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苏,痛风的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紫苏,痛风的治疗

紫苏资料

紫苏(Perilla frutescens)来自于唇形科,紫苏属。别名臭苏,孜珠。frutescens:变成灌木状的。

一年生、直立草本。茎绿色或紫色,钝四棱形,具四槽,密被长柔毛。叶阔卵形或圆形,两面绿色或紫色,或仅下面紫色,上面被疏柔毛。花冠白色至紫红色,花期8-11月,果期8-12月。

本植物在我国栽培极广,供药用和香料用。入药部分以茎叶及子实为主,叶为发汗、镇咳、芳香性健胃利尿剂,有镇痛、镇静、解毒作用。

治感冒,因鱼蟹中毒之腹痛呕吐者有卓效;梗有平气安胎之功;子能镇咳、祛痰、平喘、发散精神之沉闷。

叶又供食用,和肉类煮熟可增加后者的香味。种子榨出的油,名苏子油,供食用,又有防腐作用,供工业用。

民族药

【达斡尔药】balei tos:果实熬油治肝炎。

【傣药】甲阿娘:全草治产妇发热,感冒头痛,咳嗽。

【毛难药】妈哈兰:茎、叶治感冒,咳嗽。

【蒙药】地上部分用于风寒感冒,咳嗽,胸腹胀满,鱼蟹中毒,恶心呕吐;老茎(紫苏梗)治疗胸闷不舒,脘腹胀满,妊娠呕吐,胎动不安;种子(紫苏子)治疗咳逆上气,痰多喘急《蒙植药志》。

【苗药】地哈:茎、叶治感冒,咳嗽。

开头

文中的紫苏是在贵州黔南遇见的,前面介绍回回苏的时候说了紫苏的开发利用方向。

所以这篇文章我们简单说一下紫苏的利用,再查找紫苏资料的时候,还出来了一篇关于痛风的资料。紫苏叶作为组方药之一来治疗痛

风,我们一起学习一下痛风的中医疗法。

油用价值

苏籽出油率高达45%~55%,不饱和脂肪酸占总含油量的90%以上,其中α-亚麻酸含量高达50%~70%。

α-亚麻酸是人体重要的必需脂肪酸,紫苏籽油及α-亚麻酸具有调节免疫力、降血脂和血压、提高智力、延缓衰老、抗癌和预防多种疾病等保健功效,是高血压、血栓病患者的理想食疗油,可作为保健食用调和油中不饱和脂肪酸的主要来源。

在工业上,因其碘值高、挥发性强、易干燥,既可用于制备油漆和油布,又可用于制备阿立夫油、油墨,以及肥皂、涂料、人造革等。

此外,紫苏油中的亚油酸及其衍生物还可配制出具有各种功能的化妆品。

药用价值

紫苏籽、叶、苞和梗都可作为中药材,治疗多种疾病。

如籽可用于主治下气、消痰、润肺、宽肠和治疗肿瘤等;

叶可主治发表,散寒,理气,抗菌,升血糖,咳喘,安胎等;

苞可治血虚感冒;苏梗可理气、舒郁、止痛、安胎和治食滞等。

此外,紫苏还富含黄酮类化合物、类胡萝卜素及迷迭香酸等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和抗菌消炎作用,可用于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抗癌及增加免疫力及多功能医药中间体,研制抗过敏、抑制血小板凝聚药物,开发抗衰老、增强免疫功能的产品。

其它用途

紫苏叶片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类胡萝卜素,营养价值高又兼有药用功效,当鲜菜食用深受人们喜爱;

另外,还可加工成紫苏粥、紫苏酱、紫苏豆瓣酱、紫苏汁、蜜饯、果脯、糖果、叶粉、糕点等多种形式的食品,以及拼盘、腌制产品等调味品;

此外,还可用作色素、防腐剂、甜味剂和香料等食品添加剂的基料。

以紫苏为原料,日本相继开发出了保健食用油、保健食品(如饼干、点心等)、紫苏茶、紫苏饮料、紫苏酱油、紫苏增白霜、药品等。

痛风

痛风是以嘌呤代谢紊乱和尿酸排泄障碍所致的疾病,以高尿酸血症为临床特点,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

急性痛风

急性痛风的首发症状常见下肢远端单关节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

病理变化主要为急性发作期大量炎症细胞浸润、尿酸盐沉积组织局部坏死,继而细胞间质胶原纤维样变性、增生,形成异体肉芽肿。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滑囊液是炎性的,而慢性痛风则是非炎性的。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期,滑囊液中白细胞较多,特别是分叶核白细胞增多,可见白细胞内有针状尿酸盐结晶。

西医给予秋水仙碱治疗后,症状可迅速缓解,但由于秋水仙碱副作用大,改为其他止痛药治疗。

慢性痛风

慢性痛风是指患者经过急性痛风期治疗后,患者症状完全缓解,也称痛风间歇期。

痛风石

痛风石的核心是尿酸钠,是痛风长期反复发作造成尿酸钠盐结晶,沉积的尿酸钠盐结晶周围可发生异物样的轻度慢性炎症反应。

尿酸钠结晶会引起组织的断裂和纤维变性,呈结节肿大。

痛风石常见于关节内及其附近组织,如软骨、滑膜、骨骼、肌腱、韧带、关节囊、皮下脂肪和皮肤等处,一旦形成痛风石,会造成关节

破坏性的改变,是不可能完全恢复的。

现代治疗的主要目的是防止过多的尿酸盐沉积、痛风石破坏和结缔组织反应。

西药治疗

结合临床表现,急性痛风期可给予非甾体类抗炎药、肾上腺皮质激素(醋酸泼尼松)治疗;

痛风间歇期可给予促尿酸排泄药物(苯溴马龙、磺吡酮)、抑制尿酸生成药物(别嘌呤醇)治疗。

中医痛风

中医所指的“痛风”,是因风寒湿气乘虚侵袭,经络痹阻,气血凝滞而致的以肢体及关节疼痛、酸楚、麻木,以及活动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病证,实为痹证的别名。

患者平素饮食不节,嗜酒恣饮,疲劳过度,导致正气亏虚,虚则致病致瘀,瘀血邪毒久聚成积;或湿热内生,久湿迁延,浊毒入络,血阻成瘀而发病。

本病初发在经络,以实为主,热痹为先;久则深入筋骨,可致关节畸形。浊热蕴结,流注络脉,关节灼红肿痛;湿浊瘀阻,凝滞经隧,故发骨节肿痛。

除湿清热,扶正祛邪,化瘀止痛适用于急性痛风发作期。

急性痛风治疗

趾处红肿、发热,疼痛难忍,活动严重受限。舌质暗红,舌胖大有齿痕,苔厚白腻,脉弦洪。

中药治疗以清热解毒、补气祛湿、活血止痛为原则。主方:白茅根50g,老鹳草50g,络石藤50g,黄芪50g,金银花50g,连翘50g,车前子30g(包煎),泽泻30g,当归15g,丹参15g,白芍15g,白术15g,苍术15g,黄柏15g,红花15g,木通10g,陈皮10g,地龙10g,川芎5g,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