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存在的证据

合集下载

世界知名的科学家声称已经发现“上帝”存在的证据

世界知名的科学家声称已经发现“上帝”存在的证据

世界知名的科学家声称已经发现“上帝”存在的证据展开全文根据一个受人尊敬的科学家的说法,有确定的证据显示上帝存在。

他认为他发现证据能支持存在有可以控制一切的作用。

理论物理学家加来道雄认为他提出了一个理论可以证明上帝的存在。

争议性的理论造成了专家之间持续的争论,令人惊讶的是,许多人声称加来道雄博士可能是我们这个时代里最重要的科学家之一。

加来道雄说,「上帝可能是一个数学家。

上帝的心灵,我们认为是宇宙音乐,弦的音乐通过11维超空间共鸣。

这就是上帝的心灵。

」加来道雄是弦理论的创作者和开发者之一。

为了得出上帝实际上可能存在的结论并且有证据支持可以控制一切的作用,加来道雄利用了被他所称之为「原始半半径超光速粒子」的东西。

根据加来道雄,Tycho是理论粒子,能够“解开”物质粒子之间的真空空间的宇宙物质,最终使一切不受周围宇宙的影响。

加来道雄在一个叫做“上帝是数学家吗?”的影片中说「这么说物理学在这方面的发展已经有几十年了。

我们做出了原子弹。

我们研究了星星。

我们制作了雷射光束,但最近我们才发现了弦理论,而弦理论存在于10和11维超空间。

不仅如此,但这些维度是超空间的。

它们是超对称的。

是一种数学家从来没有谈到的新数字在弦理论中演变。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超弦理论。

说起来数学家们一片寂静。

他们感到震惊,因为突然间物理学突然出现了新的数学,超数字,超拓扑,超微分几何。

突然间,我们有从物理学发现的超对称的理论,然后改革了数学,所以我们相信物理学的目标是找到一个可能不超过一英寸长的方程式,这将让我们统一所有的自然力量和让我们读上帝的心灵。

」加来道雄补充说,「那个一英寸方程式的关键是什么?超对称,是一种来自物理学而不是数学的对称,并且震惊了数学的世界。

但你看,这一切都是纯数学,所以最终的认定可能是上帝是一个数学家。

当你读上帝的心灵,我们实际上有一个候选人做为上帝的心灵。

上帝的心灵,我们相信是宇宙音乐,弦的音乐通过11维超空间共鸣。

上帝是否存在的最新科学证明

上帝是否存在的最新科学证明

上帝是否存在的最新科学证明上帝是否存在的最新科学证明科学能证明上帝的存在吗?上帝到底是靠来证明其存在的呢?下面就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科学证明上帝存在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科学证明上帝存在事例马德里(欧洲时报)- 来自柏林自由大学的科学家Christoph Benzmüller 和来自维也纳科技大学的Bruno Woltzenlogel通过信息计算验证了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维基),该定理在上世纪末由数学家哥德尔提出,他的结论为在逻辑的准则下存在上帝(哥德尔证明了任何一个形式体系,只要包括了简单的初等数论描述,而且是一致的,它必定包含某些体系内所允许的方法既不能证明也不能证伪的命题)。

在七十年代末,哥德尔评论到,就定义来说,“不可能存在超越上帝的存在物了”,并通过数学逻辑论据提出了上帝的存在。

他的意图是用一个完全逻辑性的方式,从上帝是存在的角度来展现我们所说的本体论(又称为存在论)的一些论据。

如今,科学家们用一个普通的Macbook来计算证明了哥德尔的论据在数学上是正确的。

所以说上帝存在,因为数学无疑是相容的;魔鬼也存在,因为我们不能证明这种相容性。

于是研究者强调发布在网上的这个研究“与高科技可以帮助证明上帝是否存在的科学理论密切相关"。

于是,两位科学家指出,重要的是“通过电脑所获得的成果意味着哥德尔巨大的推理的成功”。

Benzmüller指出,在数学中或在可用现代科技解决的人工智能技术中本体论测试是个无法达到的很好的例子。

科学家认为,这些复杂的定理可以通过非化电脑进行验证的事实使得定理可以验证成为可能,它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科学家还指出“ 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可以在几秒钟内在一个标准的笔记本电脑上自动证实,这完全是不可思议的。

上帝存在的证明Monash University 的Graham Oppy写过一本叫Arguing About Gods, 因为在写关于宇宙论论证的期末论文所以把这本书下下来看,在wiley在线图书馆有电子版下载。

科学终于找到了上帝存在的证据

科学终于找到了上帝存在的证据

科学终于找到了上帝存在的证据来源:文博视界科学发现了上帝吗?爱因斯坦不相信上帝的存在,但斯蒂芬·霍金斯却说:“发现上帝这可能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发现。

”那么,什么发现让上个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们迷惑不解,为什么上帝让他们重新思考我们宇宙的起源呢?新的和更强大的望远镜揭开了我们宇宙的神秘面纱,使我们对生命的起源有了惊人的新的科学洞察力。

科学发现了上帝吗?科学证明我们不需要上帝来解释宇宙。

这一发现有什么本质的不同?为什么它震惊了科学界?这一发现连同分子生物学家已经了解到DNA 中复杂的编码,许多科学家现在承认,宇宙和生命本身似乎是一个宏伟设计的一部分。

“许多科学家,当承认上帝的观点时,宇宙更倾向于被设计的论据就更令人信服”。

令人惊讶的是, 现在谈论上帝的许多科学家都没有任何宗教信仰。

他们有什么惊人的发现?科学家突然承认上帝的存在,主要有三项革命性的发现:1.宇宙有一个开始2.宇宙是正义的生命3.DNA 编码揭示了科学家们所承认的上帝智慧。

宇宙有一个时间的开端,因为文明的曙光,人们凝视着敬畏的星星,不知道它们是什么,它们是如何到达那里。

虽然,在一个晴朗的夜晚,我们的肉眼只能看到6000颗恒星,哈勃和其他强大的望远镜显示有10亿兆的恒星聚集在1000亿多个星系中。

事实上,我们的太阳就像世界海滩上的一粒沙子。

但是, 在二十世纪之前,大多数科学家相信我们自己的银河系是整个宇宙,只有大约1亿的恒星存在。

过去的大多数科学家都认为我们的宇宙从来没有开始过。

他们相信组成我们整个宇宙的质量、空间和能量总是存在的。

但在二十世纪初天文学家埃德温·哈勃发现宇宙正在膨胀。

在数学上,他计算出宇宙中的一切物质、能量、空间,甚至时间本身,其实世界都有一个开始。

哈勃学说的冲击波击中了科学界。

许多科学家包括爱因斯坦反应很消极。

爱因斯坦后来所说的“我生命中最大的错误”指的是他捏造了方程式,以抵消宇宙的开始。

宇宙有一个开始是指英国天文学家弗雷德里克霍伊尔提出的理论。

对上帝存在的五路证明的反思

对上帝存在的五路证明的反思

对上帝存在的五路证明的反思上帝存在的五路证明是由哲学家圣托马斯· 阿奎那提出的一种推理,用以支持上帝的存在。

这五种证明分别是来自运动、因果关系、可能性与必然性、度量与品质、以及目的论。

这些证明并非没有争议。

在哲学和神学领域,这些证明一直都受到了批评和反思。

本文将对上帝存在的五路证明进行反思和探讨,从而深入了解这些证明的有效性和局限性。

来自运动的证明认为世界上一切都在不断运动,因此必然存在第一动者,即上帝。

亚里士多德提出的“不可逆推论”表明,即使世界中一切都在运动,我们也无法推断出存在一个第一动者。

这是因为原因之一是我们无法确定运动的起源,运动是否从一开始就存在,或者是无始的。

这种证明存在着推论的不确定性和逻辑的漏洞,使得其成为一个值得商榷的存在证明。

来自可能性与必然性的证明认为存在着一种必然存在的基础存在者,即上帝。

这一论证仍然受到一些批评。

哲学家大卫·休谟提出的“因果关系的问题”指出,我们无法确定存在着必然性的存在者,即使世界中一切都是可能性的。

这是因为我们不了解所有可能性和可能存在者之间的关系,也无法确定这些可能性是否一直存在。

这种证明也存在局限性和不确定性。

第四,来自度量与品质的证明认为存在着一种完美之物,即上帝。

这一论证也存在缺陷。

哲学家苏格拉底提出的“多元论”指出,我们无法确定存在着一种完美之物,就像我们无法确定存在着一种最好的价值标准。

这一证明也存在着价值判断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

上帝存在的五路证明都受到了批评和反思。

它们并非一种完全有效的推理,而是存在着逻辑和推论的不足。

在哲学和神学领域,这些证明仍然具有一定的价值。

它们激发了人们对上帝存在的讨论和思考,促使人们深入了解世界和宇宙的本质,从而拓展了我们的认知和思维。

尽管这些证明存在着缺陷和局限性,但它们仍然对人类的进步和思想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从宇宙角度看10个“上帝”存在的铁证,创造万物的智慧神

从宇宙角度看10个“上帝”存在的铁证,创造万物的智慧神

从宇宙⾓度看10个“上帝”存在的铁证,创造万物的智慧神⾃从造天地以来,神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虽是眼不能见,但藉着所造之物就可以晓得,叫⼈⽆可推诿。

罗1:20⼤⾃然、社会、制造、建设,不难发现⼀切都是有主宰者在组织安排。

那么,到底存在不存在这种超⾃然⼒量?有没有⼀个超级智慧在操纵着⼀切?今天我们就带⼤家通过宇宙的⾓度分析神存在的铁证,通过以下⼗个宇宙⾓度来展开。

有序运⾏的太阳系需要有⼈设计安排。

太阳系由太阳、⽔星、⾦星、地球、⽕星、⽊星、⼟星、天王星、海王星、彗星、⽕星与⽊星之间的⼩⾏星带、流星体、星际物质、地球的卫星⽉球和其它⼩⾏星构成。

太阳系以太阳为中⼼,在太阳的引⼒作⽤下,其它天体围绕太阳公转。

其中⼋⼤⾏星都在接近同⼀平⾯的近圆形轨道上朝同⼀⽅向绕太阳公转。

⼏⼗亿年来,太阳系在银河系中有序运⾏着,它从来就没有乱过阵脚,看看⼤⾃然中的⼀切,看看⼈类社会中的⼀切活动,不难发现,⼀切都是有⼈或某个头脑在组织安排,举⼀反三的逻辑推理使我们明⽩,太阳系肯定是有⼀个⼈设计安排的,⽽这个⼈是谁呢?他肯定是宇宙的设计安排者,他肯定是创造宇宙万物的智慧神——上帝。

地球⾄太阳的距离是刻意安排的。

地球到太阳的距离是⼀亿四千七百万公⾥,这个距离恰好是地球需要吸收太阳能的距离,太远了地球就会变成冷库,太近了地球就会变成⽕焰⼭,寒冷的冬天每个⼈都有烤⽕的经验,你与⽕源之间的距离将根据⽕势⼤⼩来决定,太近了你会热得受不了,太远了你的⾝体吸收不到热量。

根据⾝体的感觉你会⾃动调整到⼀个合适的距离,既能得到适度的热量,⼜不觉得受不了的距离,这就是说,地球⾄太阳的距离是刻意安排的,并不是偶然形成的。

那么,除了上帝,还有谁能做到这⼀点。

地球的⾃转是有意安排的。

⾃转的速度是经过精确的计算确定的,地球⾃转的速度恰好是理想的速度,它每分钟以近28公⾥的速度⾃转,24⼩时⾃转⼀圈,这个速度既能让东西各半球都能获得均匀的热量,也能让动植物和⼈有⼀个休息和劳作的时间,若⾃转速度太快,⽐如说12⼩时转⼀圈,那么早晨、中午、傍晚、夜间的时间分别只有三个⼩时,我们尚未睡醒,太阳已经⽇上三竿了,等我们睡⾜了,爬起来⼀看,仍⿊夜茫茫,我们是起来呢,还是要继续睡下去?若地球⾃转速度太慢,⽐如说36⼩时转⼀圈,18⼩时⽩昼,18⼩时⿊夜,不要说植物光合作⽤的时间太多或不够,⽓候异常,仅就⼈来说,我们如何安排作息时间?地球的⾃转和⾃转的速度是上帝特意精确安排的,如若不信,你⾃⼰安排⼀下试试,看你能否安排出更恰当的⽅式来。

上帝存在证明

上帝存在证明

关于上帝存在的证明中国是儒家文化,西方是基督文化,因此至少在很多中国人的眼里上帝是不存在的,而且我们的执政党也在宣扬无神论的意识形态,如此一来我们都认为自己是坚定的无神论者,对我们来说上帝是不存在的。

可是为什么在西方人眼里上帝是存在的?如果我们不能反驳他们的论证,就不能承自己是真正的无神论者。

来看一下他们证明上帝存在的理由吧。

首先声明一点,在他们的各种证明中有很多他们的预定的假设条件,而且好像都有点逻辑色彩。

尽管有漏洞但至少也是一种证明方法。

一、托马斯.阿奎那的证明●第一推动在他看来万事万物都是运动的,而一个物体要运动必须要有某种力量去推动它,物体不会自己去运动。

如枫叶飘飘那是因为风在吹动,风扇旋转是因为电的推动。

这时一个问题就出来了,如果A的运动是由B引起,B的运动是由C引起,C又是由D引起……如此推下去会有什么结果。

首先我们必须承认万物是有限的,最后我们必然找到这样一个推动者,它是第一个推动者,自己却不为任何别的力量推动。

而这个第一推动就是上帝。

●因果联系这个证明和上面那个运动证明大同小异。

万事万物之所以存在必然有某种原因,这样一来,A是B的原因,B是C的原因,C是D的原因,如此下去不能无穷,肯定有一个第一原因,即上帝。

●可能性和必然性万事万物虽然存在着,但并非是必然的,而只是一种可能。

比如我们现在是安阳师院的学生,但假若我们当初没选报安阳师院,或者我们没参加高考,我们也就不是安师的学子了。

但如果万物只是可能的,暂时的,即他们可以存在,也可以不存在,或许某一天他们都不存在了。

那么无中能生有吗?当然不能,用他自己的话说“如果什么都不存在,某物开始存在,这是不可能的”。

既然可有可无的事物存在着是一个事实,所以在这世间可有可无的万物之上,必然有一个必然性存在。

这个必然就是上帝●事物具有等级性托马斯看到万物不仅在运动,有原因,存在可能性,而且还有等级性。

从无生命的金木水火土到有生命但不能说话的动植物,再到有思想有生命的人,这明显的形成了一个等级结构。

如何证明上帝是真实存在的

如何证明上帝是真实存在的

如何证明上帝是真实存在的如何证明上帝是真实存在的上帝是一个一股神力,人类是怎么证明他的存在呢?下面就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如何证明上帝的存在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科学研究的方法无法证明上帝的存在上帝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藉者所造之物就可以晓得:比如我们呼吸的空气、我们享受的灿烂的阳光、我们所领受的天上降下的水、雪、我们所吃的地里长出的粮食、我们所饮用的江河湖海的水、我们所吃的瓜果蔬菜,哪一样不是神赐给人的恩惠,这是普遍的恩典,是每个人都能领受到的。

在一个还有特殊的恩典,不是每个人都有的,而是临到那些神的人,神给予我们特殊的.领受。

这些特殊的领受神赐给谁,谁就有特殊的恩典。

比如:疾病得到神的医治、在绝望中的人看到了神的救恩而悔改不在轻生,生命没有归属的人来到上帝面前得到了的安息。

世界上有那麼多人基-督上帝,科学家、总统、医生、学者、平民、、、跟随基-督的人数不胜数,多如天上的星辰,就是最好的证明。

用科学研究的方法无法证明上帝的存在,因为科学研究的对象必须是可重演的、被动的、是受人控制的;是可量度的。

十分明显,我们的研究对象——上帝并不符合上述条件,所以它不能被科学证明是存在的。

那么,我们如何知道上帝是存在的呢?我们可以听一听基-督徒们的见证,如果楼主有基-督徒朋友的话,不妨这么做。

神只存在于缝隙之中吗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神只存在于未知领域之中,即当人们面对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时;需要把神抬出来作挡箭牌。

随着人们认知的增加,未知领域越来越小,神存在的空间也随之减少。

当人们完全认识宇宙时,就再也不需要神了。

人们常常以牛顿的一个故事作为例子。

牛顿能用万有引力定律准确地算出绕地球转动的运行轨道,但他不能解释地球为会自转,他写信给剑桥大学老师的信中说:“地球为什么能自转,我不能用万有引力推算,所以要用神的手去转动它。

”(神创造一切,牛顿的话并没有错,但一直受到嘲讽和曲解。

)随着科学的进步,抬出神来解释未知之事的机会越来越小了。

上帝存在的证据

上帝存在的证据

上帝存在的证据人类对于上帝的存在与否一直存在着争议。

有些人坚信上帝的存在,对于他们而言,这是一种信仰,是他们内心的力量源泉。

而一些人则对此持怀疑态度,认为科学可以解释所有事物,上帝只是人类心灵的一种幻想。

然而,无论你是哪一种观点,我们都可以试着探索一下存在上帝的一些证据。

首先,宇宙的存在本身就是上帝存在的一种证据。

当我们仰望星空时,我们会被无穷无尽的星辰所震撼。

宇宙的复杂度和巨大规模,似乎难以通过简单的自然规律解释。

这时,我们或许可以从宇宙的起源中找到线索。

科学认为,宇宙是从一次大爆炸中诞生的,在这个爆炸开始的那一刻,时间、空间和物质同时诞生。

这种始于无的起源与宇宙中无数精确复杂的规律和恒量不谋而合,仿佛有一个神秘的力量在操纵着宇宙的出现。

这种无论怎样都难以解释的复杂性,也许就是上帝存在的证据之一。

其次,上帝存在的证据可以从生命的复杂性中找到。

我们身处于一个充满生命的世界,无论是自然界中的植物、动物,还是人类自身,都体现出非凡的复杂度。

生命的起源是科学界一直争论不休的问题,但迄今为止,仍然没有一个完全被能够证实的答案。

在生命的构建中,蛋白质的生成、基因的表达、有机体的进化等等,都涉及到许多未被完全解开的谜团。

这些复杂的过程很难仅凭自然选择和突变解释得通,这时,我们或许可以思考,是不是有一个超越科学的存在在创造着生命呢?另外,人们普遍都具备一种与生俱来的道德观念。

道德标准并不是人们通过教育得来的,而是存在于人类内心深处的东西。

无论文化和时代如何变迁,善与恶的区别都是普遍存在的。

我们具备的善良、慈爱、公正等品质,都是一种自然的本能。

尽管这些道德观念可以被进化心理学解释为人类为了社会生存而形成的,但这不能解释为什么人类内心会存在一种对于真善美的渴望。

也许,这种渴望就是上帝存在的证据之一。

此外,许多人在信仰上帝后,经历了一种心灵的满足和内心的平静。

上帝信仰给人们带来了希望和安慰,让人们感到自己不再孤独,有一种无条件的爱包围着自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证明上帝存在的唯一可能证据》由四部分组成,分别是序言和三个章节,用康德自己序言里的话说“作品本身共由三章组成,其中第一章提出论据本身,第二章提出论据的详尽应用,第三章陈述根据,为的是说明,证明上帝存在的任何其他证据都是不可能的。

”一、存在的概念在《第一章?证明上帝存在的证据》中,共有四个考察。

第一个考察是论一般存在,康德从“存在”这个现在广泛使用、也被广泛误解的地方开始。

康德说“不要以为我会以对存在的一种形式上的解释为开端。

” “在没有把握作出正确解释的地方就不要作出解释。

”因此,在一开始,康德是阐明了一种他所使用的“存在”概念仅仅是不需要加以解释而可以使用并随着后来的推演可以被说明的概念。

实际上康德首先给出了命题“上帝存在”这样一个命题,然后从“存在”入手而对“上帝存在”加以说明,从而给出“上帝存在”这个命题的含义。

接着,康德给出了第一个命题“一、存在根本不是某一事物的谓词或者规定性”。

这是康德对所有未经哲学训练而使用世俗智慧陷入错误的纠正。

这样一来,“上帝存在”这样一个命题就不是判断,也不是对上帝的说明,而是上帝与存在同一。

因此,当读者接受康德的第一个正式命题时,就不能不去重新开始纠正刚刚开始阅读时的观念,也就是说,“证明上帝存在的证据”就变成了这样一个含义——证明上帝是存在的证据。

到此为止,这个命题要证明的不是上帝是真实的存在这样一个通常的理解,而是上帝是存在。

并要给出上帝是存在的证据。

如此一来,为什么康德从“存在”入手就变得明白而易懂,其合理的逻辑关系就变成上帝是存在,存在是什么的问题。

在第一个命题中,康德从否定的方面说明了存在不是什么:不是某一事物的谓词、不是某一事物的规定性。

那么谓词、规定性又是什么呢?“任何一个主体,例如尤里?恺撒,把所有可以想象的谓词,就连时间和地点的谓词也不除外,都集中在他身上,这样就马上可以理解,虽然有所有这些规定性,他仍然可能实存,也可能不实存。

” 这其中,规定性、谓词,就是一个主体事物的逻辑可能性,也就是说逻辑上不矛盾的可能性。

全部的谓词就是一个主体事物全部的逻辑可能性。

后面的“实存”使我们注意到,在康德的著作中至少在本文中,与我们中国语境的“存在”相对应的是“实存”。

因此,康德著作中所表象的思想并不缺少中国的“存在”这样一个概念,但在他那里,表示“中国存在”的是“德国实存”。

因此,“上帝存在”不是中国语境的上帝存在。

接下来,康德给出了第二个命题“二、存在是对一个事物的绝对肯定,并由此也同任何一个自身在任何时候只有与另一事物相关才被设定的谓词区别开来” 。

在这个命题下,康德先从肯定开始,“肯定或设定的概念是非常简单的,与是的概念完全是一回事”这里我们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肯定仅仅是一般的肯定,而这种一般的肯定也就是可能性,这种一般肯定的、可能性的关系可以用“是”加以标志。

“这样一来,是,即这种关系的设定,不外乎就是一个判断中的连接概念。

倘若不仅仅是这种关系,而是自在自为的事物本身被看作是被设定的,那么,这个是也就无异与存在” 。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一般的可能性用术语表示是“是”,而这个一般可能性也就是一般肯定。

它仅仅表示逻辑上的实在性,至于是否具有现实的实在性或是否是实存则完全不表征。

而要表征这个绝对的肯定、不仅肯定关系也肯定事物本身的自在自为,则只能用“存在”这个概念。

康德举例说“如果我说上帝是全能的,所考虑的也仅仅只是上帝与全能的这种逻辑关系。

因为后者是前者的一个标志,除此之外这里什么也没有设定。

至于上帝是否是,也就是说,是否被绝对地设定,是否实存,则根本不包括在内。

” 如此一来我们就可以很好地理解为什么康德把第一章命名为“证明上帝存在的证据”,他要表明的不仅是对上帝的一般肯定,这个一般肯定就是上帝全能、全知等等世俗智慧对上帝可能性的认知,还包括对上帝绝对肯定的认知——上帝是实存的。

但是康德这样论述的同时也把世俗智慧认为的上帝全能、上帝全知等等罢在了逻辑的位置、摆在了可能的位置。

论证到此,康德已经给了我们他思想的三个主要观念,一是“谓词”,规定性,逻辑性、可能性;二是“是”,一般肯定,仅仅肯定关系;三、是“存在”,绝对肯定,不仅肯定关系,也更加肯定事物的自在自为。

接下来,康德以提问的方式给出了第三个命题“我可以说存在比单纯的可能性包含着更多的东西吗?”来结束对一般存在的论述。

按照康德的观点,“在一个实存着的东西中比在一个单纯可能的东西中没有设定任何更多的东西(因为在这种情况下说的是该事物的谓词);然而,借助某种实存着的东西要比借助一个单纯可能的东西设定了更多的东西,因为这也涉及对事物自身的绝对肯定。

” 换句话说,就事物的关系、可能性而言,实存的事物和可能的事物是等同的,但就对事物本身的设定而言,存在比单纯的可能设定了更多的东西,那就是对事物自身的肯定。

当《考察一》结束的时候我们有必要就我们经常使用的中西哲学术语做一个简单的总结:中国存在,表示着事物的现实实在;德国实存,表示着事物的现实实在。

二者在内涵上相同,但用语不同。

存在,这是来自德国的专门术语,不是中国的日常文字用语,它不仅包含着事物的一般逻辑可能性,更包含着事物主体的现实存在(这里是显示还是非显示仍又区别)。

换句话说术语的“存在”不仅表示实存,也同时包含了各种可能性的关系。

而非术语的“存在”仅仅表示实存,不包含各种逻辑关系。

二、可能性考察二的题目是“论以一种存在为前提条件的内在可能性” 康德首先说明了什么叫“内在可能性”,也就是不违反矛盾律的可能性。

接着康德给出了一个命题“一切事物的内在可能性都以某一存在为前提” 毫无疑问,这个命题根据前述的存在定义是当然的推理,正如康德自己所说“如果一切存在都被否定,那么所有的可能性就都被取消了。

因此,绝对不可能根本没有任何东西实存”。

接下来的命题是“一切可能性都是在某种现实的东西中被给定的,或者是在该物中作为一个规定性,或者是通过该物而作为一个结果”。

这个命题没有前一个好理解。

但康德自己给出了很好的解释“一切可能性与某一存在的关系可以有两种。

或者是可能的东西仅仅就其自身就是现实的而言是可设想的,这样,现实事物中的可能性就是作为一种规定性而被给定的;或者是它之所以可能,乃是因为某种别的东西是现实的,即它的内在性是作为由另一存在产生的结果而被给定的。

” 也就是说,首先,可能性必须是现实的,一种是由现实中的某物直接显现的,另一种虽然不是某物直接显现的,但是,是某种存在的结果通过另外的现实显现的。

这个可能性的讨论之所以要单独作为一个考察就是因为在康德的观念中,可能性是内在的,内在于某个存在,而这个存在可能是不显现的,但其可能性则必须是显现的。

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存在及其包含的可能性在现实性上是不对称的,这很重要。

这也就是存在作为哲学术语和一般中国语境的存在不同的地方。

三、绝对必然的存在如果说我们理解了存在、内在可能性,那么,下一个挑战就是“绝对必然的存在”,这是考察三的内容。

康德首先给出了概念“某种东西的对立面自身是不可能的,这种东西就是绝对必然的” 。

从此出发康德首先引用可能性“一切可能性都以某种现实的东西为前提条件,所有可设想的东西都在这种现实的东西中并通过它被给定。

”但康德并没有把自己的推理过程展示完全。

根据绝对必然的概念和内在可能性的概念。

既然现实性、可能性不可能被取消和否定,也就是说其对立面不可能,那么存在就是绝对必然的。

因此康德的命题是“有一个绝对必然的存在实存” 。

接下来的命题是“必然的存在者是唯一的” 这个命题有问题,因为所有可能性已经被假设包含在了一个存在者那里,但我们也可以设想有若干个存在者分掌着不同的可能性。

下一个命题是“必然的存在者是单纯的” 如果这个命题成立,那么上一个命题就不成立了,单纯的存在者只能产生单一的可能性,而不是诸多可能性。

“必然的存在者是不变的和永恒的” 、“必然的存在者包含着最高的实在性” 接着进入考察四,“必然的存在者是一种精神” 最后的一个命题是“这就是一个上帝” 。

四、对康德证明及证据的评述康德从“存在”、“可能性”开始证明“上帝存在的可能证据”无异具有极大的开创性、拓荒性,但到了“绝对必然的存在”时康德已经不是在推理,而是在下独断论了,就推理而言已经表现出不完整和错误了,因此,康德对上帝存在的证明只能是达到必然存在的高度,但尚不能另人信服地得出上帝这个概念。

换句话说,康德没有证明上帝存在而是证明了什么是存在、什么是绝对必然存在、绝对必然存在可能作为一个证据。

“必然存在者唯一”、“必然存在者是一种精神”这两个论证中存在严重缺陷,因此,康德说“这就是一个上帝”是缺乏根据的(环境使然)。

尽管康德没有把“绝对必然的存在”和“上帝”同一起来,并不表明康德没有开创存在主义,后来德国哲学的存在主义和现象学可以说完全继承了康德的成果。

同样,由于康德扫除了自然领域上帝的必要性,唯物主义哲学随康德而起也是顺理成章的。

而“必然存在者是一种精神”不仅在黑格尔那里得到大力发展开创了强烈的唯心主义,而且开创了现代西方哲学的“人的主体”,因为只有在“人”身上才有绝对精神的“临在”。

在这个意义上康德是哲学上存在主义、唯物主义、唯心主义、人生哲学的共同近祖。

另外,就“存在”、“绝对必然的存在”而言,说后来形而上学终结了也是难以理解的,因为存在主义哲学不仅没有终结反而成为欧洲哲学的一大潮流,尽管康德在批判时期使用了“物自体”这样一个概念,但如果把我们的对象分为现象和物自体,那么“物自体”无异就是康德在本文中的“上帝存在”或“绝对必然存在”,这为后来宗教哲学的勃然兴起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一个不得不继承的平台。

存在主义和宗教哲学恰恰是后康德时代的形而上学。

康德此文虽然不属于批判时期的作品,但无异是批判时期的思想基石,“现实性的东西”和“绝对必然存在”稍做转换就是“现象”和“物自体”,其中的转换是否正如本文中所说的“一切可能性与某一存在的关系可以有两种”?对上帝的证明,在康德这里不是证明上帝现实性的如某物般的实存着,而是以唯一实在的方式、以富含一切可能性的肯定和自在自为的绝对肯定实存者的方式,提供一个新的、可能的证据。

只不过康德把这个“绝对必然的存在”付值给了“上帝”。

康德也根本没有对本体论证明和宇宙论证明给予任何取舍,前者明晰、后者实用。

但在最后一个以“五、只有上面给出证据的惟一的一种上帝存在证明是可能的” 小章节中康德明确第宣布“在我们归为两大类的四种可以设想的证据中??都是错误的、完全不可能的,也就是说,他们不是不能用应有的明晰性证明,而是根本不能证明” 。

康德自己的结论是“只存在着一个上帝,只存在着一种证据,使人有可能以对完全根除一切对立面的那种必然性的感知来认识上帝”。

换句话说,如果自然神学是通过对自然的和谐、统一、目的来推论上帝的存在并把上帝作为宇宙依据,那么康德的意义在于,不仅自然的必然性、统一性不需要上帝,自然表象背后的绝对必然存在也不需要上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