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布里希的艺术史研究方法分析
对艺术史研究方法的认识

对艺术史研究方法的认识薛龙春【内容摘要】作为历史学中的专门史,中国艺术史的研究方法尚处于探索的阶段。
传统艺术史研究多采用文献学范畴的考证、校勘、排比等方法;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艺术史研究采用背景研究方法;受到西方艺术史研究方法的影响,形式分析方法、图像学研究方法亦被运用。
本文根据自身的学术背景与研究经历,对于以上所述艺术史各种研究方法的适用性与局限性提出自己的思考。
【关键词】艺术史研究方法文献学背景研究形式分析图像学艺术史,顾名思义,是指艺术的历史,或者说历史中的艺术。
举凡历史上出现的艺术家、艺术作品、艺术作品的生产与消费、艺术环境、艺术现象、艺术流派、艺术观念等等,都在其研究范围之中。
作为艺术理论下属的二级学科,它的价值不仅在于重构艺术的历史发展,对艺术品所蕴含的意义(意图)进行揭示,并对之作出文化解释;还在于它是艺术理论得以筑基的重要础石。
无论我们对于艺术史作何种理解,它都不能超越门类艺术而存在。
失去对门类艺术发展的深入研究,我们所“制造”的艺术史,只能是一堆无本之木。
然而艺术史又不是将一个时期的各种门类艺术杂杂在一起,或者以某种所谓的时代精神或社会思潮,将各种门类艺术统摄其下。
这样的艺术史难免是一个拼盘,对于学术的深入展开不会有任何贡献本本文不拟纠缠于艺术史研究对象的讨论,而企图从自己的学术背景出发,对艺术史研究各种方法的适用性问题提出自己的思考。
本文认为,任何被大家使用的方法,都有其合理性,不能用过时与时髦来对之加以区别。
但是,每一种方法无疑又有其适用的范围,既说到适用,则必有它的局限性。
传统的艺术史研究比较关注艺术家的生平、艺术品的鉴定与编年、书论画论等等相关问题,所采用的方法主要是文献学范畴的考证、校勘、排比等等。
这一研究方法的指向是还原历史,虽然借助历史的碎片来还原历史永120远无法实现t旦是无限逼近真实永远应该是治史者的悬鹄。
博物馆学中的书画鉴定方了望气之外化本采用这一方法,如对某艺术家传世作品进行编年排比,从中剔除明显游离于此链条的作品。
贡布里希的艺术史研究方法分析

贡布里希的艺术史研究方法分析贡布里希(Erwin Panofsky)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艺术史学家之一,他的研究方法以其深刻的学术洞察力和系统性而著称。
他的方法主要是通过文化历史意义分析,一种结合历史文化语境和艺术作品形式的方法,以揭示艺术作品的意义。
在这种方法中,艺术作品被看作是一个文化生产的产物,反映了其产生时的文化背景和时间背景。
其研究方法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图像本身研究、文化背景研究和艺术创作的心理过程研究。
一、图像本身研究贡布里希认为,要研究作品的文化历史意义,首先需要对艺术作品本身进行直观分析。
他强调艺术的形式,重视作品的造型、色彩和构图等方面的美学特征对于时代文化的象征意义。
在艺术研究中,形式也充当了文化意义的载体。
因此,他提出了“形式通向意义”的观点。
要理解艺术作品的意义,需要从作品的具体形式入手,通过想象、联想和比较,把“看”转化为“理解”。
贡布里希思考“形式通向意义”的方法不是简单地从作品中提取象征符号和指涉文化解释,而是将其视为一种系统,通过比较来确定其与其他文化和思想系统之间的关系。
这种方法允许不同艺术家和不同作品之间进行比较,因此,才能在文化的语境下诠释艺术的意义。
二、文化背景研究贡布里希强调了文化背景对于艺术的影响,艺术是一种反映文化意义的产品。
在他看来,探索文化背景至关重要,因为它可以帮助人们理解艺术作品背后的文化语境。
他提倡将艺术创作视为社会历史事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艺术作品的背景也包涵着艺术家的背景、市场需求、政治和文化事件等因素。
事实上,贡布里希从来都不是一个只重视作品本身的艺术史家。
相反,他认为要充分考虑作品本身和文化背景之间的互动关系,以揭示作品背后的文化意义。
他认为艺术具有一种“视觉语言”,只有通过解读视觉语言才能理解文化语境。
三、艺术创作的心理过程研究贡布里希认为艺术创造是一种“创造性的语言”,其创造过程不仅仅是艺术家的个人创造过程,也包括社会和文化的因素,政治、宗教、文学、哲学等等。
贡布里希的艺术史研究方法分析

贡布里希的艺术史研究方法分析【摘要】本文对贡布里希的艺术史研究方法进行了深入分析。
首先概述了贡布里希的研究方法及其历史背景,然后详细讨论了他在文献研究和案例研究方面的方法,并指出了他在这些方面的成果和贡献。
结论部分总结了贡布里希的艺术史研究方法在学术领域中的重要意义,同时探讨了他的研究方法对后世的影响和启示。
通过对贡布里希的研究方法进行全面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艺术史研究的方法论,为后续研究提供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关键词:贡布里希、艺术史、研究方法、概述、历史背景、文献研究、案例研究、成果、贡献、意义、影响、启示1. 引言1.1 贡布里希的艺术史研究方法分析约束,格式要求等等。
以下是引言部分的内容:贡布里希(Gombrich)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史学家之一,他对艺术史的研究方法和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对贡布里希的艺术史研究方法进行分析,探讨他在文献研究和案例研究方面的方法论,以及他在艺术史研究中取得的成果与贡献。
通过对贡布里希研究方法的概述和历史背景的解读,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他对艺术史研究的重要性和影响。
本文还将讨论贡布里希的艺术史研究方法对当代艺术史研究的意义,并总结他的方法对研究者的启示和借鉴价值。
通过对贡布里希的艺术史研究方法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艺术史研究的方法论和思维方式,从而推动艺术史研究的发展和进步。
2. 正文2.1 贡布里希的研究方法概述贡布里希是20世纪著名的艺术史学家,他的研究方法在当今艺术史研究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贡布里希的研究方法概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贡布里希倡导对艺术作品进行深入的分析与解读。
他强调要通过仔细观察作品的形式、结构、主题等方面来揭示作品背后的意义和内涵,从而深入理解艺术家的创作意图和时代精神。
贡布里希主张将艺术作品置于其历史背景中进行研究。
他认为艺术作品是历史的产物,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和政治环境,因此必须结合当时的社会历史情境来解读作品,揭示其中蕴含的历史文化意义。
贡布里希的艺术史研究方法分析

贡布里希的艺术史研究方法分析1. 引言1.1 贡布里希的艺术史研究方法分析贡布里希是20世纪著名的艺术史学家,他对艺术史研究方法的贡献被广泛认可。
通过对其生平和影响、文献和档案研究方法、实地考察和实证研究方法、以及理论探讨和方法论建构的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贡布里希的研究方法和思想。
在当代艺术史研究中,贡布里希的研究方法对于我们理解艺术作品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涵义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通过对贡布里希研究方法的展望,我们可以看到其对艺术史研究的持续影响和发展趋势,同时也可以思考如何借鉴和发扬贡布里希的研究方法,为艺术史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论基础。
贡布里希的艺术史研究方法是当代艺术史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们探索艺术历史的深度和广度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2. 正文2.1 贡布里希的生平和影响贡布里希(Gombrich)是20世纪最著名的艺术史家之一,他的生平和影响对艺术史研究有着深远的影响。
出生于奥地利的维也纳,贡布里希在维也纳大学学习艺术史和心理学,后来移居英国并成为伦敦大学学院艺术史系的教授。
贡布里希对艺术史研究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他对艺术史的理论研究和方法论探讨方面。
他提出了“视觉传统”的概念,强调了艺术家如何通过视觉表现来传递文化和历史信息。
他还强调了古典艺术的重要性,认为艺术史的研究应该注重传统和继承的重要性。
贡布里希的著作《艺术和错觉》和《艺术的故事》等对后世的艺术史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研究方法引入了心理学和认知科学的理论,使得艺术史研究更加多元化和深入。
贡布里希的生平和研究成就对艺术史研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为后人提供了丰富的思路和方法。
2.2 贡布里希对艺术史研究方法的贡献贡布里希还倡导了“比较研究”的方法。
他认为通过比较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艺术作品,可以揭示出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和差异性,从而帮助研究者更全面地理解艺术史的发展规律。
这种比较研究方法不仅拓宽了研究视野,还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
贡布里希艺术理论分析

贡布里希艺术理论分析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贡布里希作为二十世纪著名的艺术史家和批评家,其艺术美学思想坚持传统与理性的价值观已众所周知,国内虽然有大量贡布里希作品的翻译与介绍,但在后现代语境下如何再次评价审视贡布里希的艺术批评原则,目前理论界却较少涉及,而这正是审视贡布里希批评原则在后现代语境下所具有的理论价值及其文化意义无法忽视的重要理论问题。
一、贡布里希艺术批评的理性原则作为一名艺术史家,贡布里希虽然没有形成统一的理论体系,但贯穿于其艺术批评实践的基本原则却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特别是他的再现理论、经典标准、理性原则等都始终贯穿于他的一生。
在贡布里希看来,所谓艺术家就是制作生产好图像的人,艺术的历史就是制作好图像的历史,就是从这个角度讲,正如《艺术的故事》开首语所说的,“实际上没有艺术这种东西,只有艺术家而已”贡布里希的“图式”理论正是其理性原则的一个重要标志。
他相信,艺术实际上是一种社会惯例,人们以相同的基本方式看待或者制作图像,各种艺术图式既不是艺术家对外部世界所见之物的复制,也不是其内心之物的展现,而是对传统图式的继承与修正,它们都是在既有图式范围之中,在传统惯例、艺术家的作品及观看者审美惯例下形成的。
当然,这一切都是艺术家自己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在不断吸收和修正传统图式并努力思考新时代图式特征的过程中完成的,这种“进化的方式”正是艺术家不断创造“一幅令人信服的画面”的秘笈。
在贡布里希看来,从立体主义到原始主义,从印象主义到超现实主义,这些运动所发展的基本原则就是挑战了传统与经典所捍卫的基本原则,这些激进的现代艺术家完全背离了传统的图式结构和塑造,既放弃了忠实的再现,又违反了艺术史进程的图式逻辑,把新奇等同于先进,把传统等同于保守落后。
他在《艺术与人文科学》中写道:“缺乏图式、缺乏再现、缺乏模仿、缺乏情感和缺乏创造”,作品成了时代潮流的风向标,“一种与社会上的任何功能都不相关的为艺术本身而进行的活动,艺术成了一种神秘的事业”。
贡布里希的艺术史研究方法分析

贡布里希的艺术史研究方法分析贡布里希是一个重要的艺术史研究方法,它对于理解艺术史的发展和演变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贡布里希的定义、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和应用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探讨贡布里希在艺术史研究中的重要价值。
一、贡布里希的定义贡布里希,源自意大利语“Conibribuere”,意为贡献、奉献。
在艺术史研究中,贡布里希是指将多个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整合在一起,从而对艺术史进行全面、多角度的分析和阐释。
它强调了跨学科、跨领域的交叉研究,将考古学、历史学、社会学、考据学等多种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融合在一起,以揭示艺术作品背后的历史、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内涵和意义。
二、贡布里希的理论基础贡布里希的理论基础主要来源于历史学、社会学、考古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
它认为艺术作品不仅仅是艺术创作的产物,更是历史、社会、文化的产物。
要全面理解和解读艺术作品,就必须依托多种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将艺术作品与其所处的历史时期、社会环境、文化背景等相互联系起来。
在这一意义上,贡布里希是一种“交叉性的综合性的研究方法”。
三、贡布里希的研究方法1. 跨学科交叉研究2. 复合性研究贡布里希的研究方法还强调了复合性研究的重要性。
研究者需要将多种研究方法相结合,如考古学的田野考察、历史学的文献研究、社会学的调查研究等,从而实现对艺术作品的多角度剖析和解读。
只有复合性研究,才能全面、深入地理解和揭示艺术作品的内在意义和价值。
3. 文献综合研究贡布里希的研究方法还重视文献综合研究。
研究者需要深入研究相关的文献资料,包括历史文献、艺术文献、考古文献、考据文献等,以寻找艺术作品的相关信息和背景资料。
只有深入研究文献,才能全面、准确地了解艺术作品所处的历史、社会、文化等环境和背景。
四、贡布里希的应用价值贡布里希在艺术史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揭示艺术作品的历史、社会、文化内涵贡布里希的研究方法能够帮助人们深入了解和揭示艺术作品背后的历史、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内涵。
艺术史研究方法

艺术史研究方法之一:文献编纂与作品本体研究文献学家为了回答艺术品的真伪、作者、原作材料、主题、赞助环境及赞助人身份以及其它相关问题,对有关文献作介绍和评估。
在文献收集过程中,常涉及大规模的翻译工作。
1、搜集文字材料例:1、《中世纪与近代艺术历史与艺术技法文献》,包括为艺术是的系统性文献,其中的文献材料有原始论文、有关艺术品的编年史、日记和诗歌。
2、《乌尔班八世治下的艺术工程》,材料来自罗马档案、梵蒂冈教会档案,记录当时官方的艺术委托和项目。
3、《17世纪贝尔巴里尼艺术资料及其清单》,发表家族财产清单,标明了艺术作品的题材、材料、归属、尺寸、状况情况、价格情况、法律事务档案、公正合同、教令、遗嘱、官方报表。
2、搜集描述性图片资料,摄录能永久记录的现场和有价值和纪念性艺术作品例:常有学术性专题图片编纂、专门记录某件或数件作品的图片出版物;彩饰手稿全摹本;另有插图目录、图像辞典、展览图录等学术工具书。
3、对艺术品进行物理性观察研究,通过其材料技法确定作品的作者、时间、地点,甚至研究其风格。
在建筑史的研究中有重要意义。
例:1、法国舒瓦齐根据严格的分类描述来推断各文明典型建筑,将其按建筑材料、建筑方式、结构设计、建筑类型做不同编排。
2、普林斯顿大学的马克用工程学方法研究哥特时期的建筑物,在学者们讨论哥特式扶壁系统和拱顶肋结构架的实用功能、审美功能时,用物理模型、数学建模方式对建筑结构的几何形态和材料表现及反应进行研究。
4、鉴定:辨明作品来源,调查其在何地、何时、由何人制作,处理它的出处、年代、归属、真伪问题。
在鉴定中,要求有客观的证据,在没有文字证据的情况下,则求助于图像学,仍无结论则求助于科学研究其物理特性。
艺术史研究方法之二:艺术的心理学研究包括对传记文本、图像象征性问题和作者创作心理分析等方面的研究。
1、整理艺术家及其助手的传记资料、文章、文献材料,为研究艺术家的创作心理、作品制作过程、视知觉心理学研究提供基本信息和启发。
艺术史研究方法

西方艺术史研究方法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风格分析法、图像学、情境分析。
λ风格分析法1、根据西方学者夏皮罗得定义,“风格”得表述包括三部分:形式要素或主题,形式关系及特质。
形式要素与主题对表现就是相当重要得,但关键就是连接各种要素得方式决定了风格。
风格分析主要关注得几个层次,手法或技法、母题零件、母题、结构、整体特征。
其中,技法、母体零件与母题都就是形式因素得范畴,而它主要关注得部分就是个别与整体得相互关系、作品整体得构图与特征。
2、沃尔夫林与李格尔得“形式分析体系”,通过视觉观察,对艺术中风格发展得解释,提出了经典得五对风格语汇,即“线性”与“图绘性”,“平面”与“后退”,“封锁形式”与“开放形式”,“多样性”与“综合性”,“相对清晰”与“绝对清晰”。
在这套理论体系中,常涉及作品得所用材质及其作为一个实体得形式要素,如线条、块面、画面等方面,与种族、文化、历史无关。
她将关注点只放在作品本身,回避了艺术得经济与社会得问题,将作品得形式特征视为解决一般艺术作品得专门方法。
缺点:风格分析法过于局限在艺术品本身得形式,而忽略当时社会得背景,将研究得范围限定在变化无穷得艺术风格中。
故沃尔夫林又被称为“形式主义者”。
λ图像志与图像学图像志(Iconography)这个术语就是由希腊语得eikon(图像)与graphein(书写)这两个词派生出来得。
因此,从字面上解释,图像志得意思就就是“图像书写”或“图像描述”。
而在这里,图像志首要与最重要得目标就是确定艺术作品中描绘得就是什么,并且揭示与解释艺术家想要表达得深层意义。
其次,图像志要关注得就是追索艺术家所使用得直接与间接材料——包括文献资料得与视觉得资源。
最后,图像志进一步得研究范围就是调查某些特定图画得主题,特别就是这些主题在不同时代得历史中得传统、发展与具体得内涵。
图像学(Iconology)现在已经被瞧作就是图像研究得第四阶段得一个任务。
它得哲学依据就是黑格尔得历史决定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术前沿
贡布里希的艺术史研究方法分析
文〉谭维
[摘要]贡布里希(Ernst Gombrich,1909—2001)被看作苏格拉底的继承人。
他是20世纪广
受赞誉的艺术史学家,具备渊博的学识和宏阔的视野,研究范围涵盖艺术史、艺术心理学、
艺术哲学等相关领域;本文主要立足于《艺术与错觉》以及《艺术的故事》,在对贡布里希
的艺术史研究进行综合阐述的基础上,分析其艺术史的研究方法,以期为相关人士提供借鉴
和参考、
[关键词]贡布里希艺术史社会学
贡布里希是古典西方艺术史学的大师,他对艺术史的解读与发现,已经成为艺术研究领域的标杆,为中西方艺术的深入交流注入了活力,形成了艺术理论交流与分享的良好前提。
其著述的中译本对中国艺术史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因此,探索贡布里希的艺术史研究方法,具有十足的必要性和指导意义。
一、贡布里希艺术史概述
贡布里希是20世纪积极推动欧美学术界从艺术的视觉研究转向艺术文化研究的倡导者之一:在20世纪的艺术理论家中,贡布里希无疑是最独特的一位他把维也纳学派的传统和瓦尔堡学派的传统融会起来,把克里斯(Ernst Kris, 1900—1957)的心理学方法和波普尔(Karl Popper,1902—1994)的科学哲学方法统一起来.把艺术研究的心理学派和文化史学派结合起来.使艺术史理论的研究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境界叫
这一伟大成绩不是凭空产生的,它具冇深厚的理论根基。
贡布里希认为,艺术史具有复杂性的特点,渐进与突变、分化与整合存在于整个艺术史的发展历程中,并对研究者理解艺术提出了挑战一方面,与其他文化形式一样,艺术的发展也处于不断的变化和迁徙过程中,这一观点得到了广大研究人员的广泛认可。
另一方面,贡布里希在他人沉浸于艺术所带来喜悦的同时,深入挖掘艺术的本质,对艺术的发展进行了反思,认为艺术应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为自身注入新的内涵「二、贡布里希艺术史的研究方法
(一)《艺术与错觉》中的心理学研究方法
《艺术与错觉》是贡布里希的经典之作,贡布里希在书中针对艺术再现问题进行了解答。
以往的学者认为,艺术再现方式的差别取决于艺术家对自然的模仿意愿。
而贡布里希则认为.艺术再现存在差异性的根本原因在于艺术家的再现经验不同。
因为所处时代不同,艺术家对艺术再现的方式也会做出不同的选择。
1.对心理导向形象的刻画与制作
贡布里希在《艺术与错觉》中.立足于核心论题,以讲稿的形式对艺术进行了深入解读:贡布里希在该部分的论述中,提出了“预成图式”❾观念,认为艺术创作者和接受者均建立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而不受任何记忆和经验影响的影像,则可将其称作为“视”心理导向形象的制作过程实际上就是对预成图式观念的修正.以此来实现与接受者的匹配。
基于艺术创作者层面进行审视,可将客体定义为视觉世界;而基于接受者的层面进行审视,可将客体定义为接受者「预成图式会对视觉世界产生一定影响,进而影响到选择的主动性。
因此,需要不断对预成图式进行完善,促进艺术作品向实体化转变。
据此可认为,艺术作品并不仅仅是“视”的表象,否则也不能产生差异性的艺术风格。
2.对先验知觉的研究
现阶段,艺术品的图式已经被当作是一种先验的知觉,在艺术形象创作和解读艺术作品的过程中,先验知觉的具体表现主耍包括以卜•几点:首先.先验的知觉具冇选择性和意
122'I'HI t1-»ART IN CHINA
学术前沿
识形态,能够实现对知觉对象的精准定位例如,在异国环境F,由于亚洲人的肤色相近,部分中国人会被认作是韩国人或者日本人。
这种错误知觉的发空是建立在以往经验基础之上的其次,图式是支配和表现先前经验的主要方法'贡布巴希采取对比的方法,选择西方阿家中国画家的画作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受不同绘画经验的影响,二者在图式上呈现岀明显的差异性;贡布里希认为.图式是制约知觉选择的决定性因素,因此,画家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更乐意选择去看他的绘画作品.而不是其触「I所及的东西,通过这种方式产生知觉期待,并不断结合视觉素材.对自身的艺术作品进行修正,实现无意识的创作同
3.对艺术形象的释读
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观察者的参9使得艺术品具备了一定的审美价值。
基于这一层面进行审视.艺术品的创作包含了创作者的主观艺术.观察者虽未『I接参与艺术创作活动,但其基于心理层面对艺术品所作出的释义和解读.从心理层面来讲,也可看作是“艺术共创”通过建立起艺术创作者与观察者的有效交流,会对艺术创作心理产生指导价值,使 得艺术创作者能够结合观察者的审美经验对创作进行完善,使其与观察者的审美认知相吻合,而以上现象的发生均建立在形象释读的基础上,通过对形象进行深入地阐释和解读,为读者J'解艺术家所创作的形象提供方便,促进艺术作品的流传:
4.对多义形象的视知觉解读
贡布里希在《艺术与错觉》中,针对“鸭兔变形”问题.对艺术形象的多义性进行J'阐释,认为基于接受者角度对视知觉形象进行的解读,有助于深化对艺术作品的理解:艺术家在创作艺术的过程中.存在可以隐藏多义形象的现象基于知觉心理学的层面进行审视,人体的知觉机制会结合外部信息的刺激,产生多义性知觉。
一般情况匚外部刺激越多,多义性解读就会越深入
(二)《艺术的故事》中的导读性描述方法
在《艺术的故事》中,贡布里希以简洁流畅的语言对艺术传播方法进行了细致阐述,结合自然与历史的发展特点,对艺术的深层含义进行了挖掘,以此來深化人们对艺术的感知与见解并从中获益这种导读性描述手法在研究《艺术的故事》中应用较为广泛他以故审的形式,对艺术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再现,深入浅岀地分析了艺术作品,拉近了艺术与读者之间的距离,这也对西方艺术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5L
1.对研究成果的导读性描述
《艺术的故事》属于西方艺术史苦作,按照时间顺序介
绍內方艺术(美术、雕塑、建筑)的发展防程:在《艺术的
故审》中,并不具备华丽的辞藻,专业的术语较少,语言简
洁明了,具有较强的可读性”由于贡布里希生长在德语国家,
在到达英国之前,贡布里希通常将专业术语作为展示其研究
成果的匸耍形式,这种研究方法虽然冇助于提升学术研究的
专业性和表达的严谨性,但容易导致读者对阅读产生抗拒,
不利『提升读者的接受程度在英国期间,贡布里希需要将
其研究成果通过开展讲座的方式向补会公众传达,这也对语
言的简明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于是,贡布里希立足于德语
的表达思路.结合英语的表达特点.以简明扼要的语言将研
究成果丧达出来,收获了极大的成功
2.ifh'i和图画相结合的研究手法
贡布里希所创作的《艺术的故事》属「全人类的思想史:
书屮不仅張括了个人文集等原始史料,还收入了哲学家和批
评家的怦作,选取了风格史、社会学和心理学等研究视角,
以展现西方艺术发展历程中的人物和故审为n标.为读者呈
现了琳浪满目的艺术作品贡布里希在〃中对东西方艺术具
冇优劣之分的观点进行了否定,认为世界艺术史的发展建立
在东两方艺术汇聚和融合的基础匕.东西方艺术无时无刻不
在对话例如,他在对敦煌壁画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希
腊的绘阿艺术对中国的佛教艺术产t『不町忽视的影响,而
西方的巴洛克艺术也受到『东方书法艺术的熏陶这也为读
者建“起对东西方文化的正确认知提供r良好前提。
综匕所述,心理学研究方法和导渎性描述方法是贡布里
希研究艺术史的主要方法。
贡布里希对艺术的研究,不仅拉
近j‘读者q艺犬的距离,对卡富艺术理论也起到了十分重要
的作用,值得广大艺术史研究者学习
(谭维/霸国纽卡斯尔大学)
注释
in李晓愚'论贡布里希的艺术史研究方法以'艺术的啟事为例i載于
苏廿会科学>2018年髯6期,202—210页、275贡〉
12]■图像放臭於发现与爱明一-论责布里希处樓眄研ST.戟于'文艺理论研5T 2018年第3期,78—87®
131i schema-。
仍审■老.«*«S学申為先验
贰观金构ST理论由.一敢成图3V SJSPIftittft;于*期冷训练利1!陶而
mw主观旳凰
UI修祥学与责布里兼规览艺木理论之时琳\哉于;m东社会科soisms
5期,102—107页。
|5|»-III?..艺术发展忠'我于'201«2ffi,118页-
'oi'Xrsim.,t!,ss52iw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