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构造教案20悬架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教案——悬架

教案课程名称: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次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备注一、悬架的概说1、悬架的功用: ・ 连接车桥和车架;・ 传递二者之间的各种作用力和力矩;・ 抑制并减小由于路面不平而引起的振动,保持车身和车轮之间正确的运动关系,保证汽车的行驶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缓冲、减振、导向及稳定)2、悬架的结构组成重点介绍:•要求学生理解掌握悬架的结构组成・ 悬架一般由弹性元件、导向装置和减振器等组成1)弹性元件的作用是承受和传递垂直载荷,缓冲并抑制不平路面所引起的冲击2)减振器用以加快振动的衰减,使车身和车轮的振动得以控制3)导向装置是用来传递纵向力、侧向力及其力矩,并保证车轮有正确的运动关系 4)横向稳定器是一种辅助弹性元件,以防止车身在不平路面上行驶或转 向时发生过大的横向倾斜 3、悬架的性能指标・ 车身自然振动频率(亦称振动系统的固有频率)是影响汽车行驶平顺性的悬架重要性能指标之一n=(l∕2M )Je∕M )=(l∕2≡)^7f・ g 一重力加速度;f 一悬架垂直变形(挠度);小一悬架簧载质量;c (Mg∕f )一悬架刚度:指使车轮中心相对于车架和车身向上移动的单位距离(即使悬架产生单位垂直压缩变形)所需加于悬架上的垂宜载荷。
1)在悬架所受垂直载荷一定时,悬架刚度愈小,则自然振动频率愈低。
但悬架刚度愈小,在一定载荷下悬架垂宜变形就愈大,即车轮上下跳动所需要的导入:悬架是保证汽车正常、平稳地行 使的必要装 置。
空间愈大,如簧载质量大的货车2)当悬架刚度一定时,簧载质量愈大,则悬架垂直变形愈大,而频率愈低。
故空车行驶时的车身自然振动频率要比满载行驶时的高。
簧载质量变化范围愈大,则频率变化范围也愈大。
・为了使簧载质量从相当于汽车空载到满载的范围内变化时或变化很小,就需要将悬架刚度做成可变的,即空车时悬架刚度小,而载荷增加时,悬架刚度随之增加4、悬架的分类・悬架按导向装置的型式(汽车两侧车轮运动的相互关系)可分为两大类:非独立悬架和独立悬架1)非独立悬架・车轮安装在一根整体式车桥两端,车桥通过弹性元件与车架相连。
汽车底盘教案:车架、车桥、悬架的检修

[复习回顾](10')简述拆胎机和动平衡仪的使用方法[导入新课]车架、车桥、悬架的检修一、车架(20')1、作用:整个车的基体,汽车的绝大多数部件和总成都装在车架上,并使它们相对保持正确位置。
2、分类:边梁式车架、中梁式车架、综合式车架和无梁式车架。
1)边梁式车架:由两根位于两边的纵梁和若干根横梁组成,用铆接法或焊接法将纵梁和横梁连接成坚固刚性的构架,被广泛用于货车和大多数特种汽车上。
2)中梁式车架:又称脊梁式车架,它由一根贯穿汽车纵向的中央纵梁和若干根横向悬伸托架构成。
其结构特点是中梁的断面可做成管形或箱形。
3)综合式车架:前部是边梁式,后部是中梁式。
4)无梁式车架:以车身兼代车架,所有的零部件都要安装在车身上,作用于车身的各种力均由车身承受。
二、车桥(10')1、作用:安装车轮,传递车架与车轮之间的各方向作用力及其产生的弯矩和转矩。
2、分类1)根据悬架结构不同分为:非断开式和断开式2)根据车桥作用不同分为:转向桥、支持桥、驱动桥和转向驱动桥。
(1)转向桥:一般为车前桥,能使装在前桥两端的车轮偏转一定角度,实现汽车转向。
主要由前轴、转向节、主销和轮毂组成。
(2)转向驱动桥:能实现车轮转向和驱动两种功能。
一般用于全轮驱动的越野汽车和一些轿车的前桥上。
由主差速器、差速器、半轴、转向节、主销和轮毂组成。
三、悬架(30')1、作用:把车架与车桥弹性的连接起来,以缓和或吸收车轮在不平道路上行驶时所产生的冲击和振动,保证汽车行驶的平顺性。
2、类型:非独立悬架和独立悬架1)非独立悬架(1)结构特点:两侧车轮安装在一根整体式车轴的两端,车轴则通过弹性元件与车架或车身相连,这种悬架当一侧车轮因道路不平而跳动时,将要影响另一侧车轮的工作。
(2)分类:钢板弹簧非独立悬架、螺旋弹簧非独立悬架2)独立悬架(1)结构特点:两侧车轮分别安装在断开式车轴两端,每端车轴和车轮单独通过弹性元件与车架相连,当一侧车轮跳动时对另一侧车轮不产生影响。
《汽车构造》电子教案-悬架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第24页
3.油气弹簧
2020/12/18
▪ 油气弹簧以气体(一般为惰性气体氮)作为弹性介质,而用 油液作为传力介质。一般是由气体弹簧和相当于液力减振器 的液压缸所组成。
▪ 油气弹簧的形式有单气室,双气室以及两级压力式等。单气 室油气弹簧又分为油气分隔式和油气不分隔式两种。
单气室油气分隔式油气弹簧
▪ 其优点是单位质量的储 能量较金属弹簧多,隔 声性能好,工作无噪声, 不需要润滑。由于橡胶 弹簧的内摩擦较大,因 此橡胶弹簧具有一定的 减振能力。橡胶弹簧多 用作悬架的副簧和缓冲 块。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第21页
1.囊式空气弹簧
2020/12/18
2.膜式空气弹簧 3.油气弹簧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第22页
1.囊式空气弹簧
▪ 囊式空气弹簧由夹有帘线 的橡胶气囊和密闭在其中 的压缩空气所组成。气囊 的内层用气密性的橡胶制 成,而外层则用耐油橡胶 制成。气囊一般做成如图 所示的两节,但也由单节 或三节的。节数越多,弹 性越好。节与节之间围有 钢制的腰环,使中间部分 不致有径向扩张,并防止 两节之间相互摩擦。气囊 的上下盖板将气囊密闭。
单气室油气不分隔式油气弹簧 双气室油气弹簧 两级压力式油气弹簧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第25页
单气室油气分隔式油气弹簧
▪ 轿车和轻型汽车上用 的单气室油气分隔式 油气弹簧。当悬架摆 臂(或车桥)与车身 (或车架)相对运动 时,活塞和活塞导向 缸便在工作缸内上下 滑动,而工作油液通 过减振器阻尼阀9来 回运动,起到减振器 的作用。
2020/12/18
Hale Waihona Puke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第23页
悬架教案

1.3悬架系统的类型
非独立悬架:两侧车轮刚性的连接在一起,只能共同运动的悬架。广泛应用于货车、客车和轿车后桥。
独立悬架:两侧车轮由断开式车桥连接,车轮单独通过悬架于车架连接,可以单独跳动。广泛应用于轿车前悬架。
二、减振器
汽车减振器的作用:
通过减振器自身的运动,消耗弹簧变形储存的能量,将其变为热能,并散发到空气中,以衰减弹簧的振动。
由于伸张阀弹簧刚度比压缩阀的大,而且伸张阀上的常通孔隙的直径也比压缩阀的小,就保证了减振器在伸张行程内产生的阻尼力比在压缩行程内产生的大。
减振器主要的组成部分:
上吊环;防尘罩;压紧螺母;导向器油封总成;储油筒;工作缸;连杆活塞分总成;底阀分总成;下吊环。
悬架的弹性元件组成
钢板弹簧:组成的悬架结构简单,工作可靠,刚度大,适用于非独立悬架。
减振器的类型:
按工作方式分为:单向减振器和双向减器。
按结构形式分为:单筒减振器和双筒减振器;
阻尼是否可调分为:阻尼可调式和阻尼不可调式;
按工作介质分为:油液减振器、气体减振器。
按是否充气分为:充气减振器和不充气减振器。
a.双向减振器的结构
定义:在压缩和伸张两行程内均能起减振作用的减振器
减振器由储油筒、工作缸、活塞连杆分总成、底阀、导向器、防尘罩等组成。
讲授
讨论
互动
讲授
互动
讨论
教学过程设计
(要求明确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方法及手段)
备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方法
用于缓冲块。
非独立悬架的特点:
结构简单;工作可靠;采用钢板弹簧的非独立悬架中,省却了导向结构,方便布置。
《悬架》教案说课稿

说课稿各位尊敬的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是来自汽教131班的王振灿。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悬架》。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策略、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五个方面对本堂课进行简要说课。
首先,请允许我简单地介绍一下本堂课的教学理念。
随着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中职课程的教学已经从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向“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能力为主轴”的自主、合作和探究式学习转变,这就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不应该是教师对学生进行知识的单一灌输的过程,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创设下,借助教师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取的。
根据以上理念,本次课以“学生自主思考,学习”为主要学习形式,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借助图片、动画等教学媒体,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对本次课程-----悬架,这一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以期达到最佳的效果,并最终获得真正的意义建构。
一、教材分析本课选自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的陈家瑞老师主编的《汽车机构造(下册)》一书第三篇汽车行驶系统中的第二十二章。
本章的主要教学内容为悬架组成部分,弹性元件的类型和双向筒式减振器的工作原理,与其伸张和压缩行程。
这部分内容在汽车行驶系统中是一个较为基础但又十分重要的知识板块,学生只有在充分掌握本课主要知识,才能进一步学习第四篇的汽车转向系统与制动系统。
在教材内容上,教材先介绍悬架的概念,使学生有个初步的认识,然后书中介绍了悬架的结构组成部分,通过对每个部分的分析,是学生一步步掌握本课的内容。
本节课的知识点、技能项目和重难点如下:知识点:(1)悬架的结构;(2)各个组成部件类型和作用。
本次课的重点:独立悬架类型;弹性元件的类型;减振器。
本次课的难点:双向筒式减振器的工作原理,与其伸张和压缩行程。
二、学情分析本堂课的授课对象为12级汽车维修与应用专业1班。
该班共有学生36人,且全部为男生。
从之前教学效果分析,该班学生整体对理论知识掌握比较不错,但部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不乐观。
汽车构造-- 悬架 ppt课件

根据汽车载荷的变化,调整减振 器的节流孔的流通面积,进而调 整阻尼。
当载荷增加时,节流孔流通面积 减小,阻尼力增大。载荷减小时 的情况相反。
PPT课件
29
第四节 非独立悬架
特点:
结构简单,工作可靠; 采用钢板弹簧非独立悬架时,省去导向结构,方便布置。 广泛引用簧载质量
为使汽车从空载到满载的范围变化时,车 f 悬架的垂直变形 身自然振动频率基本保持不便,要求悬架刚
度是可调的。
PPT课件
7
三、悬架的分类
非独立悬架:
两侧车轮刚性连接在一起,只能共同运动的悬架 广泛应用于货车、客车和轿车后桥
独立悬架:
两侧车轮由断开式车桥连接,车轮单独通过悬架于车 架连接,可以单独跳动。
目的:通过主副簧先后起 作用,得到变刚度特性提 高汽车平顺性。
副簧在上:刚度突变,不 利于汽车平顺性。
副簧在下:副簧逐渐起作 用,具有刚度渐变的特点, 有利于汽车平顺性。
PPT课件
34
二、螺旋弹簧非独立悬架
螺旋弹簧非独立悬架由 螺旋弹簧、减振器、纵 向推力杆和横向推力杆 组成。
常用于轿车的后悬架。
可以承受压缩载荷和扭转载 荷,由于橡胶的内摩擦较大, 橡胶弹簧还具有一定的减振 能力。
橡胶弹簧多用作悬架的副簧 和缓冲块。
PPT课件
19
第三节 减振器
减振器作用:
加速车架与车身振动的衰减,以改善汽车行驶平顺 性
减振器与弹性元件并联安装
减振器原理:
通过减振器自身的运动,消耗弹簧变形储存的能量, 将其变为热能,并散发到空气中,以衰减弹簧的振 动
PPT课件
26
悬架的结构形式课程设计

悬架的结构形式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悬架的基本概念,掌握悬架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功能。
2. 学生能描述不同类型的悬架结构,并了解其特点和应用场景。
3. 学生掌握悬架系统对汽车性能的影响,了解悬架设计的基本原则。
技能目标:1. 学生具备运用专业术语进行悬架结构分析的能力。
2.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识别并绘制不同类型的悬架结构。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简单悬架系统进行设计和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汽车工程技术的兴趣,激发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2. 学生养成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习惯,增强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3. 学生认识到悬架系统在汽车安全和舒适性方面的重要性,提高安全意识和责任感。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为汽车工程专业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悬架结构形式的基本知识。
学生处于高年级阶段,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教学内容1. 悬架系统概述:介绍悬架的定义、作用及发展历程,使学生了解悬架系统在汽车中的重要性。
参考教材章节:第一章 悬架系统概述2. 悬架系统的组成与功能:讲解悬架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工作原理,分析各部分对汽车性能的影响。
参考教材章节:第二章 悬架系统的组成与功能3. 不同类型的悬架结构:详细讲解独立悬架和非独立悬架的特点、优缺点及适用车型。
参考教材章节:第三章 独立悬架;第四章 非独立悬架4. 悬架设计原则与优化:介绍悬架设计的基本原则,分析如何根据汽车性能需求进行悬架设计和优化。
参考教材章节:第五章 悬架设计原则与优化5. 悬架系统对汽车性能的影响:分析悬架系统参数变化对汽车操控性、舒适性和安全性的影响。
参考教材章节:第六章 悬架系统对汽车性能的影响6. 实践教学环节:组织学生进行悬架结构观察、分析和设计实践,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参考教材章节:实践环节教学进度安排:第1周:悬架系统概述第2周:悬架系统的组成与功能第3周:独立悬架与非独立悬架第4周:悬架设计原则与优化第5周:悬架系统对汽车性能的影响第6周:实践教学环节教学内容科学性和系统性得以保证,同时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具备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悬架》教案

教案( 2015届)学院:工学院职教学院专业:汽车维修工程教育班级:姓名:学号:授课时间:年月日浙江师范大学制教学内容(章节)悬架课程类型理论课课时安排1课时年级班级教学目标:1.掌握悬架系统的功用、组成和类型。
2.熟悉弹性元件的作用和类型,了解各种弹性元件的结构特点和作用。
3.掌握双向作用筒式减振器的构造、作用原理。
4.掌握独立悬架与非独立悬架的类型、构造特点、相互连接关系。
5.了解电控悬架的功用、组成和工作原理。
6.熟悉悬架系统的维修,掌握悬架系统的故障诊断和相应的排除方法。
7.了解电控悬架的检修步骤和常见故障分析。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悬架各组成部分的作用难点:双向作用筒式减振器工作原理教具:交流发电机的多媒体课件、专业教材、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与多媒体展示相结合教学进程(不够附页):环节一:巩固旧知探索新知(7分钟)教师活动:利用课件和黑板板书展示复习旧课的内容,并进行相应的提问。
利用多媒体展示汽车悬架类型,提问:大家平时知道哪些类型的悬架?汽车悬架起到什么作用?然后慢慢地将新内容引出来。
学生活动:跟着老师的思路进行思考并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设置疑问,引发学生的思考,并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其好奇心,增加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引入新课内容。
环节二:问题引导-自主探究-教师讲授-多媒体辅助(38分钟)1.悬架结构组成(8分钟)教师活动:简略补充纠正同学们回答,进入授课阶段。
汽车悬架弹性地连接车轿与车架或车身,缓和行驶中车辆受到的由不平路面引起的冲击力,保证乘坐舒适和货物完好;迅速衰减由于弹性系统引起的振动,传递垂直、纵向、侧向反力及其力矩;并起导向作用,使车轮按一定轨迹相对车身运动。
悬架一般由弹性元件、导向装置、减振器和横向稳定杆等组成。
弹性元件—承受和传递垂直载荷,减小路面的冲击导向装置—传递纵向力、侧向力及其力矩,并保证车轮相对于车身有正确的运动关系。
减震器—加快振动的衰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