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就业的政策措施和指导服务

促进就业的政策措施和指导服务
促进就业的政策措施和指导服务

促进就业的政策措施和指导服务

近年来,在社会就业压力持续增大、高校毕业生人数继续增加的情况下,我院作为专业艺术院校在上级部门的正确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就业工作的方针、政策,积极探索就业工作的新方法,不断开拓毕业生就业市场,强化毕业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形成完善的毕业生就业指导体系、专业化就业指导服务团队,使得我院毕业生就业工作继续保持良好态势头,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

一、学院党政领导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成立了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领导小组,由学院党政领导牵头开展工作。

二、各系(院)成立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明确系院领导小组的责任与分工,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

三、提升对毕业生的指导服务,成立大学生就业咨询室,安排取得相关资质的专家、教师接受学生咨询。

四、加强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成立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教研室,将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纳入教学计划,建立具有我院特点的课程体系。

五、加强对毕业生的指导和服务。通过动员会、专题讲座、咨询、班会、广播、微信公众平台等多种形式,将社会需求和就业形势与毕业生择业观念结合起来,引导毕业生认清当前就业形势,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六、加强就业指导队伍师资建设,优化对毕业生就业工作专职辅导员的指导和管理,开展全面而有针对性的业务知识培训。同时,选派教师参加教育部、劳动部、省教育厅、团省委组织的各类职业指导师、创业指导师、职业督导师等师资培训,共计80余人次。

七、加强就业工作信息化建设,不断提高毕业生就业服务水平。建立校园网就业信息区、毕业生就业信息网,建立微信平台、校园led、海报等多种媒介实时发布就业信息。

八、开拓对外宣传,拓宽就业渠道。主动联系有关文艺

团体、部队、高校等用人单位,积极介绍我院毕业生情况和办学成果。

九、认真开展评优和资助工作,加强对困难学生的就业帮扶和精准援助。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及特殊群体毕业生的就业帮扶,认真执行教育厅的相关帮扶补贴要求,同时,加大帮扶范围和帮扶力度。

十、积极开展特色活动,引导在校学生及毕业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规划。例如每年举办毕业季系列活动,通过各类比赛、讲座、展览、分享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了学生就业、创业和职业规划意识。

十一、积极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充分利用我校网络公共平台以及宣传展板,校园网络等传播媒介,将大学生创业相关政策进行宣传。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俱乐部,为学生搭建交流、学习的平台。聘请行业知名专家来我院开展创新创业工作讲座。选派教师参加各类创业师资培训。

十二、打破传统模式,创新就业举措。

结合艺术院校的特色,制定就业创业指导方案;针对不同

专业学生进行分类分层次指导;依托创新项目,打造创业平台;突破传统招聘会模式,根据不同用人单位的性质、招聘岗位,采用不同的招聘形式。充分利用优秀校友资源提供就业信息;利用专业教师人脉和个人资源挖掘优质就业岗位。建立困难毕业生数据库,提供就业创业重点指导帮扶。探索可持续为学生就业服务制度,为我校毕业生终身提供就业岗位和就业指导。

在就业困难、毕业生人数大量递增的情况下,我们继续坚持科学的态度和求实的精神,不断开拓进取,积极转变观念,认真执行国家就业政策,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

促进就业的税收政策

摘要:税收政策作为国家经济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它能够通过自身或其他经济因素对就业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我国促进就业的税收政策自1992年首次出台后不断进行补充和完善,但通过与国外经验的对比,还是能发现两者之间存在的差距。本文主要通过从促进就业的税收政策的出台与发展、促进就业的税收政策的分类及影响方面,借鉴国外较完善的经验,找寻新形势下我国就业税收政策的政策取向。 关键词:税收政策;促进就业;影响;新形势 税收政策是政府为了实现国家一定历史时期的任务,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而确定的指导制定税收法令制度和开展税收工作的基本方针和基本准则,是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时期的税收政策有鲜明的时代特点。我国经济今年主动调速换挡,宏观管理部门已将今年经济增长目标调低至7.5%,这是2005年以来,中国首次调低GDP增速预期目标。“就业是经济的派生需求,先要经济增长才能拉动就业”。经济增速下调意味着会影响拉动就业的效果,导致了我国今年就业形势“两难”的局面:一方面,经济增速下调意味着转方式、调结构的任务繁重;另一方面,新增就业人数为900万,绝对数较大。总体来说,今年就业压力巨大。面对如此险峻的就业形势,税收政策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杠杆, 在调节和促进就业方面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解决就业和再就业问题,中央和各级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其中税收优惠政策是最具实质性的政策之一。1992年,根据中央关于利用税收、金融等经济杠杆, 扶持第三产业发展以促进就业的政策精神, 国家税务总局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 以鼓励劳动就业服务企业及其他第三产业的发展, 安置待业人员和企业富余人员。1998 年, 由于国有企业和机构改革等原因,使得“隐性失业”显性化,下岗职工人数大幅度增加,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做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的通知, 鼓励下岗职工从事社区服务业,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关于下岗职工从事社区居民服务也享受有关税收优惠政策问题的通知。2002 年9 月, 全国举行再就业工作会议, 会后国家税务总局会同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部门又下达了扶持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 失业人员就业和军队转业、复员退伍军人就业以及随军家属就业等税收优惠政策。为了进一步扩大就业,推动以创业带动就业,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对促进就业税收优惠政策进行了调整和完善,并于2010年10月22日发布了《关于支持和促进就业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决定自2011 年1 月1 日起实施新的支持和促进就业的税收优惠政策,该通知的发布将对刑释解教人员和社区服刑人员的安置就业工作有很大帮助。自此初步形成了一个结构合理、覆盖广泛、多层次促进就业再就业的税收优惠政策体系。 一、我国对促进就业的税收政策的研究 对于促进就业的税收政策,我国理论界从不同的方面进行了多角度、多维度的探索,政策部门也针对不同的从业人员,制定了不同的税收优惠政策: (一)对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税收政策研究 自1998年高校扩招以来,每年有数百万大中专毕业生涌向社会寻求职业。秦建国(2011)认为大学生就业问题是种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税收政策这种宏观调控可以用以建立促进大学生就业的长效机制。他强调:对大学生就业而言, 适当的税收政策选择具有能刺激经济增长的非凡意义,并且可以为有着人力资本优势的大学生就业提供更广阔的天地。毕丽(2009)总结了目前税收政策作为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内容,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第一,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大学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且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日期在其毕业后两年以内的,自其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之日起3年内免交有关登记类、证照类和管理类收费。经营涉及增值税和营业税的,按每户每年8000元为限额,依次扣减其当年实际应缴纳的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个人所得税;第二,创造更多就业岗位。企业招用高校毕业生符合就业困难人员条件的,与其签订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可在一定期限内按实际招用人数定额减免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企业所得税;第三,激励企业接收实习生。凡与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院校签订三年以上期限合作协议的企业,在学生实习期内支付给学生的报酬,准予在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并且,对由学生勤工俭学提供劳务取得的收入,予以免征营业税的优惠。应该说,这些政策,对于促进大学生就业有一定的帮助。但是,总体上看,目前我国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税收政策仍存在程度偏低、可操作性不强、宣传力度不强、财政补贴落实比较困难的问题。这些不足之处引发了刘宏波(2010)对该现象的思考,他通过对广东省现有的促进高校毕业生的税收政策的分析,提出要优化财税政策,扩大吸引力;扩大政策优惠范围,增加基层就业岗位;加强职能部门协调,简化操作程序;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推动学生创业就业。段铸、程颖慧(2009)建议加大对中小企业吸收大学生就业的财税优惠以及开征高学历人才使用税约束人才资源的浪费,特别应对贫困家庭大学生就业给予重点保障。从容、袁伟(2010)则强调仅靠单一的手段和方式很难有效改变这种状况。一方面国家应从宏观经济政策、产业政策及财政政策、社会保障等政策方面制定

我国就业存在的问题及促进就业政策措施

申论热点:我国就业存在的问题及促进就业政策措施 一、我国就业形势及存在的问题 就业是民生之本和安国之策。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就业工作,近几年来,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有关促进就业的政策,并在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据统计,到2005年末,全国城乡就业人员达到7.6亿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达2.7亿多人,比1990年末增加1亿多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下;“十五”期间,城镇新增就业4200万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4000万人。但是,我们还应当看到,“十一五”期间,我国的就业工作仍然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形势,就业压力越来越大,主要表现为: 一是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突出。到2010年,全国劳动力总量将达到8.3亿人,城镇新增劳动力供给5000万人,而劳动力就业需求岗位只能新增4000万个,劳动力供求缺口在1000万个左右。 二是劳动力结构性矛盾突出。一些传统行业出现大批下岗失业人员,而一些新兴的产业、行业和技术职业需要的素质较高的人员又供不应求,劳动者的职业能力和素质亟待提高。 三是人才和劳动力市场不规范。一些非法中介机构提供虚假信息,损害劳动者权益现象突出;一些职业中介机构、用人单位因劳动者性别、年龄、身体残疾等原因侵害劳动者合

法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 四是职业教育和培训工作相对滞后。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市场国际化趋势,对劳动者的职业能力和素质提出更高要求,进一步建立完善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和培训,加强就业前培训、在职职工培训以及对进城就业农村劳动者的技能培训等十分迫切。 五是目前下岗失业人员就业难问题比较普遍,需要对其加强就业指导和服务,建立和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以及对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援助制度,加大对弱势群体的扶持力度。此外,针对目前存在的 六是严重侵害劳动者就业合法权益的行为普遍存在。 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但就业率增长却并不同步。主要有四大因素抑制了高经济增长带动高就业。 这四大因素是:城乡二元结构影响就业总规模的扩大;经济结构的升级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使经济增长吸纳劳动力的作用减弱;企业改制、关闭破产使就业岗位减少;一些人找不到工作,有些岗位却没人去做,就业存在结构性矛盾。 二、促进就业的原则、方针和工作机制 一是坚持经济发展同扩大就业良性互动,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国家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

完善创业扶持政策,促进创业就业的建议

完善创业扶持政策,促进创业就业的建议 创业是就业之源,是最积极、最主动的就业。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建立政府激励创业、社会支持创业、劳动者勇于创业的新机制。推动草根创业、大众创业已成为时代新潮流,并摆上了各级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创业就业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给予扶持。如开辟“再就业市场”,进行创业培训、提供创业小额贷款和政策优惠等。在创业就业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一、我市创业带就业工作存在的困难与不足 目前我市的创业带就业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的困难与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创业促进工作重视不够,导致政出多门,缺乏协调和配合。目前劳动保障、人事、中小企业管理部门、工会、妇联、团委等多个部门都在针对不同群体开展创业扶持工作,实践中往往是各搞各的,缺乏有效的整合和统筹规划,并导致促进创业的政策不连贯。二是资金投入分散,难以形成合力,不利于产生整体功效。三是创业的政策门槛过高,渠道过窄,许多有意创业者难以实现创业愿望。四是创业环境不够优化,表现在创业项目开发和征集制度不健全,可供创业者选择的项目少,无法满足创业者需求多样性的要求。五是创业培训薄弱,不能

提供有效的、针对性强的创业就业培训,政策扶持力度不够等。六是是创业融资制度不健全,贷款难和贷款回收率低同时并存,创业环境存在诸多问题,各项优惠政策难落实,“三乱”现象难以杜绝等。七是对大学生和返乡农民工两个特殊群体的创业工作关注度不够,没有有效措施促进这两个群体的创业带动就业。 二、有效促进创业带就业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是进一步提高各政府部门对创业带就业工作的认识,将创业带就业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性任务,加强宏观领导,优化创业环境。同时要进一步简政放权,依托“互联网+”推进部门间公共服务信息共享。 二是要整合力量,建立由政府牵头,劳动、教育、财税金融、工商管理等相关部门参加的领导和组织实施机构,统筹组织和协调各方面的力量,统一政策,形成合力。 三是是进一步放宽创业准入的门槛,拓宽创业领域,要抓住我国调整产业结构,着力推动我市在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房地产业、旅游业和社区服务等领域的创业工作。 四是建立健全创业服务体系,整合已有的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等机构,形成市、县(区)、乡镇(街道)三级创业指导中心,建立一站式创业服务的平台;鼓励各类服务机构多渠道征集、开发创业项目,建立“创业项目信息库”,建立创业项目征集评估机构,由政府出资

采取哪些措施促进就业

国家将重点指导和促进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和返乡农民工创业,军队复员转业人员、留学回国人员等创业,允许创业者将家庭住所、租借房、临时商业用房等作为创业经营场所。同时建立创业项目资源库,形成有效采集和定期发布制度,接受创业者的咨询和投诉。 重点指导促成五类人创业 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制定鼓励创业的产业指导目录,鼓励创业者进入国家和地方优先和重点发展的科技型、资源综合利用型、劳动密集型、农副产品加工型、贸易促进型、社区服务型、建筑劳务型和信息服务型等产业或行业。鼓励和支持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扩大创业领域。 重点指导和促进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和返乡农民工创业。积极采取措施促进军队复员转业人员、留学回国人员等创业。力争用3到5年的时间,实现劳动者创业人数和通过创业带动就业人数的大幅增加,基本形成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体系,使更多有创业意愿和创业能力的劳动者成功创业。 住所可作为创业经营场所 政府还将放宽市场准入,清理和消除阻碍创业的各种行业性、地区性、经营性壁垒。法律、法规未禁止的行业和领域向各类创业主体开放,国家有限制条件和标准的行业和领域平等对待各类创业主体,并允许注册资金分期到位。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程序和合同约定允许创业者将家庭住所、租借房、临时商业用房等作为创业经营场所。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放宽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以及返乡农民工创业的市场准入条件。 高校毕业生创业免行政性收费3年 为方便创业,政府还将全面实行收费公示制度和企业交费登记卡制度,禁止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干预创业企业的正常经营,严格制止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乱检查、乱培训行为。依法保护创业者的合法私有财产,对严重侵犯创业者或其所创办实体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有关部门要依法查处。 登记失业人员、残疾人、退役士兵,以及毕业2年以内的普通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的,要按有关规定,自其在工商部门首次注册登记之日起3年内,免收管理类、登记类和证照类等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 意见还特别提到,进一步加大对符合条件的劳动密集型小企业的支持力度。鼓励和支持发展适合农村需求特点的多种所有制金融组织,积极做好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的金融服务。鼓励利用外资和国内社会资本投资创业企业,有条件的地区可设立各种形式的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引导和促进创业投资企业的设立与发展。 创业项目资源库将建定期发布制度 为了更好的规范创业者创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还将建立由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专家学者及政府工作人员共同组成的创业服务专家队伍,逐步形成创业服务指导专兼职队伍。并搭建创业者交流互助的有效渠道,建立政府支持并监管、企业与个人开发、市场运作的创业项目评估和推介制度,建立创业项目资源库,形成有效采集和定期发布制度。 通过上门服务、集中服务、电话服务等多种形式,为创业者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的开业指导和咨询服务。建立创业者信息管理服务系统,设立创业服务热线,接受创业者的咨询和投诉,提供及时有效的后续服务和跟踪指导,注重对创业失败者的指导和服务,帮助他们重树信心,再创新业。

促进就业和落实就业扶持政策工作汇报

促进就业和落实就业扶持政策工作汇报 去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及各级人大代表的监督指导和关心支持下,区政府把就业工作作为全区的重要民生工程,纳入了科学发展观考核内容。我们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百姓、保障民生”的工作理念,开拓奋进,科学发展,统筹推进城乡就业工作。去年以来,全区实现城镇新增就业32995人,困难群体就业2120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5867人。促进了我区经济社会高效跨越发展。我局先后荣获全省人社系统优秀服务窗口、全省就业宣传工作先进单位,我区被省政府表彰为就业工作先进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先进区。今年7月,省人社厅副厅长李柏平、厅长韩金峰先后来我区视察,对我区的就业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一、加强领导,严格考核,落实工作目标责任制 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在每年年初的全区人社工作会议上,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都出席会议做主要讲话,区政府与各乡镇办事处、各部门签订人社工作目标责任书,将目标分解到各乡镇办事处和区直有关部门,明确责任分工,严格奖惩追究。同时,区委、区政府研究制定《牡丹区就业和社会保障考核工作实施方案》,对年度考核荣获一、二、三等奖的乡镇办事处给予表彰奖励;完不成任务的取消综合奖受奖资格。区人社部门加强督促检查,严格考核,定期通报,形成了科学、高效的人社工作机制。

二、落实扶持政策,强化就业服务,统筹推进各类群体就业再就业 (一)积极落实就业扶持政策。一是积极落实财政补贴政策。去年以来,上级及区财政安排就业资金1143万元,已落实职业介绍补贴、职业培训补贴、职业技能鉴定补贴、社会保险补贴、公益性岗位补贴、一次性创业补贴、小额担保贷款贴息等政策性支出874万元。 二是落实税费减免和小额担保贷款政策。对持《就业失业登记证》的就业困难人员,从事个体经营自主创业的,按规定落实了税费减免政策。将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等纳入小额担保贷款范围,简化贷款手续,及时为符合条件的创业人员发放小额担保贷款,对微利项目实行财政全额贴息。去年以来,我区共发放小额担保贷款570余万元,贷款回收率达到100%。在全省小额担保贷款工作会议上,我区做了典型发言。 (二)统筹推进各类群体就业。一是积极为企业提供人力资源支持。随着高新区企业蓬勃发展,对劳动力需求大幅增加,部分企业“招工难”与劳动者“就业难”的矛盾日益显现。为此,我们根据企业用工需求,及时召开高新区企业用工座谈会,并深入部分企业开展用工调研,了解企业用工情况,并与一线工人和班组长座谈,详实掌握企业在工资待遇、社会保险、工作环境等方面的情况,指导企业加强人文关怀,稳定职工队伍;同时,通过举办周三招聘会、高新区企业用工专场招聘会等活动,积极为企业提供人力资源支持。

国家在促进大学生就业相关政策

国家在促进大学生就业相关政策 随着大学毕业生数目的日益增加,我国现阶段的就业形势急剧严峻,未来的状况也不容乐观。针对这一长期的社会问题,国家颁布了最新的就业政策,旨在为广大应届生和失业者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缓解就业压力,保持社会稳定与和谐。 一、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和艰苦地区工作。各级政府要为高校毕业生创造工作条件,主要充实城市社区和农村乡镇基层单位,从事教育、卫生、公安、农技、扶贫和其他社会公益事业。在艰苦地区工作两年或两年以上者,报考研究生的,应优先予以推荐、录取;报考党政机关和应聘国有企事业单位的,在同等条件下,应优先录取。 二、党政机关录用公务员和国有企事业单位新增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应主要面向高校毕业生,公开招考或招聘,择优录用。 三、鼓励各类企事业单位特别是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事业单位聘用高校毕业生,政府有关部门要为其提供便利条件和相应服务。对企业跨地区聘用的高校毕业生,省会以下城市要认真落实有关政策,取消落户限制。 四、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凡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的,除国家限制的行业外,自工商部门批准其经营之日起一年内免交登记类和管理类的各项行政事业收费。有条件的地区由地方政府确定,在现有渠道中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创业小额贷款和担保。 五、为高校毕业生办理户口和人事档案手续提供便利。对毕业离

校时未落实工作单位的高校毕业生,本人要求户口和人事档案保留在学校的,按规定保留两年。在此期间,档案管理机构对保管其档案免收服务费用;本人要求将户口转入学前户籍所在地的,公安机关应当按照户籍管理规定为其办理落户手续,人事、教育部门所属人才交流服务机构负责办理相关手续,人事部门所属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免费提供人事代理服务。本人落实工作单位后,公安机关按有关规定办理户口迁移手续。 六、毕业半年以上未能就业并要求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可持学校证明到入学前户籍所在城市或县劳动保障部门办理失业登记。劳动保障部门所属的公共职业介绍机构和街道劳动保障机构应免费为其提供就业服务。对已进行失业登记的高校毕业生,有条件的城市、社区可组织其参加临时性的社会工作社会公益活动,或到用人单位见习,给予一定报酬。对于因患病等原因短期无法工作并确无生活来源者,由民政部门参照当地城市低保标准,给予临时救助。此项费用由地方财政列支。 七、鼓励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事业单位聘用高等职业学校(大专)毕业生,使大批动手能力强、适应性较好的高职(大专)毕业生有用武之地。对就业困难的应届高职(大专)毕业生,由劳动保障、人事和教育部门共同实施“高职(大专)毕业生职业资格培训工程”,对需要培训的应届高职(大专)毕业生进行职业技能鉴定。培训费由教育系统承担,职业技能鉴定费由劳动保障部门适当减免。

稳定就业岗位措施

稳定就业岗位措施 为了充分发挥失业保险“预防失业,促进就业”的功能和“保障生活,稳定和促进就业”的职能作用,结合本公司发展的实际情况,按照“突出工作重点,加强组织领导,合理安排资金,简化工作程序,加强检查督导”的总体思路,充分发挥政策效力,努力扩大视野保险覆盖范围,推进失业保险信息化建设,不断加强失业保险基础管理工作,从而切实做好失业预警和失业调控工作,从源头上有效控制失业人员数量的增长,按照“合理的工资和福利待遇、亲和力的管理团队、凝聚力的文化氛围以及有努力的岗位前途”的原则,采取技能培训、转岗安置、轮班工作、协商薪酬等办法稳定职工队伍,保证并践行不裁员、少裁员的承诺,稳定就业岗位,为促进改革转制和保持稳定发挥更大作用。 一、技能培训。为了增强市场就业竞争力,采取集中授课、现场指导、制作教材、发放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针对性突破性的按照岗位要求科学系统的开展各项业务素质和岗位技能培训,提高职工的文案写作能力、设计能力、审美、市场营销、心理学等,培养储备全能型综合型人才。 二、转岗安置。科学论证,解放思想,深入了解职工专业特长、经验优势及岗位工作性质和业务要求,或者通过技能培训的提高和加强潜能开发,实现适才适用,人尽其才,充分调动职工工作主动性,展示自我,实现自身价值。 三、轮班工作。根据项目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利用人力资源,平衡工作强度,每一位只能都能出满勤、干慢点,确保项目各项管理工作健康持续的发展。 四、协商薪酬。尊重职工心理诉求,了解职工真实需要,根据地区综合水平,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利用多种薪酬管理模式,通过对强度大、难度高等特殊岗位进行协商薪酬,更有效的吸引、保留和激励职工,创造性的开展工作。 严格按照劳动法相关规定,保证职工合法权益,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在保证正常工作的情况下,不减员、不裁员、不超负荷工作,稳定就业形势。丰富职工业余生活,加强职工关怀能力,提升职工信心,保持职工队伍稳定。 在稳定就业岗位措施的组织实施过程中,加强宣传引导和监督评估,做到“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总结”。保证稳定就业岗位措施的切实落实。 ****有限公司 ***年**月**日

2020年《关于支持和促进就业有关税收政策具体实施问题的公告》

XX有限公司 MS-CARE-01 社会责任及EHS 手册 (1.0版) 制订: 审批: 2020-1-1发布 2020-1-1实施

国家税务总局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 《关于支持和促进就业有关税收政策具体实施问题的公告》 20**年第25号 为贯彻落实《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支持和促进就业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84号)的精神,现将就业有关税收政策的具体实施意见公告如下: 一、个体经营税收政策申请、审核程序 (一)人员认定 1.登记失业半年以上人员、零就业家庭或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劳动年龄内的登记失业人员可持《就业失业登记证》、个体工商户登记执照和税务登记证向创业地县以上(含县级,下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提出认定申请。县以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应当按照财税〔20**〕84号文件的规定,重点核查以下情况:一是创业人员及所创业领域是否属于自主创业税收政策扶持范围;二是创业人员缴纳社会保险费记录;三是创业人员是否领取过《再就业优惠证》并申请享受过税收扶持政策。核实后,对符合条件人员在《就业失业登记证》上注明“自主创业税收政策”。 2.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在校期间创业的,可注册登录教育部大学生创业服务网,提交《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证》申请表,由所在高校进行网上信息审核确认并出具相关证明,学校所在地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依据学生学籍学历电子注册数据库对高校毕业生身份、学籍学历、是否是应届高校毕业生等信息进行核实后,向高校毕业生发放《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证》,并在学籍学历电子注册数据库中将其标注为“已领取《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证》”。高校毕业生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证》向创业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提出认定申请,由创业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相应核发《就业失业登记证》,作为当年及后续年度享受税收扶持政策的管理凭证。 3.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离校后创业的,可凭毕业证,直接向创业地县以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提出认定申请。县以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在对人员范围、就业失业状态、已享受政策情况审核认定后,对符合条件人员相应核发《就业失业登记证》,并注明“自主创业税收政策”。 (二)税收减免申请及审核 1.符合条件人员从事个体经营的,可持下列材料向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请减免税:一是减免税申请;二是《就业失业登记证》(注明“自主创业税收政策”或附《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证》);三是主管税务机关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2.县以上税务机关按照财税〔20**〕84号文件第一条规定条件审核同意的,在年度减免税限额内,依次扣减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个人所得税。纳税人的实际经营期不足一年的,主管税务机关应当以实际月份换算其减免税限额。 3.换算公式为:减免税限额=年度减免税限额÷12×实际经营月数 纳税人实际应缴纳的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个人所得税小于年度减免税限额的,以实际应缴纳的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个人所得税税额为限;实际应缴纳的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个人所得税大于年度减免税限额的,以年度减免税限额为限。

中国政府采取的稳定就业的措施

中国政府采取的稳定就业的措施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加上国内本身的结构性问题,2009年中国的就业形势将异常严峻。针对当前经济和就业形势,中国政府已实施一系列积极政策和举措。除了财政、货币等政策加大投入扩大内需外,在就业方面出台了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稳定就业局势措施,调整就业和社会保险政策,通过保企业来稳定就业岗位,保障劳动者权益,维护社会稳定。 (一)稳定就业岗位的措施 1.在2009年之内,可以阶段性降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的费率,减轻困难企业缴费负担和参保人员费用负担。 2.对暂时无力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困难企业,可以在2009年之内、最长不超过6个月的期限内缓缴社会保险费。 3. 调控和预警失业,鼓励国有企业减少裁员。 4.使用失业保险基金和就业专项资金,支持鼓励困难企业开展职工在岗培训、轮班工作、协商薪酬等办法稳定员工队伍,并保证不裁员或少裁员。失业保险基金可用于支付社会保险补贴和岗位补贴。 5.暂缓调整企业最低工资标准。指导符合条件企业及技术先进型服务外包企业实施综合计算工时和不定时工时制。 (二)维护社会稳定的措施 1.稳步提高社会保险待遇。2009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 2.及时足额发放社会保险待遇。确保2009年调整后的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到位;对解除劳动关系的人员及时足额发放失业保险金。 3.困难企业实行经济性裁员,可签订分期支付或以其他方式支付经济补偿的协议。 (三)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策措施 1.减少结构性失业:通过城市社区和农村基层岗位补贴、助学贷款代偿、考研究生、考公务员加分,以及扩大“三支一扶”、“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大学生到村任职”、“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等计划,多种手段鼓励毕业生去基层工作;通过放松户籍限制、政策扶持等手段鼓励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和非公企业工作;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项目积极吸纳和稳定大学毕业生。 2.减少或推迟供给:加大力度落实部队征兵更多面向大学生;研究生或第二学位扩招。通过见习实习制度,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4.加强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所有高校成立专门的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同时将就业指导课列入必修课。对未就业毕业生进行失业登记,提供职业介绍,培训等系列服务。 5. 为困难的大学毕业生提供就业援助。 (四)针对返乡农民工的政策措施 1.切实保障返乡农民工的土地承包权益;稳定粮食和食品价格,有利于农民工返乡务农提高收入。 2.加强农民工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大力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做好农民工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 3.一些劳动力输出地方已经出台支持返乡农民工的政策:3个月以上未能重新就业的,当地政府可按照最低工资标准的70%给予失业救助,救助期不超过半年。

促进就业的政策措施和指导服务

促进就业的政策措施和指导服务 近年来,在社会就业压力持续增大、高校毕业生人数继续增加的情况下,我院作为专业艺术院校在上级部门的正确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就业工作的方针、政策,积极探索就业工作的新方法,不断开拓毕业生就业市场,强化毕业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形成完善的毕业生就业指导体系、专业化就业指导服务团队,使得我院毕业生就业工作继续保持良好态势头,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 一、学院党政领导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成立了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领导小组,由学院党政领导牵头开展工作。 二、各系(院)成立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明确系院领导小组的责任与分工,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 三、提升对毕业生的指导服务,成立大学生就业咨询室,安排取得相关资质的专家、教师接受学生咨询。

四、加强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成立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教研室,将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纳入教学计划,建立具有我院特点的课程体系。 五、加强对毕业生的指导和服务。通过动员会、专题讲座、咨询、班会、广播、微信公众平台等多种形式,将社会需求和就业形势与毕业生择业观念结合起来,引导毕业生认清当前就业形势,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六、加强就业指导队伍师资建设,优化对毕业生就业工作专职辅导员的指导和管理,开展全面而有针对性的业务知识培训。同时,选派教师参加教育部、劳动部、省教育厅、团省委组织的各类职业指导师、创业指导师、职业督导师等师资培训,共计80余人次。 七、加强就业工作信息化建设,不断提高毕业生就业服务水平。建立校园网就业信息区、毕业生就业信息网,建立微信平台、校园led、海报等多种媒介实时发布就业信息。 八、开拓对外宣传,拓宽就业渠道。主动联系有关文艺

促进大学生就业政策分析

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对策建议 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结合国外的实践经验,我们认为,解决好大学生就业问题,需要政府部门、高校与用人单位等有关方面的通力合作。为此,我们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一)政府——综合协调、完善机制,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 1、科学调控招生规模和招生专业。在制定招生计划时,要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统筹安排好高校招生规模。在招生专业的设置上,高校往往只考虑已有的学科专业基础,而较少考虑市场需求,结果是一方面部分专业的高校毕业生面临着就业压力,另一方面许多新兴产业领域找不到适用的技术人才,出现所谓的“结构性失业”。因此,有关部门和高校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认真做好相关专业人才需求预测,对招生规模和招生专业实行动态调整,以实现招生专业及规模与市场需求之间的有效对接。如发现就业市场某类专业技术人员过剩,应限令高校采取隔年招生,甚至停止招生。 2、大力扶持、发展民营企业。调查数据表明,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是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渠道。然而,民营企业为吸纳大学生就业作出贡献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困难与问题:一是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难;二是部分行业对民营企业存在进入限制。在当前银根持续收紧的大背景下,将落实中小企业扶持政策与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结合起来,鼓励民营企业积极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对招收高校毕业生达到一定数量的企业,优先考虑安排扶持中小企业发展资金,并优先提供技术改造贷款贴息或实行一定的税收减免。对劳动密集型企业当年新招收登记失业高校毕业生达到一定数量的,可按规定申请小额担保贷款,并享受财政贴息。对企业招收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签订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按规定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在经营范围上,应鼓励民营企业进入垄断行业,放宽企业出资限制。 我们在走访调查中发现,很多民营企业对吸收大学生就业所享受的优惠政策不甚了解,民营企业享受的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缴纳比例适当降低等优惠政策的落实情况也不理想。因此,政府部门应进一步加强政策的宣传力度,同时简化民营企业享受优惠政策的审核程序,使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真正得到政策扶持。 3、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实践证明,与工业、农业相比,服务业在吸纳劳动力就业方面,更具就业弹性,具有“蓄水池”的作用。然而,我省服务业无论是总量规模还是产业层次,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河北省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约为33%,而全国这一比重约为40%),与制造业相比,存在着严重滞后。从我省服务业的内部构成来看,推动服务业增长的主要还是以劳动力密集为特征的传统服务业,而以知识密集为特征的现代服务业还很欠缺。作为高校毕业生这样的专业人才,更适合从事以知识密集为特征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服务业可以解决更多的就业岗位,而大力发展知识密集型的现代服务业,更能有效解决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同时,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对于优化河北省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也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因此,在继续发展商贸流通、餐饮等传统服务业的同时,大力发展具有增长潜力的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更要积极发展服金融、保险、咨询等现代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创造更多高校毕业生就业机会。 4、完善就业服务体系。一是健全统一规范的公共就业服务组织体系。加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建设,充实力量、加大投入,形成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各有关部门要根据高校毕业生求职就业特点,采取组织企业进校园、召开专场招聘会和供求洽谈会、开展网络招聘等活动,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方便、快捷、直接、有效的就业服务。二是信息网络建设,完善就业信息服务平台。提供政策发布、岗位信息、网络招聘、远程面试、指导咨询等就业服务。加强人力资源市场需求预测,完善职业供求信息收集和发布制度,引导高校

促进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措施和指导服务

促进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措施和指导服务 一、全面落实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主任的就业指导委员会,各学院也成立了以院长为第一责任人的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起“学校就业指导委员会----招生就业处----学院就业工作领导小组----辅导员----学生”五级就业工作体系,加强对大学生就业工作的规划、指导和协调。分管校领导定期召集各学院和相关职能单位负责人召开就业工作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推动、督导全校就业工作开展。学校印发了《曲阜师范大学关于做好2015年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等指导性文件文件,保证了各项工作从上到下层层分解,层层落实任务;从下到上层层监督,层层明确责任。 二、强化人才培养的教育教学改革 学校实施“大类招生、二次分流、分段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大类招生”指按学科大类招生,除个别不能合并为学科大类进行招生的专业外,均将相近的专业合并为学科大类招生;“二次分流”是指在第二学期末进行第一次分流,确定专业与师范生初选,在第五学期末进行第二次分流,确定专业内的方向与师范生终选;“分段培养”指按“1+1.5+1.5”的学段结构安排学程的培养模式,“1”即第一学段,包括第一和第二学期,前一个“1.5”即第二学段,包括第三、第四和第五学期,后一个“1.5”即第三学段,包括第六、第七和第八学期。

同时,学校建设了“平台+模块”的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内容丰富,特色鲜明。所有课程与实践教学环节建设在通识教育平台与专业教育平台之上。通识教育平台上建设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模块、国学修养课程模块与选修的传统文化类课程模块、社会科学类课程模块、理工技术类课程模块、艺体生活类课程模块。专业教育平台上建设必修的学科基础课程模块、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专业方向限选课模块、专业任选课模块。国学修养模块中的“孔子与儒家文化”课程,是校本必修课程,充分体现了我校传统文化育人的办学特色。 与理论课程模块相衔接的是“合格+特长”的实践教学模块。“合格”即学生完成必修的实践教学内容考核时至少达到合格,是最基本的普遍的要求。“特长”即注重发展学生实践能力方面的个性与特长,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通过项目带动、培训促进、学堂培养等途径,培养学生一项以上的实践能力特长。实践教学模块由通识教育实践教学与专业教育实践教学构成。通识教育实践教学包括军事训练、社会实践、职业规划与就业训练、第二课堂综合素质实践等;专业教育实践教学包括实验(实训)、课程论文(设计)、专业(教学)见习、科研训练计划项目、专业(教育)实习、毕业论文(设计)、学科技能竞赛等。 三、稳步推进生涯规划、就业指导课程建设 2015年在顺利完成《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的基础上,稳步推进课程体系建设。配合教务系统升级,实现排课、评教、成绩录入、课时量计算等环节网上统一操作,进一

国家在促进大学生就业相关政策

国家在促进大学生就业 相关政策 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国家在促进大学生就业相关政策 随着大学毕业生数目的日益增加,我国现阶段的就业形势急剧严峻,未来的状况也不容乐观。针对这一长期的社会问题,国家颁布了最新的就业政策,旨在为广大应届生和失业者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缓解就业压力,保持社会稳定与和谐。 一、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和艰苦地区工作。各级政府要为高校毕业生创造工作条件,主要充实城市社区和农村乡镇基层单位,从事教育、卫生、公安、农技、扶贫和其他社会公益事业。在艰苦地区工作两年或两年以上者,报考研究生的,应优先予以推荐、录取;报考党政机关和应聘国有企事业单位的,在同等条件下,应优先录取。 二、党政机关录用公务员和国有企事业单位新增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应主要面向高校毕业生,公开招考或招聘,择优录用。 三、鼓励各类企事业单位特别是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事业单位聘用高校毕业生,政府有关部门要为其提供便利条件和相应服务。对企业跨地区聘用的高校毕业生,省会以下城市要认真落实有关政策,取消落户限制。 四、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凡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的,除国家限制的行业外,自工商部门批准其经营之日起一年内免交登记类和管理类的各项行政事业收费。有条件的地区由地方政府确定,在现有渠道中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创业小额贷款和担保。 五、为高校毕业生办理户口和人事档案手续提供便利。对毕业离校时未落实工作单位的高校毕业生,本人要求户口和人事档案保留在学校的,按规定保留两年。在此期间,档

案管理机构对保管其档案免收服务费用;本人要求将户口转入学前户籍所在地的,公安机关应当按照户籍管理规定为其办理落户手续,人事、教育部门所属人才交流服务机构负责办理相关手续,人事部门所属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免费提供人事代理服务。本人落实工作单位后,公安机关按有关规定办理户口迁移手续。 六、毕业半年以上未能就业并要求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可持学校证明到入学前户籍所在城市或县劳动保障部门办理失业登记。劳动保障部门所属的公共职业介绍机构和街道劳动保障机构应免费为其提供就业服务。对已进行失业登记的高校毕业生,有条件的城市、社区可组织其参加临时性的社会工作社会公益活动,或到用人单位见习,给予一定报酬。对于因患病等原因短期无法工作并确无生活来源者,由民政部门参照当地城市低保标准,给予临时救助。此项费用由地方财政列支。 七、鼓励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事业单位聘用高等职业学校(大专)毕业生,使大批动手能力强、适应性较好的高职(大专)毕业生有用武之地。对就业困难的应届高职(大专)毕业生,由劳动保障、人事和教育部门共同实施“高职(大专)毕业生职业资格培训工程”,对需要培训的应届高职(大专)毕业生进行职业技能鉴定。培训费由教育系统承担,职业技能鉴定费由劳动保障部门适当减免。

中国就业促进政策措施

中国就业促进政策措施 ―从战略着眼 杨宜勇 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目前,中国正处在工业化的中期,下岗和失业作为工业化的必然产 物,使得促进就业不仅仅是一项阶段性的目标,而且是一项长期的、艰 巨的任务。在经济体制转型的过程中,由于市场机制的作用,结构调整 和技术进步产生的失业问题日益显性化,使得再就业问题成为当前的重 中之重。所以,就业是长期的问题,下岗职工再就业是迫在眉睫的问题。 既然长期的客观规律和近期的特殊情况交织在一起,我们不能够简单地 采取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办法来处理,而必须从战略高度重新审视就 业问题,把促进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优先目标,争取找到迎刃 而解的办法。 众所周知,就业不仅具有经济意义,劳动者在为社会提供商品和服 务的同时获得劳动收入;而且具有社会意义,使劳动者成为社会经济活 动的参与者,获得社会的承认和自尊的需要。江泽民总书记关于“三个 代表”的理论,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乐业才能安身立命,从政治的意义上讲,我们要把全面促进就业作为一 项使绝大多数老百姓受益的德政认真抓紧抓好。 国际经验表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完全消灭失业是不可能的。但 是,把失业率限制在自然失业率水平,实现充分就业却可以成为一切工 作的出发点。从宏观经济学来看,就业是一种派生的需求,是由资本、 技术和市场来派生决定的;从微观经济学来看,劳动者自谋职业和创办 小型企业,也能够增加就业,但是这些活动仍然受到资本、技术和市场 等条件的制约。一般说来,解决就业问题有两种办法:一种是事前解决,

从战略上安排好,重在治本;另一种是事后解决,从战术上进行修补,重在治标;两者都发生作用,但是前者的效果更加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问题,把促进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优先目标来考虑,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的内容。 一、把失业率和新增就业机会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的出发点 在市场经济中,失业率、经济增长速度、通货膨胀率和国际收支平衡都是重要的宏观调控目标。其中,把失业率排在首位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失业率是效率和公平的结合点,失业率过高必然导致收入差距拉大,从而使得效率发生的社会环境产生变化,效率势必由此大打折扣。失业率同时也是近期发展目标和长期发展目标结合点。当前是未来的出发点,只有把当前的就业问题处理得比较好,才具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可能;同样,只有把未来的失业率控制在合理的范围,才能把潜在的经济增长速度尽可能地发挥出来,否则就是劳动力资源的浪费。因此,无论是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在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时,都应该对宏观劳动力的供求平衡算一本账,以此为重要的约束条件,求解具体的经济发展措施和社会发展措施,并且把失业率和新增就业机会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的出发点和地方政府政绩的主要考核指标。 二、利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收入政策调控失业率 治理失业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但政府也决不是无能为力。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收入政策都是可用的工具,一个工具不好使,可以多个工具组合起来使用。 比如积极的财政政策对于促进就业就有较好的作用。积极的财政政

全省促进政策落地落实专项行动方案

全省促进政策落地落实专项行动方案 为进一步促进中省各项利企便民政策落地实施,破解政策落地的堵点、难点,更好激发市场活力,增强企业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总体要求和目标 聚焦企业群众反映的堵点、难点,以中省出台的利企便民政策措施为基础,从企业群众需求出发,强化政策流程再造,明确政策核心条款清单和政策落地流程图,加大政策解读和监督检查,促进政策有效落地和执行,不断提高政策知晓率和企业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到X年7月底,相关部门对出台的各项利企便民政策完成梳理再造,政策落地流程、办理环节、成本和时间进一步明晰;到X 年底,形成清晰高效的政策体系,政策落地更加畅通便捷,政策红利得到充分释放,市场主体活力进一步增强。 二、重点政策内容 (一)产业政策。主要包括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升级、促进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加快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发展“三个经济”、支持快递业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建设、培养千亿级奶山羊全产业链、扩大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教育培训等领域消费、提升产品质量等方面政策。 牵头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发展改革委、省商务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 参与单位:省级有关部门,各设区市政府、韩城市政府,杨凌示范区、西咸新区管委会

(二)减税降费政策。主要包括落实深化增值税改革、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降低社保费率、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和重点群体创业就业等财税政策,加强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继续实施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高速公路非现金缴费优惠、高速公路差异化收费试点等措施,减轻企业税费负担。 牵头单位:省财政厅、省税务局、省发展改革委、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 参与单位:省级有关部门,各设区市政府、韩城市政府,杨凌示范区、西咸新区管委会 (三)金融政策。主要包括推动“税银互动”、对小微企业融资担保业务实施降费奖补、实施创业担保贷款、推动中小企业上市融资、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开展应收账款融资、推进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开展创业担保贷款、依托“银商合作”助力小微企业发展、深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等方面内容。 牵头单位:省地方金融监管局、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税务局、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人民银行西安分行、X银保监局、X证监局参与单位:省级有关部门,各设区市政府、韩城市政府,杨凌示范区、西咸新区管委会 (四)科技政策。主要包括加强瞪羚企业培育、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认定,发挥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的引导放大作用,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引领高质量发展等方面政策。 牵头单位:省科技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