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系统频率响应及其仿真

物流系统仿真

基于Flexsim的仿真实验报告

基于Flexsim的仿真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1实验目的 Flexsim是一个基于Windows的,面向对象的仿真环境,用于建立离散事件流程过程。Flexsim是工程师、管理者和决策人对提出的“关于操作、流程、动态系统的方案”进行试验、评估、视觉化的有效工具。 Flexsim 能一次进行多套方案的仿真实验。这些方案能自动进行,其结果存放在报告、图表里,这样我们可以非常方便地利用丰富的预定义和自定义的行为指示器,像用处、生产量、研制周期、费用等来分析每一个情节。同时很容易的把结果输出到象微软的Word、Excel等大众应用软件里。另外,Flexsim具有强力的商务图表功能,海图(Charts)、饼图、直线图表和3D文书能尽情地表现模型的信息,需要的结果可以随时取得。 本实验的目的是学习flexsim软件的以下相关容: 如何建立一个简单布局

●如何连接端口来安排临时实体的路径 ●如何在Flexsim实体中输入数据和细节 ●如何编译模型 ●如何操纵动画演示 ●如何查看每个Flexsim实体的简单统计数据 我们通过学习了解flexsim软件,并使用flexsim软件对实际的生产物流建立模型进行仿真运行。从而对其物流过程,加工工序流程进行分析,改进,从而得出合理的运营管理生产。 1.2实验要求 (1)认识Flexsim仿真软件的基本概念; (2)根据示例建立简单的物流系统的仿真模型; (3)通过Flexsim仿真模型理解物流系统仿真的目的和意义 二、实验步骤

1.建立概念模型 2.建立Flexsim7的模型: (1)确立概念模型中各元素的模型实体; (2)在新建模型中加入模型实体; (3)根据各个模型实体之间的关系建立连接; (4)根据题目要求的系统数据为不同的模型实体设置相应的参数,已达到对各工序实施控制的目的; 三、实验心得 系统功能相对简单,实现也很容易,且方法多样。为使系统运行达到最优,可分析调整各设备参数及系统配置,以达到系统运行连贯顺畅,无积压无间断的目的。 通过这次试验,加强了对物流系统的理解,也多了解了一个仿真软件,这个软件有三维功能,能够从不同的角度看出系统存在的问题,并且模型的连接分了不同的种类,A连接和S连接,我觉得这一点仅仅是本软件的优点,因为他将单向物流和双向物流区别对待,这样做更加条

(完整版)《物流系统模拟与仿真》教学大纲.doc

《物流系统模拟与仿真》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 0212202 课程类型:专业课 学时: 32 学分: 2 适用专业:物流管理 先修课程:管理学、经济学、物流管理、仓储与配送管理、运输管理、运筹学、供应链管 理一、教学目标 《物流系统模拟与仿真》是工商管理学院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一门专门研究系统模拟和仿真的理论、 方法在各种不同类型物流系统的实际运用的学科,是一门实践与理论结合性较强的应用学科。 系统模拟与仿真技术在物流领域中的应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发展迅速。本课程教学的总体目标是,使学 生基本掌握物流系统如商贸物流系统、供应链系统、生产物流系统、运输与配送系统、仓储系统和区域物流系统 模拟与仿真完整的知识体系结构,力求学生能全面、系统地掌握物流系统模拟与仿真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实际应用,同时能了解系统动力学和智能优化等技术在物流系统模拟和仿真中的应用、常见的应用于物流领域的仿真软件与分析物流系统仿真技术的发展趋势。 二、教学基本要求 (一)教学内容 1.系统建模与仿真概述 系统的定义和分类;系统建模概述;建模与仿真活动的组成要素;系统建模与仿真的作用和方法;仿真的发 展趋势。 2.商贸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 商贸物流系统概论;商贸物流系统预测方法;商贸物流系统中的分销需求计划及其仿真;商贸物流系统中的物流需求计划及其仿真。 3.供应链系统建模与优化 供应链的概念及其特征;供应链系统建模方法;供应商选择问题建模与分析。 4.生产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 生产物流系统模型;设施布置规划与建模;运输与装卸系统仿真。 5.物流运输与配送系统建模与优化 物流运输与配送规划问题概述;物流运输决策问题建模;遗传算法求解协同配送问题。 6.仓储系统仿真 仓储系统决策概述;AS/ RS系统仿真;仓储管理系统仿真分析。 7.区域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 区域物流系统概述;区域物流结点选址规划;系统动力学概述;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区域物流系统仿真。 8.仿真软件在物流系统中的应用 仿真软件的发展及应用概括;物流仿真软件包介绍;主流仿真软件比较。 9.物流系统仿真技术展望 物流系统仿真的核心技术;物流系统仿真技术展望;物流系统仿真技术的后续研究热点。 (二)教学方法和手段

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考前复习题资料-共12页

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考前复习题 1、名词解释(5*4分) (1)系统:系统是由若干可以相互区别、相互联系而又相互作用的要素所组成,在一定的阶层结构形成中分布,在给定的环境约束下,为达到整体的目的而存在的有机集合体。 (2)物流系统模型:物流系统模型是对物流系统特征要素、有关信息和变化规律的一种抽象表达,描述了系统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系统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反映系统的某些本质。 (3)系统仿真:应用数学模型、相应的实用模型的装置、计算机系统、部分实物的仿真系统,对某一给定系统进行数学模拟、半实物模拟、实物模拟,以便分析、设计、研究这种给定系统;或者利用这种仿真训练给定系统的专业人员。 (4)离散事件系统:指系统状态在某些随机时间点上发生离散变化的系统。离散事件动态系统,本质上属于人造系统 (4)实体:实体是描述系统的三个基本要素(实体、属性、活动)之一。在离散事件系统中的实体可分为两大类:临时实体及永久实体。在系统中只存在一段时间的实体叫临时实体。这类实体由系统外部到达系统,通过系统,最终离开系统。临时实体按一定规律不断地到达(产生),在永久实体作用下通过系统,最后离开系统,整个系统呈现出动态过程。 (5)事件:事件就是引起系统状态发生变化的行为。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类系统是由

事件来驱动的。在一个系统中,往往有许多类事件,而事件的发生一般与某一类实体相联系,某一类事件的发生还可能会引起别的事件发生,或者是另一类事件发生的条件等,为了实现对系统中的事件进行管理,仿真模型中必须建立事件表,表中记录每一发生了的或将要发生的事件类型和发生时问,以及与该事件相联的实体的有关属性等。 (6)仿真时钟:仿真钟用于表示仿真时间的变化。离散事件动态系统的状态是在离散时间点上发生变化的,并且由于引起状态变化的事件发生时间的随机性,仿真钟的推进步长是随机的。如果两个相邻发生的事件之间系统状态不发生任何变化,则仿真钟可以跨过这些“不活动”周期。从一个事件发生时刻推进到下一事件发生时刻,仿真钟的推进呈跳跃性,推进速度具有随机性。 (7)事件调度法:仿真模型中的时间控制部件用于控制仿真钟的推进。在事件调度法中,事件表按事件发生时间先后顺序安排事件。时间控制部件始终从事件表中选择具有最早发生时问的事件记录,然后将仿真钟修改到该事件发生时刻。对每一类事件,仿真模型有相应的事件子程序。每一个事件记录包含该事件的若干个属性,其中事件类型是必不可少的,要根据事件类型调用相应的事件子程序。在事件子程序中,处理该事件发生时系统状态的变化,进行用户所需要的统计计算;如果是条件事件,则应首先进行条件测试,以确定该事件是否确能发生。如果条件不满足,则推迟或取消该事件。该事件子程序处理完后返回时问控制部件。 (8)进程交互法:一个进程包含若干个有序事件及有序活动。进程交互法采用进程描述系统,它将模型中的主动成分所发生的事件及活动按时间顺序进行组合,从而形成进程表,一个成分一旦进入进程,它将完成该进程的全部活动。 (9)连接:通过对象之间的连接定义仿真模型的流程,模型中对象之间是通过端口来

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

现代物流模拟课程设计指导书 经济与管理学院 2010.3

目录 一课程简介 (3) 二课程目的 (3) 三课程设计方式与要求 (3) 四课程进度安排 (3) 五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 (3) 六课程内容 (4) (一)物流系统概述 (4) (二)物流系统模型概述 (5) (三)物流系统仿真 (6) (四)现代物流模拟实验模块 (7) 模块一:物流节点选址模型与仿真 (7) 模块二:运输配送系统模型与仿真 (9) 模块三:库存控制模型与仿真 (10) 模块四:物流节点设施布局模型与仿真 (11) 七参考教材 (11)

一课程简介 《现代物流模拟》为经济管理专业的综合实验课,它通过实战式的仿真情境,将学生置身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并通过计算机模拟的形式,让学生亲身参与到生产企业的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活动中,从战略定位,到市场营销活动,到订单活动,到采购与库存决策,到物料供应,到生产与新品研发,到销售与资金运作,从而让学生全面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与物流、供应链管理概况,把握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 二课程目的 通过课程设计,要求学生能综合运用物流专业知识和技能,解决具体案例情境下的物流问题,训练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提高综合应用能力,提高创造能力和团体合作精神。 三课程设计方式与要求 1 学生分组确定各小组成员(每4人构成一个小组),并商量确定课程设计的主题项目,主题项目为现代物流模拟实验的四个模块; 2 各小组根据已选定的主题进行系统建模与设计; 3 课程设计过程中,各小组独立完成,组内成员分工协作; 4 课程设计完成后,各小组成员提交实验报告,并由一名小组代表陈述本小组实验方案(以PPT 形式展示)。 四课程进度安排 五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 授课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态度、出勤情况、操作技能、设计质量和实验报告的完成情况等来综合考核学生的实验成绩。评分依据: 1、学生学习态度是否良好

物流仿真完整版

配送中心仿真报告 一、建立概念模型 1.系统描述 3个供应商有3 种产品供三个3个生产商采购,每个生产商采购不同的产品,这3个供应商的3种产品都有很大的供货量,所以,当有订单来时,即可发货。仿真的目的是研究该配送中心的即时库存成本和利润,并试图加以改善。 2.系统数据 表1 配送中心供应商信息表 供应商产品类型产品颜色生产时间一1红服从均值为4方差为2的正太分布二2黄固定时间1小时 三3蓝服从1~3的均匀分布 表2 配送中心信息表 货架存放产品安全库存最大库存 一11030 二21030 三31030 表3 配送中心生产商信息表 生产商采购产品类型生产时间缓冲区仓库采购产品比例 一1、2、3 均值17方差2 的正太分布1、2、3总和 不超过5 按15%产品1、35%产品2、 50%产品3生产 二按照表4打包配送服从参数为133托盘

的指数分布 三2、3 固定时间15小 时2、3产品分布 不超过3、3 按50%产品2、50%产品3 生产 表4 生产商2采购配送表(时间1、2、3、4、5间隔为10小时)时间1时间2时间3时间4时间5 12213 21201 21110 配送中心成本和收入:进货成本4元/件;供货价格6元/件;每件产品在配送中心存货100小时费用1元。 3.概念模型 二.建立Flexsim模型 1.模型实体设计 模型元素系统元素备注 Flowitem 产品 Source发生产品 3 个Source 发生产品的速度相同且快于供应商供 应速度最后一个Source产生托盘

前3个Processor 供应商3个Processor 加工速率不同,按照模型的系统数 据进行设定 Rack 配送中心 3 个Rack 分别对应3 个供应商 Queue 生产商仓库4个Queue 订货条件不同,根据模型的系统数据进 行设定 后三个Processor 生产商 3 个Processor 加工速率不同,按照模型的系统数 据进行设定 Combiner打包机对产品进行打包 Sink 产品收集装置产品的最终去处 2.在模型中加入实体 3.模型连线

《生产物流系统建模和仿真》课程设计报告

《生产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课程设计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 姓名孙会芳 学号 099094090 班级工093 指导老师暴伟霍颖

目录 一、课程任务书 (3) 1.题 目............................................................... (3) 2.课程设计内容 (3) 3.课程设计要求 (4) 4.进度安排 (4) 5.参考文献 (4) 二、课程设计正文 (5) 1、题目 (5) 2、仿真模型建立 (5) (1)实体元素定义 (5) (2)元素可视化的设置 (6) (3)元素细节设计 (8) (4 ) 模型运行和数据.................................................................. . (10) (5)模型代码 (12) (6)模型改进 (16) 3.实验感想 (17)

三、参考文献 (18) 《生产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课程设计任务书 1. 题目 离散型流水作业线系统仿真 2. 课程设计内容 系统描述与系统参数: (1)一个流水加工生产线,不考虑其流程间的空间运输。 (2)两种工件A,B分别以正态分布和均匀分布的时间间隔进入系统,A进入队列Q1, B进入队列Q2,等待检验。(学号最后位数对应的仿真参数设置按照下表进行) (3)操作工人labor1对A进行检验,每件检验用时2分钟,操作工人labor2对B进行检验,每件检验用时2分钟。 (4)不合格的工件废弃,离开系统;合格的工件送往后续加工工序,A的合格率为65%,B的合格率为95%。 (5)工件A送往机器M1加工,如需等待,则在Q3队列中等待;B送往机器M2加工,如需等待,则在Q4队列中等待。 (6)A在机器M1上的加工时间为正态分布(5,1)分钟;B在机器M2上的加工时间为正态分布(8,1)分钟。

物流系统仿真_实验报告

《物流系统仿真》 实验报告书 实验报告题目:物流系统仿真学院名称: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2015年5月

实验报告 一、实验名称 物流系统仿真 二、实验要求 ⑴根据模型描述和模型数据对配送中心进行建模; ⑵分析仿真实验结果,找出配送中心运作瓶颈,提出改进措施。 三、实验目的 1、掌握仿真软件Flexsim的操作和应用,熟悉通过软件进行物流仿真建模。 2、记录Flexsim软件仿真模拟的过程,得出仿真的结果。 3、总结Flexsim仿真软件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和收获。 三、实验设备 PC机,Windows XP,Flexsim教学版 四、实验步骤 1 货物的入库检验过程模型描述 三种货物以特定的批量在特定的时间送达仓库的暂存区,由两名操作员将它们搬运到相对应的检验台上去,检验时需要操作员对检验设备进行预置,并在完成检验时自动贴上相应的标签。货物经过检验后,通过不同的三个传输带传送到同一个位置。 构建模型布局 为验证Flexsim软件已被正确安装,双击桌面上的Flexsim图标打开应用程序。一旦软件安装好你应该看到Flexsim菜单和工具条、实体库,和正投影模型视窗。

第1步:在模型中生成所需实体 从左边的实体库中拖动一个发生器到模型(建模)视窗中。具体操作是,点击并按住实体库中的实体,然后将它拖动到模型中想要放置的位置,放开鼠标键。这将在模型中建立一个发生器实体,把其余实体按照同样的方法生成。如下图所示。一旦创建了实体,将会给它赋一个默认的名称,在以后定义的编辑过程中,可以对模型中的实体进行重新命名。 完成后,将看到上面这样的一个模型。模型中有1个发生器、1个暂存区、3个处理器、3个输送机、1个分配器、2名操作员和1个吸收器。

物流系统仿真技术

目录 一、任务任务书...................................2 1、课程设计题目...................................2 2、课程问题描述...................................2 3、课程设计要求.. (3) 二课程设计过程...................................4 1、模型设计......................................4 2、参数设置.. (6) 3、模型运行.......................................7 4、数据统计......................................20 5、系统分析......................................21 三、附录 (22) 本文参考文献·····································23 东北林业大学《物流系统仿真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 1.课程设计题目 配送中心系统仿真 2.课程设计问题描述 (1)一配送中心负责3种类型商品的配送业务,该3种商品按照均值20s 的指数分布时间间隔到达该配送中心。 (2)该3种商品类型分布为 ①a=(学号mod30)%(注:模值为0时取30); ②b=(学号mod40)%(注:模值为0时取40); ③c=1-a-b 。 NortheastForestryUniversity Collegeofengineeringandtechnology 12月25 《物流系统仿真技术》 课程设计 姓名:武夷山 学号:2010 指导老师:每次

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软件简介

一、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软件简介 由于物流系统变得越来越复杂并且内部关联性越来越强。仿真是公司检验其物流系统及决策是否真的高效的唯一可用技术了。在设计一个新的工厂或系统,对已由系统添加新设备或重新优化,仿真都是非常必要的。同时仿真还用来提供直觉的和经验的决策支持。在当今市面上,仿真可用使用专用软件来实现。由于存在着如此多的仿真软件,如何正确的选择软件至关重要。下面列举出典型的系统仿真软件[3]。

二、成功仿真研究的步骤 对于每一个成功的仿真研究项目,其应用都包含着特定的步骤。不论该研究的类型和目的,仿真的过程是保持不变的。一般要进行如下9 步 1.问题定义 2.制定目标 3.描述系统并对所有假设列表 4.罗列出所有可能替代方案 5.收集数据和信息 6.建立计算机模型 7.校验和确认模型 8.运行模型 9.分析输出 下面对这九步作简洁的定义。它不是为了引出详细的讨论,仅仅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注意仿真研究不能简单遵循这九步的排序,有些项目在获得系统的内在细节之后,可能要返回到先前的步骤中去。同时,检验和确认将贯穿于仿真工程的每一个步骤当中。 1.问题的定义 一个模型不可能呈现被模拟的现实系统的所有方面,有时是因为太昂贵。另外,假如一个表现真实系统所有细节的模型也常常是非常差的模型,因为它将过于复杂和难于理解。因此,明智的做法是:先定义问题,再制定目标,再然后构建一个能够完全解决问题的模型。在问题定义阶段,对于假设要小心谨慎,不要做出错误的假设。例如,假设叉车等待时间较长,比假设没有足够的接收码头要好。作为大纲,制定问题的陈述越普通越好,考虑到值问题的原因,然后尽可能将问题定义的专业化。 2.制定目标和定义系统效能测度 没有目标的方针研究是毫无用途的。目标是仿真工程所有步骤的导向。系统的定义是基于 系统目标的;目标决定了该作出怎样的假设;目标决定了应该收集那些信息和数据;模型 的建立和确认专门是考虑是否满足目标的需求。目标需要清楚、明确和切实可行。目标经 常被描述成像这样的问题“通过添加机器或延长工时,能够获得更多的利润吗?”在定义 目标时,详细说明那些将要被用来决定目标是否实现的性能测度是非常必要的。每小时的 产出率、工人利用率、平均排队时间、以及最大队列长度是最常见的系统性能测度。最后,列出仿真结果的先决条件。如,必须通过利用现有设备来实现目标,或最高投资额要在限度内,或产品订货提前期不能延长等。 3.描述系统和列出假设 简单点说,仿真模型降低完成工作的时间。系统中的时间被划分成处理时间、运输时间和排队时间。不论模型是一个物流系统、制造工厂、或服务机构,清楚明了的定义如下建模要素都是非常必要的:资源、流动项目(产品、顾客或信息)、路精、项目运输、流程控制、

系统仿真技术在物流系统设计中的应用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毕 业 论 文 姓名:李泽东 专业:港口物流设备与自动控制 班级:港口物流设备与自动控制111班 所属院系:海事与港航学院 论文题目:系统仿真技术在物流系统设计中的应 用 指导教师:关腾飞 完成时间:2014-01-30

毕业论文任务书 学生姓名李泽东专业班级111 指导教师关腾飞工作单位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题目:系统仿真技术在物流系统设计中的应用 毕业论文主要内容: 系统仿真技术在物流系统设计中的应用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 物流仿真软件系统可以把现有的或正在规划中的物流配送中心或工厂在计算机系统中建成虚拟的动画模型, 实现一种以动画为载体, 集作业人员、搬运设备、货物、控制系统、数据信息合为一体的系统仿真平台 指导教师签名系主任签名 二级学院教学副院长签名(盖章)

目录 绪论------------------------------------------------------------------------------------------------4 1.现代物流及其特点------------------------------------------------------------------------4 2. 物流系统仿真应用研究的进展------------------------------------------------------------------------6 2.1 生产物流系统仿真---------------------------------------------------------------------------6 2.2 供应链仿真-------------------------------------------------------------------8 2.3 物流配送系统仿真---------------------------------------------------------------------8 3.系统仿真在物流系统设计中的应用-------------------------------------------------------------9 3.1系统描述-------------------------------------------------------------------9 3.2仿真目标-------------------------------------------------------------------9 3.3仿真过程-------------------------------------------------------------------10 4.仿真优化方法的改进-------------------------------------------------------------------11 结论------------------------------------------------------------------------------------------------12 参考文献-----------------------------------------------------------------------------------------13 摘要 对物流系统仿真的相关研究领域进行评述,从应用角度将物流系统仿真分为生产物流系统仿真、物流配送系统仿真和供应链仿真,分析了各领域研究的特色并介绍了其应用研究成果,对现有研究的不足进行了评述;分析了物流系统仿真优化方面的主要进展及存在的问题;概述了综合仿真环境及其在物流系统仿真中的应用;提出了物流系统仿真的进一步发展方向。 关键词:物流系统;仿真;仿真优化

第三章 系统频率特性

第三章 系统频率特性 系统的时域分析是分析系统的直接方法,比较直观,但离开计算机仿真,分析高阶系统是困难的。系统频域分析是工程广为应用的系统分析和综合的间接方法。频率分析不仅可以了解系统频率特性,如截止频率、谐振频率等,而且可以间接了解系统时域特性,如快速性,稳定性等,为分析和设计系统提供更简便更可靠的方法。 本章首先阐明频率响应的特点,给出计算频率响应的方法,接着介绍Nyquist 图和Bode 图的绘制方法、系统的稳定裕度及系统时域性能指标计算。 3.1 频率响应和频率特性 3.1.1 一般概念 频率响应是指系统对正弦输入的稳态响应。考虑传递函数为G(s)的线性系统,若输入正弦信号 t X t x i i ωsin )(= (3.1-1) 根据微分方程解的理论,系统的稳态输出仍然为与输入信号同频率的正弦信号,只是其幅值和相位发生了变化。输出幅值正比于输入的幅值i X ,而且是输入正弦频率ω的函数。输出的相位与i X 无关,只与输入信号产生一个相位差?,且也是输入信号频率ω的函数。即线性系统的稳态输出为 )](sin[)()(00ω?ωω+=t X t x (3.1-2)

由此可知,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的幅值比是ω的函数,称为系统的幅频特性,记为)(ωA 。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相位差也是ω的函数,称为系统的相频特性,记为)(ω?。 幅频特性: )()()(0ωωωi X X A = (3.1-3) 相频特性: )()()(0ω?ω?ω?i -= (3.1-4) 频率特性是指系统在正弦信号作用下,稳态输出与输入之比对频率的关系特性,可表示为: )()()(0ωωωj X j X j G i = (3.1-5) 频率特性)(ωj G 是传递函数)(s G 的一种特殊形式。任何线性连续时间系统的频率特性都可由系统传递函数中的s 以ωj 代替而求得。 )(ωj G 有三种表示方法: )()()(ω?ωωj e A j G = (3.1-6) )()()(ωωωjV U j G += (3.1-7) )(sin )()cos()()(ω?ωωωωjA A j G += (3.1-8) 式中,实频特性: )(cos )()(ω?ωωA U = 虚频特性:

物流系统仿真与模拟实验总结报告

《物流系统仿真与模拟实验》总结报告 学号:姓名: 一、实验经过 实验一:1.对[右分流传送带]属性进行设置,在[尺寸]按钮中,将长度改成〈1500〉+〈1500〉,将角度改成〈30〉。2.对[右曲传送带]属性进行设置,在[概要]属性里的设备旋转角度的Z轴的角度改成〈240〉;在[尺寸] 按钮中,将角度改成〈60〉,半径改成〈1900〉。 3.添加三名操作员和四种颜色货物。 实验二:1.点击设备栏的自动立体仓库按钮,使自动立体仓库表示出来。2.选择自动立体仓库的弹出菜单中的[],使入库口(In Mode)表示出来。3.选择自动立体仓库的弹出菜单中的[],使出库口(Out Mode)表示出来。4.点击工具栏中的可移动子类设备按钮。在这里要将左侧设置为入库,右侧设置为出库,所以要将入库口(In Mode)和出库口(Out Mode)的位置颠倒过来。5.点击设备栏的装货中转站按钮,使装货中转站表示出来。6.选择装货中转站的弹出菜单中的

旋转90度改变其方向,使输入口的入口部分和装货中转站的出口部分自动连接上。7.点击设备栏的托盘供应器按钮,使托盘供给器表示出来。托盘供给器可自动生成托盘。点击设备栏的与下一个设备相连按钮,使托盘供给器表示出来。托盘供给器可自动生成托盘。8.点击设备栏的机器人按钮,表示出机器人后,将其设置于装货中转站输入口的入口一侧。调整机器人和输入口之间距离使其位置正好适合于机器人来回转动180度。利用弹出菜单中的与下一个设备连接将机器人连向装货中转站的输入口。 实验三:1. 用《Ctrl》+《C》、《Ctrl》+《V》在自动立体仓库的两边添加1套自动立体仓库。2. 点击设备栏的[滑车铁轨]按钮,使滑车铁轨表示出来。将滑车铁轨设置于装货中转站和自动立体仓库之间的位置上。打开滑车铁轨的属性窗口,将[概要]属性里的速度改为〈60〉。为了能使滑车铁轨对应三个自动立体仓库,需将其主体加长。点击[尺寸]属性,将主体的长度改为〈12000〉后,点击[OK]按钮。3.选择滑车铁轨的弹出菜单中的[添加IO部件(InMode)],使IO部分

频率响应介绍_频率响应概念

频率响应介绍_频率响应概念 频率响应是指将一个以恒电压输出的音频信号与系统相连接时,音箱产生的声压随频率的变化而发生增大或衰减、相位随频率而发生变化的现象,这种声压和相位与频率的相关联的变化关系称为频率响应。也是指在振幅允许的范围内音响系统能够重放的频率范围,以及在此范围内信号的变化量称为频率响应,也叫频率特性。在额定的频率范围内,输出电压幅度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比,以分贝数(dB)来表示其不均匀度。频率响应在电能质量概念中通常是指系统或计量传感器的阻抗随频率的变化。 频率响应确定方法分析法基于物理机理的理论计算方法,只适用于系统结构组成易于确定的情况。在系统的结构组成给定后,运用相应的物理定律,通过推导和计算即可定出系统的频率响应。分析的正确程度取决于对系统结构了解的精确程度。对于复杂系统,分析法的计算工作量很大。 实验法频率响应图册采用仪表直接量测的方法,可用于系统结构难以确定的情况。常用的实验方式是以正弦信号作为试验信号,在所考察的频率范围内选择若干个频率值,分别测量各个频率下输入和稳态输出正弦信号的振幅和相角值。输出与输入的振幅比值随频率的变化特性是幅频特性,输出与输入的相角差值随频率的变化特性是相频特性。 频率响应性能系统的过渡过程与频率响应有着确定的关系,可用数学方法来求出。但是除一阶和二阶系统外,这样做常需要很多时间,而且在很多情况下实际意义不大。常用的方法是根据频率响应的特征量来直接估计系统过渡过程的性能。频率响应的主要特征量有:增益裕量和相角裕量、谐振峰值和谐振频率、带宽和截止频率。 增益裕量和相角裕量它可提供控制系统是否稳定和具有多大稳定裕量的信息。 谐振峰值Mr和谐振频率rMr和r规定为幅频特性|G(j)|的最大值和相应的频率值。对于具有一对共轭复数主导极点(见根轨迹法)的高阶线性定常系统,当Mr值在(1.0~1.4)M0范围内时,可获得比较满意的过渡过程性能。其中M0是=0时频率响应的幅值。r的大小表征过渡过程的快速性:r值越大,系统在单位阶跃作用下输出响应的快速性越好。带宽和截止频率截止频率c规定为幅频特性|G(j)|达到0.7M0并继续下降时的临界频率。

生产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实验报告

生产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实验报告 篇一:物流系统仿真——实验报告 《物流系统仿真》 实验报告书 实验报告题目:物流系统仿真学院名称: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XX年5月 实验报告 一、实验名称 物流系统仿真 二、实验要求 ⑴根据模型描述和模型数据对配送中心进行建模; ⑵分析仿真实验结果,找出配送中心运作瓶颈,提出改进措施。 三、实验目的 1、掌握仿真软件Flexsim的操作和应用,熟悉通过软件进行物流仿真建模。 2、记录Flexsim软件仿真模拟的过程,得出仿真的结

果。 3、总结Flexsim仿真软件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和收获。 三、实验设备 PC机,Windows XP,Flexsim教学版 四、实验步骤 1 货物的入库检验过程模型描述 三种货物以特定的批量在特定的时间送达仓库的暂存区,由两名操作员将它们搬运到相对应的检验台上去,检验时需要操作员对检验设备进行预置,并在完成检验时自动贴上相应的标签。货物经过检验后,通过不同的三个传输带传送到同一个位置。 构建模型布局 为验证Flexsim软件已被正确安装,双击桌面上的Flexsim图标打开应用程序。一旦软件安装好你应该看到Flexsim菜单和工具条、实体库,和正投影模型视窗。 第1步:在模型中生成所需实体 从左边的实体库中拖动一个发生器到模型(建模)视窗中。具体操作是,点击并按住实体库中的实体,然后将它拖动到模型中想要放置的位置,放开鼠标键。这将在模型中建立一个发生器实体,把其余实体按照同样的方法生成。如下图所示。一旦创建了实体,将会给它赋一个默认的名称,在以后定义的编辑过程中,可以对模型中的实体进行重新命名。

什么是频率响应函数

动态信号分析仪的一个常见应用是测量机械系统的频率响应函数(FRF)。这也称为网络分析,系统的输入和输出同时测量。通过这些多通道测量,分析仪可以测量系统如何“改变”输入。一个常见的假设是,如果系统是线性的,那么这个“变化”被频率响应函数(FRF)充分描述。事实上,对于线性和稳定的系统,只要知道频率响应函数,就可以预测系统对任何输入的响应。 宽带随机、正弦、阶跃或瞬态信号在测试和测量应用中被广泛地用作激励信号。图1说明了一个激励信号x,可以应用于一个UUT(测试单元),并生成一个或多个由y表示的响应,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关系称为传递函数或频率响应函数,由H(y,x)表示。一般来说,传递函数是一个复杂的函数,描述系统如何将输入信号的大小和相位作为激励频率的函数。 在各种激励条件下,对UUT系统的特性进行了实验测量。这些特征包括:频率响应函数(FRF),通过以下参量描述: 增益频率函数。相位频率函数。共振频率,阻尼因素,总谐波失真,非线性。 利用宽带随机激励的FFT、交叉功率谱法测量频率响应。宽带激励可以是高斯分布的真随机噪声信号,也可以是一个伪随机信号,其振幅分布可以由用户来定义。宽带这一术语可能具有误导性,因为一个好的实现的随机激励信号应该是频带有限的,并由分析频率范围的上限控制。也就是说,激励不应该激发高于测

量仪器所能测量的频率。随机发生器只产生频宽在分析频率范围内随机信号。这也将把激发能量集中在有用的频率范围,以提高测试动态范围。 宽带随机激励的优点是它能在短时间内激发宽频段,因此总测试时间较短。宽带激励的缺点是其频率能量在短时间内广泛传播。每个频率点激发的能量贡献远小于总信号能量(大概是-30到-50dB小于总数)。即使对于频率响应函数(FRF)估计有一个大的平均数字,宽带信号也不能有效地测量UUT的极端动态特性。 扫频正弦测量,优化了每个频率点的测量值。由于激励信号是一个正弦波,在某一时刻其所有的能量都集中在一个频率上,改进了宽带激励中的动态范围不足的缺点。此外,如果频率响应幅值大小下降,响应的跟踪滤波器可以帮助接收到非常小的正弦信号。只要优化每个频率的输入范围,就可以将测量的动态范围扩展到150分贝以上。 频率响应函数的应用很广,其中测试试件的固有频率是基础应用,可以有效的避免共振频率。试件由于材质、材料属性、形状的不同会影响自身刚度和质量。它的固有频率只受刚度分布和质量分布的影响,阻尼对固有频率的影响有限。质量增大固有频率必然降低,刚度增大固有频率必然增大。 理论上讲,试件有多阶固有频率。在二维频谱图中,并不是所有的峰值对应的都是固有频率,因为有可能是激励频率或是它的倍频。因此通常通过测量频响函数的方式来测量固有频率,频响函数对应的峰值都是系统的固有频率。多数情况下,我们只关心低阶或特定阶固有频率。 常用两种方法测试频率响应函数,锤击法和正弦扫频法。

信号与系统连续时间系统的频率响应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连续时间系统的频率响应

一、实验目的: 1 加深对连续时间系统频率响应理解; 2 掌握借助计算机计算任意连续时间系统频率响应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连续时间系统的频率响应可以直接通过所得表达式计算,也可以通过零极点 图通过用几何的方法来计算,而且通过零极点图可以迅速地判断系统的滤波特 性。 根据系统函数H(s)在s平面的零、极点分布可以绘制频响特性曲线,包括幅 频特性 H(jw) 曲线和相频特性?(w)曲线。这种方法的原理如下: 假定,系统函数H(s)的表达式为 当收敛域含虚轴时,取s = jw,也即在s平面中,s沿虚轴从- j∞移动到+ j∞时, 得到 容易看出,频率特性取决于零、极点的分布,即取决于Zj 、Pi 的位置,而式中K 是系数,对于频率特性的研究无关紧要。分母中任一因子(jw- Pi )相当于由极点 p 引向虚轴上某点 jw的一个矢量;分子中任一因子(jw-Zj)相当于由零点Zj引至虚轴上某点 jw的一个矢量。 在右图示意画出由零点Zj和极点 Pi 与 jw点连接构成的两个矢量,图中Nj、Mi 分别表示矢量的模,ψj、θi 表示矢量的辐角(矢量与正实轴的夹角,逆时针为正)。对于任意零点Zj 、极点Pi ,相应的复数因子(矢量)都可表示为: 于是,系统函数可以改写为

当ω延虚轴移动时,各复数因子(矢量)的模和辐角都随之改变,于是得出幅频特性曲线和相频特性曲线。这种方法称为s 平面几何分析。通过零极点图进行计算的方法是: 1 在S 平面上标出系统的零、极点位置; 2 选择S 平面的坐标原点为起始点,沿虚轴向上移动,计算此时各极点和零点与该点的膜模和夹角; 3 将所有零点的模相乘,再除以各极点的模,得到对应频率处的幅频特性的值; 4 将所有零点的幅角相加,减去各极点的幅角,得到对应频率处的相角。 三、实验内容 用 C 语言编制相应的计算程序进行计算,要求程序具有零极点输入模块, 可以手工输入不同数目的零极点。 计算频率从0~5频段的频谱,计算步长为0.1,分别计算上面两个系统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将所得结果用表格列出,并画出相应的幅频特性曲线和相频特性曲线。 判断所给系统的滤波特性,对于带通滤波器,计算出 3dB 带宽的起始频点和结束频点;对于低通或高通滤波器,计算出3dB 带宽的截止或开始的频率。 四、画出系统一和系统二的零极点图 系统一 系统二 五、程序流程图和程序代码 程序流程图如下:

离散系统的频率响应分析和零、极点分布

实验2 离散系统的频率响应分析和零、极点分布 一、实验目的 通过MATLAB仿真简单的离散时间系统,研究其时域特性,加深对离散系统的冲激响应,频率响应分析和零、极点分布的概念的理解。 二、基本原理 离散系统的时域方程为 其变换域分析方法如下: 频域 ) ( ) ( ) ( ] [ ] [ ] [ ] [ ] [ω ω ωj j j m e H e X e Y m n h m x n h n x n y= ? - = * =∑∞ -∞ = 系统的频率响应为 ω ω ω ω ω ω ω jN N j jM M j j j j e d e d d e p e p p e D e p e H - - - - + + + + + + = = ... ... ) ( ) ( ) ( 1 1 Z域 ) ( ) ( ) ( ] [ ] [ ] [ ] [ ] [z H z X z Y m n h m x n h n x n y m = ? - = * =∑∞ -∞ = 系统的转移函数为 N N M M z d z d d z p z p p z D z p z H - - - - + + + + + + = = ... ... ) ( ) ( ) ( 1 1 1 1 分解因式 ∏- ∏- = ∑ ∑ = = - = - = - = - N i i M i i N i i k M i i k z z K z d z p z H 1 1 1 1 ) 1( ) 1( ) ( λ ξ ,其中i ξ 和i λ 称为零、极点。 在MATLAB中,可以用函数[z,p,K]=tf2zp(num,den)求得有理分式形式的系统转移函数的零、极点,用函数zplane(z,p)绘出零、极点分布图;也可以用函数zplane (num,den)直接绘出有理分式形式的系统转移函数的零、极点分布图。 另外,在MATLAB中,可以用函数 [r,p,k]=residuez(num,den)完成部分分式展开计算;可以用函数sos=zp2sos(z,p,K)完成将高阶系统分解为2阶系统的串联。 三、实验内容及要求 一个LTI离散时间系统的输入输出差分方程为 y(n)-1.6y(n-1)+1.28y(n-2) =0.5x(n)+0.1x(n-1) (1)编程求出此系统的单位冲激响应序列,并画出其波形。 (2)若输入序列x(n)=δ(n)+2δ(n-1)+3δ(n-2)+4δ(n-3)+5δ(n-4),编程求此系统输出序列y(n),并画出其波形。 (3)编程得到系统频响的幅度响应和相位响应,并画图。 (4)编程得到系统的零极点分布图,分析系统的因果性和稳定性。 解答:

二阶系统的频率响应

实验三:二阶系统的频率响应 1.实验目的 ① 学习频率特性的实验测试方法; ② 掌握根据频率响应实验结果绘制Bode 图的方法。 2.实验预习要点 ① 自行设计二阶系统电路。 ② 选择好必要的参数值,计算出相应的频率响应数值,预测出所要观察波形的特点,与实验结果比较。 3.实验设备 计算机、XMN-2自动控制原理模拟实验箱、CAE-PCI 软件、万用表。 4.实验内容 典型二阶系统的方框图和模拟电路图如图3-26所示。 图3-26 典型二阶系统 闭环频率特性为: 22() 1 () 12n n C j R j j ωωωωξωω=-+ 闭环传递函数为: 222 ()1 ,()2n n n n C s R s s s T ωωξωω==++(T 是时间常数)

各运算放大器运算功能: OP1,积分,(1 ,T RC TS -=) ; OP2,积分,(1 ,T RC TS -=) ; OP9,反相,(-1); OP6,反相比例,(3 ,10010 f R k k -=?)。 可以得到: 11 n T RC ω= = 3 12210010f R k ξ==? 4. 实验步骤 ○1 选定R 、C 、f R 的值,使n =1,=0.2ωξ ○ 2 用Cae98产生r(t)=X sin t ω,使系统得稳态响应为c(t)=C sin( t+ )ωφ; ○ 3 改变输入信号的频率,使ω的值等于或接近于0.2,0.4,0.6,0.8,1.0,1.2,1.4,1.6,2.0,3.0rad/s ,稳态时分别记录系统得响应曲线,振幅C( )ω和相位( )φω的数据记录于表3-2; 表3-2 振幅C( )ω和相位( )φω的数据记录 ○ 4 根据表格所整理的数据,在半对数坐标纸上绘制bode 图,标出,r r M ω ○ 5 根据绘制的bode 图分析二阶系统的%,s t δ ○ 6 可能的话,改变系统的n ω或者ξ,重复上述3-5。 5. 思考题 ○ 1 理论计算不同ω和 ( )φω,并和实验结果进行比较。 ○ 2 能否根据所得的bode 图确定二阶系统的传递函数。

十大物流仿真软件汇总

十大物流仿真软件汇总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十大物流仿真软件汇总 目录 (一)F lexsim Flexsim是美国的三维仿真软件,能应用于系统建模、仿真以及实现业务流程可视化.Flexsim中的对象参数可以表示基本上所有的存在的实物对象,如机器装备、操作人员、传送带、叉车、、等,同时数据信息可以用Flexsim丰富的模型库表示出来.Flexsim具有层次结构,可以使用继承来节省开发时间.而且它还是面向对象的开放式软件.对象、视窗、图形用户界面、菜单列表、对象参数等都是非常直观的.由于Flexsim的对象是开放的,所以这些对象可以在不同的

用户、库和模型之间进行交换,再结合对象的高度可自定义性,可以大大提高建模的速度.Flexsim的用户性和可移植性扩展了对象和模型的生命周期. (二)R aLC(乐龙) RaLC(乐龙)软件,是上海乐龙人工智能软件有限公司(日本人工智能服务有限公司在华子公司)提供的.它是面向对象的,物流配送中心所使用的基本搬运器械设备即对象事物,包括各种传送带、自动立体仓库、平板车等,以及工作人员的装卸、分拣、叉车搬运等,全部以按钮的形式摆放在工具栏上,而且可以对对象物体的配置来进行设计,用于对各类对象物体的形状和规格建模也十分直观.RaLC乐龙系列软件在建模速度、建模操作简便性、模拟和仿真精确度等方面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三)W itness(SDX) Witness(SDX)由英国Lanner集团用数十年系统仿真经验开发出的,它是面向工业系统,商业系统流程的动态系统建模仿真软件平台,是离散型的仿真软件,流程的仿真动态演示是三维的,是世界上该领域的主流仿真软件之一.它提供了大量描述工业系统的模型元素,如生产线上的加工中心、传送设备、缓冲存储装置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