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种质资源教案讲稿

合集下载

园林植物育种学-园林植物种质资源

园林植物育种学-园林植物种质资源

备注
西南、华南为中心 主产东北至西南 西南为中心 西南为中心 藏、滇、川、青为 中心 西南为中心 主产长江以南 主产西南至华东 主产长江以南 主产长江以南
我國園林植物種質資源的現狀
1. 面臨的危機!
良種失傳,瀕於滅絕; 家底不清,品種混雜; 放任自流,缺乏管理; 利用不當,品種退化。 花卉資源大國沒有成為花卉產業大國!
➢ 資料的整理與總結(編寫調查說明書)
二、種質資源的調查
3. 調查的主要內容
➢品種資源的復查;野生花卉種質資源的調查; 種類品種代表植株的調查
➢環境條件調查(自然條件、社會經濟條件); 植株性狀調查(生物學特性、形態特徵、觀賞 與經濟性狀);
栽培利用情況調查(栽培歷史、分佈特點、生 產利用情況、生產反應等)
我國園林植物種質資源的現狀
2. 應有的工作
種質資源的考察 種質資源圃的建立 種質資源的收集和保存 種質資源資訊庫的建立 種質資源的研究 種質資源的創新與新品種培育
第三節: 種質資源的分類、 調查、收集與保存
種質資源的分類 種質資源的調查方法與內容 種質資源收集的原則與方法 種質資源的保存方法
世界 总种类
15 9 6 1 1 33 220 30 45 50 500 13 800 50 30 50 200 40 40 105
国产 种类
15 9 6 1 1 35 195 25 37 40 390 10 600 35 21 35 140 25 25 65
国产占世 界总数 (% )
100 100 100 100 100 94.0 89.0 83.3 82.2 80.0 78.0 77.0 75.0 70.0 70.0 70.0 70.0 62.5 62.5 61.9

园林植物育种学实验教案1121用

园林植物育种学实验教案1121用

实验一植物种质资源圃的设计和建立一、实验目的了解建立种质资源圃的意义及其在育种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初步掌握种质资源圃田间试验设计原理;练习圃地总体规划、小区划分及试材的定植方法。

二、实验原理种质资源圃的建立是为了加深对种质资源的研究和利用,是育种的材料仓库。

虽对各种来源的种质资源及其特性有所了解,但可能尚不深入,有必要设置种质资源圃,对每份试材进行观察、研究和比较鉴定,全面地了解每份种质资源的特征特性,从中筛选出育种所需要的原始材料或直接用于生产的优良品种。

种质资源圃田间试验设计的原理是尽量减少非试验因子的干扰,提高田间试验的典型性、代表性、正确性和重演性。

小区面积大小应根据植物种类的不同而具体确定,为了不造成基因流失或较少流失,需确保栽培株数(白菜、甘蓝、黄瓜、萝卜等需50~100株;茄子、番茄、辣椒30~50株;大葱、洋葱100株);在小区设置方面,一般每隔5~10个小区设1个对照小区;在每类蔬菜种植区两侧设置保护行,在试验田周围设置保护区。

田间道路的设置应较一般试验田宽一些,以便于观察、记载;应把同类或特性相近的种类归到一起;在每个种类内,把形态性状和生物学特性相近的品种、类型归到一起;对多年生或宿根类植物应另设一个种植区,不至于妨碍种质资源圃土地的合理轮作。

三、实验用品1、试材搜集到的各种蔬菜、花卉植物品种、类型,半栽培类型、野生植物种子或繁殖材料,以及实验区的平面图。

2、工具和用品整地作畦工具、皮卷尺、木质或塑料标牌、毛笔、变色油笔、墨汁、绘图纸等。

四、实验步骤将学生分成3~5人为一组1、种质资源的初步整理对搜集或引入的种质资源,根据其原始记录进行统一编号(永久性的编号)。

写明它的中文名、拉丁名、品种名(若是国外引进,应附上原文名称、来源和主要性状)。

在将各条途径搜集的品种类型,按各种植物归类之后,给每一份材料编一个小区号。

小区号的编法:前2位数是年份号(91);年份后是小区号。

小区号数的多少取决于当年种植的材料数,若在100以内为2位数,大于100则为3、4位数。

第6章 园林植物种质资源

第6章 园林植物种质资源

山茶花
学名:Camellia japonica Linn. 英文名:Japan Camellia 科名:山茶科 Theaceae
丰富多彩的中国观赏植物



花期 花型、花色 生物学特性 生态习性
花团锦簇的山茶花
多姿多彩的菊花
中国菊花之美



古典菊花的“五美” 广泛的生态适应性 丰富的变异类型 多样的用途
(二)种质资源的评价
评价工作的原则 反映特定种质资源的遗传特性 适应多学科研究需要 符合 IPGRI 标准 数量化、编码化、简便化、规范化
1.
2.
3. 4.
(三)种质资源的评价 1. 任务和要求 2. 内容和项目 3. 方法和标准 4. 规范化和现代化
五、种质资源的保存
种质资源保存方式 1. 就地保存 2. 异地保存 保存材料 1. 种子保存 2. 资 3) 4) 5)
种质资源的范围 全球植物资源 地区植物资源 群落内植物资源 物种资源(居群) 品种群
6)
单株、器官、组织、单个细胞、一 个基因片断。
3. 种质资源研究的单位 群体 个体 性状 细胞 基因
从来源上看,种质资源包括如下内容: 自然资源中的植物材料; 人工创造的植物材料: 栽培品种、中试品种、育种的 中间材料、育种工作的基础材料。
意义及作用 1) 育种工作的物质基础; 2) 不断发展新观赏植物的主要来源; 3) 科学研究的基础。
4.
二、种质资源的类别及特点
1.
栽培植物起源中心
遗传类型极为多样而且分布比较集 中,具有地区特有性状,并且出现原始 栽培种及近缘野生种的地区,往往是某 一种栽培植物的起源中心。
2.观赏植物原产地 1) 大陆东岸气候型 2) 大陆西岸气候型 3) 地中海气候型 4) 热带气候型 5) 热带高原气候型 6) 沙漠气候型 7) 寒带气候型

园林植物育种学——园林植物种质资源

园林植物育种学——园林植物种质资源

第二章园林植物种质资源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1.正确理解园林植物种质资源的概念。

2.掌握园林植物种质资源的分类、调查、收集与保存方法。

本章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园林植物种质资源的概念与分类。

2.园林植物种质资源的调查、收集及保存方法。

难点:种质资源的概念以及园林植物种质资源的研究、评价与创新。

教学内容:第一节种质资源的概念及其研究意义一、种质资源的有关概念•种质(Germplasm ):决定生物遗传性状,并将其遗传信息从亲代传给子代的遗传物质总体。

•种质资源(Germplasm resources ):携带种质的载体。

可以是群体、个体,也可以是器官、组织、细胞、个别染色体乃至DNA 片断。

即种质应包括群体、个体、配子及分子等不同水平的种质。

•园林植物种质资源(Germplasm resources of landscape plants ):指包含一定的遗传物质,表现一定的优良性状,并能将其遗传性状传递给后代的园林植物资源的总和,包括野生种、半野生种和各种栽培类型。

•其他有关概念绝灭种(extinct species ):指已有过文字记载,或在发表的资料中做过详细描述,但在目前的自然分布范围内,这种植物个体已找不到种群。

濒危种:一种植物先前在它的整个分布区或某个分布区,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已处于有绝灭危险的境地。

渐危种:某些植物由于人为或自然的原因,可预见它在整个分布区或某个分布区的重要位置会发生变化,很可能成为濒危种类。

稀有种:指特有的单种科、单种属或少种属的代表植物,它们在自己的分布区数量少,有的种类可能群居在一起,有的则零星分布,但未处于灭绝的境地。

术语辨析:种质资源(Germplasm resources );遗传资源(Genetic resources );基因资源(Gene resources )基因库(gene pools ):某一物种所包含的形形色色基因的总和。

品种资源:培育新品种的原材料。

园林植物花卉育种学课件第2章园林植物种质资源

园林植物花卉育种学课件第2章园林植物种质资源

园林植物种质资源的分类和特点
分类
按性状特点可分为草本植 物、木本植物、藤本植物 等
特点
具有良好的适应性、美观 性、生态功能等特点
多样性
包括形态多样、颜色丰富、 花期不同等
园林植物种质资源的采集和保存
1
采集
பைடு நூலகம்
选择适当的季节、地点和方法进行植物材料的采集
2
保存
采用合适的保存手段,如冷藏、冷冻、种子保存等
园林植物种质资源的发展前景
1 技术创新
利用基因工程等新技术 培育新品种
2 跨学科合作
促进与其他学科的交叉 合作,推动研究进展
3 市场需求
满足人们对美丽园林的 需求,促进产业发展
结论
园林植物种质资源是园林景观设计和研究的重要基础,其保护和利用对于美 化环境、保持生物多样性和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园林植物花卉育种学课件 第2章园林植物种质资源
园林植物种质资源是指用于园林景观设计和研究的花卉、树木等植物材料。 本章将介绍其定义、分类、采集保存、评价利用、保护价值和发展前景。
园林植物种质资源的定义和意义
园林植物种质资源是指用于营造美丽园林景观的植物材料,包括花卉、树木等。其意义在于丰富园林植 物的品种,增加景观的多样性和魅力。
3
标本馆
建设植物种质资源标本馆,以便展示和研究
园林植物种质资源的评价和利用
评价 利用
根据不同的特性和需求进行鉴定和评估 用于园林景观设计、研究和展示等方面
园林植物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价值
生物多样性
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珍稀濒危 植物物种
美化环境
提升城市景观质量,改善人们 生活环境
生态旅游
提供自然旅游景点,促进经济 发展

园艺植物种质资源学课程设计

园艺植物种质资源学课程设计

园艺植物种质资源学课程设计
一、课程背景
园艺植物种质资源学是一门关于园艺植物种质资源的课程,其内容主要涵盖园艺植物遗传与育种、种子学、园艺植物生理学、保护与利用等方面。

本课程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园艺植物种质资源的基础理论和实践技能,使其能够在园艺植物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品种改良及良种繁育等领域具有一定的微观与宏观的分析能力和研究能力。

二、课程目标
1.掌握园艺植物的种质资源分类和基本特征,了解种质资源保护、利用
及良种繁育的背景与现状;
2.掌握园艺植物品种改良的方法和手段,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和技能;
3.能够设计和开展一项针对园艺植物的品种改良实验,并能够对实验结
果进行分析和解读;
4.能够撰写一篇园艺植物种质资源学的实验报告,表达自己的思路和观
点,并展示自己的实践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进度安排
3.1 教学内容
1.园艺植物种质资源分类和基本特征;
2.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及良种繁育的背景与现状;
3.园艺植物品种改良的目的、方法和手段等;
4.基础实验理论与技术,如靶向诱变、基因候选、种质资源杂交等;
5.品种改良实例介绍,如玫瑰、蔬菜等。

1。

植物种质资源收集、保存与引种驯化

植物种质资源收集、保存与引种驯化

六、种质资源的分类 1. 本地种质资源: 指在当地的自然和栽培条件 下,经长期的栽培与选育而得到的植物品种和 类型。地方品种 2. 外地种质资源: 由国内其它地区或国外引进的 植物品种和类型。 3. 野生种质资源: 未经人们栽培的自然界野生的 园林植物。 4. 人工创造的种质资源: 人工应用杂交、诱变等 方法所获得的变异类型
种子保存: 是以种子为繁殖材料的种类最简便、最经济、 应用最普遍的资源保存方法。 优点:种子容易采集、数量大而体积小,便于贮存、包 装、运输、分发。 1 )种子的类型 正常型( orthodox type )种子:通过适当降低种子含 水量,降低贮存温度可以显著延长其贮存时期的一类种 子。 顽拗型( recalcitrant type )种子:在干燥、低温的条 件下反而会迅速丧失生活力的一类种子。如核桃、栗、 榛、椰子、番樱桃、山竹子、油棕、南洋杉、七叶树、 杨、柳、枫、栎、樟、茶、佛手、菱筹。一般不便于种 种质资源收集的原则 • 根据收集的目的和要求、单位的具体条件和任 务,确定收集的对象,包括类别和数量; • 收集范围由近及远,根据需要先后进行; • 种苗的收集应遵照种苗调拨制度的规定,注意 检疫; • 收集工作应细致周到、清楚无误,做好登记核 对,尽量避免材料的重复和遗漏。
园林植物种质资源收集、保存与引种驯化
一、实验目的: 1、正确理解园林植物种质资源的概念 2、掌握园林植物种质资源的分类、收集、 保存与引种驯化的方法。
二、园林植物种质资源的概念: 种质:决定生物遗传性状,并将其遗传信息从亲 代传给子代的遗传物质总体。 • 种质资源:携带种质的载体。可以是群体、个 体,也可以是器官、组织、细胞、个别染色体乃 至 DNA 片断。即种质应包括群体、个体、配子 及分子等不同水平的种质。 • 园林植物种质资源:指包含一定的遗传物质, 表现一定的优良性状,并能将其遗传性状传递给 后代的园林植物资源的总和,包括野生种、半野 生种和各种栽培类型。

园艺植物的种质资源

园艺植物的种质资源
1、就地保存:种质资源在原来所处的生态环境中,不 经迁移,采取措施加以保护。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 人工圈护稀有的良种单株。
2、种质圃保存:将种质材料迁出自然生长地,集中改 种在植物园、树木园、品种资源圃、种质资源圃等处保 存。
园艺植物育种学—种质资源
第三节 种质资源的工作内容
二、种质资源的保存 3、种子保存
第四节 园艺植物的繁殖方式、品种类型 与育种特点
三、品种类型及其育种特点 3、杂交种品种:
特点:群体遗传组成同质,个体杂合 • 主要育种方法:一代杂交育种 • 主要选择方法:单株选择法
园艺植物育种学—种质资源
第四节 园艺植物的繁殖方式、品种类型 与育种特点
三、品种类型及其育种特点 4、无性系品种:
代的繁殖方式。 无融合生殖 无性繁殖植物在自然条件下,可正常开花结实,进行有 性繁殖,如马铃薯、甘薯、莲藕、许多果树和观赏植物。
园艺植物育种学—种质资源
第四节 园艺植物的繁殖方式、品种类型 与育种特点
二、不同繁殖方式园艺植物的群体特点与育种的关系 1、自花授粉植物 群体特点:长期自交,各个体基因型基本纯和,遗传性 较稳定,性状较一致。
园艺植物育种学—种质资源
第三节 种质资源的工作内容
一、种质资源的考察和收集 1、种质资源考察的范围 在起源中心主要搜集地方品种、原始种和野生近缘
种,重点放在野外采集 在作物栽培中心应主要搜集各类地方品种和具有独
特性状的类型 在作物遗传育种中心地区主要搜集育成的优良品种、
品系及特殊的遗传材料
园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植物育种学—种质资源
结合,形成合子发育成新个体繁殖后代的繁殖方式。
自花授粉:在自然情况下,雄蕊的花粉一般不需借 助外力即可直接授到本花雌蕊的柱头上,一般自然异 交率在5%以内。如豆科、茄科、菊科的大多数蔬菜 和花卉植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授课教案
课程名称:园林植物种质资源
总学时: 48 总学分: 4 课程类别:选修
任课教师:高焕章李秋杰
单位:园艺园林学院
职称:教授、副教授
授课专业:园林
授课班级: 31001、31002、职31001 2012 ~2013 学年第 1 学期
以下内容请结合课程特点和实际需要进行合理选择与修改:
1.实验目的与要求:指教学中要体现“课程的总体目标”和“章、节或实践教学单元
的目标”、实验预期达到的效果等。

2.实验方法和手段:是根据实验教学目的进行教学方式(讲授、演示、实验、实作、
讨论、案例分析、仿真或真实现场实作指导等)、教学辅助手段(教具、模型、图表、实物、现代教学设施设备,以及特殊教学或实践环境等)、师生互动、板书、实验方法、测量方法、数据处理方法等的设计。

3.实验条件:实验所需的仪器设备,包括名称、型号、规格;实验地点、温度、湿
度、气压等。

4.教学分组:指导教师及学生分组情况说明
5.安全事项:教学实践过程中的人身、设备、仪器及产品等安全;操作安全规范说
明;或安全隐患防范措施等。

6.教学条件:教学场地、设施、设备、软件等要求说明;
7.板书设计:它既可在教案的教学过程中显示,也可单独列出。

8.课堂提问:课堂提问一般多设置于教学过程之中,上堂课布置了课外作业或预习,
与本次课有关内容的复习,在教案中可设计课堂提问。

9.课外教学设计:如分组对拓展性的问题进行探究;社会调研;小论文写作等。


既可在某教案中显示,也可单独开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