正方形

3、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

4、对角线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

心、

轴对

等腰梯形两底平

行,两腰

相等

同一底上的

两个角相等

相等

1、两腰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2、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

等腰梯形;

3、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轴对

称图

【要点进阶】矩形、菱形、正方形都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它们具有平行四边形的一切性质.

考点二、中点四边形相关问题

1.中点四边形的概念:把依次连接任意一个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叫做中点四边形.

2.若中点四边形为矩形,则原四边形满足条件对角线互相垂直;

若中点四边形为菱形,则原四边形满足条件对角线相等;

若中点四边形为正方形,则原四边形满足条件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

【要点进阶】中点四边形的形状由原四边形的对角线的位置和数量关系决定.

考点三、重心

1.线段的中点是线段的重心;

三角形三条中线相交于一点,这个交点叫做三角形的重心;三角形的重心与顶点的距离等于它与对边中点的距离的2倍.

平行四边形对角线的交点是平行四边形的重心。

【典型例题】

类型一、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的应用

例1.如图,设四边形ABCD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以对角线AC为边作第二个正方形ACEF、再以对角线AE为边作笫三个正方形AEGH,如此下去….若正方形ABCD的边长记为a1,按上述方法所作的正方形的边长依次为a2,a3,a4,…,a n,则a n=___________.

举一反三:

【变式】长为1,宽为a的矩形纸片(1

2

1

<

.

第一次操作第二次操作

例2.如图,在菱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AC=6,BD=8,点P是AC延长线上的一个动点,过点P作PE⊥AD,垂足为E,作CD延长线的垂线,垂足为E,则|PE﹣PF|= .

类型二、梯形的应用

例3.如图,在梯形ABCD中,已知AD∥BC,∠B=90°,AB=7,AD=9,BC=12,在线段BC上任取一点E,连接DE,作EF⊥DE,交直线AB于点F.

(1)若点F与B重合,求CE的长;

(2)若点F在线段AB上,且AF=CE,求CE的长;

(3)设CE=x,BF=y,写出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直接写出结果可).

举一反三:

【变式】如图为菱形ABCD与正方形EFGH的重迭情形,其中E在CD上,AD与GH相交于I点,且AD∥HE.若∠A=60°,且AB=7,DE=4,HE=5,则梯形HEDI的面积为().

A.63B.83C.10-23D.10+23

类型三、特殊四边形与其他知识结合的综合运用

例4.正方形ABCD边长为2,点E在对角线AC上,连接DE,将线段DE绕点D顺时针旋转90°至DF 的位置,连接AF,EF.

(1)证明:AC⊥AF;

(2)设AD2=AE×AC,求证:四边形AEDF是正方形;

(3)当E点运动到什么位置时,四边形AEDF的周长有最小值,最小值是多少?

例5.如图所示,在菱形ABCD中,AB=4,∠BAD=120°,△AEF为正三角形,点E、F分别在菱形的边BC、CD上滑动,且E、F不与B、C、D重合.

(1)证明不论E、F在BC、CD上如何滑动,总有BE=CF;

(2)当点E、F在BC、CD上滑动时,分别探讨四边形AECF和△CEF的面积是否发生变化?如果不变,求出这个定值;如果变化,求出最大(或最小)值.

例6.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AD与矩形EFGH的边FG重合,将正方形ABCD以1cm/s的速度沿FG方向移动,移动开始前点A与点F重合,在移动过程中,边AD始终与边FG重合,连接CG,过点A作CG 的平行线交线段GH于点P,连接PD.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cm,矩形EFGH的边FG,GH的长分别为4cm,3cm,设正方形移动时间为x(s),线段GP的长为y(cm),其中0≤x≤2.5.

(1)试求出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当y=3时相应x的值;

(2)记△DGP的面积为S1,△CDG的面积为S2.试说明S1-S2是常数;

(3)当线段PD所在直线与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AC垂直时,求线段PD的长.

举一反三:

【变式】如图,E是矩形ABCD边BC的中点,P是AD边上一动点,PF⊥AE,PH⊥DE,垂足分别为F,H.(1)当矩形ABCD的长与宽满足什么条件时,四边形PHEF是矩形?请予以证明;

(2)在(1)中,动点P运动到什么位置时,矩形PHEF变为正方形?为什么?

【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 如图,E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BD上一点,且BE=BC,P为CE上任意一点,PQ⊥BC于

点Q,PR⊥BE于点R,则PQ+PR的值是( ).A.B.C.D.

2.如图,在梯形ABCD中,AB∥CD,中位线MN= 7,对角线AC⊥BD,∠BDC= 30°,则梯形的高

为().A.B. C.D.

3. 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BD,且AC⊥BD,分别过A、B、C、D作对角线的平行线,得到四边形EFGH,则它是().A.正方形B.菱形C.矩形 D.任意四边形

4如图,矩形ABCD中,其长为a,宽为b,如果,则的值为().

A. B. C.D.

5.如图,在菱形ABCD中,,的垂直平分线FE交对角线AC于点F,E为垂足,连接DF.则等于().A.B.C. D.

6.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点P是AB上一动点(不与A、B重合),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过点P 分别作AC、BD的垂线,分别交AC、BD于点E、F,交AD、BC于点M、N.下列结论:①△APE≌△AME;

②PM+PN=AC;③PE2+PF2=PO2;④△POF∽△BNF;

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A.4个B.3个C.2个D.1个

二、填空题

7. 如图,点E、F、G、H分别为正方形ABCD的边AB、BC、CD、DA上的点,且AE=BF=CG=DH=AB,

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与正方形ABCD的面积之比为___________.

8. 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中,AD∥BC,AC与BD相交于点O.下面结论正确的是_________.

①AC=BD;②∠DAO=∠DBC;③S△BOC=S梯形ABCD;④△AOB≌△DOC.

9.如图,圆柱形玻璃杯,高为8cm,底面周长为12cm,在杯内离杯底2cm的点C处有一滴蜂蜜,此时一只蚂蚁正好在杯外壁,离杯上沿2cm与蜂蜜相对的点A处,求蚂蚁到达蜂蜜的最短距离是.

10.如图,将正△ABC分割成m个边长为1的小正三角形和一个黑色菱形,这个黑色菱形可分割成n个

边长为1的小三角形,若m

n

=

47

25

,则△ABC的边长是_________.

11.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C=90°,BE平分∠ABC且交CD于E,E为CD的中点,EF∥BC交AB于F,EG∥AB交BC于G,当AD=2,BC=12时,四边形BGEF的周长为_________.

12.如图,以菱形ABCD各边的中点为顶点作四边形A1B1C1D1,再以A1B1C1D1各边的中点为顶点作四边形A2B2C2D2,…,如此下去,得到四边形A2011B2011C2011D2011,若ABCD对角线长分别为a和b,请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四边形A2011B2011C2011D2011的周长__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

13.已知,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6,菱形EFGH的三个顶点E,G,H分别在正方形ABCD边AB,CD,DA上,AH=2,连接CF.

(1)当DG=2时,求△FCG的面积;

(2)设DG=,用含的代数式表示△FCG的面积;

(3)判断△FCG的面积能否等于1,并说明理由.

14.在图1到图3中,点O是正方形ABCD对角线AC的中点,△MPN为直角三角形,∠MPN=90°.正方形ABCD保持不动,△MPN沿射线AC向右平移,平移过程中P点始终在射线AC上,且保持PM垂直于直线AB于点E,PN垂直于直线BC于点F.

(1)如图1,当点P与点O重合时,OE与OF的数量关系为______;

(2)如图2,当P在线段OC上时,猜想OE与OF有怎样的数量关系与位置关系?并对你的猜想结果给予证明;

(3)如图3,当点P在AC的延长线上时,OE与OF的数量关系为_______;位置关系为_________.

15.如图1,P是线段AB上的一点,在AB的同侧作△APC和△BPD,使PC=PA,PD=PB,∠APC=∠BPD,连接CD,点E、F、G、H分别是AC、AB、BD、CD的中点,顺次连接E、F、G、H.

(1)猜想四边形EFGH的形状,直接回答,不必说明理由;

(2)当点P在线段AB的上方时,如图2,在△APB的外部作△APC和△BPD,其他条件不变,(1)中的结论还成立吗?说明理由;

(3)如果(2)中,∠APC=∠BPD=90°,其他条件不变,先补全图3,再判断四边形EFGH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1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10,0),∠OBA=90°,BC∥OA,OB=8,点E从点B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沿BC向点C运动,点F从点O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沿OB向点B运动.现点E、F同时出发,当点F到达点B时,E、F两点同时停止运动.

(1)求梯形OABC的高BG的长;

(2)连接E、F并延长交OA于点D,当E点运动到几秒时,四边形ABED是等腰梯形;

(3)动点E、F是否会同时在某个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如果会,请直接写出这时动点E、F运动的时间t的值;如果不会,请说明理由.

初中数学特殊平行四边形的证明及详细答案模板

初中数学特殊平行四边形的证明 一.解答题(共30小题) 1.(2015?泰安模拟)如图,在△ABC中,∠ACB=90°,BC的垂直平分线DE交BC于 D,交AB于E,F在DE上,并且AF=CE. (1)求证:四边形ACEF是平行四边形; (2)当∠B满足什么条件时,四边形ACEF是菱形?请回答并证明你的结论. 2.(2015?福建模拟)已知:如图,在△ABC中,D、E分别是AB、AC的中点,BE=2DE,延长DE到点F,使得EF=BE,连接CF. 求证:四边形BCFE是菱形. 3.(2015?深圳一模)如图,四边形ABCD中,AB∥CD,AC平分∠BAD,CE∥AD 交AB于E. (1)求证:四边形AECD是菱形; (2)若点E是AB的中点,试判断△ABC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4.(2015?济南模拟)如图,四边形ABCD是矩形,点E是边AD的中点.

求证:EB=EC. 5.(2015?临淄区校级模拟)如图所示,在矩形ABCD中,DE⊥AC于点E,设∠ADE=α,且cosα=,AB=4,则AC的长为多少? 6.(2015春?宿城区校级月考)如图,四边形ABCD是矩形,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BE∥AC交DC的延长线于点E.求证:BD=BE. 7.(2014?雅安)如图:在?ABCD中,AC为其对角线,过点D作AC的平行线与BC 的延长线交于E. (1)求证:△ABC≌△DCE; (2)若AC=BC,求证:四边形ACED为菱形. 8.(2014?贵阳)如图,在Rt△ABC中,∠ACB=90°,D、E分别为AB,AC边上的中点,连接DE,将△ADE绕点E旋转180°得到△CFE,连接AF,AC. (1)求证:四边形ADCF是菱形;

初三数学-平行四边形经典例题

初三数学 平行四边形经典例题【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一组对边相等,另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一定是平行四边形 (B)、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一定是矩形 (C)、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一定是菱形 (D)、在两条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一定是正方形 2. 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的周长32, 5AB=3BC,则AC的取值范围为( ) A. 6

R P D C B A E F 第12题图 (第7题) (第8题) (第9题) (第10题) 8.如图,将边长为8cm 的正方形纸片ABCD 折叠,使点D 落在BC 边中点E 处,点A 落在点F 处,折痕为MN ,则线段CN 的长是( ). (A )3cm (B )4cm (C )5cm (D )6cm 9. 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 中,AD∥BC,∠B=90°,AC 将梯形分成两个三角形,其中△ACD 是周长为18 cm 的等边三角形,则该梯形的中位线的长是( ). (A)9 cm (B)12cm (c) 2 9 cm (D)18 cm 10.如图,在周长为20cm 的□ABCD中,AB≠AD,AC 、BD 相交于点O ,OE ⊥BD 交AD 于E ,则△ABE 的周长为( ) (A)4cm (B)6cm (C)8cm (D)10cm 11. 如图2,四边形ABCD 为矩形纸片.把纸片ABCD 折叠,使点B 恰好落在CD 边的中点E 处,折痕为AF .若CD =6,则AF 等于 ( ) (A )34 (B )33 (C )24 (D )8 12.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 中,R 、P 分别是BC 、CD 上的点,E 、F 分别是 AP 、RP 的中点,当点P 在CD 上从C 向D 移动而点R 不动时,那么下列结论 成立的是 ( ) A 、线段EF 的长逐渐增大 B 、线段EF 的长逐渐减小 C 、线段EF 的长不变 D 、线段EF 的长与点P 13. 在梯形ABCD 中,AD//BC ,对角线AC ⊥BD ,且cm AC 5 ,BD=12c m ,则梯形中位线的长等于( ) A. 7.5cm B. 7cm C. 6.5cm D. 6cm 14. 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金华,风光秀丽,花木葱茏.某广场上一个形状是 平行四边形的花坛(如图),分别种有红、黄、蓝、绿、橙、紫6种颜色的花. 如果有AB EF DC ∥∥,BC GH AD ∥∥,那么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B C D E F 图 2 黄 蓝 紫 橙 红 绿 A G E D H C B 第14题

初中数学 初二数学平行四边形专题练习题(含答案)

图1 初二数学平行四边形专题练习 1.如果边长分别为4cm 和5cm 的矩形与一个正方形的面积相等,那么这个正方形的边长为______cm . 2.(08贵阳市)如图1,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4cm ,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cm 2. 3.若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请补充条件 (写一个即可),使四边形ABCD 是菱形. 4.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已知对角线AC 和BD 相交于点O ,△ABO 的周长为17,AB =6,那么对角线AC +BD = 5.以正方形ABCD 的边BC 为边做等边△BCE ,则∠AED 的度数为 . 6.已知菱形ABCD 的边长为6,∠A =60°,如果点P 是菱形内一点,且PB =PD =2那么AP 的长为 . 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B 、C 的坐标分别是A(-2,5), B(-3,-1),C(1,-1),在第一象限内找一点D ,使四边形 ABCD 是平行四边形,那么点D 的坐标是 .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8.如图2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B=110°,延长AD 至F ,延长CD 至E ,连结EF ,则∠E +∠F =( ) A .110° B .30° C .50° D .70° 图2 图3 图4 9.菱形具有而矩形不具有的性质是 ( ) A .对角相等 B .四边相等 C .对角线互相平分 D .四角相等 10.如图3所示,平行四边形ABCD 中,对角线AC 、BD 交于点O ,点E 是BC 的中点.若OE=3 cm ,则AB 的长为 ( ) A .3 cm B .6 cm C .9 cm D .12 cm 11.已知:如图4,在矩形ABCD 中,E 、F 、G 、H 分别为边 AB 、BC 、CD 、DA 的中点.若AB =2,AD =4, 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 A .8 B .6 C .4 D .3 12.将两块能完全重合的两张等腰直角三角形纸片拼成下列图形:①平行四边形(不包括菱形、矩形、正方形)②矩形③正方形④等边三角形⑤等腰直角三角形 ( ) E A F D C B H G

初中数学平行四边形练习题及答案

练习1 一、选择题(3′×10=30′) 1.下列性质中,平行四边形具有而非平行四边形不具有的是(). A.内角和为360° B.外角和为360° C.不确定性 D.对角相等2.ABCD中,∠A=55°,则∠B、∠C的度数分别是(). A.135°,55° B.55°,135° C.125°,55° D.55°,125° 3.下列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①平行四边形内角和为360°;②平行四边形对角线相等; ③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④平行四边形邻角互补. A.1 B.2 C.3 D.4 4.平行四边形中一边的长为10cm,那么它的两条对角线的长度可能是(). A.4cm和6cm B.20cm和30cm C.6cm和8cm D.8cm和12cm 5.在ABCD中,AB+BC=11cm,∠B=30°,S ABCD=15cm2,则AB与BC的值可能是(). A.5cm和6cm B.4cm和7cm C.3cm和8cm D.2cm和9cm 6.在下列定理中,没有逆定理的是(). A.有斜边和一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B.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互余; C.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 D.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每个命题都有逆命题 B.每个定理都有逆定理 C.真命题的逆命题是真命题 D.假命题的逆命题是假命题 8.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之比为1:2:1,其相对应三边之比为(). A.1:2:1 B.1:1 C.1:4:1 D.12:1:2 9.一个三角形的三条中位线把这个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三角形有()个. A.2 B.3 C.4 D.5 10.如图所示,在△ABC中,M是BC的中点,AN平分∠BAC,BN ⊥AN.若AB=?14,?AC=19,则MN的长为(). A.2 B.2.5 C.3 D.3.5 二、填空题(3′×10=30′) 11.用14cm长的一根铁丝围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短边与长边的 比为3:4,短边的比为________,长边的比为________. 12.已知平行四边形的周长为20cm,一条对角线把它分成两个三角形,?周长都是18cm,则这条对角线长是_________cm. 13.在ABCD中,AB的垂直平分线EF经过点D,在AB上的垂足为E,?若ABCD?的周长为38cm,△ABD的周长比ABCD的周长少10cm,则ABCD的一组邻边长分别为______.14.在ABCD中,E是BC边上一点,且AB=BE,又AE的延长线交DC的延长线于点F.若∠

初二数学平行四边形专题练习题含答案

图1 A B C D 初二数学平行四边形专题练习 1.如果边长分别为4cm和5cm的矩形与一个正方形的面积相等,那么这个正方 形的边长为______cm. 2.(08贵阳市)如图1,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cm,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cm2. 3.若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请补充条件 (写一个即可),使四边形ABCD是菱形. 4.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已知对角线AC和BD相交于点O,△ABO的周长为17, AB=6,那么对角线AC+BD= 5.以正方形ABCD的边BC 为边做等边△BCE,则∠AED的度数 为 . 6.已知菱形ABCD的边长为6,∠A=60°,如果点P是菱形内一点,且PB=PD =2那么AP的长为. 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C的坐标分别是A(-2,5), B(-3,-1),C(1,-1),在第一象限内找一点D,使四边形 ABCD是平行四边形,那么点D的坐标是.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8.如图2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B=110°,延长AD至F,延长CD至E,连结 EF,则∠E+∠F=( ) A.110° B.30° C.50°D.70° 图2 图3 图4 9.菱形具有而矩形不具有的性质是 ( ) A.对角相等B.四边相等 C.对角线互相平分D.四角相等 10.如图3所示,平行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交于点O,点E是BC的 中点.若OE=3 cm,则AB的长为 ( ) A.3 cm B.6 cm C.9 cm D.12 cm 11.已知:如图4,在矩形ABCD中,E、F、G、H分别为边 AB、BC、CD、DA的中点.若AB=2,AD=4, 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 A.8 B.6 C.4 D.3 12.将两块能完全重合的两张等腰直角三角形纸片拼成下列图形:①平行四边形 (不包括菱形、矩形、正方形)②矩形③正方形④等边三角形⑤等腰直角三角形 E A F D C B H G

八年级数学册四边形复习周教案

第一课时平行四边形全章知识点复习 学习目标 1.利用基本图形结构使本章内容系统化. 2.对比掌握各种特殊四边形的概念,性质和判定方法. 3.运用知识解决简单数学问题。 一、导入与自主预习 1、 数字序号) (1)两组对边分别平行(2)有一个角为直角(3)一组对边平行

三、知识探究与合作学习 例2. ①如图,矩形ABCD的对角线AC、BD交于点O,过点D作 DP∥OC,且 DP=OC,连结CP,试说明:四边形CODP是的形状。 A B O D C P

四、总结归纳 本节课你复习了什么?你能说出平行四边形及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和判定吗? 五、当堂演练 2、选择题 3、填空题 (1)如图,矩形ABCD 沿AE 折叠,使D 点落在 BC 边上的F 点处,如果∠BAF=60°,则∠DAE= 。 (2)矩形的面积为12cm 2,一条边长为3cm ,则对角线长为 。 4、(选做)以△ABC 的边AB 、AC 为边的等边三角形ABD 和等边三角形ACE ,四边形ADFE 是平行四边形。 (1)当∠BAC 满足 时,四边形ADFE 是矩形; (2)当∠BAC 满足 时,平行四边形ADFE 不存在 (3)当△ABC 分别满足什么条件时,平行四边形是菱形、正方形。 1、判断题: 1)两条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矩形. ( ) 2)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菱形. ( ) 3)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的矩形是正方形. ( ) 4)两条对角线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 ( ) 5)两条对角线垂直且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 ) 6)两条对角线垂直且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 ) ②正方形具有而矩形不一定具有的特征是 ( ) A.对角线互相平分 B.对角线相等 ①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等边三角形 B.平行四边形 C.菱形 D.等腰梯形 ③下列条件中,能判定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的是( ) A.AB ∥CD ,AB=BC B.AB=CD ,AD=BC ④梯形ABCD 中,ADBC ,对角线AC 与BD 交于O ,则其中面积相等的三角形有 ( ) O D C B A A E F D

人教版初中数学第十八章平行四边形知识点

第十八章平行四边形 18.1 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定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用“□”表示,读作“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ABCD 记作“□ABCD”. 18.1.1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对称中心是两条对角线的交点. 例、已知:□ABCD 求证:AD=BC ,AB=DC ;∠A=∠C ,∠B=∠D. 证明:连接AC ,//,//AD CD AD BC 12,34∴∠=∠∠=∠ 又AC 是△ABC 和△CDA 的公共边, ∴△ABC ≌△CDA , ,,AD CB AB CD B D ∴==∠=∠ 平行四边形性质1: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相等. 平行四边形性质2: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角分别相等. 例、已知:如图:□ABCD 的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求证:OA=OC ,OB=OD. 证明: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 ∴ AD=BC ,AD ∥BC. ∴∠1=∠2,∠3=∠4. ∴△AOD ≌△COB (ASA ). ∴ OA=OC ,OB=OD. 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定义:若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则其中一条直线上任意一点到另一条直线的距离,叫做这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 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特征1: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特征2:夹在两条平行线之间的平行线段相等. 平行四边形性质3:平行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 例、如图,□ ABCD 中,BD ⊥AB ,AB=12cm ,AC=26cm ,求AD 、BD 长.

解:∵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AO=CO=2 1AC ,OB=OD . ∵BD ⊥AB ,∴在Rt △A BO 中,AB=12cm ,AO=13cm . ∴BO=522=-AB AO .∴BD=2B0=10cm . ∴在Rt △ABD 中,AB=12cm ,BD=10cm . ∴AD=61222=+BD AB (cm). 例、如图,在□ABCD 中,已知对角线AC 和BD 相交于点O ,△AOB 的周长 为25,AB=12,求对角线AC 与BD 的和. 解:∵△AOB 的周长为25, ∴OA+BO+AB=25, 又AB=12,∴AO+OB=25-12=13,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AC+BD=2OA+2OB=2(0A+OB)=2×13=26 18.1.2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平行四边形判定1: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判定2: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判定3: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判定4: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判定5: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中位线:连接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例、如图,在□ABCD 中,已知点E 和点F 分别在AD 和BC 上,且AE=CF ,连结 CE 和AF ,试说明四边形AFCE 是平行四边形. 证明:∵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 ∴AD//BC , ∵点E 在AD 上,点F 在BC 上, ∴AE//CF , 又∵AE=CF , ∴四边形AFCE 是平行四边形. 例、如图,E 、F 是四边形ABCD 的对角线AC 上的两点,AF=CE ,DF=BE ,DF ∥BE . 求证:(1)△AFD ≌△CEB . (2)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

八年级下册数学平行四边形练习题及答案

八年级下册数学平行四边形练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 1、对角线_____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2、如图⑴已知O是□ABCD的对角线交点,AC=24,BD=38,AD=14,那么△OBC的周长等于_____。 ⑴ ⑶ ⑷ ⑵ 3、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C=∠B+∠D,则∠A=___,∠D=___。、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周长为70cm,两边的差是10cm,则平行四边形各边长为____cm。 5、已知菱形的一条对角线长为12cm,面积为30cm2,则这个菱形的另一条对角线长为__________cm。 6、菱形ABCD中,∠A=60o,对角线BD长为7cm,则此菱形周长_____cm。 7 8、如图2矩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相交于O,∠AOB =60o,AB=8,则矩形对角线的长___。 9、如图3,等腰梯形ABCD中,AD∥BC,AB∥DE,BC=8,AB=6,AD=5则△CDE周长___。

10、正方形的对称轴有___条 11、如图4,BD是□ABCD的对角线,点E、F在BD 上,要使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还需增加的一个条件是______ 12、要从一张长为40cm,宽为20cm的矩形纸片中,剪出长为18cm,宽为12cm的矩形纸片,最多能剪出______张。 二、选择题: 13、在□ABCD中,∠A:∠B:∠C:∠D的值可以是 A、1:2:3: B、1:2:2:1 C、2:2:1:1 D、2:1:2:1 14、菱形和矩形一定都 具有的性质是A、对角线相等B、对角线互相垂直C、对角线互相平分D、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15、下列命题中的假命题是A、等腰梯形在同一底边上的两个底角相等B、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等腰梯形C、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 D、等腰梯形的对角线相等 16、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BD交于点O,能判定它是正方形的是A、AO=OC,OB=OD B、AO=BO=CO=DO,AC⊥BD C、AO=OC,OB=OD,AC⊥BD D、AO=OC=OB=OD 17、给出下列四个命题 ⑴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⑵一条对角线平分一个内角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初二数学四边形压轴题专项练习

1.在面积为的平行四边形ABCD中,AB=CD=4,AD=BC=6,过点A作AE垂直于 直线BC于点E,作AF垂直于直线CD于点F,则CE+CF的值为() A.10+B.10- C.10+或10-D.10+2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平行四边形的,顶点A、B、C的坐标分别为(0,1),(2,3),(1.4),则第四个顶点D的坐标为 3.如图,在矩形ABCD中,AB=6,BC=6,点E是边BC上一动点,B关于AE的对称点为B′,过B′作B′F⊥DC于F,连接DB′,若△DB′F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则BE的长是() A.6B.3C.3D.6﹣6 4.如图,正方形ABCD中,点E、F、G分别为边AB、BC、AD上的中点,连接AF、DE 交于点M,连接GM、CG,CG与DE交于点N,则结论①GM⊥CM;②CD=DM;③四边形AGCF是平行四边形;④∠CMD=∠AGM中正确的有()个. A.1B.2C.3D.4

5.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P是对角线BD上一点,PE⊥BC于点E,PF⊥CD于点F,连接AP,EF.给出下列结论:①PD=EC;②四边形PECF的周长为8; ③△APD一定是等腰三角形;④AP=EF;⑤EF的最小值为2;⑥AP⊥EF.其中正 确结论的序号为() A.①②④⑤⑥B.①②④⑤C.②④⑤D.②④⑤⑥ 6.如图,在ABC ⊥于点E, ∠=?,BD为AC边上的中线,过点C作CE BD ABC ?中,90 过点A作BD的平行线,交CE的延长线于点F,在AF的延长线上截取FG BD =,连接 BG=,则CF的长为. AG=,5 BG、DF.若13 7.如图,已知ABC ∠=?,AB BC =,三角形的顶点在相互平行的三条直线a、 ABC ?中,90 AC=) b、c上,且a、b之间的距离为1,b、c之间的距离为2,则2( A.13 B.20C.25D.26

初三中考数学平行四边形

课时34.平行四边形 【课前热身】 1.平行四边形ABCD 中,若∠A +∠C =130 o ,则∠D 的度数是 . 2.ABCD 中,∠B =30°,AB =4 cm ,BC =8 cm ,则四边形ABCD 的面积是_____. 3.平行四边形ABCD 的周长是18,三角形ABC 的周长是14,则对角线AC 的长 是 . 4.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DB =DC , ∠C=70°,AE ⊥BD 于E ,则∠DAE = 度. (第4题) 5.平行四边形ABCD 中,∠A :∠B :∠C :∠D 的值可以是( ) A .1:2:3:4 B. 3:4:4:3 C. 3:3:4:4 D. 3:4:3:4 6.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60B ∠=o ,那么下列各式中,不能.. 成立的是( ) A .60D ∠=o B .120A ∠=o C .180C D ∠+∠=o D .180C A ∠+∠=o 【考点链接】 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1)平行四边形对边______,对角______;角平分线______;邻角______. (2)平行四边形两个邻角的平分线互相______,两个对角的平分线互相 ______.(填“平行”或“垂直”) (3)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1)定义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角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B C D E

初二数学平行四边形压轴:几何证明题

1 / 1 初二数学平行四边形压轴:几何证明题 1.在四边形ABCD 中,E 、F 、G 、H 分别是AB 、BC 、CD 、DA 的中点,顺次连接EF 、FG 、GH 、HE . (1)请判断四边形EFGH 的形状,并给予证明; (2)试探究当满足什么条件时,使四边形EFGH 是菱形,并说明理由。 2.如图,在直角三角形ABC 中,∠ACB=90°,AC=BC=10,将△ABC 绕点B 沿顺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A 1BC 1. (1)线段A 1C 1的长度是 ,∠CBA 1的度数是 . (2)连接CC 1,求证:四边形CBA 1C 1是平行四边形. 3. 如图,矩形ABCD 中,点P 是线段AD 上一动点,O 为BD 的中点, PO 的延长线交BC 于Q. (1)求证:OP=OQ ; (2)若AD=8厘米,AB=6厘米,P 从点A 出发,以1厘米/秒的速度向D 运动(不与D 重合).设点P 运动时间为t 秒,请用t 表示PD 的长;并求t 为何值时,四边形PBQD 是菱形. 4.已知:如图,在□ABCD 中,AE 是BC 边上的高,将△ABE 沿BC 方向平移,使点E 与点C 重合,得△GFC. ⑴求证:BE =DG ; ⑵若∠B =60?,当AB 与BC 满足什么数量关系时,四边形ABFG 是菱形?证明你的结论. 5. 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D ∥BC ,E 为CD 的中点,连结AE 、BE ,BE ⊥AE ,延长AE 交BC 的延长线于点F . 求证:(1)FC =AD ; (2)AB =BC +AD . 6.如图,在△ABC 中,AB=AC ,D 是BC 的中点,连结AD ,在AD 的延长线上取一点E ,连结BE ,CE. (1)求证:△ABE ≌△ACE (2)当AE 与AD 满足什么数量关系时,四边形ABEC 是菱形?并说明理由. B F C G D H B A 1 C 1A C A D G C B F E A Q C D P B O A B E D A D E F C B

初二数学平行四边形专题练习题含答案

图1 A B C D 初二数学平行四边形专题练习 1.如果边长分别为4cm 和5cm 的矩形与一个正方形的面积相等,那么这个正方形的边长为______cm . 2.(08贵阳市)如图1,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4cm ,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cm 2. 3.若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请补充条件 (写一个即可),使四边形ABCD 是菱形. 4.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已知对角线AC 和BD 相交于点O ,△ABO 的周长为17,AB =6,那么对角线AC +BD = 5.以正方形ABCD 的边BC 为边做等边△BCE ,则∠AED 的度数 为 . 6.已知菱形ABCD 的边长为6,∠A =60°,如果点P 是菱形内一点,且PB =PD =2那么AP 的长为 . 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B 、C 的坐标分别是A(-2,5), B(-3,-1),C(1,-1),在第一象限内找一点D ,使四边形 ABCD 是平行四边形,那么点D 的坐标是 .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8.如图2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B=110°,延长AD 至F ,延长CD 至E ,连结EF ,则∠E +∠F =( ) A .110° B .30° C .50° D .70° 图2 图3 图4 9.菱形具有而矩形不具有的性质是 ( ) A .对角相等 B .四边相等 C .对角线互相平分 D .四角相等 10.如图3所示,平行四边形ABCD 中,对角线AC 、BD 交于点O ,点E 是BC 的中点.若OE=3 cm ,则AB 的长为 ( ) A .3 cm B .6 cm C .9 cm D .12 cm 11.已知:如图4,在矩形ABCD 中,E 、F 、G 、H 分别为边 AB 、BC 、CD 、DA 的中点.若AB =2,AD =4, 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 A .8 B .6 C .4 D .3 12.将两块能完全重合的两张等腰直角三角形纸片拼成下列图形:①平行四边形(不包括菱形、矩形、正方形)②矩形③正方形④等边三角形⑤等腰直角三角形 ( ) A .①③⑤ B .②③⑤ C .①②③ D .①③④⑤ 13.如图5所示,是一块电脑主板的示意图,每一转角处都是直角,数据如图所示(单位:mm),则该主板的周长是 ( ) A .88 mm B .96 mm C .80 mm D .84 mm 图5 图6 14、(08甘肃省白银市)如图6所示,把矩形ABCD 沿EF 对折后使两部分重合,若150∠=o ,则AEF ∠=( ) E A F D C B H G

文库初中数学《平行四边形》教案

初中数学《平行四边形》教案 课题:《平行四边形》(第一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及有关概念 (2)能根据定义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对角相等的性质 (3)了解平行四边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进行简单的计算和证明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经历用平行四边形描述、观察世界的过程,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2)在进行性质探索的活动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 (3)在对性质应用的过程中,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演绎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探究讨论中养成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习惯;在性质应用过程中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教学重点: (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2)平行四边形的概念、性质的应用 教学难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的探究

教学过程: 一、设置疑问,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介绍四边形与我们生活的密切联系,指出长方形、正方形、梯形都是分外的四边形。 提出问题(1)四边形与平行四边形(教材91页章前图)(2)四边形与平行四边形有怎样的从属关系?学生活动:(1)利用章前图寻找四边形 (2)说说四边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 【设计意图】指明学习任务,理清四边形与分外的四边形之间的关系,引出课题 二、问题探究 (1)教师活动:教师用多媒体展示图片,庭院的竹篱笆,电动伸缩门,活动衣架等学生活动:欣赏图片并举例结合小学已有的知识以及对图片的观察和思考,归纳: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再动手根据定义画出平行四边形 【设计意图】由现实生活入手,使学生获得平行四边形的感性认识,同时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2)教师活动:提出问题根据定义画一个平行四边形,观察这个四边形,除了“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以”外它的边角之间还有其他的关系吗?度量一下,是否和你的猜想一致?然后深入到小组中参与活动与指导 学生活动动手画图,猜想,度量,验证,得出 ①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②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邻角互补 (3)教师活动:你能证明你发现的结论吗?

九年级数学 特殊平行四边形测试题(无答案)

特殊平行四边形测试题 一、 精心选一选,想信你一定能选对!(每题4分,共24分) 1.不能判定四边形ABCD 为平行四边形的题设是( ) (A )AB 平行且等于CD 。 (B )∠A=∠C ,∠B=∠D 。 (C )AB=AD ,BC=CD 。 (D )AB=CD ,AD=BC 。 2.下面性质中菱形有而矩形没有的是( ) (A )邻角互补(B )内角和为360°(C )对角线相等 (D )对角线互相垂直 3.正方形具有而菱形不一定具有的性质是( ) (A )四条边相等 (B )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 (C )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D )对角线相等 4、顺次连结任意四边形四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一定是( ) A 、平行四边形 B 、矩形 C 、菱形 D 、正方形 5.如图,□ABCD 中,∠C=108°,B E 平分∠ABC,则∠ABE 等于( ) A.18° B.36° C.72° D.108° 6.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 A 、有两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B 、对角线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 C 、四个角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 D 、两条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二、细心填一填,相信你填得又快又准!(每题4分,共24分) 7、□ABCD 中,∠A =50°,则∠B =__________,∠C =__________。 8.已知菱形两条对角线的长分别为5cm 和8cm ,则这个菱形的面积是______cm . 9、菱形ABCD 的周长为36,其相邻两内角的度数比为1:5,则 此菱形的面积为_________。 10、对角线长为22的正方形的周长为___________,面积为__________。 11.如图,过矩形ABCD 的对角线BD 上一点K 分别作矩形两边的平行线MN 与PQ ,那么图中矩形AMKP E D C B A

(完整)初中数学平行四边形经典例题讲解(3套)

平行四边形经典例题(附带详细答案) 1.如图,E F 、是平行四边形ABCD 对角线AC 上两点,BE DF ∥, 求证:AF CE =. 【答案】证明:平行四边形ABCD 中,AD BC ∥,AD BC =, ACB CAD ∴∠=∠. 又BE DF ∥, BEC DFA ∴∠=∠, BEC DFA ∴△≌△, ∴CE AF = 2.如图,四边形ABCD 中,AB ∥CD ,∠B=∠D ,, 求四边形ABCD 的周长. 【答案】 解法一: ∵ ∴ 又∵ ∴ ∴∥即得是平行四边形 ∴ ∴四边形的周长 解法二: 3 ,6==AB BC AB CD ∥?=∠+∠180C B B D ∠=∠?=∠+∠180D C AD BC ABCD 36AB CD BC AD ====,ABCD 183262=?+?=A D C B D C A B E F

连接 ∵ ∴ 又∵ ∴≌ ∴ ∴四边形的周长 解法三: 连接 ∵ ∴ 又∵ ∴ ∴∥即是平行四边形 ∴ ∴四边形的周长 3.(在四边形ABCD 中,∠D =60°,∠B 比∠A 大20°,∠C 是∠A 的2倍, 求∠A ,∠B ,∠C 的大小. 【关键词】多边形的内角和 【答案】设x A =∠(度),则20+=∠x B ,x C 2=∠. 根据四边形内角和定理得,360602)20(=++++x x x . 解得,70=x . AC AB CD ∥DCA BAC ∠=∠B D AC CA ∠=∠=,ABC △CDA △36AB CD BC AD ====,ABCD 183262=?+?=BD AB CD ∥CDB ABD ∠=∠ABC CDA ∠=∠ADB CBD ∠=∠AD BC ABCD 36AB CD BC AD ====,ABCD 183262=?+?=A D C B A D C B

初三数学-平行四边形专题练习题(含答案)

初三数学 平行四边形专题练习 1 ?如果边长分别为4cm 和5cm 的矩形与一个正方形的面积相等, 那么这个正方 形的边长为 _______ c m. 2 2.如图1,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4cm 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cm . 3若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请补充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一个即可),使四边形ABCD 是菱形. 4.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已知对角线AC 和BD 相交于点0, △ ABO 的周长 为17,AB = 6,那么对角线AC + BD = ____________________ 7?以正方形 ABCD 的边BC 为边做等边△ BCE ,贝U / AED 的度数 为 . 5.已知菱形ABCD 的边长为6,Z A = 60°如果点P 是菱形内一点,且 PB = PD = 2、那么AP 的长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 A 、B 、C 的坐标分别是A ( — 2, 5), B ( — 3,— 1),C (1,— 1),在第一象限内找一点D ,使四边形 ABCD 是平行四边形,那么点 D 的坐标是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7. 如图2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 B=110°,延长AD 至F ,延长CD 至E , 8. 菱形具有而矩形不具有的性质是 ( ) A .对角相等 B .四边相等 C .对角线互相平分 D .四角相等 9. 如图3所示,平行四边形ABCD 中,对角线AC 、 的中点.若OE=3 cm ,则AB 的长为 ( ) A . 3 cm B . 6 cm C . 9 cm D . 12 cm 10 .已知:如图4,在矩形ABCD 中, E 、 F 、 G 、 H 分别为边 AB 、BC 、CD 、DA 的中点.若 AB = 2, AD = 4, 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BD 交于点O ,点E 是BC 图1 连结 EF ,贝U/ E +Z F =( ) .70 A H 图4

初二数学平行四边形专题练习题有答案

图1 A B C D 初 二数学平行四边形专题练习 1.如果边长分别为4cm 和5cm 的矩形与一个正方形的面积相等,那么这个正方形的边长为______cm . 2.(08贵阳市)如图1,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4cm ,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cm 2. 3.若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请补充条件 (写一个即可),使四边形ABCD 是菱形. 4.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已知对角线AC 和BD 相交于点O ,△ABO 的周长为17,AB =6,那么对角线AC +BD = 5.以正方形ABCD 的边BC 为边做等边△BCE ,则∠AED 的度数为 . 6.已知菱形ABCD 的边长为6,∠A=60°,如果点P 是菱形内一点,且PB =PD =2那么AP 的长为 . 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B 、C 的坐标分别是A(-2,5), B(-3,-1),C(1,-1),在第一象限内找一点D ,使四边形 ABCD 是平行四边形,那么点D 的坐标是 .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8.如图2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B=110°,延长AD 至F ,延长CD 至E ,连结EF ,则∠E+∠F=( ) A .110° B .30° C.50° D .70° 图2 图3 图4 9.菱形具有而矩形不具有的性质是 ( ) A .对角相等 B .四边相等 C .对角线互相平分 D .四角相等 10.如图3所示,平行四边形ABCD 中,对角线AC 、BD 交于点O ,点E 是BC 的中点.若OE=3 cm ,则AB 的长为 ( ) A .3 cm B .6 cm C .9 cm D .12 cm 11.已知:如图4,在矩形ABCD 中,E 、F 、G 、H 分别为边 E A F D C B H G

初中数学平行四边形知识归纳总结及解析

初中数学平行四边形知识归纳总结及解析 一、解答题 1.在矩形ABCD 中,AE ⊥BD 于点E ,点P 是边AD 上一点,PF ⊥BD 于点F ,PA =PF . (1)试判断四边形AGFP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2)若AB =1,BC =2,求四边形AGFP 的周长. 2.已知正方形ABCD . (1)点P 为正方形ABCD 外一点,且点P 在AB 的左侧,45APB ∠=?. ①如图(1),若点P 在DA 的延长线上时,求证:四边形APBC 为平行四边形. ②如图(2),若点P 在直线AD 和BC 之间,以AP ,AD 为邻边作APQD □,连结AQ .求∠PAQ 的度数. (2)如图(3),点F 在正方形ABCD 内且满足BC=CF ,连接BF 并延长交AD 边于点E ,过点E 作EH ⊥AD 交CF 于点H ,若EH=3,FH=1,当1 3 AE CF =时.请直接写出HC 的长________. 3.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E 是边AB 上的一动点(不与点A 、B 重合),连接 DE ,点A 关于直线DE 的对称点为F ,连接EF 并延长交BC 于点G ,连接DG ,过点E 作EH DE ⊥交DG 的延长线于点H ,连接BH . (1)求证:GF GC =; (2)用等式表示线段BH 与AE 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4.猜想与证明:如图①摆放矩形纸片ABCD 与矩形纸片ECGF ,使B ,C ,G 三点在一条直线上,CE 在边CD 上.连结AF ,若M 为AF 的中点,连结DM ,ME ,试猜想DM 与ME 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拓展与延伸: (1)若将“猜想与证明”中的纸片换成正方形纸片ABCD 与正方形纸片ECGF ,其他条件不变,则DM 和ME 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②摆放正方形纸片ABCD 与正方形纸片ECGF ,使点F 在边CD 上,点M 仍为AF 的中点,试证明(1)中的结论仍然成立.[提示: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① ② 5.直线1234,,,,l l l l 是同一平面内的一组平行线. (1)如图1.正方形ABCD 的4个顶点都在这些平行线上,若四条直线中相邻两条之间的距离都是1,其中点A ,点C 分别在直线1l 和4l 上,求正方形的面积; (2)如图2,正方形ABCD 的4个顶点分别在四条平行线上,若四条直线中相邻两条之间的距离依次为123h h h ,,. ①求证:13h h =; ②设正方形ABCD 的面积为S ,求证2 22211 2 2 S h h h h =++. 6.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点E 是BC 边所在直线上一动点(不与点B 、C 重合),过点B 作BF ⊥DE ,交射线DE 于点F ,连接CF .

初中数学专题训练--圆--圆的内接四边形

例 圆内接四边形ABCD 中,∠A 、∠B 、∠C 的度数的比是3﹕2﹕7,求四边形各内角度数. 解:设∠A 、∠B 、∠C 的度数分别为3x 、2x 、7x . ∵ABCD 是圆内接四边形.∴∠A +∠C=180°即3x+7x=180°, ∴x=18°, ∴∠A=3x=54°,∠B=2x=36°,∠C=7x=126°, 又∵∠B+∠D=180°, ∴∠D=180°一36°=144°. 说明:①巩固性质;②方程思想的应用. 例 (2001厦门市,教材P101中17题)如图,已知AD 是△ABC 的外角∠EAC 的平分线,AD 与三角形ABC 的外接圆相交于D .求证:DB=DC . 分析:要证DB=DC ,只要证∠BCD=∠CBD ,充分利用条件和圆周角的定理以及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即可解决. 证明:∵AD 平分∠EAC ,∴∠EAD =∠DAC , ∵∠EAD 为圆内接四边形ABCD 的外角,∴∠BCD=∠EAD , 又∠CBD=∠DAC , ∴∠BCD=∠CBD ,∴DB=DC . 说明:角相等的灵活转换,利用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作桥梁. 例 如图,△ABC 是等边三角形,D 是上任一点,求证:DB+DC=DA . 分析:要证明一条线段等于两条线段的和,往往可以“截长”和“补短”法,本题两种方法都可以证明. 证明: 延长DB 至点E ,使BE=DC ,连AE . 在△AEB 和△ADC 中,BE=DC . △ABC 是等边三角形.∴AB=AC . ∵ 四边形ABDC 是⊙O 的内接四边形, ∴∠ABE=∠ACD . ∴△AEB ≌△ADC . ∴∠AEB=∠ADC=∠ABC . ∵∠ADE=∠ACB , 又 ∵∠ABC=∠ACB =60°, ∴∠AEB=∠ADE=60°. ∴△AED 是等边三角形,∴AD=DE=DB+BE . ∵BE=DC ,∴DB+DC=DA . 说明:本例利用“截长”和“补短”法证明.培养学生“角相等的灵活转换”能力.在圆中,圆心角、圆周角、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构成了角度相当转换的一个体系,应重视. 典型例题四 例 如图,ABCD 是⊙O 的内接四边形,CD AH ⊥,如果?=∠30HAD ,那么=∠B ( ) A .90° B .120° C .135° D .150° 解:,90,30?=∠?=∠AHD HAD 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