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人孔盖和小舱口盖
课题八1、舾装综合布置图

二、综合布置图的特点和要求 (一)机舱综合布置的特点和要求 (二)舱室综合的特点 (三)甲板综合布置的特点
三、综合布置图的主要内容
(一)机舱综合布置图的主要内容 机舱综合布置图主要包括如下一些内容:
(1)船体结构轮廓; (2)主机,轴系,发电机,锅炉等大型机械设 备; (3)各种辅机、泵、油水箱柜、热交换器,各 种压力容器等; (4)主要电气设备轮廓; (5)管系,管系附件,阀件的布置; (6)通风机械设备及通风管路等;
2.甲板综合布置图的主要内容
甲板综合布置图的范围较广,内容多而零乱,一般包 括如下一些内容,
(1)区域的船体轮廓及有关结构; (2)甲板及舱室的各种机械设备、油箱水柜,泵等的布 置;(3)各系统管路的布置;(4)有关电气设备的布置;
(5)机械通风、自然通风及其设备的布置,
(6)各种管路,通风支架的布置,
壳舾分离施工法 壳舾分离施工法是当代舾装技术的发展 方向。按照模块化技术,对造船舾装技术 进行改造发展而来的新的舾装施工技术。 船体和舾装分开施工。实现舾装单元化和 功能模块化。采用模块施工法进行船舶建 造,实现模块化造船。 实现壳舾分离施工法的基础是船体结构的 标准化和舾装设备变化的标准化。
舾装分类 舾装可以分为单元组装、分段预装、总段 预装和船上安装等四大类。
1)单元组装 单元组装也称单元舾装。是以一定构架、 基座或其它连接件将若干舾装件连成一个 整体舾装过程,称为单元组装。单元组装 是壳舾分离的施工过程。 由若干舾装件连成的这个整体,称为组装 单元。组装单元根据安装阶段可以分为分 段安装单元、总段安装单元和船上安装单 元。
船内舾装法 船内舾装法是传统的舾装方法。所有的舾装工作都 是在船体结构基本成形后, 再开始进行船舶舾装。 船内舾装法的特点: 1)按系统进行施工; 2)施工时间集中; 3)施工作业面狭小、拥挤; 4)系统作业交错; 5)各作业小组相互干扰,返工量大,施工周期长, 效率低。
船舶和海上技术 船用人孔盖-最新国标

船舶和海上技术船用人孔盖1 适用范围本文件规定了除压力容器外,一般船用螺栓式水密和油密人孔盖的要求。
本文件规定了板上开孔尺寸以及紧固件的数量、尺寸和位置。
本文件适用于带围板式,平置式或埋入式类型的人孔盖。
人孔盖的制造节点由制造厂决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ISO 262 一般用途米制螺纹.螺钉、螺栓和螺母的选用尺寸(ISO general purpose metric screw threads—Selected )3 术语和定义本文件没有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型式和公称尺寸所有尺寸以毫米为单位。
根据公称尺寸,人孔盖应分为AO型、AE型、BO型、BE型、CO型或DO型(见图1至图4和表1至表6)。
人孔盖的尺寸和紧固件的间距应符合图1至图11和表1至表7。
公称尺寸l1×b1应与净开孔长度和宽度相对应,见表1至表6。
紧固件(螺母和螺栓)的螺纹应符合ISO 262。
盖板、座板和围板的厚度应由使用者按照表1至表6中规定的值进行选择。
船级社规范和法规可能要求更高的值。
图1和图4显示了带围板式、平置式和埋入式的人孔盖。
为了保证盖板和垫片的互换性,各部件的尺寸和紧固件坐标应与本文件所给出的保持一致。
图1至图4示例了焊接螺柱连接,螺栓与座板之间允许有其它可靠的连接。
标引序号说明:1——盖板;2——垫片;3——座板;4——围板;5——拉手;6——单位为毫米标志;7——顶升螺栓,2×M20。
焊脚尺寸和节点宜符合公认的工业标准。
注1 :l1×b1为净开孔尺寸。
注2 :顶升螺栓2×M20能根据用户需要选用。
a紧固件 M20,孔Ø23 mm。
图1 AO型和AE型人孔盖表1 AO型,公称尺寸单位为毫米表2 AE型,公称尺寸单位为毫米标引序号说明:1——盖板;2——垫片;3——座板;4——拉手;5——标志;6——顶升螺栓,2×M20。
油轮和化学品船标记汇总知识分享

油轮和化学品船标记汇总油轮和化学品船标记汇总1.艏部船名1.1安装在船舶艏部两侧1.2顺序均从左至右1.3高度根据船型不同略有区别,一般在1米左右1.4字体根据船东要求1.5使用钢板切割1.6颜色应与船体颜色形成鲜明对比1.7应根据船舶外板形状放样2.艉部船名、港籍名、IMO标记2.1安装在尾封板上,从上到下依次为船名、港籍名、IMO标记。
2.2顺序从左至右2.3船名高度比艏部船名小10%~20%,港籍名比为船名的60%~70%,IMO标记略小于港籍名2.4字体根据船东要求2.5使用钢板切割2.6颜色应与船体颜色形成鲜明对比3.罗经甲板船名牌3.1安装在罗经甲板两舷舷边,左右对称3.2顺序均从左至右3.3高度在500~800之间3.4字体根据船东要求3.5使用钢板切割3.6颜色应与船体颜色形成鲜明对比3.7设计时考虑照明S船舶识别号标记4.1永久性标记在机器处所主推进装置尾轴附近的端部横舱壁上;尾封板的船体内侧或尾封板附近的主甲板上4.2字高:船长大于等于20米,字符高度10厘米;船长小于20米,字符高度5厘米4.3字体为宋体4.4使用钢板切割4.5颜色应与船体颜色形成鲜明对比5.舷梯标志5.1安装在舷梯附近的栏杆上5.2字高50mm左右5.3字体为黑体5.4钢板切割或刷油漆5.5颜色应与船体颜色形成鲜明对比6.外部钢质门未经许可禁止入内标志6.1所有室外钢质门的门板或门上部的舱壁上6.2字高50mm左右6.3字体为黑体6.4刷油漆,颜色应与船体颜色形成鲜明对比7.垃圾存放处标记,垃圾桶标记7.1垃圾桶存放在靠近厨房位置的露天甲板上7.2字高、字体参考图纸7.3刷油漆,颜色应与船体颜色形成鲜明对比8.艏侧推、应急消防泵舱指示标记8.1安装在进入艏侧推舱和应急消防泵舱的入口上方8.2字高为50~80左右8.3刷油漆,颜色应与船体颜色形成鲜明对比9.救生艇呼号、船名、IMO号、船籍港9.1救生艇艏部两侧应用油漆涂刷船名、港籍名、IMO标记9.2救生艇顶部空旷位置用反光带粘贴呼号10.船厂标志10.1一般为铜质铭牌10.2内容船厂设计11.OFFICIAL NO. 标记11.1安装在机舱集控室外舱壁上,与IMO号在一起11.2字高为100mm11.3字体为黑体11.4使用钢板切割11.5颜色应与船体颜色形成鲜明对比12.顶推标志顶推标志为拖轮顶推母船时参考标志,一般在船体强结构位置,由字母TUG和箭头组成,字母高度在200mm左右,使用钢板切割,箭头用焊珠点焊出轮廓后刷油漆,字母及箭头颜色应与船体颜色形成鲜明对比。
第8章 人孔盖和小舱口盖

物舱和干货舱在露天甲板或非封闭上层建筑内的甲板 上出入口。也可用于内部通道在露天甲板的出入口。
3、C型小舱口盖
方形或圆形突出式舱口盖,可以从两面快速启闭。常
用于机舱及其他处所,应急脱险通道在露天甲板上的 出入口。 4、D型小舱口盖 方形或矩形埋入式舱口盖,可以从两面启闭。
(二)非风雨密小舱口盖 1、E型小舱口盖 方形或矩形突出式舱口盖,单面启闭。用于封闭的上
在甲板上布置人孔盖时,一般应靠近下面的舱壁,并
且将人孔盖的长轴平行于舱壁,便于在人孔下方安装 直梯。
无论在甲板、平台、内底板或舱壁上设置人孔盖,应
尽量不切断该处的船体构架。
当同时在上下两层甲板或平台上设置人孔盖时,它们
的位置应该错开。
三、人孔盖的密性试验 (1)安装在干舷甲板上及其以下的甲板、平台、内底 板或舱壁各个部位的人孔盖应与该部位的船体结构一 起作水压试验或充气试验; (2)安装于液体箱、柜上的人孔盖,也应与该箱柜一 起作水压试验或充气试验; (3)安装在干舷甲板以上各处的人孔盖,除液体箱柜 以外,应作充水试验。
第二节 小舱口盖
小舱口盖是指开孔尺寸不大,用人力就能容易启闭的
舱口盖。
常用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风雨密舱口盖,通常安装
在干舷甲板以上的各层露天甲板和半封闭的上层建筑 或甲板室内部的甲板上;另一种是非风雨密舱口盖, 只能用于船舶内部的甲板或平台上。除此之外,还有 一些专用舱口盖,如货油舱的油舱盖、通气舱口盖等 ,应根据船舶要求设置。 除非特殊设计,一般的小舱口盖不能用于液舱顶部。
人孔盖在选择及布置上,除了必须符合有关公约、规
则和规范的规定以外,还应考虑强度、用途和使用方 便性。
人孔盖的强度主要体现在盖板的厚度和紧固螺栓的数
人孔和手孔

学
院
第二节 视镜与液面计
化
T型和R型是将料液自容器中引入到液面计中观察液面;
工 结构复杂;承压能力好;
设
视镜式S型是在容器壳体上开一个长孔;通过安装的液
备 面计直接观察容器内的液面高度;
机 玻璃管液面计只有一种G型;P320图1115;
械 2 液面计的选用
基 参见P321表1112液面计选用表
础 注意:
化 工
1当使用温度超过200℃时;玻璃板液面计的最高允许工作压 力应适当降低;数值见表1113;
学 院
2注意液面计接口管的安置方法;见P322图1116;
第二节 视镜与液面计
化 工
3 液面计的标记方法
设 视镜式:
备
机
械
基
础
化
工 例 视镜式;公称压力PN0 6MPa 衬里 带颈液面计;其标
学 记为:
; 由人孔的开启方式及开启后人孔盖所处位置;人孔又分
为回转盖人孔 垂直吊盖人孔和水平吊盖人孔; 人孔和手孔都是使用量较大的部件;为减少设计人员的
化
工作量;都有标准;使用时可根据公称压力查阅P302表
工
112或有关标准;获得受压件的尺寸;
学
院
第一节 人孔和手孔
化 工
2 人孔尺寸表
1受压元件尺寸表见表112
第一节 人孔和手孔
化 二 碳素钢与低合金钢人孔 手孔
工
手孔的直径一般为150mm或250mm;其结构一般与人孔类
设 备
似;
机
当设备的直径超过900mm时;应开设人孔; 人孔的形状
械 有圆形和椭圆形两种; 椭圆形人孔的短轴应与受压容器的
基 筒身轴线平行; 圆形人孔的直径一般为400mm; 容器压力不
趸船监理细则

上海海事局连云港航标处工作船作业码头工程60m趸船监理细则编制:审核:江苏泰康工程咨询监理有限公司2014年3月第一章:总则1.1为了保障该项目的生产安全、质量安全、工期安全;规范监理人员的工作行为;严格依照设计和业主的要求,遵循中国船级社(CCS)相关规范制作和验收,最大限度地保障业主的利益和资金投入的安全,特制订本细则。
1.2 本细则制订依据:1.2.1中国船级社《2002钢质内河船舶入级与建造规范》;(简称:《规范》)中国船级社《材料与焊接规范2006》;中国船级社《船舶焊接检验指南2008》;CB257—88《钢质船舶船体密性实验方法》;中国海事局〈〈内河船舶法定检验技术规则2004〉〉(简称:《规则》) 及其与CCS船舶制造相关的焊接、涂装、检验GB、CCS、CB类规范。
1.3凡是参与该项目监督、检验的所有监理人员都必须遵守本细则。
第二章:制造现场监理人员的组织和前期工作的开展2.1制造现场的监理人员由公司负责指定安排,隶属该工程总监理工程师。
2.2现场监理人员的一切行为对总监负责。
并以周、月为单位向其书面作工作汇报。
2.3监理人员进驻制造现场后,必须尽快进入工作状态。
组织制造方的相关部门进行工作交底,强调质量要求、工期要求。
做好安全生产的检查和落实工作,了解和监督原材料的进厂、堆放情况,焊接材料的保管、烘焙、发放情况。
2.4确认特种作业人员(电焊工、起重工、安全员等)的有效资质,并进行确认和监督,提取和保留其证书的复印文件。
2.5做好船厂生产、质控等部门与监理工作的有效衔接,要求有专项的生产主管、质量主检人员、无损检测人员。
2.6做好一切前期应该做的准备工作,为正式生产奠定基础。
2.6.1监督、检查焊工的上岗考试过程,做好考试试板的检查和力学测试结果的复查工作。
2.6.2对考试合格的焊工要求进行岗前教育,并落实挂牌上岗。
2.6.3检查、复核船厂的《焊接工艺评定报告》。
第三章:进场材料的检验3.1钢材:3.1.1本项目的设计用材为CCSA(既:Q235A)类钢,有6~10的板材、75*50*6的L、180*60*6的T型材和护栏、扶梯使用的管材,依照《规范》第一篇、第一章和《材料与焊接规范》的(1。
2011年《内河船舶法定检验技术规则》与旧(2004)对比-第5篇及第8、10篇

第五篇船舶安全本篇参照海船的篇章结构,舶、把构造、消防、救生设备、无线电设备、航行设备、信号设备、完整稳性、特殊船舶附加要求归类在《船舶安全》篇。
第1章通则一、增加1.1.2 石棉材料的禁用1.1.2.1 船舶禁止新装含有石棉的材料,除非:(1) 旋转叶片压缩机和旋转叶片真空泵内使用的叶片;(2) 液体循环使用的水密接头和内衬在高温(超过 350 ℃)或高压(超过7 × 10 6 Pa )下,无火灾、腐蚀或毒性危险;和(3) 在超过 1000 ℃温度下使用的柔软和可伸缩绝热装置。
第2节客船分类1.2.1 客船的一般分类1.2.1.1 按航行时间将内河客船分为下列 5 类:第 1 类客船——自出发港至终点港,其逆水延续航行时间在 24h 以上的客船;第 2 类客船——自出发港至终点港,其逆水延续航行时间在 12h 以上至 24h 的客船;第 3 类客船——自出发港至终点港,其逆水延续航行时间在 4h 以上至 12h 的客船;第 4 类客船——自出发港至终点港,其逆水延续航行时间在 0.5h 以上至 4h 的客船;第 5 类客船——航行时间不大于 0.5h 的客船。
1.2.1.2 对于沿途停靠的第 3 类客船,如果各站点之间逆水航行时间均不大于2h ,经舶检验机构同意,则可按第 4 类客船要求。
工矿企业的交通船应按其逆水延续航行时间来定其所属类别。
1.2.1.3 上述“延续航行时间”不包括中途停港时间。
1.2.2 大、中、小型客船1.2.2.1 按总吨将内河客船分为大、中、小型 3 类:大型客船——指总吨位等于或大于 1000 的客船;中型客船——指总吨位在 200 至 1000 之间的客船;小型客船——指总吨位等于或小于 200 的客船。
第2章构造一、增加2.1.2 除另有规定外,本节名词术语定义如下:2.1.2.1 舱壁甲板——系指横向水密舱壁(含舷舱内的横向水密舱壁)所达到的最高一层甲板。
油轮和化学品船标记汇总

油轮和化学品船标记汇总1.艏部船名1.1安装在船舶艏部两侧1.2顺序均从左至右1.3高度根据船型不同略有区别,一般在1米左右1.4字体根据船东要求1.5使用钢板切割1.6颜色应与船体颜色形成鲜明对比1.7应根据船舶外板形状放样2.艉部船名、港籍名、IMO标记2.1安装在尾封板上,从上到下依次为船名、港籍名、IMO标记。
2.2顺序从左至右2.3船名高度比艏部船名小10%~20%,港籍名比为船名的60%~70%,IMO标记略小于港籍名2.4字体根据船东要求2.5使用钢板切割2.6颜色应与船体颜色形成鲜明对比3.罗经甲板船名牌3.1安装在罗经甲板两舷舷边,左右对称3.2顺序均从左至右3.3高度在500~800之间3.4字体根据船东要求3.5使用钢板切割3.6颜色应与船体颜色形成鲜明对比3.7设计时考虑照明S船舶识别号标记4.1永久性标记在机器处所主推进装置尾轴附近的端部横舱壁上;尾封板的船体内侧或尾封板附近的主甲板上4.2字高:船长大于等于20米,字符高度10厘米;船长小于20米,字符高度5厘米4.3字体为宋体4.4使用钢板切割4.5颜色应与船体颜色形成鲜明对比5.舷梯标志5.1安装在舷梯附近的栏杆上5.2字高50mm左右5.3字体为黑体5.4钢板切割或刷油漆5.5颜色应与船体颜色形成鲜明对比6.外部钢质门未经许可禁止入内标志6.1所有室外钢质门的门板或门上部的舱壁上6.2字高50mm左右6.3字体为黑体6.4刷油漆,颜色应与船体颜色形成鲜明对比7.垃圾存放处标记,垃圾桶标记7.1垃圾桶存放在靠近厨房位置的露天甲板上7.2字高、字体参考图纸7.3刷油漆,颜色应与船体颜色形成鲜明对比8.艏侧推、应急消防泵舱指示标记8.1安装在进入艏侧推舱和应急消防泵舱的入口上方8.2字高为50~80左右8.3刷油漆,颜色应与船体颜色形成鲜明对比9.救生艇呼号、船名、IMO号、船籍港9.1救生艇艏部两侧应用油漆涂刷船名、港籍名、IMO标记9.2救生艇顶部空旷位置用反光带粘贴呼号10.船厂标志10.1一般为铜质铭牌10.2内容船厂设计11.OFFICIAL NO. 标记11.1安装在机舱集控室外舱壁上,与IMO号在一起11.2字高为100mm11.3字体为黑体11.4使用钢板切割11.5颜色应与船体颜色形成鲜明对比12.顶推标志顶推标志为拖轮顶推母船时参考标志,一般在船体强结构位置,由字母TUG和箭头组成,字母高度在200mm左右,使用钢板切割,箭头用焊珠点焊出轮廓后刷油漆,字母及箭头颜色应与船体颜色形成鲜明对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为D型和E型。
均为长圆形,D型 带有上盖板,E型 与D型相同。
D型人孔盖上带有盖板, 常用的规格按通孔尺寸 (L×B)为 530mm×430mm,630 mm×430mm及 630mm×480mm,盖 板厚度(S)为10mm, 12mm。
A型人孔盖
围板较高,可以防止污水或垃圾进入舱内。 常用于机舱、锅炉舱及其他容易积水的处
所
B型人孔盖
常使用在甲板、内底板、平台和舱壁等部位 在货舱底时,就在人孔盖周围加装钢镶框,
加钢盖板或木盖板
C型人孔盖
C型人孔盖为圆形突 出式人孔盖,结构形 式如图。座圈厚度为 20mm;常用的规格 按通孔尺寸(D)为 Ф450mm和Ф600mm; 盖板厚度(S)为 4~14mm。
•也可同时与引航员软梯配合使用, 作为引航员登、离船舶的安全通 道。
第二节 船内梯
一、斜梯 是船舶内各层甲板间最常用的垂向通道设施。 按材料可分为:钢质斜梯和铝质斜梯 按用途可分为:普通钢质斜梯、货舱斜梯和机
舱斜梯
二、直梯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当上下两层甲板或平台均设置供人员出入用的 小舱口盖时,则这两个小舱口盖位置应错开.
若是专供物品出入需要在上下两层甲板或平台 同一位置上设置小舱口盖,则不应设置直梯。
小舱口盖的大小应考虑到船体结构,不得因 设置小舱口盖而切断强构件,如必须切断非 强力构件(纵骨或横梁)时,则应对该处结 构作加强处理。
求部位的舱口部位
2、F型小舱口盖
方形或矩形突出式舱口盖 两面开启,用于密闭的上层建筑内或无风雨
密要求部位的舱口开孔
(三)货油舱盖
两种:A型或B型 A型:圆形转动式 B型:长圆形转动
式
B型: 长圆 形转 动式
三、小舱口盖的选择及布置
选择及布置小舱口盖时,必须符合有关公约、 规则和规范的规定,另外还应考虑其合理的 结构形式和适合的安装部位。
装置、制动器、锁扣、把手和密封件等 围板和盖板的材料为A级船体结构用碳素钢
(一)风雨密小舱口盖
A型:方形或矩形突出 式舱口盖
只能从外面启闭
B形:方形或矩形 突出式舱口盖
盖板由楔形把手 夹扣与围板紧固, 可两面开启
用于储物舱和干 货舱在露天甲板 或非封闭上层建 筑内的甲板的出 入口
埋入式
突出式
铝制水密舱口盖
第九章 船用梯
是船舶通道设施,可分为船内梯和船外梯 船内梯:设置在船上各层甲板、平台或双
层底内以及桅柱等处,便于人员上下的固 定的通道设施 船外梯:是与外界接通的可移动的通道设 施
第一节 船外梯
一、舷梯 大中型船舶设置,小型船不设置。 布置在船舶两舷不被船体外板封闭的最低一层舷侧
潜水员舷梯
码头梯
登乘绳梯
用于旅客和船员在 遇难时登是救生艇 或停泊时上岸和登 船之用。
登船跳板
是停靠码头时的 对外通道设施, 尤其是小型船。
按材料可分为: 木制、钢制和铝 制跳板,可以采 用钢制构架铺木 板的结构
铝质跳板的优点: 重量轻,耐腐蚀
舷墙梯
•靠码头时,舷墙梯的支撑架同舷 墙顶板或栏杆扶手连接固定,使 人员上下。
C型:方形或圆形突出式舱口盖 可从两面开启,且启力较小
常用于机舱及其他处所,应急脱险通道在 露天甲板上的出入口
C型小舱口盖
D形:方形或 矩形埋入式
由可倒楔形把 手夹扣与围板 紧固
可两面开启
(二)非风雨密小舱口盖
1、E型小舱口盖
方形或矩形 单面开启,用于封闭的上层建筑或无风雨要
设置在靠近舱壁(或围壁)处的小舱口盖:与 舱壁(或围壁)或扶强材和绝缘之间应留有足 够的空间,以保证盖板完全开启后,同时螺旋 夹扣的翼形螺母和活节螺栓能顺利地放倒而不 会碰到舱壁。
小舱口盖下面需设置斜梯时,舱口的开孔大小 应保证人员上下斜梯时有足够的空间。
小舱口盖下面需设置直梯时,仅作为人员出入 口,则舱口开孔位置应使直梯能在通孔范围内。
三、人孔盖的密性试验
第二节 小舱口盖
是指开孔尺寸不大,用人力就能容易启闭的 舱口盖。
主要有:
风雨密舱口盖:安装在干舷甲板以上的各露天甲 板和半封闭的上层建筑或甲板室内部的甲板上
非风雨密舱口盖:只能用于船舶内部的甲板或平 台上。
一、小舱口盖的形式
按形状分为:方形、矩形、圆形和长圆形 按密性分为:风雨密、非风雨密、油密 按是否突出分为:突出式和埋入式 主要由围板、盖板、铰链、夹紧装置、制动
无论是在甲板、平台、内底板,还是舱壁上 设置人孔盖,应尽量不切断该处的船体构架。 如果布置确有困难,非切断船体构架不可时, 则应作适当加强。在一些保证船体结构强度 的重要区域内,如甲板边板、舱口角隅及应 力集中区的部位,不得设置人孔盖。
当同时在上下两层甲板或平台上设置人孔盖 时,它们的位置应错开。如上一层甲板或平 台有小舱口盖时,下一层甲板或平台上的人 孔盖应设置在小舱口盖投影范围之外。
E型人孔盖
3、人孔盖的材料
盖板、围板和座圈 垫圈和拉手 密封圈 螺栓螺柱
二、人孔盖的选择及布置要求
选择及布置人孔盖时,除了必须符合有关公约、规 则和规范的规定外,还应考虑强度、用途和使用方 便性。
强度主要体现在盖板的厚度及紧固螺栓的数量上。
应根据舱室密性要求及安装处所的情况选择合适的 结构形式。
第八章 人孔盖和 小舱口盖
船舶是由许多大小不等的各类船舱组成,这 些船舱的目的和作用各不相同,或是为了保 证船舶的抗沉性,或是为了装载油、水,或 是为了装载货物。为了能够方便地进入这些 船舱,必须设置人孔盖。
第一节 人孔盖
按形状可分为长圆形和圆形。 按密性可分为油密和水密
区别:密封垫圈的材料
通道的甲板边缘处。 舷梯使用时,仰角为45o~55o。 舷梯的组成:梯节、上下平台、翻梯装置、吊架、
栏杆以及绞车。 根据仰角的限制情况,可采用单节或多节舷梯。 按踏步形式可分为:活动与固定两种。 上平台可分为:旋转式和固定式
铝质舷梯
钢质舷梯
固定弧行踏步铝质舷梯
铝质舷梯
结构形式的选择:人孔盖应根据舱室密性要求 及安装处所的情况选择合适的结构形式。
淡水舱、压载水舱及首、尾尖舱等处所应用耐 海(淡)水橡胶作垫圈的水密人孔盖;
燃油舱、滑油藏、污油舱等处所应选用耐油橡 胶作垫圈的油密人孔盖;
在机炉舱等易积水、积油处所得内底板上和饮 用水舱顶部,应选用有围板的A型人孔盖;
尺寸应有利于人员出入
布置时,一般应靠近下面的舱壁,并且将人孔盖的 长轴平等于舱壁,便于在人孔下方安装直梯。
应尽量不切断船体的连续构架。
如同时在上下两层甲板或平台上设置人孔盖时,位 置应错开。
强度要求:人孔盖的强度主要体现在盖板的厚 度及紧固螺栓的数量上。
一般来说,盖板的厚度应不小于安装处的船体 结构钢板(甲板、平台、内底板和舱壁)的厚 度。由于盖板比其周围的船体结构钢板更容易 腐蚀,因此当人孔盖安装处的船体结构钢板厚 度小于10mm时,盖板的厚度应比该处的船体 结构钢板厚度大1mm。如果人孔盖安装处所的 甲板或舱壁是由强度计算决定时,则该处人孔 盖盖板厚度应能承受同样的水压力条件。
干货舱或储货舱:可以设置带有螺旋夹扣或楔 形把手的小舱口盖,并配置挂锁,油舱应设 置专门的油舱盖。
内部应急脱险通道在露天甲板上的出入口处 的小舱口盖:应采用两面可启闭的小舱口盖, 并以设置有中心旋转把手夹扣和弹簧铰链的 快速启闭的小舱口盖为宜。
设置在上层建筑或甲板室前的露天甲板上的小 舱口盖:其盖板应该向船首方向启闭;
一、人孔盖的类型
按其安装后是否高出开孔表面分为突出式 和埋入式
1、突出式人孔盖 有三种:A、B、C
尺寸:其围板和座圈为焊接结构,高出开孔平面 100mm。常用的规格按通孔尺寸(L×B) 450mm×350mm,500mm×400mm,600mm×400m m及600mm×450mm。
围板厚度(S1)为4~14mm,座圈及盖板厚度(S)应 比围板厚度大2mm。
通道及生活、工作舱室内影响人员活动的区域 必须设置人孔盖时,应选择埋入式人孔盖。
喷气燃料油舱的人孔盖盖板必须采用黄铜制成, 以避免撞击产生火花。当人孔盖可能长期处在 潮湿环境时,其螺栓或螺柱采用不锈钢制作。 而螺母则采用不锈钢或黄铜,或钢质镀锌制作。
人孔的布置:
在甲板上布置人孔盖时,一般应靠近下面 的舱壁,并且将人孔盖的长轴平行于舱室, 便于在人孔下方安装直梯。为便于人员出 入和通风,较大的液舱和空舱,至少设置 两个互相远离的人孔盖。双层底内较大舱 室应在其两端设置人孔盖,必要时还应在 其长度中间处加设一个人孔盖。设在内地 板上的人孔盖,应至少离开主舱壁 800~1000mm,以免削弱主舱壁附近的 内底板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