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苏子的研究

合集下载

炒紫苏子标准汤剂的质量标准研究

炒紫苏子标准汤剂的质量标准研究

炒紫苏子标准汤剂的质量标准研究
炒紫苏子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驱风散寒、理气止痛的功效。

它可以用于治疗中医学上的风寒感冒、头痛、胸肋疼痛等症状。

由于炒紫苏子的质量易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制定一套炒紫苏子的质量标准是很有必要的。

本文将对炒紫苏子的质量标准进行研究。

炒紫苏子的外观形态是评价其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炒紫苏子应具有紫褐色,略带光泽、均匀一致的外观,并且没有明显的杂质和异味。

炒紫苏子的水分含量也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炒紫苏子的水分含量应该在8%~12%之间,过高或过低的水分含量都会降低其品质,影响药效。

炒紫苏子的挥发油含量是评价其药效的重要指标之一。

挥发油是炒紫苏子的有效成分之一,它具有温中散寒、祛风止痛的功效。

炒紫苏子的挥发油含量应在0.5%~1.5%之间,低于0.5%时药性不足,高于1.5%时可能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

炒紫苏子的残留农药量也是重要的质量指标之一。

残留农药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因此需要对炒紫苏子中的残留农药进行监测和控制。

炒紫苏子的残留农药量应符合国家标准,且不能超过规定的限量。

炒紫苏子的微生物限度也是一个重要的质量指标。

微生物的存在可能会导致炒紫苏子变质或者产生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炒紫苏子的微生物限度应符合国家标准,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质量。

炒紫苏子的质量标准主要包括外观形态、水分含量、挥发油含量、残留农药量和微生物限度。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监测和控制,可以确保炒紫苏子的质量,提高其药效,并保护消费者的健康。

制定一套炒紫苏子的质量标准对于保证产品的质量是十分必要的。

炒紫苏子标准汤剂的质量标准研究

炒紫苏子标准汤剂的质量标准研究

炒紫苏子标准汤剂的质量标准研究
紫苏子,又称为紫苏籽或者苏子,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

紫苏子炒制后,可以用于制作汤剂,具有疏风解表、散寒止痛、开胃等功效。

为了确保炒紫苏子汤剂的质量,需要对其进行质量标准的研究。

一、外观特征:炒紫苏子标准汤剂的外观应该为棕黑色,颗粒形态完整,无破损、霉变或异味。

二、理化指标:
1. 水分含量:根据药典规定,炒紫苏子标准汤剂的水分含量应不超过12%。

2. 含挥发油量:炒紫苏子中的挥发油是其中主要有效成分,含挥发油量可作为评价其质量的重要指标。

根据药典规定,炒紫苏子标准汤剂的挥发油含量应不低于1.0%。

三、微生物指标:
1. 总菌落总数:炒紫苏子汤剂的总菌落总数应不超过1000CFU/g,以保证其微生物质量。

四、农药残留指标:炒紫苏子汤剂中的农药残留不能超过国家标准的限量,以保证产品的安全性。

炒紫苏子标准汤剂的质量标准主要包括外观特征、水分含量、含挥发油量、含油量、微生物指标以及农药残留指标等方面。

严格按照这些指标进行检验,可以确保炒紫苏子标准汤剂的质量稳定,安全可靠。

炒紫苏子标准汤剂的质量标准研究

炒紫苏子标准汤剂的质量标准研究

炒紫苏子标准汤剂的质量标准研究炒紫苏子是一种具有一定药用价值的中药材。

作为中药的一种,炒紫苏子的药效和药用价值往往会受到质量的影响。

因此,研究炒紫苏子标准汤剂的质量标准,对于保证中药的药效和药用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炒紫苏子的主要活性成分是紫苏萜类化合物,其中最主要的成分为紫苏醇。

该成分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炎、抗氧化等多种功效。

炒紫苏子还有利尿、解毒、清热等功效。

因此,制得良好的炒紫苏子标准汤剂对于治疗一些疾病有一定的帮助。

炒紫苏子标准汤剂的制备过程中需要注意多个环节。

首先,需要注意炒制的温度和时间。

炒制的温度应该控制在炒锅内部温度高于150℃,但不能高于180℃。

时间应该掌握好,过长过短都会影响炒紫苏子的质量。

一般控制在5~10分钟之间比较恰当。

其次,需要注意炒紫苏子的保存。

炒紫苏子应该保存在干燥、密闭的容器里,并且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

炒紫苏子标准汤剂的质量标准包括外观、色泽、气味、味道、含量等多个方面。

第一项是外观。

炒紫苏子的外观应该为棕黑色,大小均匀、形状完整、无杂质、无霉变、发霉现象。

第二项是色泽。

炒紫苏子的色泽应该为深褐色,十分重要的一点是颜色要均一。

第三项是气味。

炒紫苏子的气味应该为清香。

第四项是味道。

炒紫苏子的味道应该有一定的苦味,但不过分。

最后一项是含量。

炒紫苏子中紫苏醇的含量应该在0.02%以上,但同时含量也不能过高。

总之,炒紫苏子标准汤剂的质量标准对于保证中药的药效和药用价值至关重要。

在制备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炒制的温度和时间,并且注意炒紫苏子的保存。

同时,炒紫苏子标准汤剂的质量标准包括外观、色泽、气味、味道、含量等多个方面,都需要认真的把握。

炒紫苏子标准汤剂的质量标准研究

炒紫苏子标准汤剂的质量标准研究

炒紫苏子标准汤剂的质量标准研究
对于炒紫苏子的外观特征,应该符合以下要求:外观呈珠状,表面光滑,颜色略呈黄
褐色,无明显的色泽变化或斑点。

炒紫苏子的大小应均匀一致,无明显的断裂或破碎。

对于炒紫苏子的理化性质,应根据国家相关标准进行检测。

水分含量应控制在13%以下,灰分含量应在5%以下,挥发油含量应在1.5%以上,并且含有丰富的挥发性成分,如芳香醇类、顺缩醇类、酚类等。

可以通过测定炒紫苏子的颗粒度、比重、杂质等指标来评估
其物理性质。

对于炒紫苏子的化学成分,应进行定量分析。

紫苏子中主要含有挥发油、脂肪油、蛋
白质、多糖和矿物质等成分。

挥发油是其主要活性成分,应根据国内外相关研究确定其主
要挥发油成分的含量。

对于炒紫苏子的微生物污染,应进行检测,并按照国家相关标准确定菌落总数、霉菌
和酵母菌的检出限度。

还需要检测炒紫苏子中的重金属和农药残留,确保其在一定范围
内。

炒紫苏子的质量标准还应包括其药效和安全性的评价。

可以通过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
来评估炒紫苏子的药理作用、毒性和副作用。

还需要考虑炒紫苏子的保存和贮存条件,以
及质量控制方面的相关技术要求。

建立一套科学的炒紫苏子标准汤剂的质量标准,有利于提高炒紫苏子的质量和安全性,保障其在临床应用和市场销售中的合法性和稳定性。

可以为相关领域的炒紫苏子研究提供
参考和借鉴。

炒紫苏子标准汤剂的质量标准研究

炒紫苏子标准汤剂的质量标准研究

炒紫苏子标准汤剂的质量标准研究炒紫苏子是中医药中常用的一味药材,具有清热解毒、宣肺止咳等功效。

炒制过程中,紫苏子的含量及质量对最终药物疗效有着重要影响。

研究炒紫苏子标准汤剂的质量标准,对于保证药物的安全性和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中,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紫苏子作为原料。

紫苏子应选取完整、无虫蛀、无霉变的种子,颗粒饱满、色泽鲜亮,并有紫苏特有的香气。

要确保紫苏子的产地、生长环境和采收时间等因素的一致性,以减少其对炒制过程中的变异性影响。

需要制定炒制的工艺流程。

炒制紫苏子的工艺流程包括清洗、晾干、炒制等环节。

清洗环节应采用流动清洗法或浸泡清洗法,以去除杂质和表面的附着物。

晾干环节要控制晾干时间和温度,避免紫苏子吸湿或变质。

炒制环节是重中之重,应注意掌握火候、翻炒时间和炒制温度。

火候过大易使紫苏子烤焦,过小则炒制不均匀。

翻炒时间和炒制温度过长会引起紫苏子的气味挥发、颜色变暗。

在炒制环节中需严格掌握每个环节的工艺参数,以确保炒制质量的稳定性。

在炒制过程中,还需要重点研究炒紫苏子过程中的质量标准。

目前,常用的质量测定指标有含水率、挥发性成分含量、香气评定等。

含水率是影响药材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一般应控制在10%以下。

挥发性成分含量与药物的疗效密切相关,其含量应符合国家药典中对紫苏子的规定。

紫苏子炒制后应具有特有的香气,可通过专业的气味评定方法进行判断。

还需要建立与炒紫苏子药剂的疗效相关性的评估体系。

对于紫苏子标准汤剂,应建立相应的药效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如其抗氧化能力、抗炎作用等。

通过实验研究,探索紫苏子标准汤剂药效与含水率、挥发性成分、香气评定等质量指标之间的关系,为制定合理的质量标准提供依据。

炒紫苏子标准汤剂的质量标准研究对于保证药物的安全性和疗效非常重要。

需要从原料选择、炒制工艺流程、质量测定和药效评价等多个方面进行研究,以制定合理的质量标准,为临床应用提供高质量的药物。

紫苏籽综合利用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

紫苏籽综合利用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

紫苏籽综合利用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一、紫苏项目介绍紫苏又名苏子、苏麻,系唇形科一年生植物,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是卫生部首批颁布的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60种物品之一。

紫苏有野生的和栽培的分布于中国、不丹、印度尼西亚、日本、朝鲜等国。

我国的西南、西北、东北大量种植,作为油源之一。

贵州及周边地区拥有丰富的紫苏资源。

用紫苏的果实制油有我国古代的《齐民要术》和《天工开物》中均有记载。

野生紫苏籽含油36%左右。

栽培紫苏籽含油46~50% 。

紫苏油含α—亚麻酸达50~63% 。

它比亚麻油中α—亚麻酸还要高。

紫苏的主要成份α—亚麻酸是ω—3系列高度不饱和脂肪酸的母体,是补充人体缺乏ω—3系列不饱和脂肪酸最理想的资源。

1990年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食品与农业组织召开的“ω—3系列不饱和脂肪酸与健康的国际讨论会”慎重声明:“鉴于已有明确证据表明,ω—3系列油在人体教育和健康中不可缺少的作用,科学家们建议所有婴儿食品和成人食品中都应该含有ω—3系列脂肪酸”。

α—亚麻酸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础物质,人体不可缺少、人体不能自然合成。

人体若缺乏α—亚麻酸会造成脑、视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脂肪代谢紊乱,免疫力下降,寿命缩短。

现代医学证实:α—亚麻酸的主要功能是:健脑益智,全面调整血脂,增强人体免疫功能,延缓肌体衰老防癌、抗癌等。

生物化学证实α—亚麻酸进入人体后,在酶的作用下,依次生成EPA、DPA、DHA由于上述生化过程是不可逆的,因此鱼油对人体的功能,α—亚麻酸不但都具有,而且更丰富,更全面。

由于α—亚麻酸的抗氧化性比EPA、DHA好,植物油脂,不象动物油脂有大量胆固醇,植物油脂的清香又弥补鱼油腥味的不足,医学界认为紫苏油制剂是鱼油制剂的换代产品。

目前在世界上对紫苏植物的开发利用工作,以日本处于领先地位,美国、加拿大、韩国也各有特色。

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

紫苏资源丰富,人类普遍缺乏α—亚麻酸,紫苏籽的开发利用,前景十分广阔。

本项目利用高新技术和设备,对资源丰富的紫苏籽进行综合开发利用,目标产物为高附加值的营养保健食品油和高档化妆品用油;副产物为饲料添加剂。

炒紫苏子标准汤剂的质量标准研究

炒紫苏子标准汤剂的质量标准研究

炒紫苏子标准汤剂的质量标准研究炒紫苏子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良好的药理活性和保健功能。

炒紫苏子标准汤剂的质量标准研究对于保证药效、安全性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以2000字为范围,对炒紫苏子标准汤剂的质量标准进行研究。

一、炒紫苏子的基本性质和药理活性:炒紫苏子是紫苏植物的果实,呈长圆形或倒卵形,外皮紫褐色,具有独特的香气。

在中药学中,炒紫苏子具有补肺益气、宽胸祛痰、通络止痛等功效。

现代研究表明,炒紫苏子中含有大量的挥发油、茉莉酸和紫苏酚等活性成分,具有抗菌、抗炎、抗氧化等生物活性。

二、炒紫苏子标准汤剂的质量标准:1. 外观特征:炒紫苏子标准汤剂应为深褐色的无规则粉末状,无明显异物或杂质。

2. 气味和味道:炒紫苏子标准汤剂应具有天然香气和特有的紫苏味道,无异味。

3. 含水率:炒紫苏子标准汤剂的含水率应在10%以下,以保证其储存稳定性和使用效果。

4. 挥发性成分含量:炒紫苏子标准汤剂中的挥发性成分,如挥发油的含量应符合相应的质量标准。

5. 指纹图谱: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等手段,对炒紫苏子标准汤剂的指纹图谱进行分析,以确定其中活性成分的含量和组成。

7. 含量测定方法:制定炒紫苏子标准汤剂活性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如高效液相色谱法等,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8. 微生物限度:炒紫苏子标准汤剂中的总菌落数、大肠菌群和霉菌、酵母菌等微生物的含量应符合相关的质量标准,以保证其安全性和卫生质量。

9. 重金属含量:炒紫苏子标准汤剂中的重金属元素含量应符合国家标准,如铅、镉、铬、汞等元素的含量应低于国家限定的安全标准,以保证其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10. 包装和贮存:炒紫苏子标准汤剂应采用符合卫生要求的密封包装,如铝塑复合袋等,在常温下贮存储存一年以上不明显变质。

炒紫苏子标准汤剂的质量标准研究涉及外观特征、气味和味道、含水率、挥发性成分含量、指纹图谱、活性成分含量、含量测定方法、微生物限度、重金属含量以及包装和贮存等指标。

中药“止咳平喘药”——紫苏子

中药“止咳平喘药”——紫苏子

中药“止咳平喘药”——紫苏子本品为唇形科植物紫苏的干燥成熟果实。

主产于湖北、江苏、河、浙江、河北。

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本品压碎有香气,味微辛。

以粒饱黄、色灰棕、油性足者为佳。

生用或炒用。

具有之功效降气化痰,止咳平喘,润肠通便。

一、药性和功效本品性味辛,温。

归肺、大肠经。

具有降气化痰,止咳平喘,润肠通便之功效。

用法用量:煎服,3~10克。

使用注意:脾虚便溏者慎用。

二、歌括《药性歌括四百味》歌诀:苏子味辛,驱痰降气,止咳定喘,更润心肺。

三、临床应用1.痰壅气逆,咳嗽气喘本品性降质润,主人肺经,善于降肺气,化痰涎而止咳平喘。

治痰气逆之咳喘痰多,食少胸痞,常与白芥子、莱菔子同用,如三子养亲汤(《韩氏医通》);若上盛下虚之久咳痰喘,胸膈满闷,常与半夏、厚朴、肉桂等同用,如苏子降气汤(《和剂局方》)若风寒外束,痰热内蕴之咳喘,痰多色黄,常与麻黄、桑白皮、苦杏仁等同用,如定喘汤(《摄生众妙方》)。

2.肠燥便秘本品富含油脂,能润燥滑肠,且善降泄肺气以助大肠传导。

治肠燥便秘,常与火麻仁、苦杏仁、瓜蒌仁等同用。

四、现代药理研究1.化学成分本品主要含脂肪酸类成分:油酸、亚油酸、亚麻酸等;酚酸类成分:迷迭香酸等。

本品还含氨基酸、维生素与微量元素等。

2.药理作用紫苏子及其炮制品多种提取物有不同程度的镇咳、祛痰、平喘作用。

炒紫苏子醇提物有抗炎、抗过敏、增强免疫作用。

紫苏子的脂肪油提取物有降血脂作用。

此外,紫苏子还有抗氧化、改善学习记忆、抗肝损伤及抑制肿瘤等作用五、其他同科植物白苏的果实,与紫苏子功效基本相同,亦可入药,名玉苏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药 理 研 究
充分开发利用紫苏子贸源 , 为中 医J 床用药 提供理论依据 ,
医药工作者对紫苏子的本草考证 、 化学成分 、 药理作用 等方 面进行大量 的研究 。笔 者分析近 1 0年来研究紫苏子 的文 献, 现综述如下。
1 本草 考证
31 降血脂 的作 用 紫苏子 的脂肪油提取物具有 明显 的降 .
作用。 氏 1 等 的试验结果也表明紫苏子油对高脂血症大 郭 7 鼠均有 一定 的调整血脂的作用 , 且作用优于对照组。 分析其
紫苏子原 名苏 2 始载于梁 ・ , 陶弘景的《 名医别 录》 列 ,
为中品 , “ 日:主下气 , 降寒 中, 其子尤 良” 。唐代《 食疗本草 》 中记载“ 紫苏 , 除寒热 , 治冷气 ” 至宋代 , 。 对紫苏子有 了较详 细的描述。 本草图经》 《 中指出 ,苏 , “ 紫苏也 , 今处处有之 , 叶 下紫色 , 而气甚香 , 夏采茎 叶, 秋果实 ” 本草衍义》 苏 , 。《 谓“
肪油, 可减少小 鼠跳 台错误次数 , 明显提高小 鼠水迷路测 能 验的正确百分率 , 短到达终点时间 , 缩 并能促进小 鼠脑 内核
近年来 , 紫苏子成 分研究 的文献报道较多 , 主要集 中在
脂肪油 、 氨基酸 、 微量元素等方面。紫苏子 因产地不 同含油
率在 3 0~5 ‰ , 0 主要含不饱和脂肪酸 , 其中以多烯不饱和 脂肪 酸一 a 亚麻酸( 一 十八碳 三烯酸 ,—L A 为 主。采用 a N)
主要 含 4种脂肪 酸 , 它们是 : a一亚麻 酸 、 亚油酸 、 硬力作用的机制 可能是与
其富含 的 a 一亚麻酸有关。
软脂酸 31 较多文献还报道其含有油酸 3 ..9。还有 .1, . 78 6 .
文章报道 紫苏子含有花生 四烯 酸 、 花生 酸 、 十碳 一烯 酸 、 二
素、 抗过敏 的多元酚 、 B VB V 1 3、 2等 。 1 紫苏子 中还含有 K、
c、 、 aMgP等 1 8种宏 微量元素 , 中生物必需微量 素如 F 、 其 e
Mn C 、n 、u Z 7等含量较丰富订 。 也有文献报道从浑江紫苏 子 油 中检 出 2 6种微量元素 , 从油粕 中检 出 2 7种 1 4。
紫苏子 的研 究
郑 君
( 随州市 中心医 院药剂科 , 湖北
随州 ,4 3 0 410 )
【 摘要 】 本文对 近年来有关紫苏子的考证 、 化学成分 、 药理作用等方 面的研 究进 展作一概述.其化学成分 主要含有脂肪
油、 氨基酸 、 微量元素、 .药理研究表明其具有降血脂 、 等 促进记忆能力 、 抗衰老 、 止咳平喘等作 用。
作用机制 , 可能是紫苏子 富含 a 亚麻 酸( 一 十八碳 三烯 酸) 是
。 。一 3 长链多烯长饱 和脂肪酸一二 十碳 五烯酸(P ) E A和二
此紫苏也 , 面皆紫色佳?子治肺气 喘急” 明 ・ 背 ? , 李时珍 《 本
草纲 目》 记载 : ?九月半枯时收子 , “? 子细如芥 子而色 黄赤 , 亦可取油如荏油” 并载 :苏子 与叶同功 , 。 “ 发散风气宜用叶 ,
中国中医药咨讯

21 0 1年 7月 第 3卷 第 1 9期
J l uy 2 Vo. No1 01 1 1 3 .9
4 ・ 4
Ju n l fChn rdto a hn s diieIfr t n o r a iaT a i n lC ie eMe cn nomai o i o
十二碳六烯酸(HA 的前体物质 。在体 内酶 的作用下 , 一 D ) a
亚麻酸转变为 E A和 D A, P H 后者通过抑制 T C合成酶 的限
速酶羟 甲基戊二酸单酰铺 酶 A还原酶 (MGC A rdcae H o uts) e
的活性而减少体 内 T C的合成 , 同时脂肪酸能刺激 T C代谢 为胆酸和 中性固醇而从粪便排 除, 而降低血脂 1 从 5。
血脂作用 。陈氏 1 5等 研究发现大豆肽 和紫苏子油制成 的
制剂 降脂肽 可以显著 降低 高血 脂模型大 鼠的血清 中 T C及 T G浓度 , 明显升 高 HD — C水平 , I 停止 灌 胃 1 后 , 可 周 仍 使 血清 中 T G维持在较低水平。谭 氏 1 等报道紫苏子油对 6 大 鼠脂代谢紊乱有预防作用 ,对兔实验性高脂血症有改善
33 止 咳、 喘作用 紫苏子提取的脂肪油有明显的止 咳和 . 平
清利下气 宜用 子也 ” 中国药典 }00版一部规定 : 紫苏 。《 20 “
子来 源于唇形科植 物紫苏的干燥 成熟 果实” 综观历代本 。
草 ,我们认为本草记载的紫苏子主要来源于唇形科植 物紫 苏, 且古今均是运用其 降气消痰 , 喘, 平 润肠之功效 。
2 化 学成 分 研 究
32 促进学习记忆能力 紫苏子 中的脂 肪油提取物具有 促 . 进小 鼠的学 习记忆能力的作用 。文献报道从紫苏子提取脂
【 关键词 】 紫苏子 ; 化学成分 ; 药理作用
紫苏子 (e l rt cn ed来源于唇形科 紫苏 的干 Prl Fu se s e) ia e S 燥成熟果实 , 是一味临床较常用的中药 1 其资源分布较广 。 泛, 全国各地均可见到 , 主产于江苏 安徽 、 湖南等地 2 紫苏 。
子 味辛 、 性温 , 无毒 , 具有降气消痰 、 平喘 、 润肠之功效 , 中医 长期用 于治疗痰壅气逆 、 咳嗽气喘和肠燥便秘等疾病 1 。为
酸及蛋 白质 的合 成 ,调 节小 鼠脑 内单胺 类神 经递质水 平
1。 8 动物实验也证 明 , 如果在食 物中加入 富含 a 一亚麻酸饲
料进行 子鼠二代培养 , 可提高 子代小 鼠的学 习记忆能力 , 使
子代小 鼠视 网膜 中的 D A增加 , 网膜反射能增 强 1 。以 H 视 9
G —Ms法对脂肪酸 的组成进行鉴定 ,结果表 明紫苏子油 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