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考语文标点符号口诀记忆之引号、括号、冒号

2016年中考语文标点符号口诀记忆之引号、括号、冒号

2016年中考语文标点符号口诀记忆之引号、括号、冒号标点符号口诀记忆

冒号

提示下文用冒号,总结上文要带冒。

引号

引用之语未独立,标点符号引号外。

引用之语能独立,标点符号引号里。

括号

注释局部紧贴着,注释整体隔开着。

标点符号用法口诀记忆

标点符号用法口诀记忆 一、标点口诀复习法 1、问号 第一注意选择问,全句末尾才用问。 第二注意倒装问,全句末尾也用问。 第三注意特指问,每句末尾都用问。 第四注意无疑问,陈述语气不用问。 2、感叹号 关键注意倒装叹,全句末尾才用叹。 3、顿号 大并套小并,大并逗,小并顿。 并列谓和并列补,中间不要去打顿。 集合词语连得紧,中间不要插进顿。 概数约数不确切,中间也别带上顿。 4、分号 分句内部有了逗,分句之间才用分。 5、冒号 提示下文用冒号,总结上文要带冒。 6、引号 引用之语未独立,标点符号引号外。 引用之语能独立,标点符号引号里。 7、括号 注释局部紧贴着,注释整体隔开着。 二、口诀解说与例句 1、问号 ⑴第一注意选择问,全句末尾才用问。(选择性的问句,中间的停顿用逗号,只在全句末尾打一个问号。) 例: a.你打算到西安去呢,还是到广州去呢? b.你打算今天去呢,还是明天去呢? c.你是临场害怕呢,还是身体不舒服? ⑵第二注意倒装问,全句末尾也用问。(倒装性的问句,问号也打在全句末。) 例: a.怎么了,你? b.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志们? ⑶第三注意特指问,每句末尾都用问。(特指性的问句,每个问句的末尾都要打上问号。) 例: 除了他能去,还有谁呢?你吗?你能去吗?我看你不能去吧? ⑷第四注意无疑问,陈述语气不用问。(有些句子的局部虽然带上疑问词,但整个句子的语气是陈述语气,这样的句子就不能打问号。)

例: a.我不知道他叫什么。 b.谁都不知道他叫什么。 c.让我们来看看这个评价是否恰当。 d.要在城西修建立交桥的消息传出后,许多人都非常关心这座立交桥将怎么建,那里的近千株树木将怎么办。 e.基础知识究竟扎实不扎实,对今后的继续深造有重要影响。 2、感叹号 关键注意倒装叹,全句末尾才用叹。(倒装性的感叹句,感叹号要打在全句末尾。)例: 多美呀,祖国的春天! 3、顿号 ⑴大并套小并,大并逗,小并顿。(有的句子并列词语中还有并列词语,大的并列词语之间用逗号,小的并列词语之间用顿号。) 例: a.原子弹、氢弹的爆炸,人造卫星的发射和回收,标志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了新的水平。 b.这个经济协作区,具有大量的科技信息,较强的工业基础,巨大的生活资料、生产资料市场,较丰富的动植物、矿产、海洋、旅游等资源。 ⑵并列谓和并列补,中间不要去打顿。(并列性的谓语之间和并列性的补语之间打逗号,而不打顿号。) 例: a.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b.这个故事讲得真实,动人。 ⑶集合词语连得紧,中间不要插进顿。(集合词语是紧密的结构,不能用顿号分隔开来。如“师生员工”,其间就不能用顿号。) 例: a.这次“严打”的成功,和广大公安干警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和公安干警家属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b.这个县有30多所中小学。 ⑷概数约数不确切,中间也别带上顿。(概数即约数,是不确切的数目,中间不能打顿号。) 例: a.看上去十七八岁,一副瘦骨伶仃的样子。 b.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 4、分号 分句内部有了逗,分句之间才用分。(并列分句内部有了逗号,这并列分句间才能用分号。) 例: a.我们过苦日子时,他来了;我们过好日子时,他却走了。 b.做,要*想来指导;想,要*做来证明。 5、冒号 提示下文用冒号,总结上文要带冒。 例:

2016中考标点符号真题汇编

2016年中考试题解析分类汇编 ——标点符号 【2016?甘肃兰州】 下面两个语段都出自杨绛的散文《老王》,根据语境,在(甲) ,(乙) ,两处填写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语段一:有一天傍晚,我们夫妇散步,经过一个荒僻的小胡同,看见一个破破落落的大院,里面有几间塌败的小屋(甲)老王蹬着他那辆三轮车进大院去。 语段二: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乙)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A.(甲)破折号(乙)破折号 B.(甲)分号(乙)句号 C.(甲)破折号(乙)句号 D.(甲)分号(乙)破折号 【答案】D 【解析】【甲】处上句“看见一个破破落落的大院,里面有几间塌败的小屋”与下句“老王蹬着他那辆三轮车进大院去”是“我们夫妇”在“荒僻的小胡同”看到的两个场景的描述是并列关系,所以用分号不用破折号。 【乙】处句上句“我知道,我知道”意思是“我知道老王不要钱”,下句“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表示话题转换,所以用破折号。 【2016?甘肃武威】 我在原野上摇曳,使原野风光更加旖旎;我在清风中呼吸,使清风芬芳馥郁。我微睡时,黑夜星空的千万颗亮晶晶的眼睛对我察看□我醒来时,白昼的那只硕大无朋的独眼向我凝视。我饮着朝露酿成的琼浆;听着小鸟的鸣啭、歌唱;我婆娑起舞,芳草为我鼓掌。我总是仰望高空□对光明心驰神往;我从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而这些哲理,人类尚未完全领悟。在方框内填入恰当的标点符号。□□ 【答案】;, 【解析】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识别能力,通过仔细阅读两段话,第一处前一个分句重点写“我微睡时”,后面是“我醒来时”,他们属于前后结构相同的两个分句,而且两个分句里面都包含逗号,所以第一处应填分号。第二处空格处于一个分句之间,表示一句话没有说完,所以应填逗号。 【2016?湖北黄冈】 下面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2分) A.对待一切善良的人,都应该做到真和忍:真者,真诚相待,不虚情假意。忍者,宽容忍让,不针锋相对。 B.“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这是韩愈盛赞同时代书法家张旭的话。 C.“海啸”究竟是一种什么现象?它是如何产生的?又该如何去预测?我们应该尽快搞清楚这些问题。 D.毕业50周年同学会现场,昔日的少年,今天的老人,你拉着我的手,我搂着你的腰,说啊、笑啊、哭啊……那场面真的是太感人了。 【答案】C 【解析】这道题考查对标点的辨析。A项,“不虚情假意”后的句号应改为分号,因为冒号统领到句子结尾;B项,句号应在反引号内,因为这个引用的句子是整个句子的一个部分;D项,“说啊、笑啊、哭啊”中间的顿号应改为逗号,这是并列的谓语。

中考语文标点符号的用法

[中考语文复习]标点符号的种类、用法 标点符号的种类 1、点号主要用来表示语言中的停顿和语气。点号有七种: 句号(。)问号(?)感叹号(!)顿号(、)逗号(,)分号(;)冒号(:) 2、标号主要用来标明词语或句子的性质和作用。常用的有七种: 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书名号(《》〈〉)间隔号(·)着重号(·)标点符号的用法 1、句号:表示一句话完了之后的停顿。例如: 我家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做百草园。 2、问号:表示一个问句完了之后的停顿。例如: 我们坐车去吗?我们坐火车去。船呢?先从船,…… 注意:该不该用问号主要看句子是否真正发问,有没有真正发问,有没有疑问语气。例如:谁都不知道他是谁。(一句就不能用问号) 3、感叹号:用在一句话完了之后的停顿,表示强烈的感情。感叹句和语气很重的祈使句才用感叹号。例如: (1)好一幅美丽的图画!(感叹句) (2)小李,快来!快来!(祈使句) 注意:在感叹句中,如果有的成分倒置于句末,感叹号应放在句末。例如: (1)多美呀,祖国的春天! 4、逗号:表示一句话中间的停顿。例如: 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5、顿号:表示句中较短的、并列的几个词语或短语之间的停顿。例如: 作者描写了飞瀑、祠庙、翠松、古柏、洞天云海。 6、分号:表示一个并列复句中并列的分句之间的停顿。例如: 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 7、冒号: 一种是用在总括语之后(提示下文)。例如:下午他拣了几件东西:两条长桌子,四个椅子,一副香炉烛台,一杆抬秤。 一种用总括语之后(总结上文)。例如:教师爱护学生,学生尊敬教师:师生关系非常融洽。 注意:“××说”之类放在引用的话前头,在说后面要用冒号。放在引用的话的中间或后边的时候,在说后面不用冒号。例如:“谢谢你,”李老师,“放右边书架上。” 8、引号:

冒号引号的用法冒号和引号在作文纸上的用法

冒号引号的用法冒号和引号在作文纸上的用法 标点符号是书面上用于标明句读和语气的符号。冒号和引号在作文纸上的用法有哪些呢,下面是WTT整理的冒号和引号在作文纸上的用法,欢迎阅读 冒号和引号在作文纸上冒号的用法 1、表示提示语后的停顿。 2.冒号〔:〕:用在提示语后面,表示提起下文或总结上文。运用冒号时要注意其提示范围。冒号提示的内容的末尾用句号。如果一个句号前的内容不全是冒号提示的,则这个冒号用得不正确。如:这种惊人产事实证明:人如果老想着钱,看不到敌人的腐蚀进攻,就会走入歧途,可见这些事实是可以作为活教材的。(句中冒号只提示到了“歧途”,不包括后边,所以用错了。应把“歧途”后面的逗号改为句号。) 没有特别提示的必要就不要用冒号。如:他表示:一定要来参加会议。(冒号应该删去) 比赛的结果出人预料:老年队竟打败了青年队。 (冒号应该改为逗号) 在句子万分内部,不能用冒号。如:老师说了一声:“下课!”就走了。 (句中不能用冒号,应删去。) “某某说”、“某某想”等后边常用冒号。 但有时不想强调提示语,或不直接引述别人的话,则不用冒号而用逗号。

如果“某某说”是在所有引文的后边,“说”后用句号。 冒号和引号在作文纸上引号的用法 引号〔“”〕:表示文中引用的部分。引号有双引号和单引号两种。一般用双引号,引文内还有引文,就用单引号。双引号和单引号反复使用。直接引用别人的话,用引号;间接引用别人的话,不用引号。连续引用几个文段时,每段开头都要用前引号,只在最后一段用后引号。 引号的作用主要有: a.表示引语 b.表示特定称谓 c.表示特殊含义需要强调 d.表示否定和讽刺 引语指行文中引用他人的话。成语、格言、诗词等, 也包括拟声词、音译词。特定称谓指具有某些特点的名称、简称、专用术语以及纪念日等。特殊含义指引号中的词语在其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产生了新的意思。 使用引用时,引文末尾标点的位置要注意。凡是把引用的话独立来用,末尾点号放在引号里边。如果引用的内容是句子的一个组成部分,即引文没有独立性,引用部分末尾不用点号(问号、叹号可保留),整个句子该停顿处则停顿,该用何点号则用何点号。

人教版中考语文标点符号及使用题含答案

人教版中考语文标点符号及使用题含答案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标点符号及使用 1.阅读下面文段,完成文后各题。 电视连续剧《绝命后卫师》以红军长征为背景,再现了当年那支由闽西6000余名子弟组成的红34师绝命断后,一路鏖战,最终浴血湘江全军覆没的英勇事迹。他们在危难关头挺身而出,为中国革命视死如归的壮举,就是长征精神的注释。而电视剧还原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让已逝的英灵们重新闪耀在yíng屏,就是对长征精神的进一步弘扬和传承。 血雨xīng风的岁月早已过去,而今全国人民正在中国梦的指引下奋力前行,这也是一种长征□肩负着民族复兴的重任,这也是一种赶考。因此,我们要以《绝命后卫师》的播出为契机,大力宣传闽西人民勇于担当、不怕牺牲的精神,凝聚正能量,提振精气神。(根据互联网内容编写)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划线字注音。 yíng xīng________ ________屏血雨________风鏖战 (2)请给文段□处加上一个恰当的标点符号。 (3)请解释“赶考”一词在文段中的意思。 (4)请用“正能量”一词写一个句子(要与文段中的意思相同)。 (5)文段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答案】(1)荧;腥;áo (2); (3)赶考:原意为参加考试。文中比喻经受严峻考验。 (4)示例一:网络媒体要大力弘扬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在网上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示例二:红灯还亮着,就有几位小朋友正准备穿过马路,小东立刻上前阻止并说服了他们,他的行为充满了正能量! (5)“弘扬”与“传承”互换位置 【解析】【分析】(1)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遇到多音多义字时,要先弄清楚它们在词语或句子中的意义,再根据音义对应的规律辨别读音。还可根据形声字中的声旁特点协助判断读音。字形题从表象上看主要考核双音节词语和成语,有时会考核三字的专业术语和熟语,从分类看主要考核音近字或形近字,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运用的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如“屏”是上下结构的字,造字法为形声字,可根据形声字是特点来辨别字形。 (2)前面是“这也是一种”句式结构,后面也是“这也是一种”句式结构,所以中间应加分号。 故答案为:⑴荧;腥;áo ⑵;

中考语文 标点符号专题练习

中考语文标点符号专题练习 一、标点符号口诀记忆 1、问号 第一注意选择问,全句末尾才用问。 第二注意倒装问,全句末尾也用问。 第三注意特指问,每句末尾都用问。 第四注意无疑问,陈述语气不用问。 2、感叹号 关键注意倒装叹,全句末尾才用叹。 3、顿号 大并套小并,大并逗,小并顿。 并列谓和并列补,中间不要去打顿。 集合词语连得紧,中间不要插进顿。 概数约数不确切,中间也别带上顿。 4、分号 分句内部有了逗,分句之间才用分。 5、冒号 提示下文用冒号,总结上文要带冒。 6、引号 引用之语未独立,标点符号引号外。 引用之语能独立,标点符号引号里。 7、括号 注释局部紧贴着,注释整体隔开着。 二、口诀解说与例句 1、问号 ⑴第一注意选择问,全句末尾才用问。(选择性的问句,中间的停顿用逗号,只在全句末尾打一个问号。) 例: a.你打算到西安去呢,还是到广州去呢? b.你打算今天去呢,还是明天去呢? c.你是临场害怕呢,还是身体不舒服? ⑵第二注意倒装问,全句末尾也用问。(倒装性的问句,问号也打在全句末。)例: a.怎么了,你? b.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志们? ⑶第三注意特指问,每句末尾都用问。(特指性的问句,每个问句的末尾都要打上问号。)

例: 除了他能去,还有谁呢?你吗?你能去吗?我看你不能去吧? ⑷第四注意无疑问,陈述语气不用问。(有些句子的局部虽然带上疑问词,但整个句子的语气是陈述语气,这样的句子就不能打问号。) 例: a.我不知道他叫什么。 b.谁都不知道他叫什么。 c.让我们来看看这个评价是否恰当。 d.要在城西修建立交桥的消息传出后,许多人都非常关心这座立交桥将怎么建,那里的近千株树木将怎么办。 e.基础知识究竟扎实不扎实,对今后的继续深造有重要影响。 2、感叹号 关键注意倒装叹,全句末尾才用叹。(倒装性的感叹句,感叹号要打在全句末尾。) 例: 多美呀,祖国的春天! 3、顿号 ⑴大并套小并,大并逗,小并顿。(有的句子并列词语中还有并列词语,大的并列词语之间用逗号,小的并列词语之间用顿号。) 例: a.原子弹、氢弹的爆炸,人造卫星的发射和回收,标志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了新的水平。 b.这个经济协作区,具有大量的科技信息,较强的工业基础,巨大的生活资料、生产资料市场,较丰富的动植物、矿产、海洋、旅游等资源。 ⑵并列谓和并列补,中间不要去打顿。(并列性的谓语之间和并列性的补语之间打逗号,而不打顿号。) a.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b.这个故事讲得真实,动人。 ⑶集合词语连得紧,中间不要插进顿。(集合词语是紧密的结构,不能用顿号分隔开来。如“师生员工”,其间就不能用顿号。) 例: a.这次“严打”的成功,和广大公安干警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和公安干警家属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b.这个县有30多所中小学。 ⑷概数约数不确切,中间也别带上顿。(概数即约数,是不确切的数目,中间不能打顿号。) 例: a.看上去十七八岁,一副瘦骨伶仃的样子。

英语中的冒号和引号

英语中引号的用法 引号分单引号(single quotation marks) 和双引号(double quotation marks) 。单引号只用在一个直接引语中所含有的另一个直接引语上。 1.表示直接引语。当直接引语超过四行或多于40个字词时, 一般不用引号而改用黑体字以便与文章的其它部分界线清晰 "Well, "the foreigner said to him," you look like an engineer." 句号和逗号必须置于引号(双引号和单引号) 之内。 引语的出现位置不同,那么句子的表达也有变化,我们应该注意。我们来看下面几个句子。 "As one of the world's fastest growing consumer markets, China is a world leader in mobile phone sales, domestic tourism, and broadband network penetration," said Chen. "More than 43 percent of all newly reported cases are attributed to people having unprotected sex, and gay men are the most at risk," he said. "The Chinese people uphold the spirit of self-reliance and perseverance, and they are proud of their virtue of supporting and helping people with a disability," BOCOG chief Liu Qi said in a speech. 引语在前,某某人说在后面时,上面的两中形式均可,但多数用的是后一种,特别是有人称代词时必须用第二种形式,不可以说said he。 " We of the younger generation extol the wisdom of that great leader and educator,” I shouted, “who first spoke these flaming words of wisdom?" 某某人说在中间,前后均有引语的时候,表示“说”的动词后要用逗号。 He told the gunman, "I refuse to do that ". 引号前不是我们汉语中常用的冒号而是逗号,这点一定要注意。International Paralympics Committee (IPC) President Philip Craven said in his speech: "These Games will have more athletes, more competing nations, and more sporting events than ever before," and described them as "milestones in Paralympic history" to improving the lives of China's 83 million disabled citizens. 我们来看这句摘自China Daily的句子,speech 后面用的是冒号。这是冒号的一个功能:引出一个较长的引语,所以用了冒号加引号。比如,The prime minister said: "We will fight. We will not give up. We will win the next election." 那么,是不是说,两种用法都可以呢?应该是这样的。不过,逗号+引号,这样的用法还是比较多的。 She called this schedule of activities her "load ":work, study, exercise, recreation, and sleep. 英语中冒号与分号必置于引号外。 The teacher asked, "Could you understand me?" Did the teacher ask, "Have they gone? " Did the teacher ask, "They have gone ?" The frightened girl screamed, "Help"! The fellow only said, "Sorry!" He interrupted me, "Now, listen"——and went on saying. 问号、感叹号和破折号有时置于引号之内, 有时置于外号之外。如果所引内容本

小学标点符号的用法口诀

小学标点符号的用法口诀 一、标点符号歌 句号(。)是个小圆点,用它表示说话完。逗号(,)小点带尾巴,句内停顿要用它。顿号(、)像个芝麻点,并列词语点中间。分号(;)两点拖条尾,并列分句中间点。 冒号(:)小小两圆点,要说话儿写后边。问号(?)好像耳朵样,表示一句问话完。 叹号(!)像个小炸弹,表示惊喜和感叹。 引号(“”)好像小蝌蚪,内放引文或对话。话里套话分单双,里单外双要记牢。 省略号(……)六个点,表示意思还没完。

破折号(——)短横线,表示解说、话题转。 书名号(《》)两头尖,书、刊名称放中间。 圆括号(),方括号[],注解文字放里边。 学标点,并不难,多看多练才熟练。 二、标点符号游戏 正因为标点在生活奇妙作用,才使得文章的表达形式各异,匠心独具,让人深感中国文学句法之精妙,接下来让我们来看一个关于标点的趣味故事: 1、相传徐文长到朋友家里去,适逢下雨,主人写了一个条子跟他开玩笑,上面写的是“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他可没这样读,他读出来的意思正好和住人的相反,你知道他是怎么读的吗? 2、学生取出练习纸,尝试给这个句子添加标点。 3、交流“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这样就和主人的意思相反了。 4、其实这一句可以有好多种说法,除了以上两种之外还有好几种,你能加出来吗?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三、标点符号使用方法名称符号用法说明 (一)句号。 1、用于陈述句的末尾。例如,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2、用于语气舒缓的祈使句末尾。例如,请您稍等一下。 (二)问号? 1、用于疑问句的末尾。例如,他叫什么名字? 2、用于反问句的末尾。例如,难道你不了解我吗? (三)感叹号! 1、用于感叹句的末尾。例如,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奋斗!

初中语文 标点符号 练习题(含答案)

标点符号 知识精讲 一、要点梳理 (一)常用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分为两大类:点号(作用是点断,主要表示语句的停顿、结构关系和语气)和标号(标明语句的性质和作用)。 1.点号 ①句末点号:句号、问号、叹号 ②句内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 2.标号: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书名号、连接号、分隔号。

二、方法点拨 (一)常见错误 1.非疑问句误用问号 例:我不知道这条路谁能走通?但我一定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2.选择问句,中间的停顿误用问号 例:今天去呢?还是明天去呢?我实在是拿不定主意。 3.倒装句中问号、叹号前置之误用 例:到底怎么办?这件事。 4.概数误用顿号 例:一天才走五、六里。这次运动会二、三班从的同学都要参加。 5.连词前误用顿号 例:观众长时间地等待,只为一睹她的风采、或签上一个名。 6.分句之间误用顿号 例:他留给我的印象依然如故:天真中透示着纯真、活泼中蕴含着稚气。 7.联合词组不同层次的词语之间误用顿号 例:上海的越剧、沪剧、淮剧、湖北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在这次会演中,都带来了新剧目。 8.句中未用逗号径直用分号 例:任弼时同志一生三怕:一怕工作少;二怕麻烦人;三怕多用钱。 9.句中已用句号再用分号 例:学习贵在自觉。要有笨鸟先飞的精神,自我加压;学习贵在刻苦。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持之以恒;…… 10.冒号提示范围不清 例:毛泽东有两句诗:"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我从中感受到了坚持不懈、不畏艰难的精神。 11.同一句中用两个冒号 例:昨天开大会,王厂长宣布:厂里要实行两项改革:一是持证上岗,二是下岗分流。12.某某说,在引用的话中间,误用冒号 例:“这样做对不对?我看,”刘主任大声说:“不对。” 13.引语中句末点号误置 例1:王局长说:“咱不能把功劳当资本,向党和人民捞好处”。 例2: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说的那样,“神形兼备,充满生机”。14.省略号和“等”“等等”同时使用之误 例:一起去的有十七八个人,有我姐姐、表弟、表妹、同学……等。 15.句内括号与句外括号相混用 例1:第一部拍摄的是喜剧片《李阿毛与唐小姐》,(唐小姐是李阿毛信箱中虚构的一个女秘书)由徐卓果编剧,张石川导演。 例2:人们阅读应用文时,一般不包括欣赏的因素(书信、日记有时被当作文学创作的形式,那是例外,不能看作一般应用文。)

初中语文标点符号专题(可直接打印)

专题一标点符号 一、标点符号分为点号和标号两类 1.点号是用来点断句子、表示停顿的符号。点号又分为句中点号(顿号、逗号、冒号、分号)和句末点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共七种。 2.标号主要标明语句的性质和作用,包括引号、破折号、括号、省略号、着重号、书名号、连接号和专用号九种。 二、常见错误 1.顿号 ①不是并列词语,中间误用顿号。 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用顿号,不是并列的词语就不能用顿号。例如: a.我家住在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这个例句中的顿号使用错误,因为顿号的前后不是并列关系而是领属关系。) b.沙尘暴袭击了三省、五十六个县。(互相包含的内容之间不能用顿号。) ②分句之间误用顿号。 不同分句间一般要用分号或逗号,不能用顿号。例如: 风让它欢欣、雨也让它喜悦,荷盘中的一汪水,被荷叶摇成一颗亮晶晶的玉珠。(应将第一个顿号改为逗号。) ③集合词语中间插顿号。 集合词语是紧密的结构,不能用顿号分隔开来,如“中小学生”“大专院校”“指战员”“司乘人员”等。例如: 这次“严打”的成功,和广大公安干、警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公安干警”是集合词语,中间的顿号应删去。 ④连词前面误用顿号。 在表并列关系的连词前面,无论是“或”“和”“及”,还是“与”,均不能用顿号。应根据不同句子的情况,或删去顿号,或改用逗号。例如: 观众长时间地等待,只为一睹她的风采、或签上一个名。(“或”是连词,其前面的顿号应删去。) 2.分号 ①句中没有逗号直接用分号。 逗号、分号虽同为句内点号,但停顿的时间有长短之分。应先选用停顿短的逗号,再用停顿长的分号。只有在“分行列举的各项之间”才能直接用分号。例如: 打好这一仗的关键是:一要发动群众;二要找准目标;三要速战速决。(句中无逗号,直接

人教版中考 语文标点符号及使用训练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中考语文标点符号及使用训练试题及答案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标点符号及使用 1.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①名作犹如缕缕春风,时常叩响我一颗文学爱好者驿动的心弦,名作犹如滴滴甘霖,时常滋润着我一个业余文学创作者干涸的心田。②我又好像一位嗷嗷待哺的婴儿贪婪地吮吸这名作的乳汁,又好像一头初生的牛犊咀嚼着名作的萋萋芳草。③我不停地阅呀读呀,抄呀写呀,写下数以万计的阅读笔记。④我,,,由一个文学爱好者,蹒跚着走向业余文学创作者。⑤是名作激励和启迪着我把在日常生活中所经所历所见所闻所感所悟,欣然付诸于笔端,形成拙文…… (1)句①中有一处标点使用错误,应把“________”改为“________” (2)句②中“咀嚼”一词在句中的意思是________。 (3)请把下面这三个成语的序号依次填入句④中。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A.铢积寸累 B.厚积薄发 C.聚沙成塔 (4)句⑤是一个病句,请修改这个句子。 【答案】(1)逗号 ;分号 (2)比喻对文章反复琢磨体会。 (3)A ;C ;B (4)改成启迪和激励 【解析】【分析】(1)学生应掌握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同时也应掌握标点符号的特殊用

法。这里分句间停顿应用分号。 (2)了解词语基本义,能够根据语境推断词语的含义,意思表达正确即可。 (3)这里按照语义由轻到重排列,应是ACB 。 (4)了解常见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是基本的应对策略。要特别注意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对、结构混乱四个方面的语病。这里语序不合理,应调整为“启迪和激励”。 2.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 【A】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瞬________之间,三年初中生活即将结束。今天我们欢聚在这里,隆重举行毕业典礼。回首三年的初中生活,我们每个人都心潮澎湃________ ,感慨万千。今天,我有幸作为学生代表发言,首先我代表2016届的全体毕业生,向为了同学们成长倾注了无数心血、无穷智慧和伟大爱心的老师们表示深深的敬意!【B】正是有了老师们的辛勤耕芸,无私奉献,【C】我们才会在这流淌着温馨________,溢满着关怀的校园里拙壮成长:正是有了老师们的言传身教,诲人不倦,我们才会从懵________懂学童渐变成敢于追梦的少年。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D】无论我们走到天崖海角,我们都会感念母校,难忘师恩……母校所有的一切都将沉淀于我们的生命中,化为梦想启航的风帆! (1)文段中横线前面画线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sùn pài xīng měn B.sùn bài xīn měn C.shùn pài xīn měng D.shùn bài xīng móng (2)文段中四个划线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A B.B C.C D.D (3)文段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向为了同学们成长倾注了无数心血、无穷智慧和伟大爱心的老师们表示深深的敬意! B.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 C.无论我们走到天涯海角,我们都会感念母校,难忘师恩…… D.母校所有的一切都将沉淀于我们的生命中,化为梦想启航的风帆! 【答案】(1)C (2)A (3)B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作答此类题目,一定不能根据自己的感觉随意作答,要重点关注同音字和形近字,要借助工具书来作答。第一个字应读作shùn ,第二个字应读作pài ,第三个字应读作xīn ,第四个字应读作měng。 (2)本题考查查找错字的能力。作答时,一定要认真阅读指定句子,逐字分析,重点关注同音字或形近字,找到错字后修改即可。

标点符号用法口诀

标点符号用法口诀 一年级的孩子已经认识了逗号、句号、问号和感叹号,可是这些标点他们不会使用。个别孩子“逗号”乱用。比如在写话或连词成句中,他们往往会把“今天,爸爸妈妈带我去公园玩。” 写成“今天爸爸妈妈,带我去公园玩。”标点符号虽然小,但犹如一滴水珠,能折射出孩子语文学习的方方面面。如果在孩子的一段习作中,能正确使用标点,不用错一个标点,那么,这个孩子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一定是非常扎实的,无须考查字词句的掌握情况,只需看看标点即可,因为标点符号在很多时候都比字词句的掌握更难。本文搜罗了常用标点的顺口溜,适用于学前或低年级孩子。家有学前班或者进入小学一年级的宝妈可以转发&收藏哦!有条件的家长可以打印出来贴在家里。顺口溜给孩子留着每天背一背,打下基础,以后练习造句或者写作文就不用担心娃出错啦!写文章,要周到,讲清楚,最重要.说话中,应停顿,一口气,说不了.要清楚,有门道,加标点,用符号.学习标点并不难,形状用法要牢记.句号(.)是个小圆圈,用它表示话说完.逗号(,)小点带尾巴,话没说完才出现.问号(?)好象耳朵样,表示一句问话完.叹号(!)好象小炸弹,表示惊喜和感叹.顿号(`)象粒黑芝麻,并列词语点中间.分号(;)两点拖尾巴,并列分句中间点.冒号(:)两个小圆点,要说的话写后边.引号("")两对小蝌蚪,引文引语在中间.引人话语用引号,话里套话分双单.("``")引号还可标书名,常用尖括来替换.(<>)省略号(... ...),六个点,表示意思还没完.破折号(--),一条线,表示注释和突变.中间夹入注释语,一对括号要用全.(()[])学标点,并不难,多看多用就熟练.第一注意无疑问,陈述语气不用问。 第二注意选择问,全句末尾才用问。 第三注意倒装问,全句末尾也用问。 第四注意连续问,每句末尾都用问。 第五注意引文有问号,问号打在引号内。2、顿号一、大并套小并,大并逗,小并顿。 二、并列谓和并列补,中间不打顿打逗。 三、集合词语连得紧,中间不要插进顿。

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专题20 标点符号(含解析)

中考标点符号专项练习20题 整理:天天文学社沈老师 1.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人生在世,是追求纸醉金迷的物质享受?还是追求宁静淡泊的精神境界? B.歌曲“最炫民族风”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民族特色,深受广大青少年喜爱。 C.“我本来是没有计划使用林书豪的,但这家伙每天都在努力。”纽约尼克斯主教练说:“是他站出来抓住了机会。” D.说什么“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我却道“山不在名,有泉则灵”。 2.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每当疼痛发作,他就采用自己的“压迫止痛法”——用茶壶盖、烟嘴、玻璃球、牙刷把……顶住疼痛部位。 B.面对这个问题,他很快陷入了沉思,因为他真的不知道有关部门会不会及时处理,会不会还像以前那样互相推诿? C.《春蕾杯》是由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主办,由首都师范大学《作文导报》承办的一个面向全国中小及各职高、中专学生的作文赛事。 D.我特别喜欢杜甫的诗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因为它形象地揭示出贫富悬殊的社会现实。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错误的一项是( ) A.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人们一边赞叹,一边不免提出疑问,寻求科学的解释。 B.古人说:“见怪不怪,其怪自败。”沙漠里的一切奇怪现象,其实都是可以用科学的道理来说明的。 C.《泥人张》节选自《俗世奇人》。(作家出版社2000年版) D.在我的身旁还有阳光照着——虽然炙热,但光线已经很暗淡了。 4.下列标点符号用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哪里比得上她呀! B.张华考上了北大,在化学系学习;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读机械制造专业;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C.今年的暑假,你是打算去北京旅游呢?还是去深圳旅游? D.屈原的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应成为我们不懈追求的箴言。 5.下面有关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养眼”即好看,“PK”即挑战(单挑),两个加点的网络用语的解释都是正确的。 B.古代把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叫做阳,山的北面或水的南面叫做阴。 C.“岁寒三友”是指:松、竹、梅。 D.“注意上面,”王悦说:“上面有块土掉下来了!”这句中使用的标点符号全部正确。

冒号和引号

冒号[:] 用在提示话的末尾,表示后面有话要说。 例: 1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双龙…… 2我还体会到:劳动使我们的心思细腻。 3我们高兴地说:“银杏树又穿上了新衣裳了!” 引号[“”] 表示放在引号里的话是实际那样说的,或者是想说的,或者引用的。 1去年秋天,我一边拾银杏果,一边问父亲:“银杏树为什么不开花?”父亲笑着说:“不开花哪儿来的果?等到明年春天留心看吧。” 2我们拍着手叫道:“一群黄蝴蝶飞起来了!” 3鲁迅的书桌上刻着一个小小“早”字。 4北京有句歇后语:“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 5我想:“他是谁呢?” 通过上面对冒号、引号的使用分析,你可以发现:在一般的情况下,冒号和引号是配套使用的。引号由前引号和后引号组成,使用时,不要只用半边引号。 引号是一种很重要的标点符号,它包括起引号(用“表示)和引回号(用”表示)两部分。 引号最基本的用法是引用。引用包括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直接引用是把人所说的话完整地记录下来。分三种情形。例如: 1)丫姑折断几枝扔下来,边叫我的小名儿边说:①“先喂饱你!”

2)“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②“我十分满意!” 3)“怕什么!海的美就在这里!”我说。③ 说明:例1)是说话人在前,说话在后的情形, 例2)是说话人在中间,此前此后都是他说的话的情形, 例3)是说话人在后面,前面是他所说的话。 上述三个例句中的①②③处分别用冒号、逗号和句号,这是由引号所引发的固定搭配,不能变动。 间接引用是把某人的原话非正式地、不完整地、随语意拈来放在自己的话中的引用。这类引述如果不作明白交代,就很难发现它是引用。例如: 4)适当地改善自己的生活,岂但“你管得着吗”,而且是顺乎天理,合乎人情的。 5)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形神兼备,充满生机”。 6)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为”。 引号总结:1:表示引用的部分。 2:表示特定的称谓或着重指出的部分。 3:用于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 4:引号里面还要用引号时,外面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5:表示讽刺或否定的意思。

中考语文标点符号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中考语文标点符号练习题附参考答案 1.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这个经济协作区,具有大量的技术信息,较强的工业基础,巨大的生活资料、生产资料市场,较丰富的动植物、矿产、海洋、旅游等资源。 B.当太阳完全被月亮的身影遮住时,与神女般若隐若现的"海尔----波普"彗星相比,清晰的水星亮晶晶地伴在被遮黑的太阳旁边,金星、木星也同现在天宇。 C.出版社在1997年第一季度社科新书征订单上提醒邮购者:务必在汇款单上写清姓名及详细地址(汇款单附言栏内注明所购的书名、册数)。 D.今年春季,这个省的沿海地区要完成3700万土方的河堤加高和河口截流改道工程,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 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蜿蜒起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 B.证券交易所内那些穿红马甲的人便是经纪人,穿黄马甲的人则是管理和服务人员;这是全世界都统一的。 C.他从报上看到某大学研究生院和《中国文化》编委会联合主办《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暑期讲习班》的招生启事,立刻写信去报名。 D.“唉!”作家叹道,“红尘之中,人海茫茫,要找出个不知姓名的陌生人来,这不是大海捞针吗?” 3.标点符号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金黄的大斗笠下,这边,露出一条翘起的小辫;那边,露出一条揽着小山羊的滚圆的胳膊。 B。还有老师拿着大铁戒尺在桌子上紧敲着:“静一点,静一点……” C。这种埋头做事不动脑筋的人简直是——说得不客气一点——跟牛马一样。 D。警号为谁而鸣?为你、我、他,为我们大家而鸣,为中国人而鸣! 4.下列标点符号使用的一项是() A.“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志们。”厂长严肃地说。 B.我要给爷爷理发,爷爷笑了:“你?笤帚疙瘩戴帽子——充人哩。” C.基础知识究竟扎实不扎实?对今后的继续深造有重要影响。 D.今天去呢?还是明天去呢?我实在拿不定主意。 5.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是( ) A.耿大妈对儿子说:“大成,见人该问好就问好,该行礼就行礼,别怕人笑话,俗话说,‘礼多人不怪嘛’。” B.要在城西修建立交桥的消息传出后,许多人都非常关心这座立交桥将怎么建?那里的近千株树木将怎么办? C.蝉的幼虫初次出现于地面,需要寻求适当的地方——矮树、篱笆、野草、灌木枝等

小学二年级语文标点符号的用法口诀总结

小学二年级语文标点符号的用法口诀总结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书面语言不可缺少的辅助工具。它帮助人们确切地表达思想感情和理解书面语言。 一、标点符号歌 句号(。)是个小圆点,用它表示说话完。 逗号(,)小点带尾巴,句内停顿要用它。 顿号(、)像个芝麻点,并列词语点中间。 分号(;)两点拖条尾,并列分句中间点。 冒号(:)小小两圆点,要说话儿写后边。 问号(?)好像耳朵样,表示一句问话完。 叹号(!)像个小炸弹,表示惊喜和感叹。 引号(“”)好像小蝌蚪,内放引文或对话。 话里套话分单双,里单外双要记牢。 省略号(……)六个点,表示意思还没完。 破折号(——)短横线,表示解说、话题转。 书名号(《》)两头尖,书、刊名称放中间。 圆括号(),方括号[],注解文字放里边。 学标点,并不难,多看多练才熟练。 二、标点符号使用方法名称符号用法说明 (一)句号。

1、用于陈述句的末尾。例如,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2、用于语气舒缓的祈使句末尾。例如,请您稍等一下。 (二)问号? 1、用于疑问句的末尾。例如,他叫什么名字? 2、用于反问句的末尾。例如,难道你不了解我吗? (三)感叹号! 1、用于感叹句的末尾。例如,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奋斗! 2、用于语气强烈的祈使句末尾。例如,停止射击! 3、用于语气强烈的反问句末尾。例如,我哪里比得上他呀! (四)逗号, 1、句子内部主语与谓语之间如需停顿,用逗号。例如,我们看得见的星星,绝大多数是恒星。 2、句子内部动词与宾语之间如需停顿,用逗号。例如,应该看到,科学需要一个人贡献出毕生的精力。 3、句子内部状语后边如需停顿,用逗号。例如,对于这个城市,他并不陌生。 4、复句内各分句之间的停顿,除了有时要用分号外,都要用逗号。例如,据说苏州园林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五)顿号、 用于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例如,正方形是四边相等、四角均为直角的四边形。 (六)分号; 1、用于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例如,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

2016年中考专题复习:标点符号的使用要点

2016年中考第二轮专题复习:标点符号的使用 一、认识标点符号 1、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中上不可缺少的部分,用来表示停顿、语气及词语性质和作用。 2、标点符号包括点号和标号两大类。常用的点号有七种,标号有九种,共十六种。 ⑴点号的作用是点断,主要表示语句的停顿、结构关系的语气。按照使用的不同位置,点号可分为句末点号和句中点号两种。 ①句末点号:句号、问号、感叹号(。?!)三种。 ②句中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四种。 ⑵标号主要是标明词语或句子的性质和作用的。标号有: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书名号(“”()—……《》)等。 二、探究真题,明确考点 1、(2015年日照市中考)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面对即将成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是积极申请加入?还是断然拒绝加入?或者只是站在一边远远观望?需要许多国家做出理性的选择。 B.李克强总理曾说过“有权不可任性”这句话,这体现了总理对各级政府的谆谆告诫,至简,至真,至诚,至善。

C.卢沟桥亦作“芦沟桥”。在北京市丰台区,跨永定河上(旧时称卢沟河,亦作芦沟河)。始建于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 D. “你的意志将决定你的命运”,他说,“我把我的手、我的心和我的一切财产的分享权都奉献给你。” 【答案】B 【解析】A项选择问,问号用在最后一问,故将第一、二个问号改为逗号;C项都是对泸定桥的介绍,之间用逗号,故将句中的句号均改为逗号;D项第一个逗号移到引号里面。) 2、(2014年日照中考题)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时间都去哪儿了》在唱响我们心灵深处温存记忆的同时,也让我们思索应该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 B.学校对面三、四百米处一家网吧,有的学生考完试就来到这里“减压”,一些家长颇感担忧。 C.中国有句古话:“宁为太平犬,不做离乱人”。这是亲身经历了国破家亡的人的痛切之言。 D.桃花开了,红得像火;梨花开了,白得像雪;郁金香也开了,黄色、紫色交相辉映;好一派万紫千红的灿烂春光。 【答案】D 【解析】A项问号应该为句号,该句是陈述句,而不是疑问句;B项“三四”之间不能用顿号,“三百”与“四百”不是并列的两项内容;C项第一个句号应在引号内,表示引号内句意结束;故选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