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伦理与法规 教学大纲
传媒法规与伦理教学提纲

导论传媒法:是调整大众传播媒介组织、传播行为、传播参与者之间社会关系的法律法规的总称。
第一节传媒法律关系传媒法律关系是传媒法律规范所确认和调整的在大众传播活动过程中,参与者各方所形成的传播权利和传播义务关系。
具体来说,传媒法律关系包括国际(传媒主管机关)、大众传播媒介(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传播者(个人、群体、组织等)、受众(自然人、法人)相互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一、传媒法律关系的主体指大众传播活动中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机构、组织和个人。
1.传媒主管机关2.传播媒介3.传播者4.受众二、传媒法律关系的客体指在大众传播活动中,传媒法律关系主体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
1.物2.传播行为3.智力成果三、传媒法律关系的内容指传媒法律的主体所享有的传播权利和传播义务1.传播权利a.采访权b.报道权c.批评、建议权c.优待券d.人身权2.传播义务a.更正与答辩b.保守国家秘密c.保守职业秘密d.维护司法尊严e.不得搞“新闻诽谤”f.不得侵犯公民的隐私g.不得借采访的名义拉广告h.不得搞“有偿新闻”i.不得发布禁载新闻四、传媒法律关系的类型1.传媒管理关系2.传媒监督关系3.传媒服务关系4.传媒纠纷处理关系5.传媒写作与竞争关系6.传媒职务关系第二节传媒法律渊源宪法法律其他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行政规章特别行政区法律法规国际条约第三节传媒法与其他规范一、传媒法与传媒政策传媒政策是执政党、政府对所属传媒机构及其从业人员的态度和策略,具体体现在其有关传媒内容、传媒经营管理等活动的一系列行为准则和规范中二、传媒法与传媒道德传媒道德是媒体工作者在长期的职业实践中形成的调整和处理新闻机构内外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或准则三、传媒法与传媒纪律传媒纪律是执政党、政府和各种社会组织约束传媒及其成员的行为规范,其作用介于法律和道德之间。
第一章传媒与国家安全第一节禁止发表煽动言论第二节禁止泄露国家秘密由于大众传播媒介具有传播范围广泛、传播速度迅速的基本特征,新闻工作者有更多机会接触到国家秘密,因为特别需要强调保守国际秘密,防止新闻媒介泄密新闻泄密:指在新闻媒介中公开国家秘密,以致国家安全或国家利益受到损害的行为,一般来说,新闻泄密时间是一种过失行为。
《新闻传播伦理与法规》-课程教学大纲

《新闻传播伦理与法规》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18120883课程名称:新闻传播伦理与法规英文名称:Media Ethics and Law课程类别:新闻学专业必修课学时:48学时学分:3学分适用对象: 新闻学专业本科生考核方式:开卷考试先修课程:《新闻学概论》、《新闻采访与写作》、《传播学原理》二、课程简介自19世纪末大众化报刊勃兴以来,大众传播的迅猛发展已经诱发了大量的道德问题和伦理难题,相关的法律问题也层出不穷。
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十分强大的今天,人们将许多事件称为“媒体驱动”的,受众对事件的体认常常被媒体的有关报道所框定、说扭曲。
因此,许多国家的媒体面临公信力持续下降的信任危机。
与此同时,由新闻媒体所引发的法律问题不断,甚至越来越多的媒体走上了被告席,媒体行为的道德和法律边界均亟待进一步厘清。
本课程主要通过案例教学法,帮助学生了解媒体伦理和媒体法的基本知识以及传播领域经常出现的相关问题、冲突与选择,加深学生对媒体伦理和媒体法理论和实践的认识与思考,培养学生系统分析媒体伦理道德和媒体法问题的能力,以便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自信而有效地面对和因应现实挑战。
Since the end of the 19th century,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ass media has caused a large number of moral and ethical problems, and related legal issues have emerged one after another.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media and new media, people call many events "media-driven" , and audience's perception of events is often framed and distorted by media reports. As a result, the media in many countries are facing a crisis of confidence in which public confidence continues to decline. At the same time, the legal problems caused by the news media are unceasing, even more and more media are on the dock, the moral and legal boundaries of media behavior need to be further clarified. This course helps students to understand the basic knowledge of media ethics and Media Law, as well as related issues, conflicts and choices that often arise in the field of communication, throughthe Case method, to deepen students' understanding and thinking of Media Ethics and Media Law theory and practice, and to train students' ability to systematically analyze media ethics and media law issues, in order to the future career in self-confidence and effective face and meet the challenges of reality.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本课程是新闻传播学专业的学科基础课。
徐晨子《新闻传播伦理与法规》大纲(同名24967)

徐晨子《新闻传播伦理与法规》大纲(同名24967)意义,掌握新闻传播伦理规范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掌握新闻传播法律规范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 新闻传播伦理和法规的概念和范畴[授课方法] :以课堂讲授、案例教学为主,课堂讨论为辅[授课内容]第一节社会利益与社会规范一、社会与社会利益二、社会规范与新闻传播规范第二节新闻传播伦理规范一、新闻传播伦理规范的基本原则二、新闻传播伦理规范的主要内容第三节新闻传播法律规范一、法、法制与法治二、新闻传播法规与新闻传播法制三、新闻传播法制的基本原则及主要内容第四节新闻传播伦理规范与法律规范的相互关系一、新闻传播伦理规范与法律规范的共性二、新闻传播伦理规范与法律规范的区别三、新闻传播伦理规范与法律规范的相互作用第二章:新闻传播者的基本权利和首要义务[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宪法》是新闻传播者权利与义务规定的依据,了解新闻传播者的基本权利(言论出版自由),了解新闻传播者的首要义务(两个服务)[教学重点与难点]言论出版自由、两个服务[授课方法]以课堂讲授、案例教学为主,课堂讨论为辅[授课内容]第一节《宪法》是新闻传播者权利与义务的基本依据一、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二、《宪法》中与新闻传播活动相关的内容第二节言论出版自由是新闻传播者的基本权利一、言论出版自由权利的历史渊源二、言论出版自由权利的基本内涵案例2-1:记者采访火灾受阻女记者被强行拖离案例2-2:《经济观察报》记者仇子明被全国通缉案三、不得滥用言论出版自由权利第三节“两个服务”是新闻传播者的首要义务一、“两个服务”的基本内涵二、“两个服务”与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三、“两个服务”与发扬团结协作精神第三章:新闻传播与新闻真实性原则[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新闻真实性原则[教学重点与难点] 客观、公正原则的主要内容、虚假新闻信息及其表现[授课方法] 以课堂讲授、案例教学为主,课堂讨论为辅[授课内容]第一节坚持真实、客观与公正的原则一、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二、客观、公正原则的主要内容第二节严禁传播虚假新闻信息一、虚假新闻信息及其表现案例3-1:《京华时报》等报纸的5起严重虚假失实报道二、对虚假新闻信息的处罚案例3-2:关于《甘肃日报》等报刊刊载严重虚假失实报道的处罚案例3-3:陈某编造、传播地震谣言案第四章:新闻传播与国家长治久安建议学时:2[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新闻传播要维护国家安全、维护民族团结、保守国家秘密[教学重点与难点] 新闻传播保密工作方针与保密制度[授课方法] 以课堂讲授、案例教学为主,课堂讨论为辅[授课内容]第一节新闻传播与维护国家安全一、新闻传播要维护国家安全二、对煽动危害国家安全行为的处罚案例4-1:泽戈、罗让旦真煽动分裂国家案第二节新闻传播与维护民族团结一、新闻传播要维护民族团结二、对危害民族团结行为的处罚案例4-2:李麦等人侮辱、丑化苗族的形象和人格第三节新闻传播与保守国家秘密一、新闻传播要保守国家秘密二、新闻传播保密工作方针与保密制度三、对新闻泄密行为的处罚案例4-3:孔静等故意泄露国家秘密案第五章:新闻传播与社会公序良俗建议学时:4[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新闻传播在维护社会秩序中严禁报道的相关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 维护司法独立与公正,反对媒体审判[授课方法] 以课堂讲授、案例教学为主,课堂讨论为辅[授课内容]第一节新闻传播要维护社会秩序一、尊重社会公德、维护社会公序良俗二、新闻传播维护社会秩序的主要内容第二节严禁传播色情、淫秽内容一、传播色情、淫秽内容的认定二、对传播色情、淫秽行为的处罚案例5一1:上海七洲网络信息有限公司等传播淫秽物品牟利案第三节严禁传播邪教以及封建迷信等内容一、传播邪教行为的认定与处罚二、传播封建迷信行为的认定与处罚案例5-2:戴某非法出版宣扬封建迷信和伪科学的图书、报纸案第四节严禁传播凶杀、暴力等不当内容一、传播凶杀、暴力等不当内容的认定与处罚二、新闻传播媒体应谨慎报道自杀事件第五节维护司法独立与公正,反对媒体审判一、新闻传播要维护司法独立与公正二、既要坚持媒体监督,又要反对媒体审判第六章:新闻传播与公民人格尊严建议学时:4[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新闻传播伦理与法规中涉及公民人格尊严的相关规定[教学重点与难点] 新闻传播侵害名誉权行为的认定与处罚;新闻传播侵害隐私权行为的认定和处罚;新闻传播侵害肖像权行为的认定与处罚[授课方法] 以课堂讲授、案例教学为主,课堂讨论为辅[授课内容]第一节新闻传播要维护公民人格尊严一、雏护公民人格尊严,谨防新闻传播侵权二、新闻传播侵权行为及其诱因第二节新闻传播要维护公民的名誉权一、公民的名誉与名誉权二、新闻传播侵害名誉权行为的认定与处罚案例6-1:谢晋遗孀诉宋祖德等名誉纠纷案案例6-2:网民恶语发帖清华教授状告百度侵权三、诽谤罪与侮辱罪的认定与处罚案例6-3:利用网络侮辱诽谤他人一审被判2年徒刑第三节新闻传播要维护公民的隐私权一、公民的隐私与隐私权二、新闻传播侵害隐私权行为的认定与处罚案例6-4:“人肉搜索第一案”案例6-5:手机号遇《亲密》撞号状告影视公司侵权案第四节新闻传播要维护公民的肖像权一、公民的肖像与肖像权二、新闻传播侵害肖像权行为的认定与处罚案例6-6:刘翔诉《精品购物指南》侵犯肖像权案案例6-7:赵本山告“天涯”侵犯肖像权案第七章:广告发布及其主要规范建议学时:3[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广告法规与伦理、广告发布的基本原则和具体准则、广告发布的监管[教学重点与难点] 广告法规与伦理、广告发布的基本原则和具体准则[授课方法] 以课堂讲授、案例教学为主,课堂讨论为辅[授课内容]第一节重大政务新闻发布与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建立一、重大政务新闻的发布与报道二、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建立第二节特殊新闻信息的发布与报道一、灾难性信息的发布与报道二、证券新闻与信息的发布与报道第三节境外新闻与经济信息在境内的发布与报道一、境外新闻在境内的发布与报道二、境外经济信息在境内的发布与报道第八章:重大政务新闻与特殊新闻信息的发布建议学时:3[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新闻发言人制度、特殊信息的发布与报道、境外新闻与经济信息在境内的发布与报道[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大政务新闻的发布与报道、新闻发言人制度、灾难性信息的发布与报道[授课方法] 以课堂讲授、案例教学为主,课堂讨论为辅[授课内容]第一节重大政务新闻发布与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建立一、重大政务新闻的发布与报道二、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建立第二节特殊新闻信息的发布与报道一、灾难性信息的发布与报道二、证券新闻与信息的发布与报道第三节境外新闻与经济信息在境内的发布与报道一、境外新闻在境内的发布与报道二、境外经济信息在境内的发布与报道第九章:新闻传播媒体的行政管理建议学时:4[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新闻传播媒体的性质、创建、运作、监督,了解记者站的创建与监督[教学重点与难点] 国家主导新闻传播媒体的发展、事业单位企业化经营的改革、报刊出版的监管、广播电视节目播放的监管、网络传播活动的监管[授课方法] 以课堂讲授、案例教学为主,课堂讨论为辅[授课内容]第一节新闻传播媒体的性质一、国家主导新闻传播媒体的发展二、事业单位企业化经营的改革第二节新闻传播媒体的创建一、报刊社的创建二、广播电台、电视台的创建案例9-1:北京某公司未经许可擅自制作广播电视节目案三、网络传播媒体的创建第三节新闻传播媒体运作的监管一、报刊出版的监管案例9-2:重庆“八二九”制售非法报刊特大团伙网络案二、广播电视节目播放的监管三、网络传播活动的监管案例9-3:新浪网持有的部分网络传播许可证件第四节记者站的创建与监管一、记者站的创建“·二、记者站活动的监管案例9-4:新闻出版总署办公厅关于中国经济时报等报刊记者站违规情况的通报第十章:发扬清正廉洁作风,地址行业不正之风建议学时:2[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清正廉洁的基本内涵与伦理意义[教学重点与难点] 反对有偿新闻;保护商业秘密;不得侵犯著作权[授课方法] 以课堂讲授、案例教学为主,课堂讨论为辅[授课内容]第一节清正廉洁的基本内涵与伦理意义一、清正廉洁的基本内涵二、清正廉洁的伦理意义第二节自觉抵制新闻传播行业的不正之风一、坚决反对各种有偿新闻行为,新闻与经营活动严格分开案例10一1:在采访山西繁峙矿难事故中违纪的11名记者被查处二、反对不正当竞争,保护商业秘密案例10-2:跳槽员工侵犯商业秘密案案例10一3:精通公司诉信达商情等侵犯商业秘密被驳回案三、尊重他人劳动成果,不得侵犯著作权案例10一4:A影视制作公司与B信息科技公司侵犯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案撰稿人:审核人:。
《新闻伦理与法规》教学大纲

《新闻伦理与法规》教学大纲课程编码:1212102402课程名称:新闻伦理与法规学时/学分:32/2先修课程:《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适用专业:新闻学开课教研室:新闻教研室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1.课程性质:《媒介伦理与法规》是新闻专业的一门专业课,是所有新闻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
2.课程任务:本课程旨在使学生了解新闻职业的道德原则与道德规范,掌握我国涉及新闻职业的基本法律与法规,从而提高新闻职业道德修养和水平,强化媒介工作的法律意识,以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传媒工作的需要。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通过学习,学生应了解新闻伦理的内涵,掌握新闻职业的道德原则、道德规范、道德责任和道德评价,了解新闻传播活动中涉及的法律问题,能够对新闻职业道德失范行为进行剖析。
本课程考核形式为考试,综合成绩构成为:期终成绩(闭卷考试)(70%)+平时作文(20%)+课堂活动表现(10%)。
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60分为及格。
三、课程教学内容导论1.教学基本要求了解新闻与法律的关系、新闻媒介法律形成的历程。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能准确记忆新闻法规发展的若干节点。
3.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新闻法规发展的若干节点。
教学难点是将制定新闻法规的社会背景及原因。
4.教学内容一、新闻与法律关系二、新闻法律渊源三、传媒法与其他规范法规第一章新闻与国家安全1.教学基本要求了解新闻与国家安全的关系。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能准确记忆传媒法规中规定的与国家安全相关的条款。
3.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新闻与国家安全的关系。
教学难点是新闻传播行为与国家安全密切相关的原因。
4.教学内容一、禁止发表煽动言论二、禁止泄露国家秘密三、禁止破坏民族团结第二章新闻与社会秩序1.教学基本要求了解新闻与社会秩序的关系。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能准确记忆传媒法规中规定的与国家秩序相关的条款。
新闻传播伦理与法规教程

新闻传播伦理与法规教程第一章:新闻传播伦理概述1.伦理与道德概念的区别与联系①伦理是指人与人在交往中形成的人际关系以及处理这种关系是所应遵循的准则。
②道德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应当遵循的原则和规范以及将这些外在的原则和规范内化而形成的品质、情感和精神境界。
③伦理与道德在内涵上是有一些共通之处。
伦理与道德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调节社会成员之间相互关系的规则的作用。
它们都涉及人们行为品质的善恶正邪,乃至生活方式、生命意义和终极关切等。
④伦理范畴侧重于反映人伦关系以及维持人伦关系所必须遵循的规则,道德范畴侧重于反映道德活动或道德活动主体自身行为的应当;伦理是客观法,是他律的,道德是主观法,是自律的。
新闻传播是社会活动主体间相互传达信息的交流活动,是社会结构体系中新闻传播机构利用媒介向广大受众发布和传递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信息、报道的传播活动。
人们在新闻信息传播活动中的行为应该如何的规范,即是新闻伦理研究的内容。
2.区别不道德与非道德不道德行为:凡是不符合一定社会的伦理原则和伦理规范的新闻传播行为,即报道者的行为有害于他人或社会,称为不道德行为。
比如在采访过程中利用工作之便接受赠礼乃至收受贿赂,为提高稿件的刊用率而不惜捏造“新闻”等,都是不道德行为。
非道德行为:是指不是由一定的道德意识引起,通常也不涉及是否有意或有害于他人或社会的后果,不可能也不应当进行善恶评价的行为。
在新闻传播活动中,一些属于非技术层面的行为,诸如采编技巧、排版印刷、音像录制、经济核算等,由于这些行为通常不与他人发生利益冲突的关系,因此均可以看做是非道德行为。
3新闻传播道德概念4.什么是自律和他律?新闻自律:新闻媒介及其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自律,是新闻媒介及其从业人员在道德上所进行的自我约束。
新闻自律是指新闻工作者及新闻媒介机构对所从事的信息传播活动进行自我限制或自我约束的一种行为。
新闻行业自律:是新闻媒介及其从业者,通过自行制定的新闻行业自律章程、制度、工作守则、公约和守则等,对自身从事的新闻活动进行自我约束、限制、协调和管理,使自己的行为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的要求。
徐晨子《新闻传播伦理与法规》大纲

新闻伦理与法规(教学大纲)Ethics and Regulations of Journalism课程编码:640009 学分:2.0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必修)计划学时:32 其中讲课:32 实验或实践:0 上机:0适用专业:新闻采编与制作推荐教材:黄瑚主编,《新闻传播伦理与法规实用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参考书目:黄瑚主编,《新闻传播法规与职业道德教程(第2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王军著,《传媒法规与伦理》,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年罗彬主编,《新闻伦理与法规》,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陈绚著,《新闻传播伦理与法规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任务新闻伦理与法规是新闻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之一,它是新闻学与法学和伦理学相互结合而形成的新兴学科。
随着新闻传媒对社会的影响力不断增大,围绕新闻活动而产生的法律纠纷和职业道德问题是越来越多。
在这种背景下,对新闻伦理法规和新闻职业道德的学习刻不容缓。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全面了解中外新闻道德自律信条与新闻法规,理清新闻伦理学在中国形成与创立的历史脉络,从而在思想上更能明晰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为学生在今后从事新闻工作打下坚实的职业道德基础。
该课程的教学要求教师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结合我国新闻工作的实际,使学生能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一些新闻伦理道德的基本问题,确立起马克思主义的新闻伦理道德观。
强调使学生在理解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善于观察、分析和解答新闻实践中复杂的新闻伦理法规与职业道德的问题,提高职业水准和专业素养。
课程的基本要求本课程将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授课方式,在理论讲解中将运用大量鲜活的案例加以辅助。
具体基本要求有:1、熟悉、了解涉及新闻传播的相关法律和规定的条款;2、在专业理论学习和实践中,逐步树立法律意识和道德意识,来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为;3、能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日常生活中的涉及违反法律、违反相关规定和不道德的新闻事件;各章节授课内容、教学方法及学时分配建议(含课内实验)第一章:新闻传播规范概述建议学时:4[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新闻传播伦理和法规的概念和范畴,了解学习新闻传播伦理与法规这门课的现实意义,掌握新闻传播伦理规范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掌握新闻传播法律规范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 新闻传播伦理和法规的概念和范畴[授课方法] :以课堂讲授、案例教学为主,课堂讨论为辅[授课内容]第一节社会利益与社会规范一、社会与社会利益二、社会规范与新闻传播规范第二节新闻传播伦理规范一、新闻传播伦理规范的基本原则二、新闻传播伦理规范的主要内容第三节新闻传播法律规范一、法、法制与法治二、新闻传播法规与新闻传播法制三、新闻传播法制的基本原则及主要内容第四节新闻传播伦理规范与法律规范的相互关系一、新闻传播伦理规范与法律规范的共性二、新闻传播伦理规范与法律规范的区别三、新闻传播伦理规范与法律规范的相互作用第二章:新闻传播者的基本权利和首要义务[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宪法》是新闻传播者权利与义务规定的依据,了解新闻传播者的基本权利(言论出版自由),了解新闻传播者的首要义务(两个服务)[教学重点与难点]言论出版自由、两个服务[授课方法]以课堂讲授、案例教学为主,课堂讨论为辅[授课内容]第一节《宪法》是新闻传播者权利与义务的基本依据一、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二、《宪法》中与新闻传播活动相关的内容第二节言论出版自由是新闻传播者的基本权利一、言论出版自由权利的历史渊源二、言论出版自由权利的基本内涵案例2-1:记者采访火灾受阻女记者被强行拖离案例2-2:《经济观察报》记者仇子明被全国通缉案三、不得滥用言论出版自由权利第三节“两个服务”是新闻传播者的首要义务一、“两个服务”的基本内涵二、“两个服务”与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三、“两个服务”与发扬团结协作精神第三章:新闻传播与新闻真实性原则[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新闻真实性原则[教学重点与难点] 客观、公正原则的主要内容、虚假新闻信息及其表现[授课方法] 以课堂讲授、案例教学为主,课堂讨论为辅[授课内容]第一节坚持真实、客观与公正的原则一、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二、客观、公正原则的主要内容第二节严禁传播虚假新闻信息一、虚假新闻信息及其表现案例3-1:《京华时报》等报纸的5起严重虚假失实报道二、对虚假新闻信息的处罚案例3-2:关于《甘肃日报》等报刊刊载严重虚假失实报道的处罚案例3-3:陈某编造、传播地震谣言案第四章:新闻传播与国家长治久安建议学时:2[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新闻传播要维护国家安全、维护民族团结、保守国家秘密[教学重点与难点] 新闻传播保密工作方针与保密制度[授课方法] 以课堂讲授、案例教学为主,课堂讨论为辅[授课内容]第一节新闻传播与维护国家安全一、新闻传播要维护国家安全二、对煽动危害国家安全行为的处罚案例4-1:泽戈、罗让旦真煽动分裂国家案第二节新闻传播与维护民族团结一、新闻传播要维护民族团结二、对危害民族团结行为的处罚案例4-2:李麦等人侮辱、丑化苗族的形象和人格第三节新闻传播与保守国家秘密一、新闻传播要保守国家秘密二、新闻传播保密工作方针与保密制度三、对新闻泄密行为的处罚案例4-3:孔静等故意泄露国家秘密案第五章:新闻传播与社会公序良俗建议学时:4[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新闻传播在维护社会秩序中严禁报道的相关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 维护司法独立与公正,反对媒体审判[授课方法] 以课堂讲授、案例教学为主,课堂讨论为辅[授课内容]第一节新闻传播要维护社会秩序一、尊重社会公德、维护社会公序良俗二、新闻传播维护社会秩序的主要内容第二节严禁传播色情、淫秽内容一、传播色情、淫秽内容的认定二、对传播色情、淫秽行为的处罚案例5一1:上海七洲网络信息有限公司等传播淫秽物品牟利案第三节严禁传播邪教以及封建迷信等内容一、传播邪教行为的认定与处罚二、传播封建迷信行为的认定与处罚案例5-2:戴某非法出版宣扬封建迷信和伪科学的图书、报纸案第四节严禁传播凶杀、暴力等不当内容一、传播凶杀、暴力等不当内容的认定与处罚二、新闻传播媒体应谨慎报道自杀事件第五节维护司法独立与公正,反对媒体审判一、新闻传播要维护司法独立与公正二、既要坚持媒体监督,又要反对媒体审判第六章:新闻传播与公民人格尊严建议学时:4[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新闻传播伦理与法规中涉及公民人格尊严的相关规定[教学重点与难点] 新闻传播侵害名誉权行为的认定与处罚;新闻传播侵害隐私权行为的认定和处罚;新闻传播侵害肖像权行为的认定与处罚[授课方法] 以课堂讲授、案例教学为主,课堂讨论为辅[授课内容]第一节新闻传播要维护公民人格尊严一、雏护公民人格尊严,谨防新闻传播侵权二、新闻传播侵权行为及其诱因第二节新闻传播要维护公民的名誉权一、公民的名誉与名誉权二、新闻传播侵害名誉权行为的认定与处罚案例6-1:谢晋遗孀诉宋祖德等名誉纠纷案案例6-2:网民恶语发帖清华教授状告百度侵权三、诽谤罪与侮辱罪的认定与处罚案例6-3:利用网络侮辱诽谤他人一审被判2年徒刑第三节新闻传播要维护公民的隐私权一、公民的隐私与隐私权二、新闻传播侵害隐私权行为的认定与处罚案例6-4:“人肉搜索第一案”案例6-5:手机号遇《亲密》撞号状告影视公司侵权案第四节新闻传播要维护公民的肖像权一、公民的肖像与肖像权二、新闻传播侵害肖像权行为的认定与处罚案例6-6:刘翔诉《精品购物指南》侵犯肖像权案案例6-7:赵本山告“天涯”侵犯肖像权案第七章:广告发布及其主要规范建议学时:3[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广告法规与伦理、广告发布的基本原则和具体准则、广告发布的监管[教学重点与难点] 广告法规与伦理、广告发布的基本原则和具体准则[授课方法] 以课堂讲授、案例教学为主,课堂讨论为辅[授课内容]第一节重大政务新闻发布与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建立一、重大政务新闻的发布与报道二、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建立第二节特殊新闻信息的发布与报道一、灾难性信息的发布与报道二、证券新闻与信息的发布与报道第三节境外新闻与经济信息在境内的发布与报道一、境外新闻在境内的发布与报道二、境外经济信息在境内的发布与报道第八章:重大政务新闻与特殊新闻信息的发布建议学时:3[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新闻发言人制度、特殊信息的发布与报道、境外新闻与经济信息在境内的发布与报道[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大政务新闻的发布与报道、新闻发言人制度、灾难性信息的发布与报道[授课方法] 以课堂讲授、案例教学为主,课堂讨论为辅[授课内容]第一节重大政务新闻发布与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建立一、重大政务新闻的发布与报道二、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建立第二节特殊新闻信息的发布与报道一、灾难性信息的发布与报道二、证券新闻与信息的发布与报道第三节境外新闻与经济信息在境内的发布与报道一、境外新闻在境内的发布与报道二、境外经济信息在境内的发布与报道第九章:新闻传播媒体的行政管理建议学时:4[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新闻传播媒体的性质、创建、运作、监督,了解记者站的创建与监督[教学重点与难点] 国家主导新闻传播媒体的发展、事业单位企业化经营的改革、报刊出版的监管、广播电视节目播放的监管、网络传播活动的监管[授课方法] 以课堂讲授、案例教学为主,课堂讨论为辅[授课内容]第一节新闻传播媒体的性质一、国家主导新闻传播媒体的发展二、事业单位企业化经营的改革第二节新闻传播媒体的创建一、报刊社的创建二、广播电台、电视台的创建案例9-1:北京某公司未经许可擅自制作广播电视节目案三、网络传播媒体的创建第三节新闻传播媒体运作的监管一、报刊出版的监管案例9-2:重庆“八二九”制售非法报刊特大团伙网络案二、广播电视节目播放的监管三、网络传播活动的监管案例9-3:新浪网持有的部分网络传播许可证件第四节记者站的创建与监管一、记者站的创建“·二、记者站活动的监管案例9-4:新闻出版总署办公厅关于中国经济时报等报刊记者站违规情况的通报第十章:发扬清正廉洁作风,地址行业不正之风建议学时:2[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清正廉洁的基本内涵与伦理意义[教学重点与难点] 反对有偿新闻;保护商业秘密;不得侵犯著作权[授课方法] 以课堂讲授、案例教学为主,课堂讨论为辅[授课内容]第一节清正廉洁的基本内涵与伦理意义一、清正廉洁的基本内涵二、清正廉洁的伦理意义第二节自觉抵制新闻传播行业的不正之风一、坚决反对各种有偿新闻行为,新闻与经营活动严格分开案例10一1:在采访山西繁峙矿难事故中违纪的11名记者被查处二、反对不正当竞争,保护商业秘密案例10-2:跳槽员工侵犯商业秘密案案例10一3:精通公司诉信达商情等侵犯商业秘密被驳回案三、尊重他人劳动成果,不得侵犯著作权案例10一4:A影视制作公司与B信息科技公司侵犯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案撰稿人:审核人:。
新闻道德与法规教学大纲

《新闻道德与法规》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新闻道德与法规Journalism Ethics Law【适用专业】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课时】32【学分】2【课程性质、目标和要求】新闻道德与法规是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
通过开设该课程,能使学生比较系统地了解新闻法学,掌握新闻伦理道德的基本问题,从而了解和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新闻伦理观,提高新闻职业道德修养和水平,以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工作的需要。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新闻的基本法律与法规,了解新闻伦理的内涵、新闻职业的道德原则与道德规范,并对新闻职业道德失范行为进行剖析,掌握德与法的基本知识,从而确立马克思主义新闻伦理道德观。
通过学习学生应把握新闻的基本法律与法规,了解新闻伦理的内涵,掌握新闻职业的道德原则与道德规范;掌握德与法的基本知识,确立马克思主义新闻伦理道德观,对新闻职业道德失范行为进行剖析。
教师在进行理论讲授的同时,对社会现象和新闻领域的实例进行分析。
【教学时间安排】本课程共计2学分,32学时, 学时分配如下:【教学内容要点】绪论一、学习目的和要求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新闻伦理学的学科性质及学习方法。
二、主要教学内容1、关于道德的内涵2、新闻伦理学研究的对象和基本任务3、新闻伦理学在我国是一门新兴的边缘性学科三、课堂讨论选题1、新闻伦理学在我国形成和创立的历史透析;2、学习新闻伦理学的意义和方法。
四、课外作业选题1、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讲,道德重要吗?2、有人认为记者并不需要代表社会正义,请对此做出评析。
第一章新闻道德自律信条一、学习目的和要求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新闻道德自律信条的特征、基本理论和功能。
二、主要教学内容1、西方新闻界的道德自律信条;2、中国新闻界的道德自律信条;3、区域性国际性新闻组织的道德自律信条;4、新闻道德自律信条的特征、理论基石和功能。
三、课堂讨论选题1、资产阶级的道德自律是虚伪的吗?2、道德自律有多大的可靠性?四、课外作业选题1、简述《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的主要内容。
传媒法规与伦理教学大纲

传媒法规与伦理教学大纲传媒法规与伦理教学大纲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传媒行业的发展也越来越迅速,而与之相应的,传媒法规和伦理问题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这个背景下,传媒法规与伦理教学也成为了现代传媒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传媒法规与伦理教学的大纲。
一、传媒法规传媒法规是指国家和地方政府制定的针对传媒行业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在现代社会中,传媒行业是一个重要的信息传播渠道,对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的影响。
因此,传媒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保障社会公共利益、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传媒法规教学中,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 了解传媒法律体系:学生应该了解国家和地方政府制定的有关传媒行业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法》等。
2. 学习传媒法规的适用范围:学生应该了解传媒法规的适用范围,例如哪些行为属于违法行为,哪些行为属于合法行为。
3. 学习传媒法规的实施机构:学生应该了解传媒法规的实施机构,例如哪些机构负责传媒法规的实施和监督。
4. 学习传媒法规的违法行为和处罚:学生应该了解哪些行为属于违法行为,以及违法行为所面临的处罚。
二、伦理问题伦理问题是指在传媒行业中出现的一些道德问题。
在信息时代,人们通过各种传媒渠道获取信息,这就要求传媒工作者必须遵守一定的道德标准,不能以任何方式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
在伦理问题教学中,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 了解伦理标准:学生应该了解什么是伦理标准,以及伦理标准对于传媒行业的重要性。
2. 学习伦理问题的分类:学生应该了解伦理问题的分类,例如新闻道德、广告道德等。
3. 学习伦理问题的案例分析:学生应该通过对一些伦理问题案例的分析,了解在实际工作中如何遵守伦理标准。
4. 学习伦理问题的解决途径:学生应该了解如何解决伦理问题,例如向上级主管部门反映、向公众道歉等。
总之,传媒法规与伦理教学是现代传媒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闻传播伦理与法规课程教学大纲
Ethics and Laws of Media
适用专业:新闻学
课程学时:34
课程学分:2
一、课程的性质和教学目的:
新闻法规与职业道德是新闻专业必修课,它是新闻学与法学和伦理学相互结合而形成的新兴学科。
随着新闻传媒对社会的影响力不断增大,围绕新闻活动而产生的法律纠纷和职业道德问题是越来越多。
在这种背景下,对新闻法规和新闻职业道德的学习就显得刻不容缓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全面了解中外新闻道德自律信条与新闻法规,理清新闻伦理学在中国形成与创立的历史脉络,从而在思想上更能明晰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为学生在今后从事新闻工作打下坚实的职业道德基础。
该课程的教学要求教师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结合我国新闻工作的实际,使学生能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一些新闻伦理道德的基本问题,确立起马克思主义的新闻伦理道德观。
强调使学生在理解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善于观察、分析和解答新闻实践中复杂的新闻职业道德失范现象,提高新闻职业道德水准和修养。
二、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第一章新闻法制的基本理论
1.新闻法制的基本概念
2.我国新闻法制的基本原则及渊源
3.新闻法制的核心问题
4.新闻法制中的法律关系
5.我国新闻法制的主要内容
要求:
1.知识点:新闻法制,新闻法制的核心问题
2.教学要求:了解新闻法制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对新闻法制有整体上的认识。
第二章新闻法的历史发展
内容:
1.新闻法产生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2.英美法系国家新闻法的历史发展
3.大陆法系国家新闻法的历史发展
4.旧中国新闻法的历史发展
5.社会主义新闻法的历史发展
要求:
1.知识点:英美法系新闻法,大陆法系新闻法
2.教学要求:了解新闻法产生的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对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的新闻法有宏观上的认识,并能够理清中国的新闻法的历史发展。
第三章新闻事业的行政管理
内容:
1.新闻媒体的创建
2.新闻媒介日常运作秩序的行政监管
3.新闻媒介经营活动的规范
要求:
1.新闻媒体,新闻媒介
2.了解新闻媒体从事经营活动的规范以及对它的行政监管。
第四章新闻、广告等各类信息的发布
内容:
1.重大新闻的发布与新闻发言人与发布会制度的建立
2.特殊新闻与信息的发布与报道
3.广告的发布及其行为准则
4.境外新闻与信息在境内的发布
要求:
1.新闻发言人制度,广告的发布
2.了解新闻发言人制度建立的过程,对特殊新闻的发布与报道以及广告的发布所存在的准则有多了解和认识。
第五章新闻传播与国家安全、社会秩序
内容:
1.新闻传播活动与维护国家安全
2.新闻传播活动与保密制度
3.新闻传播活动与维护社会秩序
要求:
1.保密制度
2.了解新闻传播活动与维护国家安全、保密制度和维护社会秩序之间的关系。
第六章新闻传播与公民权益
内容:
1.现代社会中的新闻维权和新闻侵权
2.新闻对公民权益的侵害
3.新闻侵害公民权益的常见形式
要求:
1.新闻侵权
2.了解新闻传播与公民权益之间的矛盾,对新闻侵害公民权益的常见形式有认识。
第七章新闻职业道德的基本理论
内容:
1.道德与职业道德
2.新闻职业与新闻职业道德
3.新闻职业道德的社会功能
4.新闻职业道德与新闻法规的关系
要求:
1.新闻职业道德
2.了解新闻职业道德的含义和其社会功能,认识到新闻职业道德与新闻法规的关系。
第八章新闻职业道德的历史发展
内容:
1.新闻职业道德理念与规范的起源与发展
2.社会主义新闻职业道德的形成与初步实践
3.中国新闻职业道德建设的发展历程
要求:
1.中国的新闻职业道德的内容
2.了解社会主义新闻职业道德发展的历程,对中国新闻职业道德有深入的认识。
第九章新闻职业道德原则与规范
内容:
1.新闻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
2.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自觉遵守宪法、法律和纪律
3.维护新闻的真实性,注重报道的客观公正
4.保持清正廉洁的作风
5.提倡公平竞争,加强团结协作
要求:
1.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新闻的真实性
2.教学要求:了解新闻职业道德的原则与规范,理解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维护新闻的真实性,保持清正廉洁的作风以及公平竞争的内涵。
第十章新闻职业道德境界的涵养
内容:
1.新闻职业的道德境界
2.新闻职业的道德评价
3.新闻职业的道德教育
要求:
1.知识点:新闻职业的道德境界,新闻职业的道德评价
2.教学要求:了解新闻职业的道德境界,新闻职业的道德评价和新闻职业的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说明:
(一)、课堂教学:1、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认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之以真实案例课堂讨论、课后作业等手段。
(二)、课堂讨论:9次,每次1学时,共9学时。
(三)、课外作业:一次,通过小论文的写作以提高学生分析作品的能力和写作能力。
五、考核方法:
闭卷考试。
1、平时考核:以讨论和作业为依据,计入期末总成绩,占30%;
2、期末考试:试题库,闭卷,占期末总成绩的70%。
六、教材及参考用书:
1、黄瑚主编《新闻传播法规与职业道德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2、[美]约翰·赫尔顿著,《美国新闻道德问题种种》,中国新闻出版社,1988年版。
3、蓝鸿文主编:《新闻伦理学简明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制定:新闻学教研室
执笔人:王菲
审定人:王兰燕
制定时间: 2018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